实验诊断学复习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7518800 上传时间:2021-11-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79.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实验诊断学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实验诊断学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实验诊断学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实验诊断学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诊断学复习(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说明:黑体字为掌握内容,斜体字为了解内容,附有为重点内容一 血液检查第一节 血液的一般检查【各参数参考值】1红细胞(1)红细胞计数 RBC (1012/L):成年男性4.05.5 成年女性 3.55.0 成年男性 新生儿 6.07.043567成年女性1012/L新生儿(2)血红蛋白 HGB (g/L): 成年男性 120160 成年女性 110150新生儿成年男性 新生儿 170200 g/L成年女性190170150130110(3)红细胞比容 HCT : 男性 4249女性 3748(4)平均红细胞容积 MCV (fL): 801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 (pg): 263

2、2(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g/L): 310350(7)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 RDW :14.9%2网织红细胞(1)网织红细胞计数 RET(pg): 成人 0.5%1.5% 新生儿 26%3白细胞(1)白细胞计数 WBC(109/L): 成人 410(400010000/l) 新生儿 1520(1500020000/l)6个月2岁 6个月2岁 1112(1100012000/l)成年人新生儿84121620109/L(2)白细胞分类计数(DC)白细胞种类百分比绝对数(109/L)中性粒细胞(杆状核) Nst 050.040.05中性粒细胞(分叶核) Nsg 507027嗜酸性粒

3、细胞 Eo 0.550.050.5嗜碱性粒细胞 Baso 0100.1淋巴细胞 Lym 20400.84单核细胞 Mo 380.120.84血小板(1)血小板计数 PLT (109/L): 100300(2)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fL): 711(3)血小板比容 PCT : 0.1%0.3%(4)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 : 1517【参数的临床意义】1 红细胞(1) 贫血 轻度HGB120;中度HGB90;重度HGB60;极重度HGB6.0,HGB170;女RBC5.5,HGB160相对性:体液丢失导致血浆量减少,如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多汗、多尿绝对性:生理性 新生儿、久居高原、剧

4、烈体力劳动运动、情绪激动 病理性 慢性心肺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肾病、肿瘤(3) 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平均值参数: 用于贫血分类诊断MCVMGHMCHC疾病正常色素性贫血正常正常正常再障、急性失血、溶血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10032正常巨幼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8026正常慢性病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802675%生理性 下午,妊娠后期、分娩,剧烈运动劳动,饱食,高温严寒,应激等 急性感染:G菌为主,特别是化脓性球菌(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 局限轻微 WBC可正常,但中性百分率;病理性 中度 WBC常20,中性百分率进一步,伴核左移; 极重 WBC可不升反降 严重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外伤、手术

5、,大面积烧伤,急性心梗 急性大出血:特别是内出血 急性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重金属 白血病及恶性肿瘤减少 1.5称粒细胞减少症;5%;0.5109/L 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食物过敏,荨麻疹 寄生虫:血吸虫,钩虫,肺吸虫,蛔虫 慢性皮肤病:湿疹,银屑病 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淋巴瘤, 恶性肿瘤:上皮系肿瘤 传染病:猩红热 减少 0.5%;1%;0.1109/L 过敏性疾病:结肠炎,药物、食物超敏反应;类风关;(自身免疫病) 血液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 恶性肿瘤:特别是转移癌 糖尿病、水痘、天花、流感、结核(4) 淋巴细胞

6、增多 40%;4109/L 感染:病毒,G菌,原虫 淋巴细胞性恶性疾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再障、粒细胞缺乏症 自身免疫病、肿瘤、GVHD/GVHR 减少 20%;8%;0.8109/L 感染:严重感染,原虫,感染恢复期 血液病:4 血小板 血小板生成障碍:造血功能损害,如再障、急性白血病、放射病、巨幼细胞贫血减少400原发性增多: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 继发性增多:急慢性病,缺Fe性贫血,肿瘤,大失血【细胞形态改变】1 红细胞:了解(见P72)2 白细胞:(其余亦了解,见P73) 核左移:外周血出现不分叶核中性粒细胞5%。见于感染(尤其急性化脓性),急性失血、中毒,急性溶血性反应。WBC、N百分

7、率及核左移程度与感染程度呈正比,但极度感染时WBC可不变或下降。 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可是核极度左移。(二者区别见人卫第6版诊断学P277) 核右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5叶3%,是细胞衰老表现。见于重度感染,感染恢复,造血功能减退,造血物质缺乏,抗代谢药,肿瘤等。 异型淋巴细胞: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非单核细胞),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病毒刺激下可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异型。第二节 红细胞沉降率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指RBC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最基本影响因素是红细胞缗钱状形成。正常是RBC表面带负电,而白蛋白带负电,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带正电,当白蛋白或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时中和了R

8、BC表面的负电而使血沉加快。【正常范围】Male 015mm/h;Female 020mm/h【临床意义】增快 20mm/h 感染:急性细菌性炎症,风湿热,结核病 组织损伤:创伤、手术,急性心梗(可用与心绞痛鉴别) 恶性肿瘤 球蛋白相对或绝对 贫血第三节 贫血相关检查一、 缺铁性贫血是用来合成Hb的贮存铁缺乏,从而影响Hb合成所引起的低色素小细胞贫血。特点为血常规RBC为低色素小细胞,网织红细胞服用铁剂后升高;骨髓可染色铁缺乏,骨髓红系细胞明显增生,中晚幼为主,粒红比下降;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等。【各参数参考值】1 血清铁蛋白 SF : 男性 15200g/L 女性 12150g

9、/L2 血清铁 SI : 男性 1130mol/L; 女性 927mol/L3 转铁蛋白:24g/L4 血清总铁结合力 TIBC : 男性 4070mol/L; 女性 5477mol/L5 未饱和铁结合力 UIBC :2552mol/L6 转铁蛋白饱和度 TS :33%35%7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sTfR :3.08.5mg/L【各参数临床意义】1 血清铁蛋白SF铁蛋白具有储存铁的功能,由肝脏合成,能敏感反映储存铁的状态,水平降低表明缺铁。降低:缺铁性贫血、妊娠增高:血色病、铁蛋白合成增加(感染、肿瘤)、肝病。2 血清铁SI血清中的铁一部分与转铁蛋白结合,另一部分游离,称血清铁。降低:缺铁性

10、贫血、感染、真性红细胞增多增高:红细胞产生成熟障碍(再障、巨幼细胞性贫血);铁利用降低(中毒);铁吸收增加(白血病);红细胞破坏;(溶血);肝脏疾病3 转铁蛋白升高:缺铁性贫血、妊娠等降低:铁粒幼细胞贫血、蛋白质缺乏、感染,肝病4 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及未饱和铁结合力UIBC凡能与100ml血清中全部转铁蛋白结合的最大铁量称TIBC。未与铁结合的转铁蛋白称UIBC。TIBC反映转铁蛋白水平。增高:缺铁性贫血、肝病、妊娠降低:铁蛋白质减少,转铁蛋白丢失或合成减少、肿瘤5 转铁蛋白饱和度TS降低:缺铁性贫血(15%再结合病史即可诊断)增高:铁粒幼细胞贫血6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是提示缺铁性

11、红细胞生成期的首选指标。升高说明缺铁性贫血。二、 巨幼细胞性贫血由于叶酸、B12缺乏,导致幼红细胞核发育障碍,形成的大细胞性贫血。特点为血常规红细胞减少,呈大细胞高色素,网织红细胞增多,白细胞核右移;骨髓增生,红系细胞明显增生,巨幼红细胞增多。 血清叶酸4ng/ml;B12100pg/ml三、 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存活期缩短,破坏加速,超过了骨髓的代偿能力引起的贫血。特点为红细胞畸形、碎片,网织红细胞升高,骨髓增生,红系活跃。【各参数参考值】1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 FHb :1g/L.4 血清结合珠蛋白Hp血清结合珠蛋白是运输血管内游离的Hb至网状内皮系统,反映溶血程度。降低: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肝

12、内阻塞性黄疸5 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阳性见于严重血管内溶血。四、 红细胞膜缺陷性贫血【各参数参考值】1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开始溶血NaCl浓度 4.24.6g/L;完全溶血NaCl浓度 2.83.2g/L2 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未孵育 50溶血的NaCl浓度 4.004.45g/L 37孵育 50溶血的NaCl浓度 4.655.9g/L【各参数临床意义】1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即将红细胞置于低渗NaCl中,测定从开始溶血到完全溶血的界限。取决于红细胞表面积于体积之比。当膜出现缺陷时,该比值下降,即脆性增加。增加:膜缺陷性溶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减少:血红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2 红细胞孵

13、育渗透脆性试验用于轻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和遗传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的鉴别诊断。增加:膜缺陷性溶血减少:血红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3 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 test阳性特异性诊断PNH(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五、 红细胞酶缺陷性贫血【各参数参考值】1 丙酮酸激酶 PK 活性测定:1020U/gHb2 自身溶血试验及纠正试验:37孵育48h 溶血4%;加入ATP或葡萄糖 溶血0.6%【各参数临床意义】1 G6PD荧光斑点试验及活性测定敏感特异性高,降低说明G6PD缺陷性溶血。2 丙酮酸激酶PK活性测定敏感特异性高,降低说明PK缺陷性溶血。3 自身溶血试验及纠正试验若G6PD缺乏,自身溶血增加

14、,但能被葡萄糖和ATP纠正;PK缺乏则只能被ATP纠正。六、 血红蛋白病由珠蛋白肽链结构异常或合成速率异常引起的Hb功能异常的疾病。特点为出现较多靶形红细胞,血清铁、骨髓含铁血黄素、铁粒幼细胞增多。【各参数参考值】1热不稳定试验:沉淀Hb10%)提示有不稳定Hb存在。2 血红蛋白电泳试验条带改变:地中海贫血; 减低:缺铁性贫血七、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1 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试验阳性说明红细胞表面结合有不完全抗体免疫性溶血;间接试验阳性说明血清中存在不完全抗体新生儿溶血。八、 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障碍引起的以贫血、出血、感染为主的疾病。特点为外周全血细胞减少,骨髓为脂肪组

15、织替代。铁蛋白、血清铁等均升高。第四节 血型血型红细胞表面抗原血清中的抗体标准血清RBC(常用)抗A抗B抗A抗B(O血清)AA抗BBB抗AABAB无O无抗A抗B交叉配血试验主试验:受血者血清供血者红细胞副试验:供血者血清受血者红细胞用于验证供、受者血性是否相配,决定能否输血及输血量。若主副试验均无凝集或溶血表明配血完全相合,无输血禁忌;若主试验无凝集或溶血,副试验凝集较弱,无溶血,可少量输血。二 出凝血一、血管壁和血小板筛选试验血管壁和血小板异常可导致一期止血障碍。【各参数参考值】1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 CRT :直径5cm圆内出血点 男性5个;女性、儿童9imin异常3血块收缩试验 CRT :

16、65.8%11.0%【各参数临床意义】1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RT也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或束臂试验血管病变: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过敏性紫癜、坏血病血小板异常:ITP、血小板增多、血小板无力、再障血管性血友病2出血时间 BT反映血小板和血管壁收缩功能。血小板减少及功能异常、凝血因子缺乏、血管异常等可使BT延长(9min)3血小板计数(见前)4血块收缩试验CRT降低:血小板减少(ITP),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无力症),纤维蛋白原减少。二、血管壁和血小板诊断试验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测定减低见于血管性血友病vWD2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测定增高见于多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巴瘤,慢性活动性肝

17、炎,SLE三、凝血和抗凝血筛选试验凝血与抗凝血异常可导致二期止血障碍。【各参数参考值】1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3243s,延长10s异常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 :1113s,延长超过3s异常, 凝血酶原时间比值 PTR :10.05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2.03.03纤维蛋白原测定 Fg :24g/L【各参数临床意义】1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 常用于对内源性凝血系统检测,肝素治疗的检测。 延长:先天性凝血因子(、)(血友病);、缺乏;抗凝物质 缩短: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常用于检测外源性凝血系统。 延长:、缺乏;肝病、Vk缺乏;DIC 缩短:

18、处于高凝状态,如DIC早期,心梗 PT和INR是检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3纤维蛋白原测定Fg 增高:DM、急性心梗、急性感染等 降低:DIC、原发性纤溶、重症肝病四、纤溶活性筛选试验【各参数参考值】1血浆凝血酶时间 TT :1618s,超过3s为异常。2血浆FDP:5mg/L;【各参数临床意义】1血浆凝血酶时间TT延长:无纤维蛋白原血症、DIC、肝素增多23P试验阳性见于DIC早、中期3血浆FDP检测反映纤溶过程。增高:原发性、继发性纤溶症,DIC,恶性肿瘤溶栓治疗。五、纤溶活性的诊断试验【各参数参考值】1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 t-PA:A : 0.3-0.6U/ml2血浆纤溶酶原活性

19、PLG:A :751403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1活性 PAI-1:A:0.11.0U/mL4血浆D二聚体 D-D :阴性 或 200g/L【各参数临床意义】1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A增高:纤溶亢进(DIC等);降低:纤溶减弱(血栓前状态)2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G:A与上相反3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1活性PAI-1:A同上4血浆D二聚体测定D-D只有在继发纤溶亢进时才形成DD。故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DIC)的鉴别。原发与继发纤溶的鉴别:PT、APTT、TT均延长,FDP升高; DD原发正常,继发升高; PLT原发正常,继发下降六、临床应用一期止血缺陷选用PLT和BT。二期止血缺陷

20、选用APTT(反映外源性)和PT(反映内源性)。纤溶亢进致出血选用FDP和DD。DIC的诊断:PLT10;纤维蛋白原对照3s;APTT对照10s。(三项以上即可诊断)抗凝和溶栓治疗的监测: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口服抗凝药溶栓治疗APTT维持在正常的1.5-2.5倍。PLT低于50停药。大剂量时监测。PLT低于50停药。抗因子Xa活性维持0.2-0.5IU/ml监测PT。PTR在1.5-2.0内。INR在23之间。Fg在1.2-1.5内TT维持正常的1.5-2.5倍,FDP维持在300400mg/L内三 糖、无机离子、肾功能、尿相关检查第一节 糖代谢实验【各参数参考值】空腹血糖 PFG :3.96.1

21、mmol/LOGTT试验正常参考值:空腹6.1mmol/L;服糖2h后7.0mmol/L称高血糖,10mmol/L则超出了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尿糖(),此水平称肾糖阈(910mmol/L) 空腹血糖浓度7.8mmol/L 或 随时血糖11.1mmol/L 或 OGTT 2h后血糖11.1mmol/L,符合其中一项,次日复试即可确诊。(6)胰岛细胞瘤血清学检查特点:糖耐量曲线低平,胰岛素与C-肽浓度升高。【各参数临床意义】8 空腹血糖 FPG :至少8h不摄入含热量的食物后测定血浆葡萄糖浓度。升高:糖尿病(DM),内分泌疾病,药物,肝源性血糖升高,胰腺病变,医源性等降低:胰岛素(Ins)分泌过多,

22、对抗Ins的激素不足,生理性FPG正常不能排除DM,怀疑时做糖耐量试验(GTT)。9 葡萄糖耐量试验 GTT : 正常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血糖浓度暂时升高,刺激Ins分泌,使血糖短时间内降至空腹水平,称耐糖现象。短时间不能降至正常称耐糖异常。口服一定量葡萄糖(75g),间隔一段时间测定血糖水平,称为糖耐量试验(OGTT) 用于诊断糖尿病。 肝源性低血糖:空腹低于正常,服糖后超过正常,2h后仍不能降至正常,尿糖()。10 糖化血红蛋白 GHb : 主要是HbA1c。糖化Hb形成不可逆,不受每天葡萄糖波动和食物运动影响,故用于评估血糖控制效果。反映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浓度。11 胰岛素、C肽测定:C

23、肽是胰岛素原形成胰岛素时的水解片断,反映细胞合成释放胰岛素的功能。型DM:空腹胰岛素降低,糖耐量曲线平;型DM:空腹胰岛素可正常,服糖后迟缓释放。外源性胰岛素过量:血清胰岛素升高,C肽降低;高血糖、型DM、继发DM:胰岛素、C肽升高,FPG、GTT曲线升高。第二节 钾、钠、氯离子测定【各参数参考值】1 钾: 血清K 3.55.5mmol/L;红细胞K 80100mmol/L;尿液K 25100mmol/L2 钠: 血清Na 135147mmol/L3 氯: 血清Cl 98106mmol/L【各参数临床意义】1 钾高血钾:神经肌肉症状,心血管症状(心率变慢,传导阻滞,心脏骤停与舒张期)摄入过多:

24、输入库存血(发生了溶血),补K过快排泄障碍:肾功能不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细胞内K外迁:组织损伤,溶血,组织缺氧和酸中度,细胞脱水血浆pH:pH降低,K升高 低血钾:神经肌肉症状,心血管症状(心动过速,骤停于收缩期),胃肠道症状 摄入不足:营养吸收不良,禁食 排除增多:呕吐、腹泻,肾脏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利尿剂 钾向细胞内转移:碱中毒,胰岛素治疗2 钠降低:摄入不足:不适当输液,低盐饮食胃肠道丢失:呕吐、腹泻幽门梗阻排钠增多: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肾小管病变皮肤途径:出汗,烧伤酸中度 升高:摄入过多;水分摄入过少或丢失过多,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3 氯变化多与Na平行。呼吸性酸中毒时血清氯

25、降低,呼碱时升高。第三节 肾功能测定【各参数参考值】1 血浆肌酐 Cr :男性 44132ml/L;女性 70106ml/L2 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 :80120ml/min3 血清尿素 BU :1.787.14mmol/L4 血清尿素氮 BUN :3.5614.28mmol/L5 血清胱抑素C:0.62.5mg/L6 2-微球蛋白 2-MG :血清 12mg/L;尿 0.3mg/L7 2-微球蛋白 2-MG :血清 1030mg/L;尿 15mg/24h尿8 尿渗量 Uosm :6001000mOsm/kg H2O【各参数临床意义】1 血清肌酐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Cr持续升高,说明肾

26、小球严重损害Ccr降低可发现较早期损害并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程度肾小球功能指导治疗:Ccr40ml/min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2 血清尿素BU和尿素氮BUNBUN与BU成2倍关系,特异性、敏感性差。升高见于各种肾及肾外因素所致的较严重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当蛋白质分解旺盛或摄入过多时叶可升高。3 胱抑素C cystatin C人体几乎所有有核细胞均可表达,分泌量较衡定,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可靠指标。应用同BU、Cr、Ccr,且优于之。是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首选指标,推荐取代BU、Cr、Ccr。近端小管功能4 2-微球蛋白 2-MG 2-MG基本在近端肾小管被重吸收,故尿中升高能敏感地反映近端

27、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血清中升高见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2-MG潴留于血液中以及恶性肿瘤。5 2-微球蛋白 2-MG 与2-微球蛋白不同的是,不受恶性肿瘤影响,更可靠。6 尿比重远端小管功能 间接反映远端小管浓缩稀释功能。但尿蛋白和葡萄糖等分子量较大的物质对其影响较大。7 尿渗量 Uosm 指以每公斤水计算所含有的各种溶质颗粒的总摩尔数。 用以了解远端小管浓缩稀释功能,蛋白、葡萄糖对其影响比尿比重小,故优于尿比重。 Uosm/Posm(血浆渗量)说明浓缩功能受损;Uosm/Posm1说明浓缩功能接近完全丧失;Uosm/Posm1说明浓缩丧失而稀释尚存。第四节 尿液检查【各参数参考值】1 成人2

28、4h尿量:10002000ml2 尿蛋白:定性试验 阴性;定量试验 150mg/d or 1ml/L;镜下血尿 3个/HP【各参数临床意义】124h尿量 多尿:2500ml/24h:少尿:400ml/24h;无尿:100ml/24h生理性;病理性:DM,尿崩,慢性肾病生理性;病理性:肾前性(休克,心衰,失水);肾性;肾后性(结石,狭窄,受压)2尿外观 外观种类疾病洗肉色血尿感染、肿瘤、结石葡萄酒或酱油色血红蛋白尿溶血、疟疾、PHN深黄,泡沫黄色胆红素尿肝脏疾病乳白色乳糜尿丝虫病、创伤、肿瘤3尿蛋白 轻度3.5g/d(肾小球病变) 生理性:剧烈运动,发热,紧张(轻度) 体位性分类程度蛋白大小蛋白

29、种类肾小球性中、重度中等分子量蛋白白蛋白肾小管性轻度小分子蛋白2-MG,2-MG组织性轻度小分子蛋白肾组织破坏或由肾小管分泌溢出性血浆水平小分子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本周蛋白混合性 病理性:4本周蛋白 即凝溶蛋白,为免疫球蛋白轻链多肽。阳性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肾淀粉样变性。5尿沉渣检查 (1)红细胞 肾小球肾炎,结核,结石,肿瘤,创伤,感染,剧烈运动 (2)白细胞及脓细胞 泌尿系统、前列腺、精囊的炎症,结核,排异反应 (3)上皮细胞 分肾小管上皮(肾小管病变);移行上皮(肾盂至尿道炎症坏死);复层扁平上皮 (4)管型 形成条件:有足以形成管型基质的分泌蛋白(TH蛋白,白蛋白);

30、肾小管仍有浓缩和酸化尿液的功能,以使形成管型成分浓缩和促进蛋白凝聚; 仍存在可交替使用的肾单位。类型程度临床意义透明管型轻微正常偶见,发热,心衰,复合性的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颗粒管型常见大量出现见于肾小球肾炎,粗颗粒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红细胞管型肾病肾小球肾炎,出血,输血血性不符白细胞管型肾病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球肾炎上皮管型肾病各种原因所致肾小管损伤蜡样管型严重严重肾小管变性坏死脂肪管型少见肾病综合症,慢性肾炎宽大管型急慢性肾衰四 肝功能检测第一节 蛋白质代谢【各参数参考值】1 血浆总蛋白:6080g/L2 血浆白蛋白 ALB :3555g/L3 血浆球蛋白

31、(GTA):2030g/L4 白球比 A/G :1.5-2.5/1【各参数临床意义】1 血浆总蛋白升高:失水,单吞疾病和慢性感染(球蛋白),多发性骨髓瘤等降低:血浆蛋白漏出,营养不良,肝功能障碍2 血浆白蛋白ALBALB作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结合离子、化合物、药物;转运脂类、激素、胆红素、药物;缓冲酸碱;重要的营养蛋白。ALB反映有功能肝细胞的数量,判断预后。降低:肝细胞病变,经肾脏、肠道、表皮丢失,慢性消耗性疾病,分解增加(组织损伤、炎症),摄入减少。3 血浆球蛋白球蛋白升高:慢性肝病,结缔组织病,慢性感染,恶性疾病。4 白/球比A/GA/G1:慢性肝实质损伤A/G下降:ALB减少,病情

32、恶化A/G持续降低:预后差5 前白蛋白测定PA能敏感反映肝脏合成能力,与肝脏损害一致。重症肝炎PA可降至0,病情恢复时迅速上升。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反映肝功能早期损伤,在任何急需蛋白质时迅速下降。6 蛋白质电泳 (详见人卫第6版诊断学P393)肝硬化特征:、桥;ALB;球蛋白;A/G倒置血清电泳成分依次为:ALB、1、2、。肝炎时ALB、1、2、减少,增加;肝硬化时ALB减少,增加;肝癌通常合并肝硬化,增加,可见AFP。第二节 胆红素测定胆红素来源:衰老破坏的RBC,非血红蛋白(含铁卟啉的酶及肌红蛋白),无效造血与白蛋白形成复合物:游离胆红素UCB(间接胆红素SIB)血浆与Y、Z蛋白形成复合物

33、,最后与葡萄糖醛酸形成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结合胆红素CB(直接胆红素SDB)肝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分解成胆素原尿胆素、粪胆素肠尿胆素原,又被氧化成尿胆素肾【各参数临床意义】1 尿胆原测定正常时尿胆原含量极少,尿胆原易在空气中氧化成尿胆素,故应用新鲜尿液。2 尿胆红素测定血中SDB超过肾阈即从尿液中排出。正常为阴性。病毒性肝炎:总胆红素,尿胆原(),尿胆红素()【三种黄疸的鉴别】1 溶血性黄疸因胆红素产生超过肝细胞摄取,使SIB,同时也因肝细胞摄取比正常多导致尿、粪胆原2 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受损导致SIB摄取障碍,故血浆SIB;合成的SDB经受损细胞反流入血,故SDB;以上又导致尿胆红素。3 阻塞性黄

34、疸因结合胆红素排泄受阻,故SDB反流入血导致血中SDB,进而使尿胆红素;同时进入肠道的SDB,使尿、粪胆原,粪便呈灰白陶土样。血清尿液总胆红素SIBSDB颜色尿胆原尿胆素尿胆红素溶血性-加深-肝细胞性加深-阻塞性-加深-第三节 胆汁酸测定【参考范围】总胆汁酸 TBA :10mol/L【临床意义】1 高灵敏度可用于筛选病人。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使TBA明显升高,尤其是肝硬化。胆道梗阻、门静脉分流时血TBA。2 鉴别慢性肝炎、肝硬化。慢肝向肝硬化发展时,ALT、AST接近正常,而TBA。第四节 血清酶学检查【肝细胞损害时酶学检查分类】逸出增高:ALT、AST;合成降低:胆碱脂酶(

35、ChE)、LCAT;滞留增高:ALP、GT;组织增升:单胺氧化酶(MAO)、脯氨酸羟化酶(PH)【各参数参考值】1 丙氨酸转移酶 ALT (谷丙转氨酶GPT):40U/L2 天冬氨酸转移酶 AST (谷草转氨酶GOT):45U/L3 碱性磷酸酶 ALP/AKP :4060U/L4 -谷氨酰基转移酶 -GT :50U/L【各参数临床意义】1 丙氨酸转移酶ALT肝脏特异性酶,升高说明有肝细胞损伤,但升高水平于病情及以后相关性差。鉴别:急性肝损伤时ALT明显升高,慢性则不明显。酶胆分离:重症肝炎时大量肝细胞坏死,血中ALT,但胆红素进行性升高,是肝坏死前兆。2 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主要存在于心肌,其

36、次为肝脏。心梗和肝病时AST升高。AST/ALT:急性、轻型、恢复性肝炎比值8-12h除黄疸外无隐血试验3 透明度与凝固性正常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透明度透明脓样浑浊(WBC)毛玻璃样浑浊凝固24h不凝12h内凝固24h内形成薄膜蛛网膜下腔出血胶冻样4 细胞计数主要看WBC,WBC以淋巴细胞为主,其次为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较少。还可查见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等,意义与血常规类似。查见肿瘤细胞有诊断意义。5 蛋白质增加:感染,出血,占位,梗阻6 葡萄糖降低:感染,肿瘤,低血糖;升高:出血。7 氯化物降低:血氯降低,感染;升高:肾病,呼碱。8 酶测定LD(乳酸脱氢酶):细菌感染时升高;C

37、K(肌酸激酶)和AST:感染、脑血管疾病时升高;ADA(腺酐脱氨酶)和Lys(溶菌酶):结核感染时升高。第二节 浆膜积液检查漏出液与渗出液鉴别漏出液渗出液产生原因全身性因素:血浆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静水压;水钠潴留;淋巴管堵塞局部因素:感染;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外伤;化学刺激颜色淡黄色棕色透明度清澈浑浊凝固性不凝固自凝比重1.018pH7.47.2细胞总数500106/LRBC-100106/L白细胞分类计数(DC)依次为:淋巴细胞、间皮细胞、巨噬细胞依次为:中性粒细胞(化脓)、淋巴细胞(慢性炎症)、噬酸粒细胞肿瘤细胞-可查见细菌-可查见其他-胆固醇、含铁血黄素Rivalta Test(粘蛋

38、白定性试验)()()蛋白质30g/L(2040恶性肿瘤;40感染)ALB梯度1.2g/L3.3mmol/L25g/L(肝癌)CA125-25g/L(卵巢肿瘤)酶学检查1. 乳酸脱氢酶(LD):积液与血清LD比值0.6或浆膜腔积液200U/L为渗出液。化脓性积液LD最高,其次为癌性积液,结核性略高。2. 溶菌酶(Lys):测定胸腔积液中Lys的量可辅助诊断结核。癌性胸腔积液Lys低而LD高。3. 淀粉酶(AMY):患有胰腺炎时明显升高。4. 腺苷脱氢酶(ADA):结核积液中明显升高。第三节 生殖系统检查(一) 精液检查【各参数参考值】1 精液量:26ml2 精子活动率:3060min内活动率70

39、%3 精子活动力:排出1h内a级精子60%4 精子密度:(50100)109/L,低限为20109/L5 精子形态:异性20%6 pH:7.28.0【各参数临床意义】1 精液量减少(8ml):精子密度低2 精液外观正常灰白色;感染黄色或棕色;肿瘤或结核血性3 液化时间2040min内液化完,不凝固或不液化都将导致不孕。4 精子活力包括精子活动率和精子活动力。活动率是100个精子中活动的比例。活动力是精子向前运动的能力,分为a级:活动良好,直线运动;b级:活动较好,波动运动较多;c级:活动一般,无方向;d级:不活动。5 精液细胞除精子外还可查见RBC、WBC、癌细胞、上皮细胞,意义与其他细胞学检

40、查类似。(二) 前列腺液检查【各参数临床意义】1 正常为稀薄的淡乳白色,黄色与血性意义同精液。2 卵磷脂小体:正常时布满视野,炎症时减少,分布不均。3 前列腺颗粒细胞:正常30/HP多第四节 粪便检查【各参数临床意义】1 外观异常:粥样便消化不良、胃炎;粘液脓血便肿瘤、炎症痢疾;果酱样阿米巴痢疾;柏油样上消化道出血;水样急性胃肠炎;鲜血便肿瘤、痔疮、息肉;米泔水样霍乱;白陶土样胆管阻塞。2 气味鱼腥味阿米巴痢疾; 酸臭味消化不良; 恶臭胰腺疾病、出血、肠炎。3 其他还可见结石,寄生虫等,意义明显。4 隐血试验(OB)阳性(10-15ml):提示消化道出血,持续阳性见于肿瘤,间断阳性见于溃疡。5 粪胆色素见第四章第二节胆红素测定。6 细胞检查RBC、WBC、巨噬细胞、上皮细胞、肿瘤细胞,意义同其他细胞学检查。7 食物残渣和结晶脂肪滴提示胰腺功能。夏科-莱登结晶提示寄生虫或过敏。第 17 页 共 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