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镇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7502474 上传时间:2021-11-03 格式:DOC 页数:107 大小:1.0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某镇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某某镇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某某镇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资源描述:

《某某镇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镇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0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前 言XX镇是XX县所辖区域的一部分,是XX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及行政中心,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逐步加快,城市进行重新定位和规划布局,现有的供水能力不能满足城市的中远期发展水平的需要。已建成的一、二水厂位于城区中心,没有改扩建的场地,所处位置的地域性质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已作调整,水厂需整体搬迁。为了加快XX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城市投资环境,适应社会对供水事业的更高要求,XX县自来水总公司于2003年1月编制了XX镇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XX县计经委在桐计经建2003文中批准了该项目立项报告,批复确定在XX江沿线合适位置取水,建设净水厂及输配水管线。根据中远期规划确定水厂规模,同时考虑沿线镇乡用

2、水,实施一次性规划设计,分期建设,水质、水量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保证城市发展的需要。中国市政工程XX设计研究院受XX县自来水总公司的委托,对XX镇供水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论证工作,并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报告中对水质水量预测、水源地的确定和净水厂的水处理工艺进行多方案论证,对输水管线的布置提出推荐方案,并进行了净水厂自动化控制的设计、建筑环境的规划及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认为本工程以XX江为水源的取水、净化及输水建设项目是可行的。在本报告编制过程中,设计单位受到XX县自来水总公司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1总论1.1编制概况(1)项目名称:XX镇供水工程(2)工程规模:一

3、期建设10万m3/d取水工程(设备分期安装)、5万m3/d水质净化构筑物及输配水管线。二期建设完成10m3/d的取水工程、水质净化及输配水设备安装(3)项目建设单位:XX县自来水总公司(4)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XX设计研究院(5)工程总投资及经济技术指标:工程总投资为:11906.98万元其中:工程费用:8837.76万元其它费用:989.84万元预备费用:491.38万元建设期利息:16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93.00万元净水厂占地面积:9.62公顷1.2 编制依据(1) XX县自来水总公司编制的XX镇供立工程项目建议书(2) XX县计经委批准的项目立项报告桐计经建(2003)(3)

4、 XX县城市总体规划(4) 水源取水点的环评报告(5) XX水利部门对取水点出具的证明意见(6) XX卫生防疫部门对取水点和净水厂位置出具的证明意见(7) XX自来水总公司提出的正式委托书1.3 编制范围根据本工程项目的委托书,XX镇供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范围为:(1)水源地设计供水规模10.0m3/d,土建一次完成,设备分期实施。(2)净水厂设计供水规模10.0m3/d,一期5.0m3/d,二期5.0m3/d,出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留有远期自来水深度处理的位置。(3)输配水管线净水厂至梅苑新村旁城市现状管网管线(DN600mm)。长度5.5km,

5、管径DN1000,输配水能力10m3/d。1.4 设计规范及标准(一)总平面、给排水工艺(1) GB5028298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2) GBJ138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3) GBJ1487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4) GBJ158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5) GB57492001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6) CJ302093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7) GB/T501032001 总图制图标准(8) GBJ12589 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9) GBJ22-87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二)建筑结构(1) GBJ8984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2) GBJ9一8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6、3) GBJ10一8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 GBJ7一8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 GBJ11一8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 GBJ3一88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7) DBJ08一11一89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三)电气(1) GB5006092 35110KV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2) GB5003492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3) GBJ6390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4) GB5006292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5) GB5465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6) GB4728 电气图用图形符号(7) SDJ585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四)自控(1)

7、国际电工委员会(IFC)颁布的有关标准及规范(2) GBJ9386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 CD50A5984 化工自控设计技术规定(4) CD50A19 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1.5 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1.5.1地理位置XX县位于浙江省XX部,钱塘江上游,处于我国东南沿海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杭州市辖县之一,介于东经119。10,-119。58,北纬29。35,-30。05,之间。地处“西湖. 钱塘江-XX江.新安江-XX-黄山”黄金旅游线的中心地段,距离杭州75km。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地处XX江中段两岸,东接诸暨,南连浦江、建德,西邻淳安,东北界富阳。全县地势

8、XX和东南向XX江沿岸降低,东西直线距离约为77km,南北约为55km,土地总面积1825km2,全县人口39.56万人。1.5.2历史沿革、行政区划XX县历史悠久,于三国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设县,距今已有1776年的历史。方舆胜览上载“昔有人采药结庐桐下,指桐为姓,故山名桐君,县名XX。”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分XXXX7乡另置分水县。XX、分水的行政界限一直延续到解放后。解放后XX、分水均属建德专区,1950年改属临安专区,1955年复置属建德专区,1958年两县合并,1960年改属杭州一直至今。XX县下辖13个建制镇,11个乡,2000年底全县户籍人口39.56万人,其中户籍

9、非农业人口8.1万人,户籍农业人口31.4万人,暂住人口1.0万人,XX镇系由原XX镇和洋洲乡合并而来。XX镇是XX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地处XX县境东侧,镇域面积158.5km2。目前,XX镇下辖10个居委会,7个社区,55个村。据XX县公安局提供资料表明,2000年底,镇域户籍人口为8.98万人1.5.3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XX属于浙西中低山丘陵区,四周群山耸立,中部为狭小河谷平原,山地和平原间则丘陵错落分布。XX江由西南而东北纵贯县境东部。分水江在XX镇境内汇入XX江。全境山地丘陵面积约占79.1%,平原8.3%,水域12.6%。XX镇位于XX县东部,地势相对平坦,水域面积较大。主要河流有

10、XX江、分水江、壶源江及其他较大支流31条,均属钱塘江水系。老城地形似半岛,位于XX江、分水江交汇处,平均海拔15m。XX镇介于东经119。38,-119。45,北纬29。45,-29。50,之间,总的地势为中部低(XX江流域),南东和北西部高。前者海拔高程一般小于150m,相对高差小于90m,地形开阔,侵蚀切割微弱,谷坡一般小于5。,属河谷冲积平原和阶地,后者海拔高程一般为200-600m,最高峰东坞尖达1039m,相对高差一般为350-550m,最大可达800m以上,呈低山丘陵地貌,山体侵蚀切割较强烈,谷坡5。-50。不等。(2)气候气象XX县属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

11、暖湿润,雨量充沛,适宜于农作物栽培和生长。年平均日照1936小时,年平均气温16.5。C,年极端最高温度42.6。C,年极端最低气温-9.5。C,年平均降雨量为1462mm,3-9月为多雨期。而易引起洪涝灾害的暴雨发生在6-7月上旬,暴雨历时短、强度大。XX年蒸发量为1258.1mm。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风,东北风向静风频率较高,为31%,年平均风速为1.6M/S。(3)水文地质全县境内水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14.765亿m3,年平均过境水量322亿m3。全县人均水资源量4113m3,高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一倍多,每km2水资源量80.06万m3,比全国高出一倍多。境内

12、河流属钱塘江水系,过境河流有:分水江,别名天目溪。源出临安天目区,于九排岭入境,向东南流至XX镇入XX江,境内河段长53km,平均宽度250m。两岸溪流呈格子状,由XX而东南次第纳溪流12条。多年平均流量74.1 m3/s,多年平均径流量23.4亿m3,水质达到地面水II类水质标准。壶源江,别名湖源溪。源出浦江县,于瓦檐山东入境内新合乡,至雅坊北入诸暨,又入富阳境内,于清江口入XX江,境内流长10km。XX江系钱塘江中游河段名。南起七里泷峡谷,北流经横山埠入富阳县境。境内全长33km,平均宽度400m,两岸由南而北次第纳溪流12条。多年平均流量952m3/s,多年平均径流量300亿m3,城区部

13、分XX江平均宽度550m,水质达到地面水II类水质标准。XX江在1968年下游建XX江水库后,XX江主要的水文特征为:最高水位: 13.39m(1997)最枯水位流量: 13000m3/s最枯水位: 2.81m常水位: 4.96m江宽: 400m-700m枯水位平均水深: 1.0-1.5m5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 15.3m10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 15.8 m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XX镇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泻条件受地层、岩性、地貌、植被、气候等条件因素控制,各区存在较大差异,根据条件不同,可分为基岩丘陵山区和河谷冲积平原区二部分。基岩丘陵山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为山区基岩裂隙水

14、和溶岩水的补给提供了丰富的来源。基岩丘陵山区由于地形切割强烈,沟谷多且长度较短,加上地形坡度较大,降水多沿沟谷流失,只有一部分沿断裂、裂隙带、风化裂隙向下渗入地下,往往有沿这些地带以泉的形式排泄,一部分渗补给松散岩类空隙水。松散岩类空隙水补给、径流、排泻条件同样受地层、岩性、地貌、植被、气候等条件因素控制。松散岩类空隙水分布于山间河谷平原,以砂砾石为主,结构松散,直接裸露地表,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补给,其次是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补给,其侧向补给时甚微。一般以下降泉形式排泄。另外,蒸发和人工开采也是其排泄方式之一。XX镇地形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了土壤类型的多样性。积坡、洪积物发育形成的山坞、溪畔的

15、水田土壤,多为黄泥沙田。旱地土壤以油黄泥、黄红泥、黄泥土为主,多分布在坡耕地,土壤肥力差,水土流失较为严重。XX镇断裂构造不甚发育,主要在北西部和南东部,呈北东向和近南北向展布。仇岭坞南北向断层影像特征差异明显,但规模较小,延伸约6km,新生代以来无活动迹象,大麦里北东向断层影像上表现为45度方向直线状陡崖群,山体明显被切割破坏形成三角形断面,倾向北西,走向延长20km,向两端延伸出本区,属区域性大断层,断层两侧截然不同;沿断层在山口分布数个保存较完整的洪积扇,位于断层北西侧;以上说明该断层较新,据区域地质资料可知其最新活动时间为中更新世属断层,近代无活动迹象,对老城区影响较小。XX镇地震资料

16、较少,据记载自1505年-1934年共发生过九次有感地震,但强度不大,一般为3-4级,裂度小于V级。本区导震构造为岩下-天井坞段北东向弱活动断裂,从区域地质构造和历史地震记载的时空分布分析,全区属震级小、强度弱、频率低的相对稳定地带,地震裂度按VI级考虑为宜。据工程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平原区可利用的基础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层,可作为荷载较小的居民建筑天然地基。砂卵砾石、中细砂、含泥砂卵砾石层可作为一般荷载民用建筑的短桩持力层。中风化基岩适宜作高层建筑和大型工程的钻孔桩或人工挖孔桩桩端持力层。山麓沟谷内基岩埋深较浅,是良好的持力层,该区建筑应慎重处理好基底土的均匀性。低山丘陵区一般地质条件较好,但地

17、形起伏较大,山前坡地区应防止人为破坏引起山体崩塌和滑坡,低山丘陵区应保护好树木、植被。并保护好XX江、分水江两岸及周边山体生态环境。1.5.4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XX镇的发展已经从XX江北岸的老城区逐步向南岸的新城区过渡,江南新城区用地相对城市规模来讲,有足够的土地储备,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基本适宜建设的用地占56%,且用地平坦,地质条件良好,使城市能够在较长时间跨度内进行开发建设,成为XX今后高速发展中重要的支撑力量。(2)、旅游资源XX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浙江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境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自古有“钱塘江尽到XX,水碧山青画不如”的美誉。目前,境内开放有瑶琳仙境,严

18、子陵钓台、桐君山等多处历史古迹和旅游胜地,经过几年的大力开发,已形成以XX镇和瑶琳镇为重点,XX江及其支流分水江为纽带,融山、水、洞于一体的旅游网络。风景秀丽的XX江、分水江贯流全境,旅游资源丰富,有“全国县级旅游之冠”称号。自1982年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来,旅游业逐渐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现已形成以山、水、林、洞以及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主的旅游产品体系,境内瑶琳仙境、严子陵钓台、红灯笼乡村家园一大批景点的开发建设,XX镇凭借其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和独特的山水风景资源,已经融入到“杭州-XX-黄山”黄金旅游线之中,使XX成为“三江两湖”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旅游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新

19、兴产业之一。(3)农业资源由于全境处于山区丘陵带,耕地资源较少,2000年全县共有耕地面积1.52万公顷,人均占有量仅0.58亩。另一方面,全县山区丘陵林业资源极为丰富,种类较多,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4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68万m3,森林覆盖率72.4%。1.5.5社会经济发展概况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XX县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城乡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XX县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地区经济开放县,改革开放以来,XX县坚持“主攻工业,综合开发农业和旅游业,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战略

20、,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社会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6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5225元。工业形成了以针纺织、皮件、服装、化工、医疗器械、文具、工艺玩具、箱包等行业为主导、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结构,以粮油、名优茶、蜂产品、干鲜果、瓜果菜、竹笋六条龙型产业链构成农业主导产业。其中特产XX江鲈鱼扬名古今,所产的“雪水云绿”茶叶和“蜂之语”蜂产品为国内知名农产品。XX农业历史悠久,素以粮油生产为主,近年来,XX县加快调整农业结构,明确提出要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实现耕地结构利用格局“四、三、三”的目标,即40%建成优质粮食基地,30%用于

21、发展季节性经济作物,30%建成常年性水产养殖和优质水果等基地。XX农村正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XX镇是XX县政府所在地,也是XX县竞争优势最强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2000年XX镇国民经济构成中,共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1.5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46亿元,工业总产值39.10亿元。2000年,XX镇实现经济总收入24.8亿元。1.5.6 城市规划概况(2001-2020)XX镇性质为XX县的行政、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并以XX镇和经济开发区为依托,职能上该区为县域经济的龙头,全县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旅游服务业的集聚中心, 是县域的交通中心城镇。人口预测2010年为10.5万人,

22、2020年为14.7万人,规划用地面积为15.87km2。人均用地规模远期按人均100m2控制,规模控制在10-12km2。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中心分布在白云源路与春江路之间,北至乔林路、南至梅林路,主要集中市级行政、文化、商业机构,呈平行于XX江的“功能主轴”,其南北两侧各有两条功能带,一条是绿化带,一条是居住用地带。老城区工业用地逐步置换,一提高生活质量、疏解人口密度为主,主要功能转移到江南新区,由原来的城市中心转变成居住为住的、功能相对单一的居住区片。城市功能分区主要分成行政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体育中心、商业中心、工业区、居住区。2现有给水现状2.1 现有给水现状城区现有自来水厂2座,共计

23、供水能力5万吨/日。一水厂是城区老水厂,日供水能力3万吨/日,水源取自XX江排山门取水口。二水厂位于XX江一桥上游右侧河岸,日供水能力2万吨,利用XX江排山门取水口及输水管道,将源水经XX江一桥送至水厂。城区目前用水主要要由城区老水厂提供,另外企业有自备水源。现状水厂主要工艺流程:原水泵房 反应沉淀池 滤池 清水池 出水泵房 管网2.2 现有给水设施概述一水厂主要构筑物设备: 2500吨/日格栅反应沉淀池一座 7500吨/日折板反应沉淀池一座 20000吨/日折板反应沉淀池一座 重力式无阀滤池160吨/时一座重力式无阀滤池320吨/时四座清水池1750吨二泵房水泵:200S-63A一台,250

24、S-65A一台,350S-58A一台二水厂主要构筑物设备: 10000吨/日格栅反应沉淀池一座 重力式无阀滤池320吨/时二座 清水池1000吨 二泵房水泵:200S-63A二台,250S-65A一台XX近几年供水量情况:XX镇2001年供水情况:最高日供水量3.0万吨/日。 最低日供水量1.6万吨/日。XX镇2002年供水情况:最高日供水量3.2万吨/日。 最低日供水量1.8万吨/日。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1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XX县位于杭州西部地区,320国道穿境而过,交通发达,旅游事业蒸蒸日上,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地方经济得以长足发展。根据XX县城市总

25、体规划,XX镇将成为XX县经济、政治、交通、文化发展的中心城市,起到拉动周边城镇经济发展的作用。根据XX县关于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自来水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城市发展战略基础设施的重点,也是城市大发展的迫切需要。3.1.2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的需要XX县城市总体规划已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XX县建设局于2002年2月完成。根据总体规划,确定了XX镇在XX县发展中的行政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体育中心、商业中心、交通运输中心的地位。老城区工业用地逐步置换,以提高生活质量、疏解人口密度,主要功能转移到江南新区,由原来的城市中心转变为居住为主的、功能相对单一的居住区片区(现有水厂需要迁移)。因此,为实现

26、城市规划目标,早日建设新的XX镇供水工程是十分必要的。3.1.3供水企业自我完善、发展的需要。目前城区供水存在问题:水厂无扩建用地,难以扩大供水规模,不能满足中远期城市供水规划要求,现状自来水厂取水水源水质受上游工业污水排放影响较大,供水管网不完善,管径偏小,水压不足。现状供水规模总体不大,且由二个城市自来水厂及多个工业自备水源供水,水资源供给管理较为复杂,水质、水量难以保障,企业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新的自来水厂建设也是供水企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需要。3.2 工程项目建设条件(1)XX县政府和XX县自来水总公司十分重视工程项目的建设,自来水总公司正着手本工程筹建的各项前期工

27、作。(2)XX江水作为自来水水源,水质、水量均可满足取水要求,可保证净水厂的取水,而不影响正常的航运。(3)净水厂从取水、净化及输配可利用XX镇南高北低的地势高差,实现高取低给的供水方式,可节约长期运转费用。(4)拟选厂址的用地条件、交通条件及环境条件均较好,为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5)供电可以方便地从城市高压供电设施中接出。(6)电信通讯将方便地从城市电信网上接入。4.工程规模的确定4.1需水量预测需水量的预测需根据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用地性质、人口发展趋势、工业化水平、供水范围确定。根据XX镇总体规划,人口预测结果为:2005年8.4万人,2010年为10.5万人,2020年14

28、.7万人。XX镇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江南新区为12.587km2,老城区为3.28km2。预测水量方法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预测:A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未预见水量12%)按0.6万m3/(万人.d)计,按2020年14.7万人计。 区域名称老城区 江南新区 最高日用水量(万吨/日)9.88B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法(未预见水量12%)按0.6万m3/(km2.d)计,老城区3.28km2、江南新区12.59km2。 区域名称老城区江南新区 总计水量最高日用水量(万吨/日)2.28.4610.66C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性质确定用水量江南新区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序号用地代号用地名称面积(万m2)占城市建设用

29、地比例%人均用地(m2/人)现状2020现状2020现状20201R居住用地96.07376.7935.3829.9769.1133.642C公共设施用电40.31164.3314.8413.0529.0014.67其中C1行政办公用地8.00C2商业金融用地23.95C3文化娱乐用地0.85C4体育用地0.00C5医疗卫生用地0.66C6教育科研用地4.69C9其他公用设施用地2.163M工业用地75.69182.3227.9014.4854.4516.284W仓储用地0.6120.830.201.650.441.865T对外交通用地10.033.043.702.627.202.956S道路

30、广场用地35.98205.9913.2516.3635.8818.397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6.0735.032.232.784.373.138G绿地6.78240.372.5019.094.8821.46其中G1共用绿地5.88196.317.529D特殊用地00000合计城市建设用地271.511258.7100100195.33112.38注:江南新区现状人口1.39万人计,2020年规划人口11.2万人计。老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序号用地代号用地名称面积(万m2)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人均用地(m2/人)现状2020现状2020现状20201R居住用地87.66118.3232.236.

31、1819.6633.962C公共设施用电42.9460.3015.7818.369.6317.32其中C1行政办公用地7.305.872.6811.791.641.68C2商业金融用地19.0026.606.988.104.267.60C3文化娱乐用地1.558.050.572.450.352.30C4体育用地5.234.751.921.451.171.36C5医疗卫生用地1.833.060.670.930.410.87C6教育科研用地0.389.790.142.980.092.80C9其他公用设施用地7.652.182.810.661.720.623M工业用地49.6115.2218.234

32、.6311.124.354W仓储用地6.803.262.500.981.520.935T对外交通用地13.4214.024.934.273.004.006S道路广场用地4044.8114.7013.658.9712.807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5.248.261.932.521.182.368G绿地24.6361.869.0518.845.5317.67其中G1共用绿地19.8059.577.2818.144.4417.029D特殊用地1.841.840.680.560.410.53合计城市建设用地272.14328.3910010061.0293.83注: 老城区现状人口4.46万人计,2020

33、年规划人口3.5万人计。江南新区城市建设用地用水量预测表序号用地代号用地名称规划面积(公顷)用水量指标(吨/公顷)用水量(吨/日)1R居住用地376.79110414472C公共设施用地164.336216433其中C1行政办公用地C2商业金融用地C3文化娱乐用地C4体育用地C5医疗卫生用地C6教育科研用地C9其他公用设施用地3M工业用地182.3280145604W仓储用地20.83204175T对外交通用地33.0430991.26S道路广场用地205.99204119.87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35.0325875.758G绿地240.37102404其中G1共用绿地196.39D特殊用地0

34、合计1258.781246以上已包括未预见水量12%。老城区城市建设用地用水量计算表序号用地代号用地名称规划面积(公顷)用水量指标(吨/公顷)用水量(吨/日)1R居住用地118.32110130152C公共设施用电60.30其中C1行政办公用地5.8750293.5C2商业金融用地26.60501330C3文化娱乐用地8.0550402.5C4体育用地4.7550237.5C5医疗卫生用地3.06100306C6教育科研用地9.79100979C9其他公用设施用地2.1880174.43M工业用地15.228012184W仓储用地3.262065.25T对外交通用地14.0230420.66S

35、道路广场用地44.8120896.27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8.2625206.58G绿地61.8610618.6其中G1共用绿地59.579D特殊用地1.845092合计328.3920252以上已包括未预见水量12%。总计水量10.15万吨/日综合以上三种方法,确定XX镇总的需水量为10万吨/日。分期需水量预测如下:根据XX镇总体规划,人口预测结果为:2005年8.4万人,2010年为10.5万人,2020年14.7万人,按人口计算到2005年XX镇用水量可达到5.65万吨/日,但根据实际XX镇用水量统计资料分析,日最高用水量每年递增2000吨/日,再考虑开发区发展速度,近三年,每年按递增40

36、00吨/日计,到2005年,日最高用水量可达到44000吨/日。综合以上因素,到2005年,日最高用水量按50000吨/日计,分期用水量预测如下:2001-2005 5.0万吨/日2005-2020 10万吨/日4.2 工程规模的确定根据需水量的预测和分析,XX镇总的需水量为10万吨/日。根据XX镇总体规划,现有一、二水厂需进行搬迁,一、二水厂现有总的供水能力为5万吨/日,到2005年XX镇用水量可达到5.0万吨/日,因此在2003-2005年之间完成5.0万吨/日供水规模可以满足XX镇供水需求。在新厂一期5.0万吨/日供水规模建成后,可先废除一水厂;二水厂在2005-2020之间可做为过渡水

37、厂,二期工程5.0万吨/日供水规模完成后废除二水厂;考虑到XX镇的规划定位及将来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及原水污染趋势严重的可能性,在远期2020年后增加10.0万吨/日深度水处理设施,进一步提高水厂出水水质。新水厂的建设按以下规模实施。 一期工程 2002-2005 5.0万吨/日常规水处理二期工程 2005-2020 10.0万吨/日常规水处理,污泥处理远期工程 2020以后 10.0万吨/日深度水处理4.3 供水水质的确定一期、二期出厂水水质各项指标符合现行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并达到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中二类水司的要求,水厂出厂水浊度要求

38、不大于1.0NTU。管网要求小于2.0NTU(合格率大于98%)。考虑到XX镇性质为XX县的行政、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并以XX镇和经济开发区为依托,职能上该区为县域经济的龙头,全县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旅游服务业的集聚中心, 是县域的交通中心城镇,是黄金旅游“杭州-XX-黄山”的风景名胜风景旅游城市;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渴望饮用更加优质自来水要求和工业企业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工业用水水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一些食品加工、高科技企业,势必使得饮用水深度处理成为必然趋势。远期深度处理主要将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去除,去除三致前体物等有害物质。另外远期深度处理将把浊度、高锰酸盐指数(CODMn)、色度等

39、感观和有机物指标做为进一步提高水质的控制标准。4.4 供水水压的确定为满足供水服务范围内可直接向六层楼建筑供水,供水范围内最不利点为32m自由水头。局部高地仍需另设加压泵站。5总体方案的论证5.1 水源论证5.1.1 水资源现状XX地区已有水源主要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各种水源的基本状况如下:(1)、地下水XX地区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XX镇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受地层、岩性、地貌、植被、气候等条件因素控制,各区存在较大差异,根据条件不同,可分为基岩丘陵山区和河谷冲积平原区二部分。基岩丘陵山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为山区基岩裂隙水和溶岩水的补给提供了丰富的来源。基岩丘陵山区由

40、于地形切割强烈,沟谷多且长度较短,加上地形坡度较大,降水多沿沟谷流失,只有一部分沿断裂、裂隙带、风化裂隙向下渗入地下,往往有沿这些地带以泉的形式排泄,一部分渗补给松散岩类空隙水。此部分地下水分布面广,水量相对较小,不能满足水厂大规模集中引水量要求。松散岩类空隙水分布于山间河谷平原,以砂砾石为主,结构松散,直接裸露地表,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补给,其次是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补给,其侧向补给时甚微。一般以下降泉形式排泄。由此可见,XX地区地下水的水量、分布、补给形式、排泄方式使地下水不能成为水厂水源。(2)、地表水XX地区地处山区,北亚热带缘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河流众

41、多,其中县内主要的河流有XX江和分水江。分水江,别名天目溪。源出临安天目区,于九排岭入境,东南流至XX镇入XX江,境内河段长53km,平均宽度250m。两岸溪流呈格子状,由XX而东南次第纳溪流12条。多年平均流量74.1 M3/S, 多年平均径流量23.4亿M3, 根据水文资料历史记载,在1978年枯水年,上游最小流量为0.82m3/秒,近年来,由于上游工业发展,水体受到污染,水体水质状况不断下降;沿江没有合适地块建水厂。XX江系钱塘江中游河段名。南起七里泷峡谷,北流经横山埠入富阳县境。境内全长33km,平均宽度400m,两岸由南而北次第纳溪流12条。多年平均流量952M3/S, 多年平均径流

42、量300亿M3,城区部分XX江平均宽度550m。现XX一、二水厂原水皆取自XX江。沿江有合适的地块建厂。下表为取自XX水厂取水口和取水口下游的水样经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杭州监测出具的站水质监测报告。 报告表明XX江水质达到地面水II类水质标准,可以做为城市供水水源。5.1.2工程水源的确定(1)、XX地区浅层地下水虽含量丰富,但受雨季、地表水丰枯水期的影响大,分布面广,不能满足新水厂大规模集中引水要求,故地下水不能做为城市供水水源.(2)、XX江、分水江常年水量丰富,二者相比较,分水江在枯水年最小流量为0.82m3/秒,小于新水厂平均引水量1.215m3/秒;分水江流域截流面积远小于XX江,

43、年径流量为XX江的十几分之一;XX江水质相对较好,详见下页附表;且沿江有合适的地块建厂。综上所述,XX江能从水量、水质上满足新建水厂要求,故本工程确定XX江作为城市供水水源。5.2 净水厂厂址论证5.2.1 净水厂厂址的选择原则依照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净水厂厂址应满足以下设计要求:(1)给水系统的布局合理;(2)不受洪水威胁;(3)有较好的废水排除条件;(4)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5)有良好的卫生环境,并便于设立防护地带;(6)少拆迁,不占或少占农田;(7)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按照以上规范要求,并结合本工程拟选的两处厂址的实际情况分别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和分析。5.2.2 净水厂厂址论证经现场

44、踏勘及有关方面初步协商,确定以下二个位置作为净水厂厂址。(1)XX江大坝下游1000m位置该净水厂位置(方案一)地面平均标高16.0m,距离XX江二桥位置约为10km,场地地势平坦,现主要用于种植农作物,在地块中间有通讯电缆通过。(2)320国道渡济大桥南面该净水厂位置(方案二),地形为凹地,地平标高在7.8-10.0m左右,设计50年一遇防洪堤设计标高为13.963m,厂区平面需进行回填至防洪标高,并沿江建规划防洪堤,距离XX江二桥位置约为5.5km。5.2.3 净水厂厂址比较根据上述两个净水厂厂址,对它们在各种条件下做一下技术经济比较,各方案优缺点如下:方案优 点缺 点方案一1地势平坦2工

45、程地质条件好1距城市距离远,输水管线长2土地面积较小,需拆迁3靠近山体。需作防洪渠方案二1土地面积充足2距城市近3周边环境好1土方回填量大2需配合水力部门建规划防洪堤3地基处理费用高5.2.4 净水厂厂址的确定综上所述,净水厂厂址确定为320国道渡济大桥南侧方案二。5.3输水线路及输水方式的论证5.3.1输水线路的确定由净水厂至城市管网,目前已形成的南北道路只有1条,其在总体规划中也是城郊结合的主要县级干道,新建自来水输水管沿道路埋设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均是合理的、经济的和安全的。5.3.2输水方式的确定根据XX给水工程的管网现状和总体规划新建水厂易一次加压输送,局部高层用水单位局部加压供给,输

46、水管线采用压力式输水方式,在已形成的道路交叉口及规划路口设置闸门井,以备沿途单位接管用水。5.3.3输水管材的选择(1)各种管材特性比较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给水管道材质也得以快速发展,由原来的几种发展到现在的十多种,目前我国应用于输配水管道系统中的管道种类具有代表性的有灰口铸铁管、钢管、球墨铸铁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钢套筒混凝土管、玻璃钢管及硬聚氯乙烯管等。而其他管材有的已经被逐渐淘汰如:石棉水泥管、自应力管等。从我国城市给水管网现状看,大部分城市因受诸多条件限制,目前使用较多的管材是灰口铸铁管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从使用效果看,灰口铸铁管材料为灰口铸铁,其强度和韧性较低,

47、承受不了较高的外荷载,加之管道连接为刚性接口,因此在供水管网中爆管、泄漏事故屡屡发生。90年代中期,我国许多城市开始逐渐更换、淘汰灰口铸铁管,而代之以期他管材,并有加速趋势。国外工业发达国家从六十年代开始就已经起淘汰灰口铸铁管,普遍采用了球墨铸铁管。钢管在使用中有着施工安装较方便,强度高,管材及管件易加工等优点,但其缺点是刚度小,易变形,易腐蚀,衬里及外防腐要求很严,有时还需作阴极保护,因此综合造价相对较高。UPVC管做为一种新型管材在城市供水中已经开始被逐渐使用,但主要运用于中、小口径管道上。目前国内生产的UPVC管最大口径为DN700。为了便于比较,本设计中对以上管材不再进行进一步比较,而

48、仅对球墨铸铁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玻璃钢管进行更深入的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 球墨铸铁管球墨铸铁管是五十年代逐渐在国外工业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新型管材。铁水在浇注前加入镁或稀土镁球化剂,就可使针状石墨变成球状石墨,球墨铸铁因此得名。针状石墨对铁基质产生割裂作用,使之易脆裂,球状石墨则消除了这种破坏作用,使之竖韧。因此,从球墨管材质特性上看,有强度高、延伸率大,抗腐蚀的优点,其使用寿命可达30-50年。目前我国生产的球墨管出厂前均对表面喷锌并涂沥青,使之具有更强的防腐性能,另外,由于球黑管管道接口采用T型柔性接口或K型半柔性接口等形式,不仅便于施工安装,同时可承受一定的非均匀沉降及变形,所以运行

49、安全性得到很大提高。 预应力钢筋砼管预应力钢筋砼管包括一阶段管、三阶段管、钢套筒混凝土管。一阶段管的制管过程是先把作为环向预应力钢丝的钢筋骨架放到装配好的管模中,布置上纵向钢筋,用电热法或机械法使纵向钢筋获得预应力,然后浇注混凝土,此后向特制的橡胶内膜中注水升压,使胶模膨胀,砼外模和钢筋一道膨胀变形,把混凝土中水份排挤掉,此时,环向钢筋获得了预应力,待混凝土凝固强度达到要求后拆下外模即成产品。三阶段管是指一根管材分三个阶段制成,先做成一个带纵向预应力钢丝的混凝土管芯,管芯外缠环向预应力钢丝,然后做水泥砂浆保护层。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分为两种:一种是内衬式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

50、L),是在钢筒内部衬以混凝土然后在钢筒外面缠绕预应力钢丝,再辊射砂浆保护层;另一种是埋置式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E),先将钢筒埋置在混凝土里面,然后在混凝土管芯上缠绕预应力钢丝,再辊射砂浆保护层。以上三种预应力管除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耐腐蚀外,各有其特点:如一阶段管抗压强度高,抗渗性能好,管壁较薄,但由于受工艺条件的限制,修补率较高,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目前我国的部分生产厂家生产的一阶段管不仅结构质量得到很大提高,而且外观质量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修补率已经降得很低。三阶段管与一阶段管相比,宜于流动性生产,建厂费用低,但抗渗性能差,修补率高,管体笨重。钢筒混凝土管做为一种新型管道充分发挥

51、了钢材抗拉强度高和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耐腐蚀的特点。从统计资料看,目前,我国在大口径输配水管道中一阶段管的使用量所占比率最高。 玻璃钢管玻璃钢管即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塑料管,是70年代世界上出现的一种新型管道,按制造工艺分为离心浇注法,纤维缠绕法两种,其中纤维缠绕法又可分成连续缠绕及往复缠绕法,以上三种制管工艺可根据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掺入石英砂而增加结构钢度。玻璃钢管道的管壁结构,通常由两部分组成:结构层由邻苯性不饱和聚脂树脂或改性邻苯性不饱和聚脂树脂。表面加强层管壁的内、外表面,由无碱短切玻璃纤维表面毡和耐蚀、高强的树脂组成。玻璃钢管道虽然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选用不同的树脂与纤维来满足结构设

52、计要求,但相应的管道造价差别很大。玻璃钢管道有耐腐蚀、重量轻、运输安装方便、摩阻系数小,输送能力高的优点。但其存在对地基处理、回填土土质、回填密实度要求比较高等缺点,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起管道变形,接口受损等问题,影响管道正常使用。从国内外的实际应用情况看,玻璃钢管道主要用于污水输送及取水工程。但用于城市输配水管道时,对它的内衬层要求很高,必须耐磨、有韧性、表面光洁、厚度适当、树脂固化效果好,不允许存在裂纹,否则不仅影响抗渗性,而且结构层中的纤维经长期冲刷就有可能游离于水中,影响输水水质,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下面对以上管材从机械性能、水力特性、管道自重等方面做出比较,详见表。各种管材特性参数统

53、计表性能管材类别球墨铸铁管一阶段管钢筒砼管玻璃钢管密度(t/m3)7.2约3.0约3.01.62.0抗拉强度(Gpa)4205.0 8.5140250屈服强度(MPa)300210弯曲弹性模量(Gpa)1501701519.3抗压强度Mpa50040.242.25纵向延伸率(%)5102.0管壁粗糙系数0.0130.0130.130.009管道单位长度重量(kg/m)593.711981460165.8耐腐蚀特性较好较好较好好工作压力范围MPa一般2.50.20.60.31.0长期使用对水质的影响较小影响较小影响较小影响较小影响从上表中看出,各种管道因材质不同,在强度、自重、水力特性上各不相同

54、,综合比较而言,强度、延伸率、耐腐蚀性等方面球墨管最优,其他依次为玻璃钢管、钢筒混凝土管、一阶段管;管道自重是施工中运输、安装方便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表中看出,单位长度管道重量最大为钢筒混凝土管,其他依次为一阶段管、球墨管、玻璃钢管。(2)输水管线管材的选择西山供水扩建工程由于输水管线距离较长,地面高差较大,并且只有一根输水管道,为保证输水管道的安全和供水的可靠性,所以须选择具有较强承受外压和内压,耐磨蚀性、抗不均匀沉降性和长寿命等特性的管材做为输水管道。通过以上对各种管材的特性比较来看,球墨铸铁管的技术优势最为明显。并且由于球墨铸铁管接口形式可采用T型柔性接口,自重适中,所以在管道施工中更

55、体现出运输方便,便于施工,借转角度大等优点。因此,本工程输水管线管材确定为采用球墨铸铁管和与之配套的管件。6水源地建设的方案论证6.1 设计原则在确定工程方案时考虑以下原则:(1)工程规模:满足一期需水量5万吨/日,及二期需水量10万吨/日,远期增加10万吨/日深度处理设施要求。(2)供水系统内厂、站的位置,应结合输水管线走向合理设置。供水系统管线布置应结合地形、规划道路,尽量减少输水距 离,减少穿越障碍物、减少拆迁,施工、维修方便。(3)现有供水设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新、老水厂交替合理过度。(4)系统方案的布置考虑近远、期的有机结合。6.2 取水位置论证经现场察勘及和相关水利、航道管理部门

56、初步协商,确定以下三个位置做为水厂取水点:6.2.1 XX江水电站水库内取水方案一(1)取水位置该取水位置位于XX江水电站水库内,距离电站大坝约500M,水库正常水位为黄海23.5m,距离拟选水厂厂址约1.5km。(2)、取水头部取水泵站采用水库取水构筑物;XX江电站建于新安江和兰溪江汇合处,从兰溪江常年飘浮下来大量的水葫芦、杂草等飘浮物,在电站坝前聚集,目前由电站负责水葫芦打捞清除工作,飘浮物的存在势必会阻塞取水构筑物进水口,影响水泵取水,故进水口前设打捞漂浮物的机械设备,并配备外运车辆。取水泵站位置涉及到公路改线,需建约20m跨度8m宽桥梁一座。(3)、输水管线输水管线沿公路敷设需进行岩石

57、爆破,由于距离电站近,对电站的安全、生产将造成较大影响,故考虑从取水点位置打穿山隧洞输水,打隧洞位置距离电站大坝500m,对电站的影响相对小的多。隧洞方向在初始段为东北方向,到中段转到拟建水厂位置方向,隧洞全长1.4km。6.2.2 XX江大坝下游1000m位置取水方案二(1)、取水位置该取水位置位于XX江水电站水库大坝下游1000m,在取水位置的东面为拟建水厂选址,相距约为80m。在该位置的河道被宽约200m到350m的河滩隔断,形成东、西两条河道,其中东面江道为主航道,取水位置定在东面江道的现状砂石码头处。(2)、取水位置水位和航道问题该处由于电站每日调峰停止发电放水,电站下游水位随之下降

58、,在此时段内经进行现场勘查,水位降至黄海标高3.839m。在砂石码头上游,河道断面宽度为约为55m,航道最深水深为2.5m,距离岸边35m。根据航道管理部门的要求,取水构筑物必须后退主航道边线30m,故此断面不能布置取水构筑物。砂石码头下游,在同一时间段,此断面河道宽度约为70m,距离岸边55m,航道最深水深为2.21m;在距岸边30m的范围内,平均水深约0.5m; 深水航道平均水深2.1m,宽度约40m,根据航道管理部门的规定,在在此断面,在距岸边10m的范围内可以布置取水构筑物。(3)、江对面是XX江镇,在电站大坝下游约400m位置,现有一造纸厂排污口,常年向江中排放污水,排污水在晚上时在江中形成一条清晰的污染带,该污染带主要沿东面江道流动,一直到XX江大桥,在江水流动的情况下,污染带一般不会渗透到东面江道。(4)、在该位置取的水为电站发电后尾水,XX江水电站属于华东电网调峰电站,电站运行受华东电网运行状态控制,在一般情况下,电站在晚间10点到第二天清晨8点停止发电放水,在此其间,取水完全依靠现状河道储存的水量;在水位低、停止发电时间长的情况下,河滩有可能使西面河道形成断流,如果挖中间沙洲,则有可能使西面河道污水流入东面河道,从而污染原水水质。 (5)、另电站按要求停产检修的时间很难把握,时间的长短也将不同程度的影响水厂正常取水。(6)、取水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