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7495654 上传时间:2021-11-03 格式:DOC 页数:165 大小:344.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5页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5页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5页
资源描述: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13页例1、例2。【教学目标】1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2让学生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两步混合运算(两级)与同级两步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在计算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教学难点】含有两级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教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播放课件)同学们,商店的商品可多了,请看:都有哪些商品,它

2、们的单价各是多少呢?学生观察,并说出货架上的商品名称和价格。1教师:小明、小红和小强,他们各买一个文具盒,一共需要多少钱呢?(文具盒每个7元)学生列式计算后,指名汇报,教师板书:777=21(元)或73=21(元)2李老师也来到商店,要为学校买4个篮球和1个足球,需要多少钱呢?还能用一步计算出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步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1学生独立列式解答。2引导学生汇报教师板书:354140(元)14045=185(元)或354+4514045=185(元)教师:谁来说说,他们是先算的什么呢?学生1:他们都是先算的买4个篮球要多少钱。学生2:他们都是先算的乘法,再

3、算的加法。教师:两位同学都说得很好。像这样,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乘法,在计算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3尝试练习教师:你知道下面两题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9011-900585915指名学生说,同桌互相说一说。教师:能正确算出答案吗?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4(继续播放课件)小青他们要为班上买13个同样的文具盒作为奖品,付给售货员阿姨100元,应找回多少钱呢?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先算什么呢?学生:先算出买13个同样的文具盒共要多少钱。教师:你知道怎么算买13个文具盒的钱吗?学生:713教师:能列出一个算式算出找回多少钱吗?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然后汇报。教

4、师板书:100-713100-919(元)教师:谁能说说这个算式,在 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教师:这两道题又该先算什么呢?说给同桌听一听。52124 110-1179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里都有哪些运算?计算时是先算的什么?学生:有加法、减法,也有乘法、除法。先算的乘法和除法,再算的加法和减法。教师:谁能小结一下,像这样的算式,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请同桌相互说说。指名学生说。教师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5教师:想一想,说一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725-43+218 2

5、3328指名学生说说,然后计算出得数。教师:像这样,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减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运算顺序应该是怎样的呢?请同桌相互讨论讨论,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指名说说运算顺序。小结如果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就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三、巩固运用1第7页,练习一 ,第1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然后集体订正。2第7页,练习一,第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集体讨论。3第7页,练习一,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先算的什么。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13页例1、例2。【教学过程】出示

6、教科书第2页例1的情景图。教师:从图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1:篮球每个35元,足球每个45元。学生2:体育老师要买 4个篮球和 1个足球。教师: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学生:体育老师一共要付多少钱?教师: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在练习本上自己试一试。教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学生1:我是这样做的:先算出买4个篮球要多少钱,然后再加上买1个足球的钱,就是一共要付的钱。354140(元)14045185(元)学生2:我是这样列式的:35445 14045185(元)教师:请你(学生 2)说说,你是先算的什么呢?学生2:先算买4个篮球共要多少钱。教师:他们都是先算出了买 4个篮球一共要多少

7、钱,也就是先算了乘法。教师:这两道题该怎样计算呢? 9011-900585915指名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教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像这样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按什么运算顺序计算呢?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在一个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里,计算时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4页例3。【教学目标】1掌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经历探索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3在计算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让学生体

8、会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教学重难点】有括号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244+13600-30172播放课件:小红与妈妈一起到服装商场去买衣服。妈妈告诉售货员买一件成人衣服,售货员报价:78元。妈妈:再买3件同样的儿童服装。售货员:一共要213元。小红:儿童服装多少钱件呢?教师: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二、引导探究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怎样才能求出儿童服装的价钱呢?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并说说是怎么想的。3全班交流汇

9、报,总结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13-783213378(21378)34引导学生分析对比,得出正确的算法。教师: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应该先算什么呢?“783”、“2133”分别表示什么?学生1:“783”表示把成人衣服的价钱平均分成3份。学生2:“2143”表示把买一件成人衣服和3件儿童衣服的总价平均分成3份。教师:这样求出来的,是一件儿童服装的价钱吗?学生:不是。教师:第三种方法应该怎么算呢?先算什么?“213-78”表示什么?再除以3呢?学生1:先算“213-78”,表示 3件儿童服装一共要多少钱。学生2:再除以3就是求一件儿童服装要多少钱。教师:第三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比较,

10、有什么不同呢?学生1:第三种方法有括号,第一种方法没有。学生2:第一种方法先算除法,第三种方法先算减法。学生3:第三种方法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第一种方法没有括号,要先算除法。教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算式里有了小括号,就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小括号的作用就是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4尝试练习。教师:请看,你知道这两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吗?同桌互相说说。(125-87)25455(10297)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这两道题后,集体订正。三、巩固运用1算一算,并说说有什么不同。100-724(100-72)4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种混合运算的方法及小括号的作

11、用。2第7页,练习一,第4题。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读这两个算式,通过读让学生体会它们运算顺序的不同。(1)100加10乘10的积,和是多少?(2)100加10的和,再乘10,积是多少?可以让学生反复读两遍,体会运算顺序的不同,然后再计算。3第8页,练习一,第5题。这是两种混合运算的综合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分清它们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进行计算,以利更熟练地掌握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第56页例4、例5及课堂活动,练习一第11题。【教学目的】1经历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实

12、际体验。2会解决涉及倍数关系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运算顺序。1254+543402-120(90-25)32情境引入教师:你知道哪些动物可以称得上是森林医生吗?学生:啄木鸟、山雀。课件出示例4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观察后提出问题(或让学生直接观察教科书上的插图)。学生: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教师: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就来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自主探索1教学例4。教师:从这个情境中你知道哪些数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1:山雀每天吃害虫165只

13、。学生2:啄木鸟每天吃的害虫比山雀的3倍少45只。教师:啄木鸟每天吃害虫有山雀的3倍那样多吗?学生:没有,比3倍少。教师:你能用图(最好是线段图)表示出他们每天吃害虫的关?653得到山雀吃害虫只数的3倍是多少,但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没有山雀的3倍那样多,而是比3倍少45只,所以,还要在此基础上减去45只才得到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指导学生写出答语。教师将例4中的少45只改成多45只,学生画线段图并独立解决,然后交流。学生1:我的线段图这样画:学生2:我是这样列式的:1653+45。教师:你发现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学生:相同点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与山雀吃害虫的只数都有倍数

14、关系。但一个是比山雀的3倍少45只,所以计算出3倍后要减去45只;一个比3倍多45只,所以要计算出3倍后要加上45只。点评:本环节一是注重学生对问题情境的理解,扫除解决问题的障碍;二是注重让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教师注意对学生探索的指导,特别是对画线段图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2.教学例5。教师:刚才我们解决了森林医生吃害虫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解决小朋友在集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件出示例5(或让学生直接观察例题插图),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解决方法。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1:我这样思考:要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必须

15、先知道小明有多少张邮票,因为题中告诉了小青的邮票张数是小明的3倍。而要求小明有多少张邮票,可以直接用80减去15,因为题中告诉了小明比小华少15张。由此可以这样列式:(80-15) 3。学生2:我这样思考,根据小明比小华少15张邮票,可以求出小明的邮票张数为:80-1565张。根据小青的邮票是小明的3倍可以求出小青的邮票张数,即:653195张。列成综合算式是:(80-15)3。指导学生写答语。三、活动思考(完成第6页课堂活动)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先在组内交流思考方法,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全班交流。学生:相乘或与9相乘的积在80与100之间,由此我想到了90与99,由题中告知:按3颗或9颗的拿

16、都要剩1颗,由此这些糖可能是91或100颗,但是题中又说到这些糖要比100颗少,所以应是91颗。四、独立练习学生完成练习一第10题,做后交流。五、小结教师通过今天的问题解决,你有什么收获?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多位数的认识多位数的读写【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1215页。【教学目的】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亿以内的数。3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难点】 多位数的读法。【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位数卡片。【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出示“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图片。教师:孩子们,你知道这是哪

17、儿吗?在哪个省市?谁知道“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藏书量是多少吗?怎样才能了解到这些知识呢?学生:查阅资料、上网查找。教师:这些方法都很好,有两个小朋友通过上网查到:“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 170000 m2,截至 1998年底馆内藏书 21600000册,并且每年以600000700000册的速度递增当他们看到这些资料时被图书馆的建筑宏大、历史悠久,藏书量的与日俱增所吸引。小女孩说“这些数可真大呀!”小男孩说“该怎样读呢?”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数,学习怎样读多位数。二、自主探究1孩子们还记得在二年级时,我们已认识了万以内的数。谁来说说10个一是多少? 10个一十? 10个

18、一百?10个一千是多少?如果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多少?10个十万是多少?怎样数?学生:十万、二十万、三十万教师:10个一千万是多少呢?像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那么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举例说明什么叫数位。2观察下面的数位顺序表,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计数单位百所占的位置是“百位”。数位是从右往左按从低到高的排列,计数单位也是从右到左从小到大的排列。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分一级,已经分出了个级、万级、亿级。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教师:每相邻

19、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3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换算要用到十进制?教师:同学们很能干,从数位顺序表中发现了这么多新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读数、写数又有很大帮助。现在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来读大数。4教学例1。大屏幕出示“中国国家图书馆”主题图。教师:刚才同学们看到了国家图书馆的建筑群非常宏大,现在我们来看看馆内的阅览室(出示书第14页图)。馆内的藏书量特别大“截至2005年底馆内藏书中文图书约5920000册,外文图书约3280000册”,想一想:这些数该怎么读?同桌互相交流。汇报交流。学生: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不同的是要在后面加

20、一个“万”字。教师:你能举一反三,真棒。学生:个级上全是0,这些0都不读。5同学们总结得很好。教师:按照这些方法读出下面各数。(出示例2)305000 61000 200830 7000 4908000 20000。自己先读一读,同桌的再互相议一议,这些数的0哪些要读,哪些不读?全班交流。学生: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 0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 0”。6谁来说说含两级的数怎样读?请用刚才学的读数方法来读下面的数。 把各数读给同桌听:50002、 1374689、 120900085。三、巩固练习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下面我们按照方法,继续进行读数练习。

21、1教科书第16页第1题。读卡片上的数,说一说两个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2分别在各数的后边添上3个0,再读一读。905017002326四、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谁来说说亿以内的数怎样读?五、活动2个四人小组的同学合为一个大组,每人在卡片上写出一个数字,把它们任意组成一个八位数,再读一读。认识计数单位【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1215页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教师: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学生1:问老师,家长或者同学。学生2:查资料,上网查询教师:大家说的这些方法都是很好的获取知识的渠道,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上网查询这种方法越

22、来越多地受到同学们的喜爱。同学们看,丽丽和明明正上网查阅信息呢!教师:通过丽丽和明明的查询,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遇到哪些不清楚的问题?学生1:我知道了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很大。学生2:我知道了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很多,而且每年的增长速度很快。学生3:这里面的数都比万以内的数大,我不知道该怎么读?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跟它们有关的知识吧!二、探究新知1数数。(1)接着数。(出示丽丽和明明拨珠数数的情景)丽丽:我们已经学会数万以内的数,大家一起来数数。明明:好吧!我拨珠,大家数。学生:10个一是十,一十、二十、三十、10个十是一百,一百、二百、10个一百是

23、一千,一千、两千、10个一千是一万。丽丽:一万一万地数,同学们能接着数下去吗?数给同桌的伙伴听一听。(一人数,一人听)教师:谁来数给大家听听?学生:十万、二十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课件出示拨珠过程和计数单位名称)(2)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教师:同学们很会数数,请自学书第9页上的内容,看书上为我们总结出了哪些知识?你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看书,教师指导)学生1:我明白了个、十、百、都是计数单位,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学生2:我不明白计数单位和数位有什么不同?教师:有谁能讲明白吗?学生1:计数单位

24、像长度单位一样,只是在表示数的时候才用;数位是这些单位所占的位置,比如:“个”这个计数单位占的数位是“个位”,“万”所占的数位是“万位”等。学生2:数位有哪些呢?学生3: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等。2数位顺序表。(1) 排序。教师:说得很对,认识了这么多计数单位和数位,请你把它们排个顺序?(学生排顺序)学生1:我是按照从小到大先排计数单位个、十再从低到高排数位个位、十位、学生2:我是把计数单位和数位对起来同时排的(2)观察数位顺序表。 教师:想法都不错,老师把同学们的意见综合起来,并制作成了一个表,(出示表格)它叫数位顺序表。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你从中发现些什

25、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数位从右往左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而且还分了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是万级教师:对,从右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我们要熟悉数位的分级,为以后读数和写数作好准备。学生1:计数单位个和十的进率是10,十和百的进率是10。学生2:千和万的进率也是10,万和十万的进率是10千万和亿的进率还是10。学生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教师:总结得很好,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3 举例:生活中哪些换算要用到十进制?学生:买菜计算钱数时。多位数的写法及大小比较【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1617页的例34,课堂活动及练

26、习二的第4、8题。【教学目标】1在熟练掌握多位数的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多位数,通过讨论与交流,总结出多位数的写法。2让学生在经历比较两个多位数大小的过程中,利用万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类推出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教学重点】多位数的写法。【教学难点】各级中间有0的多位数的写法。【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课件出示播报新闻情景)新闻:据统计,2000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动,三千零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教师:真了不起,有那么多的同学投入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去。听了刚才的报道,你还记得参加这两项

27、活动的少先队员各有多少人吗?学生1:数太大,记不清了。学生2:如果能把这些数写下来就好了。教师:好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多位数的写法。二、探索新知1数的写法。(教学例3)(1)初步感知写法。 尝试写数。出示:四十三万二千五百五十一、二千零九十万三千、七亿。教师:请你对照数位顺序表,试着写出上面三个数?写好后说给同组同学听一听。(学生写数,教师指导)交流写法。教师:谁愿意选一个数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写法。学生1:我在写四十三万二千五百五十一的时候,是从高位到低位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先在十万位上写“4”学生2:我是先看这个数万级上是多少,就在万级上写下来,四十三万二千五百五十一的万级上是四

28、十三,就写“43”学生3:我同意,用这种办法写数,速度快,不容易错,我写二千零九十万三千的时候就直接在万级上写“2090”,个级上写3000。教师:七亿是怎么写的呢?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吗?学生:当然可以,七亿的亿级上是七,就在亿位上写7,其余各位都写0。(2)进一步探索写法。(出示:一万零二百、八十万三千零九、五千万零四)教师:如果不看数位顺序表,你能写出上面的多位数吗?有什么好办法?试试看。(学生独立写数,全班交流)学生1:我写数的时候先写出数位顺序表和分级线,然后再写数,写出的数是10200,803009,50000004。学生2:用不着,只需要先想想数位顺序表就行了。学生3:我和你们不一样

29、? 比如:五千万零四。教师:提得好,有什么办法呢?学生:每一级都有四个数位,直到写足为止,万级上是五千,就写“5000”,个级上是零四,就写“0004”。教师:这个办法怎么样?你接受吗?学生:接受,谢谢。(3)小结写法。教师:通过刚才的讨论,你认为怎样写多位数?学生1:从高位写起。学生2:先写亿级的数,再写万级的数,最后写个级的数。学生3:还有,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学生4:注意,写完后还可以画出分级线检查检查。(4)练习:书第14页课堂活动。2大小比较。(1)(出示:小红和小明争论的场面)小红:当然我写的数45544大一些。小明:不,我写的数366128大得多。教师:你赞

30、成谁的说法?说说理由。学生:位数多的数就大,45544是5位数,366128是6位数,366128大。教师:那么, 445544和 366128, 16499和 16504又怎样比较大小呢?先独立比较,再与同组的同学说一说。学生1: 445544和 366128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 4比 3大,所以 445544大。学生2: 16499和 16504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 4比6小,所以16499小。(2)小结比较方法。教师:怎样比较两个多位数的大小?学生: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 三、巩固练习教科书第17页的课堂活动。 四、总结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

31、获?五、作业教科书第1920页的第59题。(学生独立完成)多位数的写法【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16页。【教学过程】一、自主、合作探究多位数的写法1教学例3。观察前两个数是怎样写的?同桌讨论。学生:从最高位写起,第一个数最高位是十万,就在十万位上写“4”,万位上写“ 3”来表示“四十三万”,再按照万以内数的写法,写出二千五百五十一。教师: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类推,很好!教师:哪一位上是几就在那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怎么办?学生:就在那一位上写“0”。教师:七亿怎样写?说给同桌听。交流:亿位上是七就在亿位上写“7”,其余各数位上都写“0”。教师:那么整亿的数该怎样写?学生:整亿的数,从亿

32、级写起,先在亿级里按个级的写法去写,再在万级、个级添写8个“0”。2讨论。教师:那么多位数该怎样写呢?4人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学生:写数也从高位起。先写亿级的数,再写万级的数,最后再写个级的数。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3练习。教师:写出下面各数。说说每个数怎样写的,写几个“0”,为什么?二百零五万零三十四四千八百万六千零一万五千三百二十七万三千九百三百零二万六千五百五千零七十万零四4小结。亿以内数的改写【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21页例1,第23页课堂活动第1题。【教学目的】1能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大数。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如何改写亿以内的数。【教具学具准备

33、】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课件出示“中国地图”,这是什么?然后教师声情并茂地介绍中国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我国地域辽阔,陆地面积约9600000 km2;我国人口众多,2001年人口总数约是1300000000。教师:在本子上写出这两个数。二、自主学习、探究1教学例1。教师:你们觉得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学生:数很长,且0特别多,既容易写错,也不方便。教师:有比较简便的方法来表示?9600000 km2=960万 km2130000000013 亿教师:2004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达到约72450000吨。这个数怎样写简便?学生2:72450000=7245万。教师:仔细观察这三个数,

34、等号右边的数与等号左边的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同桌讨论。学生:相同:等号两边的数的大小完全相同。不同:等号右边的数省略了万位、亿位后面的尾数,等号左边的数没有省略万位、亿位后面的尾数。这种方法既方便,又不易错。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把下面的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1)太阳中心的温度大约是15000000 。(2)人的脑细胞约有 14000000000个,用“亿”作单位表示是多少个亿?你是怎样想的?2试一试。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7500000000 48900000=说一说你是怎样改写的?3想一想怎样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有什

35、么好处?分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1: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整万、整亿的数只需要去掉万位、亿位后面的“0”,并写上“万”或“亿”字。学生2:用“万”、“亿”作单位表示数既简单又不易写错,使人一看就知道数的大小。三、巩固练习1那么,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学生1:我家买房子用了13万元。学生2:重庆市绿化委员会2002年的资料表明,全市开展义务植树20年来,累计约23700万人次参加,植树约114000万株,初步形成绿树环抱、鲜花映衬的生态景观。 2练习三第13题。四、总结(略)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21页的例1。【教学过程】 一、导

36、入新课(出示书上的中国地图及两条信息)教师:读了这两条信息,你知道了什么?学生1:我知道了我国的陆地面积约9600000 km2,人口总数约 1300000000。学生2: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学生3:我还发现这两个数特别大,末尾的“0”很多,读写起来都不方便,容易出错。教师:那你能想个好办法,使它们读写起来更简便吗?学生1:可以把后面的“0”去掉几个?,要保证改写后的数大小不变,可以改写成用“万”或“亿”来作单位。教师:真聪明!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为了读写方便,我们常把它们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二、探索新知1初步感知

37、改写方法。(1)独立尝试。教师:把它们分别改写成用什么作单位的数呢?学生:因为9600000 km2读作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是整万的数,所以可以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1300000000读作十三亿,是整亿的数,所以可以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老师板书 9600000 km2= km2,1300000000=亿)教师:怎样把这两个数分别用“万”和“亿”作单位呢?自己试一试。(2)交流改写方法。学生1:9600000 km2读作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所以就写成960万km2。学生2:我改写成了96万km2。教师:同意吗?为什么?学生3:不同意。因为这个数读作九百六十万,不是九十六万,他多去掉了一

38、个“0”。学生4:我也不同意。因为它的百万位上是9,十万位上是6,万位上是0,表示960个万,所以只能省略个级里的四个0,写作960万。教师:很好。那 1300000000呢?学生1: 1300000000读作十三亿,就直接写成 13亿。学生2:我先分级,再把个级和万级的“0”都省略,添上“亿”字,也是13亿。教师:同学们能够根据各个数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计数单位“万”或“亿”来表示它们,真能干!2进一步探索改写方法。(课件或图片出示书第21页的3幅图及信息)教师:我们再来看这组数据,你能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它们吗?独立试一试。(学生独立探索,再交流)学生1:72450000是整万的数,可

39、以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是7245万。学生2:15000000也是整万的数,可以改写成1500万。学生3:14000000000是整亿的数,可以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是14亿。学生4:我不同意,分级后看出,这个数是一百四十亿,所以改写成140亿。教师:好办法,可以画出分级线,帮助改写。 3总结改写规律。教师:通过刚才的尝试,你发现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的方法是什么?小组讨论讨论。(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学生: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是把个级上的四个“0”去掉,添上一个“万”字。学生:把一个整亿的数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是把个级和万级上的八个“0”去掉,添上一个“

40、亿”字。 求近似数(一)【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22页例2,课堂活动的第2题及练习三的第4、5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方法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2让学生明确学习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重要性,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教学重点】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选择“四舍法”或“五入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这学期,我们班转来了几位新同学,为了增进大家的了解,谁愿意用数据向他们介绍一下自己或者我们学校的情况?学生1:我今年10岁,身高大约140厘米。学生2:我的体重在36千克左右,我家有3个人,爸爸妈妈每月的收入大约1万

41、元。学生3:我们学校有学生2125人。教师:在刚才介绍的这些数据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学生:10、 3、2125是准确数,大约140、36千克左右、大约1万是近似数。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不需要也不可能得到准确数,这时就要用到近似数,比如:2004年重庆市总人口约3100万,中国大陆总人口约13亿等都是近似数。那么,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二、学习新知1探索“四舍五入”法。(出示:534607)教师:这是一个准确数,如果改成一个近似数,大约等于多少?学生1:约等于五十三万四千六百。学生2:也可以约等于五十三万四千。学生3:还可以约等于五十三万、五十万。教师:了不起,还写成了用“万

42、”作单位的数,你们认为“五十三万”和“五十万”谁比较合适?学生1:我认为五十万比较合适,因为这样的近似数比较简单。学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五十三万比较合适,因为五十万与准确数相比,比准确数少了三万多,相差太多,而五十三万与准确数很接近,只相差四千多。教师:五十四万怎么样?学生1:不行,与准确数相差五千多了。学生2:我发现,只要千位上的数没有达到五千,就可以直接去掉万位后面的数,约等于五十三万。学生3:对,当千位上的数达到或者超过五千,就可以在万位上增加1,再把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约等于五十四万。(出示:38290)教师:按照大家刚才讨论出的办法,38290约等于多少万?学生:千位上是8,满了5

43、,所以,万位上增加1,约等于4万。2归纳方法。教师:同学们表现很出色,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整理出“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先看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小于5,就把万位后面的尾数直接舍去,千位上的数是5或者大于5,就向万位上进1,再把后面的尾数舍去。教师: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学生看书第22页例2,质疑) 3练习。(1)教科书第22页的试一试。教师: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学生独立完成,评讲)(2)教科书第23页的课堂活动第2题。师生活动:老师出示卡片,学生说近似数。师生活动:同桌活动,一人

44、写数,一人说近似数。 4扩展。(出示:省略153904270亿位后面的尾数,它的近似数是多少?)教师:先回忆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想一想,这个问题怎样解答?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再交流)学生1: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看千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该看千万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约等于2亿。学生2:也就是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看那一位后面一个数位上的数“四舍五入”。三、小结(略)四、课堂练习教科书第2425页第46题(学生独立完成)。求近似数(二)【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22页例2。【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数不会

45、都是精确数,根据需要,我们经常要用到近似数,比如我国的人口总数约13亿,我国的陆地总面积约960万km2,都是近似数。我们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二、合作探究1教学例2。谁会把534607,38290这两个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分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1: 先看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小于5,就直接把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再写上“万”字。 千位上的数是5或大于5,在舍去万位后面的尾数的同时,应在万位上增加1,并在后面写上“万”字。53460753万382904万教师: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要注意什么?学生2:要用“约等号”。教师:求出的近似数为什么不使用“等号”而要

46、使用“约等号”?学生1:因为是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不是准确数,所以要使用“约等号”。学生2:因为一个数不等于它的近似数,所以不能用等号,而要用约等于号。2运用同学们说的求近似数的方法,省略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46621123957教师:(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3教师:同学们都学会了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试试看省略153904270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153904270学生:看千万位上的数是5,在舍去亿位后面的尾数的同时,应在亿位上增加1,并在后面写上“亿”字。教师: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与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是一样的。4小结。教师:同学

47、们,我们学习了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万位、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我们还学了把一个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这两方面内容在意义和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分小组讨论。数字编码(一)【教学内容】第26页例1及练习四的1、2题。【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邮政编码的作用,探索发现邮政编码的规律。2培养学生调查搜集、分析研究、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及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与编码有关的信息,走访当地邮政局的叔叔、阿姨,了解当地邮政编码及方法。【

48、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教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和调查了身边一些与编码有关的信息,谁来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字编码?(学生自由发言:邮政编码,车牌号,身份证,电话号码,门牌号,银行帐号)教师: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用数字表达信息的资料,多媒体?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数字编码的问题。二、邮政编码中数字的意义和邮政编码的作用1邮政编码中数字的意义。教师:同学们寄过信吗?(多媒体出示例1的信封)教师:这封信是寄往哪里的?学生:重庆市巴南区鱼洞镇的。教师:你们谁知道左上角的这组数字在信封中叫什么?右下角的这组数字在信封中叫什么?(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寄信人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学生:左上角的

49、这组数字是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右下角的这组数字是寄信人的邮政编码。教师:那你们了解邮政编码每个位置上的数字表示的什么意思吗?学生1:邮政局的阿姨说,邮政编码是全国统一的,都是6位数,不同数字表示不同的地方。学生2:点评:邮政编码的作用是什么?编排有什么规律?学生知之甚少。为此,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走访当地邮政局的叔叔、阿姨,了解当地邮政编码及方法对本节课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这是我们重庆市巴南区部分乡镇、街道的邮政编码,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邮政编码有什么规律?先小组讨论,再汇报。乡、镇街道?巴南区石岗车站401348巴南区一品新街401349巴南区鱼洞镇黄溪路401320巴南区南彭镇南湖路40

50、1347巴南区圣灯正街401349巴南区百节百正街401322巴南区界石镇界新街401346学生1:我发现这些邮政编码的前面4位的数字是一样的,都是4013。学生2:我发现他们的后两位数字不同,这两位数字应该代表巴南区不同的乡镇、街道。教师:接下来我们再看看重庆市部分区县的邮政编码。比较下,你又有什么发现?区县名邮政编码渝中区400000江北区400000南岸区400000大渡口区400000沙坪坝区400000九龙坡区400000北碚区400700万盛区400800双桥区400900渝北区401120长寿区401220巴南区401320綦江县401420合川市401520永川市402160江

51、津市402260大足县402360荣昌县402460学生1:我发现前两位的数字是相同,都是40开头。所以我想40应该代表重庆市吧。学生2:我发现第3、4位应该代表各区、县,00代表的是市区,而07,08,09,11,24这些代表县。学生3:通过观察,我猜想其他省市中,邮编的前两位的数字是不相同的。教师: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来看看其他省市的邮政编码。省市名邮政编码省市名邮政编码省? 太原 030000 沈阳 110000 上海市 200000 大同 037000 大连 116000 天津市 300000 阳泉 045000 鞍山 114000 重庆市 400000 长治 047100 抚顺 11

52、3000 石家庄 050000 长春 130000 哈尔滨 150000 保定 071000 吉林 132000 齐齐哈尔 161000 教师:通过以上观察,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学生1:现在我发现邮政编码的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学生2:我发现直辖市的邮编第二位都是0,例如:北京是100000,上海是200000,天津是300000,重庆,400000。 教师:现在你们知道邮政编码的六位数字分别表示什么吗?学生:前两位的数字表示省、直辖市,第3位的数字代表市(地区),第4位的数字代表县(区),后两位代表乡(镇)。2邮政编码的作用。 教师:邮政编码有什么作用呢?学生1:每天邮局的叔叔、阿姨要收到

53、许多寄往全国各地的信件,有了邮政编码后,就可以使用自动分拣机按照邮政编码进行自动分拣,不用叔叔、阿姨进行人工分拣信件,累得满头大汗? 邮政编码能使大家尽快地收到信。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学校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是多少呢?点评:该环节让学生明白邮政编码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分拣信件速度慢、费时又费力的矛盾,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社会需要的关系。三、认识身份证编码 (师生游戏)教师:拿出你课前搜集到的家人的身份证号码,随便给老师一个我就能猜出他的出生年月日、性别和那个地方的人,相信吗?试试看?学生读身份证号,老师猜测,学生判断验证。学生惊叹,跃跃欲试。教师:谁知道老师是怎么猜到的?学生:我查阅了资料

54、。身份证的前两位上的数字表示省(直辖市),第3、4位的数字代表市,第5、6位的数字代表区县,第710位的数字代表出生年份,第11、12位的数字代表出生月份,第13、14的数字代表出生日子,第1517位的数字代表编号顺序号,末位加了个检验码。但倒数第2位的数字双数代表女性,单数是男性。四、完成练习四第二题。教师:你们打过长途电话吗?学生:打过,打长途电话要拨区号。教师:你知道我们重庆的区号吗?学生:知道,是023。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区号?学生:北京是010,上海是021,天津是022教师:你熟悉的电话号码有哪些?从中你还了解了哪些信息?五、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体会?你认为数字编

55、码有什么好处?数字编码(二)【教学内容】第27页例2及练习四的3、4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学会对身边的事物进行编码。2培养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这是重庆市高新区歇台子片区的邮政编码400041。你知道这个编码中各个数字表示的意思吗?学生:我知道,40代表重庆市,00代表市中心的几个区,41代表歇台子片区。教师:这是老师的身份证,从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1

56、:我知道老师来自地方。学生2:我知道老师出生于年月日点评:复习邮政编码、身份证的编排规律为本节课自己设计编码做好了铺垫。二、编排学号 教师:生活中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地方用到了数字编码。希望小学给每位学生编学号时,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如2003年入学的5年级10班的24号男同学的学号就是0310241。教师:学号0310241的各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吗?学生1:03表示入学年份;10表示班级,24表示所在班内学号;末尾的1表示男生。学生2:为什么5年级的5没有编入学号呢?学生3:我知道,因为年级每年都会发生改变,可我们学号为了方便统一管理,从入学时就应该是不变的,要是编入年级号,那么每人每年学号都要修改,就很麻烦。教师:从0502402这个学号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1:这是2005年入学的2班40号同学。学生2:并且还是一个女生。教师:这个班有45人,并且最后一位是男同学,你能编出他的学号吗?学生:能,前两位表示入学年份05,第3、4位表示班级02,第5、6位表示班内学号45,末尾表示男生1,连起来就是0502451。教师:那你们可以按上面的方法给自己编一个学号吗?试一试。学生尝试,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三、课堂活动1教师:我们这两天学的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你们能否自己设计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