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玉米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生产试验 及预备试验实施方案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7481840 上传时间:2021-11-0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40.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杂交玉米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生产试验 及预备试验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杂交玉米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生产试验 及预备试验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杂交玉米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生产试验 及预备试验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杂交玉米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生产试验 及预备试验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杂交玉米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生产试验 及预备试验实施方案(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2年贵州省杂交玉米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预备试验实施方案一、试验目的为鉴定新育成(引进)品种(组合)在我省的丰产性、适应性及抗逆性,为品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筛选出适宜我省不同地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特安排本试验。二、试验的汇总主持单位和汇总主持人根据我省玉米生态区分布和生产实际,设置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预备试验,试验的汇总主持单位和汇总主持人如下:1、区域试验汇总主持单位贵州省旱粮研究所,汇总主持人英敏;2、生产试验和预备试验汇总主持单位贵州省旱粮研究所,汇总主持人杜月红。三、试验概况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试验全部实行统一编号管理。区域试验每组设810个试点。生产试验每个

2、组设57个试点。四、参试组合和供种单位详见附表1、表2。五、试验方法(一)田间设计1、区域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5行区,小区面积20平方米,长5米,宽4米,重复间走道80厘米以上,单株留苗。实收中间3行(面积12平方米)测产,同时记录实收株数,四周设保护行。2、生产试验:2次重复,每小区面积为100平方米。土壤肥力依当地的生产水平,田间管理略高于当地大田管理,同时总结配套栽培技术。3、预备性鉴定试验:采用间比法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面积12平方米,4行区,收中间两行计产(6平方米),同时记录实收株数。每间隔10个参试种设1个对照种,靠边的小区必须是对照。(根据田块的情况可自由分成两个

3、组,在总结时合为一个)。(二)区试田间排列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11 8 10 7 9 3 1 5 2 4 9 5 1 6 8 2 11 4 10 3 7 此序号即附表栏参试组合编号。区试均按此图排列,便于检查。(三)密度及对照区域试验:东部A组密度为每亩3000株,每小区90株、每行18株,对照是裕玉207。西部B组密度为每亩3167株,每小区95株,每行19株,对照是贵单8号。跨区C组密度为每亩3666株,每小区110株,每行22株;跨区D、E、F、G组密度为每亩3167株,每小区95株,每行19株。跨区组对照是黔单16号。各组均为11个品种。生产试验:I

4、组(3个品种,含对照)密度为每亩28003000株;II组(6个品种,含对照)和III组(6个品种,含对照)密度为每亩30003500株。I组对照是裕玉207,II组对照是贵单8号,III组对照是黔单16号(可以自行分组,要求同田设对照,不同重复可以种在相邻田块)。预备试验:密度每亩3111株,每小区56株,每行14株,对照是黔单16号。共151个品种(不含对照)。六、试验要求1、供种单位按方案要求提供合格的参试种子。区域试验每个组合10.5公斤,生产试验每个组合16公斤,预备性鉴定试验每个组合2.5公斤。以上各组别的种子,于2012年2月25日前一律“用特快专递”统一寄达(或直接送到)贵州省

5、种子管理站品种管理科,届时未寄(送)到或采用其它邮寄方式者作为自动放弃。在快递包裹外必须注明清楚组合名称、试验类别(区试、生试和预试),包裹内必须放内标签。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延安中路62号金龙酒店9楼903室省种子管理站品种管理科,邮编:550001;联系人:王金洪,电话:0851-5283860。供种单位提供的参试种子必须保证质量及数量,且不能是包衣种。同时不能分装,相应组别的种子只能统一装成一袋。若因种子质量和数量有问题,责任自负。另外,每个参试品种均由省种子管理站品管科从试验种中统一分出0.5公斤种子作为标准样品(用作同一品种不同年度间的DNA比对测试)。2、承试单位要严格按照试验

6、方案的要求,不得随意增减品种。填写年终报告以方案中的品种编号及顺序为准进行填报。试验地要有代表性,施肥水平与当地生产水平相当,试验管理应高于当地生产水平,每一项田间管理技术措施和测定要在同一天内完成,如遇特殊天气,同一重复必须在同一天内完成。3、试验品种(组合)实行田间专家现场鉴定淘汰制。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相关专家选择两个以上(含两个)的试点对试验组合进行抗性、丰产性等田间现场鉴定,对有明显缺陷的组合停止试验,取消汇总。4、区域试验中的续试组合(同时参加生产试验)要进行亲本鉴定及DNA指纹鉴定。亲本鉴定由选育单位或申报单位按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试验田间鉴定办法(试行)执行。5、抗性鉴定和品

7、质分析由省种子管理站根据参试组合和续试组合情况,统一组织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品质测试取样单位:生试I组由玉屏县种子管理站和都匀市种子管理站提供;生试II组由毕节地区种子管理站和兴义市种子管理站提供;生试III组由玉屏县种子管理站和毕节地区种子管理站提供;每个试点每个品种1.2公斤(从小区中间取样),统一寄或送到省种子管理站品种管理科。6、进入生产试验的组合要进行转基因检测。样品由省种子管理站统一从生产试验种中取样,送具有资质的转基因检测单位进行检测,费用由品种申报单位自理。7、区试品种质量性状记载单位:铜仁地区农科所负责记载A、D组,安顺市农科所负责记载B、C组,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负责记载E(

8、贵阳市种子站承担)、F、G组。8、试验小区每小区缺株超过10%以上的,该小区结果应从试验中剔除。缺株10%以内,按缺株补救方法计算。9、所有试验承担单位在收获前7天必须告知省种子管理站,由省种子管理站组有关专家统一进行田间验收。在收获后,于11月5日前将年终报告一式二份加盖承试单位公章后分别寄达省种子管理站品管科和汇总单位,同时分别发送电子邮件。试验数据一经上报,不准改动(如有特殊原因,需正式报告省种子管理站同意)。省种子管理站品种管理科:余虎,E-mail:yuhuaa8130或王金洪,E-mail:wjh012345,邮编:550001,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电话:0851-5

9、283860。汇总单位:贵州省旱粮研究所,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小河金农社区。邮编:550006,电话:0851-3761556,区试汇总人:英 敏,E-mail:ym0519;生试及预试汇总人:杜月红,E-mail:dyh19701968。10、因灾报废的试验,请于报废后15天内以公函形式向省种子管理站及汇总单位通报情况。11、生产试验II组(SB)要求必须作室内考种,I组(SA)、III组(SC)不要求作室内考种。12、在对照品种产量表现异常(对照产量低于组内平均值)的情况下,第一年参试的组合用组平均产量作产量对照。13、本方案已上“贵州农业信息网-部门频道-种子管理站”和“贵州种业信息网”。

10、贵州省种子管理站2012年1月30日表1:2012年参加贵州省区域试验的组合(表续试组合)组合名称组合名称组合名称组合名称恩单115DH2010友玉522西单15号益玉978YA7489贵单112SLY7802SW818安2021Y320宝玉808QT5511金秋9号亚玉33裕单104GL881裕单105GY801鑫玉88奥玉005神农单1号黔丰77筑黄9836鑫试001毕玉1001BF909JF158JH908西山2012950W2011金亿2号SF1101卓玉101金玉531凯玉3号惠农试11S8102先单21L98820兴试288卓玉2号星玉199HH158安2012RL2011绿201

11、0L512振兴508KN1136ZM0909合选玉2号黔526YF11-2铜玉108贵单127HY-271筑白0512Y2165W801丰盛1号金玉521GH005CM1001百隆玉8号L820ZR1322W515金瑞玉16号表2:2012年参加贵州省生产试验的组合组合名称组合名称组合名称恩单115SW818GL881益玉978QT5511奥玉005/裕玉207鑫试001/织单5号JH908/中玉335PGX-8表3:2012年参加贵州省预备试验的组合组合名称组合名称组合名称组合名称组合名称黔123毕试20121金禾2号YE212GY701黔124毕试20122合育玉012友玉1136裕单10

12、6黔1205SW1706康农玉901惠玉2106裕单107黔1206兴试Z2123KN12212兴试2123裕单108金玉533兴试2112金农单4073鑫玉99GY201金玉534WX111金玉532鑫试2121白玉119GX168JDY1202金白单119SLY718黄玉1号YWR1176锦贵一号JDY2BLY138白玉2号YWR2676贵单129JDY1204B4511大玉99筑黄9468贵单126西单13号宝玉9号大胜8号筑白2821PGX127西单17号宝玉102618遵试1201PGX168合选玉1号W901HS276遵试1202ZM1006N9号XF648凯玉5号安2022SF1

13、201迎丰8号纯玉5号BF42168亚玉139SF1202ZHL2012-1Y103TL0827HY171翔丰6号金发玉201201帮玉1号西山213铜玉216翔玉1号金发玉201202辉玉31和玉88铜玉122丰白玉1号金发玉201203农裕6号和玉2号泰丰1201绿2011神农单1号GY801HZ6H泰丰1202惠农试8友玉12019GY601双玉919穗玉1号卓玉103奥玉109GD4632ZH132ZH901吉东3398兆丰588CF1159ZH117ZH1325901桂单1168ZY37719瑞白2号H7332GH006成玉168先玉1171SAU1224盛农5号GH007LC293

14、04GH2329SAU1225金嘉玉08HS268瑞恒666金秋10号SAU1226YW3268Q玉330福单3号裕农36华试901D4012校18F989星玉12QS930S1213SET4732HS1201CSF118BH2305卓玉102金玉1571SAU0848华试919BH2634GD1125/说明:对照黔单16没有编号。各点按地块情况可自由分组,但最多只能分两块地种植,在年终总结上要合为一个总结。附件:1、 贵州省玉米品种区试年终报告;2、贵州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年终报告;3、贵州省玉米品种预备试验年终报告;4、贵州省玉米区试、生试调查项目和标准;5、2011年贵州省玉米杂交品种植物

15、学性状记载表(方案中要求做质量性状记载的单位才记);6、贵州省玉米区试质量性状记载标准。附件1: 年贵州省玉米品种区试年终报告(组别: 组)1.上报时间:本报告一式两份,十一月十五日前寄到省种子站品管科及汇总单位;填表时以方案顺序填品种名称,不得随意更换品种;任何调查项目不得空项。2.试验地点: 省 市 县 乡 村; 海拔: 米。3.承试单位: 邮编:4.承试人员: 填报日期 月 日 电话:5.小区面积20平方米,行数5行、行长 米,密度: 株/亩。6.试验期间的气候情况(含主要自然灾害):7.田间管理:前茬作物 ,套种或直播 。 播种期 月 日,间定苗期 月 日。 施 肥:基肥 公斤/亩 追

16、肥(次数,时间,肥料名称,数量): 灌溉情况(时间,次数): 收获期 月 日。主对照CK1: 辅助对照CK2:8.观察记载:24(1).物候期等记载项目品种出苗期(日/月)抽雄期(日/月)成熟期(日/月)生育期(天)比对照长短天数株高(厘米)穗位高(厘米)(2)病害、倒伏情况 (请依据玉米病虫害田间手册分区调查项目及标准调查)项目品种大斑病(级)小斑病(级)丝黑穗病(级)茎腐病(%)纹枯病(级)锈病(级)倒伏率(%)倒折率(%)心叶期玉米螟危害(%)(3)主要性状 项目品种穗长(cm)穗粗(cm)穗行数(行)行粒数(粒)秃尖(cm)单穗粒重(g)百粒重(g)实收株数轴色粒型粒色(4)各小区产量

17、(kg/12m2)序号品种合计平均亩产(kg)比ck增减(%)位次123456789101112注:1、小区产量保留2位小数,亩产保留1位小数;2、含水量按14%计算。品 种 综 述 及 建 议附件2: 年贵州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年终报告(组别: 组)1. 上报时间: 本报告一式两份,11月1日前寄到贵州省种子站品管科及汇总单位;填表时依方案顺序填品种名称,不得随意更换品种;任何调查项目不得空项。2. 试验地点: 海拔:3. 承试单位: 邮编: 4. 承试人员: 填报日期: 电话: 5. 小区面积: 密度:6. 试验期间的气候情况(含主要自然灾害):7. 田间管理 前茬作物: 套种或直播: 播种

18、期: 间定苗期: 施肥:基肥 追肥(次数,时间,肥料名称,数量):灌溉情况(时间,次数): 收获期: 对照CK:8. 观察记载表一 产量表序号大区折合亩产(kg)较对照增减%位次表二 主要性状表序号生育期天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秃尖穗行数行行粒数粒单穗粒重g百粒重g粒色粒型表三 抗病抗逆性表序号倒伏(%)大斑病(级)小斑病(级)丝黑穗病(级)纹枯病(级)附件3: 年贵州省玉米品种预备试验年终报告1.上报时间:本报告一式两份,十一月十五日前寄到省种子站品管科及汇总单位;填表时以方案顺序填品种名称,不得随意更换品种;任何调查项目不得空项。2.试验地点: 省 市 县 乡 村; 海拔: 米。3.承试单位:

19、 邮编:4.承试人员: 填报日期 月 日 电话:5.小区面积20平方米,行数5行、行长 米,密度: 株/亩。6.试验期间的气候情况(含主要自然灾害):7.田间管理:前茬作物 ,套种或直播 。 播种期 月 日,间定苗期 月 日。 施 肥:基肥 公斤/亩 追肥(次数,时间,肥料名称,数量): 灌溉情况(时间,次数): 收获期 月 日。主对照CK1: 辅助对照CK2:8.观察记载:表1 主要性状、抗病抗逆性表品种编号出苗期 月-日成熟期 月-日生育期 天株高 厘米穗位 厘米大斑病级纹枯病级丝黑穗病%倒伏%表2 产量表品种编号小区产量 kg亩产量 /亩相邻对照平均亩产(/亩)比相邻对照(%)位次注:1

20、. 小区产量保留两位小数,亩产量保留1位小数。2. 产量为各品种籽粒含水量统一降至14%时的产量。附件4:贵州省玉米区试、生试调查项目和标准一、 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日/月表示,下同。二、 出苗期:全区幼芽出土高约2-3厘米左右的穴数达50%的日期。三、 抽丝期:全区50%以上的雌穗抽出花丝的日期。四、 抽雄期:全区50%以上的植株雄穗顶端露出顶叶的日期。五、 成熟期:全区90%籽粒出现成熟黑层的日期。六、 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的总天数。七、 倒伏率(根倒):倒伏倾斜度大于45度者为倒伏指标,以%表示。八、 倒折率(茎折):果穗以下部位折断的植株占全区株数的百分比,蜡熟期调查。九、 幼苗

21、叶鞘色:分紫色、绿色。十、 株型:抽雄后目测,分平展、半紧凑、紧凑型记载。十一、株高:在乳熟期选两个重复小区的中间行,连续取生育正常的10株,测量由地表到雄穗顶端的高度,取其平均值,以厘米表示,下同,不要小数。十二、穗位高:在测株高的同时进行,从地表量至第一果穗着生节的高度,取其平均值,不要小数。十三、穗长:选两个重复,在小区内连续取10个正常穗,测定从穗基部到顶端的长度,取平均值,保留一位小数。十四、穗粗:用考察穗长的果穗,将穗尖端与基部一颠一倒放在一直线上,量其总直径,求其平均,保留一位小数。十五、秃尖:上述10个果穗,测其顶端不结实部分的长度,取其平均值,保留一位小数。十六、穗行数:上述

22、10个果穗中部籽粒的行数,取其平均值,不要小数。十七、行粒数:上述10个果穗中每穗对称数2行再除以2,为每行粒数,取其平均值,不要小数。十八、粒色:分黄、白、红、黄白。十九、粒型:分硬粒型、半马齿型、马齿型三种。二十、穗粒重:以10个代表性果穗脱粒,求其平均值,单位克,保留一位小数。二十一、百粒重:随机取100粒籽粒称重,重复取三次,取相近两个数的平均值,单位克,不要小数。二十二、籽粒产量:区域试验:将小区内三行(12平方米)果穗风干至恒重,称其籽粒干重,按标准水份,折算小区产量,单位公斤,保留两位小数。用三小区平均产量换算成亩产(公斤/亩),保留一位小数;生产试验100平方米全收计产。二十三

23、、空杆率:成熟后调查不结实果穗(果穗结实20粒以下的株为空杆株)的植株占全小区总株数的百分比。二十四、缺株处理:1、 缺株超过试验小区株数的10%以上,这个小区从试验中剔除,作为缺区看待。2、 对生长正常,但果穗丢失的植株,根据该区单株产量,丢失几株,产量补加几株。3、 缺株占试验小区株数10%以内,补救方法如下小区除缺株外,其余植株都做试验收获,计算单株产量,然后每缺一株,加小区平均单株产量0.7,作为整区产量,即缺株产量=单株产量缺株数0.7 小区产量=实收产量+缺株产量4、缺区处理:全试验区缺区超过两个以上,全试验做报废处理。二十五、病虫害调查:1、 大斑病、小斑病:病害分级根据在玉米果

24、穗上三叶和下三叶上病斑面积大小划分。分级描 述抗性评价1叶片上无病斑或仅在穗位下部叶片上有少量病斑,病斑占叶面积少于5%高抗HR3穗位下部叶片上有少量病斑,占叶面积6-10%,穗位上部叶面有零星病斑抗 R5穗位下部叶片上病斑较多,占叶面积11-30%,穗位上部叶片有较多病斑中抗MR7穗位上部叶片有较大量病斑,病斑相连,占叶面积31-70%,下部叶片枯死感 S9全部叶片基本为病斑覆盖,叶片枯死高感HS、 丝黑穗病、黑粉病:病害分级根据发病率划分。分级描 述抗性评价1病株率0-1.0高抗HR3病株率1.1-5.0抗 R5病株率5.1-20.0中抗MR7病株率20.1-40.0感 S9病株率40.1

25、-100高感HS、 茎腐病(青枯病):病害分级根据发病率划分。纹枯病:病情指数根据单株发病级别计算 分级茎腐病纹枯病抗性评价1病株率0-5.0成株期病情指数0-5.0高抗HR3病株率5.1-10.0成株期病情指数5.1-10.0抗 R5病株率10.1-30.0成株期病情指数10.1-30.0中抗MR7病株率30.1-40.0成株期病情指数30.1-50.0感 S9病株率40.1-100成株期病情指数50.1-100高感HS纹枯病病级:病级描 述0叶鞘和叶片无病斑1叶鞘有病斑,病斑小于叶鞘面积1/42叶鞘病斑占叶鞘面积1/4-1/23叶鞘病斑占叶鞘面积1/2-3-4,植株下部叶片发病4叶鞘病斑面

26、积超过3/4,穗位下部叶片发病5叶鞘严重发病,植株枯死、 玉米螟抗性鉴定:抗性评价依据心叶区玉米螟危害级别的平均值划分,虫害级别根据玉米螟幼虫在心叶上取食后叶片虫孔直径大小确定。分级描 述抗性评价1心叶期虫害级别平均为1.0-2.9高抗HR3心叶期虫害级别平均为3.0-4.9抗 R5心叶期虫害级别平均为5.0-6.9中抗MR7心叶期虫害级别平均为7.0-7.9感 S9心叶期虫害级别平均为8.0-9.0高感HS虫害级别病级描 述1心叶无虫孔或仅有少量针刺状(直径1mm)虫孔2心叶上有中等数量针刺状(直径1mm)虫孔3心叶上有大量针刺状(直径1mm)虫孔4心叶上有少量火柴头状(直径mm)虫孔5心叶

27、上有中等数量火柴头状(直径mm)虫孔6心叶上有大量火柴头状(直径mm)虫孔7心叶上有少量直径大于2mm的虫孔8心叶上有中等数量直径大于2mm的虫孔9心叶上有大量直径大于2mm的虫孔附件5:2011年贵州省玉米杂交品种植物学性状记载表组序号品种编号品种名称第一叶鞘色第一叶叶片边缘颜色上位穗上叶与茎杆夹度上位穗上叶资态颖片基部颜色颖片颜色花药颜色雄穗小穗密度花丝颜色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cm)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cm)雄穗一级侧枝数目(个)雄穗中部侧枝长度(cm)全株叶片数叶长(上位穗上叶)123456789101112本表只限质量性状记载单位填写。(续上表)2011年贵州省玉米杂交

28、品种植物学性状记载表 组序号品种编号品种名称叶宽(上位穗上叶)叶色(上位穗上叶)株高()穗位高()果穗长()果穗直径()果穗苞叶覆盖程度果穗形状籽粒排列形式穗行数行粒数籽粒类型籽粒颜色粒形穗轴色123456789101112本表只限质量性状记载单位填写。附件6:贵州省玉米区试质量性状记载标准(试行)1、第一叶叶鞘色:展开2叶之前,目测幼苗第一叶的叶鞘出现时的颜色,分绿、浅紫、紫、深紫等。2、第一叶叶片边缘颜色:绿色、红绿色、紫红色、紫色等。3、上位穗上叶与茎杆夹角:分极小、小、中等、大、极大。4、上位穗上叶姿态:分直、轻度下披、中度下披、强度下披、极度下披。5、颖片基部颜色:分无色、紫色、紫红

29、色等。6、颖片颜色:分无色、紫色、紫红色等。7、花药颜色:散粉盛期观测雄穗主轴上部1/3处新鲜花药颜色,分黄、浅紫、紫红等。8、雄穗小穗密度:分疏、中、密等。9、花丝颜色:抽丝期,新鲜花丝长出约5厘米时观测雌穗新鲜花丝颜色,分白、浅紫、紫红等。10、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单位为cm。11、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单位为cm。12、雄穗一级侧枝数目单位是个。13、雄穗中部侧枝长度单位为cm。14、果穗苞叶覆盖程度:分极短、短、中、长。收获前观测果穗和苞叶,果穗明显露出苞叶定为极短,当苞叶刚好覆盖果穗或超出果穗一指以内,定为短,超出2指定为中,超出3指定为长。15、果穗形状:分圆锥形、中间形、圆柱形。16、籽粒排列形式:分直、螺旋状、不规则。17、籽粒类型:分硬粒型、偏硬粒型、中间型、偏马齿型、马齿型。18、籽粒颜色:分白、淡黄、黄、桔黄、橙、桔红、红、深红、蓝黑等。19、粒形:分圆形、中间、楔形、极楔形。20、穗轴色:分白、浅红、深红。252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