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脑后壳注塑模具毕业设计1224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7472184 上传时间:2021-11-0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平板电脑后壳注塑模具毕业设计1224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平板电脑后壳注塑模具毕业设计1224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平板电脑后壳注塑模具毕业设计1224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平板电脑后壳注塑模具毕业设计122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板电脑后壳注塑模具毕业设计1224(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绪论31.模塑工艺规程的编制51.1塑件的工艺性分析51.1.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51.1.2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61.2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61.3塑件注塑工艺参数的确定71.4塑料成型设备的选取72.注塑模的结构设计82.1分型面选择82.2确定型腔的数目及排列方式92.2.1模腔数量的确定92.2.2型腔的排列方式112.3浇注系统设计112.3.1主流道设计112.3.2分流道设计122.3.3浇口设计132.3.4排气结构的设计132.3.5主流道衬套的选取142.4抽芯机构设计142.4.1确定抽芯距142.4.2确定斜销的倾角142.4.3确定斜销的尺寸152.4

2、.4斜导柱的长度152.4.5 滑块和导滑槽设计152.4.6 导柱的设计152.4推出机构设计162.6成型零件结构设计162.6.1定模板与动模板的设计163.平板电脑后壳注塑模具的有关计算184.模具加热和冷却系统的设计205.模具闭合高度确定205.1计算模具的闭合高度215.2校核注塑机的开,合模空间215.2.1模具合模时校核215.2.2模具开模时校核216.注塑机有关参数的校核216.1模具合模时校核216.2模具开模时校核227.绘制模具总装图和非标零件工作图227.1本模具总装图和非标零件工作图见附图227.2本模具的工作原理22结论23致谢24参考文献25绪论大学三年的学

3、习即将结束,毕业设计是其中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是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及所掌握的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采用模具的生产技术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换型不断加快。使模具的需要补断增加。而对模具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模具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显得更为重要。根据业内专家预测,今年中国塑料模具市场总体规模将增加13%左右,到2005年塑料模具产值将达到460亿元,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出口将从现在的9000多万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2亿美元左右,产值在增长,也就意味着市场在日渐扩大。相当多的发达国家塑料模具企业移师中国,是国内塑料模具工业迅速发展

4、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技术人才水平的提高和平均劳动力成本低都是吸引外资的优势,所以中国塑模市场的前景一片辉煌,这是塑料模具市场迅速成长的重要因素所在。按照我国国家标准,模具共分为10大类46个小类,塑料模具是10大类中的l个大类,共有7个小类:热塑性塑料注塑模、热固性塑料注塑模、热固性塑料压塑模、挤塑模、吹塑模、真空吸塑模和其他类塑料模。塑料模的发展是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却很快,特别是最近几年,无论在质量、技术和制造能力上,都有很大发展。但就总体来看,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较大,一些大型、精密、复杂、高效、长寿命的塑料模具每年仍大量进口。据悉目前全

5、世界年产出模具约650亿美元,其中塑料模具约为260亿美元。我国1999年模具总产值245亿元其中塑料模具约为82亿元,2000年近100亿元。七类塑料模具中,注塑模具所占比例很大,约占全部塑料模具的80%左右。塑料模具的主要用户是家用电器行业、汽车、摩托车行业、电子音像设备行业、办公设备行业、建筑材料行业、信息产业及各种塑料制品行业等。目前国内年需塑料模具约130-140亿元,真中有30多亿元仍靠进口,进口量最多的塑料模具有汽车摩托车饰件模具、大屏幕彩电壳模具、冰箱洗衣机模具、通讯及办公设备塑壳模具、塑料异型材模具等。大学三年的学习即将结束,毕业设计是其中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是对以前所学的知识

6、及所掌握的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采用模具的生产技术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在完成大学三年的课程学习和课程、生产实习,我熟练地掌握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的知识,对机械制造、加工的工艺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对于模具设计这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设计课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习。经过在新飞电器有限公司、洛阳中国一拖的生产实习,我对于模具特别是塑料模具的设计步骤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丰富了各种模具的结构和动作过程方面的知识,而对于模具的制造工艺更是实现了零的突破。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和在工厂师傅的讲解下,同时在现场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并亲手拆

7、装了一些典型的模具实体,明确了模具的一般工作原理、制造、加工工艺。并在图书馆借阅了许多相关手册和书籍,设计中,将充分利用和查阅各种资料,并与同学进行充分讨论,尽最大努力搞好本次毕业设计。在完成大学三年的课程学习和课程、生产实习,我熟练地掌握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的知识,对机械制造、加工的工艺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对于模具设计这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设计课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习。经过在鹤壁天海,鹤壁天淇及金山煤业的生产实习,我对于模具特别是塑料模具的设计步骤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丰富了各种模具的结构和动作过程方面的知识,而对于模具的制造工艺更是实现

8、了零的突破。在设计的过程中,将有一定的困难,但有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努力,相信会完满的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由于学生水平有限,而且缺乏经验,设计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肯请各位老师指正。1.模塑工艺规程的编制该塑件是平板电脑后壳产品,其零件图如图7-1所示。本塑件的材料采用ABS,生产类型为中等批量生产。图7-1平板电脑后壳零件图该塑件是平板电脑后壳产品,其零件图如图7-1所示。本塑件的材料采用ABS,生产类型为中等批量生产。1.1塑件的工艺性分析1.1.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塑件的材料采用ABS,属热塑性塑料。从使用性能上看,ABS是半透明,吸水小,耐寒性较好,坚韧耐磨耐油耐水,抗霉菌,但吸水性大

9、;从成型性能上看,塑件壁不宜取厚,并应均匀,脱模度不宜取小,尤其对厚壁及深高塑件更应取大。受热时间不宜超过30min,料温高则收缩大,易出飞边,收缩小,取向性强,注射压力低易发生凹痕,波纹。成型周期按塑件壁厚而定,厚则取长,薄则取短,为了减少收缩,凹痕缩孔,一般宜取低模温高注射压力的成形条件,以及采用白油作脱模剂;ABS的主要技术指标:密度是1.04kg/dm比体积是0.96dm/kg吸水率是0.20.4收缩率是1.32.3s熔点是205t/c热变形温度是55c抗拉屈服强度是62Mpa拉伸弹性模量1.810Mpa抗弯强度88Mpa硬度9.75HB击穿强度20KV/mm。另外,该塑件成型时易产生

10、缩孔,凹痕,变形等缺陷,成型温度低时,方向性明显,凝固速度较快,易产生内应力。因此,在成型时应注意控制成型温度,浇注系统应较缓慢。散热冷却速度不易过快。1.1.2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1.结构分析从零件图上分析,该零件总体形状为长方形。在宽度方向的有外螺纹.因此,模具设计时必须设置侧向分型抽心机构,该零件属于中等复杂程度。2.尺寸精度分析该零件重要尺寸,如4mm,44mm,等尺寸精度为MT1级(GB/T144861993),次要尺寸,如16mm,9mm,114mm,3mm等的尺寸精度为MT5级(GB/T144861993)。由以上分析可见,该零件的尺寸精度中等偏上,对应的模具相关尺

11、寸加工可以得到保证。从塑件的壁厚上来看,壁厚最大处为4mm,壁厚均匀, 符合ABS的最小壁厚原则,在制件的转角处设计圆角,防止在此处出现缺陷,由于制件的尺寸较小,ABS的强度较大不需增设加强。制件尺寸选用尺寸精度MT5级(GB/T144861993),零件的尺寸精度中等,对应的模具相关零件的尺寸加工可以得到保证。从塑件的壁厚来看,壁厚较均匀,有利于制件的成型。3.表面质量分析该零件的表面除要求没有缺陷毛刺,内部不得有导电杂质外,没有什么特别的表面质量要求,故比较容易实现。综上分析可以看出,注塑时在工艺控制得较好的情况下,零件的成型要求可以得到保证.1.2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计算塑件的质量是为了

12、选用注塑机及确定模具型腔数。计算塑件的体积:V=14.8cm计算塑件的质量:根据设计手册可查得ABS的密度为=1.04kg/dm塑件质量:M=V =14.8101.0410 =176g采用一模一腔的模具结构,考虑其外形尺寸,注塑时所需压力和工厂现有设备等情况,初步选用注塑机XSZY125型。1.3塑件注塑工艺参数的确定查找有关文献和参考工厂时间应用的情况,ABS的成型工艺参数可作如下选择:(试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注塑温度:包括料筒温度和喷嘴温度。料筒温度:后段温度t选用 190210c;中段温度t 选用 200220c; 前段温度t 选用 210230c; 喷嘴温度: 选用2002

13、10c;注塑压力一:选用40100Mpa;注塑时间: 选用2090s;保压压力: 选用 65Mpa;高压时间: 选用05s;冷却时间: 选用20120s;总周期: 选用45220s;后处理方法: 采用油水盐水;后处理温度: 90100t/c;后处理时间: 4h。说明:3.1:预热和干燥均采用鼓风烘箱。 3.2:凡潮湿环境使用的塑料,应进行调湿处理,在100120c水中加热218h。1.4塑料成型设备的选取根据计算及原材料的注射成型参数初选注塑机为XS-ZY-125查材料知: 标称注射量/cm 125 螺杆直径/ 42注射容量/克 125注射压力/10Pa 116.6锁模力/t 90最大注射面积

14、/ 320模具厚度/ 200300模板行程/ 300喷嘴 球半径/ 12孔半径/ 4 定位孔直径/ 推出两侧孔径/ 22 孔距/ 2302.注塑模的结构设计注塑模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分型面选择模具型腔数目的确定型腔的排列方式冷却水道布局浇口位置设置模具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推出机构的设计等内容。2.1分型面选择模具设计中,分型面的选择很关键,它决定了模具的结构。应根据分面选原则和塑件的成型要求来选择分型面。制品在模具中的位置,直接影响到模具结构的复杂程度,模具分型面的确定,浇口的设置,制品尺寸精度和质量等。因此,开始制定模具方案时,首先必须正确考虑制品在其中的位置;然后再考虑

15、具体的生产条件(包括模具制造的),生产的批量所需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等其他设计问题。制品在模具中的位置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制品或制品组件(含嵌件)的正视图,应相对于注塑机的轴线对称分布,以便于成型;制品的方位应便于脱模,注塑模塑时,开模后制品应留在动模部分,这样便于利用成型设备脱模;当用模具的互相垂直的活动成型零件成型孔、槽、凸台时,制品的位置应着眼于使成型零件的水平位移最简便,使抽芯操作方便;如果制品的安置有两个方案,两者的分型面不相同又互相垂直,那么应该选择其中能使制品在成型设备工作台安装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为最小的方案;长度较长的管类制品,如果将它的长轴安置在模具开模方向,而不能开模和

16、取出制品的;或是管接头类制品,要求两个平面开模的,应将制品的长轴安置在与模具开模相垂直的方向。这样布置可显著减小模具厚度,便于开模和取出制品。但此时需采用抽芯距较大的抽芯机构(如杠杆的、液压的、气动的等);如果是自动旋出螺纹制品或螺纹型芯的模具,对制品的安置有专门要求;最后制品位置的选定,应结合浇注系统的浇口部位、冷却系统和加热系统的布置,以及制品的商品外观要求等综合考虑。该塑件为塑料平板电脑后壳,表面无特殊的要求,其分型面选择如下图所示:图2-2如图2-2所示取A-A向为分型面,抽芯在定模,抽芯机构复杂,应当避免定模抽芯。从以上两个分型面的比较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应该选择第一个分型方法,有利于模

17、具成型。2.2确定型腔的数目及排列方式2.2.1模腔数量的确定塑件的生产属中等批量生产,宜采用多型腔注塑模具,其型腔个数与注塑机的塑化能力,最大注射量以及合模力等参数有关,此外还受制件精度和生产的经济性等因素影响,有上述参数和因素可按下列方法确定模腔数量。1.按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确定型腔数量N1N1=(F/PC)/AB/A其中: F 注塑机的锁模力 N PC 型腔内的平均压力MPa A 每个制件在分型面上的面积() B 流道和浇道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在模具设计前为未知量,根据多型腔模具的流动分析B为(0.20.5),常取B=0.35,熔体内的平均压力取决于注射压力,一般为2540MPa实际

18、所需锁模力应小于选定注塑机的名义锁模力,为保险起见常用0.8F,则:N1=(0.8F/PC)/1.35A =0.6F/(APC)=9000000.6/(303870.6)=4.65(个)2.注射机注塑量确定型腔数目N2N2=(GC)/V 其中: G 注射机的公称注塑量()V 单个制件体积 () C 流道和浇口的总体积()生产中每次实际注塑量应为公称注塑量的0.8倍,同时流道和浇道的体积为未知量,据统计每个制品所需浇注系统是体积的0.21倍,现取C=0.6则: N2=0.6G/1.6V=0.375G/V=(0.375125)/14.8 =3.1(个)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到模具的型腔个数必须取N1,N

19、2中的较小值,在这里可以选取的个数是1,2,3,个,考虑的制件的取出和模具的开模等情况,以及模具的主流道长度最好小于60mm,以防止因为注塑压力的降低而带来的制件充型不足等缺陷。我们所设计的平板电脑后壳注塑模具采用一模一腔的方案,即N=12.2.2型腔的排列方式图2-2-2-1本塑件在注塑时采用一模一腔,综合考虑浇注系统,模具结构的复杂程度等因素采取如图2-2-2-1所示的型腔排列方式。采用2-2-2-1的型腔排列方式的最大优点是便于设置侧向分型抽芯机构。2.3浇注系统设计2.3.1主流道设计制品在模具中的位置,直接影响到模具结构的复杂程度,模具分型面的确定,浇口的设置,制品尺寸精度和质量等。

20、因此,开始制定模具方案时,首先必须正确考虑制品在其中的位置;然后再考虑具体的生产条件(包括模具制造的),生产的批量所需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等其他设计问题。制品在模具中的位置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制品或制品组件(含嵌件)的正视图,应相对于注塑机的轴线对称分布,以便于成型;制品的方位应便于脱模,注塑模塑时,开模后制品应留在动模部分,这样便于利用成型设备脱模;当用模具的互相垂直的活动成型零件成型孔、槽、凸台时,制品的位置应着眼于使成型零件的水平位移最简便,使抽芯操作方便;如果制品的安置有两个方案,两者的分型面不相同又互相垂直,那么应该选择其中能使制品在成型设备工作台安装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为最小的方

21、案;长度较长的管类制品,如果将它的长轴安置在模具开模方向,而不能开模和取出制品的;或是管接头类制品,要求两个平面开模的,应将制品的长轴安置在与模具开模相垂直的方向。这样布置可显著减小模具厚度,便于开模和取出制品。但此时需采用抽芯距较大的抽芯机构(如杠杆的、液压的、气动的等);如果是自动旋出螺纹制品或螺纹型芯的模具,对制品的安置有专门要求;最后制品位置的选定,应结合浇注系统的浇口部位、冷却系统和加热系统的布置,以及制品的商品外观要求等综合考虑。根据XS-ZY-125型注塑机喷嘴的有关尺寸 喷嘴前端孔径: d0=4mm 喷嘴前端球面半径: R0=12mm 根据模具主流道与喷嘴的关系: R=R0+(

22、12)mm D=d0+(0.51)mm 取主流道的球面半径: R=13mm 取主流道的小端直径: d=4.5mm为了方便将凝料从主流道中拔出,将主流道设计为圆锥形式其斜度取13度经换算得主流道大端直径D=8.5mm,为了使料能顺利的进入分流道,可在主流道的出料端设计半径r=5mm的圆弧过渡。2.3.2分流道设计由于分流道可将高温高压的塑料熔体流向从主流道转换到模腔,所以,设计时不仅要求熔体通过分流道时的温度下降和压力损失都应尽可能小,而且还要求分流道能平稳均衡地将熔体分配到各个模腔。从这些要求出发,分流道应设计得短而粗,但过短过粗时又会增加塑料消耗量,并使冷却时间延长,另外还会使模腔布置发生困

23、难。因此,恰当合理的分流道形状和尺寸应根据制品的体积、壁厚、形状复杂程度、模腔的数量以及所用塑料的性能等因素综合考虑。分流道的种类和截面形状很多,从压力传递角度考虑,要求有大的流道截面积,从散热少考虑应有小的比表面积.圆形截面最理想,使用越来越多,方形截面由于脱模困难,多不采用,梯形截面比表面虽然大些,但因加工和脱模方便,应用广泛,所以分流道采用梯形截面分流道。以其t/d=2/3-4/5,梯形侧边斜度5-15为宜.截面尺寸由经验公式计算.但计算结果须按现有刀具尺寸圆整,并校核熔料剪切速率在5102103S-1范围内,方才合理。经验公式 式中 d圆分流道直径或各截面分流道的当量直径 M流经的塑料

24、物料质量 L该分流道的长度 此长度根据型腔板尺寸确定 根据刀具圆整为3 此式适用于壁厚3以下,小于200g的塑料。对于高粘度物料,适当矿大25,一般分流道直径在310,高粘度物料可达1316,分流道表面粗糙度常取Ra0.631.6,以增大外层流动阻力,避免熔流表面滑移,使中心层有较高的剪切速率。取浇道斜度为10根据几何关系可算出d1=1.94t=3截面形状为U型,在流道设计中要减小压力损失,则希望流道的面积大。要减少传热损失,又希望流道的面积小。因此可用流道的面积与周长的比值来表示流道的效率。U型实质上是一种双梯形流道截面。效率为0.195D分流道的尺寸:3.8-7.5分流道直径/mm 选取6

25、mm分流道表面粗糙度:分流道表面不要求太光洁,表面粗糙度常取1.252.4Rm,这可增加对外层塑料熔体流动阻力,使外层塑料冷却皮层固定,形成绝热层。有利于保温。但表面不得凸凹不平,以免对分型不利。2.3.3浇口设计浇口是流道和型腔之间的连接部分,也是注塑模进料系统的最后部分,其基本作用是:使从流道来的熔融塑料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并充满型腔。型腔充满后,浇口能迅速冷却封闭,防止型腔内还未冷却的热料回流。浇口的设计与塑件形状,断面尺寸,模具结构,注塑工艺条件(压力)及塑料性能等因素有关。浇口截面要小,长度要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增料流速度,快速冷却封闭,便于与塑件分离,以及浇口残痕最小等要求。根据塑

26、件的成型要求及型腔的排列方式,选用侧浇口较为理想。设计时考虑选择从塑件的表面进料,而且在模具结构上采取镶拼型腔型心,有利于填充排气。故采用轮辐式浇口,查表初选尺寸为(blh)2mm1mm1mm,试模时修正。2.3.4排气结构的设计在注塑模具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排气结构的设计,否则,熔融的塑料流体进入模具型腔内,气体如不能及时排出会使制件的内部有气泡,甚至会产生很高的温度使塑料烧焦,从而出现废品。排气方式有两种:开排气槽排气和利用合模间隙排气。由于平板电脑后壳注塑模是小型镶拼式模具,可直接利用分型面和镶拼间隙进行排气,而不需在模具上开设排气槽。(ABS塑料的最小不溢料间隙为0.03mm,间隙较

27、小,再加上ABS的流动性较好,也不宜开排气槽。2.3.5主流道衬套的选取主流道衬套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对于小型注塑模,可将主流道衬套与定位环设计成一个整体,但在多数情况下均分开设计;主流道衬套应选用优质钢材(如T8A等),热处理后硬度为5357HRC;衬套的长度应与定模配合部分的厚度一致,主流道出口处的端面不得突出在分型面上,否则不仅会造成溢料,而且还会压坏模具;衬套与定模之间的配合采用H7/m6。 为了提高模具的寿命在模具与注塑机频繁接触的地方设计为可更换的主流道衬套形式,选取材料为T8A,热处理以后的硬度为5055HRC,主流道衬套和定模的配合形式为H7/m6的过渡配合。2.4推出机构设计

28、图2-5-1如图2-5-2所示是采用推管和顶杆联合顶出,顶出平稳,塑件不会变形,但推管与中间的型心想配合,会造成制造和装配上的困然。由以上两种方法的比较不然看出图2-5-1的方法比图2-5-2的方法更经济也可以给制造带来方便。3.平板电脑后壳注塑模具的有关计算本例中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时均采用平均尺寸,平均收缩率平均制造公差和平均磨损率来计算。将计算的工件尺寸代入公式中进行核算验证,结果能保证塑件的尺寸精度查常用塑料的收缩率塑料ABS的成型收缩率为S=0.54.0,故平均我们取为Scp=2.25。考虑到工厂模具制造的现有条件,模具制造公差取=/4。4.模具加热和冷却系统的设计塑料在生产过程中由

29、于需要对熔融的塑料流体进行冷却,塑料制件不能有太高的温度(防止出模后制件发生翘曲,变形)冷却系统设计可按下式进行计算:设该模具平均工作温度为60,用20的常温水作为模具的冷却介质,其出口温度为30,产量为(1分钟2模)1000g/h。求塑件在硬化时每小时释放的热量为Q3,查有关文献得ABS的单位热流量为Q2=314.3398.1J/g ,取Q2=350J/g:Q3=WQ2=1008g/h350J/h=352800J求冷却水的体积流量VV=WQ1/Pc1(T1T2)=352800/601/10004.2(3020)=140cm3温度调节对塑件的质量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变形 尺寸精度 力学

30、性能 表面质量在选择模具温度时,应根据使用情况着重满足制件的质量要求。在注射模具中溶体从200 C,左右降低到60C左右,所释放的能量5以辐射,对流的方式散发到大气中,其余95由冷却介质带走,因此注射模的冷却时间只要取决与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模具的冷却时间约占整个循环周期的2/3。缩短循环周期的冷却时间是提高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在冷却水冷却过程中,在湍流下的热传递是层流的1020倍。在次我选择湍流。冷却水道直径 d/(mm) 最低流量v /(m/s)流量 qv/(m/min) 12 1.10 7.4105.模具闭合高度确定在支撑板与固定零件的设计中根据经验确定:定模座厚度H1=25mm,定模

31、板厚度为H2=32mm,动模板板厚度为H3=40mm,支撑板厚度为H4=25mm,垫块厚度H5=63mm动模座厚度H6=25mm(考虑模具的抽芯距)。5.1计算模具的闭合高度 H=H1H2H3H4H5H6 =253240256325=386mm5.2校核注塑机的开,合模空间5.2.1模具合模时校核110mm386mm650mm (模具符合注塑机的要求)5.2.2模具开模时校核110mm386mm15mm650mm (模具符合注塑机的要求)6.注塑机有关参数的校核本模具的外形尺寸为250mm250mm210mm, XS-ZY-125型注塑机模板最大安装尺寸是370mm350mm。由于上述计算的模

32、具闭合高度为210mm,XS-ZY-125型注塑机的最小模具厚度为200mm,最大模具厚度为300mm。经查资料XS-ZY-125型注塑机的最大开模行程S =650mm,满足式子 SH1+H2+a+(510) S65mm式中:H1制品所用的脱模距离;H1=10mm H2制品高度;H2=20mm 取出浇注系统凝料必需的长度。a=25mm6.1模具合模时校核450mm386mm300mm6.2模具开模时校核200mm386mm15mm650mm其中:15mm为模具的抽拔距。经校核XS-ZY-125型注塑机能满足使用要求故可以采用。7. 绘制模具总装图和非标零件工作图7.1本模具总装图和非标零件工作

33、图见附图7.2本模具的工作原理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定模部分固定在注塑机的定模板上,动模固定在注塑机的动模板上。合模后,注塑机通过喷嘴将熔料经流道注入型腔,经保压,冷却后塑件成型,注塑完成。开模时动模部分随动模板一起渐渐将分型面打开,与此同时在斜导柱的作用下侧抽芯滑块从型腔中退出,完成侧抽芯动作。当分型面打开到23mm时,动模运动停止,在注塑机顶出作用下,推动顶杆运动将塑件顶出。合模时,随着分型面的闭合侧型心滑块,同时复位杆也对顶杆进行复位。结论时光如电,岁月如梭,大学三年的学习即将结束,毕业设计是其中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是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及所掌握的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在学校中,我主要学的是理论

34、性的知识,而实践性很欠缺,而毕业设计就相当于实战前的一次总演练。毕业设计不但把我以前学的专业知识系统的连贯起来,也使我在温习旧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到很多新的知识;这不但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们实践经验的不足,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采用模具的生产技术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在完成大学三年的课程学习和课程、生产实习,我熟练地掌握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的知识,对机械制造、加工的工艺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对于模具设计这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设计课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习。,我对于模具特别

35、是塑料模具的设计步骤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丰富了各种模具的结构和动作过程方面的知识,而对于模具的制造工艺更是实现了零的突破。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和在工厂师傅的讲解下,同时在现场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并亲手拆装了一些典型的模具实体,明确了模具的一般工作原理、制造、加工工艺。并在图书馆借阅了许多相关手册和书籍,设计中,将充分利用和查阅各种资料,并与同学进行充分讨论,尽最大努力搞好本次毕业设计。 在设计的过程中,将有一定的困难,但有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努力,相信会完满的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由于学生水平有限,而且缺乏经验,设计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肯请各位老师指正致谢时光如电,岁月如梭,三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

36、束,而我也即将离开可敬的老师和熟悉的同学踏入不是很熟悉的社会中去。在这毕业之际,作为一名工科院校的学生,做毕业设计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毕业设计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它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很多都是书上没有的东西,这就要靠自己去图书馆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还有很多设计计算,这些都要靠自己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去解决,可以说,没有一定的毅力和耐心是很难完成这样复杂的工作。在学校中,我主要学的是理论性的知识,而实践性很欠缺,而毕业设计就相当于实战前的一次总演练。毕业设计不但把我以前学的专业知识系统的连贯起来,也使我在温习旧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到很多新的知识;这不但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了我们的视

37、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们实践经验的不足,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本人资质有限,很多知识掌握的不是很牢固,因此在设计中难免要遇到很多难题,在有课程设计的经验及老师的不时指导和同学的热心帮助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使我的毕业设计日趋完善。毕业设计虽然很辛苦,但是在设计中不断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咨询问题,一步步提高了自己,一步步完善了自己。同时也汲取了更完整的专业知识,锻炼了自己独立设计的能力,使我受益匪浅,我相信这些经验对我以后的工作一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也锻炼我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我在这个竞争的社会里有立足之地。最后,我衷心感谢各位老师特别是我的指导老师老师在这一段时间给予我无私的帮

38、助和指导,并向你们致意崇高的敬意,以后到社会上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负你们给予我的知识和对我寄予的厚望!参考文献1 杨占尧主编. 塑料注塑模结构与设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 王孝陪主编.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简明手册J.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3 模具制造手册编写组. 模具制造手册J.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4 冯炳尧主编. 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J.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 贾润礼,程志远主编. 实用注塑模设计手册J.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6 唐志玉主编. 模具设计师指南J.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97 屈华昌主编.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8 黄毅宏主编. 模具制造工艺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9彭建声主编. 简明模具工实用技术手册J.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310许发樾主编. 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J.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