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行支持经济突破发展的指导意见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7449256 上传时间:2021-11-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银行支持经济突破发展的指导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银行支持经济突破发展的指导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银行支持经济突破发展的指导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关于银行支持经济突破发展的指导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银行支持经济突破发展的指导意见(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银行支持经济突破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了贯彻落实委、省政府关于经济突破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十二五”规划精神,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就金融支持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提出以下意见。一、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对金融支持经济突破发展重要性的认识突破发展的战略部署是委、省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做出的具有全局阿嫂性、前瞻性、战略性的一项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为地区摆脱经济落后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各金融机构)要深刻认识支持突破发展的重要意义,为经济实现突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一)实现突

2、破发展是推进陕西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美、生物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建设绿色产业基地为重点,突破发展。”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但从全省区域经济发展看,经济发展落后于关中和陕北,是全省经济发展的薄弱区域。在关中和陕北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速度滞后,是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因此,实现经济突破发展对推动全省经济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各金融机构要深刻认识经济突破发展对全省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支持经济突破发展的责任感,加大金融在支持经济突破发展中的促进作用。(二)实现经济突破发展是地方经济金融共

3、赢的重要基础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经济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基础。由于经济落后,当地金融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近年来,虽然地区金融机构存款快速增长,但贷款增长仍比较缓慢,“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是困绕金融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实现经济突破发展,能够提升金融业发展的经济基础环境,改善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拓宽信贷增长的渠道,增强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经济突破发展,必将促进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实现经济金融共赢。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加大对发展的信贷投入委、省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已经从生产总值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确定了科

4、学合理的预期目标,各金融机构要根据经济“十二五”主要预期目标以及“依托山水,立足富民,产业推进,多元发展”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项目带动为着力点,以发展特色经济为突破口,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增加总量与优化结构并举,确保信贷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并保持较快增长水平,助推经济突破发展。(一)加大对重点战略项目建设的信贷投入,促进和拉动地方经济加快发展1.重点支持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十二五”期间西安安康陕川界高速公路(阿荣旗至北海西部大通道),白河安康汉中略阳(十堰至天水联络线)两条高速公路和西安至重庆增建二线陕西段、安康张家界常德铁路、阳平关至安康铁路增建二线、西

5、安至合肥铁路增建二线陕西段建设的合理信贷需求,各金融机构要根据交通建设项目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积极争取上级行扩大信贷授权授信,增加交通项目贷款。2.重点支持水、火电厂项目建设。积极做好商洛、安康火电厂建设项目,以及蜀河水电站、旬阳水电站、白河水电站建设项目的配套金融服务,各金融机构对水、火电厂建设项目的信贷需求要做到早介入、早立项、早报批、早投入,要以有效的信贷投入,促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增长。3.重点支持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重大项目建设。要从促进工业新体系构建,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出发,依托资源优势,加大对煎茶岭镍矿、洛南钼矿、山阳钒矿、商南石英石、金红石矿的采选和开发等战略性骨干项目

6、建设的信贷投入,以支持大项目来凝聚各类生产要素,带动区域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升级。4.重点支持中草药项目区建设。围绕医药龙头企业“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的发展思路,加强信贷支持,促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营效益,不断增强实力。支持山茱萸、天麻、猪苓、元胡、绞股兰、葛根、丹参、魔芋、洋蓟等中草药项目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支持集现代中药、生态旅游和商贸服务“三位一体”的园区产业和集科研、生产、销售、仓储“四位一体”的现代中药加工基地的快速形成,吸引现代中药企业入园创业,促使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5.重点支持“东桑西移”工程,推动蚕桑产业突破发展。以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7、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蚕桑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大力支持蚕桑龙头企业,及时满足龙头企业蚕茧收购流动资金贷款需求,促进“企业+协会+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基地”等先进经营模式的形成;支持蚕种研制、培育和养蚕技术更新等蚕桑产业科技研究,提高蚕茧质量。支持蚕桑深加工技术研究,提高蚕桑加工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蚕桑产业整体效益。6.重点支持“北烟南移”战略,做大做强优质烟叶产业基地。加大对安康烟区(白河、旬阳、平利、汉滨、汉阴、石泉,此6个县区属烟叶优生区)、汉中烟区(西乡、洋县、南郑、略阳)和商洛烟区(洛南、商州、柞水、镇安)的烤烟种植基地的信贷投入,支持烟草科技推广运用,提高烟叶质量,降低种

8、烟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实施烟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带动战略,促进烟草经济快速发展。(二)继续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以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开发为突破口,加大对绿色农牧业的信贷投入,促使农业结构调整。一是要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和绿色农产品的优势,大力支持中药材、食用菌、茶叶、桑蚕等生物资源、经济作物的开发、生产。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思路,促使优势绿色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种养和规模化经营,力争将建成全省的绿色产业基地。二是增加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资金投入,支持建立和完善区域性绿色农产品和当地中药材批发市场,帮助开拓以关中市场为主的营销服务体系

9、,不断提升绿色食品和当地中药材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知名度。三是大力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延长产业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要结合区域绿色农牧业基地建设,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培育和扶持一批与农户生产联系密切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发展订单农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二是要围绕全省“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绿色食品龙头企业,以有效的信贷投入,力促省级及以上部门确定的产业化龙头骨干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三是要围绕中草药产业,着力做好对骨干医药企业的信贷服务,增强骨干医药企业的龙头典范效应和辐射带动功能,推进

10、中药现代化进程,促使集种植、研发、加工“三位一体”的药业产业发展格局的快速形成。3.积极探索信贷支持农民技能培训的有效途径。以支持劳务培训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增加对农民劳动技能培训环节的信贷投入,促使劳力型劳务输出向技能型劳务输出的转变,精心打造特色劳务品牌,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帮助外出务工人员提高创收能力。4.整合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高信贷资金效益。要进一步加强金融资源整合,优化信贷资源配置,积极推广“主办银行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服务模式,将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与扶持农户种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积极支持生态旅游业发展各金融机构要紧密围绕委

11、、省政府确定的丹江文化旅游长廊总体规划,通过信贷支持促使旅游产业大发展。一是要确保汉中“两汉三国”文化旅游区、安康瀛湖、南宫山、神河源、商洛金丝峡、丹江漂流、木王国家森林公园等精品景区建设的信贷需求,支持开发旅游精品线路。二是要依托精品旅游景区建设,大力支持特色农家乐、旅行社、旅游购物商店、旅游纪念品等旅游配套产业发展,努力提高旅游综合收入。(四)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以优惠的利率和灵活的金融服务,大力支持有效益、经营性的水利开发、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保护项目建设,特别是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环境建设和保护项目,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要围绕国家“南

12、水北调”水源涵养区建设,积极引导辖内企业向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生产方向转产,促使生态立市战略的实现。要坚决停止对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的项目和企业的信贷支持。(五)认真做好信贷扶贫工作农业银行要以加快贫困山区脱贫步伐和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目标,积极探索“扶贫资金到户、效益到户”的有效途径,认真做好扶贫到户贷款的发放工作。各金融机构要适当集中贷款规模和资金,大力支持能够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扶贫开发项目和企业,促使信贷扶户与扶体工作有机结合,努力提高扶贫贷款使用效益。农村信用社要主动加强与农业主管部门的配合与协作,对代理农发基金业务给予充分重视,积极垫付资金,不断扩大农发基金的投放量和覆盖面,以巩

13、固和提高信贷扶贫工作的效果。(六)积极支持城镇和小城镇建设各金融机构要与地方政府紧密配合,积极探索财政资金与政策性、商业性信贷资金以及民间资本的联合投入方式,积极介入三市的县城供水项目、城市垃圾处理项目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省委、省政府确定的15个重点小城镇的水、电、交通、通讯、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促使小城镇扩大规模,完善功能,美化环境,增强小城镇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功能。三、完善信贷管理和工作机制,全面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一)进一步扩大信贷资金来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信贷资金需求各金融机构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各项存款的稳步增长,拓宽信贷资金来源渠道

14、,增强信贷资金实力。要加强资金内部调度,合理高效调剂资金资源,加速资金周转,切实保障“十二五”期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信贷资金需求。(二)切实加强金融合作,努力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要充分发挥不同性质金融机构的功能和各自信贷优势,加强合作,发挥职能,从固定资产、流动资金、票据融资等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信贷服务。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新增信贷资金原则上要用于支持“三农”经济的发展,要根据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在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投放量和覆盖面的同时,适当延长和提高小额信用贷款的期限和额度,切实满足农户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求;国有商业银行在做好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合理

15、流动资金供给的同时,要及时做好贷款授信调配和系统内资金调度,切实扩大对中长期基本建设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支持;农业发展银行要主动探索拓宽信贷服务范围,加大对涉农行业的信贷投入。(三)加强政、银、企之间的联系沟通,着力构建三方共赢长效机制各金融机构要积极主动地向地方党政汇报在支持社会、经济发展中所作的工作以及业务发展的有关情况,使各级党政了解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发展所作的努力,积极寻求党政支持。要切实转变观念,学会换位思考,在争取党政支持,做好债权维护工作的同时,对地方政府确定的重点发展产业、项目和企业资金需求状况要及时掌握,给予倾斜支持,增强金融服务的主动性。要本着平等友好、互惠互利的原则,进

16、一步密切银企关系,促进银企合作项目推介和洽谈协商的规范化、定期化和制度化,积极寻找银企双赢和信贷增长的切入点,开展银企间全方位、多角度的沟通与合作,不断提升合作层次,促进共同发展。(四)改进和完善信贷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信贷工作效率各金融机构要发挥各自优势,按照“支持做强现代中药,做特绿色食品,做大矿产建材,做精生态旅游,做好劳务输出,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思路,积极制定适应“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信贷政策措施,实行有倾斜、有区别的支持政策,满足区域经济突破发展的信贷资金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对信贷管理人员发放、收回贷款的综合考核办法,鼓励信贷人员在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新客户,增加新

17、贷款。对优质客户要开辟信贷“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环节,对已经批准的贷款,要保证资金及时到位。要建立信贷政策信息公示制度,将各自的贷款条件、支持重点、工作流程及相关的业务信息向社会进行公示,增强信贷工作的透明度。对贷款营销中存在的困难要及时向上级行反映,争取上级行的信贷倾斜政策。(五)加大信贷创新,进一步提高信贷服务水平围绕实施宏观调控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改进金融服务的机制和办法,努力满足市场多样化金融需求,加快金融业务和产品创新步伐,增强金融服务功能。要大力推广票据业务,积极开展商业票据的承兑和贴现,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能力。要充分运用利率浮动政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风险

18、定价制度,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发挥利率杠杆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要切实加强金融合作,整合信贷资源,以银团贷款方式确保大客户发展和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六)营造良好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推动信贷资金持续投入充分认识良好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在金融支持突破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在地区开展金融法律法规宣传,改善维护金融债权的社会、司法环境。对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要及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争取理解和支持,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要全力推进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不断扩大信用信息采集范围,增强征信系统对借款企业、个人的约束力和影响力,培养和提高企业、个人遵纪守法、恪守信用的意识。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区域专业性的征信、会计等中介机构,依法实施对征信市场的监督管理。要通过信用制度的宣传、建设,促进规范社会信用秩序,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为金融机构信贷投入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