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休闲农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7432279 上传时间:2021-11-0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态休闲农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生态休闲农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生态休闲农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生态休闲农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休闲农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XXXX生态、休闲农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X农业有限公司(筹) 2011年11月目录第一章 概况1第一节 项目概况1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2第四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第五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4第二章项目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4第一节:项目的必要性4第二节 市场分析5第三章 建设场地选择和建设规模5第一节 建设场地5第二节 建设规模和生产方案6第四章 总图布置8第一节 总图布置8第二节 土建工程9第五章 高新技术内容和技术流程11第一节 主要高新示范高科技技术11第二节 生产技术流程15第六章 生态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16第一节 生态环境改善及综合利用16第二节 环境保护16第三节

2、环境评价17第七章 节能17第一节 设计依据17第二节 节能措施17第八章 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与卫生防疫18第一节 安全生产 劳动保护18第二节 卫生防疫18第九章 项目的组织管理和19技术依托单位情况19第一节 项目组织管理19第二节 项目的运行管理机制19第三节 劳动力20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20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0第二节 编制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 投资估算21第三节 资金筹措21第十二章 财务评价21第一节 财务评价的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 财务评价22第十三章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评价24第一节 社会效益评价24第二

3、节 生态效益评价2425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XXXX生态、休闲农业园2项目承办单位:XXXX农业有限公司(筹)3项目法人代表:4项目技术负责人:5项目主管单位:XX龙门镇政府6项目地址:杭州XX龙门镇7项目建设目标:建设以生态、休闲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高产、高效、低耗、无污染无公害的花果蔬菜、禽、水产品;利用龙门镇良好的旅游资源,在创建生态农业生产基地的同时,发展休闲旅游产业。 8.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100 亩其中:大棚蔬菜:50亩竹林:50亩生态果园:100亩 其中:果园80亩 瓜园、葡萄园:20亩 绿色养殖示范基地10亩 优质土鸡 饲

4、养场:2亩 鱼塘 : 8 亩绿化苗木种植用地:70亩基础设施、旅游配套、管理用房用地:20亩项目总投资: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流动资金 万元。 9项目实施期限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拟从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3年内达到本报告提出的规模目标。该园建成后,其收益可继续投入农业技术更新和休闲设施的完善,使项目继续发挥更大的效益。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1、 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 2、 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3、 杭州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4、 杭州市蔬菜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第四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单位:万元序号项 目单位指标

5、1总投资万元2年销售收入万元3年总成本万元4年经营成本万元5年销售税金万元6利润总额万元7财务内部收益率%8财务净现值万元9投资利润率%10投资利税率%11资本金利润率%12借款偿还期年13投资回收期年14盈亏平衡点%15资产负债率%第五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 1.建设生态、休闲农业基地是现代农业科技与休闲旅游结合的新兴产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并带动休闲旅游产业;该项目的实施是符合国家和我省十二五规划和农业产业政策的。2.经农业专家实地勘察,该项目拟实施的地块,环境条件好、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可充分发展多种农业项目。 3.项

6、目建成后,既保证了龙门镇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带动区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又可结合龙门镇的旅游资源,拓展生态农业休闲市场,为来龙门镇的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内容。 4、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财务评价指标均高于一般农业项目,故项目具有可行性。第二章 项目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第一节:项目的必要性XX公司旨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科学的农业生态模式,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生产无公害的果蔬、禽、水产品。 龙门古镇地处秀丽的富春江南岸,是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故里,景区面积2平方公里,镇上七千多人口。古镇北依剡溪,龙门溪与剡溪呈丁字相交穿越古镇。古镇民风淳朴,风俗独特,是体现中国传统宗族传承体系的

7、典型山乡古镇。剡溪以西,峰峦四起,围出一带绿野田园。XX公司选择了龙门镇作为开发基地,也有利于结合龙门古镇的旅游资源,尝试将传统的农业模式向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结合的方式转变,创造全新的现代农业模式。 第二节 市场分析 绿色无公害、保健型的蔬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副食品。目前市场上绿色无公害、保健型的蔬菜为数还不多,但已深受人们的欢迎。 无公害、绿色、有机水果的需求量也逐年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已成为人们必备的食品,无公害、绿色、有机水果也已成为市场的热销品种。龙门土鸡、剡溪石板鱼属极受市场欢迎的特色品种。发展龙门土鸡和剡溪石板鱼的养殖相信也会有很好的市场潜力。 第三章

8、建设场地选择和建设规模第一节 建设场地XX生态、休闲农业园经过实地考察比选论证,比较倾向于龙门镇剡溪以西、三村的约300亩土地。 以该地块作为基地,建设生态农业,种植养殖无公害绿色、果蔬、水产、畜禽生产基地和休闲设施。第二节 建设规模和生产方案 一、建设规模 XX公司将按现代生态农业产业模式和便于游客休闲来安排规划: 第一产业:蔬菜水果、名、特、优禽类、水产养殖和与生态农业相关的生物技术。 第二产业:建立生态农业旅游体系,拓展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市场。 项目总面积300亩,按生态农业模式的要求,科学、合理的选择种养殖品种、规模、生态链。 二、建设内容总体规划内容:1.无公害蔬菜基地 2.生态果园

9、3、优质土鸡饲养场4、鱼塘5. 绿化苗木基地6、配套设施、休闲设施.道路系统 主要道路:规划主要道路宽7米,次路面6米,人行道2米,全长约 米。 排灌系统 1、项目按排灌系统。果园、蔬菜大棚、开挖排水沟,使整个区域形成层次分明的排灌网。 .2、喷、滴灌设施。实现灌溉自动化,节约水源,节省劳力,保护土壤,同时有利于集约化科学管理,展示推广。 微生物菌肥生产 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人畜粪便、垃圾、绿肥,回收利用、加工、生产微生物菌肥,使物质能源多层次利用,同时为无公害、有机蔬菜瓜果提供肥料保证。 .园林建筑 XX公司既要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保持生态环境,为市场提供无公害生态农业产品同时也要对游人开放,

10、让游人享受大自然,达到生态农业科普、旅游休闲的目标。因此在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同时,考虑建设一定量的园林小品和附属设施,以增加生态休闲农业园的可观赏、可休闲的内容。 三、产品方案 生产无公害蔬菜 万公斤/年龙门土鸡 万公斤/年龙门土鸡蛋 万公斤/年水产品 公斤/年各类水果 公斤/年 经济间种作物 万元/年旅游收入 万元/年第四章 总图布置以龙门镇总体规划为依据,XX生态、休闲农业园的建设,将构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使之成为生态农业生产和旅游观光的基地。 第一节 总图布置 XX生态农业园的总体布置,分为四个生产基地,形成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1.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在地势较平坦处建设蔬菜

11、大棚、玻璃温室及附属设施,配套现代化喷灌系统。并保留一定数量的竹林,既可作为景观的点缀,又是竹笋生产基地。 2.生态果园生产基地 在丘地和坡地建设果园。在园内曲径小路和风景优美处,设置休憩亭等园林小品,设置果园服务的附属设施。规划种植的品种兼顾季节性,使春、夏、秋都有果花观赏、果实采摘;利用部分果树间隔地间种中草药、绿肥,既有原始乡村风格,又可按生态要求还原自然。 3.绿色养殖基地龙门土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很好的市场前景。鸡舍设在果园附近,鸡群可在果林中活动,产生的鸡粪又可以肥果林。鱼塘: 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品种,养殖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水产品。4、旅游路线和设施:群落式生态果园按规划布置,让

12、观光的游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可在果园中除草、修枝、采摘、品尝,使游人体验农家生活,在劳动中回归大自然,置身田园之中。鱼塘对游人开放,可以垂钓、可以通过园区的小餐厅烹饪后品尝。 所有的旅游项目、设施均按生态模式安排,注重环境保护,清新质朴,让每位游客都有回归自然,置身田园之中,体验自选自摘的农家生活的欢乐。第二节 土建工程1.建筑 主要建筑设计是以建设生态、休闲农业为需要。因此项目的建筑设计尽量保持与龙门古镇农家风格相似的形式。旅游观光设施就地取材,可用木材、毛竹、土砖、青瓦、稻草,和钢筋、水泥、机砖、结合,显示出农村田园古朴、清新的风格,使之与自然融为一体。 蔬菜生产大棚采用钢架结构和砖混网结

13、构式,明顶或单体式明顶、大棚内采用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相结合,设喷、滴灌系统、大棚明顶采用弧形,最大面积接受光照,有条件可设置太阳能装置,解决升温的所需的能源。 畜禽舍 鸡舍等均为竹木简易结构油毡顶。鸡舍面积 平方米。 工具房、库房均为砖混结构一层平房,混凝土地面 。 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用房。砖混二层结构。用于技术服务、科研。休闲度假用房:主要为餐饮、茶亭、休息用房。砖混结构或竹木结构。 2.道路设计 本项目将在各产业基地修建主要进入道路和次道路及停车点。 主道路采用水泥面路,宽7米,为主要运输进出路线。 次道路道路宽6m,水泥路面,联系各分区。便于组织人流、运输、观光。 支道路: 采用条石,宽

14、2m。用于步行到各生产点。道路系统表道路级别主要用途路面宽度路面材料主道路交通运输7m水泥路面次道路交通运输6m水泥路面支道路生产、步行2m条石或三合土 3.给排水 给水工程:分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均为井水。灌溉用水来自塘和水渠、沟。 排水工程 排水工程设计:各基地就近与已有的水塘、水渠贯通,形成排水系统、通过灌渠形成排水体系,雨水就近排入渠道或水塘,汇聚排涝站,再排出。生活污水经粪池或沼气池处理后用于浇灌农田或排入排渠。 4.电力、电信 基地就近接入各用电场所,近期采用架空输送,远期采用埋地式输送。 基地电话可直接由镇电信引入,建立信息网络。 5.绿化 基地开发中注重植被保护,防止

15、水土流失,采用生态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综合种植养殖形式,自然平衡生态链、显示生态农业美景。各基地的绿化将统一规划,形成层次丰富的观赏景观。主次道行道树和绿化计划种植既有观赏性又有经济价值的树种和灌木。成为苗木供应的基地。第五章 高新技术内容和技术流程第一节 主要高新示范高科技技术 本项目采用生态农业模式,利用高新农业技术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一、主要生态农业模式 1.物质分级多层利用模式,建设微生物菌肥生产系统。设置集中沼气池,集中收集人畜、农作物废料、垃圾土堆发酵或沼池发酵,生产微生物肥料,用于无公害和有机蔬菜生产。 2.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模式,依托科研院校的技术力量建设生物防治体系,

16、创造天敌生存环境。3.生态农业种养结合技术本项目建立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和生态果园,均按高标准建设。生态果园的建设,首先营造防护林,根据不同的坡度,做好水土保持工程,建园的同时要规划好道路,节水排灌设施及绿肥饲料基地。果树行间种经济作物(如:中草药、花生、大豆、绿肥等), 4.生态旅游模式。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建设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普及农业科技知识,组织游客农业生产体验活动,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二、高新技术内容 为了保证基地种养殖高技术的实施,整体提高基地种养殖生产的科技水平,确保所采用的技术应用效果获最佳经济效益,项目采用了以下配套技术。 1.立体种植技术 项目果园、

17、水产、禽畜采用综合立体种养殖,用防护林带形式隔离不同种养殖区,改善小气候,防治交叉感染,采用间息轮作、种植绿肥、以地养地、施用农家肥、合理间作,充分利用阳光,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壤肥力。2.节水灌溉技术项目建设的整个区域全面疏通灌溉渠,修砌排水渠,合理利用水源。蔬菜基地,大棚群采用喷灌、滴灌方式。微灌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各种大小棚及各种田块使用。灌水分布均匀、精确、效率高,可节水,节省劳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1)水份管理微喷:可通过球阀来调整水量的大小。调至适合蔬菜灌溉的最佳状态。滴灌:通过每个棚的球阀来控制水滴的数量。 (2)施肥管理肥料种类:三元素复合肥、尿素、钾肥、磷酸二氢

18、钾、大肥王、微量元素等可溶性速效化肥,过滤后的沼液,有机肥浸出液等液体肥都可用于喷滴灌。 (3)施肥技术施肥方式。a.利用泵前式自动施肥器:可将母液稀释后均匀地施入土壤。b.泵后式自动施肥罐:可将肥料溶解后从高中流出进入主管,随水流施入土壤。3.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无公害产品采用综合防治病虫害,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采用生物防治,农药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措施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少量、合理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综合防治技术。4.品种选择项目除种植本地名优蔬菜外,还引进市场需求量大的保健蔬菜品种。采用无公害种植技术。选择果树优良品种,既考虑营养价值

19、和市场受欢迎的水果,又考虑季节变化的花、果观赏价值。果园间种品种将选择能固肥,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如: 草莓、小型西瓜等,除果实直接供应市场外,还是很好的饮料,食品加工的原料、香料。鸡:选择本地龙门土鸡。引进母种自繁自育,采用果树林旁盖鸡舍,林中放养,以保持土鸡的自然风味,先集中示范饲养、逐年扩大,形成一定规模土鸡饲养基地。鸡粪可以肥果林,鸡舍粪可以用于基肥,变废为宝,自然循环。鱼塘养殖:采取本地优良品种并引进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良品种。 项目实施品种的引种养殖还需与技术依托单位仔细研究,进一步确定种养殖品种的科技含量和市场需求,增产增效。第二节 生产技术流程 1、作为基地选择的种养殖技术生产流程如

20、下: 果树、蔬菜等种植技术: 新品种引进试种筛选适应本地的优良品种基地种植栽培技术培训种苗繁育大面积推广种植市场开拓产品销售 禽畜养殖生产流程。 1.禽、水产养殖生产流程:引进良种自繁自育选种基地饲养技术培训推广养殖开拓市场产品销售 2.菌肥生产工艺流程 为了保证无公害蔬菜、瓜果的有机肥料,在养殖基地设置了集中菌肥生产设施,通过堆泥发酵、掺入沼渣、干燥达标后,分给各基地: 有机肥采集集中施入专用菌液堆泥发酵参入沼渣干燥制粒装袋分至各基地。 3.设备选型 为保证优质无公害果蔬、禽畜检测繁育需要,必须采购部分必要的设备仪器,所选设备必须具有当代先进水平,届时依托科研单位、指导采购适用的仪器和设备。

21、第六章 生态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第一节 生态环境改善及综合利用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利用龙门镇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自然环境,通过建立综合养殖基地,形成良性食物链。果蔬下脚料、生活垃圾、部分猪栏粪用于沼气池,产生能源供应生活燃料。部分猪粪、鸡粪经过发酵处理后,以及沼渣可作果园、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肥料。生态果园生产基地和水产类养殖基地有利于改善整个农庄的生态环境,营造出一个优雅、清新的自然环境。 项目在提供给人类丰富食品的同时,综合利用园区内外的资源优势,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使项目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第二节 环境保护 本项目已充分考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处理。对于种植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垫草可经过沼

22、气池和土堆发酵处理后综合利用,沼渣可用于基肥,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可变废为宝;生活废水量很少,有化粪池沼气池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可收集周边的畜禽粪便、垫草处理后作为肥料。对保持环境卫生、生态环境均可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三节 环境评价 本项目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均为无公害和对环境基本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的先进生物工程技术,可保证基地和辐射区的生态环境系统进入良性循环。本项目在建生态农业基地过程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源与污染物,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和要求。农业园周界种植防护林,可保证不受外界环境污染影响。第七章 节能第一节 设计依据 项目设计必须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和行业节

23、能设计标准,不得采用国家公布的限制(或停止)生产的产业序列、规模,或行已公布限制(或停止)的旧工艺翻版扩产增容及选用淘汰产品。 第二节 节能措施 1.优化选型,选用高效率水泵,采用节能型喷灌滴灌设备 2.工程中变电、机电设备均采用节能型产品3.采用高效光源和新型节能灯具。4.采用生态农业立体种养殖循环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能源。第八章 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与卫生防疫第一节 安全生产 劳动保护 1.项目实施运行中,保证所需原料无毒无害,且对生产人员不产生危害。 2.车辆和工作人员进入养殖场内,需进行消毒后方可进入。 3.水源水质严格进行管理,不得将垃圾、未经处理的粪水排入水系,造成水域污染。

24、4.果园及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均使用无公害有机肥料,不使用未降解的生物肥料,不对土壤水及大气造成不良影响。第二节 卫生防疫 卫生防疫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并产生经济效益的关键之一,必须采取有效的卫生防疫措施。 1.在设计中采取分离的布置方法,避免疫病传染。根据养殖特点,选择合理的地块布置各场区,不同品种的养殖场相隔较大距离分开布置,同样品种养鸡场按规模进行隔离,公、母鸡与子鸡、肉鸡隔离,人货分流。 2.健全检验制度,强化检验手段。 3.病、死禽一旦发现,立即转入隔离区,然后送到规定地点,按规定进行处理或焚化。 4、如检疫出人畜、禽类感染的瘟病,立即隔离。焚化深埋全部病畜禽,划定隔离区,彻底消毒后闲置

25、一定时间后再重新使用。 5、鸡饲养采用全进全出制度,鸡群入舍前,将鸡舍进行清扫、冲洗和消毒,鸡舍要每天清扫,并对畜、禽活动场进行定期消毒。6.加强对疾病的预防,要服用低毒药品防止疾病发生,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兽医人员,尽快采取相应措施。 7.良种培育的技术人员均需按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定期检查身体。第九章 项目的组织管理和技术依托第一节 项目组织管理项目拟与浙江大学农学院、省农科所建立联系,以得到进一步的技术指导。在品种、无公害栽培技术方面与浙江大学农科院共同研讨,进一步完善生态农业园的规划实施方案。 本项目执行单位确保项目实施自筹资金,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和运行,技术依托单位负责建设期以及运行期的科研技

26、术服务,保证项目技术目标、方案等切实可行。第二节 项目的运行管理机制 项目实行“谁投资、谁管理、谁收益”的原则,在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建立公司的经营管理机构。全权负责项目的筹建和建成后的经营管理。 第三节 劳动力来源按照本农业园的生产规模确定合理的劳动定员。除XX生态、休闲农业园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外,绝大部分的农业工人以解决本地农业劳动力就业为主。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XX生态、休闲农业园,一次规划,分步实施,3年完成。 项目建成后的效益滚动发展,形成一定规模的生态、休闲农业产业,进入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一节 投资估算的依据投资估算包括所列所全部工艺设备,

27、给排水,电气,土建工程以及其他费用,流动资金的投资。估算依据基本建设定额和市场信息价。第二节 投资估算总投资估算为: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万元,流动资金 万元。(略)第四节 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 万元,其中申请国家补助 万元,自筹 万元。第十二章 财务评价一、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项目完工后,无公害蔬菜基地100亩,年产无公害有机蔬菜 万斤;生态果园100亩,年产各类水果 万斤;绿色养殖基地 亩,年产年产良种肉鸡 羽;鸡蛋 万斤;鱼塘 亩,年产 斤;经济间种作物年收入 万元;旅游收入 万元/年。二、实施进度 本项目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第二年达产,计算还本期 年。三、成本估算 1、基本建设成本估算:

28、 万元 2、种苗投入估算 : 万元 3、劳动力成本估算: 万元 4、土地租金估算 万元 本项目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20人,技术农工50人,计算期内人均工资及福利费按每月 元估算,全年工资及福利费为 万元。 第三节 财务评价一、产品成本估算 成本估算如下: 1.本项目所有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及用电价格均以当地现行市价为基础,预测到生产期初。 2.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原值为 万元,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折旧年限为房屋及建筑物15年,设备及其他10年,年折旧为 万元。 3.递延资产为 万元,按5年摊销,按平均年限法计算,年摊销费为 万元。 4.修理费修理费按年折旧额的50%计取,每年平均 万元。5.

29、其他费用其他费用按 万元估算。其中:信息费(含上网费、电话费、报刊杂志费) 万元,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按年收入5%估算。二、年销售收入和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项目正常年(第5年)销售收入 万元。本项目禽征收 农业税,水果征收 税,正常年税金为 万元。三、利润总额及分配项目正常年份利润总额为 万元,项目免征所得税,盈余公积金按利润的 %计算。四、财务盈利能力分析1.财务现金流量为以下财务评价指标。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为 %,财务净现值(ic=12)为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说明盈利能力满足了行业最低要求,财务净现值大于0,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 年,优于行

30、业基准投资回收期,这表明项目投资能按时回收。五、不确定性分析(1)敏感性分析考虑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不定因素,分别将固定资产投资、经营成本、收入、投产期作不利于项目的变化,对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进行敏感性分析,可以看出,收入对项目的影响最大,经营成本次之,固定资产投资最小。(2)盈亏平衡分析通过计算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第5年)表明,本项目只要达到 %,项目就可保本。第十三章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评价第一节 社会效益评价 1.技术贡献 通过本项目的带动可以对XX龙门的农业产业结构起到优化作用。并可对龙门镇和周边地区的农业进行技术推广及辐射。可解决龙门镇劳动力就业

31、问题并通过参与项目建设,接受技术培训和农业科技普及,提高农民的素质。 2.项目的综合社会效益本项目建成后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预计每年可提供 个就业工日;可为杭州居民提供无公害、绿色优质保健农副产品,丰富城镇居民的餐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使产品质量上档次。本项目的休闲功能可为龙门镇提供更多的旅游品种,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 本项目预计每年上交税收 万元,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第二节 生态效益评价本项目采用生态农业模式建设,不但不会产生环境污染源,而且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土壤,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以蔬菜、养殖、沼、水果的生态模式。不仅可产生大量优质有机肥生物肥供菜田施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可产生沼气,为基地提供燃料源,有利于环境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