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考试改革成果总结报告.doc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7426840 上传时间:2021-1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会计电算化考试改革成果总结报告.doc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会计电算化考试改革成果总结报告.doc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会计电算化考试改革成果总结报告.doc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会计电算化考试改革成果总结报告.doc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电算化考试改革成果总结报告.doc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实验操作能力测试和职业认证结合的考核模式 -会计电算化课程考试改革成果总结报告一、考试改革意义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本科专业和会计电算化高职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的职业技能课程。该课程是在融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是现代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是为培养适应信息化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既具有会计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和会计软件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服务的一门主要课程。本课程是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准入的必备课程,也是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以及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班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合计备注2005年0323

2、21121334032考试改革之前合计1213340322006年0324211117102040042321121135031合计23281370712007年042031-325213410191052321-332252211999合计57465621101902008年052031-413844252146考试改革之后062321-3242244610124合计151266651122702009年062031-416823760141072321-4106842140134合计26150792002752010年072031-4186332181142082321-317413219

3、0109合计3510464371251会计电算化课程已经历6个教学循环,6次考试改革尝试(052031-4会计电算化课程考试改革,062321-3会计电算化课程考试改革,062031-4会计电算化课程考试改革,072321-4会计电算化课程考试改革,072031-4会计电算化课程考试改革,082321-3会计电算化课程考试改革),其中本科和高职各已经进行3个教学循环,3次考试改革尝试,参加考试人数及基本数据如表1所示。表1 参加考试改革学生数及基本情况统计表 单位:个二、考试改革内容本次考试将学习的全过程纳入考核范围。包括平日学习的努力认真程度,最终导出数据的完成情况,听课出勤情况以及期末的上

4、机考试等,由于本课程为操作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所以在本次考试中将上机考试作为重点考核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与动手能力,真正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使学生能够持证就业。1、网络:财务考试认证中心形成性考核系统;2、学习软件:利用计算机网络手段,由学生登录,计算机自动组卷,学生完成答卷,计算机自动评判考核结果,考核成绩自动形成并记录;3、成绩构成:总成绩为平时成绩(上机和作业)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的考核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平时认真学习,注重实践操作,才能考出好成绩;4、期末考试的出题、阅卷和授课教师相分离,保证考核的公平性。5、由于会计学科要求对知识的掌握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特点,需要学生具

5、有操作一个完整的会计期间账务的处理能力,所以期末要求学生能够在期末导出一个完整会计期间的会计数据。三、考试改革重点既考核学生对于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又突出测试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毕业持有毕业文凭和职业认证证书即“一凭多证”,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四、考试改革难点1、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机房考试环境的硬件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加强,由于考试的答题、阅卷采用财务考试认证中心形成性考核系统,需要考试环境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因此,对网络的操作环境有一定的要求;2、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知识要求的系统性较高,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知识的系统学习,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知识系统性的引导。五、考试改革成果总结(

6、一)立足会计具体的职业岗位,突出了知识的应用、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促进了学生积极性,提高了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极强的课程,传统考试题型不灵活,方法单一,集中于期末,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死记硬功夫背与简单回顾,忽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测试,存在着以单一评价代替综合评价,以一次评价代替全程评价不足。本课程改革之后,把考试的内容加以模块化的划分,每一个模块代替实际中一个具体的会计岗位,分为会计电算化维护员岗位(基础设置模块)、电算化记账员岗位(总账管理模块)、工资核算员岗位(工资管理模块)、固定资产管理员岗位(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往来账管理员岗位

7、(应收应付款管理模块)、报表管理员岗位(UFO报表管理模块)六个具体岗位,改变以往会计专业教学单纯考核学生业务,比较抽象。以实际工作任务为驱动,以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教学,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引入相关理论知识,强调的是会计知识的实际运用,突出岗位核心的能力的培养。会计电算化考核可以搭建一个“真实”的操作平台,在考核过程中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应当由不同的学生担任企业中的不同岗位,让每一位学生都找到相应的“职业角色”的感觉。把对学生的考核置于具体的业务情景中考核,是学生身临具体会计岗位的工作情景中,不仅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

8、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引导学生对自己会计岗位职业认识的树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表2所示在考试改革之后,学生成绩普遍提高。表2 考试改革前后成绩对比表年度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备注0537.50%40.63%9.38%12.50%0.00%考试改革之前0632.39%39.44%18.31%9.86%0.00%0730.00%24.21%29.47%11.05%5.26%085.56%46.67%24.44%18.89%4.44%考试改革之后099.45%54.55%28.73%7.27%0.00%1013.94%41.43%25.50%14.74%0.40%(二)与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相结合,

9、学生毕业“一凭多证”,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岗位工作能力。本课程的期末考试采用与用友ERP认证考试形结合,用友财务认证已经的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其充分结合企业财务不同工作岗位实际业务处理方法,以企业经营管理需求为主线提出业务处理在软件中的应用方法,使学生强化实际动手应用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基础应用人才。各个大学也纷纷设立用友的职业认证中心,如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著名的财经类高校,加强学生的财务领域实际应用能力。学生毕业时不仅拥有毕业证同时还持有职业认证证书。已经开办六期会计电算化技能认证考试有近600人次通过认证考试,学生报考踊跃。学生毕业之

10、后,进入的企业90%采用的财务软件是用友软件,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本考试模式形成“一凭多证”的考核模式,使学生毕业不仅拥有学历文凭,还促进学生考取珠算等级证、会计电算化中级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证等四个职业资格证书等。将结果考核融入过程考核,分阶段对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进行考核测试,做到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学习测评、毕业证与上岗证、资格证有机结合。学生评价学生不再以分数论高低,而以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本。表3 改革后历年参加考试中自愿报考认证学生数统计(本科)年参加考试人数报考认证人数报考认证人数占参加考试人数2008年14614196.56%2009年14114110

11、0%2010年141141100%(三)促进考试的规范化。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无纸化”上机操作考核,使用用友公司开发的“ERP认证考试平台”,使课程考试的考核目标合理化、考核内容科学化。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出题,通过图可以发现考试改革之前学生优秀率较高,主要是教师命题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准,造成试卷偏简单。考试改革之后,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中,明确考核目标的基础上,应该制定科学的考试大纲,使考核内容有章可依;命题过程通过严格的教考分离,提高了命题的公平性,成绩的分布趋于正态;阅卷过程的自动化减少试卷批阅的错误率,如图1所示会计电算化考试改革之后学生成绩的分布趋于合理。图1 成绩分布图0.00%

12、10.00%20.00%30.00%40.00%50.00%60.00%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成绩区间050607080910(四)促进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促进产学研结合由于考试方法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应用技术型实用人才知识应用能力与技能的发展和提高,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并在“课程考核纲要”的教学目标中有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师为了实现技能和能力培养目标,必然要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将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线的工作导向式教学,教学的主线是指导学生完成实践工作,并针对实践过程中学生的需要,引入相关知识,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通过操作来学习相关知识,为操作而学习

13、知识。考试促进了由“知识本位”到“技能、能力本位”的转变。第一,实施“三结合,三阶段”的教学方式。“三结合”即:课堂教学、实训室操作和课后学生自主实训相结合。“三阶段”即:教师在多媒体机房利用多媒体演示设备进行会计软件操作演示,学生跟着老师操作会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演示教学);教师在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里指导学生操作会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实训教学);学生在课后利用业余开放实验室提供的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平台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训操作练习(自主实训)。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适应了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征,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为配合课内实验教学的考核已经开发充实的会计电算化课内试验讲义、出版规划教材会计电

14、算化模拟实训教程,已经发表相关教改论文二篇。第二,课堂讨论与课外练习相结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在课外,通过大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以使学生能尽快地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学生踊跃的参加各类会计电算化竞赛并取的优异的成绩,如2008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管理信息化应用技能与创业全国总决赛取得特别奖。此外,结合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特点,进行教学改革理想,已近取得2009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A类项目和学院教改立项,会计电算化课程考试改革-实验操作能力测试和职业认证结合的考核研究等。2010年会计电算化课程又成为学

15、院的精品课建设项目。五、围绕会计电算化考试开展的科研、论文、教材以及奖励统计1.教学研究课题: (1)2009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A类项目,经济管理类专业基于知识、能力、素质的课程考核模式研究与实践。(2)2009年学院教改立项,会计电算化课程考试改革-实验操作能力测试和职业认证结合的考核研究。(3)2010年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精品课建设项目:会计电算化课程。2.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1)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研究科学研究月刊2008(9)。(2)“六化”-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模式的研究.经济与法.2010(10)。3.编写教材与著作:(1)编著规划教材一部:会计电算化

16、模拟实训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5)。(2)会计电算化理论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已批即将出版。(3)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已批即将出版。4.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1)对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思考获2009年学院首届教学工作会议优秀论文二等奖,独立作者。(2)2009年获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讲授课程会计电算化)。(3)2008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管理信息化应用技能与创业全国总决赛特别奖。(6)2009年经济管理系优秀教案大赛会计电算化课程教案获三等奖。(7)2010经济管理系优秀实践教学项目,会计电算化课内实验。(5)2009第三届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暨ERP技能大赛辽宁赛区三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