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国道广水市境段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7426771 上传时间:2021-11-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107国道广水市境段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07国道广水市境段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07国道广水市境段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107国道广水市境段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7国道广水市境段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建设项目概况1、项目背景107国道是交通运输部列入“十二五”期重点建设的十五条国道干线之一。目前107国道河南信阳段按一级公路标准改扩建的设计已经完成,部分路段已经开工,采用的设计速度为80km/h,路基宽度21.5m,双向四车道。107国道孝昌段已列入改扩建规划,前期工作尚未开始。从提高107国道整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角度出发,107国道广水段提级改建势在必行。2、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107国道广水市境段改扩建工程;建设单位:广水市公路段;建设地点:湖北省广水市;建设性质:改扩建;建设规模:推荐路线方案起点位于G107鄂豫交界的武胜关,终点接G107河南信阳段改扩建工程。路线全长41

2、.919km,总体走向由北向南。公路等级为一级,路基设计宽度24.5m,设计速度为80km/h,设计车道数为双向四车道。项目投资:总投资70657.7万元。3、方案比选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建设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制约因素,在尽量避开沿线电力、电讯设施,减少拆迁房屋,尽量少占良田,尽量与沿线规划不发生冲突的前提下,拟定了一个贯通方案(A方案),两个局部比选方案(B方案、C方案)。A、B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比较表见表1,A、C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比较表见表2。表1 A、B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比较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 量备注B线(BK1099+807.045BK1101+898.211)与B线对应的A线(AK1099

3、+807.045AK1101+800.000)1路线长度km2.0911.9932平曲线最小半径m8006003路基土石方土方m313111727615石方m3111230644354排水及防护工程m39299.66273.0圬工5沥青砼路面m241394419126大桥m/座138/1(拆除重建)138/1(新建)7涵洞道988平面交叉处429新增永久占地亩96.0118.210拆迁房屋m23200188011估算总额万元6340.425360.9312推荐意见推 荐表2 A、C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比较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 量备注C线(CK1112+300CK1119+600)含麻竹互通匝道延长

4、数量与C线对应的A线(AK1112+300AK1119+507.535)1路线长度km7.3007.2082平曲线最小半径m80010003路基土石方土方m3187997377109石方655384排水及防护工程m313722.416270.7圬工5沥青砼路面m21533201646396大桥m/座7中、小桥m/座40/18涵洞道21209分离式立交处1(利用)1(利用)10平面交叉处3711新增永久占地亩178.3456.212拆迁房屋m23800480013估算总额万元10148.9813044.8114推荐意见推 荐考虑到杨寨镇已经被列入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镇,为满足杨寨镇远期

5、发展的需要,经综合比选,工可阶段推荐A方案。 由于C方案利用老路布线,在杨寨街道路段需对已经建成的侧分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进行改造,非机动车、行人对交通的干扰较大,需限速,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且不满足杨寨镇远期发展的需要。故从城镇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角度不考虑C方案,环境比选分析只考虑A方案与B方案比选,具体见表3。表3 工程备选方案环境比选(仅对 A方案和 B方案非共线段进行比选)方案A方案B方案比较结果生态环境比较线路里程1.993km,不涉及生态敏感区,新增永久占地118.2亩,路基土方量27615m3,石方量64435 m3比较线路里程2.091km,不涉及生态敏感区,新增永

6、久占地96.0亩,路基土方量131117m3,石方量111230 m3B方案土石方较大,A方案优水环境新建一座跨霞家河的大桥一座拆除跨越霞家河的霞家桥需拆除原桥重建,桥梁拆除重建对水体干扰较大A方案优声环境沿线声环境影响范围内居民较少,对敏感点影响小线路距规划的武胜关镇区更近,未来集中居民住宅密集分布,对敏感点影响较大。A方案优社会环境避开了城镇区、集中居住区,符合当地规划需求;对沿线居民影响较小,施工受干扰较小。路线距规划城镇区较近,影响城镇区的发展,对沿线居民影响较大,施工受干扰较大。A方案优推荐意见根据上述各环境要素的比较,从环境保护的角度,A方案较B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推荐路线A方

7、案。根据上表可知,相较于A方案,虽然B方案保留了现有的超限监测站,但平面线形指标较低,需拆除老路左侧养护站的挡土墙,拆除霞家河大桥重建,总体工程量较大,对河流扰动较大,总造价较高。综合分析,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在水环境、声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A线路较B方案均具有明显的优势,评价同意以A方案为推荐方案,并以此开展评价工作。4、政策、规划相符性本项目属于交通项目,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产业地位突出。国务院国发200540号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第五条“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修订本)中鼓励类项目 “

8、二十四、公路及道路运输(含城市客运)”分类中的“2、国省干线改造升级”,。综上,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07国道广水市境段的改建工程,已纳入湖北省公路水路“十二五”规划中期重点项目库,是“十二五”期间湖北省重点建设的公路项目之一,符合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符合随州市交通运输发展,符合广水市交通发展十二五规划。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环境空气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各监测点SO2、NO2和PM10日均值监测结果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2、水环境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广水河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相应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霞家河BOD5指标

9、超标,其超标倍数为0.01,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标准要求,霞家河水质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居民生活用水没有处理达标排入霞家河所致。3、声环境(1)环境噪声现状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37个现状监测点中所有测点的昼夜噪声监测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执行的标准的要求。总体看,区域声环境现状一般。(2)交通噪声现状根据对现有107国道交通的监测,AK1110+000空旷处交通噪声监测结果表明,距离现有道路路肩20m、40m、60m、80m、120m处昼间等效声级分别为:62.9dB(A)、59.3dB(A)、57.6dB(A)、54.7d

10、B(A)、52.8dB(A),夜间等效声级分别为58.2dB(A)、55.1dB(A)、52.4dB(A)、49.6dB(A)、458dB(A)。距路肩40m处昼夜间交通噪声均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要求;60m处昼间超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 80m、120m处昼间和夜间交通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4、生态环境(1)本项目位于广水市,经初步调查,拟建项目中心线5km范围内不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2)陆生植物资源现状拟建公路沿线不存在原始植被,不涉及地方生态公益林区。评价范围植被以栽培植被为主,有意杨

11、林和农作物植被等;自然植被主要有以灌丛和灌草丛为主,主要有构树灌丛、白茅草丛、艾蒿草丛和狗牙根草丛等。(3)陆生动物资源现状评价范围内共有湖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种,其中两栖类3种,爬行类3种,鸟类3种,兽类2种,无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水生生物现状工程不涉及鱼类产卵、索饵、越冬“三场”及洄游通道,也没有国家及湖北省重点保护鱼类。鱼类多为人工放养的经济鱼类,以鲤形目鲤科种类为主,主要有草鱼、鲢、鳙、鲤和鲫。评价区浮游植物种类以绿藻为主,蓝藻和硅藻次之,还有少量的裸藻和隐藻。浮游动物中原生动物较多,还有少量的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5)土地利用现状本项目推荐方案永久占地154.90 hm

12、,其中新增永久占地92.11 hm,征地类型包括耕地、林地、河流、宅基地、道路用地及草地,其中占用耕地面积为67.61hm2,占总占地面积的43.64%。(6)水土流失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鄂政发200047 号),本工程所在区域广水市属于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项目建设区域现状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侵蚀强度以轻度侵蚀为主,容许土壤流失量为500t/km2.a。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可能导致的水土流失总量为37000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总量为34997t。4、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环境空气: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的范围;(2)水环境:路

13、线跨越的水体桥位上游500m至下游1000m的水域范围,路线中心线两侧各300m范围内(3)声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的范围;(4)生态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300m以内区域;施工期评价范围适当扩大至临时堆土场、临时施工便道等临时占地区域;(5)社会环境:项目直接影响区湖北省广水市。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声环境(1)施工期施工期间单台机械作业时,在土石方阶段,昼间施工在距离施工机械30m处噪声值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昼间75dB(A)的标准,夜间施工在距离施工机械300m处可以满足夜间55dB(A)的标准;在结构阶段,昼间施工在距离施工机械40m处噪

14、声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昼间70dB(A)的标准,夜间施工在距离施工机械200m处可以满足夜间55dB(A)的标准。在工程噪声敏感点距施工场界平均约8110m的范围内,多台施工设备同时运行时,对本项目沿线各敏感点第一排的居民建筑的噪声昼间和夜间的预测值叠加均超过GB3096-2008中2类环境噪声标准的要求(昼间60dB(A),夜间50dB(A))。居民生活受昼间机械施工噪声影响较严重。相对于昼间施工机械噪声来说,夜间机械施工噪声对周围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影响更严重。因此,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夜间高噪声机械在上述敏感点路段施工作业,夜间低噪声机械作业也应采取相应措施,减缓施工

15、机械噪声对居民点等环保目标的影响,保证工程施工不影响居民的生活、休息。(2)营运期路线方案沿线距路中心线200m范围内分布的敏感点共37个,经预测,改扩建公路沿线交通噪声对敏感点的预测值部分超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2类相应标准。对沿线超标居民点设置通风隔声窗,经降噪处理后拟建道路沿线敏感点声环境能满足相应声环境功能区要求。根据各路段营运中期交通噪声预测结果,营运中期全路段4a类功能区噪声达标距离为62m,2类功能区噪声达标距离为137m。2、大气环境施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扬尘,即TSP污染。施工扬尘主要为施工现场车辆,筑路机械作业过程中扬起灰尘,施工现场尘土飞扬

16、污染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根据对本项目位置及对两侧情况调查,施工扬尘可能会对项目沿线两侧150m范围内居民点产生影响。施工期应加强洒水频率,降低施工扬尘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根据类比分析结果,本项目在营运期汽车排放尾气对公路沿线区域基本不产生NO2超标污染影响。3、水环境(1)本项目为现有道路改造工程,推荐方案共有大桥258m/2座(新建1座、拆除重建1座)、中桥211m/5座(4座拆除重建、1座新建)、小桥176m/7座(拆除重建7座)。桥梁施工过程中生产废水的直接排放和水下桩基施工产生的泥浆、弃渣排放将对灌溉沟渠的水质产生一定的污染影响,这种影响将随着桥梁施工的结束而消失。(2) 本工程施工营地

17、应优先选择附近居民住宅,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现有收集设施处理后农用,或在施工场地建筑简易厕所和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附近居民农用,基本上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3) 施工垃圾运至垃圾场处理,不会直接对水质造成不良影响。(4)营运期路面径流水大部分进入边沟后蒸发或进入附近沟渠,且径流雨污水中污染物含量相对较低,基本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污水排放标准,因此路面径流对沿线农田灌溉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小。非事故状态下,路面径流污水排放不会造成对地表水体的污染影响。但是一旦出现事故,可能出现油类和装载物料泄漏导致桥面或路面污染,在遇降雨后,雨水经公路排水沟流入附近的

18、水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SS、石油类和COD的污染影响,应通过交通管理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发生。4、固体废物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来自路基铺设及基坑开挖时产生的弃土、弃石,房屋拆迁时产生的建筑垃圾,分布在公路沿线两侧;另一部分来自施工区的垃圾,包括废弃的建材、包装材料、生活垃圾等,其主要成分为废塑料、砂土、菜叶、菜梗、玻璃等,一般存在于堆场、施工营地等临时用地附近。施工期应加强施工管理,施工固体废物应集中收集,永久弃方置于项目区设置的弃渣场内,其他建筑垃圾及施工区垃圾及时由环卫部门清理,不对外排放,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影响。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为道路清扫垃圾,包括碎石、塑料袋

19、、树叶等,上述固体废物由公路养护人员及时清运,不直接排放,对周围环境基本上没有影响。5、生态环境(1)对动植物的影响公路工程建成后,公路及其附属设施将占用部分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草丛等植被类型,这些影响均为不可逆的影响。改建工程的线路部分依托现有道路路基,部分改线路线选取尽量避开了林地和灌丛,且改线路线占地植被主要为农作物植被和林地,工程评价区没有珍稀濒危野生保护植物,都是常见种;也没有特有的植被类型。这些物种和植被类型在评价区的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不存在因公路占地而导致物种或特有植被类型的灭绝或消失。工程占地将降低自然植被第一净生产力,但这种影响极小,可以通过生态修复来补充。由于受到长期人

20、为活动的影响,评价区域内陆生动物对于生长环境要求较宽,对人为影响适应性较强。在施工期间,由于人类活动增多,导致局部生境被破坏,区域内各类动物会暂时迁移到非施工区,施工活动结束后,生存环境将会逐步得到恢复,各类动物仍可回到原来领域。营运期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区域内动物都可重新适应环境变化,不会影响其交流和觅食。总体来说,工程对动物的影响是比较轻微的。(2)对农业生态的影响本项目全线永久占用耕地67.61hm2,被占用的土地将丧失所有农业产出功能,亩产量旱地按照0.36吨/年计,由此带来的主要农作物年损失量约为365.09吨/年。由于公路建设前实行严格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永久占用耕地区域耕地面积

21、会得到一定的恢复;同时,通过优化永久占地区域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优质高产的同类农作物品种,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单产,将公路永久占用造成的农作物植被生物量损失降至最低。6、社会环境本项目是对现有107国道广水市境段的改建工程,已纳入湖北省公路水路“十二五”规划中期重点项目库,是“十二五”期间湖北省重点建设的公路项目之一,符合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本项目连接省道平伏线、宋长线及316国道,项目的建设对完善区域路网结构,提升区域路网整体服务水平,实现区域公路交通网络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随州市交通运输发展趋势。107国道北起北京,南至广东,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国家干线路网

22、之一,广水境内长41.919km,根据广水市公路网规划道路发展规划,项目区域将建成以麻竹高速为主骨架层,107国道、宋长公路、S243等国省干线为次骨架层的公路网络。107国道改扩建工程是提高国道主干线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发挥公路网整体效益的需要;107国道是武汉、孝感通往广水及河南信阳市的一条重要通道,项目的建设对完善区域路网结构,提升区域路网整体服务水平,实现区域公路交通网络化具有重要意义。广水市以提高城镇网络密度和完善城镇干道骨架为重点,坚持公路优先的原则,提升国省干线公路及县乡等级公路建设,突出公路的基础作用,全面优化路网结构。本项目属于广水市境内,107国道是武汉、孝感通往广水及河南

23、信阳市的一条重要通道,107国道改扩建工程对于提升区域路网服务水平、实现区域公路交通网络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广水市交通发展十二五规划。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广水市交通发展规划,项目的建设是合理的、可行的。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拟建公路每年可挽回的经济损失210万元,而且可以得到无法估算的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每年(折算运营期20年)用于环保的直接费用为1466/20=73.3万元,环保费用的经济效益为E=2.86,本项目环境经济投入、环境经济效益和环境损益比较合理,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四、公众参与1、公众调查原则公众参与调查遵循公开、平等、广泛和便利的原则,

24、力求达到科学、客观、公正和全面。2、公众参与范围征求意见的公众为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公民。接受调查的人员包括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拟建项目所在地附近生活或工作,对当地的具体情况比较熟悉,项目的施工和运营对他们将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3、公众调查方式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文件所附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相关要求,公众参与分为发放调查表格和网站公示两种方式进行。项目公众参与的过程如下:(1)发布信息公告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在于2013年6月7日在广水市环境保护网(图1 项目第一次公示(项目基本信息)(2)发布简本公示建设单位与评价单位在实施评价工作

25、期间,于2013年7月5日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及相关材料在广水市环境保护网( 图2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截图(环评简本公示)简本中向公众公告了如下内容:建设项目基本概况;环境保护目标;选址所在地区域规划简况;环境质量现状、影响预测及采取的环保措施;评价结论;查阅简本的方式、期限;征求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简本发布期间未接到任何形式的回复。3、发放公众意见调查表在网站发布信息公告的同时,建设单位和我公司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对拟建公路沿线村镇部分居民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进行了整理统计,问卷的发放范围涉及项目周边的居民区及关心本项目建设的群众。本次评

26、价公众参与调查采用填写公众意见调查表的形式向拟建项目所在地公众的意见,于2013年7月20日发放了公众参与调查表, 在调查过程中共发放个人调查表50份,团体调查表3份,回收调查表个人50份、团体1份。对公众的综合意见统计见表4。表4 公众参与调查统计结果序号问题选择项选择人数百分比(%)1对本地目前的交通状况您觉得?满意2958不满意21422您认为107国道广水市境段目前有哪些环境问题?(可多选)大气污染1632水污染48噪声2040交通拥堵816路况较差24其它003您对本项目的建设所持的态度?赞成50100不赞成004项目建设后,您认为哪些方面会得到改善(可多选)道路扬尘1224出行更顺

27、畅2550交通干扰36没有影响510其他5105您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可能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居住环境变差1530占用耕地2550加重河流污染00加重空气污染00加重噪声污染1020其他006您建议采取哪种环保措施以减轻环境影响加强管理1020加强绿化1632道路洒水1530房屋搬迁1020安装隔声窗1530规划控制510其他007工程建设后,您认为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很大1530一般2754不大8168您是否了解公路建设相关的征地、拆迁和补偿、再安置的政策、做法了解1836了解一点2958不了解369对本项目建设将带来的征地和拆迁的要求尽量减少1530按政策办理3570其他00根据公众随机调查统

28、计结果,得到如下汇总意见:公众对当地交通现状的看法42%的被调查者对本地目前的交通状况不满意,58%的被调查者对本地目前的交通状况表示满意。50%的被调查者认为项目建成通车后出行更顺畅,6%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车后交通干扰会减少,24%的被调查者认为道路扬尘会得到改善,10%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车后对当地没有影响。因此,本工程的建设对改善当地交通状况是必要的。公众对公路工程的态度经过调查人员的简单介绍,被调查者对本项目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30%的被调查者认为本公路建设能提高生活质量,54的被调查者认为本项目作用一般, 16的被调查者认为本项目作用不大。就项目建设态度而言,所有的被调查者均赞成项目建设

29、。公路建设带来的问题及建议采取的环保措施50%的被调查者认为项目的建设将占用耕地,对农业造成影响,20%的被调查者认为项目的建设将加重噪声污染, 30%的被调查者认为会使当地的居住环境变差;对于减轻环境影响的环保措施,20%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强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管理、32%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强绿化、10%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强规划控制、30%的被调查者愿意安装隔声窗以减少噪声污染,另外分别有30%、20%的被调查者认为应通过道路洒水、房屋搬迁的措施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公众对征地拆迁安置的了解程度及要求绝大部分(占94%)被调查者了解或了解部分公路新建相关的征地、拆迁和补偿、再安置政策。对于本项目建

30、设相关征地、拆迁的要求,30%的被调查者认为要尽量减少征地和拆迁,70%的被调查者希望能按政策办理。公众参与调查情况分析(1)公众参与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都非常支持项目建设,说明公路建设是受沿线群众欢迎和支持的。(2) 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项目通车后出行更顺畅,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说明沿线公众都非常支持项目的建设。针对调查者意见反馈和采纳情况通过调查,公众对该公路的意见主要集中在道路占用耕地,对农业造成影响;扩建项目加重噪声污染。对于减轻环境影响的环保措施,公众的意见集中在应加强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管理、加强绿化方面。对于征地拆迁安置,公众意见希望能按政策办理。针对公众对该公路建设

31、提出的意见和要求,评价单位一方面将相关意见反馈给项目建设部门,同时按公众意见在评价报告中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建议供下阶段设计和建设建设单位参考落实,以减轻或避免项目建设带来不不利影响。建设单位表示将对公众意见和建议措施予以充分考虑,通过工程设计和加强施工管理等措施避免工程建设对周围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在下阶段设计中做好相关工作,同时要求施工单位也做好施工期的各项环境保护工作。根据公众调查意见情况,在下阶段工作中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在当地政府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手段,大力宣传项目建设情况及有关拆迁安置和征地补偿政策,保护拆迁户的权益,争取广大公众对本项目的理解和支持。(2)根据国

32、家和地方政策法规制定具体、有效、可行的征地拆迁安置措施,在拆迁安置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办事,征地拆迁补偿费一定要落实发放程序,确保发放到群众手中。(3)与施工单位在签定合同时要签定文明施工合同,在与现有道路交叉路段施工时,要先修好临时通道,防止出现堵塞、割断现象;在基本农田、灌溉水源路段施工时先挖好边沟,保证施工泥浆水不进入农田,不影响农田耕种。(4)在公路建设的施工期,机械噪声、施工扬尘以及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垃圾等将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工作,严格要求施工单位能做到文明施工,尽量减轻环境污染。尤其是施工扬尘,在炎热的夏季,对沿线居民的影响非常大,规定施工单位视具体情况妥善安排洒水频率和数

33、量等。(5)要求施工单位高噪声机械夜间(22:006:00)禁止施工作业;敏感点路段的施工酌情调整施工时间,并在施工场地设置围栏和警示标牌,或采取临时性的降噪措施,如木制隔声板或采用半地下施工等。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工点,施工单位应视具体情况及时与环保部门取得联系,按规定申领夜间施工证,同时发布公告最大限度地争取民众支持。(6)施工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工程施工所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应事先对其进行常规工作状态下的噪声测量,超过国家标准的机械应禁止其入场施工。施工过程中还应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噪声增强现象的发生。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07国道广水市境段改扩建工程完成后,不仅能够

34、改善区域路网,提升区域路网服务水平,而且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众参与调查表明,公众均表示支持项目建设,未提出任何反对意见,对于工程建设带来的征地影响,绝大部分公众要求按照国家及湖北省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办理。经综合分析,评价认为工程设计已考虑了环境保护的要求,制定的环境工程设计方案在技术上、经济上是可行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通过落实工程设计拟定的环境保护方案和本报告书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可使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得到较好的控制。综上所述,107国道广水市境段改扩建工程改扩建工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评价是可行的。六、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广水市公路段联系电话:0712-6241804联系人:毛彩凤通讯地址:广水市应山办事处四贤路7 号环评单位:湖北永业行评估咨询有限公司联系人:曹工电话:027-87250690通讯地址:武汉市武昌区紫阳东路77号伟鹏大厦301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