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10级)通信工程)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7403877 上传时间:2021-11-0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59.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10级)通信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10级)通信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10级)通信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10级)通信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10级)通信工程)(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操作系统 实 验 指 导 书编 写适用专业: 通信工程闽江学院 计算机科学 系2009年 7月前 言操作系统实验由验证性实验一、Linux系统安装及基本应用,实验二、文件目录操作,实验三、文件压缩及管道操作,实验四、进程管理,实验五、Vi编辑器的应用与shell编程,实验六、C编程环境与内核裁剪所组成。通过实验应达到下列要求:1掌握Linux系统的安装及字符、图形界面下的基本操作。要求在虚拟机上安装Linux系统;学会Pqmagic等分区软件的使用,了解Linux系统的磁盘管理特性及安装方法,掌握字符、图形界面下的基本操作。2熟悉Linux系统下文件与目录操作的基本命令;加深对文件管理的了解

2、。要求掌握Linux系统提供的文件与目录管理的基本命令,例如:df、mount、Umount、ls、pwd、cd、mkdir、cat、cp、rm、mv、chown、chmod等;理解文件系统的安装与卸载;掌握远程登录Linux 服务器的方法。3通过对文件系统的其它命令使用,进一步加深Linux系统对文件管理的了解。要求熟悉文件的分屏显示、输入/出重定向;掌握文件的查找与压缩和解压命令;掌握管道的用法;掌握设置命令别名的方法。4. 通过进程管理命令的应用,进一步理解系统实现进程管理的方法。要求了解用户如何监视系统运行状态;掌握查看、删除进程的正确方法;掌握命令在后台运行的用法;掌握进程手工启动和

3、调度启动的方法。5. 通过使用Vi编辑器,熟悉Linux系统下常用编辑器的用法,并练习简单的 shell编程方法。要求熟练掌握编辑器vi的基本用法;熟练掌握shell程序结构和语法、掌握shell编程的技巧和方法,并能根据具体应用问题的需要进一步编写shell程序。6. 掌握Linux环境下C语言程序的编辑、编译与运行的方法。熟悉Linux下C语言程序的开发环境,练习编写C语言程序并编译、连接运行;了解Makefile文件的用途和用法,编写简单的Makefile文件。了解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模块结构,掌握内核裁剪的方法。掌握用menuconfig或xconfig命令对Linux内核进行裁剪

4、的方法,掌握新内核的编译与使用的方法。本指导书突出实践性的原则,由学生自己根据指导书的要求使用Linux操作系统;通过实验理解操作系统的用法;在实验报告中回答思考题。目 录 实验一 Linux系统安装及基本应用4实验二 文件目录操作6实验三 文件压缩及管道操作10实验四 进程管理13实验五 vi的使用与Shell编程16实验六 C编程环境与内核裁剪19实验一 Linux系统安装及基本应用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了解硬盘分区的概念和方法;2、掌握硬盘的分区规划;3、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过程;二、实验内容1、虚拟机磁盘上分区2、安装Linux系统3、配

5、置系统4、字符与图形界面下的操作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利用虚拟机提供的虚拟磁盘安装Linux操作系统,通过系统接口验证Linux系统的配置;通过系统提供的作业级接口掌握其使用方法。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根据本实验的特点、要求和具体条件,采用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重点:Linux系统安装方法。 难点:磁盘分区与系统配置五、实验条件具备虚拟机、Linux操作系统的ISO文件、Pqmgic软件。六、实验步骤1、用Pqmgic软件在虚拟机磁盘上分区2、用ISO文件安装Linux操作系统3、配置系统、通过图形、字符界面使用系统4、回答思考题并撰写实验报告七、思考题1、在安装Linux操作

6、系统后,若想把界面改为其它语言应如何操作?写出关键步骤。2、如何选择不同的会话进入系统?八、实验报告1、实验预习在实验前每位同学都需要对本次实验进行认真的预习,并写好预习报告,在预习报告中要写出实验目的、要求,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物品资料以及简要的实验步骤,形成一个操作提纲。对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现象等做到心中有数,但这些不要求写在预习报告中。设计性实验要求进入实验室前写出实验方案,并经指导教师审阅后实施。2、实验记录学生开始实验时,应该将记录本放在近旁,将实验中所做的每一步操作、观察到的现象和所测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如实地记录下来。实验记录中应有指导教师的签名。3、实验报告主要内容

7、包括对实验数据、实验中的特殊现象、实验操作的成败、实验的关键点等内容进行整理、解释、分析总结,回答思考题,提出实验结论或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验二 文件目录操作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熟悉文件系统的常用命令2、掌握文件系统的安装与卸载3、掌握远程登录Linux 服务器二、实验内容a) 在/mnt目录下建立udisk目录,在/home目录下建立user目录b) 用mount命令挂接U盘到/mnt/udiskc) 用df命令查看已安装文件系统的情况d) 用pwd显示当前目录,用cd改变当前目录、用ls命令查看各目录中的文件及属性e) 用cat命令查看/etc/passw

8、d等文件的内容。f) 用vi编辑器或图形界面下的文本编辑器建立如下文件:#! /bin/sh -#Test file for variables in Shell#OS=Red Hat Linux 9.0programmer=zhang xiao jinclearecho $OS System,Programmed by $programmerecho Home Directory:$HOMEecho The command line is:echo $0 $*echo Before shift operationecho Number of arguments=$#echo All the

9、arguments:$*echo $0=$0,$1=$1,$2=$2shiftecho After one shift operationecho Number of arguments=$#echo All the arguments:$*echo $0=$0,$1=$1,$2=$2以test文件名保存在/home/user目录下,在命令行方式下尝试以./test 5 6 7 8 9运行;能运行吗?请尝试修改文件属性。g) 用文件复制或移动命令把该文件移动到其它目录下(注意:不要随便移动系统文件,否则命令无法执行!)h) 用umount命令卸载U盘i) 学习远程登录Linux服务器(1)登录

10、通过telnet 进入Linux服务器在Windows的DOS提示符下输入:telnet xxx.xxx.xxx.xxx(服务器IP地址)参考显示:Red Had Linux release 1.0Kernel 2.2.13 on an i686login: 用户名Password:*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初始密码为linux),即进入Linux系统。(2)修改密码用passwd命令修改自己的密码输入:passwd 计算机显示Changing password for (current) UNIX password: (输入用户当前的密码)新的 Linux 口令: (输入新口令)重输一遍新的

11、 Linux 口令: (重新输入一遍)如果一切正常,口令修改完毕,并显示如下信息:passwd: 所有的 身份验证更新成功(3) 查看文件用ls命令,查看系统的文件。输入:ls -l 查看显示的信息。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利用Linux操作系统提供的文件与目录操作命令接口,验证常用的文件与目录管理命令的功能和用法。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根据本实验的特点、要求和具体条件,采用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重点:文件系统的常用命令。 难点:文件系统的安装于卸载、远程登录。五、实验条件具备虚拟机且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PC机。六、实验步骤1、在终端窗口下执行实验指导书中所列的文件及目录常用

12、命令2、用图形方式实现实验指导书中所列的文件及目录常用命令的功能3、记录并理解命令运行显示的信息4、回答思考题并撰写实验报告七、思考题1、 在远程登录的情况下你能在/bin下建立目录吗?你能删除/bin下的文件吗?为什么?2、 在远程登录的情况下你能进入其他用户的目录吗?为什么?3、总结不同情况下的用户权限问题八、实验报告1、实验预习在实验前每位同学都需要对本次实验进行认真的预习,并写好预习报告,在预习报告中要写出实验目的、要求,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物品资料以及简要的实验步骤,形成一个操作提纲。对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现象等做到心中有数,但这些不要求写在预习报告中。设计性实验要求进入

13、实验室前写出实验方案,并经指导教师审阅后实施。2、实验记录学生开始实验时,应该将记录本放在近旁,将实验中所做的每一步操作、观察到的现象和所测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如实地记录下来。实验记录中应有指导教师的签名。3、实验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对实验数据、实验中的特殊现象、实验操作的成败、实验的关键点等内容进行整理、解释、分析总结,回答思考题,提出实验结论或提出自己的看法。九、常用命令pwd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cd 改变当前目录mkdir 创建目录cat显示文件内容cp 拷贝文件rm 删除文件mv 移动文件chown 改变文件属主chmod 改变文件权限eaho 显示“字符串”more 分屏显示输入的内容les

14、s 分屏显示输入的内容greap 从输入的字符中查找指定的字符串man 显示指定命令的手册find 搜寻文件与目录compress 压缩文件命令uncompress 解压缩文件命令gzip 压缩文件命令gunzip 解压缩文件命令alias 设置别名以上命令的具体用法请参考man文件。实验三 文件压缩及管道操作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掌握文件与目录操作的命令2、熟悉文件的分屏显示、输入/出重定向等命令3、掌握文件的查找与压缩和解压命令4、掌握管道命令的用法5、掌握设置命令别名的方法6、熟悉mc命令集成环境的用法。二、实验内容1、 cat /etc/pass

15、wd $HOME/passwd 命令的作用是什么?验证之。2、 命令echo abcde temp形成的文件是什么?其内容是什么?命令echo fghij temp形成的文件是什么?其内容又是什么?3、 命令echo abcde temp形成的文件是什么?其内容是什么? 说明和实验内容2有什么不同?命令echo fghij temp形成的文件是什么?其内容是什么? 说明和实验内容2有什么不同?4、 分屏显示文件passwd的内容。5、 分屏列/sbin下的目录6、 查看passwd中有包含字符串“00”的用户;查看/bin中包含字符串“ls”的文件名。7、 把/bin和/sbin下的文件名保存

16、到文件filename中。8、在系统根目录下用find命令查找passwd文件。9、用实验二的test文件练习压缩和解压缩10、利用管道技术统计当前目录下有多少个文件。11、利用设置别名命令把Linux下的命令设置成与MS-DOS下的命令。12、运行mc,熟悉命令集成环境下各项菜单命令的用法。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利用Linux操作系统提供的文件与目录操作命令接口,验证常用的文件与目录管理命令的功能和用法。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根据本实验的特点、要求和具体条件,采用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重点:文件重定向、管道命令的用法。 难点:管道的灵活应用五、实验条件具备虚拟机且安装Linu

17、x操作系统的PC机。六、实验步骤1、学习文件管理的命令2、在终端窗口下执行这些命令3、记录并理解命令运行显示的信息4、回答思考题并撰写实验报告七、思考题1、总结不同情况下的用户权限问题2、重定向命令和在使用上有何不同?3、管道技术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方便之处?4、说明你对设置别名命令的认识八、实验报告1、实验预习在实验前每位同学都需要对本次实验进行认真的预习,并写好预习报告,在预习报告中要写出实验目的、要求,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物品资料以及简要的实验步骤,形成一个操作提纲。对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现象等做到心中有数,但这些不要求写在预习报告中。设计性实验要求进入实验室前写出实验方案,并

18、经指导教师审阅后实施。2、实验记录学生开始实验时,应该将记录本放在近旁,将实验中所做的每一步操作、观察到的现象和所测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如实地记录下来。实验记录中应有指导教师的签名。3、实验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对实验数据、实验中的特殊现象、实验操作的成败、实验的关键点等内容进行整理、解释、分析总结,回答思考题,提出实验结论或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验四 进程管理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了解如何监视系统运行状态2、掌握查看、删除进程的正确方法3、掌握命令在后台运行的用法4、掌握进程手工、调度启动的方法二、实验内容1、用top命令察看当前系统的状态,并识别各进程的有关栏目。2、

19、用ps命令察看系统当前的进程,并把系统当前的进程保存到文件process中。3、用ps命令察看系统当前有没有init进程。4、输入“cat ”按-z 键,出现什么情况?输入fg命令出现什么情况?按-c 键,出现什么情况?5、输入“find / -name ls*temp &”,该命令的功能是什么?查看该进程;输入killall find命令后,再查看该进程。6、输入“find / -name ls*temp &”输入jobs命令,出现什么情况?输入fg命令出现什么情况?7、指定上午XX(小时):XX(分钟)执行某命令8、查阅资料,了解batch命令与at命令的关系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利用L

20、inux操作系统提供的进程管理操作命令接口,验证进程管理命令的功能和用法;验证进程启动的各种方法。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根据本实验的特点、要求和具体条件,采用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重点:进程的查看难点:进程的启动 五、实验条件具备虚拟机且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PC机。六、实验步骤1、学习进程管理的命令2、在终端窗口下执行这些命令3、记录并理解命令运行显示的信息4、回答思考题并撰写实验报告七、思考题1、输入“cat ”,-z 键。2、用kill命令无法杀死该进程,实验之,并说明为什么。3、用fg命令把它变成前台运行,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八、实验报告1、实验预习在实验前每位同学都

21、需要对本次实验进行认真的预习,并写好预习报告,在预习报告中要写出实验目的、要求,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物品资料以及简要的实验步骤,形成一个操作提纲。对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现象等做到心中有数,但这些不要求写在预习报告中。设计性实验要求进入实验室前写出实验方案,并经指导教师审阅后实施。2、实验记录学生开始实验时,应该将记录本放在近旁,将实验中所做的每一步操作、观察到的现象和所测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如实地记录下来。实验记录中应有指导教师的签名。3、实验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对实验数据、实验中的特殊现象、实验操作的成败、实验的关键点等内容进行整理、解释、分析总结,回答思考题,提出实验结论或提出自己的

22、看法。九、常用命令who 查看当前在线用户top 监视系统状态ps 查看进程kill 向进程发信号bg 把进程变成后台运行& 把进程变成后台运行fg 把后台进程变成前台运行jobs 显示处于后台的进程。at 在指定的时刻执行指定的命令或命令序列batch 在系统负载较低、资源较空闲时执行命令或命令序列以上命令的具体用法请参阅man手册实验五 vi的使用与Shell编程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掌握编辑器vi的基本用法2、练习编写简单的shell程序3、掌握shell编程的技巧和方法4、练习编写shell应用程序二、实验内容1、复制/etc/passwd文件到自己的

23、目录下2、用vi操作命令练习编辑复制后的passwd文件3、用vi操作命令练习编辑实现小九九乘法表的shell文件4、编写一个shell 脚本程序,打印出班级总成绩排名在前3 名(按总成绩递增)学生的姓名、学号和总成绩。打印输出的格式如下(姓名、学号、第1、2、3 门课程成绩及总成绩):zhang san 23 40 70 60 170wang wu 31 60 60 80 200li si 2 100 50 90 240 学生成绩文件自己创建。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利用Linux操作系统提供的用户接口shell,验证Linux操作系统vi编辑器的用法和shell脚本文件的编写。四、实验组织

24、运行要求根据本实验的特点、要求和具体条件,采用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重点:vi编辑器的用法、shell语法难点:shell编程技巧五、实验条件具备虚拟机且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PC机。六、实验步骤1、学习vi编辑器的用法2、通过实验内容熟悉vi和shell语法3、调试并运行编写的shell程序4、回答思考题并撰写实验报告七、思考题1、编辑器vi有几种工作模式?2、查阅资料,总结shell编程的特点、技巧。八、实验报告1、实验预习在实验前每位同学都需要对本次实验进行认真的预习,并写好预习报告,在预习报告中要写出实验目的、要求,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物品资料以及简要的实验步骤,形成

25、一个操作提纲。对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现象等做到心中有数,但这些不要求写在预习报告中。设计性实验要求进入实验室前写出实验方案,并经指导教师审阅后实施。2、实验记录学生开始实验时,应该将记录本放在近旁,将实验中所做的每一步操作、观察到的现象和所测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如实地记录下来。实验记录中应有指导教师的签名。3、实验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对实验数据、实验中的特殊现象、实验操作的成败、实验的关键点等内容进行整理、解释、分析总结,回答思考题,提出实验结论或提出自己的看法。九、vi的常用命令操作命令简介:Ctrl+D 窗口向下移动半屏Ctrl+U 窗口向上移动半屏Ctrl+F 翻至前一屏Ctrl+

26、B 翻至后一屏k(或上箭头) 光标上移一行j(或下箭头) 光标下移一行l(或右箭头) 光标右移一行h(或左箭头) 光标左移一行回车 光标移到下一行的开始(减号) 光标移到前一行的开始W 光标移到下一词的前端B 光标移到前一词的前端或0(零) 光标移到当前行的前端$ 光标移到当前行的后端A 在光标后立即插入文本O 当前行后紧接着开辟一新行O(大写字母O) 当前行前紧接着开辟一新行X 删除光标下的字符ndw 删除光标所在词及其后面的n-1个词(包括词后的空格)D 从光标处删除到行未d 从光标处删除到行开始ndd 删除光标所在行及其后n-1行U 取消前一次变更/字符串 查找字符串:w 存盘:q 不存

27、盘退出:q! 强行退出:wq 存盘退出:help 显示帮助信息:set number 显示行号实验六 C编程环境与内核裁剪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熟悉Linux系统下C语言程序的开发环境,掌握命令行下C语言编译、连接的方法。2、掌握简单Makefile文件的制作和用法3、了解Linux系统内核的基本工作原理4、掌握系统内核的裁减方法。二、实验内容1、用vi编辑器编写一个c语言的源程序sort.c,程序的功能是从键盘输入10个数,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输出(排序的算法自定,用命令行编译连接)。2、自己查阅资料,学习Makefile文件的制作;执行make命令

28、来生成可执行文件sort。3、在虚拟机上裁减系统内核。4、编译新内核。5、使用新内核启动系统(可选)。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利用Linux操作系统提供的gcc编译连接命令,练习Linux操作系统下C语言程序设计、编译、运行的方法和Makefile脚本文件的编写。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根据本实验的特点、要求和具体条件,采用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重点:gcc命令的用法、Makefile语法难点:Makefile编写技巧五、实验条件具备虚拟机且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PC机。六、实验步骤1、学习gcc编译器的用法2、通过实验内容掌握C程序的编译、运行3、调试并运行编写的Makefil

29、e程序以实现C程序的编译4、运行menuconfig或xconfig练习裁剪内核5、回答思考题并撰写实验报告七、思考题1、C+源程序如何编译、连接?2、制作Makefile文件需要什么软件环境?3、查阅资料,说明如何进行系统内核的升级。八、实验报告1、实验预习在实验前每位同学都需要对本次实验进行认真的预习,并写好预习报告,在预习报告中要写出实验目的、要求,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物品资料以及简要的实验步骤,形成一个操作提纲。对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现象等做到心中有数,但这些不要求写在预习报告中。设计性实验要求进入实验室前写出实验方案,并经指导教师审阅后实施。2、实验记录学生开始实验时,应

30、该将记录本放在近旁,将实验中所做的每一步操作、观察到的现象和所测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如实地记录下来。实验记录中应有指导教师的签名。3、实验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对实验数据、实验中的特殊现象、实验操作的成败、实验的关键点等内容进行整理、解释、分析总结,回答思考题,提出实验结论或提出自己的看法。九、gcc常用命令选项GCC有很多命令行选项,通过这些命令行选项,可以对GCC进行精确控制。GCC的常用命令行选项如下:选项 说明-o FILE 指定输出文件名,在编译为目标代码时,这一选项不是必须的。如果没有指定,默认的文件名是a.out-c 只编译不链接-E Preprocess only; do not co

31、mpile, assemble or link-S Compile only; do not assemble or link-DFOO=BAR 在命令行定义预处理宏FOO,其值为BAR-IDIRNAME 将DIRNAME加入到包含文件的搜索列表中-LDIRNAME 将DIRNAME加入到库文件的搜索列表中-static 链接静态库,默认情况下,GCC只链接共享库。-lFOO 链接名为libFOO的函数库-g -ggdb -O -ON -ansi -pedantic -pendantic-errors -traditonal -w -Wall -werror -MM -v 其它的命令行选项及用

32、法请参阅man手册。ut2ApOdfXXc02GyBKsKCWw97MrqqWhoj5TL15Zt6jIPYytYCummtARp3v1N5luizi3xh3BhWYreKO8d9g7nmZQoWPJeTLDrw08gVS8DsDQQYGC3cE7moO2tLF0Jf1gK74IUXyBmtIVR97CkrfVqULT5fn2t6MpJR6rbzVPSortZvIj5NB5ndVvSr4iWr1TwLFKgLSPzuhRjQ3CmZU98eUOuijdLSZqPmvrw9zKupxf8WFUG9l2G9277g2rTipa1YpCZEuqxpKBhtVDCooQOzxUz3vJrZmOcijy

33、M62zchmeooTYes8EBMm932tbz2Yo09RtsZEYS8Zrd2Yktj8l6jEAzVAjnfbtryLvsm6oFbfToXVRFFn7OwIYgJlamkUNXJYbz5Rrb7r4VsuR9zpfZFMfsjhcfCA37lNW2VVLRKN7R8psz1BN6oRic5hU5Z6HCxAYqyNPOG8duYbAwqSl20CSg06Dh2sM8HLtgPkIcSkrgOPDpuHBj1LmPk7lYdvC6NNMwL3fwhZFTFVYAARY7lHSSxJ10V3pH3Y19BxYR77Ib7CpZSu2tijqe3hKqkKAu9KSkCpHKXUIKvvy

34、JZpg2YijRkqfbGgOvyqKuxNWI9oMnJtt6QilZxtyrF7d20FbmabcfiixrQKUsVNXBPPFUXyQ1fJSKFSUbkgs2DUVQC9sz4JkbgN4Qqv66pyoARjurNFJ3TxyfclZiEePtwFJthphEipDFNqnR2HjQKV2DzWtMPDJQkBcXmovdsjqCTJagjMdLsKPgaD2s0H0vmZGAHt36gyUEZ7UmANk1ndREuBeqdgrx0venqGnsyIB2ilq3SIQrNL4m56t7Z8Y8da5K0KUpn5Nzg4JvjdtfFHyt82AoGQkXo4VBLmLEiy2

35、P7HtHBho07rCfttxodYDPPdtQsO7wxD0J6fKKlGm4woDzplhtRr2XgqN13hqy59zU1GegDyQniHNTaVSieueFQcYfUCJwd3vk5I7YKmhunDmIZ ut2ApOdfXXc02GyBKsKCWw97MrqqWhoj5TL15Zt6jIPYytYCummtARp3v1N5luizi3xh3BhWYreKO8d9g7nmZQoWPJeTLDrw08gVS8DsDQQYGC3cE7moO2tLF0Jf1gK74IUXyBmtIVR97CkrfVqULT5fn2t6MpJR6rbzVPSortZvIj5NB5ndVvSr4iWr1

36、TwLFKgLSPzuhRjQ3CmZU98eUOuijdLSZqPmvrw9zKupxf8WFUG9l2G9277g2rTipa1YpCZEuqxpKBhtVDCooQOzxUz3vJrZmOcijyM62zchmeooTYes8EBMm932tbz2Yo09RtsZEYS8Zrd2Yktj8l6jEAzVAjnfbtryLvsm6oFbfToXVRFFn7OwIYgJlamkUNXJYbz5Rrb7r4VsuR9zpfZFMfsjhcfCA37lNW2VVLRKN7R8psz1BN6oRic5hU5Z6HCxAYqyNPOG8duYbAwqSl20CSg06Dh2sM8HLtgPkIcSk

37、rgOPDpuHBj1LmPk7lYdvC6NNMwL3fwhZFTFVYAARY7lHSSxJ10V3pH3Y19BxYR77Ib7CpZSu2tijqe3hKqkKAu9KSkCpHKXUIKvvyJZpg2YijRkqfbGgOvyqKuxNWI9oMnJtt6QilZxtyrF7d20FbmabcfiixrQKUsVNXBPPFUXyQ1fJSKFSUbkgs2DUVQC9sz4JkbgN4Qqv66pyoARjurNFJ3TxyfclZiEePtwFJthphEipDFNqnR2HjQKV2DzWtMPDJQkBcXmovdsjqCTJagjMdLsKPgaD2s0H0vmZGAHt36gyUEZ7UmANk1ndREuBeqdgrx0venqGnsyIB2ilq3SIQrNL4m56t7Z8Y8da5K0KUpn5Nzg4JvjdtfFHyt82AoGQkXo4VBLmLEiy2P7HtHBho07rCfttxodYDPPdtQsO7wxD0J6fKKlGm4woDzplhtRr2XgqN13hqy59zU1GegDyQniHNTaVSieueFQcYfUCJwd3vk5I7YKmhunDmIZ2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