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设计质量手册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7397808 上传时间:2021-11-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3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压力管道设计质量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压力管道设计质量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压力管道设计质量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压力管道设计质量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管道设计质量手册(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版本 A/1 YLYA-01-2008 第 13页 共 13页 压力管道设计质量保证手册公司地址:北京市房山区燕山燕东路15号 电话:010-69343321邮政编码:102500 传真:010-69345760目 录0.1 企业简介20.2 手册的管理31 术语和缩写32 质量方针43 质量体系44 设计控制 75 各级设计人员的培训、考核、奖惩 126 设计管理制度 130.1 企业简介北京燕山玉龙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龙公司)是根据中国石化整体工作部署,于2007年整体改制而组建的新的有限责任公司,其前身-北京燕化石油化工设计院始建于1984年,隶属国家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北京燕

2、山石油化工公司,是一个以石油化工为主的综合性甲级设计单位,具有化工石化医药行业甲级、建筑行业甲级、石油天然气(油气库)甲级的设计资格和工程造价咨询、工程监理甲级资质,市政公用(给水、排水、热力、燃气)行业、石油天然气(管道输送)行业、环境专项设计乙级资格和城市规划编制乙级资格,压力管道和A2、A3、SAD级压力容器的设计资格,并持有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颁发的甲级咨询证书。玉龙公司现有员工224人,其中各类国家注册工程师50多人。专业类别齐全,人员结构合理,办公设施完善,设计装备先进。公司注册资本2091.99万元。玉龙公司具有承担大中型石油化工炼油装置、石油化工装置、有机化工装置的技术咨询、可行

3、性研究、总体规划和工程设计能力,并具有承担上述工厂配套服务的供电、供汽、给排水、通讯、环保、储运等公用辅助工程及各类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能力,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尤其是在合成橡胶、环保工程、大型储罐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专有技术,在同行业中取得了很好的知名度和信誉。同时,玉龙公司还参与了燕山石化乙烯改扩建、青岛炼化大炼油工程、天津100万吨/年乙烯工程、海南乙烯工程、大连西太平洋1000万吨/年炼油工程等一大批国内石化企业的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及工程监理任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二十多年来,玉龙公司坚持“立足燕山、服务石化、面向全国”发展理念,承担了数千个项目的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和工程管理服务,足迹遍布

4、祖国的大江南北。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数十个项目获得国家、省市和行业的优秀奖。在开展工业项目建设的同时,玉龙公司还具备各类民用建筑、公用工程、城市规划的设计能力和管理经验。二十多年来,参加了燕化公司总体布局的规划,总共完成了三百多万平方米的民用住宅和配套设施的建设,使燕山成为北京郊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方便的卫星城镇。玉龙公司实行科学管理,重视技术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管理体系,1997年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2004年又通过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HSE管理体系的认证,为进一步规范公司的管理提供了保证。0.2 手册的管理为了保证压力管道设计过程符

5、合GB/T19001-2000标准的要求以及压力管道设计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公司根据上述要求编制了压力管道设计质量保证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该手册对压力管道设计过程的资源配备、程序、执行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是压力管道设计的纲领性文件,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手册由技术质量部编制,压力管道技术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1 术语和缩写本手册采用GB/T 19000-2000 idt ISO 9000:2000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的术语及下述定义。1.1 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1.2 设计和开发将要求转换为产品、过程或体系的规定的特性或规范的一组过程。1.3 工程设计依据建设工程所在地的自然

6、条件和社会要求,运用当代科技成果,将顾客对拟建工程的要求及社会要求,转化为建设方案和图纸,最终使顾客满意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1.4 条件(即设计条件)分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1.4.1 外部条件顾客或分供方提交给本公司的设计工作基本数据(如政府主管部门的批文、批件,当地气象、地质资料,原辅物料、燃料、水、电、汽供应情况)、产品规格和数量等方面的书面文件。1.4.2 内部条件同一项目公司内部各专业之间开展设计工作的作为设计输入和责任分界的设计接口书面文件(如条件表、条件图等)。1.5 校、审(指校核、审核)即实施设计控制要素的验证工作。设计工作一般分为设计、校对、审核、审定岗位,各岗位由具备相应

7、资质的人员担任,并按规定在工程设计文件上签署姓名、日期,校、审人员应按规定填写校审记录并承担相应的责任。1.6 设计阶段根据设计目的、内容和深度要求不同,将设计全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如编制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上亦称设计前期工作阶段)、基础工程设计、详细工程设计。1.7 设计成品(工程设计文件)各设计阶段形成的最终设计输出,如文字说明、图纸、表格等。2 质量方针以精心的设计、科学的管理、可靠的技术、周到的服务为用户提供安全、经济、适用的工程建设精品,以完美的质量使用户满意是我们不懈的追求。3 质量体系3.1 压力管道设计组织机构技术负责人经营计划部技术质量部工艺室专业负责人公用工

8、程室设计经理压力管道设计人员3.2 各级设计人员3.2.1 严格按照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的要求,任命压力管道设计各级设计人员,落实岗位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实行设计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并接受质量工程师的监督检查。3.2.2 公司现有52名压力管道设计人员,符合不少于10人的规定,其中审定人4名,审核人14人,校核人17人。3.2.3 公司每年对各级压力管道设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能考核,考试成绩计入“个人技术考评档案”中。3.2.4 公司严格控制各级压力管道设计人员的变化,力争保证各级设计人员每年变动人数在规定范围内。新增加的设计人员必须进行技术技能培训,经理论考试合格后,才能从事压力管道设

9、计工作。3.2.5 压力管道设计人员名单a) 技术负责人(1人) 白殿武b) 压力管道设计审定人(4人) 孙吉庆、林敏杰(兼材料)、宋继武、白殿武(兼应力)c) 压力管道设计审核人(14人) 许 健、宋继武(兼应力)、王玉亮(兼材料)、高学亮、王 伟、吕魏红、胡秀敏、王绍铭、何 浩、商 莹、左 莉、方晓黎、马 可、张建军 d) 压力管道设计校核人(17人) 赵素芬、薛润芝、刘永强、李崇波、彭 强、韩振飞、庞尔祥、吴庆华、尤世平、崔 杰、彭安民、魏 岸、黄 惠、王 莹、谭 霞、童彦瑾、张建平e) 压力管道应力分析审核人(3人) 白殿武、宋继武、胡跃华f) 压力管道材料选用审核人(2人) 林敏杰、

10、王玉亮g)压力管道设计人(17人) 王冲、管华荣、刘文惠、赵耿昌、郭炜、李秀芝、成刚、杨帅、张加卫、郭建邦、杨喜妹、仇志康、管莹瑛、常艳艳、邹新平、徐晓玲、侯晓丽3.3 各级人员的职责3.3.1 设计人员的职责a) 在项目专业负责人的领导下,承担分配的设计任务,对设计文件的设计质量和设计进度负责。b) 认真贯彻劳动部颁发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执行国家和中石化集团公司等部颁标准、规范、规定;遵守公司压力管道设计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规定。c) 根据工艺专业提供的管线索引表,针对工艺介质特点,及其设计温度、设计压力,正确选择材料,确定腐蚀裕度,正确应用设计数据进行压力管道壁厚计算,编制管道材

11、料等级规定。d) 根据压力管道设计数据及配管研究图,选择适宜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电算程序,进行压力管道的应力计算和分析。e) 按规定进行设计文件的编制工作。做到制图比例适中,视图投影正确,图面清晰,尺寸、数字、符号、图例准确无误,文字叙述通顺、简练、准确。f) 完整地编制压力管道各类设计文件,自校后提交校核人。校审意见返回后负责按校审意见对设计文件进行修改,并在“设计文件校审(验证)记录卡”上签署。设计完成后将设计条件(输入)和设计过程中产生的质量记录交项目专业负责人汇总。g) 进行绘图和校对工作。h) 向有关专业提出设计输出条件,协同专业负责人对有关专业的设计文件进行会签。i) 按规定签署

12、设计文件。j) 负责归档以后又发生的设计文件修改工作。k) 认真处理管道预制、安装、生产操作中出现的有关设计问题。l) 在技术问题上当与校审人员有争议时,应协商解决,并遵循上级技术人员的意见。3.3.2 校核人员的职责a) 在审核人的指导下,与设计人共同商讨设计原则、设计方案、选型、选材和配管走向,并帮助设计人解决设计中的一般技术问题。b) 校核压力管道设计是否正确贯彻劳动部颁发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是否执行了国家和中石化集团公司等部颁标准、规范、规定;是否遵守了公司压力管道设计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规定。c) 全面校核设计文件,主要内容包括:1) 设计说明书;2) 图纸:设备布置图、管

13、道布置图、单线图等图纸的图面布置、走向、尺寸、材料、数量、碰撞等;3) 表格:管道材料等级索引表、管道材料等级表、管段表、材料表等表格的材质、采用标准、数量等;4) 计算书:设计条件、计算公式、计算结果、电算程序;d) 校核设计是否符合制造、安装、生产的要求和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并对所校核的设计文件质量和完整无误负责。e) 校核设计成品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工程技术统一规定。标准图、复用图的选用是否恰当。f) 校核设计人员编制的向其它专业提出的设计条件。g) 校核设计人员编制的设计变更通知单。h) 认真填写“设计文件校审(验证)记录卡”,“质量评定卡”等质量记录,并按规定签署设计文

14、件。i) 进行绘图的复校工作。j) 负责校核归档后又发生的设计文件的修改内容。3.3.3 审核人员的职责a) 对设计是否符合设计条件(输入)负责,参与设计原则和主要技术方案的讨论研究,制定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对压力管道的主要技术问题及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合理性负责。b) 在设计过程中协调和处理好设计人、校核人之间的意见,并解决设计人或校核人提出的疑难技术问题。c) 审核压力管道设计是否正确贯彻劳动部颁发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是否执行了国家和中石化集团公司等部颁标准、规范、规定;是否遵守了公司压力管道设计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规定。d) 审核压力管道的强度计算、刚度计算、

15、配管设计、材料选择是否正确合理。e) 审核向有关专业提出的设计条件(设计输出,下同)是否正确齐全。f) 审核主要的安装尺寸和关键工艺要求的尺寸是否正确;选用的复用图、标准图是否当。g) 审核技术条件是否完整恰当,叙述是否准确。h) 认真填写“设计文件校审(验证)记录卡”,“质量评定卡”等质量记录,并按规定签署设计文件。i) 审核归档后发生的设计文件的修改内容。j) 协助设计室做好培训工作。3.3.4 审定人员的职责a) 在压力管道设计过程中应参加重大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案的讨论、评审,决定重大的配管设计、计算方法、材料选择和技术条件。b) 负责审定设计原则,对设计的技术先进性、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

16、性等重大原则问题负主要责任。c) 对设计、校核、审核人之间在设计技术上的分歧意见作出最后的决定。d) 审定主要计算公式、基础数据、主要的安装尺寸和关键性技术问题。e) 认真填写“设计文件校审(验证)记录卡”。f) 按规定签署设计文件。4 设计控制4.1 总则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关键阶段,在设计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控制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整体水平至关重要。设计质量对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特性和满足顾客要求有决定性的作用。公司在编制管理体系时充分识别到设计过程的有关特性并制定了设计过程控制程序(YL-P08),使设计过程可以有效顺畅地进行。4.2 工作程序4.2.1 设计策划4.2.1.1 公司在进行开展设计

17、项目时,要求每个项目均要进行相关的策划。设计策划应确定以下内容:a) 设计阶段;b) 项目组成员及其职责;c) 适合每个设计阶段的设计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包括人员和适宜的时机);d) 项目的进度安排,包括确定设计输入要求的时限、设计输出文件的发布和交付、专业协作时限等;e) 设计成品的主要内容,如主要图纸清单等;f) 设计成品交付后提供现场服务的要求和职责(适用于详细工程设计阶段);g) 本项目对资源的特殊要求。4.2.1.2 公司对参与项目的各专业或小组之间的接口实施管理,详见工程项目内外组织和技术接口规定(SJ-25)和工程设计专业分工规定(SJ-14)。4.2.1.3 当有外部组织参与

18、设计时(如合作设计、设计分包),公司应对参与设计的不同组织之间的接口进行规定并管理,明确职责,确保信息的有效沟通。外部接口的管理通常包括:a) 以合同条款规定各方的设计分工、设计范围和相应的职责权限;b) 在有关协议或联络会议纪要中确定各方技术要求;c) 技术协议文件的验证。4.2.1.4 设计策划的主要结果是“设计开工报告”,顾客有要求时还应单独编制质量计划,必要时随设计的进展加以更改。4.2.2 设计输入4.2.2.1 设计经理应确定与工程建设要求有关的设计输入要求并保持记录。通常应包括以下内容:a) 设计依据,如合同/委托书、设计基础资料、项目批准文件、强制性标准、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

19、、上阶段设计和开发输出、设计确认结果等;b) 由产品要求转化的质量特性要求,通常包括:1) 功能性:建设工程的功能、规模、使用要求、美学要求等;2) 可信性:建设工程的可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和维修保障性等综合性能的描述,以反映工程投产使用的可信程度;3) 安全性:建设工程将伤害或损失的风险限制在可接受水平的能力;4) 可实施性:对已知的采购、施工、安装能力的适应性;5) 适应性:在有要求时,建设工程适应变化的能力,包括合理发展、改扩建需求等;6) 经济性:建设工程寿命周期费用和经济效益;7) 时间性:满足交付要求时限以及建设进度、投产/使用时间要求的能力。c)适用时,以前类似设计的成功的或需

20、要改进的信息;d)设计所必需的其他要求,如特殊的专业技术要求等。4.2.2.2 公司采用会商或审批的方式对设计输入文件进行充分性和适宜性的评审,确保设计输入完整、清楚、不自相矛盾。4.2.3 设计输出4.2.3.1 设计输出文件的形式包括设计图纸、文字说明、表格等,设计文件的内容、深度、格式执行公司有关规定,并经过相关授权人员的批准。4.2.3.2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应满足以下要求:a) 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b) 给出采购、生产、施工、安装、开车和服务的适当信息,如设备表、材料表、配管图及施工、安装等;c) 包含或引用施工、安装验收规范;d) 适用时,规定对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须的产品特性;e)

21、在放行时得到授权人员的批准。4.2.3.3 在对外发送涉及压力管道的设计文件时,应按规定加盖本公司“压力管道设计资格印章”。4.2.4 设计评审4.2.4.1 根据设计策划的安排,为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产品要求的能力,公司编制了设计评审规定(SJ-09),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必要的措施。4.2.4.2 设计评审分为室级评审和公司级评审,评审的输入应该是拟评审阶段的设计结果。4.2.4.3 评审通常采用会议方式,评审的参加者应包括与所评审的设计阶段有关职能的代表。必要时可以邀请顾客参加。4.2.4.4 记录评审的结果以及对存在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技术质量部负责检查措施的实施情况。评审输出

22、应由评审会主持人确认。4.2.5 设计验证4.2.5.1 在设计输出文件批准发放前,应按设计文件校审和签署规定(SJ-24)实施设计验证,以确保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4.2.5.2 除按校审规定进行校审外,必要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如比较法、试验法、模拟法等)对设计输出进行验证。4.2.5.3 应记录验证的结果及针对验证发现问题所采取的措施。采取措施后应再次验证。4.2.5.4 压力管道设计文件的验证应该由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进行,同时填写校审卡片。4.2.6 设计确认4.2.6.1 设计确认由顾客或政府主管部门分阶段实施,确认活动通常包括:a) 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b) 方案设计审查;c

23、) 基础(初步)设计的审批;d) 施工图设计的图纸会审及按主管部门规定进行的施工图审查。4.2.6.2 在设计确认时间已有规定要求时,确认活动应列入计划安排。经营计划部按计划组织相关设计人员参加。4.2.6.3 参加设计确认的设计人员应记录设计确认的意见。在确认的后续阶段应对确认提出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正式下达的确认结果(如审查意见)与记录意见不一致时,应予以协调解决并记录。4.3 设计类别、级别、品种范围 本公司已经获得GA类GA1(1)、GA2,GB类GB1、GB2,GC类GC1(1)、GC1(2)、GC1(3)、GC2、GC3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证书。具体内容见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

24、则。4.4 材料代用4.4.1 压力管道材料的材质代用4.4.1.1 代用材料材质的一般要求 a)代用材料材质必须附有材料厂完整的质量证明书(或复印件)且与实物相符,材料材质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级、部级及专业级有关技术条件(与最新版为准)。如质量证明书(或复印件)数据不全或技术要求不全,应由建设单位按材料材质所要求项目进行检验,提出合格后方可使用。 b)压力管道用材料材质的代用应遵守管道材料等级规定及其它有关标准规范对其使用限制和范围的规定:1) 含碳量的限制;2) 设计压力的限制和范围;3) 使用温度的限制和范围;4) 介质的限制和范围;5) 对材料材质的特殊要求。 c) 代用材料材质应符合原设

25、计的要求:1) 机械性能、化学成分、耐腐蚀性对设计条件(温度、压力、介质、结构)的适应性;2) 制造加工工艺的适应性(尤其要注意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焊接热处理及冷热加工性能);3) 材料材质相互代用所引起的热应力和异种材料材质焊接的要求。4.4.1.2 允许代用材料材质的范围 a) 材料材质的降级代用1) 一般不允许以高代低,必须时可少量代用;2) 代用材料材质在满足4.4.1.1要求时,高合金钢可代用低合金钢,低合金钢可代用普通低合金钢,普通合金钢可代用普通碳素钢。 b)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板厚度小于或等于10毫米时,代用钢板的增加厚度不得大于3毫米;厚度大于10毫米时,代用钢板的增加厚度不得

26、大于2毫米;高合金钢板厚度小于或等于8毫米时,代用钢板的增加厚度不得大于2毫米,厚度大于8毫米时,代用钢板的增加厚度不得大于1毫米。 c) 材料材质的升级代用 1) 一般不允许升级代用,但经过严格复验,达到设计要求,允许升级代用; 2) 钢材升级代用应按下列复验要求进行。复验一般由制造部门进行,并以书面的形式提交给原设计部门确认: 按原设计钢材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合格指标进行复验并合格; 复验的分批规定和取样率应符合原设计钢材标准、钢材的技术要求以及附表的要求(按三者检验率较高者); 按GB/T8163、GB9948、GB3087生产的碳钢和低合金钢管作为GB5310、GB6479高压用钢管的

27、代用钢材时,必须按批在成品管上取样进行非金属夹杂物分析(硫化物3级,氧化物和硅酸盐3级),实验方法按GB/T10561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显微测定法”进行; 必要时,可要求对代用钢材进行金相组织或其它性能进行检测,作为判断依据。钢材代用的复验取样率表钢板按原设计钢材标准加倍取样,原已规定逐张检验者除外钢管同上锻件按JB4728规定4.4.1.3 不允许代用材料材质的范围 a) 无标准的钢材不得作为代用钢材; b) 沸腾钢、半镇静钢不得代用镇静钢; c) 高合金钢、低合金钢、普通低合金钢和普通碳素钢不得超级代用。4.4.1.4 进口钢材作为代用钢材 a) 确认进口钢材的使用范围和限制: 1)必须

28、符合国外有关钢材标准(如ASTM、DIN、JIS、BS等)的要求,同时这些钢材已被国外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确认为许用钢材;2)符合国外现行标准、规范对该钢材标准和钢号的许用范围和限制;3)对照国内相似钢材的使用温度和介质的限制和范围。 b) 确认技术条件:1)符合国外相应标准的技术要求; 2)使用状态(热处理等)应符合国外相应标准、规范的规定; 3)符合4.4.1.1条1)款的规定。 c) 确定许用应力: 1)对国内有关标准已列入的不锈钢、低合金耐热钢(Mo钢、Cr-Mo),进口钢材可按国内有关标准选取许用应力值; 2)按进口钢材标准、规范提供的机械性能保证值与国内技术规定的安全系数求得值。

29、d) 焊接工艺: 进口钢材作为代用钢材时,如施工单位首次使用,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焊工培训、焊工考试和试件评定等,合格后方可执行。4.4.2 压力管道材料的规格代用应满足下列条件a) 工艺要求,如:温度、压力、流量及腐蚀性等。b) 自动控制的要求,如:流量孔板及其前后直管段要求等。c) 安装条件的要求,如:空间布置、支承负荷等。4.4.3 下列情况压力管道材料的代用应进行认真核算,符合设计要求情况下允许代用。a) 高压、低温及腐蚀性介质所使用的特殊材质的管线;b) 需要进行应力计算及振动计算的管线如:工业炉、冷箱、大型压缩机及透平、膨胀机等的连接管线等;c) 有流量分配及压力降要求

30、的管线,如:气液两相流、输送颗粒物料的管线等。4.4.4 文件签署压力管道材料的代用必须由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书面形式提交原设计人,经原有关设校审人员确认后,按相关规定编制设计变更单。4.5 设计修改设计更改均应按规定由授权人员加以确定,形成文件并按规定批准。对涉及合同条款的设计更改应按照相应规定执行。必要时,设计的更改应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以评价设计更改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及对相关专业设计的影响,并提出必要的措施。设计更改文件发布前应进行批准。对更改的评审结果及必要的措施进行记录并保存。具体要求见设计过程控制程序(YL-P08)。4.6 设计文件变更通知单4.6.1 压力管道设计文件归档后,未经

31、有关部门批准和办理规定手续,任何人无权更改;4.6.2 若发现错误确须更改时,应填写设计变更通知单,并经专业负责人和设计经理批准,重大技术问题的更改还须经压力管道技术负责人批准;4.6.3 设计文件更改后,必须由更改人(设计或校核人)、审批人(审核或审批人)签署;4.6.4 若设计文件更改后会引起其他专业的更改时,该项目的压力管道专业负责人应及时通知设计经理,并向有关专业提出更改资料。5 各级设计人员的培训、考核、奖惩5.1 设计室(工艺室、公用工程室)应根据本部门人员状况,负责确定本部门员工需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考核的内容和等级;5.2 人力资源部应根据各部门的培训需求,负责制定公司年度培训计

32、划,经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实施;培训的内容应考虑到公司压力管道设计人员的需求以及公司发展的需求。5.3 人力资源部、设计室应根据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安排,负责组织实施员工培训,并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5.4 设计室应通过组织学习管理体系文件、开展质量教育活动等方式,确保本部门员工充分理解和认识本职岗位的重要性,教育员工为实现质量目标尽责尽力;5.5 人力资源部负责保存本公司员工的培训记录和培训资格证书复制本,并根据考核情况给予奖惩;设计室负责保存本部门员工的学习记录。6设计管理制度公司共制定压力管道设计管理制度13项。分别是:1)压力管道各级设计人员的条件(JS-10.1-2008 )2)压力管道各

33、级设计人员的考核制度(JS-10.2-2008 )3)压力管道各级设计人员岗位责任制(JS-10.3-2008 )4)压力管道设计工作程序(JS-10.4-2008 )5)压力管道设计条件的编制与审查规定(JS-10.5-2008 )6)压力管道设计文件校审与签署规定(JS-10.6-2008 )7)压力管道标准化工作管理制度(JS-10.7-2008 )8)压力管道设计文件的质量评定(JS-10.8-2008 )9)压力管道设计文件管理制度(JS-10.9-2008)10)压力管道设计文件的更改制度(JS-10.10-2008)11)压力管道设计文件的复用制度(JS-10.11-2008)12)压力管道设计条件图(表)的编制规定(JS-10.12-2008 )13)压力管道设计印章的使用与管理制度(JS-10.13-200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