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四段三轮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探索评奖.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7369080 上传时间:2021-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四段三轮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探索评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四段三轮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探索评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四段三轮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探索评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四段三轮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探索评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四段三轮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探索评奖.doc(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四段三轮”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徐 昭(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13)摘 要:本文进一步明确了“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介绍了其主要类型,设计了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四段三轮”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实施办法,并结合“工学交替” 人才培养特点,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作业流程”课程体系。关键词: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随着二战后英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也称“半工半读”。它是指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企业学习与在学校学习交替进行,实现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工作与学习结合,学

2、习与就业结合。工学交替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宗旨,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一种扶贫助困的育人新模式。从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生源情况来看,大约40%50%是贫困生。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为他们低费或免费接受职业教育创造了条件。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目前,职业学校推行工学交替主要采用如下三种方式:固定学制下的工学交替。这种类型的工学交替不推延毕业时间,在三年时间内实施工学交替。弹性学制下的工学交替。为了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学生因到企业顶岗生产而耽误的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教学时间,用延长学制的方法解决。学分制下的工

3、学交替。即是根据企业的需要安排顶岗工作时间,实行弹性学分制。2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四段三轮”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学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通过深入企业一线调研,根据国家职业标准,校企合作重构了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将本专业开设的课程(学习领域)划分为基础学习领域、专业核心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三个部分,确定了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汽车传动系统检修汽车行驶转向制动系统检修汽车电气系统检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等7门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按照内容的前后关系安排在第二到第五学期“四个时段”进行,各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

4、本技能在校内实训中心完成,操作技能强化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每学期按照16周在校内学习、4周在校外工作的方式分“三个轮次”组织工学交替,即第二、三学期(第二学期后期+暑假+第三学期前期)合为一轮次、第四、五学期分别为一轮次,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学期为基础理论知识初步培养学期;第二、三学期为工学交替职业能力养成学期;第四学期为工学交替职业能力强化学期;第五学期为工学结合预顶岗实习学期;第六学期为顶岗实习预就业学期,学生完成学业,应聘就业。实践证明,通过该模式的实施,本专业的学生能较好地掌握7门核心课程所必须的职业岗位能力。校内学习(18周)入学教育/军训(2周)日第一学期基础理论知识初步培养学期

5、寒假校内学习(16周)校外工作(4周)第二学期工学交替职业技能养成学期暑假校外工作校内学习(16周)校外工作(4周)第三学期工学交替职业技能养成学期寒假校内学习(16周)校外工作(4周)第四学期工学交替职业技能强化学期暑假校外工作校内学习(16周)顶岗实习(4周)第五学期工学结合预顶岗实习学期寒假顶岗实习顶岗实习(19周)毕业教育(1周)第六学期顶岗实习预就业学期就业图1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四段三轮”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3 “四段三轮”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实施为了化解“四段三轮”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关难点,我们着重处理好了“工学交替”与教学方案、学生管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

6、关系,保证了“四段三轮”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3.1 “工学交替”与教学计划之间关系的处理首先我们调整了教学计划,使教学计划适应“四段三轮”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做到内容换位、时间错位、活动定位。内容换位就是合理安排“工”与“学”的比重,把以前理论课唱主角换位为实践课唱主角,加大“工”的比重;时间错位就是把理论课放在企业生产淡季,把实践课调整到企业需要人的生产旺季,打好时间差,解决理论与实践冲突的问题;活动定位就是不同专业对应不同实践岗位,定好位置,学校随时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对教学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改革,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生产需要和学校开展“四段三轮”

7、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做到校企双赢。 3.2 “工学交替”与学生管理之间关系的处理在“四段三轮”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管理中,我们做到了工作管理企业抓,日常管理共同抓。工作期间是学生了解企业、适应岗位、培养职业品质的最好时机,学生管理以企业为主,按厂纪厂规和奖惩措施对学生进行管理,做到与经济利益挂钩,与未来录用就业挂钩。日常管理校企共管,学校派出专业教师进驻企业,与企业管理人员一起,解决好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工作、生活问题,并负责学生、学校、企业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学校在学生实习、就业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立了办事处,建立了校企互访制度、跟踪制度。3.3 传统模式与“四段三轮”式工学交

8、替模式之间关系的处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材大多有知识与技能割裂的现象,原来课程设置大多为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汽车电气设备汽车运用、汽车维修等,如对于“发动机”这一知识点,汽车构造讲授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讲授其工作循环,汽车电气设备讲授起动系、点火系等电气方面的知识,汽车运用讲授其如何正确使用,最后汽车维修讲授相关维修知识。这种课程体系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认识和技能掌握规律,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本专业教学团队通过整合课程内容,确定了发动机机械检修汽车传动系检修等课程,并且以系统和总成为单元,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开发了所有核心课程,使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

9、认知认识和技能掌握规律,提高了教学效果。3.4 顶岗实习与就业之间关系的处理由于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就业率较高,不少学生顶岗实习即是就业。顶岗实习是强化学生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实施过程中,一些高职院校往往开始阶段安排得井井有条,实习结束时由于学生已经就业,故而一般比较草率。为此,我们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从细节着手,较好地掌握了学生的实习计划的执行情况、技能掌握情况,对技能考核、成绩评定、总结等环节以及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教训进行了系统的收集、归纳和总结,较好地处理好了顶岗实习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在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毕业生的首次就业率。4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工学交替”“作业过程”课

10、程体系根据“四段三轮”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的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按照职业岗位作业过程,划分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岗位群,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某一特定工作的作业过程为导向,构建“作业过程”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中融入汽车维修工相关国家职业标准,使各作业单元所包含的课程科目和课程内容既实用又便于灵活驳接, 4.1 “作业过程”课程体系开发流程“作业过程”课程体系构建流程为:分析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对这些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确定行动领域,并向学习领域转换,确定学习情境。4.2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作业过程”课程体系开发根据“作业过程”课程体系开发流程,汽

11、车运用技术专业其课程体系具体开发过程如下:a.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作业流程”按照汽车维修企业生产模式,将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岗位群划分为若干个作业过程,通过分析,归纳出这些岗位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见表1。表1 岗位群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岗位群作业过程典型工作任务发动机安装、诊断、调试员发动机机械检修发动机日常维护、运用典型发动机的拆装、调整、诊断传动系安装、诊断、调试员汽车传动系检修传动系日常维护、运用传动系主要总成的拆装、调整、诊断行驶转向制动系安装、诊断、调试员汽车行驶转向制动系检修行驶转向制动系日常维护、运用行驶转向制动系的拆装、调整、诊断汽车保险、理赔、销售员、汽车评估员职业拓展技

12、能汽车保险、理赔、销售、评估汽车技术管理b.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立行动领域对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典型任务进行分析,确定行动领域,再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见表2。表2 根据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发动机机械维修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传动系维修汽车行驶系检修汽车行驶转向制动系检修汽车行驶转向制动系统检修c.根据学习领域确定学习情境以汽车行驶转向制动系统检修为例,根据职业岗位要求,为便于教学,将其划分为6个学习情境,并细化成19个任务单元,以工作任务为教学单元,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六步法开展教学,具体详见下表。表3 学习情境与任务单元学习情境任务单元课时合计1、汽车行驶

13、跑偏故障检修车架的检查与校正214车桥的拆装与检查4车轮定位检查4汽车行驶跑偏、前轮摆振故障检修42、轮胎磨损异常故障检修车轮与轮胎装配、平衡、换位与维护412悬架的拆装、检查与维护4轮胎磨损异常故障检修43、汽车转向不灵故障检修转向器的拆装、检查与调整618转向操纵和传动机构的拆装、检查与调整6汽车机械转向系故障检修64、汽车转向沉重故障检修动力转向系的拆装、检查610汽车动力转向系故障检修45、汽车制动失效故障检修车轮制动器的拆装、检查与调整826液压制动系的拆装、检查与调整6气压制动系的拆装、检查与调整4驻车制动系的拆装、检查与调整2汽车常规制动系故障检修66、ABS故障指示灯常亮故障检

14、修ABS系统的拆装、检查610ABS系统故障检修4合 计90d.根据学习情境进行情境描述以汽车行驶跑偏故障检修为例,其学习情境描述见表4。表4 汽车行驶跑偏故障学习情境描述学习情境1汽车行驶跑偏故障检修专业汽车运用技术学时14职业行动能力(学习目标)根据客户反映的故障现象,确认故障部位,确定检修项目,打印报修单,并征得客户认可;2、能利用资讯手段获取车架、车桥等相关检修参数;3、会做车架的检查、校正工作;4、会做车桥的拆装、检查与维护工作;5、会做车轮定位的检查与调整工作;6、会对汽车行驶跑偏等常见故障进行检修;7、确认检修质量,向客户移交车辆。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建议知识行驶系的功用、类型和组成

15、;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车架、车桥的功用、构造、维护与检查;转向轮定位及其检查方法;汽车行驶跑偏、前轮摆振等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技能车架的检查与校正;车桥的拆装、检查与维护;车轮定位的检查与调整;汽车行驶跑偏、前轮摆振等常见故障的检修。用“六步法”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将整个学习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六步法开展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最终评估学习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讲解、演示、引导、监督、讨论、学生实操等形式组织教学。教师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工作任务单、教学课件、相关的零部件、行驶跑偏故障车等,使学生能较好

16、地掌握前轮摆振等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教学材料1、实训设备:各类车架、车桥,整车,车轮定位仪,行驶跑偏、前轮摆振故障车等。2、多媒体课件。3、虚拟仿真训练软件。4、专用拆装工具。5、学习工作单。6、学习效果评价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要求1、具备汽车机械零件的认识和对零件工作原理的分析能力。2、学习过汽车传动系检修课程。3、能较为熟练地使用各种常用工具。4、有过实践操作经历。教师的知识与能力要求1、具有汽车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双师型”教师。2、具有汽车行驶系检修的职业技能,并具有企业实践经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3、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故障检修故障现象汽车行驶时

17、,不能保持直线方向,而是自动偏向一边,必须用力握住转向盘才能保持直线行驶。故障原因 1、两前轮轮胎气压不均匀或轮胎直径不等、磨损不均匀。 2、两前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或主销内倾角不等。 3、前束过大或过小。 4、前轮左、右轮毂轴承松紧调整不一。 5、加强杆、横摆臂磨损或变形。 6、前、后桥两侧车轮有单边制动现象。 7、前悬架装置部件有松动,影响车轮按正确的轨迹运动。 8、前悬架弹性元件技术不良,左右弹力不一。诊断与排除 1、汽车在无风无拱度的道路上行驶,如果汽车自动偏向一边,首先应停车检查两前轮的磨损程度和气压是否一致、轮胎尺寸是否一致。若是,应进行调整,必要时更换轮胎。 2、汽车走热后再进行

18、检查。用手触摸各车轮左右两边的制动盘(或制动鼓)和轮毂轴承处的温度是否相同。如果不同,说明故障是由于单边制动或单边轮毂轴承、油封松紧不一造成的,应进行调整或更换不良零件。 3、将汽车停于平坦地面,从车前往后看,如果汽车一边高一边低,说明悬架装置左右状况不一致。应对悬架装置作进一步的检查,并查明原因予以排除,必要时更换部件。 4、检查前轮前束,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调整。如前束正常,则应进一步检查前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一般情况下,汽车将向前轮外倾角大、主销后倾角小或主销内倾角小的一边跑偏。5 结 语实践证明,“四段三轮”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核心课

19、程、掌握岗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技巧,熟悉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其前后衔接的生产程序和关系,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岗位职业技能。参考文献:1丘喻芬, 谌怡秋.职教人才培养新模式:工学结合 半工半读.南宁:广西日报,2007,2.2吕修海.高职数控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北京:高校教育研究,2008,6.3张炼.国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及其给我们的启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周平秋.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J.南通:交通职业教育,2006,9.作者简介:徐昭(1964-),男,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汽车运用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基金项目:交通职业教育科研重点计划项目“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A0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