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学课程设计谷物联合收获机脱粒工作部件的设计9KG(含图纸)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7359179 上传时间:2021-11-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业机械学课程设计谷物联合收获机脱粒工作部件的设计9KG(含图纸)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业机械学课程设计谷物联合收获机脱粒工作部件的设计9KG(含图纸)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业机械学课程设计谷物联合收获机脱粒工作部件的设计9KG(含图纸)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农业机械学课程设计谷物联合收获机脱粒工作部件的设计9KG(含图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机械学课程设计谷物联合收获机脱粒工作部件的设计9KG(含图纸)(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农业机械学课程设计 农机专业 农业机械学课程设计图纸加153893706学 院 工程学院专 业 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中国大庆2008年 6 月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谷物联合收获机 脱粒 工作部件的设计一、 已知条件:谷物联合收获机的喂入量 9kg/s ,工作部件类型 单轴流叶板式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 。二、 设计要求:1、系统地了解谷物收获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及相关的实验设备。2、要求准确掌握收获机的各个工作部件及工作原理。3、学会数学建模的方法分析实际收获机的各个工作部件。4、独立完成谷物联合收获机工作部件的设计与计算。5、应符合课程设计报告的基本要求,独立完成你

2、的论文。三、 撰写论文要求:1、 论文内容包括中文封皮、目录、综述、正文(设计与计算)、参考文献、附录(设计图0号)、等主要部分组成。2、 论文开本要求:A4;左边距:25mm,右边距:20mm,上边距:2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14mm,页脚边距:18mm;正文行间距:小四号字自然排版。3、 标题四号黑体。标明参考文献的出处。4、 素材收集真实有效,论述图文并茂。四、 相关参考书目:(自行检索)。5、 本课程论文答疑人(注明各答疑人答疑的部分): 。目 录一单轴流叶板式滚筒的生产过程-1 二单轴流叶板式滚筒的特点-1三设计依据及生产对象-1四单轴流叶板式滚筒的设计-14.1 滚筒

3、结构-14.2 带有螺旋形导向的顶盖-24.3 凹板的设计-44.4其他-5五、结论-6参考文献-7设计说明书一单轴流叶板式滚筒的生产过程:作物由滚筒的一端喂入,随着滚筒的旋转,作物贴着凹版和盖板组成的圆筒做旋转运动,沿着滚筒轴线方向流过滚筒。谷粒,颖壳,碎秸,碎叶等谷物混合物在滚筒离心力的作用下同时由凹板筛孔落下,秸草则从滚筒的另一端排出。二单轴流叶板式滚筒的特点:轴流式脱粒机的主要特点是将脱粒部分和离心过程用一个部件来完成,省去了尺寸较大并且容易超负荷的逐稿器,对于缩小机器尺寸和减轻机器重量等方面有突出的优点,由于它的脱粒间隙大和脱离时间长,适应于脱粒多种作物,尤其对易于破碎的作物可以显著

4、降低谷粒破碎率。但是与传统的纹杆式脱粒滚筒相比较,消耗的功率比较多,使清粮室的负荷增加。三设计依据及生产对象单轴流叶板式滚筒依据钉齿式滚筒和螺旋推进器的设计同时参考对进行测量的测量值进行设计。滚筒的脱离对象若是水稻或小麦应考虑其易破碎性。四单轴流叶板式滚筒的设计:轴流滚筒脱粒装置由脱粒滚筒,凹板和带有螺旋形导向的顶盖组成4.1滚筒结构:(根据钉齿式滚筒设计)4.1.1滚筒有圆柱形和圆锥形两种,采用圆柱型滚筒4.1.2滚筒长度的选定依照钉齿滚筒设计参照 其中:,一般取2550,这里取40mm,其中喂入量q=9kg/s,所以Z(1-0.5)9/(0.60.025)=300K一般取为25,取K为4,

5、一般为1520mm,取为20mm则L=0.04(300/4-1)+20.18=4m4.1.3根据螺旋输送器设计,由于喂入量为9kg/s,比较大,所以选取直径D=1000mm,内径d=800mm,螺旋角一般取,取,4.1.4测量数值,D=1000mm,d=800mm,螺距200mm, L=4000mm,,根据以上数值,单轴流叶板式滚筒设计为:L=4000mm, D=1000mm,d=800mm,螺纹,取4.2带有螺旋形导向的顶盖导向板的螺旋升角约为,这里选取导向板与滚筒之间的间隙一般为10-15mm,这里取10mm导向板的示图如下4.3凹板的设计4.3.1 凹板配合滚筒起脱粒作用外,还起到分离拖

6、出物作用。珊格式凹板的筛孔率为4070%,凹板分离率可高达7590%,故栅格式应用普遍。栅格式凹板由横格板,侧格板,筛条等组成,一般为整体结构,包括超过120度的凹板分成两段或三段制造。通过调节机构可改变凹板与滚筒的间隙。凹板上的栅格板与栅条构成分离筛孔,横隔板均布时隔板间的孔长(b)约30-40mm,非均布为3050mm,筛条间空宽为8-15mm。筛孔宽大时。稻粒破碎少而漏下的未脱净穗与碎秸秆增多。横隔板应用棱角,顶面一般高出筛条,时旋转滚筒对作物冲击,振动充分发挥脱粒和分离作用,高度过大易使秸秆破碎在增多、横隔板应用棱角。顶面一般高出筛条,使旋转滚筒对作物冲击,振动充分发挥脱粒和分离作用,

7、高度过大易使秸秆破碎增多。 凹板面积A和凹板弧长1对脱粒装置的脱粒和分离能力有显著影响,因而与微乳量有关,其关系式为:式中 B凹板的宽度(m) l凹板的弧长(m) q脱粒装置的喂入量(kg) 喂入作物中谷粒所占比重的比率 d单位凹板面积允许负担的喂入量;对脱粒机去2.53,、当=0.4时,对联合收割机去58.凹板宽度B等于滚筒长度L,因此当滚筒长度确定后,即可求出凹板弧长l。弧长答脱粒分离能力加强,允许的喂入量增大,生产率提高。4.4脱粒的间隙与速度 滚筒凹板间的组成的空隙称脱粒间隙。为使脱粒装置能适应不同品种和不同湿度的作物,脱粒间隙一般可调节。再通常情况下脱粒间隙一定规律变化,在作物进口处

8、的间隙大,出口处的间隙小,间隙比(入口间隙与出口间隙之比)为24.。在作物能顺利喂入的条件下入口间隙尽量调小,有利于提高脱粒装置的工作质量。 脱离速度是古滚筒旋转时纹杆顶端和碎秸秆增多,功率消耗增加。反之则小。当脱净率与分离率能满意时应选用较低的脱粒速度。4.5凹板与滚筒的相对位置确定凹板的喂入量与排出口的位置(顶喂和前喂)喂入口布置在脱粒装置的顶部,一般要有宽大的喂入通道,让作物可以自由的沿滚筒切线方向进入脱粒间隙通常用于作物横向喂入脱粒机上。把喂入口布置在脱粒装置的前布,凹板进口端设置在滚筒轴线以下,底部切线以上。作物喂入方向以位于D4为半径的滚筒假想同心圆的切线处较易。脱出物排出口位置在

9、凹板面积确定后大体上已定,但要求使秸草的抛出轨迹能适合脱粒工艺流程,避免排出的秸草返绕至滚筒前部。凹板包角的出口端通常在滚筒在滚筒水平轴线以下。4.6脱粒间隙调整机构脱粒间隙的调节采用移动凹板来实现。凹板采用出入口快速大幅度调节的联动调节机构,以便遇滚筒堵塞时、可以迅速降落凹板,使堵塞作物顺利通过。该机构由两根等长吊杆和凹板侧板组成一个固定的等腰三角形。在三角形各顶点侧壁上开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长孔。扳动操作手柄,通过弯壁和拉杆使支撑绕支点转动,两等长吊杆沿长孔做直线移动。从而改变滚筒和凹板的间隙。当跳到需要的间隙时,操作手柄可固定在齿板上相应的长孔内。若滚筒即将堵塞时,把操作手柄向右扳动至

10、极限位置,间隙便迅速调到最大。4.6.1采用栅格式凹板,栅格式凹板一般由横格板,侧弧板,筛条组成4.6.2尺寸 已知滚筒长为4000mm,则凹板长为4000mm,栅格均布。 栅格孔长30-40mm,取40mm,筛条间孔宽为8-15mm,取15mm,顶角高度为5-15mm,取10mm凹板面积A与弧长L同喂入量有关,其中,q为喂入量,谷粒的比重(0.7), 取5,对于弧长L,在工作质量满意的情况下,L取小些为好,一般弧长取350mm-700mm,取L=400mm A=50.4(1-0.7)9/(0.65)=0.9平方米4.7板齿的设计板齿的设计板齿的尺寸根据钉齿式滚筒的板齿设计并参考测量值(具体如

11、上图)板齿安装在滚筒叶片上,均布。5.结论单轴流叶板式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喂入量 9kg/s,滚筒直径D1000mm,长度L4000mm,采用栅格式凹板,导向板的螺旋升角,导向板与滚筒之间的间隙取10mm参考文献:1 张兰星 何月娥 主编:谷物收割机械理论与计算 吉林人民出版社 5663页2 李宝筏 主编:农业机械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163165页3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 主编:农业机械设计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2月4 毛谦德 李振清 主编:袖珍机械设计师手册第二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5 张伟 徐树来 秦春兰 主编 农业机械学下册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 9295页- 7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