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7287325 上传时间:2021-11-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析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析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析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问题及对策(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浅析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问题及对策院 系:工学院商学系年级专业:姓 名:学 号:题目名称:浅析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问题及对策指导老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浅析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问题及对策文献综述浅析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问题及对策文献综述【内容摘要】:截止至2011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超过3万亿美元,随着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突飞猛进的增长,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量继续稳居世界第一。而如此高额的外汇储备我们是否能够负担,央行行长周小川给出了答案,他坦言,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我国所需的合理水平,外汇积累过多。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处于过犹不及的阶段,而过多的积累又会给我国的经济引发哪些问

2、题、产生哪些风险?为了持有适度的外汇储备,目前当务之急就是分散风险,不要将鸡蛋装在一个篮子中。据悉,从去年10月开始,我国就加快了出售外汇储备的速度,10月份售出了39亿美元,这意味着我国不再仅仅局限于积蓄外汇,而是从积累转变为出售。国家采取了种种措施来缓解外汇储备的增长,减少持有量,但何种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能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关键词】:外汇储备、风险、措施导言外汇储备,即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可兑换外国货币及外币金融资产,也就是一国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狭义而言,是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黄金、国外有价证券等。新中国成立后,近

3、30年的时间里,我国外汇储备极其有限。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仅1.67亿美元。1996年11月,我国的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5年后,储备总额翻了一番达到2000亿美元。进入21世纪,我国外汇储备增速开始加快。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拥有最多外汇储备的国家,2006年10月突破1万亿美元,2009年6月底突破2万亿美元。至2011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3万亿美元。充裕的外汇储备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增强企业对外信誉,而且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平衡国际收支波动,防范和应对国际金融风险。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意识到,凡事有利必有弊,庞大的外汇储备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好

4、处的同时,也同样产生了弊端。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连续巨额顺差,外汇储备增长势头过快,导致了基础货币大量投放,助长了流动性过剩,进一步加剧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给人民币造成了很大的升值压力,不利于汇率形成机制的平稳调整。不仅如此,迅猛增长的外汇储备增加了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难度,削弱其独立性,影响了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另外,外汇储备还存在保值风险,外汇储备的规模越大,相应的风险也就越大。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中相当部分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如果美元贬值,我国将承担损失。目的:本文以当前中国所持有的高额外汇储备为分析对象,探讨我国持有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其规模和结构是否合理,如果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会对

5、我国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将面临哪些问题,又将如何应对。意义:在研究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包括金融、外贸、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有助于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科研创新的能力。正文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增加,全球外汇储备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于外汇储备在稳定汇率、平衡国际收支、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日益深远,因此,国内外也纷纷开展对外汇储备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与合理结构。第一章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研究一、国外研究现状目前关于外汇储备

6、规模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比例分析法、成本收益法、需求函数分析法、货币需求决定法。(一) 比例分析法1947年,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R.Triffin)提出以储备/进口比例法来确定适度储备规模。在1960年出版的黄金与美元危机中,他得出一国的储备规模应与进口额保持一定比例,至少在20%以上,40%以下,外汇储备应满足至少三个月的进口需求量。而低于30%的国家则有必要采取措施加以改善的结论。特里芬的比例分析法后来被IMF及各国学者广泛接受,时至今日,仍有国家使用来确定最佳外汇储备规模,影响深远。(二)成本收益法成本收益法应用了西方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法,认为当持有储备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时即达到最佳

7、储备规模。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一个国家持有的储备量超过其需求时,意味着要牺牲一部分的投资和消费。一国的储备需求由其持有储备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来决定,适度的储备规模是当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达到均衡时实现的。成本收益法是由海勒、 弗莱明、兰戴尔米尔斯和阿格沃尔等经济学家为代表。其中,海勒(1966)是从“收益最大化”的角度来定义储备适度规模问题。弗莱明和兰戴尔米尔斯以“成本最小化”作为依据,而阿格沃尔则是从“收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结合点”来衡量储备规模的适度化。(三)需求函数分析法需求函数分析法是使用经济计量技术,对影响一国储备需求的各种因素进行回归与分析,构造储备需求函数,用以确定一国储备量的

8、一种方法。该方法由弗兰德斯、弗伦克尔(1974)和埃尤哈(1976)等经济学家提出,他们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国情,构造不同的储备需求函数并分别进行分析以确定一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四)货币需求决定法该理论由货币主义学派布朗和约翰逊等经济学家提出,认为国际收支不平衡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国内货币供给超过需求时会引起多余货币外流,形成国际收支逆差,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会引起国际储备的减少,因此,外汇储备需求主要由国内货币增减决定。二、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外汇储备的研究大致始于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之后,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是否过多一直存有争议,学术界的争议观点主要

9、有不足论、合理论和过多论三种。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学者将比例分析法应用于外汇储备规模的研究中。武剑(1998)分析了我国1991年至1997年的外汇储备实际额以及全年进口额、外债余额和外国直接投资余额等数据,得出1996年之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偏大的理论。刘斌(2000)利用国际收支的货币理论,横向对比韩国数据,得出我国储备严重不足的结论。管于华(2001)运用SPSS软件对18个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和其他相关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出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收支状况、经济实力和利用外资情况等方面相似度低,无法参考彼此的外汇储备规模。王国林(2003)认为考虑到我国刚加入WTO,金融开放预期显

10、著,为应付国际收支上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外汇储备适当增多是合理的。此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我国作为新兴国家,应将外汇储备规模控制在满足6个月的进口需求水平上,同时还要应付短期外债偿付的需求,江涌(2005)提出,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应保持在5000亿美元。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基于国内目前纷乱复杂的经济环境,学术界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衡量合理外汇储备规模的标准,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第二章 外汇储备结构的研究一、国外研究现状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的研究,主要包括币种研究和资产结构的选择安排。国外理论界主要有三种著名的研究模型:资产组合理论、海勒-奈特模型和杜利模型。(一)资产组合理论根据马兹维克(1952

11、)的资产组合理论,可以将外汇储备视为一项特殊资产,通过配置币种的方式来分散其投资风险。风险通过配置币种组合来规避,与其他因素无关,但是事实上却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进行币种组合不能完全凭借主观需要。因此该理论的应用受到限制。(二)海勒-奈特模型海勒(1978)和奈特认为,一国的汇率和对外贸易结构,是影响外汇储备币种组合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各国所持有的成本币种分配会出现差异。而贸易收支结构是影响币种分配更为重要的因素。(三)杜利模型杜利(1993)通过研究发现,在决定储备币种的分配时,交易成本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外汇资产风险和收益率的考虑。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外汇储备币

12、种组合主要由外汇市场的操作决定。持有某种外币资产是由贸易流量、外币支付流量和汇率安排共同影响的结果。二、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关于外汇储备结构的研究,张文政、许婕颖(2005)根据经济实力原则、币值稳定性原则和交易匹配原则得出结论认为:一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种类不宜过多,一般以5种左右为宜,否则管理成本和难度会大大增加。中国目前外汇储备的币种应为美元63%、欧元20%、日元15%、其他货币2%。张明、何帆(2006)认为,我国外汇储备的投资偏重于债权投资,忽视股权投资;偏重于政府债券,忽视了机构债券和企业债券。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远远超过了充足性和合理性要求的数量,提高外汇储备资产的盈利性势在必行。

13、而王三兴和杜厚文(2008)认为,我国超额外汇储备导致了严重的货币错配并因此导致金融风险。总结 综上所述,国外经济学家对外汇储备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已经较为全面,具有理论上的借鉴意义。国内学者基于我国的具体经济情况,对外汇储备规模、结构等进行了分析,为外汇储备的管理和运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研究方法的差异、对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界定的差异及制度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的模型所确定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和结构的差别,随着这些要素的不断变化,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和结构也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应全面地研究影响外汇储备的相关因素,运用周密的实证方法,结合制度变迁,综合地、动态地、合理地确定我国外汇储

14、备的规模和结构,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外汇储备的问题及对策做出准确的分析。参考文献1管豪.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问题研究文献综述J. 惠州学院学报,2009年2月.第29卷(第1期): 60-64.2雒承全. 关于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文献综述J. 今日财富理论, 2010年. 第29卷(第2期): 60-64.3陈磊.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D. 山东大学,2008年.4刘训敏.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影响及管理探索J.商场现代化,2010年8月. 总第621期: 211-213.5张悦. 浅析中国高额外汇储备下的金融风险J.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3月. 第10卷(第1期): 11-14

15、.6吴念鲁. 以新思维审视我国外汇储备风险J. 中国国情国力, 2009年. 第206期: 6-7.7张丽丽.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弊端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2月号下(总第387期):78-79.8王志远. 关于当前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思考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5月.第20卷(第3期): 14-16.9Dani Rodrik. The social cost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2006 . volume 20 (issue 3):253-266.10Ke Liu. How to Manage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D. Aarhus School of Business, November 200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