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线电缆技术规范总结

上传人:ail****e2 文档编号:37066574 上传时间:2021-11-0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低压电线电缆技术规范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低压电线电缆技术规范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低压电线电缆技术规范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低压电线电缆技术规范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压电线电缆技术规范总结(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低压电线电缆技术规范低压电线电缆技术规范1范围1.1 本规范规定了 1kV及以下电线电缆(含阻燃和耐火型)的使用条件、性能参数、技术要求、试验、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内容。1.2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UO/U为0.6/1kV 及以下聚乙烯、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绝缘低压 电线电缆。2规范性引用文件F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规范。GB/T 2951.1-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GB/T 2952.1-

2、2008电缆外护层第1部分:总则GB/T 2952.2-2008电缆外护层第2部分:金属套电缆外护层GB/T 2952.3-2008电缆外护层第3部分:非金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层GB/T 3048.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GB/T 3956-2008电缆的导体GB/T 5023.1-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1部分:般要求GB/T 5023.2-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5023.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3部分:固定布线用无22护套电缆GB/T

3、5023.4-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4部分:固定布线用护套电缆GB/T 5023.5-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5部分:软电缆(软线)GB/T 6995.3-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GB/T 12527-2008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GB/T 12706.1-2008额定电压1kV(Un=1.2kV)35kV(Un=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T 1838032008GB/T 19216.21 20031 部分:额定电压 1kV(Un=1.2kV)和 3kV(Un=3.6kV)

4、电缆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部分:成束电线或电缆的燃烧试验方法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第21部分:试验步骤和要求额定电压0.6/1.0 kV 及以下电缆GB/T 19666-2005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054-19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JB/T 8137-1999电线电缆交货盘JB/T 8734.1-199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部分:般规定JB/T 8734.2-199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部分:固定布线用电缆电线JB/T 8734.3-1998额

5、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部分:连接用软电线GA 306.1-2007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部分:阻燃电缆GA 306.2-2007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2部分:耐火电缆3术语与定义3.1 额定电压电缆设计和运行的基准电压,用UO/U ( U)表示,单位V或kV。U任一相导体和“地”(金属屏蔽、金属护层或周围介质)之间的电压有效值。U多芯电缆或单芯电缆系统任何两相导体之间的电压有效值。U设备可承受的“最高系统电压”的最大值。当用于交流系统时,电缆的额定电压应至少等于使用电缆系统的标称电压。该条件均适用于UO和U值。当

6、用于直流系统时,该系统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电缆额定电压的1.5倍。3.2 阻燃电缆具备规定阻燃能力的电缆。阻燃能力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试样被燃烧,在撤去火源后,火焰在试样上的蔓延仅在限定范围内并且自行熄灭的特性,即具有阻止或延缓火焰发生或蔓延的能力。3.3 耐火电缆具备规定耐火能力的电缆。耐火能力是指在规定的火源和时间下燃烧时能持续地在指定状态下运行的能力,即保持线路完整性的能力。3.4 无卤不含卤素,燃烧产物的腐蚀性低。3.5 低烟燃烧时产生的烟尘较少,即透光率(能见度)较高。4使用条件4.1 环境条件要求本技术规范所规定设备,应能在下列环境条件使用:4.1.1 周围空气温度最高气温:+40

7、 C最热月平均气温:+35C年平均气温:+25C最低气温:-25C最大日温差: 30K日照强度:0.1W/cm(风速0.5m/s)4.1.2 海拔高度: 25mm时弯曲半径6Db5.7 敷设条件 电线电缆敷设时,可根据实际环境条件采用直埋、槽盒、排管、电缆沟、隧道、桥架、竖井、架空等方式,地下敷设时电缆需满足完全浸于水中的运行要求。6技术要求6.1 低压电缆技术要求6.1.1 导体6.1.1.1 低压电缆的导体应符合GB/T 3956-2008中第7章节第一种实心导体、第二种绞合导体或第五种软铜导体要求。6.1.1.2 架空绝缘电缆的导体应采用GB/T 3953-2009规定中的TY型圆铜线,

8、多芯电缆铜导线可采用TR型软圆形铜线。铝导线应采用 GB/T 17048-2009规定中的LY9型H9状态硬圆铝线。结构应符 合 GB/T 12527-2008 第 7.1.3 章节要求。6.1.1.3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6.1.2 内衬层与填充本小节内容对有护套单芯电缆、架空绝缘电缆不适用。6.1.2.1 内衬层可以挤包或绕包;除五芯以上电缆外, 圆形绝缘线芯电缆只有在绝缘线芯间的间隙被密实填充时,才可采用绕包内衬层。6.1.2.2 用于内衬层和填充物的材料应适合电缆的运行温度并和电缆绝缘材料相容。6.1.2.3 挤包内衬层厚度挤包内衬层的近似厚度

9、应符合下表规定:表3挤包内衬层厚度(mr)缆芯假设直径d /mm挤包内衬层厚度近似值/mmd 251.025 v d 351.235 v d 451.445 v d 601.660 v d 802.06.1.2.4 绕包内衬层厚度缆芯假设直径为 40mm绕包内衬层的近似厚度取0.4mm;如40mm时,则取0.6mmo6.1.3 绝缘6.131聚氯乙稀电力电缆绝缘层应为挤包制成,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绝缘层应为添加交联剂后挤包交联而成。6.1.3.2 绝缘标称厚度应符合 GB/T 12706.1-2008、GB/T 12527-2008及表4、表5、表6的规定。表4交联聚乙烯绝缘标称厚度导体标称截面

10、积/mm额定电压U0/U ( U)下的绝缘标称厚度/mm0.6/1( 1.2)kV1.5,2.50.74,60.710,160.725,350.9501.070,951.11201.21501.41851.62401.73001.8注:不推荐任何小于以上给出的导体截面积。表5铜芯架空绝缘电缆绝缘标称厚度导体标称截面积/mm绝缘标称厚度/mm101.0161.2251.2351.4501.4701.4951.61201.61501.81852.02402.2注:不推荐任何小于以上给出的导体截面积。表6铝芯架空绝缘电缆绝缘标称厚度导体标称截面积/mm绝缘标称厚度/mm101.0161.2251.2

11、351.4501.4701.4951.61201.61501.81852.02402.23002.2注:不推荐任何小于以上给出的导体截面积。6.133绝缘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的横断面上应无目力可见的气泡和沙眼等缺陷,禁止使用重新(二次)处理过的绝缘材料。6.1.3.4 绝缘材料在正常使用温度范围内,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弹性。6.1.4 铠装6.141 铠装类型可为:扁金属丝铠装、圆金属丝铠装、双金属带铠装。6.142 扁金属丝铠装或圆金属丝铠装材料应为镀锌钢丝、铜丝或镀锡铜丝;金属带为涂漆钢带、 镀锌钢带。6.143 铠装对内衬层的要求多芯电缆需要铠装时,铠装应包覆在内衬层上,并应符

12、合GB/T 12706.1-2008中第7.1章节要求。6.1.5 外护套6.1.5.1 所有低压电缆(不含架空绝缘电缆)应有外护套。外护套通常为黑色,材料应与规定的电缆运行温度相适应。外护套应经受GB/T 3048.10-2007规定的火花试验。6.1.5.2 应有良好的防腐蚀、防蚁、防潮和阻燃性能。白蚁严重危害地区选用的挤塑电缆,应选用较高硬度的外护层,也可在普通外护层上挤包较高硬度的薄外护层,其材质可采用尼龙或特种聚烯 烃共聚物等,也可采用金属套或钢带铠装。当有阻燃、耐火要求时,应符合7.3要求。6.1.5.3 厚度(1)无铠装的电缆和外护套不直接包覆在铠装上的电缆,其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

13、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t(2)护套直接包覆在铠装上的电缆,其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o6.1.6 电缆标志电缆的表面应有连续、清晰的制造厂名、型号规格、电压、制造年份和计米长度标志。标志可以印刷,也可以凹模压印在电缆上,标志始末端距离不应超过1mo6.1.7 电缆盘(1)电缆盘应用铁木结构电缆盘,并应能承受所有在运输、现场搬运或在任何气象条件下户外至少储存3年期间可能遭受的外力作用。(2) 电缆盘应承受在安装或处理电缆时可能遭受的外作用力不会损伤电缆及盘本身,电缆盘筒 体最小直径应符合电缆最小弯曲半径。6.2 低压电线技术要求6.2.1

14、 导体6.2.1.1 铜导体应是退火圆铜线,铝导体6mm2及以下应是H4状态硬圆铝线,10 mm2及以上应是H4状态硬圆铝线或0状态软圆铝线。6.2.26.2.2.1 层。6.2.2.2621.2 固定布线用的电线电缆导体应是圆形实心、圆形绞合或紧压圆形绞合体。绝缘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除铜皮软线外的电缆,在剥离绝缘层时,应不损伤导体或镀锌厚度应符合JB/T 8734.1-1998的规定值要求,绝缘最薄处的厚度不得小于规定值的90%。禁止使用重新(二次)处理过的绝缘材料。6.2.2.3 绝缘材料在正常使用温度范围内,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弹性。6.2.3 护套6.2.3.1 护套应容易剥离而

15、不损伤绝缘体,护套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6.2.3.2 护套单层挤包,当单芯电缆时,挤包在绝缘线芯上;其他电缆时,挤包在成缆线芯和(或)填充物或内衬层上。6.2.3.3 厚度应符合JB 8734.1-1998的规定值要求,其最薄点厚度应不小于规定值的85%0.1mm。6.2.3.4 护套在正常使用温度范围内,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弹性。6.2.4 成品电线标志成品电线的表面应连续、清晰地印刷厂名、型号规格、电压、制造年份和计米长度标志。6.2.5 成卷或成盘的电线应卷绕整齐,包装妥善且牢固可靠。6.2.6 电线盘应符合本规范 6.1.7要求。6.3 阻燃要求6.3.1 阻燃分级标志6.3.1.

16、1 阻燃试样类别按照GB/T 18380.3分为A类、类、C类。6.3.1.2 阻燃级别分为四级,每级按阻燃试样类别分为A类、B类、C类,阻燃级别标记分别为:一级A类:I A级,一级B类:I B级,一级C类:I C级;二级A类:n A级,二级B类:n B级,二级C类:n C级;三级A类:川A级,三级B类:川B级,三级C类:川C级;四级A类:W A级,四级B类:W B级,四级C类:W C级。6.3.2 阻燃性能阻燃性能应符合表 7规定的相应级别及技术要求。表7阻燃级别及技术要求阻燃级别技术要求阻燃特性烟气毒性烟密度(最 小透光率)/ %耐腐蚀性试验条件炭化高度/mpH直电导率/S/mmI A级满

17、足GB/T 18380.3中A类规定的要求 80 4.3 60n B级满足GB/T 18380.3中B类规定的要求n C级满足GB/T 18380.3中C类规定的要求出A级满足GB/T 18380.3中A类规定的要求符合GB/T20285ZA级要求 20一出B级满足GB/T 18380.3中B类规定的要求出C级满足GB/T 18380.3中C类规定的要求IV A级满足GB/T 18380.3中A类规定的要求一一一IV B级满足GB/T 18380.3中B类规定的要求V C级满足GB/T 18380.3中C类规定的要求6.4耐火要求641耐火分级标志耐火级别分为四级,耐火级别标记分别为:耐火一级

18、:I级,耐火一级A类:I A级;耐火二级:n级,耐火二级A类:n A级;耐火三级:川级,耐火三级A类:出A级;耐火四级:V级,耐火四级A类:V A级。6.4.2 耐火性能应符合表8规定的相应级别及技术要求。表8耐火级别及技术要求耐火级别技术要求耐火特性烟气毒性烟密度(最 小透光率)/ %耐腐蚀性试验条件线路完整性pH直电导率/S/mmI级供火温度:750 C800 C满足GB/T19216.21 的规定要求符合GB/T 20285ZA级要求 80 4.3 60n A级供火温度:950 C1000 C川级供火温度:750 C800 C符合GB/T 20285ZA级要求 20一出A级供火温度:95

19、0 C1000 C级供火温度:750 C800 C一一一IV A级供火温度:950 C1000 C6.5阻燃、耐火电缆的选用6.5.1 应根据电缆使用要求、配置情况、环境要求、所需防止灾难性事故要求和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适合的阻燃、耐火等级和类别,以及低腐蚀性(无卤)、低烟、低毒性等特性。6.5.2 阻燃电线电缆的选用,应符合GB 50217-2007第7.05、7.06条规定。6.5.3 耐火电线电缆的选用,应符合GB 50217-2007第7.07、7.09条规定。6.5.4 低腐蚀性(无卤卜低烟、低毒性等特性,应分别符合 GB/T 17650.2、GB/T 17651.2、GB/T 20

20、285 的规定。7试验要求7.1 出厂试验和检验每批电缆出厂前,必须对每盘电缆按GB/T 12706.1、GB/T 12527、GB/T 5023.1、GB/T 3048、GB/T 2951以及本规范要求进行出厂试验和检验。出厂试验报告应附在电缆盘上。7.1.1 低压电力电缆7.1.1.1 例行试验在成品电缆的所有制造长度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所有电缆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具体项目如下:(1)导体直流电阻测量;(2)电压试验,可采用工频交流电压或直流电压。7.1.1.2 抽样试验由制造方按规定的频度,在成品电缆试样上或取自成品电缆的某些部件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 电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具体项目如下:

21、(1)导体及结构检查;(2)尺寸检验,包括对护套厚度、铠装、成缆外径的检验;(3)交联聚乙烯绝缘及弹性体护套的热延伸试验。7.1.2 架空绝缘电缆7.1.2.1 结构尺寸,包括导体、绝缘厚度、外径的测量;7.1.2.2 电缆拉断力;7.1.2.3 导体直流电阻测量;7.1.2.4 绝缘机械物理性能,包括人工老化、吸水试验等,具体按GB/T 12527要求。7.1.2.5 耐磨性能;7.1.2.6 印刷标志耐磨性能;7.1.2.7 交货长度。7.1.3 低压电线7.1.3.1 导体直流电阻测量;7.1.3.2 电压测量;7.1.3.3 绝缘线芯电压测量,适用于护套电缆和扁形无护套软线;7.1.3

22、.4 绝缘电阻测量;7.1.3.5 外形尺寸测量;7.1.3.6 绝缘线芯撕离试验;7.1.3.7 导体导通试验;7.1.3.8 绝缘热收缩试验;7.1.3.9 绝缘机械性能;7.1.3.10热冲击试验;7.1.3.11标志耐擦试验;7.1.3.12交货长度。7.2 型式试验低压电力电缆有规定型式试验内容,低压架空绝缘电缆和电线按有关规定或认证要求执行。7.2.1 电气型式试验7.2.1.1包括导体直流电阻测量;7.2.1.2导体最高温度下的绝缘电阻测量;7.2.1.34h电压试验。722非电气型式试验7.2.2.1绝缘厚度测量;7.2.2.2非金属护套厚度测量;7.2.2.3老化前后绝缘的机

23、械性能试验;7.2.2.4非金属护套老化前后的机械性能试验;7.2.2.5附加老化试验;7.2.2.6ST2型PVC护套失重试验;7.2.2.7绝缘和非金属护套的高温应力试验;7.2.2.8低温下PVC绝缘和护套以及无卤护套的性能试验;7.2.2.9PVC绝缘和护套抗开裂试验(热冲击试验);7.2.2.10XLPE绝缘和弹性体护套的热延伸试验;7.2.2.11弹性体的浸油试验;7.2.2.12绝缘吸水试验;7.2.2.13黑色聚乙烯护套碳黑含量测定;7.2.2.14特殊弯曲试验;7.2.2.15PE护套收缩试验;7.2.2.16无卤护套的附加机械性能试验;7.2.2.17无卤护套的吸水试验;7

24、.2218 阻燃性能;7.2219 耐火性能;7.2.2.20防白蚁性能。7.3 现场验收试验7.3.1 外观检查,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7.3.2 结构尺寸检查,绞线中各类金属线的根数、绞合节径比等的尺寸测量。7.3.3 安装后进行绝缘电阻试验,并检查相位。8产品对环境的影响8.1 坚持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原则,同时应考虑降低投资成本和提高运行经济性。8.2 应对噪声、工频电场和磁场、高频电磁波、通信干扰等方面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并满足国家 相关标准的要求。8.3 推广采用高可靠性、小型化和节能型设备。8.4 优先选用损耗低的产品。9备品备

25、件及专用工具9.1 备品备件应具有可互换性,且具有相同的规格和材质。9.2 专用工具与仪器仪表应和低压电线电缆配套,且须附有详细使用说明资料。10技术文件10.1 长期载流量计算书。10.2 短时过负荷曲线。10.3 导体热稳定计算书。10.4 允许弯曲半径。10.4.1 敷设时弯曲半径;10.4.2 运行时弯曲半径。10.5 导体允许最大拉力。10.6 电气性能参数(导体直流电阻、绝缘电阻、绝缘的 tan 3、电容值、正序阻抗、零序阻抗) 11包装、运输及贮存11.1 电缆应妥善包装在电缆盘上交货;电线应卷绕整齐,妥善包装,截面大的电线也应包装在电 缆盘上。11.2 电缆、电线端头必须有可靠

26、的防水密封保护罩,伸出盘外的电缆端头应,电缆盘侧面应以不 能抹除的涂料用模板印刷准确明显的标志,以保证安全地运抵目的地,避免产品丢失或出现包装错 误等情况。标志内容如下:11.2.1 型号及规格;11.2.2 实际长度(不允许负误差);11.2.3 毛重及净重;11.2.4 工厂线盘组编号;11.2.5 工厂检验编号;11.2.6 到货地点;11.2.7 合同号、收货单位及联系人;11.2.8 正确旋转方向;11.2.9 制造厂名及符号;11.2.10 生产日期;11.2.11 挂合格证书一份。11.3 封盘方式依据运输条件而定,出厂试验报告应附在电缆盘上。11.4 运输和贮存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1.4.1 电缆、电线应避免在露天存放,电缆盘不允许平放;11.4.2 运输中禁止从高处扔下装有电缆的电缆盘,严禁机械损伤电缆;11.4.3 吊装包装件时,严禁几盘同时吊装。在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上,电缆盘必须放稳,并用合 适方法固定,防止互撞或翻到。河北省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第五分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