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布依族婚礼的社会正功能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7049600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开题报告布依族婚礼的社会正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开题报告布依族婚礼的社会正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开题报告布依族婚礼的社会正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布依族婚礼的社会正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布依族婚礼的社会正功能(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布依族婚礼的社会功能 课题负责人 : 联系电话 : Email : 指导教师: 执行时间: 2010年12月2011年5月 课题名称布依族婚礼的社会正功能成果形式论文研究类型描述性研究(一)研究背景:婚礼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是最能表现和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也是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的载体。布依族婚礼是其共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用来庆祝一段婚姻的开始,代表结婚。其中积淀的思想和文化反映了布依族人民对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及道德观念的选择。布依族人对婚礼极为重视,办婚礼也极为隆重。共同的婚礼范式体现出布依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从而保障了在现代

2、社会交融中,能保持高度的民族特殊性。既然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是维持民族特殊性的最主要途径,而婚礼又是体现民族风俗习惯的主要载体,那么布依族的婚礼是一种什么样的风俗习惯,这种习俗有着什么样的社会功能,使得其民族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最终保持民族高度的特殊性呢?这值得我们研究,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题。(二)文献综述:1、关于布依族婚姻礼仪的研究对于布依族婚姻的研究,主要研究婚姻缔结过程中各程序的内容及对这些内容透析,婚姻包括:择偶、订亲、订婚和婚礼等。主要论著有:李辉荣毕节地区布依族婚姻礼俗及其透视,他认为:布依族有着共同的婚姻范式,无论择偶、订亲、订婚还是结婚,都有着共同的礼仪,这些共同的范式体现出布

3、依族对自己文化的认同,从具体的礼俗中能够透析出布依族的民族惊魂。吴文定布依族婚姻礼仪对布依族婚姻缔结的一般程序(择偶、订婚、结婚)进行描述分析,他认为: 布依族的婚姻仪式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布依族地区的宗法等级制度,其实质上也是布依族地区的一种行为规范,反映了布依族人民对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及道德观念的选择。2、关于婚礼仪式功能的研究(1)国外的研究。凡吉纳普( Arnold van Gennep) 提出了通过仪式的概念。 通过仪式的作用有两个: 从社会角度看, 它承认个体社会状态的过渡;从个体角度看, 它使经历该仪式的个体对自己的社会状态有充分的认识。因此, 通过仪式的功能在于整合由社会状态的过渡

4、带来的无序和不稳定。“通过仪式”的思想一直贯穿于订婚与婚礼研究的始终,凡吉纳普认为婚礼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行动, 是一种永久性地加入新环境的仪式, 同时也是一种变更关系, 破坏社会平衡, 以及从日常生活的平淡中苏醒过来的场合。马丁( EmilyMartinAhern) 注意到婚礼中婆家与娘家地位上的不平等, 将娘家的优势地位解释为姻亲在亲属仪式中扮演的积极角色。马凌诺夫斯基功能主义人类学认为, 婚礼表明两个家庭建立了姻亲关系, 通过婚礼仪式这种崭新的社会关系得以实现。而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 婚礼在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也就是说, 通过婚礼仪式, 社会结构得以重新调整, 或者在确认

5、双方家庭的社会价值、强化新的社会群体的稳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2)国内的研究。费孝通关于婚礼功能的解释是, 婚礼是亲属会集的场合,通过婚礼仪式, 亲属之间的联系得到了加强。张永健在婚姻丧葬礼俗与中国传统农民家庭制度中, 也将婚姻仪礼的功能确立在组建和再现亲属关系上。他认为, 传统农民的个体家庭, 存在于以婚姻关系为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属网络中, 亲属网络将个体家庭联系起来, 使个人从属于共同体,而婚姻礼俗是形成和体现这种亲属关系的主要仪礼之一。赵伯乐对云南少数民族的婚礼进行了研究, 总结了少数民族婚礼的社会功能, 即婚礼可以展示本民族的传统、具有教育和传承功能、具有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

6、, 在某些地区, 婚礼还是协调不同民族之间关系的重要的手段。此外, 婚礼还具有交流生产技能和生活技能的功能。3、文献述评综合上述,对婚礼功能进行研究比较多,其结果也比较丰富,西方和我国大城市的婚礼的功能仅限于两个家庭而言,而对少数民族婚礼功能的研究比较泛,结论太泛化。对布依族婚礼功能的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三)参考文献:【1】吴文定.布依族婚姻礼仪 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2【2】李辉荣.毕节地区布依族婚姻礼俗及其透视 J,毕节学院学报;2007【3】赵伯乐. 少数民族婚礼的社会功能 J,云南社会科学;2000【4】包福存. 婚姻礼仪综述 J. 武汉大学学报;2001【5】 姚周辉.

7、少数民族传统婚礼仪式闹剧式程序的实质、功能及产生原因 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赵伯乐. 少数民族婚礼的社会功能 J,云南社会科学; 2000【7】 李桂梅, 禹芳琴. 试论中国传统婚姻习俗的文化内涵 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0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布依族婚礼的参与式观察,以及对婚礼群体和相关人士的深度采访来收集材料,运用归纳法对材料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已有的理论和自身经验总结出布依族婚礼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并努力找出婚礼的社会功能与布依族民族的特殊性之间的联系。期望得到的结果能为已有的研究添砖加瓦,发现新的结论,为后来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做

8、一个铺垫。让布依族人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文化,使得他们在现代文化交融过程中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也为地方政府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依据。三、研究课题的理论建构(概念分析、理论基础、研究框架、理论假设)(一)概念分析1、布依族婚礼:是指根据布依族的风俗习惯为新人举行的结成夫妻的宗教仪式,庆祝一段婚姻的最终缔结,代表结婚,它没有法律效力,却得到当地人普遍的认同。2、社会正功能:是指某个事物或现象对社会运行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在这里指的是婚礼对布依族社会的运行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个人兴趣关注点确定研究的主要问题布依族婚姻研究现状婚礼功能研究现状文献整理,寻求创新点实地观察采访、收集资料分析整理、撰写报告概念操作

9、化(三)分析框架此分析框架中的婚礼以男方家为研究对象,婚礼的程序按时间先后循序排列。主体程序写单新郎新娘婚礼村上年轻男子接嫁妆放鞭炮客人(新郎朋友除外)家族年轻男子家族年轻女子家族各家长送亲队迎新娘摸八字打糍粑下礼集客家族宴客吃主客杀舅猪结客回门酒社会功能社会功能(四)研究假设布依族的婚礼习俗对其民族特殊性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而这种功能通过各主体的行为在婚礼程序中体现出来。四、主要研究内容(一)分析单位:个人(二)主要内容:本文主要通过参与观察和个案采访的方式,研究布依族婚礼的社会功能,不仅仅研究布依族婚礼中各主要程序的具体内容,还要这些内容背后对婚礼个主体甚至民族特殊性所产生的功能。因此,研究

10、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1)布依族婚礼各程序中的各主体的具体行为。(2)各具体行为中所蕴含的社会意义。(3)婚礼中产生的社会功能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三)研究的创新点:相比于近年来已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本研究的创新性有以下几点:(1)研究选题上。婚礼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最能表现和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2)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为了实现所要研究的内容,采取参与式观察和深入采访的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从布依族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本身去解读婚礼的功能。(3)研究视角上。从社会学功能主义、民族学、人类学的视角出发,从动态过程对布依族的婚礼功能进行深入的分析。(4)研究对象上。

11、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参与婚礼的各主体,他们与新郎新娘有着不同的关系,对于婚礼有着不同的身份和角色。五、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工作方案一、研究方法(一)研究性质:定性研究为主(二)研究类型:描述性研究为主、解释性为辅(三)资料收集方式:个案访谈法、参与观察法。二、抽样方案第一阶段:用判断抽样法,抽取3场婚礼。主要是选择那些能方便观察和采访的婚礼且这些婚礼包含了整个婚礼的完整程序。第二阶段:滚雪球抽样法抽取访谈对象。在婚礼上对各类主体的知情者进行采访,一直到得出的结果饱和为止。三、工作方案(36天)1、采访熟悉婚礼的老人,反复修改研究方案。3天时间。2、参加婚礼,对各程序进行观察,并对各程序的主体进行采访。15天时间3、针对婚礼上收集到的一些表层信息,对知情人士进行深入式访谈。3天时间4、资料的汇总和分析。2天时间。5、撰写报告。7天时间。六、经费预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