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好人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7049215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孝老爱亲好人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孝老爱亲好人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孝老爱亲好人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孝老爱亲好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老爱亲好人(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孝老爱亲好人501.张玉坤:爱心年夜饭送给空巢老人 张玉坤,淮北亚坤大酒店总经理。2009年除夕,张玉坤推掉所有订单,将黎苑社区40多位空巢老人接到自己的酒店里,为他们奉上爱心年夜饭。 2009年2月6日,农历大年三十。位于淮北市相山区黎苑路惠苑小区的亚坤大酒店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来自黎苑社区的40多位老人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度除夕,喜迎新春。因为雪灾,许多老人在外地工作的子女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淮北亚坤大酒店负责人张玉坤便向空巢老人伸出了温暖的双手,他推掉一笔笔收入颇丰的年夜饭订单,委托黎苑社区帮助联系“空巢老人”到自己酒店里过除夕,并于大年三十这天,用专车将社区内的40位空巢老人一一接到自

2、己的酒店里。 张玉坤邀请黎苑社区的老年艺术团为老人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文艺表演结束后,张玉坤带着酒店的员工和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拉家常,其乐融融。在年夜饭上,老人们高兴地吃着亲手包的水饺,品着精致鲜美的菜肴,喝着饮料和香醇的美酒,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张玉坤说:“让空巢老人们不再寂寞,让他们也过上一个团圆夜,让他们的孩子在他乡安心过年,是我最大的心愿。”502.徐从秀:三十年见证伟大母爱 徐从秀,皖北煤电“十佳好媳妇”,孝老爱亲,情动江淮大地。 徐从秀是公婆的亲闺女。婆婆患有糖尿病,身体非常虚弱,徐从秀包揽了所有的家务。1982年徐从秀的婆婆突发脑溢血住进医院,徐从秀守

3、侯在病床前,帮她翻身、端茶喂药。老人大小便失禁,床单都由她来清洗,直到生命的终点。徐从秀93高龄的公公也卧病在床,她除了要管好公公的吃喝拉撒,还要时常帮助他翻身、擦洗身体,以防产生褥疮。公公见人就说,是儿媳的孝心给了他活下去的信心和决心。 徐从秀是位好妈妈。20年前,徐从秀正值人生花季的大女儿邵俊,被检查出得了肺结核,医生建议做开胸手术。由于手术感染,邵俊患上了支气管胸膜瘘。徐从秀再次带女儿到北京做第二次手术,手术又失败了,从此生活不能自理。徐从秀必须每天给女儿换药。20年来,徐从秀没有离开过女儿一天,还经常陪孩子聊天,有时还抽空用三轮车带她去公园散心,呼吸新鲜空气。 徐从秀家无长物,却充满了

4、生活的温馨。面对别人的赞许,徐从秀总是平静地说:“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我只是做到了我应该做的”。503.牛素萍:大孝无言好儿媳 牛素萍,杜集区朱庄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多年来,她始终秉承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妯娌和睦,邻里团结,全家充满了无尽的幸福和温馨,多次被评为市“五好文明家庭”。 1995年后,牛素萍的婆婆突发脑溢血,连续30多天不省人事,落下了偏瘫后遗症。在住院期间,她每天守在病床前,为老人喂饭喂药,端屎倒尿,毫无怨言。为了让婆婆早日康复,她和丈夫还搜集了大量医学书籍,阅读关于半身不遂和脑血栓治疗等方面的资料,根据老人的病情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康复方法,每天下班回家都要给婆婆做两个多小

5、时的全身按摩,还要剪指甲、洗脚、擦身、换衣,还每天早晚扶老人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即使在她怀孕期间,也从没有中断过。 2006年7月,牛素萍原本患有冠心病的公公突发急性胆囊炎,在淮北矿工医院做了胆囊切除手术,因病情严重,又先后辗转到蚌埠、徐州等地大医院长期住院治疗,她每逢节假日就要到医院照顾公公。老人睡眠没有规律,她就轻轻地为老人按摩,直到老人慢慢入睡。这样的日子她一直坚持了两年,直到2008年7月,老人因医治无效去世。504.梅永刚:用爱撑起前妻生命 梅永刚,淮北矿业朔里矿东村社区居民,他和张素芹曾经是一对恩爱夫妻。9年前,因为张素芹有了婚外情,梅永刚独自挑起了抚养两个孩子的重担,并一直

6、未再婚。2006年,当突发脑溢血瘫痪卧床的张素芹,经历着最绝望最痛苦最不知所措的日子时, 梅永刚不计前嫌,毅然承担起照顾她的责任,用爱撑起前妻的生命。梅永刚和张素芹是高中同学,由于两人相互了解,高中未毕业就悄悄相恋了。因为梅永刚家境不好,个头不高,两人的相恋遭到了张素芹父母的竭力反对,张素芹却一直坚持着。为了嫁给梅永刚,张素芹受了不少委屈。结婚那天,梅永刚就在心里发誓要好好待她,决不辜负她。 当妻子的婚外情被证实后,愤怒的梅永刚选择了离婚。2006年,当听说张素芹患有重病、无依无靠后,梅永刚不计前嫌,将前妻接回家中悉心照料。 “我选择了照顾她,再苦再累,我都不会放弃,会陪着她一直走下去。我对她

7、,心中有爱,更有责任。”梅永刚说这话时,很平静。张素芹打着手势比划着说:“别人都说我有福气。下辈子还要嫁给他,一定会好好对他,报答今生的恩情。”505. 刘 旸:爱,用一生去守候 2005年,一个女孩的名字注定被镌刻在爱情的神殿之上。她叫刘旸,一个与肝移植男友携手走进婚姻殿堂的淮北姑娘。 当男友得了重病以后,刘旸并没有离开,而是用自己的坚强和对真爱的虔诚,去感动着周围的人。刘旸抛开父母的不解,除去周围人的疑惑,最终坚定选择了留下照顾男友。去静静地守候一份简单而感人的爱情。 1998年,相恋;1999年,恋人张儒星患上肝硬化;2002年,已经花光所有积蓄的刘旸第一次卖血为张儒星治病;2003年,

8、张儒星进行了安徽省首例肝移植手术;2005年,在经历了长达8年的心酸之后,刘旸和张儒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曾经多舛的爱情,经历长达8年的跋涉,终于有了一个美好归宿;2007年,张儒星永远离开了刘旸丝丝缕缕难以描摹的情愫,像水一样在刘旸的眼前汩汩流淌。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省内外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刘旸的爱情故事。我们被感动着,因为那个简单而震撼人心的爱情故事,因为一个淮北女孩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守候506.邵瑞华:爱心倾注军人之家 邵瑞华,女,淮北矿工总医院第二门诊部支部书记。多年来,她精心侍候年老病重的公公和双目失明的婆婆,含辛茹苦抚养女儿,悉心照料因公致残的丈夫,她以巨大的勇气和惊人的毅力面对厄运和

9、打击,用柔弱的双肩支撑着一个多难的军人之家,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赞歌。邵瑞华说,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希望家人在面对困境时能够鼓起生活的勇气。 1982年5月,刚刚结婚一年的邵瑞华得知公公前列腺炎复发,迅速叫来救护车将老人送到淮北矿工总医院。婆婆患有严重的白内障,双目失明,还有低血压症,一直卧床不起。邵瑞华把老人接到家中,每天为婆婆梳头、洗脸、洗脚、定时给老人服药。 1993年冬天,邵瑞华的爱人陈光因公出差,汽车在雪地上滑下路面,腰部摔成重伤。丈夫在因公致残住院治疗期间,情绪不稳定,伤情还经常出现反复。屋漏偏逢连阴雨,就在这时,公婆又相继去逝,邵瑞华瞒住丈夫千里奔丧,替丈夫披麻

10、戴孝安葬了两位老人。 为了鼓起丈夫生活的勇气,她托人把10岁的女儿从老家接到丈夫的身边。妻子、女儿的一片爱心,终于使陈光的精神慢慢振作起来,渐渐地开始配合治疗。医院领导和部队领导多方联系,请来脊髓专家为他治疗,陈光的病情趋向好转,经过两年的康复休养,就回到了部队,坐在轮椅上继续从事自己所钟情的事业。507张 刚:15年不离不弃照顾患病妻子 张刚,1966年3月出生。面对患有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妻子,30岁的张刚提前结束了自己的军旅生涯,毅然回到妻子身边,15年如一日地细心照料。 1996年底,张刚的爱人潘晓红身患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卧床不起,张刚把妻子接到部队驻地上海,经过半年多的系统治疗,病情

11、仍未见好转。张刚婉言谢绝了武警上海总队领导的一再挽留,告别了自己钟情的军营,回到了家乡淮北,当了一名人民警察。15年来,张刚肩任起家庭生活和照料妻子的重担,带着妻子先后赴上海、江苏、山东、河南、合肥等地治疗,每天给爱人穿衣、洗漱、喂饭、谈心等,精心料理妻子的生活起居,使妻子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为了较好地处理工作与家庭的矛盾,张刚放弃了所有的爱好和来往应酬,养成了单位家里两点一线的习惯,在这两个地方总能看到他的忙碌的身影。张刚虽然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照顾妻子,但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在担任花园派出所教导员、所长期间,该所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获得“人民满意派出所”、“争创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先进集体”、“淮

12、北市20022003年度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508.鲍振林:“你们就是我的亲生父母” 鲍振林,中煤三建二十九处退休职工。20多年来,她一直精心照料患病的公公、婆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孝老爱亲模范的风采。 1985年,鲍振林的婆婆患上了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2000年又得了脑梗塞,自此生活不能自理。为给婆婆治病,她节衣缩食带着婆婆走遍了淮北及周边的医院。由于常年就医不见成效,婆婆便有点心灰意冷,劝家人不要给自己治疗了,但是鲍振林从来没有放弃过。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治好婆婆的病,让老人安享晚年。20多年里,鲍振林始终陪在婆婆的病床前,精心护理老人。每天给婆婆喂饭,打洗脸洗脚水,帮婆

13、婆洗头、擦身,婆婆想吃什么、需要什么,鲍振林都尽量满足她。鲍振林的公公今年80岁,患有矽肺病,每到阴天就会复发,20多年来,都是由鲍振林精心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两位老人觉得过意不去,她就对两位老人说:“你们就是我的亲生父母,照顾你们是我应尽的责任。”鲍振林常说,照顾老人千万不能急躁,要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对老人的话,做晚辈的要耐心听,让老人有个好心情。509.董雪英:用孝心演绎人间真情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有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8年如一日毫无怨言、默默无闻地伺候着行动不便的婆婆。她就是烈山区宋疃镇雷山村的董雪英。 8年前,董雪英的婆婆李安英突发脑血栓,经过治疗,但还是留下了手脚不灵

14、便的后遗症。丈夫、儿子、媳妇都在打工挣钱,伺候老人的活,就落在了董雪英的肩上。 无怨亦无悔。董雪英毅然承担起照顾婆婆的任务来。每天早上给婆婆洗脸,晚上给婆婆洗脚,吃饭时饭菜端到婆婆跟前的小桌上。冬天怕婆婆冷,就烧好开水灌到热水袋里放在婆婆被窝里,有时还把婆婆的脚抱在自己怀里取暖。董雪英一家有8口人,光早饭就得做三次。早晨五点多,给上班的丈夫做饭;六点多给上学的孙子做饭;七点多,给婆婆做饭。董雪英说,婆婆的年纪大了,胃口不好,得单独做点软的。 就这样,董雪英跟婆婆一同生活了8年,悉心照顾了8年,演绎了一段人间真情。510.魏尔林:“下辈子还要嫁给你” 结婚不到半年,妻子就被查出患有尿毒症,面对经

15、济和身心的巨大压力,16年来,淮北矿业勘探工程公司地质工程师魏尔林用忠贞不渝的情感,不离不弃的高尚情操,谱写了人间一曲动人的爱情之歌。 婚后不久,怀孕刚6个月的妻子王庆侠患上了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同时并发双肾衰竭。孩子没有保住,妻子却成了难以治愈的肾脏衰竭病人。为了给妻子筹集医药费,魏尔林省吃俭用,几乎变卖了所有的家产,至今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王庆侠由于身体极度虚弱,经常头晕,魏尔林就不让她做任何家务,把家庭的重担一个人挑了起来。魏尔林每隔一天就用自行车驮着妻子,行走40分钟到医院给妻子进行透析治疗。 为了增强妻子战胜病魔的信心,也为了表达对妻子的关爱,魏尔林买了一把同心锁,带着病中的妻子去

16、黄山,在莲花峰上与妻子一起合上同心锁,共同把钥匙扔下山谷。王庆侠激动地泪流满面,哽咽着说:“尔林,你对我太好了,明天就是死了,我也知足了,如果真的有来生,下辈子还要嫁给你。”听着妻子口中喃喃的话语,魏尔林眼睛湿润了511.张素芹:婆婆心中的好儿媳 淮北矿业朔里煤矿北村八栋住着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张素芹,她守着清贫的家庭,20多年如一日地孝敬婆婆,在百里矿区传为美谈。 1991年1月,张素芹的丈夫病故后,全家5口人总共120元的抚恤金,成了家中主要的经济来源。年迈的婆婆身体虚弱,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需要长期吃药才能控制病情;三个孩子正是上学的年龄,每年的学费也不是个小数目,一家人

17、的生活过得非常紧巴。在上下班的路上和休息时间里,张素芹捡拾人们丢弃的饮料瓶、废纸等送到废品收购站,换些零钱,接济家庭生活。上了年纪的婆婆李月兰,只要有点不舒服,哪怕是借钱,张素芹也要带婆婆去看医院看病。为了照顾好婆婆,张素芹和婆婆睡在一间屋里,夜里要起好几次为婆婆掖被子,搀扶婆婆上厕所。张素芹还经常陪婆婆聊天,让老人快乐地生活。她经常对老人说:“你的儿子不在了,我这媳妇还在,咱们相依为命,一起撑起这个家。” 现在老人不仅身体硬朗,面色红润,而且思维清晰,让人很难相信她是位81岁的耄耊老人。婆婆李月兰逢人就夸:“我能活到现在,多亏了好儿媳张素芹啊!”512.周峰:8年悉心照顾患病岳母 周峰,濉溪

18、县铁佛镇黄集村村民。他8年如一日悉心照顾患病岳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无怨无悔地履行着自己对家庭的责任,诠释了人间大孝。 2001年,周峰和蒋爱琴结婚,在蒋爱琴的老家黄集村扎根安了家。2003年,岳母突发脑血栓,瘫痪在床。岳父年事已高,两个孩子又小,照顾两位老人的重担就落在周峰夫妇肩上。蒋爱琴顾虑重重,她知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况且丈夫周峰又不是本地人,家中也有老人需要赡养尽孝。8年来,周峰起早贪黑默默照顾着全家人的生活,对患病的岳母更是尽心尽力,无怨无悔。为了照顾好病中的岳母,周峰放弃了出去打工的机会,在种好几亩田地的空闲,就在附近打零工,一边挣钱补贴家用,支撑家庭的日常开销,一边悉心伺候岳母。

19、由于岳母长期卧床,小到岳母的吃喝拉撒,大到整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周峰都要周峰操持。没有零活时,周峰就会去附近的河里捕鱼。运气好的时候,能捕上几条,拿到集市上卖,赚些零钱。即便如此,一家人的生活还是非常拮据,6口人挤在一间屋子里,家里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然而贫困的生活没有让这家人变得自私,相反,在周峰夫妻俩的感染下,家里的两个孩子也非常懂事。大点的,平时放学回家就帮着照顾奶奶。小的呢,只要有啥好吃的,就一定给他奶奶留着,一家人生活得快乐温馨。513.闻荣: 播撒母爱阳光闻荣,48岁,中共党员,淮北师范大学资助中心主任,副高职称。闻荣在教学工作中认真负责,关爱学生,努力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在学生身上

20、倾注了无限爱心和心血,用慈母般的爱温暖着每一位学生。从2003年以来,她先后把6位孩子接到自己家里,像培养自己的孩子一样全力帮助他们成才。这些孩子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贫困家庭,有的基础很差,闻荣经常和他们谈心,并定期与学生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在物质上给予资助,让学生安心学习,家长安心工作。闻荣用爱心点燃了孩子对未来的憧憬,这6位孩子都先后考入大学,分别在不同的岗位上报效祖国。闻荣在资助中心主任岗位上,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亲自编写了淮北师范大学资助工作100问,建立了规范、系统的资助体系。2010年度为家庭困难学生发放各种补助一千多万元,发放贷款一千

21、多万元,用满腔的热情和辛劳的汗水浇灌着希望之花,确保没有一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中断学业,促进了校园的和谐稳定。闻荣先后被团省委授予七五建功者二级奖章、淮北市“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先进个人、淮北市三八红旗手、淮北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受到市政府嘉奖。514.李玉美:用爱心撑起温暖的家李玉美,女,41岁,淮北矿工医院职工。她二十几年如一日地照顾双下肢残疾的丈夫,孝顺年事已高的公婆,用一颗炽热的心,默默温暖、呵护着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1983年,李玉美与双下肢残疾的张文,冲破重重阻碍结婚了。婚后,由于丈夫行动不便,李玉美主动承担起所有的家务活。从做饭、刷碗到洗衣、扫地,她从不让丈夫沾手,并尽量

22、从生活上照顾好丈夫,每天给丈夫按摩腰、腿,按时按点给丈夫吃药。丈夫原来在市华联电器公司工作,由于家离单位比较远,不管严寒酷暑、刮风下雨,瘦小单薄的李玉美就骑着自行车带着丈夫每天四次往返于家和华联电器公司之间。在她的帮助和支持下,丈夫工作干得有声有色,获得了省共青团七五建功者奖章、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现为市残联肢残分会主席,热忱服务残疾人。 李玉美的公公88岁,婆婆92岁,两位老人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为给老人增加营养,她经常变着法子做些可口的饭菜给老人吃。有时怕老人寂寞孤独,工作之余就和他们坐在一块闲聊天,讲述单位里的趣事,天气好的时候就带着他们到公园里转一转

23、,呼吸新鲜空气。在公婆住院治疗时,李玉美每天忙里忙外,做饭、送饭、喂饭,给老人洗脸洗脚,无微不至地侍候老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撑起温暖的家。515.任婉婉:90后女孩用孝心传承中华美德任婉婉,女,1992年2月出生,淮北市杨庄街道办事处职工。她的父辈肩挑背负、披星戴月的苦难生活,使她感受到了父母哺育之恩,父母年迈后,因妹妹生活拮据,作为姐姐,她毅然担起了养老的责任,一有时间,她都会侍奉在侧,孝心传遍十里八乡。做为长女的她在家庭中的份量越来越重,望着与黄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母亲,看到为家庭操碎了心的父亲,他疼爱至深,她白天上班,晚上回家陪老人。夏天,她早早地为二老买好了纳凉衣物;冬天早早备好取暖物

24、品给二老用,逢年过节她也早早地把二老爱吃的鱼、肉、菜买来,如果碰上加班回不了家,她也一定会给二老打上个电话,只要听到他们健康的声音,她的心才会放下来。外婆由于有不少的病根,有冠心病、哮喘、高血压等多种严重疾病,为了让外婆身体健康,她和妈妈带她四处求医问药。外婆每月的门诊医疗费用都在600元上,有时外婆独自一个人看了病,觉得药费太高,不舍得买药吃,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只要时间允许,每次都亲自陪外婆去医院看病,看完病后,先将外婆送回家,她一个人再去医院划价拿药,然后总是对外婆说,现在药价又降了,您的退休工资足够买药了,我们也不用给您贴钱了,让外婆觉得没有增加家里的经济负担,也安心多了。而实际上,她用自己并不多的工资收入支付了婆婆所有的医疗费用,而她自己在生活上则是能省就省,勤俭持家。随着外婆的年岁越来越高,她还特意为老太太买了电子血压计、家用氧气瓶等家庭医疗器具。在饮食上,她也是尽量就着外婆的口味来,精心安排适合老年人吃的食谱,老太太对外孙女是打心眼里喜欢,外婆常说“我有这个外孙女真是享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