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与经济毕业论文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思考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6989119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7.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际贸易与经济毕业论文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际贸易与经济毕业论文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际贸易与经济毕业论文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与经济毕业论文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与经济毕业论文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思考(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毕 业 论文论文题目: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思考 经济管理系04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 系 别:_ 班 级:_姓 名:_指 导 教 师:_2008年6月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思考摘 要中国经济增长导致人民币国际地位提高,我国进行汇率改革成了必然的选择,基于我国汇率制度的演变以及特点本文从汇率理论基础决定条件和汇率生成机制分析了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存在的不足,进而又指出了我国推进汇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促使我国进行汇率改革的动力,最后本文列出了几点有关推进汇率制度改革的一些建议。关键词:汇率制度 货币政策效应 汇率浮动区间 渐进式升值 The thought of the Advancement

2、 of RMB rate system reform AbstractThe Chinese economic growth causes the RMBs international Status to enhance, our country carried on the exchange rate to reform the inevitable choice, based on our country exchange rate systems evolution as well as characteristic this article from the exchange rate

3、 rationale decided that the condition and the exchange rate production mechanism has analyzed our country prevailing rate system existence insufficiency, entered and had pointed out our country advanced the exchange rate system reform the necessity as well as urges our country to carry on the exchan

4、ge rate reform the power, finally this article has listed several suggestions related advancement exchange rate system reform.Key words: rate system; Monetary policy effect; the scope of The exchange of rate; Evolution type revaluation目 录1 引言12 试验22.1试验所用仪器及原料22.1.1偶联剂对碳化硅浆料粘度的影响22.1.2使用KH550偶联剂时浆料中

5、碳化硅固含量的确定22.2试验所用仪器及原料32.2.1单体对碳化硅浆料粘度的影响32.2.2 使用丙烯酸胺单体时浆料中碳化硅固含量的确定33 结论4谢辞5参考文献6附录7外文资料8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目录由毕业设计(论文)各部分内容的顺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目录应该用“”符号连接名称与页码。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标题应与正文中标题一致。唐 山 学 院 毕 业 设 计1 引言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历经了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时代。1994年我国成功地进行了汇率制度改革,为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都在发生着剧烈

6、而深刻的变化,人民币汇率制度与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不匹配问题逐步凸现,所以进行汇率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2005年7月21号,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改革有利于中国进口,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盈利增加,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汇率改革使人民币走强进而有望使中国国内的进口物价下跌,带动消费市场成长,对于进军中国内需市场的企业来说也是有利的。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改革会使中国的出口商带来很大的压力,因为那样会增大出口商的成本和风险,不仅如

7、此,连在中国进行生产的跨国企业夫人压力也不小。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来说汇率改革将使货币政策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为我国汇率改革的总体方向是由固定汇率逐步走向浮动汇率。当然人民币升值后也有可能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虽然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还是很不完善的。实际上,近两年来,我国经济运行明显出现了内外两类失衡。内部失衡是国内储蓄和投资的不相等,表现为储蓄大于投资;外部失衡是出口和进口长期不相等,表现为出口大于进口。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这两个方面是

8、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笔者以为,内外失衡的矛盾部分是由我国社会保障不健全致使储蓄过高、出口导向外贸政策致使外贸顺差等结构性矛盾长期积累造成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人为扭曲了货币价格,造成我国目前的国际收支长期顺差、外汇储备过快增长、流动性严重过剩、房地产与股票等资产价格暴涨等等现象。所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很有必要的。2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分析2.1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进程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大致经历了一下进程:1994年1月1日,汇率体制重大改革,实施有管理浮动汇率制。人民币一步并轨到1美元兑换8.70元人民币,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1994-1996年间,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9、和大量资本内流,及亚洲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承受巨大压力。1997年之后,人民币汇率始终保持在较窄范围内浮动,波幅不超过120个基本点,并没有随宏观基本面变动而波动。2003年起,国际社会强烈呼吁人民币升值。国内外关于人民币升值与否的论战不断升级。2005年7月21日至今,人民币升值,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货币,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2 2005年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次汇率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汇率调控的方式。实行以市场供

10、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这里的一篮子货币,是指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篮子内的货币构成,将综合考虑在我国对外贸易、外债、外商直接投资等外经贸活动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参考一篮子货币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货币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

11、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这将有利于增加汇率弹性,抑制单边投机,维护多边汇。二是中间价的确定和日浮动区间。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3%的幅度内浮动率稳定。 三是起始汇率的调整。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

12、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这是一次性地小幅升值2%,并不是指人民币汇率第一步调整2%,事后还会有进一步的调整。因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重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而非人民币汇率水平在数量上的增减。这一调整幅度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2.3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形成及特点2003年,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 即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基础上的基本稳定。本着这一总体设计目标, 我国政府作了大量准备工作,

13、 诸如对银行体系的重组、对一些资本交易项目取消不必要的限制等。同时在近年世界经济运行平稳、美元利率逐步上升的国际背景下, 我国政府统筹考虑, 于2005年7月21日, 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 确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是1994年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是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突出体现了以下三方面特点: 其一,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 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 同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进行浮动; 其二, 人民币汇率将是浮动的, 且浮动区间是合理的; 其三, 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度, 人民币在2

14、005年7月21日即日对美元升值2% , 这一调整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 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最重要的是“参考”两字。也就是说,人民币汇率水平在以国内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的同时,要参考国际金融市场主要货币汇率的变化。可以通过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变化来调整与他国之间进出口贸易关系,也可以减少国际金融市场主要货币之间的波动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而对于管理浮动汇率,尽管人民币汇率变化是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尽管是以参考一揽子货币来调节,但是这些变化必然在中国政府可控的范围内进行,特别是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更是如此。这样才能够保持人

15、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才能减少国内企业及民众可能面临的汇率风险。现阶段, 选择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无疑是最为可行的汇率制度选择, 然而, 进一步分析人民币汇率决定及运行的内在机理, 仍不难发现人民币汇率制度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3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3.1人民币汇率的理论决定基础条件不能满足货币汇率决定的理论模型有利率平价理论、资产市场定价理论、国际收支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新闻模型等, 在我国目前人民币未实现完全自由兑换的条件下人民币汇率的决定是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但用购买力平价来计算人民币均衡汇率存在以下缺

16、陷:3.1.1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前提条件不能完全满足购买力平价的成立是以“一价定律”为前提的, 而“一价定律”的成立又要求在开放经济中, 对比国家都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自由兑换, 货币、商品、劳务和资本流通完全自由, 信息是完全的, 交易成本为零, 关税为零, 不存在限额、技术管制, 国家间消费偏好相同。然而, 在当今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贸易壁垒、非贸易壁垒、垄断等在世界经济中普遍存在, 且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及对外开放程度不同, 尚未形成充分自由的贸易、自由竞争的经济环境, 购买力平价成立的前提条件难以满足。3.1.2购买力平价和汇率所反映的范围和决定因素各不相同, 二者在现实中难以

17、趋于一致在范围上, 购买力平价包含了各国之间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对比关系, 而现实中购买力平价只反映贸易品部分的价格比率, 未包含非贸易品, 因而, 其计算结果必然存在偏差。在决定因素上, 购买力平价直接受对比国家之间实际价格水平的影响, 反映某一货币在不同市场上的实际购买力。而汇率除了受各国实际价格水平(或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外, 主要取决于外汇市场供求。但目前, 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交易管制未完全放开, 居民和非居民不能在我国境内进行人民币与外币的自由买卖, 加之非意愿结售汇的存在, 导致了供求关系决定下的人民币汇率是受非市场行为干预下的汇率。3.2人民币汇率的汇率生成机制存在缺

18、陷 3.2.1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不足这一方面表现为, 在现行的银行结售汇制下, 市场参与者不能根据自己未来的外汇需求和对未来汇率走势的预期选择适当的出售外汇的时机和数量, 购汇又存在一定的条件约束, 在此供求关系不对称的外汇市场中, 形成的价格并非市场均衡价格。同时, “在即期市场上, 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013%的幅度内波动; 欧元、日元、港币等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3%的幅度内波动”的汇率波幅限制, 更加剧了人民币汇率形成的非市场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外汇市场主体过于集中、交易工具较为单一。目前, 我国银行间外汇

19、市场主体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经批准的外资金融机构、少量资信良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人民银行操作室构成。从交易额看, 中国银行是外汇的最大卖方, 人民银行是外汇的最大买方, 双方交易额占总交易量的60%以上; 从交易品种看, 主要是美元、日元和港元, 且成交量以美元为主。这种单一主体、单一交易工具交易下的价格, 缺乏汇率市场化的代表性。3.2.2人民币汇率参考货币篮子缺乏操作性2005年8月10日, 人民银行公布了人民币汇率参考货币篮子指引, 确定了在篮子货币的选取及权重确定时主要遵循的原则, 即“综合考虑在我国对外贸易、外债(付息) 、外商直接投资(分红) 等外经贸活动中占较大

20、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的货币, 组成一个货币篮子, 并分别赋予其在篮子中的相应权重”。并指出“篮子货币的确定是以对外贸易权重为主的, 目前, 美国、欧元区、日本、韩国等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 相应地, 美元、欧元、日元、韩元等自然会成为主要的篮子货币。此外, 新加坡、英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澳大利亚、泰国、加拿大等国与我国的贸易所占比重也较大, 这些国家的货币对我国的人民币汇率也是很重要的。一般而言, 与我国的年双边贸易额超过100亿美元的国家, 其货币在篮子货币中的权重是不可忽略的, 50亿美元以上也是不算小的。” (中国人民银行, 2005) 不难看出, 这些规定, 只是一些原则框架而实际

21、如何操作, 却没有明确说明。于是, 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参考货币篮子构成的猜测及对人民币参考货币篮子实际运行的评价研究。如Spiegel提出的15国窄口径模型、22国宽口径模型, 赵进文、高辉等的8种货币篮子构成模型等。还有金永军等利用实证方法验证了在现有的货币篮子中, “美元的权重仍占95%以上, 欧元和日元的比重较小”, 并采用IMF建议的Defacto方法通过对人民银行公告内容和公告之后一个多月人民币汇率实际走势的分析, 认为在短期内, 我国的汇率制度仍是“参考美元为主的软盯住的汇率制度”4推进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4.1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角度看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克鲁格曼在上世纪60

22、年代提出了三元悖论,即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三者不能兼得。我国过去对资本账户实行严格的管制,因此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之间的矛盾并不突出。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开放度的增加,我国经济受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相应地,我国货币政策的外溢性也日益明显,要实现三者之间的均衡越来越难,如1994年的通货膨胀、1998年的通货紧缩,其根源都在这三个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另外,自2003年以来的通货膨胀倾向与此也不无关系。西方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在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的前提假设下,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国内利率将低于世界利率,从而引起资本大量外流,国际收支出现巨

23、额赤字,本币面临贬值压力。为了维护固定汇率,中央银行卖出外汇买进本国货币,外汇市场的干预将减少本币供给,抵消货币调控当局扩张货币供应的努力。若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会由于利率上升导致资本流入,汇率存在升值压力,中央银行买入外汇,增加货币量,同样使货币政策无效。可见,在固定汇率制下,若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则一国的中央银行就无法独立运用货币政策。当然现实经济生活中,这种极端情况一般并不存在。如果资本流动不充分,中央银行就有机会来改变货币供应量,运用反向货币政策维持汇率稳定。这一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目标选择的理论后来由克鲁格曼发展成为著名的“三元悖论”,也称为“永恒的三角形”或“蒙代尔三角”,它指的是一国

24、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只可能达到两个,不可能三个目标同时实现。这一理论反映了开放经济下经济体系所蕴含的内部矛盾:宏观调控当局在面临多重交织、相互矛盾的目标时必须有所取舍。这一取舍应该基于各国当时的实际经济运行状况而定。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在1973年以后纷纷选择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目标,放弃汇率稳定目标,是因为发达国家对汇率不稳定的承受力较强。发展中国家对汇率不稳定的承受力不足,货币贬值很可能造成资本的大量外逃,所以往往选择了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放弃资本完全流动。我国在“蒙代尔三角”中选择的是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放弃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目标,人民币只实现了

25、经常项目下可兑换,资本账户未完全放开。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因为经济开放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因为“三元悖论”中的“三中选二”有严格的限定,即如果要选择其中的两个目标,则第三个目标就一定要完全放弃。在我国体现为选择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两大目标后,资本无论是经常项目还是资本项目下都不能流动。也就是说,如果不能保证完全放弃资本流动目标,则另两个目标的执行效果会大打折扣。从我国经济的实际运行看,外汇占款与资本管制漏洞已严重削弱了央行主动投放基础货币的能力。1994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确立了强制结售汇制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人民币汇率低估、出口退税政策、外资优惠措施等综合措施的作用

26、下,1994年我国国际收支实现经常项目顺差76.6亿美元,资本项目顺差326.4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了304.2亿美元,外汇储备总额猛增到516亿美元。购进这300多亿美元的外汇,中央银行通过再贷款被动发放的基础货币增加了2800亿人民币,使1994年末货币总量增长率达到了35%左右,新增的4024亿元基础货币中有70%以上是外汇占款造成的,1995年、1996年、1997年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新增额的比重分别达到了64%、45%和87%。所以虽然名义上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但实际上货币供给量大增,成为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再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涉外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开始显现。19

27、98年5月,出口同比下降1.5Z,这是在连续22个月的增长之后,首次出现下降。资本项目出现逆差63.21亿美元,这是1993年以来中国资本项目首次出现逆差。作为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综合反映的外汇储备,在1998年仅增加约50亿美元,远低于此前年均300多亿美元的增幅。1998年上半年,由于不能完全控制资本流动,存在变相资本外逃,中央银行的外汇占款同比少增加1000多亿元,到1998年末,外汇占款增长率由1997年的35%下降到3.5%,外汇占款的减少严重削弱了中央银行扩大基础货币投放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此后几年出现的通货紧缩。从2001年底开始,外汇储备再次成为我国货币供应量持续快速增长的主

28、要动力,外汇占款迅速增长(见表1)。2002年底外汇占款是23223亿元,2003年底的外汇占款是34846亿元,同比增加了11623亿,平均每月增加约968亿。2004年底外汇占款达到了52592亿元,全年增加了17746亿元,平均每月增加约1478亿元,呈现加速增长态势。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以后,并没有改变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是外汇占款的被动投放模式。截至2005年底,外汇占款余额达71211亿元,比年初增加18618亿元,新增外汇占款占新增基础货币比例达到了339%以上,严重削弱了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动权。2006年底外汇占款余额达98980亿元,比年初增加

29、27769亿元。全年新增外汇占款已占基础货币投放的207%,外汇占款几乎成为投放新增基础货币的唯一渠道,呈现出“货币发行美元化”的怪现象,货币政策独立性大打折扣。外汇占款大幅增长严重影响了央行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使央行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从汇率政策来看,即使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国际游资大量涌人无疑在客观上增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此同时,游资涌入导致外汇占款的增加,无疑与正在实施的宏观调控产生冲突,央行被迫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大量发行央行票据对冲外汇占款。但是,随着央票发行量越来越大,这一临时性的政策工具非但被迫长期化和常规化,而且几乎已经陷入欲罢不能的境地。问题是,在国际

30、收支顺差持续增长趋势不变的情况下,央票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只能是短暂的和阶段性的,在长期,只能改革现行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外汇储备和货币供用量的冲突实际上是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冲突,因为外汇储备的大幅度波动源自汇率稳定的目标。应该说,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在中国是成立的,在国际资本进出越来越宽松的情况下,中国独立的货币政策和稳定汇率的目标面临着严重的冲突。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个理论框架内,科学地设计汇率制度及资本流动等相关配套改革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内外均衡。4.2从经常项目、资本金融项目与外汇储备三者之间的关系看加快汇率制度改革的紧迫性一国汇率缺乏弹性,必然意味着它不能随着经济规律的

31、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在一定的时段内,相对稳定的汇率有利于企业和外汇投资者形成稳定的预期,可以促进经济较快发展。但当汇率长期缺乏弹性、货币价格严重脱离它的应有价值时,就会人为扭曲资源价格,造成国际收支失衡。自1999年以后,我国摆脱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出口逐渐增加,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双顺差,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然而,我国货币当局没有及时调整汇率水平和汇率形成机制,错失了难得的机会。2005年汇改以后,我国货币当局仍然对外汇市场过度干预,一定程度上造成目前双顺差持续高增长。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导致我国目前以外汇占款形式投放基础货币过快、流动性过剩、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通货膨

32、胀压力加大等多重经济失衡。缺乏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给国外套汇投资者带来稳定的预期,从而套汇投资者可以无汇率风险地进出。亚洲金融危机最初的几年,人民币有强大的贬值压力,从理论上来讲,在当时人民币只能有贬值的可能性,所以短期资本在中国直接面临着人民币贬值的风险。因此,1999年-2001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误差与遗漏项”一直为负,说明我国一直存在着资本外逃。时过境迁,随着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来临,国外热钱便又有了进入中国进行套汇投资的兴趣。2002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净误差与遗漏”项12年来首次出现正数,但当时官方更愿意把这一现象解释为一种合理的变化。中国外汇储备2004年增长2067亿美

33、元,而同期经常项目差额和资本金融项目差额之和却只有1797亿美元,相差269亿美元,与“净误差与遗漏”项270亿美元大体相等。这个差额虽然不完全是一些经济学家和媒体所说的“热钱”,但是这些项目数字异常的增长,完全有可能是游资的流入,虽然其披上了合法的外衣。2002年之前,存在资本外逃,但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来临,外逃数量逐渐减少,2002年首次出现套汇热钱,到2004年逐年增长。2005年以后该项却突然变负,这是不是说明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存在了,甚至出现贬值预期,当然不是。Z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改并一次性升值2%之后,一些先前进入到中国的热钱在赚到足够盈利后撤离了中国,从而导致了2095年

34、全年国际收支中的“净误差与遗漏”项目由正转负,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消失,只要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增长,上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压力就不会消失。进一步分析,目前热钱涌入中国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汇率制度弹性太小,热钱进入的成本低:如果人民币升值,热钱可以满载而归;如果没有升值,至少也没有损失,况且热钱在中国房地产等领域的投资回报率也相当高。值得注意的是,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目标使得利率政策也难以变化。国际金融市场上人民币远期汇价大约升水3冕,无论这一定价是否合理,当前人民银行都得维持人民币利率低于美国利率约3骂的水平,以防止投机性资本的流入。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多,利率水平又偏低,大量的资金就会流入资产市场。

35、2006年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房地产价格大幅攀升,股市也一次次冲向新高。资金大量流向资产市场可能会带来资产价格泡沫。一旦预期逆转,银行的呆坏账必将大量增加,将会拖累整个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快改革我国目前僵化的汇率制度,增加人民汇率的弹性,形成中国汇率市场化机制至关重要。4.3推进汇率制度改革的动力就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来说,以下一些经济变化正在成为推动汇率制度改革的重要动力:第一,我国对外金融机构的升级加快了金融开放的步伐,而金融开放程度的提高正在成为汇率制度改革的重要动力之一。我国对外金融机构的升级具体表现为,我国几经从资本净输入国变为资本净输出国,从对外债务国转化为对外债权国。在以上变化的影响

36、下,为了提高对外资产的收益,我国正在全面开放对外投资渠道。对外投资渠道的开放意味着投资者不仅可以自由进行对外投资,而且可以自由回收再境外的投资资本,前者形成资本流出的开放,后者形成资本流入开放。这一联系表明,资本流出渠道的开放会进一步带动资本流入渠道的开放,由此,我国对外金融将会进入全方位开放阶段。这一变化必然会加快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步伐。在非弹性汇率制度下,金融开放程度的提高,会削弱我国金融政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为了避免出现这一结局,我国有必要扩大汇率制度弹性。由此可见,我国金融结构的升级必然会带动扩大汇率制度弹性的改革。第二,以上第一个因素,即金融结构的升级加大了我国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

37、市场的融合程度,而内外金融市场的融合同样加快了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步伐。作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之一,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投资日益增加,这一变化不仅提高了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和作用,而且也提高了我国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融合程度,以上变化正在成为促进我国进行汇率制度改革重要因素之一。当前,世界主要国家都采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因此随着我国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接轨,汇率制度的接轨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之一。与全球主流汇率制度的接轨意味着,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汇率制度将会收敛于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第三,在人民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的背景下,为了保持国内经济平衡和稳定发展,我国有必要推进扩大汇率

38、制度弹性的改革。在非弹性汇率制度下,经常收支和资本收支双顺差的增加会引起流动性过剩问题,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存在又会引发泡沫经济和通货膨胀风险。因此为了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我国有必要扩大汇率制度弹性。这是因为扩大汇率制度弹性可以减少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程度,从而可以避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发生。2003年左右开始发生的房地产泡沫,2006年以后兴起的股市泡沫,2007年出现的通货膨胀风险,都与政府在外汇市场的干预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减少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程度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这一对策方案的实施必然会加快汇率制度弹性化改革的步伐。第四,加速国内产业升级的发展目标要求我国实施扩大汇率制度弹性

39、的改革。提高国内产业结构是我国体改经济发展水平和保持稳定高速经济增长基本条件之一,而扩大汇率制度弹性的改革有助于加快国内产业升级的速度。 这是因为,在存在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背景下,扩大汇率制度弹性的改革会引起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升值可以促使企业加快进行技术革新的步伐,并使资源分配从低效率企业和部门转移到高效率企业和部门。2005年7月以后,为了生存的需要,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正在通过向高端技术产品生产的转移,降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一变化具体反映了汇率制度改革与产业升级的联系。反过来看,国内产业升级会提高企业吸收汇率变动风险的能力,这一变化同样有助于推动汇制度市场变化的改革。第五,在我国贸

40、易收支顺差日益扩大的背景下,通过汇率制度改革抑制贸易收支顺差的增加有助于实现建立和谐国际环境的发展战略目标。当前我国巨大的对外贸易收支顺差不仅已经成为引发贸易摩擦和政治摩擦的火种。这一状况有可能破坏建立和谐国际环境的战略要求。为了防止出现这一结局,我国有必要通过汇率制度改革,发挥汇率对贸易收支的调节作用。从对贸易的影响来看,人民币升值与外国政府采取的报复性关税的效果基本相同,但是从对政治的影响来看,后者的负面效应要远远大于前者,基于这一判断,通过汇率制度改革缓解贸易摩擦的对策在整体上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5推进汇率制度改革的建议5.1抓住影响汇率变动的各种因素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升值趋势的出现是多

41、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今后,人民币汇率会如何变化,人民币升值压力是否会持续下去,人民币汇率升值速度会有多快等问题也同样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些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长期的变化趋势来看,内外物价水平的变化仍然是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为止,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一直是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高通货膨胀率导致人民币汇率贬值速度的上升,低通货膨胀率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进入21世纪后,我国通货膨胀率的下降是引发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重要诱因之一。90年代后期以后,随着我国物价水平趋于稳定,汇率与物价的连动关系出现了弱化现象,但是今后如

42、果我国一旦出现高通货膨胀率的现象,人民币有可能重新出现贬值趋势。通货膨胀之所以影响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变化,是因为高通货膨胀率会引起世纪利率升值,而实际利率升值会通过恶化经常收支状况助长人民币贬值压力。另外,即使从相对购买力平价的视点来看,高通货膨胀率也会助长人民币升值压力,依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两国的通货膨胀率之差等于本币货币的贬值率或升值率。自从人民币升值压力出现以来,购买力平价与现实经济的联系正在被人们所淡忘,但是一旦国内通货膨胀率上升,这一变化有可能重新强化汇率与物价的联系。从国际经验来看,20世纪后期,世界各国货币的长期变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通货膨胀率的制约,这一点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

43、尤为明显。因此从物价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影响来看,如果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大体接近世界通货膨胀率,人民币更有可能延续当前的升值趋势,但是一旦我国出现高通货膨胀率,人民币汇率由可能重新面临贬值压力。第二,随着我国对外资本项目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外利率变化中国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作用明显上升。从我国国际收支的变化情况来看,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利率的上升,我国对外投资明显增加,1998年资本收支一度甚至出现了逆差,1999年和2000年资本收支也维持了基本平衡和略有顺差的局面。但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美国利率的下调。投资境外的资本开始回流境内,我国资本收支顺差规模急剧膨胀,2004年上升到最高的

44、的1107亿美元。2005年以后,随着美国利率的上调,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再度上升,在这一变化的影响下,资本收支顺差再次出现缩小倾向,2005年顺差规模回落到589亿美元,2006年减少到60亿美元。从以上变化可以看到,内外短期利率变化正在成为降低资本收支顺差的主要因素。于2004年相比,2006年的资本收支顺差减少幅度超过1000亿美元,这一变化意味着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今后如果在相当场的一段时期内继续延续美元利率高于人民币利率的状况,资本收支有可能很快出现逆差。这一状况可以缓解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压力,从而可以为政府保持渐进式升值进程提供有利条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

45、来,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程度的提高强化了利率对汇率的影响作用。2006年,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开放对外投资渠道的改革措施,这一制度变化与中外利差的变化从两个不同方面促进了对外投资的增加。今后,随着我国资本项目的进一步开放,利率对汇率的影响会进一步上升,这一变化意味着内外利率变动将会成为左右汇率变化的重要因素。第三,资本项目开放速度和内容会影响到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政府加速开放对外投资的政策有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在以上第二点中,我们已经提到,对外资本项目开放程度的提高可以强化中外利率差价对汇率前景的影响。初此之外,在特定的环境下,对外投资开放程度的提高可以单独影响到资本收支顺差的变化,因而可以

46、独立影响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在中外利率差价一定的前提下,对外投资开放程度越高,资本收支出现逆差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一变化可以缓解人密闭升值速度。另外,进入2007年以后,我国开始开放对境外非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的投资。以股票为主体的非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的价格与利率变动形成反方向变化,这一特点意味着开放非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的投资可以弱化利率变动对资本收支的影响,尤其可以缓解起因于利率变动的资本收支的大起大落现象。进入2007年后,我国QDII对投资机制开始出现向非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倾斜,而且,政府开始实行个人对外投资试点。这些措施有可能对资本收支产生两方面影响:其一,继续引起资本收支顺差的下降并有可能

47、使资本收支出现逆差趋势;其二,起到抑制资本收支波动的作用并有可能使资本收支长期出现逆差格局。以上两方面的变化都可以起到减缓人民升值速度的作用。第四,工资和劳动生产率变化会通过贸易收支顺差和经常收支顺差的变动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化前景。从理论上讲,在名义汇率保持稳定不变的前提下,减少贸易收支顺差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保持工资的上升速度大于劳动生产率的上升速度,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企业的单位产品劳动力成本会出现上升趋势,这一变化可以起到抑制贸易收支顺差的作用。在人民币名义汇率出现升值趋势的背景下,抑制贸易收支顺差继续扩大的条件是以么美元表示的我国工资的上升速度应该快于劳动生产率的上升速度,换句话说,本币工资

48、的上升速度加人民币升值速度应该大于劳动生产率上升的速度。从工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来看,由于二者在增加单位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相同的作用,因此,如果要把贸易收支顺差控制在一个特定的规模,那么工资的大幅度上升可以降低对提高汇率升值的要求。以上联系表明,工资的上升速度越快,政府成功维持渐进式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工资也是影响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升值相比,工作的上升不仅可以改善我国国民的收入水平,而且还可以发挥增加内需的作用。因此,作为减少贸易收支顺差的对策,在提高工资和人民币升值的两种选择中,我国应该优先考虑提高工资的对策。由于人民币升值会抑制工资的上升速度,因此,为了

49、给工资的上升留下空间,政府也有必要采取渐进式的升值策略。第五,双顺差的增加速度与流动性过剩态度也是制约人民币汇率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前面的第二点,即内外利率差价关系到资本收支顺差的变化,第二点工资的调整涉及经常收支顺差的变化。由资本收支顺差和经常收支顺差组成的综合收支顺差的影响流动性供给的重要因素之一。2001年以后,我国外汇储备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这一变化提高了流动性过剩供给的风险。从2001年到2004年,资本收支顺差的快速增长构成了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原因,2005年到2006年,在资本收支顺差下降的同时,经常收支顺差出现急速增加的势头,2005年经常收支顺差由前一年的687亿美元上升到1

50、608亿美元,2006年又进一步上升到2499亿美元。资本收支顺差和经常收支顺差的轮番增长无疑增加了政府控制货币供给的难度,而后者又增加了政府维持渐进式人民币升值进程的风险。2003年以后出现的不动产泡沫,2006年以后出现的股市泡沫和2007年出现的通货膨胀风险都与流动性过剩状态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以上状况的出现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人民币的升值速度。这是因为,减少流动性供给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降低政府在外汇市场的干预程度,在人民币升值速度,在人民币存在明显升值压力的为背景下,这一对策意味着加快人民币的升值速度。从以上联系来看,泡沫经济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越大,政府能够控制人民币升值进程的余地就越

51、小,人民币加快升值步伐的可能性就越大。综上所述,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已经成为不能不去面对的问题,但其又有很多的影响因素,所以我们在改革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全方位的分析5.2继续采用渐进式人民币升值的策略从我国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尽管扩大汇率制度弹性的人民币升值是长期的发展趋势。而且从当前的社会舆论来看,尽管有许多经济学家与市场参与者认为我国应该加快汇率制度改革的步伐和加快人民币升值速度,但是我国政府一直遵守了扩大汇率制度弹性的改革方式和渐进式的人民币升值原则。在此我们具体考虑可能影响政府这一决策的潜在因素。在为什么我国政府要采取渐进式人民币升值原则的问题上,我们不仅有必要考虑经济因素,而且还应该考虑政

52、治因素。以下是影响政府决策的一些主要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第一,我国的经济发展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在这一状况下,包括汇率制度同志在内的融合大幅度的政策调整都有可能增加中断经济良性循环的风险,因此,在经济处在高速增长时期,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有助于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局面。第二,汇率的大幅度调整涉及失业和农产品价格等敏感的经济问题,这些问题又直接关系到社会和政治稳定等敏感的政治问题,因此,政府在这些问题上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经济学家在考虑汇率问题时,主要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汇率升值的影响,而政府必须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衡量大幅度升值的利弊。因此,二者对汇率问题认识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第三,尽管

53、在理论上,就人民币升值的好处而言,人们可以列举出许多的积极作用,但是,从现实的状况来看,我们很难找到发展中国家受惠于本币升值的案例,但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得福于本币低估的案例却比比皆是,这一状况也是影响我国政府决策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渐进派”和“激进派”,都试图用“日本教训”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前者把日本经济的衰退归罪于日元的大幅度升值,后者将其归罪于日元没有及时升值。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很难从理论上证明谁是谁非,但是一般社会舆论更认同日元升值的负面作用,这一状况也是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第四,人民币升值效果的不确定性是妨碍大幅度汇率调整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人民币升值

54、可以明显发挥外部失衡的政策工具,但是如果人民币升值无助于降低贸易收支顺差,那么政府将会设法利用汇率调整以外的手段纠正贸易收支失衡的现象。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已经接近10%,但是我国的贸易收支顺差不仅仅没有减少,反而出现了加速增长的势头,这一状况降低了政府设法利用升值手段 调整贸易收支顺差的积极性。第五,渐进式人民币升值策略提供了有力条件。政府维持渐进式升值策略的风险可以概括为两点:其一,起因于外汇市场干预的过剩流动性问题,这以问题关系到泡沫经济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其二,与贸易收支顺差相关的贸易摩擦风险。只要以上两个问题不会激化到危害经济稳定增长的程度,政府不存在加快升值速度的理由

55、。但是,一旦以上状况发生变化,政府有可能会加快人民币的升值步伐。所以必须采用渐进式的升值策略。5.3注意把汇率制度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是解决当前贸易顺差增长过快的直接也是较为有效的手段。但在长期,不仅要调整汇率水平和汇率制度,使其更接近市场决定的应有水平,平衡国际收支,还要改革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过多行政政策。首先要调整目前出口导向战略,降低出口退税,杜绝盲目引进外资,提高外商投资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鼓励扩大进口,逐步优化贸易结构;其次要加速国家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型,加大财政在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医疗、水电交通、通讯等公共产品和服务上的投资,使社会抵抗风险的能力加大,缩减

56、个人的净储蓄,持续有效地启动内需;再次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低收入人群的再分配份额,缩小收入差距,整体提高社会消费倾向,扩大国内有效需求,降低储蓄率。5.4实行灵活的汇率调节机制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调节更具规范化。短期看,增加货币弹性是首先应考虑的举措,增加市场调节的力度,但扩大弹性应随国内外环境适时推出或调节。中期看,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应逐渐形成。长期看,人民币应实现自由兑换的国际化货币,并且采取自由浮动的汇率机制,与国际市场融合协调的价格指标,是一国内经济金融需求的适当标准。但就目前而言, 对于汇率短期和中期的波动, 依靠央行在外汇市场上的操作,对于汇率的长期水平及其走向,主要靠

57、央行改变基准利率来实现调节目标。央行的调节手段有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必要时还辅助于行政手段,但银行应尽量使用经济手段来调节。应加快外汇市场同货币市场和国债市场的有机结合,灵活的使用多种调控手段。适当地进行远期外汇交易,也是控制人民币汇率风险的有效途径,因此应大力发展银行间的远期外汇市场。央行的对外汇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使其反应供求关系,加快了外汇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参考文献 1 MarkM1Sp iegel, AlookatChina snewexchangerateregime, FBBSFEconomicLetter, Sep tem2ber9, 20051 2 高雷, 王升1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实证分析 J 1经济纵横, 2006, (1) 1 3 江素芬1试论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J 1金融与经济, 2006, (2) 1 4 金永军, 陈柳钦1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评述 J .国际金融研究, 2006, (1) 1 5 奚尚琴1汇率分析范式转换及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评析 J 1金融纵横, 2006, (1) 1 6 赵进文, 高辉等1人民币参考篮子货币的测定与实证分析 J 1财经研究, 2006, (1) 1 7 中国人民银行1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问答C 1中国人民银行网11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