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论文38118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6950801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7.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38118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38118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38118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3811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管理专业论文38118(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_ 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对我省物流业的影响14供应链的快速发展对物流的影响摘要:物流成本高是中国物流行业的顽症之一,物流应充分重视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实现物流业的联动发展。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讲过这样的话:“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者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使得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市场变化很大,企业间的竞争加剧,企业面临着不断急剧变化的市场需求及缩短交货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而经营环境变化,使得原来各个分散的企业逐渐意识到,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必须与其他企业建立一种战略上的伙

2、伴关系,实行优势互补,发挥各企业的核心能力,并且在一种跨企业的集成管理模式下,使各个企业能够统一协调起来。这样才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变化。 关键字:物流 供应链 影响 竞争 适应 变化Abstract:The logistics cost is high logistics industry of China, one of the fields of fujian logistics should pay full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and optimization, realize the linkage of

3、the logist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famous British economist Chris Randolph said such words: market supply chain and no enterprise, the only real competition is not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the enterprises, but the supply chain and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supply chain.With the

4、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makes the enterprise faces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market changes a lot,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enterprises are facing the continuously rapid changes of market demand and shorten delivery tim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reduce the c

5、ost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of pressure. And management environment change, that makes it all the scattered enterprise gradually realized that in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to survive with other enterprises to establish a must be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a complementary strengths, devel

6、op al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enterprises, and in a cross enterprise integrated management mode, make each enterprise can coordinate unity. So that it can adapt to a new environment change.Key words:Logistics; supply chain; influence; competition; Adapt to; change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企

7、业面临着更为强劲的竞争对手和更为复杂的竞争环境,生存压力日益曾大。其主要表现为同一市场的 产品品种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顾客对产品质量和功能的辨别能力也越来越强。企业要生存就必须降低成本,但从企业内部生产过程来降低成本的空间已越来越小。而经验环境变化,使得原来各个分散的企业逐渐意识到,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生存下来必须与其他企业建立一种战略上的伙伴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各企业的核心能力,并且在一种跨企业的集成管理模式下,是各个企业能够统一协调起来。这样才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变化。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得供应环节和整个供应链系统。于是在新的竞争条件下,一种新的管理

8、方式应运而生,供应链管理思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出的,这就是供应链(Supply Chain ,SC)二 供应链的概念2.1 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是一个网链结构,它开始于供应的源头,结束于消费的终点。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2.2 供应链的发展的历程供应链的发展理论是企业摒弃了以前“小而全”或 “大而全”的内部垂直一体化的模式向着“做专做精”方向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在供应链合作结构形式下,供应链的研究经历了从个体企业向单

9、链式纵向一体化管理发展过渡,并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朝着供应链的跨链间横向一体化发展。(1) 内部供应链管理: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企业把从外部采购的 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组装和销售等活动,将成品传递到用户的过程。供应链的重点在管理库存上,通过企业内部销售、计划,制造和采购等部门之间的 协调,寻求把产品迅速、可靠地送到用户手中得费用与生产费用,库存费用之间的平衡点,确定最佳的库存投资额。(2)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逐渐与采购、供应管理相联系,强调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协调供需关系。(3)串行结构的供应链:后来供应链管理注意到了企业之间的联系,将各个企业看做共享利益、共担风险、协调发展的

10、有机整体。认为供应链是通过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再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管理内容也扩展到对贯穿于各个企业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得协调与控制。(4) 网状结构的供应链:到了最近,供应链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络关系。供应链的 形式扩展到核心企业为中心的双向树状网络系统。供应链额实践已经扩展到一种所有参与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供应链从一种作业性的管理工具上升为一种战略性的管理模式。 三 供应链的发展对物流的影响供应链的发展在对物流的生产管理系统、库存管理、采购管理、配送以及信息系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加快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使物流

11、更接近现代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3.1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生产系统的管理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以顾客需求为驱动的,以生产和控制活动为中心而发展开。只有建立面向供应链管理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企业才能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向现代管理模式。例如一汽大众的生产系统的管理: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目前仅捷达车就有七八十个品种、十七八种颜色,而每辆车都有2000多种零部件需要外购。从19972000年年末,公司捷达车车销售从43947辆一路跃升至94150辆,市场兑现率已高达95%97%。与这些令人心跳的数字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公司零部件竟然基本处于“零库存”状态,而制造这一巨大反差的就是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物流控制系统。一

12、汽大众是怎样做到这种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用不到300万元人民币就完成了整套的运作?一汽大众拥有一个占地面9万多平方米,可同时生产3种不同品牌的,亚洲最大的整车生产车间,整个车间没有里没有仓库,只有入口。一汽大众的零部件的送货形式有3种:第一种是电子看板,即公司每月把生产信息用扫描方式通过电脑网络传递到各供货厂,对方根据这一信息安排自己的生产,然后公司按照生产情况发出供货信息,对方马上用自备车辆将零部件送到公司各车间的入口处,在由入口处分配到车间的工位上;第二种叫做“准时制(JIT)”,即公司按过车顺序把配货单传到供货厂,对方也按顺序装货直接把零部件送到工位上,从而取消了中间仓库环节;第四种是批量

13、进货,供货厂每月对那些不影响大局又没有变化的小零部件分批地送12次。零部件放在车间里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天。订货、生产零件、运送,组装等全过程都处于小批量、多批次的有序流动当中。在生产初期,捷达车的品种比较单一,颜色也只有蓝白红3种。公司的生产全靠大量的库存来保证。1997年,“物流”的概念进入了公司决策层,1998年年初,公司开发的物流控制系统获得成功并正式投入使用。在整车车间,零部件的种类及装配顺序一目了然。物流管理就这样使原本复杂的生产变成了简单而高效的“傻子工程”。由于运用了生产系统原本生产现场拥挤不堪,而如今在一条生产线同时组装两到三种车型的混乱生产方式下,不仅做到了及时、准确、而且生

14、产现场比原先节约了近10%。此外,零部件的存储减少了,公司每年因此节约的成本达六七亿元人民币。3.2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地库存系统管理库存表示用来将来得资源,其暂时处于闲置状态。一般情况下,人们设置库存的目的是防止短缺,就像水库里存储的水一样。当今社会信息网络十分发达。只有及时掌握信息,才能使企业不被激烈竞争的潮流所吞没,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准备实行库存管理时,预先要明确规定出仓储运营方针。如果库存数量过多,势必积压资金,影响资金周转,还有花费更多的人力、财力去保管。反之,若库存物品数量过少,外界又会怀疑企业实力不雄厚,也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就必须保证库存物品的质量;尽力满足用户的需

15、求;采取适当措施节约管理费用,以便降低成本。随着供应链的形成,企业间的关系从过去建立在顾客交易基础是上的关系向基于共同利益的协作伙伴关系转变。供应链各个经营者间交换信息,协调进行库存管理出现可能,而先进的库存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出现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零库存管理的核心在于必须尽快地制造更好地产品,并有一个反应迅速的营销体系,以便迅速地把它们交到消费者手中,周期尽可能缩短到最短,有效库存降到最低。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资金周转率,很好地降低经营风险,并能及时提供给消费者高质量的“保鲜”产品。海信的零库存管理时建立在整个企业数字化管理的基础上的。它每年都要事先做好下一年的年度计划,如年

16、度的销售额、产量、市场占有率、销售网点等。而且海信早在1995年就开始兴建有专人负责的销售网络,现在它的产品在市场上总共有20个型号,每个型号仓库里有多少台,分公司仓库有多少台,以及分公司下辖的网点有多少台,都有准确地统计数据,而且通过海信投巨资兴建的遍布全国的完善网络,每一天销售多少台都能一清二楚,这样使调配资源能有充分得依据。同时,为确保各管理环节的落实,他们还实行百分制考核,每个月都要给市场销售人员打分,对每个人的任务完成时间,完成进度都落到实处,绝不能虚假。例如,根据市场需求某厂接到5000台的订单,需要生产5天,仓库中相应物料的供应量就是5000台,正好够生产间用5天,然后接下一个订

17、单。循环往复,每个生产周期衔接的恰当好处。由于实施零库存管理,海信一直没有积压过过时的高价产品,海信目前的库存只有20万元,它拿出来的都是新产品。而新产品的价格和市场的价位水平相匹配的,而这种价格对于其他企业已经形成库存的产品是有优势的。也正由于此,海信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根据市场环境及自身实力做出相应的调整。3.3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地采购系统管理采购过程把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连接起来,为各企业之间在原材料和半成品生产合作交流方面架起一座桥梁,并保证了整个供应链产品的供应质量。为实现供应链系统的无缝连接,提高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同步化运作效率,必须加强对采购的管理。采购的任务是获得生产过程中所需物资的

18、支配权,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供应链中得成员都是相互依存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综合反映了市场的动态特征。为了增加渠道的竞争能力,在客户需求的驱动下,供应链成员之间形成了竞争模式。沃尔玛的数据中心与上万家供应商建立了协调工作,从而实现了供应链管理的准时制采购。厂商通过这套系统可以进入沃尔玛的电脑系统配销系统和数据中心,直接从POS得到其供应的商品流通状态状况,如不同店铺及不同商品的销售统计数据,沃尔玛各仓库的存货忽然调配状况,销售预测、电子邮件与付款通知等等。以此作为安排生产、供货和送货的依据。生产厂商和供应商都可通过这个系统查阅沃尔玛产销计划,这套信息系统为生产商和沃尔玛两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利益。

19、宝洁公司就是借助数据库迅速了解沃尔玛物流中心自己所需的商品情况,同时及时了解自己产品在沃尔玛各店铺的销售情量,库存量和价格等,这不仅能使宝洁公司反馈市场和消费信息,直接指导宝洁调整产品结构,改进产品质量,双方形成一种双赢的合作联盟。 网上采购平台的应用是沃尔玛供应链环节的主要手段之一。沃尔玛在管理中已经建立起适应现代采购和物流需求的扁平化模式,在市场竞争的自我施压过程中,沃尔玛已经有足够的能力与解决有关问题。供应链下的采购,要求企业之间只有通过合作,取长补短才能共同增强竞争力。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制造商选择供应商不再是只是考虑价格,而是更注重选择能在优质服务、技术革新、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良好合

20、作的供应商。3.4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配送系统管理在整个供应链上,所有的管理活动最终落实到物质实体流动。因此,在发达国家,配送早已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范围已经扩大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加强配送系统的管理,有利于提高供应链管理的专业化、社会化。没有一个运输服务提供商能够通往世界所有目的地的最优服务。你必须组合一个最适合自己需求服务提供商清单。从严格意义上说,没有那种单一的配送网络能够适合于所有产品种类,但是,好的配送网络可以实现从低成本到高响应能力等一系列的供应链目标。盛辉物流公司对于海尔家电的配送,由海尔各制造基地根据地域需求发货到福州(负责福州和莆田的配送),对于想国美、苏宁

21、、永乐、这样的家电连锁零售商,由于其需求量较大,很多时候需求海尔公司直接发货到其仓库,但是由于城市交通管制和成本等原因,海尔公司发货到盛辉物流配送中心,由盛辉物流公司再配送到相应连锁零售商的仓库,这种流程在海尔的配送网络中称为中途直发。实际上,对于这部分家电,可以认为盛辉物流配送中心是直接转运策略来运营的,因为这些家电经短暂停留后就发往零售商仓库中,对于其他部分的家电进行长时间的存储,这时配送中心的运营也就是通过仓库来递送。根据顾客的需求量,配送距离,响应时间的要求等,盛辉物流集团可以运用自己的车辆递送,也可以用外部车辆递送,实行“二次外包”,这往往取决于配送成本的大小和响应时间的缓急。当利用

22、社会车辆来递送时,也可以认为是把产品存储在配送商处,执行承运商来进行递送的策略,当利用自己的车辆来递送时,也可看成是执行最后一英里的递送。对于供应链来说,配送可以为供应链伙伴之间提供高效的商品流动,实现企业的利润和竞争优势最大化,没有运输我们作为消费者就不能在每天逛的商店里找到所需的商品。配送使产品实现了供应链全过程中从最初的起点到消费终点的移动,因此才会产生运输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是配送将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有效地联系在一起,不考虑生产成本和产品的质量,仅仅是不好的运输管理就可以让供应商无法运转。相反,良好的运输管理形成供应链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3.5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信息系统传统的企业信

23、息化管理系统是以企业内联网和ERP为核心的,当今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在Internet技术的推动和支持下,成为构建在电子商务的基础之上的以供应链管理软件为核心,以EDI、条形码和POS系统等多种信息技术为辅助的体系结构。要为整个供源搜寻提供支持,就要求公司必须配备一套由适当的技术、战略以及产品与供应商专业技能构成的组合。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供应链的协凋运行建立在各个节点,企业高质量的信息传递与共享的基础之上,因此,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系统提供的支持。工厂的应用有效地推动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它可以节省时间,提高企业信息交换的准确性,减少在复杂、重复工作中的人为错误,从而减少了由

24、于失误而导致的时间浪费和经济损失,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效率。在最新世界500百强企业名单中,沃尔玛高居第一。一家零售企业,在销售收入上超过世界能源核心的石油化工企业,超过“制造之王”的汽车工业,超过全世界所有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它的制胜秘诀是什么呢?灵活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是沃尔玛达到最大销售量和低成本的存货周转的核心。沃尔玛首创交叉配送的独特作业方式,没有入库存储与分拣作业,进货时直接装车出货。在竞争对手每五天配送一次商品的情况下,沃尔玛每天至少送货一次,意味着可以减少商店或者零售店的库存,使得零售场地和人力管理成本都大大降低,而支撑这这套供应链顺利运行的,就是沃尔玛(WALMART)

25、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有了高效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撑,沃尔玛成为世界五百强。在供应链管理的应用中,信息系统是供应链企业信息集成的一种重要工具,一种在合作伙伴企业之间交互信息的有效技术手段,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快速获得信息,提供更好的服务,减少纸面作业,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四 供应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4.1 我国供应链管理面临的问题4.1.1 技术问题(1)条形码技术应用问题条形码技术应用问题条形码技术澡我国应用仅有十几年的历史,但这些企业应用商品条形码的深度和广度距世界发达国家海洋相当打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首先,生产企业用条形码多数是迫于国际、国内的压力。第二,尽管从数

26、量上讲,我国使用条形码的企业总数仅低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但企业规模都比较小,无法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第三,企业应用条形码的比例很少。第四,有些企业虽然申请了商品条形码,但却没有给自己的商品印上条形码,或者只给出口(或进口超市)的部分商品印上条码。第五,条码的质量尚不够高。第六,多数零售企业使用条码扫描POS系统的信息。物流条码的普及率低,使用不规范,也给配送中心的物流运作带来率极大的困难。 (2) EDI技术的应用问题EDI在我国的应用可以说是步履艰难。实施EDI的主要障碍事缺乏内部技术支持,其次是财政所限,再其次则是计算机的应用尚未得到普及,最后是现有EDI产品不适合中小企业。(3)

27、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应用问题我国有超过8千万的因特网用户,是世界上因特网应用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总体上讲,应用水平还比较低。首先是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其次电子商务遇到率物流这一瓶颈。电子商务的物流在我国现阶段的主要表现为在网上实现商流活动后,没有一个有效的社会配送体系对实物的转移提供低成本的、适时的、适量的转移服务。4.1.2 标准化问题 标准化是供应链管理高效运作的关键措施之一。尽管过去的10年中我国在供应链物流标准的建立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供应链物流标准体系,并制定了一些重要的国家标准,但这些标准的应用推广人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其次,货物运输

28、过程中的基本设备部标准,供应链管理的信息传达不畅,影响率信息共享与高效运作。最后,商品信息标准化工作滞后。在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中,统一的商品信息对供应链成员信息的交换和共享非常重要。4.1.3 联合计划,信息共享不够众所周知,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出发点是通过来联合计划和共享信息来实现协调运作的效率。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调查显示在呗调查的234家企业中,仅有8家企业邀请相关的贸易伙伴参加新产品的开发,这说明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大多数企业还是在单独作战,很少企业能够将自己的各项职能与贸易伙伴集成起来。信息共享也不容乐观,就拿宝洁公司来说,仍然无法得到其产品每日的销售数据,而不得不化重金去专业顾问公司购买

29、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信息。这种信息部共享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供应链运作的效率。4.1.4 人才问题供应链管理引入我国才几年的时间,国内企业界人士对此知之尚浅,更缺乏对供应链管理的教育和培养。供应链管理是一个跨组织,跨行业的管理理念,它涉足诸多领域各高新技术,不但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而且需要精通各种管理理论、方法、手段,有熟谙与供应链有关诸多技术综合型人才。目前我国的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力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发展传播和实施。4.2 供应链管理的对策分析 针对供应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我们应做好以下分析4.2.1 加快条码、EDI、电子商务的推广条码技术、EDI和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支撑技术。它们应用水平

30、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供应链管理的成效。针对我国条形码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在继续推广商品条码技术应用的同时,不断提高商品条码的情况,而是让商品条码真正成为自己的企业服务。同时改用加大工作条码、128条码的应用步伐,在商品包装,运输工具、供应链成员等供应链过程中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打下基础。4.2.2 成立相应组织,加强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工作对供应链管理非常重要。目前,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是物流标识标准化和运输工具标准化。在这来年各个方面,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尚不到位。虽然物流标识技术标准化以及基本完备,但其应用推广情况很不乐观,而运输工具标准化工作上缺乏力度。为了使各类标准化能够协调统一,需要有国

31、家标准化工作的主管部分出面对这些单位的标准化工作进行协调,各单位之间也应积极配合,共同努力,把标准工作做好。4.2.3 加强商品信息数据库和配送中心的建设发展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过程中,信息对供应链的成员非常重要。商品制造商在生产之间需要获得足够的商品市场信息,以预测未来市场对商品种类、容量、周期等方面的需求,并由此决定投入产品开发、研究、生产和销售等的资金、人力、物力和时间。建立商品数据库对供应链管理意义重大。能够使批发商、分销商和零售商在经营商品之前获取足够的商品市场信息,以及POS系统的销售信息,以决定购进销售产品的种类和品牌和数量。目前,我国物流尚未形成独立产业,各级各类的物流广泛分布于

32、各系统各部门基本还处于自我服务、自我封闭的状态,难以发挥其系统功能。物流应当成为独立产业,按大生产分工来衡量,它不应该属于其他行业,应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全社会服务的产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生产力,才能提高社会效益。因此,政府应大力提倡组建第三方物流,宣传组建第三方物流对国家和企业的好处,使各部门各系统自觉自愿低摆脱物流业,集中精力搞好主业。4.2.4 加强人才培养,改变传统的组织结构供应链管理需要人员和组织结构的支撑。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经营者队伍是当务之急。企业领导员的知识更新和能力调整已成为最为迫切的任务。特别是企业界应该加强供应链管理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通过各种途径,切实搞好职

33、工队伍培训,加强人才培养,才能使用当前日益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另外,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组织结构仍以传统的职能为中心,难以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要求,因此应该有机会、有步骤地进行组织结构的改革,建立以流程外中心的组织,逐步建立新的供应链激励机制,确保供应链管理的稳步实施。五 供应链管理未来展望在21世纪,全球一体化步伐就爱那个日渐就爱看,由此,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不再局限于同一管理范畴,而一个产品的不同部分来自世界不同地方,即全球供应链,因而导致供应链越来越长且越来越复杂,对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也就随着改变。由于环境网络通讯技术以及动态联盟的发展和相关要求的不断提出,供应链管理以及向虚拟化、敏捷化、绿色化、电

34、子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5.1 虚拟供应链 一般是一种网状结构,虚拟供应链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合作模式,对于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响应速度和效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而高质量、快速和廉价地满足客户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5.2 敏捷供应链 通过敏捷制造来达到敏捷竞争,是21世纪国际竞争的和足以形式。敏捷制造是 企业在无法预测的持续,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并扩大竞争优势的一种新的经营管理和生产组织的模式。5.3 绿色供应链绿色供应链是绿色制造和供应链的学科交叉,是实现可持续制造和绿色制造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使整个供应链对环境的负面最小,资源效率最高。绿色供应链把“绿色”理念融入到供应链中,它以达

35、到绿色制造为目的,充分利用具有绿色优势的外部企业资源,并与具有绿色竞争力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世纪企业分别集中精力去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绿色制造核心能力和业务。5.4 E供应链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环境,供应链必须对快速变化的全球市场需求做出反应需求的预测和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未来企业的成功在于它能够作为动态链接的E供应科共同体中的已员进行有效的竞争,而不是单独的个体。今天行业领头企业都开始采用B2B或其他基于网络的服务模式交换信息,确保整个供应链运作过程中交易流程迅速,安全,并且与它的供应链伙伴之间结成紧密的合作伙伴,E供应链成为成为企业获取新市场份额,最大比例收人,降低成本,成为行业领头企业

36、的催化剂。 5.5 全球化供应链 全球化供应链关了的形成,将使得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变得更加畅通,因此它不仅将增大整个供应链的总体效益,还能使单个企业借助庞大供应链的整合优势在竞争中主 动,更有发言权,然而,全球供应链的形成将导致更长的采购和运输时间,因而供应链的时延(从客户发出订单到将产品送到用户手中的总时间)更长。同时,全球化使国外的企业进入本地市场竞争,市场份额的竞争更加激烈,供应链更长,竞争更激烈。同时,一条供应链中参与的经济实体将更多,供应链的集成和协调将变的越来越重要。敏捷的生产方式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这要求有响应灵活的供应链管理及供应链的灵活集成。 六 结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

37、展,供应链已经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 们并不能就这样认为供应链一定会为我们取得理想的预期效果。它的影响仍是我们应该关心并研究的对象,完善供应链的结构和体系,使供应链更好的促进成员企业的发展,帮助企业尽快的实现战略目标,我们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影响虽然不会被消除,但是企业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消除这样不利的影响,这就需要各个企业充分结合市场和自身的特点,形成有力的整体供应链,并有效地运用一些成功的管理方法,优化供应链,并打造一条精益的供应链。 参考文献1刘北林. 供应链与第三方物流策划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1.2将长兵,白丽君.供应链理论技术与建模M.北京:

38、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1.3计国军.闭环供应链下的配送和库存理论及应用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64黎继子.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5(澳,加托纳编著)王海军,马士华,张祥等译.供应链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2004.46王道平,鲍新中.供应链管理教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37中国物流资源网J.(2005-03-10)2011-9-188(美)威斯纳著,朱锌齐译.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9(美)朱克曼著,陈颖奇译.供应链管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10高本河,缪立新,沐潮.供应链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

39、2004.5致 谢行文至此,我的这篇论文已接近尾声;岁月如梭,我四年的大学时光也即将敲响结束的钟声。离别在即,站在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上,心中难免思绪万千,一种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生我者父母。感谢生我养我,含辛茹苦的父母。是你们,为我的学习创造了条件;是你们,一如既往的站在我的身后默默的支持着我。没有你们就不会有我的今天。谢谢你们,我的父亲母亲! 育我成才者老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刘家财导师,这篇论文是在刘家财老师的的悉心指导与鼓励下完成的。刘家财老师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在申请和开展项目、参加学术会议、撰写论文等方面提供了很多专业性的指导。刘家财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都将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在三年的实验室时光里,刘家财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悉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刘家财老师致以诚挚的感谢!感谢物流2010级的同学们。四年来,是同学让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们一起亲历了大学的别样生活,愿同窗友谊之树长青。 作者:聂欢欢2011年9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