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专科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整理与继承.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6950571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重点专科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整理与继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重点专科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整理与继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重点专科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整理与继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重点专科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整理与继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专科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整理与继承.doc(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明主任治疗外伤性腰腿痛临床经验整理(2008) 高明,副主任中医师,松原市中医院副院长,兼松原市中医院传统疗法治疗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医学会第八届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专科分会委员、吉林省医师协会第一届骨科医师分会委员、吉林省医药教育集团常务理事、吉林省医学会卫生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委、松原市医学会理事、松原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松原市优秀青年中医、宁江区首届“十佳”青年。高明副院长早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余年,学贯中西,在骨伤与筋

2、伤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我们有幸跟其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外伤性腰腿疼的经验整理介绍如下: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手外科、显微外科研究治疗中心陈利国1病因病机外伤性腰腿疼,系指由于不同原因损伤所引起的腰部疼痛,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性腰扭伤、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腰椎压缩性骨折。腰部受外力作用如跌仆、坠堕、闪挫、负重等作用而造成腰部损伤,或伤筋或损骨,因脉络受损,血瘀气滞,腰痛骤作,疼痛剧烈刺痛或胀痛,痛有定处,不敢府卧转侧,动则痛甚,疼痛难忍并向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至小腿或足底部。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则日久痹阻,肝主筋肾主骨,筋骨病久则渐伤及肝肾而呈肝肾两虚,风寒湿三气乘虚袭于经络肌

3、肉关节之间而为患,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缠绵日久。2辨证分型根据其病因病机将该病分为急性发作型,慢性迁延型二型。急性发作型:有明显腰部外伤史,腰部疼痛不能转侧,活动时疼痛加剧,局部压痛,伴有腰、臀部或下肢牵涉痛,甚者腹部肿胀,大小便不利,舌红或紫暗,苔薄黄,脉弦紧或涩。慢性迁延型:多见于有急性腰腿痛病史,遗留腰痛腿痛,腰背酸痛乏力,或下肢麻木,不能耐久,腰脊活动轻度受限或正常,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行绵日久,症状发作或与劳累有关,或遇寒冷加重,有腰部固定痛者,也有腰背及双下肢交替痛,舌淡苔薄白,脉弦紧。3 中药内治3、1急性发作期治宜攻下散瘀,活血止痛。方用经验方活血通络汤。药用大黄30g、土

4、虫15 g、槟榔6g。若局部瘀血肿痛严重者,原方加当归15 g、丹参20 g、乳香15 g、没药15 g;若合并腹胀,大小便不通者,原方加枳壳15 g、厚朴12 g、木通10 g、车前子10 g。若下肢牵掣疼痛严重者,原方加黄芪50 g、地龙12 g、木瓜15 g牛膝10g。方中重用大黄味苦气寒入血分,荡涤凝瘀败血,为方中君药;土虫破血逐瘀,专治折伤腰痛,槟榔行气消积,与大黄相配则可使瘀血去,经络通,共为臣药。局部瘀血肿痛,则加用活络效灵丹,方中当归补血活血,丹参活血祛瘀,乳香没药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止痛。腹胀大小便不通者加用枳壳、厚朴通腑消积,散满除胀,木通、车前子通利小便。下肢掣疼痛严重者加

5、用益气通经之黄芪、地龙、木瓜、牛膝。中成药:活血散、正骨紫金丹。3、2慢性迁延期治宜益气温经,驱风通络,和营止痛。自拟益气通络汤。药用黄芪20 g、独活10 g、羌活10 g、当归10g、白芍15g、鸡血藤12 g、桑寄生15 g、杜仲10 g、牛膝10 g 、威灵仙10 g、细辛4 g、制川乌6 g、全虫8 g、木瓜12 g 、桂枝6 g、甘草6 g。方中黄芪,性温、微苦,入脾、肺经。具有健脾益气、温中升阳功效。桂枝,性温、味苦,入肝经。有温经通络,和营卫的功效。白芍,性凉,甘平,入肝肾心经。有养血活血,柔肝养筋作用。羌活辛苦而温功能散风寒而胜湿邪,入足少阴肾经走筋骨,以驱除在里之邪,专治邪

6、犯筋脉之肢体疼痛,关节不利之痹痛。独活辛苦而温,祛风湿、止痹痛;细辛发散阴经风寒,搜剔筋骨风湿并止痛;杜仲味甘微辛而气温,入肝肾经。甘温补肝肾之阳,微辛和畅气血之滞,气血无滞则筋脉舒畅,肝肾阳复则筋骨自健。牛膝味苦兼甘,善下行,通而能补。乃补益肝肾,通利关节的要药。桑寄生味甘苦而气平偏温,入肝肾经。甘补肝血而荣筋脉,温补肾阳而胜风寒,味苦以燥湿邪。补肝肾、祛风湿;当归养血活血;威灵仙辛咸温,具辛散温通咸软之性,能祛风湿,通经络而止痹痛,专治肢体麻木,筋骨酸痛。鸡血藤甘苦而气温,功能补血活血,用以血虚筋脉失荣而致的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全虫辛温,入足厥阴肝经。辛能散能行,通经络而驱肝风,经络通则肢

7、体清宁。木瓜味酸温入厥阴肝经,祛筋脉之湿而舒筋活络。川乌大辛大热,具纯阳之性,功专助阳气,能大补命门真火,逐除风寒湿邪。甘草性和而缓,能调和诸药,同时与白芍相伍益津化阴以缓筋脉之急又能滋养气血。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温经,驱风通络,和营止痛之功能。中成药:双辽拐、补筋丸。4中药外治4.1正骨膏适用于急性发作期,以痛甚处为中心,7天更换1次。4.2消炎膏 适用于慢性恢复期,以痛甚处为中心,7天更换1次。5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在腰腿疼的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高师认为在采用药物内外治疗的同时,应将功能锻炼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既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利节,防止筋肉萎缩,又能巩固药物治疗的效果

8、,增强腰背肌肉强度,筋为骨用,增加腰部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减少腰腿疼复发和新的损伤发生。对于急性发作型,高师主张功能锻炼应以卧床四肢功能锻炼为主,通过四肢的功能锻炼,可以增加全身的气血循环,同时由于损伤部位的相对静止,也为组织修复创造了条件。对于慢性迁延型,则主要让患者采取主动锻炼方式。动则使通,主动的功能锻炼能便气血充盈、濡养周身,经络调畅,肌肉韧带强健,提高抗病能力,重建腰部的稳定性在临床上取得更快更巩固的效果。具体可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6体会 外伤性腰腿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亚健康人群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其病程长缠绵不愈

9、,直接影响工作及生活质量。高师指出:在“整体辨证、筋骨并重、内外兼治”的原则指导下,针对外伤性腰腿疼的发病原因,病理变化,将本病分为急性发作型和慢性迁延型,针对各自病机采用不同的内服方药治疗,尤为关键。急性发作外伤性腰腿疼,血瘀为局部主要病机,治以活血祛瘀为主;慢性迁延外伤性腰腿疼,应以驱除风寒湿为主。内外药物治疗可以明显减轻或消除临床症状,同时功能锻炼在外伤性腰腿疼的治疗中也具有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奏,其气必虚”。合理的伤肢关节活动与全身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血液与淋巴液循环,促进血肿、水肿的吸收和消散,使关节、筋络得到濡养,防止筋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有利于功

10、能恢复。同时功能锻炼应遵循渐进、长期、科学、有序的原则,在疼痛的急性期切忌使用按摩和过量的自主锻炼。应以损伤以外的肢体运动来加强全身血脉的流通,否则可使气血愈瘀愈凝,筋脉拘急而加重病情。麻子仁丸治疗截瘫患者便秘经验整理(2009)高明主任是松原市青年名中医,业医20余年,学验俱丰。尤其善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于难治性便秘一症,喜用麻子仁丸加减,每获良效,将其经验整理介绍如下:麻子仁丸一方出自伤寒论,原方为“脾约”而设,高师用之加减化裁治疗截瘫患者便秘,疗效显著。1 基本方药 火麻仁15g,桃仁15g,枳实10g,厚朴10g,大黄8g,当归15g,肉苁蓉15g,黑芝麻15g。2方义 方中重用麻子仁

11、质润多脂,滋脾润肠,润燥通便为君;大黄苦寒泻热,荡去体内积热,桃仁祛瘀润肠通便,油当归,黑芝麻润肠兼滋补阴血,共为臣;佐以枳实下气破结,厚朴行气除满,加强通泄之功;加肉苁蓉温补肾阳,使阳气得充,助其攻下,为佐使之用。全方攻补相兼,驱邪不伤正。3加减 热盛伤津,胃阴不足者,加,北沙参、玄参、麦冬、生地;阳明府实加芒硝冲服,并大黄后下;浊气上犯中脘痞满者,加炒萝卜籽,炒槟榔,全瓜蒌;腹痛明显加芍药;不欲饮食加砂仁、内金;小便不利加郁李仁。典型病例 秦某 ,男,54岁 ,2010 年 7 月 8 日就诊 ,外伤性截瘫后便秘一年余 ,症状时轻时重 ,大便干燥坚硬 ,排便间隔 47 天不等 ,排便困难

12、,每次排便需 30 分钟左右 ,痛苦不堪 ,且伴腹部痞、满、 胀不适。常自服番泻叶、 果导片等药物 ,但症状反复。查体见口臭 ,苔燥黄腻 ,脉弦细。给予基本方加大黄 6g ,芒硝10g冲服,2 剂水煎服后便通 ,腹部痞、 满、 胀消失 ,后予中成药麻子仁丸善后 ,大便每日一次 ,成形 ,排便爽快 ,并嘱多吃蔬菜 ,定时登厕 ,随访半年 ,未见复发。体会麻子仁丸原方治疗脾约证,伤寒论谓“不更衣十日,无所苦。”症见大便秘结数日不行,小便量多或如常人,饮食亦无特殊变化。高师治疗便秘,基本方中将原方去芍药,加黑芝麻、当归、肉苁蓉。高师认为芍药酸敛,不利胃肠蠕动,宜去之。加黑芝麻清热养血润肠,当归补血活

13、血润肠,如此变化,泄下之力更著,且去邪正不伤。脾约之症是胃肠燥热,脾阴不足,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互结成燥失,结于肠道,难以下行排除。高师强调指出:燥实之邪,非滋不润,非攻不下,故用麻子仁、桃仁、黑芝麻、当归滋阴润肠通便,大黄攻下。肉苁蓉补精血,温肾阳,于大量滋阴润便药中加之,助阳推动,又使阴得阳助生化无穷。另外便秘之人每每病程较长,久病入络,故桃仁代原方中杏仁,于当归活血化瘀,润肠之效。加玄参、麦冬、生地,取其滋水行舟,水足舟行之意。炒萝卜籽、炒槟榔二味本草纲目论之甚详,谓萝卜籽“消食除满,利大小便,止气通”。槟榔治“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中药学记载全瓜蒌宽胸散结,润肠通便。故浊气上犯加此三味

14、,达滋通理气化浊之效。阳明府实用大承气汤通腑泄热,急下存阴。查阅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麻子仁、桃仁、全瓜蒌、黑芝麻等药中均有脂肪油,有缓肠润下作用。肉苁蓉水浸液能提高小鼠小肠推进速度,缩短排便时间;大黄中的泻甙以及芒硝,均可以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枳实能使胃肠道收缩节律增加,厚朴小剂量有兴奋肠管作用。名老中医李景华运用镇肝熄风汤治疗高血压经验总结(2010)李景华主任医师是松原市中医院业务副院长,兼任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老年病、糖尿病、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松原市医学会肝病传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吉林中医药杂志编委。临床善于运用中医方

15、法诊治心脑病、肝胆病、糖尿病及肾病,疗效显著,在松原地区有较高的威信。其师从吉林省名老中医董治中老先生,继承和发展了董老治疗内科杂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在临床实践中提出了“痰瘀内阻、百病由生”的学术观点。中风患者常伴高血压,李师指出应从肝论治,喜用镇肝熄风汤,常言该方有镇肝熄风,滋阴潜阳,醒神开窍,清热化痰,止血化瘀,养阴柔肝,疏通经络之妙,尤切病机十九条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真,皆属于风;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之论,对中风后颈项肢体挛急,头摇体颤、肿胀疼痛,头晕耳鸣,心悸失眠等诸多症候皆有效验,今不揣愚

16、陋,将其应用经验整理如下:1 镇肝熄风汤 1.1 组成 淮牛膝30g,代赭石30g(先煎),生龙骨10g(先煎),生牡蛎15g(先煎),生龟版15g(先煎),生白芍15g,元参15g,天冬15g,川楝子6g,生麦芽6g,茵陈6g,甘草5g。 1.2 方源 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 1.3 功效与主治 镇肝熄风。主治内中风,即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所致的脉弦长有力,上盛下虚,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中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肢体渐觉活动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甚则眩晕颠扑,不知人事,偏枯,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即高血压症及脑血管意外(脑血栓、脑溢出)。急性脑血管病是由于各种血管性原因引起的一种非外伤

17、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局灶性神经损害的一组疾病。又称脑卒中、中风。有关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多以内风立论;张锡纯认为中风的发生主要在于“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 在祖国医学中并无高血压病这一病名。根据其症状、发病特点归属于“头痛”、“眩晕”、“中风”等范畴。在病因病机方面,中医认为本病因风、火、痰、虚、瘀等因素致病。在辨证论治上,以肝阳上亢证、肝风内动、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为主。 本方主要是治疗由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所致的高血压病及脑血管意外(脑血栓、脑溢血)。 1.4 方解 本方是用于治疗滋阴潜阳、镇肝熄风之主剂。本方证是由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所致。

18、临床应用有较好的效果,李师指出:方中必须重用怀牛膝,降其上行之血(引血下行)并能滋养肝肾;若肝阳上升,肺胃之气随之也升,故常以代赭石降肝胃之逆气,并能平肝潜阳,为主药;然阳虚则阳亢,故辅以用龙骨、牡蛎、龟版潜阳降逆,柔肝熄风;玄参、天冬、白芍滋养阴液,柔润熄风,共同协助主药以制阳亢,均为辅药;但肝为刚脏,性喜条达,如用药过于强制,反会引起肝阳更加上升,茵陈、生麦芽、川楝子协助主药以清泄肝阳之有余,茵陈与麦芽同用能疏畅肝气,有利于肝阳的平降,甘草调和诸药作为引和药,均为佐使药。诸药合用,顺肝脏条达之性,自可趋于和平。使阴足阳潜,气血以和,其风当自平。则成镇肝熄风之剂。 1.5 用法 水煎服。1.

19、6 药理作用 方中重用牛膝以引血下行,此药为治标之主药,深究病之本源系肝风内动。因此用:(1)生龙骨、生牡蛎、龟版、杭白芍以镇肝熄风。(2)赭石降胃降冲,元参、天冬清肺气而下行。(3)因肝阳上亢必伤脾土,用生麦芽、天冬、茵陈以助中焦脾土之运化。从本方上看:本方已具备治肝八法中的七法(缺少温肝法)。【见附件1】(1)疏肝药:杭白芍、川楝。(2)柔肝法:杭白芍、甘草。(3)清肝法:茵陈。(4)镇肝法:龙骨、牡蛎、龟版、杭白芍。(5)养肝法:杭白芍、天冬。(6)泻肝法:川楝。(7)平肝法:赭石。本方12味药,共分为五大类。2 镇降肝阳上亢之药(分为3类) 2.1 石类 沉降类有生赭石,沉降而苦寒,具

20、有自上而下的沉降功能,平肝降逆。尤以降气血之上逆为专长内经调解论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此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反则生,不反则死。”所以方中配怀牛膝,因怀牛膝功善下行,与赭石相配其降气血上逆功效更大。又配白芍,因白芍敛阴养血,而赭石能降血脉中之热,二药相配则平肝降逆治血热妄行(各种出血症)疗效更大。 2.2 介类 (水中动物而有壳者)如龙、牡(龙齿、贝齿等),龙骨偏于重镇安神,敛浮阳。牡蛎偏于益阴潜阳。二药之性都有咸寒潜降之性,具有自下而上的潜降功能,也是治病的根源,是治本之药(镇肝熄风)。 2.2.1 牡蛎配白芍 二药都能敛阴止汗,而牡蛎潜阳,白芍补血,相配敛阴潜阳最止汗之功更强。 2.2.2

21、 牡蛎配龟版 龟版滋阴退热,牡蛎敛阴潜阳相配敛阴潜阳之力更大。龙骨用于平肝潜阳要生用;龙骨用于收敛固涩要煅用。 2.3 木类 牛膝:其性虽降而缓,但其具有向导之功,能使诸药下行(即引降药),引血下行,此药为治标主药,也是其药量重用的原因。牛膝分为川、怀两种:川牛膝破瘀通络力强,用于脑血栓;怀牛膝:滋养肝肾力强,用于高血压。3 针对镇肝熄风汤症的阴虚于下 选用了有益下焦肝肾之阴的柔肝之药元参、天冬,生杭白芍、龟版,从而达到熄肝风之目的,这些药也即是滋阴、养阴、化阴、育阴四法合参之药。 3.1 元参 具有滋肾阴,益肾水的性能,为什么能柔肝,肝肾同源,肾水充盛而能涵肝木,并兼能协助介类达到熄风之目的

22、,并能降低血压,尤对肾性高血压疗效更佳。 3.2 天冬 其性甘苦寒,具有养阴滋燥,清金化火之功,也既是能清肺气,使肺中清清之气,自能镇制肝木(清金制木)。甘寒能滋肾阴,苦寒能泻虚热。 3.3 生杭白芍、甘草并用 杭白芍酸收,甘草甘缓,酸甘化阴,以滋化亢,柔肝之体,达收肝之能缓肝之急,也是治本之药。杭白芍与龟版并用,可以敛阴潜阳,而达到柔肝熄风之目的(杭白芍敛阴泄热,龟版滋阴潜阳)。 3.4 龟版、牡蛎并用 除有潜降之功,并有育阴潜阳之效,因而内风可熄,也是治本之药。4 独用川楝一味以泻肝气之横逆,以补竖行之药力之不足,以助下降之功,因为川楝是舒通络药,而不走经,横走厥阴,所谓肝气横逆,因为川楝

23、善引肝气下行,本药性苦寒,因苦能胜湿,寒能泄热,因此本品对脾胃虚寒者不宜应用。5 茵陈 本品性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泄热,因此本品善于清利肝胆,渗利而利小便,能和顺肝木调达之性,也既是借药物气之偏性,调人体阴阳。因茵陈是得少阳初春之气而成药(三月青蒿之嫩芽)也就是镇肝木之后,要给以出路。(舒肝利胆、顺气利水)给出路是中医用药的重要方法。6 举例说明 6.1 原方九味药 而无茵陈、川楝、麦芽三昧,因服前九味药后疗效较缓,但也有部分服上药后,但觉气血上攻,病情加重,因此后来加了三昧具有舒肝利胆、顺肝木之性,引肝气下达之药即上三昧药。服药后疗效甚佳。 6.2 病例1 曾有一病例黄疸性肝炎,经治半月后黄

24、疸不退,来诊,经审方见都是治肝炎药,缺少渗利之品,经原方加用利水药赤苓、赤豆3剂而黄退。 6.3 病例2 曾有一高血压患者胀疼是主症,经给舒肝降气药:瓜蒌、木沉香、青陈皮等药,3剂症消,未用降压药,血压也降至正常。7 生麦芽 主要取其和中建脾,助中焦脾土运化。一方面因前九味药多为破肝之药,必伤脾土;另一方面肝木过亢,也必伤脾土,因此用此药来和中建脾。8 临床应用(1)血压高加降压药:菊花、槐花、夏枯草。(2)因脑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高血压加丹参,以改善周围血管的微循环和脑血管的血循环。(3)镇肝熄风汤之药物中的石类及介类较多,即矿物质较多,而高血压病人大部分为老年人,而老年人高血压又多为血管硬化

25、。因此上述药用后,使血管矿物质增加,因此更易增加其血管硬化程度。因此治疗久了往往无效,所以依此理处方用药日久要加一些软化血管的药物为妥。可以缓解症状,如菊花、槐花、首乌、生地等。患者心中热甚兼有外感症状者加生石膏(一般中风昏迷于苏醒后3、4h,即出现白虎汤证者,约有十之六七化热)。患者脉象实而有力者,其人多是患的脑充血类的痰病(如脑血管膨胀或脑出血等),只能用潜降药,绝不能用升性药如葛根、柴胡这类药,以防止危候出现。加三七粉冲服。以止血活血化痰之双向反应药。便干苔黄燥热者加川军以清腑热。肝火炽盛者加羚羊粉以清热。中风后多伴发轻重不同的脑水肿,可加云苓、猪苓等利水消肿药。一点说明:根据以上经验李

26、师研制出平肝降压胶囊,药用天麻、钩藤、石决明、黄芩、夏枯草、益母草、首乌藤、茯苓、忍冬藤、槐花、决明子、杜仲、牛膝、栀子、龟甲、甘草。全方可清泻肝火,凉肝熄风。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症见头晕目眩,面目红热,手足麻木,或口干口苦,夜不能寐,大便干燥,舌质红,脉弦数者、效果显著。(【执行标准】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制剂标准 标准编号:JLZJ-ZBY-0014-2010 【批准文号】吉药制字:ZY2010J014)治肝加减之妙必看王旭高治肝十八法附件1王氏在肝病的证治中,分为肝气证治、肝风证治、肝火证治、肝寒肝虚证治等共四个方面。他认为“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出异名。其中侮脾乘胃,冲心

27、犯肺,挟寒挟痰,本虚标实,种种不同,故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 1,肝气证治共分九法。(1) 疏肝理气法:如肝气自郁于本经,两胁气胀或痛者,宜疏肝,用香附、郁金、苏梗、青皮、橘叶之属。兼寒加吴萸;兼热加丹皮、山栀;兼痰加半夏、茯苓。(2) 疏肝通络法:如疏肝不应,营气痹窒,络脉瘀阻,兼通血络,用旋覆花、新绛、当归须、桃仁、泽兰叶等药。(3) 柔肝法:如肝气胀甚,疏之更甚者,当柔肝,用当归、杞子、柏子仁、牛膝等药。兼热加天冬、生地;兼寒加肉苁蓉、肉桂。(4) 缓肝法:如肝气甚而中气虚者,当缓肝,用炙甘草、白芍、大枣、橘饼、淮小麦等药。(5) 培土泄木法:肝气乘脾,脘腹胀痛,用六君子汤加吴茱萸、白芍

28、、木香,即培土泄木之法。(6) 泄肝和胃法:肝气乘胃,脘痛呕酸,用二陈汤加左金丸,或白蔻、金铃子,即泄肝和胃之法。(7) 泄肝法:如肝气上冲于心,热厥心痛,宜泄肝,用金铃子、延胡、吴萸、川连等药。若兼寒,去川连,加川椒、肉桂;若寒热俱有者,仍入川连,或再加白芍。盖苦、辛、酸三者,为泄肝之主法也。(8) 抑肝法:肝气上冲于肺,猝得胁痛,暴上气而喘,宜抑肝,如吴萸汁炒桑皮、苏梗、杏仁、橘红之属。(9) 散肝法:“木郁则达之”,用逍遥散。素问所说“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即散肝之意也。从以上肝气证治法可看出,对于肝气自郁于本经的病变,王氏先采用疏肝理气之法,若不应,则疏肝通络,疏之更甚者,改用柔肝法

29、,肝郁较重者,又宜散肝。对于因肝气乖戾而致他脏病变者,中气虚者用缓肝法,肝气乘脾者用培土泄木法,肝气乘胃者用泄肝和胃法,肝气冲心者用泄肝法,肝气犯肺者用抑肝法。上述诸法的使用可谓运法缜密,丝丝入扣2,肝风证治共分七法(1) 熄风和阳法:如肝风初起,头目昏眩,用熄风和阳法,用羚羊、丹皮、甘菊、钩藤、决明、白蒺藜等药,即凉肝是也。(2) 熄风潜阳法:如熄风和阳不效,当以熄风潜阳,用牡蛎、生地、女贞子、玄参、白芍、菊花、阿胶等药,即滋肝是也。(3) 培土宁风法:如肝风上逆,中虚纳少者,宜滋阳明,泄厥阴,用人参、甘草、麦冬、白芍、甘菊、玉竹等药,即缓肝是也。(4) 养肝法;如肝风走于四肢,经络牵掣或麻

30、者,宜养血熄风,用生地、归身、杞子、牛膝、天麻、制首乌、三角胡麻等药,即养肝是也。(5) 平肝法:用金铃、蒺藜、钩藤、橘叶等药。(6) 搜肝法:肝风门中,内外风夹杂,故搜风之药亦当引用,如天麻、羌活、独活、薄荷、蔓荆子、防风、荆芥、僵蚕、蚕蜕、白附子。(7) 暖土以御寒风法:如金匮近效白术附子汤,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此法非治肝,实补中也。 王氏认为,肝风一证虽多上冒巅顶,亦能旁走四肢。上冒者阳亢居多,旁走者血虚为多。故其治法亦不同。肝风初起用熄风和阳法,如此法不效,当用熄风潜阳法,若肝风上逆的同时伴有中虚纳少,宜用培土宁风法。若肝风旁走于四肢,则用养肝法。此外,王氏对于搜肝法独有心得。

31、他认为,凡人必先有内风而后外风,亦有外风引动内风者,故肝风门中,每多夹杂,则搜风之药亦当引用。由此可见,王氏对肝风证的治法简明扼要,颇为实用。3,肝火证治共分六法。(1) 清肝法:用羚羊、丹皮、黑栀、黄芩、竹叶、连翘、夏枯草等药。(2) 泻肝法:用龙胆泻肝汤、泻青丸、当归龙荟丸等方。(3) 清金制木法:肝火上炎,清之不已,当制肝,乃清金以制木火之亢逆也,用沙参、麦冬、石槲、枇杷叶、天冬、玉竹、石决明等药。(4) 泻子法:如肝火实者,兼泻心,用甘草、黄连,取“实则泻其子”之意也。(5) 补母法:如水亏而肝火盛,清之不应,当益肾水,用六味丸、大补阴丸之类。此乃“虚则补其母”之法,亦即乙癸同源之义也

32、。(6) 化肝法:张景岳治郁怒伤肝,气逆动火,烦热胁痛,胀满动血等证,用青皮、陈皮、丹皮、山栀、芍药、泽泻、贝母,方名化肝煎,以清化肝经之郁火也。肝火燔灼,游行于三焦,一身上下内外皆能为病,其症候多端,难以枚举。然其治法则又以清肝与泻肝为首选。清肝不应,上炎犯肺,又当清金制木,肝火炽盛,又当兼泻其子。如因水亏而致肝火亢盛,又当补其母。若因肝经自郁化火,又当清化郁火。王氏对肝火的治法,不但重视本经病变的治疗,而且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顾及其他脏腑的病变,其论述颇有见地。 4,肝寒肝虚等证治共分八法。(1) 温肝法:如肝有寒,呕酸上气,宜温肝,用肉桂、吴萸、蜀椒等药。(2) 补肝法:用制首乌、菟

33、丝子、杞子、枣仁、萸肉、脂麻、沙苑蒺藜等药。(3) 镇肝法:用石决明、牡蛎、龙骨、龙齿、金箔、青铅、代赭石、磁石等药。(4) 敛肝法:用乌梅、白芍、木瓜等药。(5) 补肝阴法:用地黄、白芍、乌梅等药。(6) 补肝阳法:用肉桂、川椒、苁蓉等药。(7) 补肝血法:用当归、川断、牛膝、川芎等药。(8) 补肝气法:用天麻、白术、菊花、生姜、细辛、杜仲、羊肝等药。 从以上治法来看,颇似用药加减,无论肝气、肝风、肝火,只要与其病机相吻合,皆可随症采用。综上所述,王氏对于肝病的证治从肝气、肝风、肝火、肝寒肝虚等四个方面立法三十条。其论述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广而不乱,深得治肝之要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8

34、6例偏瘫患者便秘治疗经验总结(2011)偏瘫患者常伴有便秘的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同时也是诱发再中风或加重原发病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改善患者便秘的症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科高明主任运用增液承气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偏瘫便秘患者,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报道整理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6例中风便秘患者均选自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康复科门诊患者,其中男性71例、女性15例;年龄3787岁;病程3 月5年。12诊断标准:中风诊断标准: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经过CT或MRI确诊为中风(脑出血或脑梗死)。便秘的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中

35、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组便秘诊治暂行标准: 便量少、便质干硬、排出困难,或者合并一些特殊症状,如排便时间延长、排便不尽感。在不使用泻剂的情况下7 d内自发性排空粪便不超过2次或长期无便。l-3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中风诊断标准,CT或MRI结果阳性;符合便秘的诊断标准者;中风后病情平稳者;年龄在3887岁者;住院患者;知情同意者。14病例排除标准:肠道器质性病变者,如炎性肠病、肠结核、结肠息肉等;有消化道手术者;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不愿意接受本治疗者。 15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口服中药增液承气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玄参10g、麦冬10 g、生地12 g、黄芪20

36、g、大黄9g、厚朴10 g、火麻仁20 g、当归12 g、杜仲12 g,(水煎3次共取汁300 ml,早、中、晚三次分服),l剂,d,治疗4周为1个疗程。16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便秘的诊断及治疗制定的症状积分标准:临床痊愈:症状积分为0,保持6个月以上;显效: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23,保持3个月以上;有效: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12;无效:症状积分无下降。2结果86例中风便秘患者治疗后痊愈65例(7558)、显效16例(1861)、无效5例(58l),总有效率为9419。3典型病例张某,男性,38岁。因右侧肢体活动受限1月入院。患者1月前因“左侧基底节脑出血”就诊于我院内一科,经对症支持治疗病情稳

37、定后转入我科进行肢体康复治疗。症见:右侧上肢不能抬起,右侧手指不能伸直,右侧下肢不能抬高,可在他人搀扶下行走迈步,纳可,眠差,大便干结,57 d排便1次,排便时间大于20min(症状积分为11分),小便可,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涩。患者除针刺康复外,同时采用增液承气汤合并补阳还五汤:黄芪30 g、当归15 g、火麻仁30g、厚朴15g、大黄6g、杜仲30g、玄参15 g、生地15 g、麦冬30 g,水煎300ml,分两次饭后服,1剂d。服药1周后,患者便秘积分下降,继续服用本方。经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便秘症状显著改善,症状积分为O分。4结语近年来随着中风的发病率上升,中风后便秘的患者也日渐增多,

38、无论是在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均易发生便秘,有资料表明,50 以上的中风患者都有过或正患有便秘。高明主任指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便秘病位在大肠,属大肠传导失职所致,与其他脏腑以及气血津液的盛衰、精神情志的调畅与否有密切关系。正如济生方所言:“素问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平居之人,五脏之气,贵乎平顺,阴阳二气,贵乎不偏,然后津液流通,肠道益润,则传送如经矣。摄养乖理,三角气涩,运掉不得,于是乎壅结肠胃之间,遂成五秘之患。”偏瘫患者临床肝肾阴虚、气虚血瘀最为多见,真阴亏虚则津液不足、肠道失;气虚血瘀则推送无力,涩而不行。因此治疗上应遵循“标本兼治”原则,宜养阴生津润燥、补中益气和血、泻

39、热除湿通便。使用玄参、麦冬、生地黄滋阴增液,寓“增液以行舟”之意:黄芪、当归补气和血养阴、调畅气机;大黄泻热通便,软坚润燥;火麻仁润肠通便;厚朴宽肠理气、除湿;杜仲滋补肝肾。全方补通结合,通下不伤正,攻补兼施,避免一味攻下而犯虚虚之戒。目前,临床上治疗中风伴有便秘症的患者,往往不顾其自身情况,盲目使用泻剂或灌肠、外用开塞露等,西药的泻剂主要是通过减少水分吸收而达到治疗作用,同时长期使用极易导致患者产生赖药性而滥用。本研究采用增液承气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或中风后遗症之便秘取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高明主任运用补肾壮腰汤治疗腰腿痛经验整理(2012)组成:川断15g 骨碎补15g五加皮

40、15g泽兰12g杜仲12g牛膝12g破故纸12g女贞子15g狗脊15g木香6g枳壳12g西茴10g功用:补益肝肾,理气止痛主治:肝肾不足,肾虚腰痛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手外科、显微外科研究治疗中心陈利国方解:高明主任认为,腰痛的发生与肝肾亏虚有密切关系。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肝血亏虚则筋失所养,不能“束骨利节”,可致腰部稳定性降低。肾精充足则骨骼坚强有力,肾精亏虚则不能生髓充骨,而发生退行性改变。素问脉要精微论篇云:“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肝肾亏虚,筋骨不坚,腰椎活动不灵活,且不耐劳作,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如长期过度腰部伸屈活动,或跌仆、闪扭,均可导致腰背部筋骨受损,出现气血瘀

41、积,经络阻滞的病理状态而发生腰背疼痛。年老体虚、卫外不固,风寒湿热之邪可乘虚而入,邪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肾虚气化失常,影响津液的正常运行输布,水不正化而变为痰湿之邪,停滞于腰背经络,进而影响气血运行,可形成痰瘀互阻的病理状态。总之高师认为正虚邪实乃本病的病机关键。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是发病的内因,痰、瘀及风寒湿邪闭阻经络是其外因。内外因相互作用,从而导致本病的发生。治疗时根据虚实夹杂的特点,在补益肝肾的基础上,辅以祛风湿,行气活血。方中杜仲味甘微辛而气温,入肝肾经。甘温补肝肾之阳,微辛和畅气血之滞,气血无滞则筋脉舒畅,肝肾阳复则筋骨自建。川断甘苦微温,入肝肾经,与杜仲同用,共起补肝肾、壮筋骨之

42、效。杜仲补肾能力强,川断调肝功效著。骨碎补补肾壮骨,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闪腰扭伤者加大白15g大黄30g生姜30g。方中女贞子甘苦气寒,入肝、肾经,功能滋补肝肾,乌发明目,能泻肝肾之火,益肝肾之阴。五加皮味辛甘而气温,并有芳香之气,既能外散风湿之邪,又能温补肝肾阳气。风湿除,则痹痛自止;肝肾阳复,则筋骨自健。故为祛风湿,疗痹痛,强筋骨,起萎弱之要药。破故纸辛苦大温,以气为用,故为补肾壮阳主药。能振阳以化阴,补肾而固脱。益命门真火而温运脾阳。狗脊苦甘温,入肝肾经。功能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为肝肾虚而受风湿所致腰膝酸痛,足软无力之要药。泽兰活血破瘀,通经利水。桃仁味苦甘而气平,苦能通降导下,甘能

43、和畅气血,桃仁甘苦相合,故有通经导瘀,和血调经之效,为血瘀证要药。牛膝味苦而甘,善下行,通而能补。故为通经破瘀,引血下行,补益肝肾,通利关节的要药。茴香辛温芳香,辛香行窜,温胜寒邪,故以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木香辛苦温,其气芳香,性温通而行窜,长于行气导滞。同理血药配伍,能加强理血药的活血祛瘀止痛作用。于滋补剂中少佐木香,亦可防止滋补腻胃之弊。枳壳辛、苦,入脾胃经,功能调理气机。李景华院长治疗脂肪肝经验整理(2012)脂肪肝又称脂肪性肝病,是各种原因导致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过多,超过肝湿重的5%或者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脂变,脂变的肝细胞功能下降或缺失,进而影响人类健康。李师指出目前西

44、医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为降脂药物和保肝去脂药物两大类,短期效果好,但停药后易反弹。中医药具有多向调节作用,在改善肝功能、调降血脂、阻滞肝纤维化的演变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临床治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根据中医特色,重在辨证论治按照所述病机,脂肪肝可分为4型,其治法如下:1.肝郁气滞主要表现为胁肋胀痛,走窜不定,与情志变化相关,嗳气频作,善太息,妇女可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或经闭等,舌苔薄,脉弦。治以疏肝理气,予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柴胡疏肝解郁;香附、陈皮、枳壳行气解郁;川芎、白芍活血行气,养阴通络止痛;胀痛明显者,酌加青皮、元胡、川楝子理气止痛;日久化热而见心烦、口苦、苔黄、脉

45、数者,酌加丹皮、栀子、黄芩清肝泻火。2.脾失健运主要表现为食少、腹胀、便溏,脘腹胀满,食后胀甚,或饥时饱胀,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面色淡黄或萎黄,舌淡苔白,脉缓或弱。治以健脾助运,以香砂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子汤中常用人参补脾胃益元气,白术益气健脾,燥湿助运,茯苓健脾渗湿,香附、砂仁理气健脾,炙甘草益气和中,调补脾胃;补中益气汤中常用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补中益气,当归养血和营,陈皮理气和中,升麻、柴胡升清举阳。3.湿热内蕴主要表现为胁痛口苦,脘腹痞闷,或恶心,或厌食油腻,口干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以清利湿热,以茵陈蒿汤加

46、泽兰等。常用茵陈清热利湿,栀子苦寒以泻三焦之热,大黄清热通下,使湿热从二便而去;酌加茯苓、猪苓、泽泻、车前草、滑石淡渗利湿增强利小便之力;或加虎杖、田基黄、土茯苓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功。4.痰浊瘀阻主要表现为两胁及胃脘胀满或胀痛,痛如针刺,固定不移,泛泛欲吐,食欲不振,便溏,舌质淡或暗,苔白腻而浊,脉弦滑。治以温胆汤加丹参、山楂等。常用半夏为主,降逆和胃,燥湿化痰;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姜枣益脾和胃;丹参、山楂活血化瘀并祛脂。针对上述四型、李师推出降脂轻身胶囊,由陈皮、茯苓、甘草、川芎、枳壳、大腹皮、冬瓜子、泽泻、车前草、荷叶、扁豆花、苍术、

47、白术、茵陈、薏米、赤小豆、决明子、茶叶组成。全方共奏健脾化湿,理气解郁,降脂轻身之功,目前已广泛用于肥胖病,以及高血脂、高黏血症等病。(该药【执行标准】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制剂标准标准编号:JLZJ-ZBY-0009-2010【批准文号】吉药制字:ZY2010J009)二、注重中医治未病,强调活血化瘀法5%的患者可以从单纯的脂肪肝转变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而中医认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者多有血瘀。本着“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念,在脂肪肝还为发展为肝纤维化之前,予以活血化瘀的干预治疗很有必要。现代研究表明,大部分活血化瘀药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及保肝的作用。李师临床常用桃仁、红花

48、、丹参、鸡血藤、王不留行、川芎、赤芍、生山楂等药,李师认为它们有明显的改善微循环,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的作用。可显著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并可降低纤维蛋白原。三、结合西医理念,提高临床疗效中医治病重在辨证论治,而中医之证由临床症状所组成,故无症则无证,然而临床中有诸多脂肪肝患者,经常无明显不适,多由体检时发现。李师认为对于此类患者,则应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根据患者饮食起居、生活习性、个人体质等因素综合分析以指导临床遣方用药。1.依病因遣药:脂肪肝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按其成因不同,可分为营养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病毒性脂肪肝、内分泌性脂肪肝、

49、药物性脂肪肝和妊娠期脂肪肝等。中医依据辨证论治的整体观,对不同病因的脂肪肝遣方用药不同,收到较好效果。(1) 非酒精性脂肪肝 多选用山楂、茵陈、泽泻、草决明、五灵脂等。日用本草言山楂“化食积,行结气,健脾宽膈,消血痞气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楂含有脂肪酶,可促进脂肪水解,所含的多种有机酸能提高蛋白酶的活性,使肉食易被消化,为现代防治脂肪酸最常用的中药之一;茵陈性味微寒,味苦,归脾、胃、肝、胆经,有确切的保肝作用,近年来已广泛运用于肝损伤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茵陈具有调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泽泻可以通过影响与胆固醇代谢有关的酶及抑制肝内三酰甘油合成等作用而抗脂肪肝;草决

50、明味苦、甘,性凉,具有清肝火、祛风湿、益肾明目等作用。动物试验表明,草决明能抑制血清胆固醇升高,从而减少主动脉粥样硬化斑点形成, 能明显增加血清HDL-C 的含量,提高HDL-C/ T C 比值,改善胆固醇在体内的分布状况;草决明降血脂的主要成分蒽醌糖苷,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增加排泄,通过反馈调节LDL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延续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五灵脂苦泄温通,为活血化瘀中药,本草纲目曰:“五灵脂,足厥阴肝经药也。气味俱厚,阴中之阴,故入血分”。(2)酒精性脂肪肝 多选用葛花、草蔻、肉豆蔻、苦参、郁金等解酒醒脾之品。葛花性甘味凉,具有解酒醒脾作用。滇南本草:治头晕,憎寒,壮

51、热,解酒醒脾,酒痢,饮食不思,胸膈饱胀,发呃,呕吐酸痰,酒毒伤胃,吐血,呕血,消热。现代研究证明,葛花水提液能够减轻酒精性肝损伤;草寇、肉豆蔻二药也是治疗脂肪肝的常选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有抗自由基、抗炎作用;苦参有清热燥湿之效。有研究表明苦参碱具有降血脂、保护心肌缺血的作用, 对慢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并能增强心肌收缩力;郁金的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具有抗炎、保肝及影响脂质代谢的作用。中药郁金注射液具有抑制肝炎炎症反应和良好的抗损伤作用,并能明显促进肝细胞损伤修复,保护肝细胞及促进肝组织再生;而郁金粉按134mg/100g 给予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大白鼠,血清胆甾醇有轻度上升,但能减轻家兔或大

52、白鼠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内膜斑块的形成及脂质沉积。(3)肝炎后脂肪肝 多用虎杖及清利湿热药。虎杖功效为: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用于活血消炎,去湿热黄疸,降血脂。2依实验室指标遣药:脂肪肝患者大多数伴有不同成度的肝功能损伤,对于肝功异的患者,李师常选用五味子粉冲服或五味子打碎煎服。李师认为五味子具有收敛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五味子主要活性成分能促进肝糖元异生和分解,具有降低AST、ALT的作用,近年来逐步引起人们重视;而对于血脂升高的患者多选用山楂、茵陈、泽泻、草决明、五灵脂、制首乌等。山楂具有活血化瘀,首乌含多量卵磷脂能阻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茵陈、泽泻等具有调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而抗脂肪肝,故临床上常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