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鞘岭隧道施组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36944027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X 页数:246 大小:3.9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乌鞘岭隧道施组_第1页
第1页 / 共246页
乌鞘岭隧道施组_第2页
第2页 / 共246页
乌鞘岭隧道施组_第3页
第3页 / 共246页
资源描述:

《乌鞘岭隧道施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鞘岭隧道施组(2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工程概况1.1 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编制范围1.1.1 编制依据1.1.1.1 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发售的兰新线兰武段增建第二线乌鞘岭特长隧道施工招标书、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1.1.1.2 标前会议情况介绍及招标文件补遗书和答疑书;1.1.1.3 现行铁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标准、规程和规则;1.1.1.4 现行的铁路工程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及规程;1.1.1.5 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1.1.1.6 我公司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科技工法成果和多年积累的长大隧道工程施工经验;1.1.1.7 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

2、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1.1.2 编制原则1.1.2.1 科学部署,统筹安排,组织平行、交叉、流水作业,确保关键工序即乌鞘岭特长隧道n线(左线)平行导坑开挖工序的 进度计划和工期目标的实现,为I线的按时开通提供条件;1.1.2.2 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 采用先进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1.1.2.3 强化组织指挥, 加强管理, 保工期、 保质量、 保安全;1.1.2.4 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1.1.2.5 推行责任制,采取多种激励措施,确保工期;1.1.2.6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1.1.3 编制范围1.1.3.1 隧道1.1.3.1.1 乌鞘岭特长隧道I 线(右线)隧道出口中

3、段YDK175+690YDK172+205段长3485m (含整体道床),全部自 n线(左线)平导通过横通道施工。1.1.3.1.2 .乌鞘岭特长隧道n线(左线)隧道由口段 DK183+185DK172+200段长10985m (含整体道床),先期按平 导贯通,并负责I 线(右线)隧道出口中段的施工,在不影响 I 线(右线)隧道按期完工或I 线(右线)隧道建成通车后,扩大开挖后衬砌建成n线(左线)隧道。1.1.3.2 横通道(含水仓工程、接地材料) 1045 米/28 处1.1.1.1 .位于 n 线(左线)DK175+685 DK183+185 与 I 线 (右线)YDK175+690YDK

4、183+190之间,以I线(右线)、n线 (左线)间的中线为界,与n线(左线)相连部分,即本段范围内 横通道总长的一半。1.1.1.2 .位于 n 线(左线)DK172+200 DK175+685 与 I 线 (右线)YDK172+205YDK175+690之间的全部横通道。1.1.1.3 洞门及洞门附属工程乌鞘岭特长隧道n线(左线)隧道由口端(DK183+185DK183+195 )洞门及洞门附属工程,以I、n线间的中线为界。1.1.1.4 竖井DK178+900处施工通风竖井260米/1座,位于I、n线之间。1.1.1.5 弃碴场乌鞘岭特长隧道I线(右线)、n线(左线)隧道由口端弃硝场 处

5、理(包括挡护工程、场地平整、绿化、复垦等) 。1.2 工程简介1.2.1 工程简介兰新铁路兰州武威南段增建第二线线路起于兰州西站,沿黄河二级阶地西行经河口南站跨黄河后溯庄浪河而上,在既有兰武段打柴沟站与龙沟车站之间以特长隧道穿越乌鞘岭后沿龙沟河、庄浪河而下,进入河西走廊与既有线并行引入武威南站。1.2.2 设计概况乌鞘岭特长隧道位于既有兰新线兰武段打柴沟站与龙沟车站之间。隧道长度为 20050m ,设计为两座单线隧道,线间距为 40m ;两座隧道线路纵坡相同,主要为11 %。的单面下坡,右线隧道较左线 隧道高0.560.72m。隧道进口位于天祝县打柴沟镇赵家庄附近, 地形开阔;隧道出口位于古浪

6、县龙沟乡的沙沟台,地形较狭窄。隧道洞身最大埋深1100m 左右。出口端大台施工通风竖井位于岭北大台村,线路里程DK178+ 900,深约260m,距隧道由口 4285m,衬砌后净空300cm。1.2.3 主要技术标准1.2.3.1 铁路等级:国铁I 级;1.2.3.2 正线数目:双线;1.2.3.3 .限制坡度:单机6%。,双机13%。;1.2.3.4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40Km/h ,最小曲线半径1200m ;123.5. 牵引种类:电力;123.6. 牵引定数:4000t;123.7. 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123.8. 闭塞类型:自动闭塞。124.主要工程量乌鞘岭特长隧道本标段主

7、要工程量如表1.2.1所示。表1.2.1乌鞘岭特长隧道4标段主要工程数量表在舁 厅P工程项目单位数量备注一I线(右线)隧道延长米34851开挖(复合式衬砌)立方米1774932衬砌疗工方534213整体道床米3485二R线(左线)隧道延长米109851开挖(复合式衬砌)立方米5795322开挖(整体式衬砌)立方米48583衬砌疗工方1821914整体道床米109955R线(左线)平导延长米10985三辅助坑道延长米13051竖井延长米2602横通道延长米1045四洞门及附属工程疗工疗工方8451.3 .自然条件1.3.1 .地形地貌本区整体属于祁连山东北部中高山区,隧道进口以南为庄浪河 河谷区

8、,由口以北为古浪河及其支流龙沟河谷区,隧道经过乌鞘岭毛毛山中高山区,根据山体相对高度,进一步划分为乌鞘岭南坡底高山及梁状丘陵区、乌鞘岭中高山区和乌鞘岭北坡低高山区三个 次级地貌单元。本标段乌鞘岭特长隧道出口区主要为乌鞘岭北坡低高山区:位于F7断层以北,地形起伏,自然坡度15 -30 ,海拔高程2800m 左右,相对高差200400m。地表多有土层覆盖,其间沟谷发育, 主要支沟有大洪沟、 窄洪沟、 金家直沟、 大沙沟、 天井沟及直沟等。1.3.2 气象特征本标段线路位于中温带干旱气候区,春季多风,少雨干旱;夏季酷热,降水增多;秋季凉爽,降温较快;冬季寒冷,干旱少雪。乌鞘岭地区海拔高(290036

9、00m),气候垂直分带明显,气温寒 冷,日温差大,阴雨风雪冰雹天气多变,冰冻时间长。沿线年平均气温-0.15.1 C,绝对最高气温 28.134.7 C,最低-29.0 -30.6 C;多年平均降水量357.8409.4mm,最大降水量552.2mm ; 多年平均蒸发量15481813.6mm ;瞬时最大风速29m/s,主导 风向北北西;最大积雪厚度2436cm; 土壤冻结深度 138200cm 。1.3.3 地震隧道通过区段地震基本烈度为 8 度。1.4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1.4.1 地层岩性本区地层岩性复杂,其分布主要受区域断裂构造控制。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由第四系、第三系、白垩系、三叠系、

10、志留系、奥陶系等,并伴有加里东晚期闪长岩体的侵入。主要岩性有黏质黄土、卵石土、碎石土、泥岩夹砂砾岩、砂岩夹页岩及煤层、板岩夹千枚岩、安山岩以及加里东晚期闪长岩。本标段n线(左线)隧道 DK183+185DK172+200 段长 10985m,围岩有n、田、IV、V及VI级围岩,以n、田、IV级中硬围 岩为主,其中n级围岩1545m,占14.1%;田级围岩4830 m,占 44.0%; IV级围岩 3625m,占 33.0% ; V 级围岩545 m,占 4.96% ; W级围岩440 m,占3.94%。I 线(右线)隧道 YDK175+690 YDK172+205 段长 3485m , 围岩有

11、n、田、IV及V级围岩,其中n级围胃555 m,占44.6%;田 级围岩1360 m,占39.0%; IV级围岩495m,占14.2%; V级围岩 75m ,占 2.2% 。1.4.2 地质构造本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于祁连山褶皱系。隧道位于北祁连优 地槽褶皱带内,褶皱及断裂构造发育。1.4.2.1 褶皱构造褶皱构造在本区较为发育,褶皱形态复杂,据其形成时代和所处的构造部位不同,由南向北可划分为加里东期褶皱带和海西因 支期褶皱带两个褶皱构造带。1.4.2.2 断裂构造区内断裂构造发育, 主要为区域性大断裂, 走向基本为北西向,压性压扭性,具有切割深、延伸长、规模大的特点。本标段主要 有 F6、

12、F7 断层,叙述如下:毛毛山岭中断层( F6) : 位于毛毛山岭脊附近, 为逆断层, 延伸长度大于 48Km ,断层走向北西西向,倾向北,倾角80 ,断带物质主要由断层泥砾、碎裂岩组成,较松散破碎,破碎带由露宽度40 80m。隧道于DK173 + 580DK173 +655通过该断层,通过长度 75m。毛毛山老虎山断层( F7) : 位于毛毛山岭北山前, 延伸长度约174km 。断层走向北西西向,倾向南,倾角70 ,前期为逆断层,后期表现为左旋逆走滑断层。测区断层南侧出露地层志留系板岩及加里东晚期闪长岩体,断层北侧出露白垩系砂砾岩夹泥岩。断带物质主要由断层泥砾及碎裂岩组成,松散破碎,风化严重,

13、破碎带出露宽度400800m,局部大于1000m,隧道于 DK177 +050DK177 835 通过该断层,隧道通过长度785m。区域地震资料显示全新世以来该断层仍有活动迹象,历史上曾发生过5 次古地震事件,具有周期性,复发周期为1800 年,最大震级为7.5 级左右。1.4.2.3 节理由于乌鞘岭特长隧道区褶皱和断裂较发育,岩体受构造运动影响,节理发育较发育,主要节理方向为北西及北东向,以密闭节理为主,节理面较光滑,延长数米至数十米。1.4.2.4 新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在测区的活动方式是在总趋势上升条件下以不均衡地升降运动及沿古构造线部分地段作继承性活动。 F7 断层带中存在 较宽的断层泥

14、砾带,泉水发育,在全新世以来仍有活动迹象。现代 地震较为活跃,主要为小震。1.4.3 水文地质特征本标段隧道范围内,围岩富水性分区划分可分为:1.4.3.1 中等富水区:主要为隧道进口端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安山岩带(。2)、志留系板岩(Si)及F4、F5、F6、F7断层破碎带 及影响带。1.4.3.2 弱富水区:主要为岭南和岭中的上三叠统砂岩夹页岩带( T3 ) 。1.4.3.3 贫水区:主要为第三系砂砾岩夹砂岩、泥岩带( N2) 、闪长岩带(63)、白垩统(Ki)砂砾岩夹泥岩。预计I线(右线)隧道最大总涌水量为9621.8m 3/d, n线(左线) 隧道最大总涌水量为 i6ii4.78m 3d

15、 , 在断层破碎带有突然涌水的可能。1.4.4 不良地质隧道通过地段的不良地质主要为有害气体,根据地质调绘和钻探,三叠系上统为含煤地层,砂岩、页岩地层中夹有薄煤层,煤层厚0.21m,根据试验结果,煤体的气含量均很低,主要以解吸气和残余气为主,解吸气以 N2、 CO2、 O2 为主,未检测出甲烷等烃类气体,煤层的吸附能力居中。1.4.5 地质灾害乌鞘岭特长隧道最大埋深在 1000m 以上,岭脊为坚硬的闪长岩,田IV级围岩占80%左右,本标段洞身通过F6、F7断层破碎带长度为 860m 左右,地应力值高,砂、页岩夹煤层,砂、泥岩等地层软硬不均,存在小褶皱、节理密集带等,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中可能

16、出现围岩失稳、突然涌水涌泥、岩爆、高地温、瓦斯等地质灾害。1.5 施工条件1.5.1 交通运输隧道出口紧邻 312 国道, 龙沟车站距隧道出口 2km , 材料运输方式采用火车和汽车联合运输,交通十分便利。1.5.2 当地资源本工程所用的当地材料: 片石、 碎石来源于古浪县朵什乡石场;砂由黄羊镇沙沟供应。1.5.3 施工用电施工用电根据招标文件自隧道洞口搭接架设。1.5.4 施工用水工程所在地龙沟河、 小龙沟河常年流水, 可满足施工用水要求。1.5.5 施工通讯当地可通程控电话,通讯方便。1.6 工程特点1.6.1 隧道特长、工期很紧乌鞘岭特长隧道长达20050 米,为国内目前最长的铁路隧道。

17、而 I 线(右线)隧道的总工期只有60 个月,本标段招标文件要求2003 年 2 月 1 日开工, 2007 年 7 月 31 日完工,实际施工时间只有54个月;n线(左线)隧道总工期只有78个月,本标段招标文件要求 2003 年 2 月 1 日开工, 2009 年 1 月 31 日完工,实际施工72 个月。1.6.2 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隧道围岩类别变化大,洞身穿越多处断层带和节理密集带,施工中可能出现围岩失稳、高地应力、岩爆及流变、高地温、突然涌水涌泥、瓦斯等不良地质灾害,施工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因此,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 大力推行信息化施工技术,规避施工风险

18、,保障施工安全。1.6.3 进度指标高、需配备精良的机械设备为了实现工期目标, 本标段在地质条件较好地段必须持续稳产、高产,高峰期,n线(左线)平导月掘进速度380m以上,I线(右线)隧道月掘进速度270m 以上,因此必须采用大型、高效、成龙配套、性能优良的隧道施工机械进行作业,以施工机械化,保障隧道施工快速化。1.6.4 设计技术标准高、质量要求严本隧道的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140km/h,因此,必须以 高标准、高质量的隧道工程,来保障今后隧道行车的快速、安全。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的工程质量必须确保部优、力争国优,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 100 , 优良率达到 90 以上, 整个隧道达到不

19、渗不漏不裂,并满足乌鞘岭特长隧道创优规划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科学组织,严格管理,以高素质的人员、先进的技术、一流的装备作保障,并与承担隧道施工任务的其他兄弟单位联合创优,实现上述质量目标。由于线(左线)平导超前给I线(右线)中部隧道多开辟工作面,因此施工过程中开挖、支护、运输、衬砌、通风以及排水等都必须做好协调和管理,以实现“快速、有序、优质、高效”的建设目 标。1.6.6 环保要求高隧道所在地属甘肃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洞口所在地居民多,隧道出口龙沟河、小龙沟河属于环境敏感点,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有完善的环保、水保措施,确保环境不污染、植被不破坏、水土不流失。1.7 采用的主要技

20、术规范及技术标准根据本标段的工程特点,除满足乌鞘岭特长隧道设计文件、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外,其它采用的法律、法规、主要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及技术规程如下:1.7.1 隧道工程1.7.1.1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TB10003-99 );1.7.1.2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TBJ204-96 ) ;1.7.1.3 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 (TB10108-2002 );1.7.1.4 铁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规范(TB10068-2000 );1.7.1.5 铁路隧道辅助坑道技术规范 (TB10109-95 );1.7.1.6 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 );1.7.1.7 铁路

21、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04-87 );1.7.1.8 铁路隧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TB10417-98 )。1.7.2 轨道工程1.7.2.1 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TBJ10302-96 );1.7.2.2 弹性整体道床结构及施工工艺和机具的研究(95G48-Q ) ;1.7.2.3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安全规则 (TBJ401-87 ) ;1.7.2.4 铁路轨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TB10413-98 )。1.7.3 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标准、规范1.7.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7.3.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7.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

22、法;1.7.3.4 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测规范 (TB10049-96 );1.7.3.5 铁路工程地质技术规范 (TBJ12-96 ) ;1.7.3.6 铁 路 混 凝 土 与 砌 体 施 工 及 验 收 规 范 (TB10210-2000 ) ;1.7.3.7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TB10425-94 );1.7.3.8 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TB10115-98 );1.7.3.9 铁路工程水质分析方法 (TBJ104-87 ) ;1.7.3.10 铁路生产污水处理设计规范(TB10079-2002 );1.7.3.11 全球定位系 统 ( GPS ) 铁路 测 量规程(TB1

23、0054-97 );1.7.3.12 铁办 200114 号文印发关于加强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的规定的通知 ;1.7.3.13 铁路行车线上施工技术安全规则 (TBJ412-87 );1.7.3.14 铁路临时工程附属辅助生产工程施工技术安全规则 (TBJ411-87 );1.7.3.15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TB10502-93 );1.7.3.16 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TB10501-98 );1.7.3.1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96 );1.7.3.18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1.7.3.19 铁路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细则 ;1.7.3.20

24、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10101-99) ;1.7.3.21 铁路工程土木工程试验方法 (TB10006) 。2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2.1 施工准备2.1.1 内业准备2.1.1.1 对设计图纸、资料进行认真仔细的审核,并编写审核报告;2.1.1.2 进行临时工程设施的具体设计;1.1.1.1 3 .组织技术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 计,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1.1.1.2 4 .结合乌鞘岭特长隧道本标段的具体情况编写各种针对 性的保证措施;2.1.1.5 结合工程施工特点,编写乌鞘岭特长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关键工序编写作业指导书 ;2.1.1.6 施工前,

25、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书面交底;2.1.1.7 进洞前,计算出隧道各主要部位的标高,制定出标高表 ,上报主管部门审核后作为施工测量的依据;2.1.1.8 根据合同要求, 给甲方或监理工程师提供必需的资料。2.1.2 外业准备2.1.2.1 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详细调查与踏勘;2.1.2.2 对标段线路中线、标高进行贯通复测,并与相邻标段进行联测,直至闭合贯通;2.1.2.3 根据导线控制桩,放出中线控制桩橛,设置护桩;2.1.2.4 现场的“四通一平”及临时设施的修建;2.1.2.5 建立合格工地试验室,安装、调试好所有检测设备、仪表仪器,提前做好工地用料、建材的检测工作和混凝土、砂浆配合比的设计工作

26、;2.1.2.6 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业技术资料。2.2 施工组织机构、施工队伍安排及劳动力配备2.2.1 施工组织机构按高效精干的原则组建乌鞘岭特长隧道工程第 4 标段项目经理部,由隧道施工经验丰富、配置一流隧道施工机械设备的专业化队伍具体负责隧道的施工。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 人,副经理1 人,总工程师1 人,副总工程师 1 人。项目经理部设四部二室,即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监察部、计划财务部、机电物资部、综合办公室和中心试验室。项目经理部总共由 36 名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经理部下设n线平导工区、I线隧道工区、大台竖井工区和机械服务站承担乌鞘岭特长隧道的施工任务。为了便于指挥,合理用地

27、,方便施工,项目经理部、n线平导 工区、I线隧道工区和机械服务站均设在古浪县龙沟乡称沟台村,大 台竖井工区设置于大台村。施工组织机构详见图2.2.1 ”乌鞘岭特长隧道工程第4标段项目 经理部组织机构框图”。图2.2.1乌鞘岭特长隧道工程第4标段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框图调机电物资剖技术室测量监测室安全监察室质量检查室机电管理室物资室2.2.2 施工队伍安排及劳动力配备222.1. n线平导工区成立开挖、运输、喷锚支护、衬砌、轨道及通风排水养道等共12 个工班,共358 人。222.2. I线隧道工区成立开挖、运输、喷锚支护、防水层铺设、衬砌、轨道及通风排水养道等共12 个工班,共398 人。222

28、.3. 3 大台竖井工区配备 115 人,完成竖井的施工。以上人员配备为三个工区施工高峰期时人员配备数量,施工中将统筹考虑,动态管理,随时对人员、机具进行调整、做到既能满足施工要求,又尽量减少窝工现象。2.2.3 施工管段及任务划分n线(左线)隧道前期按平导施工,施工7452m至DK175+733里程时开辟第一个施工横通道进入I 线(右线) YDK175 690 隧道施工;同时平导继续向前快速掘进1945m 至 DK173 788 里程时开辟第二个施工横通道进入I 线(右线) YDK173 831 隧道施工;平导继续向前快速掘进至DK172 200 分界里程, 到达本标段终点。 施工管段及任务

29、划分见表2.2.1及图2.2.2所示5d38TKDii线平导工区OQli38TK97452m1945m1588m88/X3Z1KDHH2V71KD表2.2.1施工管段及任务划分表工区施工管段及任务II线平导工区DK183 +195DK172 +200全长10995m的全部工程I线隧道工区YDK175 + 690YDK172+205 全长 3485m 的全部工程大台竖井工区大台竖井及通道的施工.10995m1图2.2.2 施工工区划分示意图2.3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2.3.1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一旦接到中标通知,我公司将利用3天时间进行施工前的开工 动员,首先由项目

30、经理召集各部室和各工区负责人进行管理层施工 动员。其次由各部室和各工区负责人对其管辖范围内管理人员、施 工作业班组长等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动员。动员的主要内容是: 介绍乌鞘岭特长隧道工程的基本情况和建设意义;讲述 4标段工程 的施工特点、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强化对工期、质量、安全、环保和成本意识的教育;明确乌鞘岭特长隧道整体创优规划及本标段的创优目标、体系和措施。经过以上逐级动员工作,做到:施工动员普及率达95% 以上;全体施工人员了解工程基本情况,清楚施工特点及注意事项,明确施工方法及创优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强化质量工期意识,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作好教育和动员。根据本工程特点及4 标

31、段的实际情况,我公司将以最快的速度分三批调遣队伍进场,第一批50 人的主力和小型机械设备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 7 天内进场,开展施工调查、现场交接桩、办理征地拆迁、 选择临时驻地等; 第二批 150 人的隧道施工队伍和隧道主要施工机械及试验仪器将在中标后 20 天进场,修建施工便道、生产生活房屋及临时设施;第三批施工队伍和机械接到中标通知书后 2个月 内全部进场,试验室投入运转,临时设施基本建成,具备开工条件。2.3.2 设备、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2.3.2.1 机械设备从我公司本部及各已完工工地调集机械设备,采用火车汽车联运,先由火车运至龙沟火车站,再由汽车转运至工地。2.3.2.2 施工材料外

32、来料:在既有铁路兰武线龙沟车站设置材料厂,由汽车运至工地。水泥、钢材:本工程施工所用水泥、钢材从甲方组织招标采购确定的厂家所在地,利用既有铁路兰武线运至龙沟车站,再由汽车运至工地。当地料:砂采用既有铁路营业火车运输与公路汽车运输的联合运输方式。先从料源点黄羊镇沙沟将砂用汽车运至黄羊镇车站,黄羊镇车站作为临时倒运站, 利用既有铁路营业火车将砂运至龙沟站,再由汽车运至工地。本标段的石料考虑将隧道本身开采出的少量闪长岩加以利用,其余石料由古浪县朵什乡石场供应。2.4 临时工程规划与施工总平面布置2.4.1 临时工程修建原则临时工程修建本着尽量利用既有设施,节省投资,节约用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

33、施工,永临结合的原则进行。2.4.2 施工便道隧道出口 4 标段运输便道接3 标段运输主干道, 从运输主干道(小龙沟设双线便桥武威端)引出至扎头子村右岸台地弃碴场。新建便道 3 km ,双车道,泥结碎石路面标准。竖井运输便道从隧道出口引出,溯小龙沟而上,经金家直沟村至大台竖井,新建便道6.4km ,单车道、简易路面标准。2.4.3 施工供电本标段施工用电源引自隧道洞口,竖井用电自隧道出口架设10KV 临时电力干线7.0Km 。隧道洞口设1000KVA 变压器 2 台,当隧道掘进长度超过800米后,洞内采用 10KV 高压进洞方式供电,每个工作面设500KVA可移动变压器一台, 并与掌子面始终保

34、持一定距离 (最大 800 米) 。在大台竖井设一台 1000KVA 变压器。施工现场供电线路均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为确保安全,隧道内照明用电及设备用电采用两套供电线路。施工地段照明用电采用36 V低压供电线路。为预防当地电力供应系统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及临时停电,拟自备 4 台 300KW 内燃发电机组供电,以满足本标段全天 24 小时的 施工生产及生活用电。2.4.4 施工供水在龙沟河扎头子村设集水井 1 座, 铺设临时给水干管路1.5km ,管径100mm。为了保证供水压力,在工地设加压站水池1座50m3, 高山水池 1 座 200m 3。竖井工区在大台村另设120m 3 高山水池 1座

35、。2.4.5 施工通讯项目经理部及施工队内部采用小型程控电话交换机相互联系;对外联系在当地电讯部门安装程控电话;洞内与洞口值班室采用内部小型程控电话与无线电对讲机联系。为了加强施工管理,在经理部调度室及隧道洞口设置电视监控系统,及时掌握洞内施工状况。2.4.6 生产、生活房屋2.4.6.1 生活房屋考虑到乌鞘岭特长隧道施工工期长,项目经理部、机械服务站及施工工区生活房屋采用新建与利用相结合,综合指标按人均 8m2 考虑。利用房屋为现称沟小学迁走后留下来的教室,面积约1000m 2, 可作为工班宿舍。 新建生活房屋采用砖混结构的楼房, 本 标段施工高峰期共798人需新修生活房屋798 X8m21

36、000 m2 = 5384 m2 。监理工程师用房 444m 2 设在项目经理部附近, 其建筑及装修标准按合同条款执行。2.4.6.2 生产用房生产用房主要设在隧道洞口附近,临时生产房屋为空心砖墙石棉瓦屋面结构。项目经理部设工地材料库,钢筋、修理及木工房,水泥库设于砼搅拌站旁,地面须有防潮措施。火工品库设置稍远离施工场地,隧道洞口设临时炸药加工房,按一天用量修建,并按公安部有关爆破物品管理办法实施。生产用房包括竖井工区共需5250m 2,具体面积详见“图2.4.1洞口场地平面布置图”所示。大台竖井施工场地平面布置见图 4.3.1 所示。2.4.6.3 中心试验室设在生活区,面积约150m 2

37、,采用一层24 砖砌房。2.4.7 混凝土拌合站本标段砼施工采用自动计量的集中拌和站拌和,在隧道洞口设HZS60 搅拌楼 2 座,砼运输采用 JGGY6 型 6m3 轨行式混凝土输 送车。拌合站、料场地面用 C15 砼硬化,并做好地面排水系统。2.4.8 空压机站由于隧道开挖主要采用门架式台车施工, 先在洞外设空压机站,供隧道喷射砼和锚杆施工使用。当隧道掘进超过2000m 后,洞内设20m3/min电动无基座空压机1台,并距用风地点控制800m范 围内;当开辟施工横通道后,每个施工横通道洞内设 20m3/min电 动无基座空压机1台,并距用风地点控制800m范围内。2.4.9 .场地排水由于隧

38、道由口段纵坡为11 %。下坡,施工排水采用自然排水,在 隧道两侧设排水沟排由。洞外设沉淀池,场地积水及洞内排水引入 沉淀池沉淀后经污水池处理排入河沟。2.4.10 .主要临时工程数量表本标段主要临时工程数量见表2.4.1 o表2.4.1主要临时工程数量表在舁 厅P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 注1施工便道km9.4包括弃磴便道和竖井施工便道2电力线km7.0洞口到竖井3供水管路km1.5从龙沟扎头子村设一集水井4抽水站座2其中加压站一座5蓄水池个3加压站水池1座,高山水池2座。6生产房屋m25250包括竖井施工用生产房屋17生活房屋m27828包括监理工程师用房及竖井工区生活 房屋,其中利用1000m2

39、。8中心试验室m21502.4.11 .洞口场地平面布置2.4.11.1 .洞口场地平面布置说明由于乌鞘岭特长隧道由口分两个标段,洞口现有场地按设计要 求只能占用一半,因此施工场地的布置要结合现场实际地形进行安 排。计划生活区布置在线路右侧龙沟河岸现称沟小学所在平地上; 生产区集中布置于隧道由口至小龙沟大桥桥台区域内,移挖作填,推出施工场地。2.4.11.2 洞口场地平面布置图本标段洞口场地平面布置图见图 2.4.1 所示。3 施工进度安排及保证工期措施3.1 工期目标I线(右线)和n线(左线)隧道均比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提前1 个月完工。大台竖井比招标文件n线(左线)平导开挖至竖井处提前 3个

40、月的要求再提前3 个月完工。1.1.1 :洞口场地平面布置图3.1.1. I线(右线)隧道及n线(左线)隧道开工日期:2003年2月1日,进洞日期:2003年4月1日。I线(右线)隧道竣工日期:2007年6月30日,共用时53个 月,比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2007年7月31日完工提前1个月。n线(左线)隧道竣工日期:2008年12月31日,共用时71 个月,比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2009年1月31日完工提前1个月。3.1.2. 大台竖井开工日期:2003年2月1日,竣工日期:2003年11月30日,共用时10个月,比n线(左 线)平导开挖至竖井处的计划工期(第16个月)提前6个月。3.2.施工进度

41、计划指标左线先期设为平导,后期扩建为左线隧道,其中VI级围岩地段 按一次建成左线隧道、V级围岩地段按一次完成开挖及初期支护考 虑,并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及时衬砌。3.2.1 .开挖进度指标开挖进度指标见表3.2.1所示:表3.2.1开挖进度指标表(m/月)围岩级别 工区II级田级IV级V级VI级备注I线隧道上区2702402008050两个施工横通道同时施工时 进度按90%计算II线平导工区3803603308050n、ni、iv级围岩按平导断面 开挖,v、w级围岩按隧道设 计断面开挖3.2.2 .衬砌速度I线(右线)隧道n、田、w级围岩地段采用穿行式模板台车泵V、送硅施工,速度按350米/月考虑

42、,开挖后5060天内衬砌VI级围岩地段根据施工监控量测结果及时衬砌。n线(左线)隧道n、田、w级围岩地段采用穿行式模板台车泵 送硅施工,速度按350米/月考虑,扩挖后3060天内衬砌。V、 VI级围岩地段根据施工监控量测结果及时衬砌。323. n线(左线)平导扩挖进度指标第一施工横通道至第二施工横通道段(DK175+733 DK173+788 段,长 1945 米)以及第二施工横通道至分界里程段(DK173+788DK172+200段,长1588米),考虑到衬砌速度及施工干扰,扩挖按350 米 / 月考虑;洞口至第一横通道段(DK183+185DK175+733 段中的田、IV级围岩长 654

43、2米)扩 挖采取反台阶压顶法连续扩挖,此段的扩挖速度按600 米/月考虑。3.2.4 整体道床指标整体道床I线(右线)隧道按1600米/月考虑,n线(左线)隧 道按 5 个月完成考虑。3.3 总体施工进度安排I 线(右线)隧道在开工后的第 49 个月即 2007 年 2 月 28 日 开挖到达分界里程,在开工后的第 53 个月即 2007 年 6 月 30 日完 工,比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 2007 年 7 月 31 日完工提前1 个月。n线(左线)隧道在开工后的第46个月即2006年11月30日 n线(左线)平导开挖到达分界里程,在开工后的第71个月即2008 年 12 月 31 日完工,比招

44、标文件要求的工期 2009 年 1 月 31 日完 工提前 1 个月。大台竖井在开工后的第10个月即2003年11月30日完工。n 线(左线)隧道在开工后的第16个月即2004年5月31日n线(左 线)平导开挖到达竖井位置( DK178+900 ) ,比竖井完工时间提前6 个月。在开工后的第 35.6 个月即 2006 年 1 月 18 日开辟第一施工横通道 (DK175+733 )进入右线施工, 在开工后的第 40.8 个月即 2006 年 6 月 24 日开辟第二施工横通道( DK173+788 )进入右线施工。3.4 总体施工进度图总体施工形象进度图见图3.2.1 所示;总体施工进度横通

45、道图见图 3.2.2 所示;总体施工进度网络图见图3.2.3 所示。3.5 保证工期的措施3.5.1 生产要素保证3.5.1.1 超前谋划,精心准备一旦接到中标通知,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调集人员、设备进场,保证按合同工期开工,一进场就争取主动。3.5.1.2 投入专业化的施工队伍,组织快速施工为了确保乌鞘岭特长隧道的施工工期, 我公司将选派长大隧道施工经验丰富、有专业特长的骨干人员,组成精干务实的项目经理部;抽调技术熟练、曾经施工过多座铁路、公路长大隧道的专业化队伍投入施工。对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技术素质和工作效率。3.5.1.3 采用大型、高效、成龙配套、性能优良的设备,以插入

46、施工进度图施工机械化保障施工快速化隧道施工采用钻、 爆、 装、 运、 支护、 衬砌机械化一条龙作业,凿岩设备I线(右线)隧道采用日本古河JGH4150II型四臂门架台 车,n线(左线)平导采用瑞典阿特拉斯TH568-10型三臂门架台 车 ; 装 碴采用 一 台 日 本 KL-41CN 型挖 斗装碴机装 碴 , CHL-180DCL25 吨内燃机车牵引两列 SD-14B14m 3搭接梭式矿车运碴的出碴方式,洞外倒碴采用 15 吨三菱 FV415 自卸汽车;喷锚采用芬兰 H530 锚杆台车、 砼喷射三联机配合机械手进行湿喷作业,自制多功能综合作业平台车上进行挂网、 防水板、 透水管等的安装。衬砌采

47、用 14m 穿行式全断面液压钢模衬砌台车, HBT60A 型砼输送泵泵送入模。施工通风主要采用 2DT-160 型(改进型) 、 SDF(c)-N012.5 和 93-1 轴流式通风机压入式通风。3.5.1.4 做好物资供应,保障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施工中提前做好物资供应计划,确保施工物资及时到位,我公司准备在龙沟车站设材料厂,保证钢材、水泥、大堆料等材料的供应,满足施工需要,确保施工进度。3.5.2 技术措施及手段保证3.5.2.1 统筹合理安排,施工准备充分,尽快掀起施工生产高潮,保持稳产、高产认真审核设计图纸,紧密结合工程特点,制定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高标准修建临时工程设施,重点抓住

48、通路、通电、通水及生产和生活房屋建设,同时做好征地拆迁工作,为主体工程施工全面开展和顺利进行做好充分准备,打好基础。明确工期目标,应用网络技术,编制施工计划及施工作业指导书,配足生产要素,尽早掀起施工生产高潮, 实现均衡连续高产, 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3.5.2.2 运用成熟工艺、先进的技术手段,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确保施工进度3.5.2.2.1 运用成熟工艺,实现均衡高产隧道施工坚持岩变我变的原则,灵活应用全断面法、短台阶法等开挖方法,采用成熟的新工艺并随时总结提高,不断完善隧道长距离独头通风、湿喷混凝土支护、隧道快速掘进和光面爆破等施工工艺。根据地质变化和设计要求加强防排水新材料的应用与混

49、凝土锚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隧道不渗不漏不裂,实现均衡高产。3.5.2.2.2 大力推应用信息化施工技术,确保施工生产快速、有序乌鞘岭特长隧道长达20050 米,本标段的施工长度达10985米,为了随时掌握洞内的安全、 质量、 进度等情况, 加强施工管理和协调, 中标后, 我公司将在乌鞘岭特长隧道施工中, 大力推广应用:以TSP 203地质预报仪长距离预报(100200 m)、Pulse Ekko100 型地质雷达中短距离预报( 50m ) 、台车深孔地质钻探短距离预报( 20 m )构成的地质预报信息化技术,围岩和支护结构监控量测信息化技术,隧道开挖、支护和衬砌质量检测信息化技术,瓦斯及有

50、害气体浓度检测信息化技术; 建立隧道通信和电视监控系统,在洞内每个工作面、施工横通道口、主要运输节点和炸药库安装电视摄像探头,以便在经理部办公室和隧道洞口就能了解洞内每个工作面的施工情况,统一调度指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始终保持正常施工,确保工程进度;在施工现场建立由施工进度管理模块、材料管理模块、施工设备管理模块、劳动力统计模块和成本管理模块构成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及时统计分析施工进度、工料机消耗以及工程成本等信息,切实加强现场管理。3.5.2.2.3 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序,确保快速施工根据合同工期要求,结合我公司的施工能力,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定出的乌鞘岭隧道各阶段、

51、各种地质条件下的进度指标,是建立在科学的施工方法、合理的工序安排的基础上的。n、in、w级 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快速掘进,为赢得时间创造条件。v级围岩地 段采取正台阶法施工,洞口 VI级围岩地段采取上半断面环形开挖留 核心土法施工, F7 断层破碎带采取短台阶五步开挖法,力求稳妥、稳中求快,隧道贯通之后安排多个工作面平行交叉作业缩短施工时问,最后阶段n线(左线)平导的扩挖利用前方已完工的有利条件采取反台阶压顶法连续爆破, 连续出碴等方法使工期得到有力保障。3.5.2.3 必要时利用竖井进行工期储备,施工组织上留有余地我公司准备自己承担费用将大台竖井的孔径由 3 米直径加大到5 米, 竖井与隧道同

52、时施工, 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快竖井施工速度,必要时,在n线(左线)平导开挖到达竖井之前,直接从竖井开辟 工作面进入n线(左线)平导向前掘进,经分析和计算,竖井每月 可开挖n线(左线)平导180200m,这样,可以赢得56个月 的施工时间,确保合同工期万无一失。3.5.3 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效率3.5.3.1 实行岗位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强化管理,加强考核,使利益与进度、质量、安全三挂钩,贯彻实施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以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3.5.3.2 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方案,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及时调整施工方法,采用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尤其是对断层破碎带、岩爆、 涌水施工要制定稳妥可行的

53、施工预案, 配置相应的机电设备。3.5.3.3 抓质量、保安全、促进度、确保不出现任何安全质量事故,隧道施工做到不坍不塌,在不良地质地段要加强支护和围岩监控量测,稳步推进,保证施工按计划进行。3.5.3.4 严密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量安排平行流水作业。加强工序衔接,提前做好工序转换前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做好开挖、支护、衬砌各施工环节间的协调、配合,将各工序间的干扰减小到最低程度。多工作面工作时,使各作业面处于不同的施工工序状态,以免各工序发生冲突,导致施工延误。3.5.3.5 建立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收集工程测量、工程地质、 施工进度、 生产要素、 工序质量控制和施工安全等方面的信息

54、,综合分析、判定施工运行状态,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施工过程有序、可控。3.5.3.6 对施工进度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当地气候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根据各项工程的进度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要素,保证全线均衡生产,稳产高产,以日进度保月进度,以月进度保年进度,以年进度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3.5.3.7 建立项目部到施工现场的调度指挥系统,加强日常调度指挥工作,建立动态管理网络,全面及时掌握施工动态,迅速、准确处理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问题。 采取垂直管理, 减少中间环节。对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扰加强指挥与协调, 对重大问题超前研究对策,制定措施, 及时调整工序和调动各种因素, 保证施工均

55、衡连续进行。3.5.3.8 加强隧道作业循环的调查分析研究,从压缩各工序时间,加强工序衔接管理入手,减少每一循环时间,增加月循环作业次数,为减少出碴耽误,计划在洞门外设临时弃碴场,进行二次倒运,节省循环时间,加快隧道进度。3.5.3.9 严密注视隧道各工序的进展情况,对各工序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停、窝工现象的发生,保证各工序施工的准时性。强化施工调度指挥与协调工作,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跟班作业,靠前指挥,超前布局谋策,加强监控落实,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搁置延误,提高决策速度和工作效率。3.5.3.10 坚持实行施工进度快报制度,坚持每天报一次各工序的进展情况,每5 天报一次隧道整体的实际进

56、度和计划进度的对比情况并分析两者相差原因,以便项目部和甲方及时了解各分部工程的进展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3.5.3.11 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布置队伍,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机械化作业程度,为工程赢得时间。3.5.3.12 乌鞘岭特长隧道是我国目前最长的铁路隧道,建设周期长,施工难度大,工期紧张,供电、供水、通风系统随着施工时间的延续,无疑会出现管线路老化等现象,成立辅助施工工班,对供电、供水、通风管线路进行定期检查、维修、更换,使其一直保持在良好状态,以免导致工期延误。3.5.4 搞好外部协调,争取良好施工环境加强与业主、监理、设计院和相邻标段施工单位的联系沟通,特别注重与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搞好

57、路地关系,争取良好的外部施工环境,减少施工干扰。3.5.5 竖井保证工期的措施见“ 4.3.5.2 ”章节所述。4 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根据设计要求,乌鞘岭特长隧道左右线均采用钻爆法从两端相向施工。I线(右线)隧道先行建成和开通;n线(左线)隧道前期作为平行导坑辅助右线隧道施工,待I 线(右线)隧道建成或在不影响I线(右线)隧道施工工期的前提下,再扩建成左线隧道。n 线(左线) 平导超前 I 线(右线) 隧道, 并开辟横通道进入I 线 (右线)隧道施工;平导vi级围岩地段一次建成n线(左线)隧道,v级 围岩一次完成开挖及初期支护,根据监控量测结果进行衬砌。乌鞘岭特长隧道为目前国内

58、第一长隧道,为了优质、高效地建好乌鞘岭特长隧道,我公司将在施工中积极推广应用国内外隧道施工新技术、新方法及新工艺,投入当今世界一流的钻爆、装运、衬砌等大型机械设备,使其合理配套、数量充足,形成钻爆作业线、装运作业线、支护作业线和衬砌作业线等机械化作业线。各机械化作业线示意图见图4.1.1图4.1.5所示。洞内装碴运输采用“四轨三线”有轨运输; 喷射砼采用湿喷工艺,降低回弹量和粉尘;砼衬砌采用穿行式全断面钢模衬砌台车和泵送砼作业;施工中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先进的测量、探测技术取得围岩状态参数,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及时反馈信息,以指导施工和设计。在乌鞘岭隧道的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将广泛采用先进的信息

59、技术管理手段,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提高我公司的管理水平,更好的进行信息化施工管理。4.1. n线(左线)隧道施工4.1.1 总体施工方案4.1.1.1 开挖方法4.1.1.1.1. .洞口 VI级围岩开挖方法洞口 VI级围岩在确认既有线已加固稳妥后,采用小80长管棚预 注浆超前支护,上弧导预留核心土法风镐配合松动爆破开挖。上台阶采用 YT 28 风钻钻眼,下台阶采用瑞典阿特拉斯TH568-10 型三臂门架台车钻眼。阿特拉斯TH568-10 型三臂门架台车性能参数为:长X宽X高16520必850必950mm ,轨距2840mm ,功率184kw, 钻杆长度3.055.08m。4.1.1.1.2.

60、 F7断层VI级围岩开挖方法F7断层VI级围岩采用短台阶五步开挖作业法施工,采用 YT- 28 风钻钻眼、风镐配合松动爆破开挖。4.1.1.1.3. V级围岩开挖方法V级围岩采用微台阶法开挖,上台阶采用 YT-28风钻钻眼,光面爆破,下台阶采用瑞典阿特拉斯TH568-10 型三臂门架台车钻眼,采用预裂爆破。插入作业线图 4.1.1-4.1.54.1.1.1.4. n线(左线)平导n、田及w级围岩开挖方法葭田及IV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瑞典阿特拉斯TH568-10型 三臂门架台车钻眼,光面爆破,严格控制超欠挖。4.1.1.1.5. n线(左线)平导扩挖在洞口至第一横通道施工段(DK183+185DK175+733 )采用 YT-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