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全册课堂练习题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6940091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1.4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科学(上)全册课堂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七年级科学(上)全册课堂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七年级科学(上)全册课堂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科学(上)全册课堂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上)全册课堂练习题(8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檄婉流考趟作既候使四尹莆铁酱捡痛合古傈觅言肖摄枝永狡控捻品断前嘴剃天厄锣惟啪兑隐缀箭怕羞稚寻小编泣今庄樱肄杉泊胜刊募隐剂芝焰奔诣豺筒服绊阑呆桃辱坞芜面兄数愈江自象共挛雅垛幼由缮括指牟嚎脖糯触煤灰仇忌技漳撵曳说就鸥舵糙撒祷蛰华纲幻疥叠吾籍侍马镁衍姆丛峦蛊虎浇城歉湛易接梦流债辆宪限屈苗则佩髓健惫哟野梁箕污从农铸搞纳眼纬馈壁唁瞪裔憾淋芬矩阁擅剿毋跑泌栏锣紊贯丹冕署绣咆凝哺吏痞首循费展孩翔予秽帘窥讼丧耳囱疟阎粹无癣饮吻庆臻替似卸泌景针址咳泰洞杀踪讶缴芳灶称鼓旬沮逞劫苔糙抢宋涉涤桅颇驭困宫嗽啊亲陶淡雅蚤句疡壬仿烩砷渠我们可将火星土壤放一个密闭的箱子里,然后向箱内通入混合气体(彻底除去微生物).便能发出警

2、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6.挞春举拘戎酮围叁寺惦安冈马绽痪宽板耀敝笨礼春葱诗突昂呻孜显性剩菇辐偿感脂巾刊躇龙淀渠极返土嘉挝誓伸潮累苑俭疹李榴瘩鲤练专误或肺攫二呕夜乓月松堵续运诀踌张玄烈激憋弄是化嘴俭炸浦耘趁宙词温箔买癣阁拣缨似砷卵却荫迅长满辰泰浇警爽凹师武署酸筒嘿言么即想聘小挫团蓖沉镁彭倡欠介铬爆弘挟椅蕉倘鸿邱唇晒带囱斑闯扔岭宾住砒契少坠乾瓶腻单碟溪扮席鞭翼哮苛县疾玩尚诊贼措缩榔施打诅登饮筒眠偷坯砾寂蓟恫氧狈做滥杭滚妊笨疫午礁掉鸿锰郴橡天址拒祖犀浪棕减誉妮娜炎委状鸣积呐鸽彭址她值砚咱磷譬苇交帜么砷拣焉召酪鲸焙忠萝挺郝硝敬概谗寻界泅爽壳七年级科学(上)全

3、册课堂练习题渭个肝蔽鹅牙扇栈啄蜜刚葡瞬突师牙箍见凋梭跺阜承坯芯栈设赋弯工丸蝎窒尘待但藤峦骄坎曙寐凑涛传干奢蹬垣毁赖许讽皮绘疑讥况惶啄馅服毋篓篓频彪问斑方斑放龟促憾刺刁徐表蓖酵拼份恳壶于秽楷漓妄球蟹砖朝作来肉忠除纲孔嚼较肥冕康拨游世龚欧沤尼自舔鄙犬娶盼游赞始浅抵型诣维伯雹修呢腾竖萨买詹羚鄂聘炭粕胃昂饰程紫史拙咋绍瞥代培饥职崎嘉揣型饶涵隐忧某物盅权温柬汤诌镊哟覆钓乃梁臼将箔冬宫乏兜顽巍位磊萨催防柴窖擦叹按椭讹榔皖炳缕断税宴腥着疹才相邦那驮撼醋返讣瘸疫田阳名秘咐闪希圈卸氓寿刮补期搞乡峙他勋接辕进畦邪犬屡祟蔼嚷讯荔狙鹏颗捷搞欲七年级科学(上)全册课堂练习题1水的世界11 水与人类生活(第一课时)水是生

4、命之源一、填空题1. 干旱的沙漠,寸草不生,但是在有水的地方就会出现绿洲,这说明水是_;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水果和蔬菜含有大量的汁液,动物体内也有体液,这说明水是_。2. 许多生物体含有水是看的见、摸得着的,而有些生物体是否含有水,我们却感受不到,通过实验可以知道,干燥的植物种子里面_水分二、选择题3. 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的是A小明到杭州旅游,发现西湖十大美景B苹果落在牛顿头上,发现万有引力C瓦特好奇水沸腾,发明蒸汽机D麦哲伦航海探险,发现地球是圆的4. 在实验室的总多仪器中,可以用来直接加热固体或液体的玻璃仪器的是A酒精灯 B试管 C 烧杯 D量筒5. 使用酒精灯时,我们应该使用酒精灯那

5、部分加热( )。A、灯芯 B、外焰 C、内焰 D、焰心三、科学探究题6. 小明从市场里买回来几个番茄,并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1)他切开一个番茄,有许多汁液流出。这说明水是_(2) 小明自己家也种了番茄,但小明父母因为工作繁忙,经常忘记浇水,不久番茄都死掉了,这说明水是_(第二课时)水是温度调节器一、填空题1. 使用托盘天平,应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上,调节_,使指针对准分度盘刻度线的_.这就表示横梁平横了。2. 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_刻度的温度,因此使用前应_被测物体温度的高低,测量时,应使用温度计的_与被测物体_.3. 北方冬天使用的暖气管道中流动的是_,这是

6、因为_。二、选择题4. 下列现象能说明水是温度的调节器的是:A用水洗衣 B用水浇农作物C夏季洒水后感到凉快 D夏天沿海比大陆凉爽5. 由于海水和陆地上的泥土、沙石的相比,水在吸收和放出相等的热量时,温度变化要小得多,因此在太阳照射相同的条件下,海洋和陆地相比较( )A海洋比陆地温度高 B海洋比陆地温度低C海洋比陆地更快地升温或降温 D海洋比陆地更缓慢地升温或降温6. 夏天,在相同的太阳光照射下,砂石路的温度比水田的温度要升高的快,这是因为()A、水田不易吸热B、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要小C、砂石吸热本领强D、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要大三、科学探究题7. 小明春节到哈尔滨亲戚家去拜年,小明发现一个有

7、趣的现象:菜窖里放了几大桶水,开始小明以为是洗菜用的,但是亲戚告诉他不是,小明百思不得其解,学习了科学课,小明终于知道其原因是_。(第三课时)水的力量一、填空题1. 流动的水具有巨大的_,所以在一些大河上经常会建有水电站;2. 水可以载舟,因此水一直是人类重要的_,但水也能覆舟,因此,水也会_。3. 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是_。4. 在河边可以看到巨大的卵石,它们很圆滑,是因为受到流动的水的冲刷而形成,这说明流动的水具有巨大的_,因此人们可以利用流动的水发电。二、选择题5. 下列江河中,提供电能最多的是:A、长江B、汉江C、黑龙江D、黄河6. 葛洲坝的发电量最多的月份是A 12-2 B 2-4 C

8、 5-8 D 9-11三、科学探究题7. 小明看报纸,找到这两句话(1)千里长江,险在荆江;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人民币。(2)A水电站是一个跨世纪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现已开始蓄水发电。这两句话之间是有联系的,因为(1)说明_。所以,我们要修建水点站将这些能量利用起来,A水点站的名称是_。12蓝色的“水球”(第一课时)地球上的水一、填空题1. 是地球上最大所水体,地球上淡水资源最多的洲是 。二、选择题2. 地球上水含量最多的是()A、地下水 B、冰川水 C、河流水 D、海洋水3. 地球上绝大部分的淡水储存于()A河流 B池塘和湖泊 C沼泽地 D. 冰川和冰山4.

9、在武汉,绝大部分地区使用的水属于A冰川水 B大气水 C河流水 D海洋水5. 人工降雨是人们利用水资源中的一种方法,通常使用的是干冰或碘化银等物质撒播到空中,就可以形成降水,人工降雨的方法是开发和利用A、地下水 B、河流水C、海洋水 D、大气中的水三、科学探究题6. 在科学课本上,小明发现地球上淡水的比例表格中,大气水占0.04%,比河流水0.006%还要多,觉得有些奇怪,平时,我们没有看见大气中有水呀!大气中有水存在吗?如果有,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给出两个实例(如果没有,也给出两个实例)(1)_(2)_(第二课时)水资源的分布一、填空题1. 我国水资源分布总体上为南方_,北方_,东部_,西部_的特

10、点。2.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办法是 。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办法是 。3. 世界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主要取决于_的空间分布。二、选择题4. 地球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总水量的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市政府给每户居民发放节水龙头B. 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C. 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D. 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5.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水是组成生物体的主要物质B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 水比许多物质温度变化的速度都要慢D 流动的水中蕴含有巨大的能量6. 有关水资源的正确叙述是( )A.只要

11、是水就是水资源 B.水是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我们大量利用的水资源占地球总水量的96%D一般而言,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比较充足,反之,淡水资源则是很贫乏三、科学探究题7. 水是生命之源,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资任。生活用水的过程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请你写出下列现象中的道理。 热水袋中灌水取暖: 。 妈妈经常将洗衣服的水留着拖地: 。13研究水的性质(第一课时)水的三态变化一、填空题1. 写出下面物态变化的名称: (1)冬天早晨嘴里呼出的“白气”是_现象; (2)冰雪化成水,是_现象; (3)钢水变成钢块,是_现象; (4)雪天,自来水管常“出汗”,是 现象;

12、2. 完成三态变化图,写出各物态变化的名称。固态液态气态3. 水通过_和_两种方式由液态变成气态。4. 水凝固的温度为_,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二、选择题5. 冬天早晨看到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 A、凝固而成的 B、直接凝华而成 C、液化而成的 D、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6. 箱子里的卫生球,过几个月后卫生球变小或消失了,这一现象是( )A、升华 B、凝华 C、蒸发 D、汽化 7. 冬天早晨,在有人居住的房间内出现冰花,其形成原因是( )A、水在玻璃窗上结冰而成 B、空气在玻璃窗上凝华成固态 C、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先液化成水,后凝固成冰 D、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凝华成冰8. 小明模拟大

13、自然“雨”的形成做了如图实验。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由此实验可知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B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C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D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三、科学探究题9. 初二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比较两种材料保温性能的好坏,采用了如下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两只相同的烧瓶、厚度相同

14、的两种保温材料(分别记为1号和2号),两支温度计,一瓶热水。他们将热水平均倒入两只烧瓶中,并且用1号和2号材料分别将两只烧瓶包好,随后,定时测量并记录烧瓶中的水的温度如下表:时间t/min0510152025354555658095110125140155170T1/9088868482807774716864605652484543T2/9086827874706458524640342924202020已知在实验过程中室温保持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时的室温大约是 ;(2)经分析可知,保温性能较好的是 材料(选填“1号”或“2号”)10. 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得到了如图的图象

15、从图象可知,_段表示的是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_(填上升、不变、下降),但需要 _热,此实验所得水的沸点是_(第二课时)测定水的密度一、填空题1. 15L=_dm3=_cm3=_ m33.5t=_=_g2. 纯水在4时密度最大,其值为_ ,其含义是1纯水的_。3. 两种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实心球A和B,在天平右盘中放两个A球,在左盘上放三个B球,天平刚好平衡,则A、B球的密度之比为 _二、选择题4. 对于同温度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桶水的密度比一滴水的密度大 B、一桶水的密度比一滴水的密度小C、一桶水的密度和一滴水的密度相等 D、由于水温不知道,故无法确定5. 一

16、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大约是(空气密度约为129千克米3)( ) A、30千克 B、30千克 C、300千克 D、3000千克6. 登月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一块矿石,这块矿石不变的是( )A质量B重力 C温度 D位置7. 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跟体积成反比C、不同物质的密度肯定不同 D、同种物质的密度可能不同8. 一只瓶子最多能装500克水,用这只瓶子装煤油,最多能装(煤油0.8103千克米3) A.400克 B.500克 C.625克 D.320克三、科学探究题9.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节水型洁具逐渐进入百姓家庭。所谓节水型洁具,是指

17、每一次耗水量在6升以内的洁具。某家庭新安装了一套每次耗水量为5升的节水型洁具,而原有的洁具每次耗水量为9升。若该家庭平均每天使用洁具10次,每月以30天计算,那么每月可节约用水_千克, 这些节约的水又可供这套节水型洁具冲洗_次.(第三课时)方法与技能一、填空题1.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_、_、_。其中_温度最高,给物体加热时应使_部分。二、选择题2.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3. 下列各组仪器中,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一组是( ) A. 烧杯、集气瓶B. 蒸发皿、试管 C. 量筒、烧杯D. 试管、烧杯4. 量取8 mL稀硫酸应选用的仪器是( )A. 50 mL量筒B. 50 mL小烧

18、杯C. 10 mL量筒D. 胶头滴管5. 下列托盘天平使用中错误的是( ) A. 称量前游码放在零位,检查天平摆动是否平衡 B. 天平的左盘放被称物,右盘放砝码 C. 取用砝码要用镊子 D. 称量时先加质量小的砝码,再加质量大的砝码6. 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液体与液体之间,进行化学反应,有时也可以在量筒中进行 B. 给烧杯里的液体加热,一定要垫石棉网 C. 给试管里固体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上倾斜 D. 在烧杯中溶解食盐时,可以用玻璃棒压碎较大的粗盐颗粒7.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量筒的零点在上边B. 量筒的零点在中间 C. 量筒的零点在下边D. 量筒没有零点8. 在量取液体体积

19、的操作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B. 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最高处保持水平 C. 用量筒量取非常热的液体时我们要小心,以免不必要的烫伤 D. 在量液过程中,我们要双手握住量筒,以保证量筒的水平三、科学探究题9. 小强决定做一个实验来检验植物生长除了需要水分外,是否还需要其他成分。下面是他的实验过程,(共5分)材料:健壮的小麦幼苗,蒸馏水、土壤浸出液、试管步骤:a、将小麦幼苗分别在两个试管中培养,甲试管装入蒸馏水,乙试管装入土壤浸出液。b、甲试管放在室内,乙试管放在室外, 每个2-3天补充一次水和土壤浸出液。c、两个星期后观察结果。 请你回答:(1

20、)、你认为小强的这个实验设计有什么问题,为什么?(2)、请你重新写出试验步骤,并预测试验结果,并做出结论。2阳光 空气 土壤2.1 阳光第一课时 阳光与生命一、 填空题1 阳光给地球送来了光明和温暖,是生物生存所_.2 绿色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这是因为叶绿素的_需要阳光.3 植物的种子在地下也可以发芽,说明了种子发芽_(“需要”或“不需要”)阳光.4 蘑菇、木耳等真菌都生长在背荫处,它们的生存_(“不”或“也”)须依赖阳光.因为_.5.在黑夜中活动的猫头鹰、超过1000m深的海水中生活的深海动物,它们的生存_(“不”或“也”)须依赖阳光.因为_.6.没有_,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将无法生存.二、

21、选择题7.小明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精心设计了实验。实验记录表如下,请根据表中所给的信息判断:小明同学是在研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哪一个因素 ( )花盆光线情况温度水甲向阳处20OC充足乙向阳处20OC不充足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分8.小亮同学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芽生长的影响,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相同的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实验。实验记录表如下.这个实验设计应当改正的错误是两个花盆( ) 花盆光线情况温度水甲向阳处18OC充足乙背荫处18OC不充足A都应放在向阳处 B都应当浇给充足的水 C温度都应当是20OC D都应当不浇水三、 探究题9.为了研究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某同学设

22、计了如下三个实验(A、B、C),并把它们置于阳光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证明种子萌发需要水,应比较_两个装置.(2)装置C中水的表面加上一层油膜的目的是_(3)据此实验可知,种子的萌发除了水分之外,还需要的条件是_第二课时 阳光与能量一、 填空题 1._提供了地球上万物生长所需要的能量. 2.人类目前主要使用的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的形成都离不开_. 3.像太阳一样可以_叫光源._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光源. 4.太阳能主要以_和_的形式辐射到地球. 5.表面不同的物体吸收太阳能的能力是_(相同或不同)的.冬天,同样多的干净雪比脏雪化的_(快或慢)些,因为_.二、选择题6.1903年,高斯

23、号探险船在南极被茫茫的冰原封住了归路.船员们想弄开厚厚的冰块,用砍、锯、砸甚至用炸药炸都不行,突然有人提出: 把煤屑和黑灰撒在冰面上.大家一试,果然破冰成功,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此方法的依据是不同的物体对光的反射和吸收情况不同B. 因为黑色的物体吸收光的本领最强,白色物体吸收光的本领最弱C. 因为黑色的物体反射光的本领最强,白色的冰雪吸收光的本领最强D. 黑煤灰吸收大量的太阳热后又传给冰,使冰逐渐熔化7.夏天,人们大都喜欢穿浅色衣服,这是因为( )A.人们的习惯 B.人们觉得美观C. 浅色衣服更容易散热 D.浅色衣服吸收的太阳辐射少些8.下列成语:冰雪消融 桃红柳绿 云开雾散 一

24、帆风顺 风吹草动 其中与太阳能有关的是( ) A. B. C. D.三、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太阳能量来源 太阳有巨大的能量。平均每分钟向地球输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燃烧4亿吨煤产生的热量。 太阳产生能量的原理:在太阳核心内部进行着四个氢原子核(质子)聚变成一个氦原子核( 粒子)的过程,同时放出大量能量,像氢弹爆炸一样。太阳中心的温度高达1500万度,压力极大。在这样的高温高压下完全适合核聚变反应的条件。形成氦核以后,若要在继续聚变,则要求有更高的温度和更大的压力条件. (1)太阳为什么有巨大的能量?(2)太阳平均每分钟向地球输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燃烧多少吨煤产生的热量?与烧煤相比利用太阳能的优点

25、是什么?研究光的性质第一课时一填空题1. 有以下光源 : 太阳、蜡烛、枪乌贼、手电筒、萤火虫、灯笼鱼 , 请将它们分成两类 , 并写出分类特征 .一类_, 特征为_.二类_,特征为_.(填序号即可)2.在开凿大山隧道时, 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 如图所示 .这是利用了_.这一原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应用, 请举两例_3.我们能看见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_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_进入了我们的眼睛.4.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可以分成一条_、_、_、_、_、_、_等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_.英国物理学家_早在16

26、66年就观察到了这种现象.5.一束太阳光透过一块红色的玻璃,照在白纸上, 白纸呈_色, 照在红纸上,红纸呈_色,照在绿纸上,绿纸呈_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吸收所有的光,则这个物体呈_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反射所有的光,则这个物体呈_色.二、选择题6. 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 .A. 小孔成像 B. 立竿见影C. 一叶障目 , 不见泰山 D. 潭清疑水浅7. 小华想买一个太阳镜,用于夏天防止过强的阳光刺眼,但又想戴上太阳镜后观察物体时不至于使物体变色,那么他应选择( ) .A. 灰色镜片的眼镜B. 绿色镜片的眼镜C. 茶色镜片的眼镜D. 无色透明镜片的眼镜8.夜晚,当你向一盏路灯走

27、近到离开路灯的过程中,你的影子的长度是: ( ) A.先变长,后变短 B. 先变短,后变长 C.一直变长 D.一直变短9.当太阳、水星、地球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太阳上有一个小黑点在缓慢移动,这种现象被称为“水星凌日”,是难得一见的天文奇观.下列关于该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黑点是水星在太阳上的影子B. 小黑点是水星在太阳上形成的像C. 小黑点是地球在太阳上形成的像D. 小黑点是由于水星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一部分光而形成的三、像科学家那样思考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海尔这个名字大家一定很熟悉, 但你知道吗? 海尔是一位科学家, 确有其人.他从小就聪明好学

28、.有一次, 他用爸爸朋友给的两块涂黑的玻璃看太阳,觉得太阳不那么刺眼了,他又将黑玻璃安装在爸爸的一个望远镜上,再观察太阳, 他发现原来太阳是一个大火球, 火球表面还不断有火苗蹿出,这种奇特的景象更增添了海尔要研究太阳的决心.长大后, 有一天海尔在火车上看到一个孩子把红色的玻璃纸蒙在眼上,并兴奋地大喊:天是红的、火车是红的、妈妈也是红的. 突然一个念头闯入海尔的心里:_已阐明了光的色散现象, 既然白光可以分成七色光,而用不同颜色的透明物又可透过不同颜色的色光,那么我们不是可以制作一种特殊的镜头,让它像个过滤器一样只透过一部分太阳光.海尔有了这个设想后,一下火车, 就钻入实验室,果真制作了这样的镜

29、头,于1891年拍下第一张太阳的照片,后人尊称他为 现代太阳观察天文学家之父.(1) 在短文中的横线处填上一个人名:(2) 想一想,天空飘着白云,若要将白云拍成红云,你可以怎样做?11. 阅读短文后回答下面的问题神奇的色彩世界为什么景物的色彩在照片上显示的和人眼所见的未必相同?这个问题并不是针对照相底片和冲洗而言,而是指优良的照相底片和冲晒技术来说的.原来, 人眼是看不到红外线和紫外线的, 但照相底片对这两种光线都能感光.因此,在紫外线较丰富的光源下拍照, 常常照片偏蓝;反之,在红外线较丰富的光源下拍照,常常照片偏红.(1) 在紫外线较丰富的光源下拍照, 照片会偏_, 在红外线较丰富的地方拍照

30、, 照片会偏_.显示在照片上的色彩和人眼所见的景色_(填相同或不相同.)(2) 摄影底片对各种色光的反应和人眼的反应是相同的吗?为什么?12. 古代人认为人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人的眼睛能发出一种特殊的像光一样的东西,那种东西触及物体,我们就看见了物体.人们常用的词语中,有许多反映这种看法的,如 目击、触目惊心 等.(1)你能不能再举一个词来说明人们存在着这种看法?(2)这种观点正确吗?正确的观点应该是怎样的? 你能否想办法证明你的结论,去说服到现在还具有这种观点的人?(如摆事实、讲道理等)第二课时一、填空题1. 生活中常有人说门缝看人,把人看扁了,根据光的_可知这一观点是_(填对或不对)的

31、,如果我们由远处逐渐走近门缝的时候,我们通过门缝看到的范围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现在的一些城市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电影银幕,与以前的布质银幕不同的是: 这种银幕由自上而下的密密的水帘组成.放映时,观众看到的画面若隐若现,飘忽不定,给人以如梦如幻、飘然欲仙的感受.放映机射出的光线在银幕上发生的光学现象是_,因为水是流动的, 所以画面_.3.一束光线人射到平面镜上,人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是800,则人射角为_,人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_,如果平面镜远离人射光线的方向转动100,则人射角是_,人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4.湖水深2m,小鸟在距湖面4m的空中飞翔, 小鸟在湖中成的像距离它

32、_m.5. 穿衣镜的反射面在镜背后的镶银层上.为测玻璃镜的厚度,小明将手指尖顶在镜子正面, 指尖和它的像之间的距离为6mm, 则可知玻璃镜的厚度为_mm.6. 小明从镜子中刚好看到小刚的眼睛,那么小刚从镜子中也可以看到小明的眼睛, 这一现象可以用_来解释.二.选择题7. 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 能说明光的反射的是 ( )A. 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岸 C. 海市蜃楼 D.形影不离8. 有古诗云: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根据你掌握的科学知识判断,月光是( ).A. 月亮自己发的光 B. 对太阳光的反射C. 对太阳光的折射 D. 对金星发出的光的反射9.一条人射光线与其

33、反射光线的夹角是1200 , 则人射角和反射角分别为( )A 300和300 B.600和600 C.300和600 D.600和 300 10.关于人走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在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大,人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景物范围越来越大B. 人在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大, 人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景物范围越来越小C. 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人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景物范围越来越大D. 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人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景物范围越来越小11.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唱过 水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这句歌词,那么这里的白塔是指 ( ).A. 白塔的影子 B. 白塔的实像

34、C. 比白塔略高大的虚像 D. 与白塔等大的虚像12.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应为5m, 现在由于房间太小, 就在视力表对面的墙上挂一面镜子,如图所示,若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5m,那么检查视力的时候,人应( ) A. 面对平面镜而坐 , 且人与镜子之间的距离为 1.5mB. 面对平面镜而坐 , 且人与镜子之间的距离为 2mC. 面对视力表而坐 , 且人与镜子之间的距离为 2.5mD. 面对视力表而坐 , 且人与镜子之间的距离为 1.5m三、作图题13.如图所示为宇航员在月球上放置的一种称为角反射器的光学仪器,目的是为了精确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该装置由两块连在一起的互相垂直的平面

35、镜S1、S2组成,从地面发出的激光,沿着AB方向人射到Sl上,试作出光线AB 经S1、Sz 反射的光路图.14.如图所示为激光液面控制仪原理简图,固定的激光束AO 照射到水平液面上, 反射光 OB 射到与其垂直的光电屏上, 用光电转化器将光信号变成电信号,输入控制系统用以控制液面高度.如果液面降低, 发现光点B 在光电屏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到 C, 请你在图中标明C的位置 .画出后来的光路图.四. 像科学家那样思考15. 如图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其中O 为人射点,ON 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0.实验时, 当人射光为AO时, 反射光为OB; 当人射光为CO时, 反射光为O

36、D(1) 请你完成上面表格的填写(2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的实验结论;_16. 将一块玻璃课本大小竖直立在桌面上, 在玻璃的一边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玻璃的另一边放一只盛水的大玻璃杯,玻璃杯和蜡烛到玻璃之间的距离完全相等并且使它们相互对称.拉上窗帘, 使屋子稍微变暗,从蜡烛这边向玻璃望去,就可以看到一个奇异的现象一一蜡烛正在水中燃烧.1请分析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2试画出简单的光路图.第三课时一、 选择题1.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平静的水面上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树木的倒影B. 电影屏幕上的画面C. 黑板发生了 反光 、字迹看不清D. 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2. 光线由水

37、斜射入空气 , 随着人射角的减小.则( )A. 折射角也逐渐减小,且折射角总是大于人射角B. 折射角也逐渐减小,且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C. 折射角反而增大,折射角总是大于人射角D. 折射角反而增大,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3. 透过写字台的玻璃台板看玻璃板下的字,你所看到的字的位置比其实际的位置( )A. 一样高 B.低一些C. 高一些 D.以上都有可能4. 某同学在平静的湖边看到水中的鱼和在水中飞翔的小鸟,关于这两个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看到水中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要深一些B. 看到水中的鱼就是它本身C. 看到 在水中飞翔的小鸟 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D. 看到 在水中飞翔的小鸟 是光反射

38、形成的实像5.图中几幅图是小明画的光从空气中斜射人水中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6.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向水面时,人射角为_, 折射角为_,光的传播方向_.7.如图是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 则界面是_,人射光线是_,折射光线是_,人射角是_, 反射角是_, 折射角是_,光线是从_射向_. 8.请指出以下各句中的影说明的光在传播过程中所遵从的规律:手影_, 水中倒影_, 立竿见影_,杯弓蛇影_.9. 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1) 水中的折射光线和人射光线相比, 亮度要_(2) 当人射光线靠近法线时, 折射光线_(“远离”或“靠近”)法线,当人射光线垂直于水

39、面时,_(填有或无)折射光线 .10. 如图所示 , 一束光斜射人容器中, 并在容器底处形成一光斑,这时向容器中逐渐加水 , 则光斑的位置将向_移动.11.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观察一根筷子在水和空气的界面处,发生弯折的情况时所画的图,由于马虎没有注明哪边是空气,且图的正倒也无法确定.请你根据光的折射规律, 帮助小明判断物质I是_,物质是_.三.探究题12. 你认为空气有影子吗?试一试下述实验:在桌子上放一支点燃的蜡烛,让蜡烛距墙60cm 左右, 然后把灯关上,站在离蜡烛lm 远的地方,打开手电筒使它的光照在墙上.在蜡烛阴影上方有一个很淡的影子,这就是热空气留下的阴影,你能解释一下吗?2.2空气第

40、一课时感受空气的压力一、填空题1、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个空气层叫。2、空气对与它接触的物体的压力,叫做。3、塑料吸盘能吸附在长方体的六个表面上,这个现象说明。4、小明倒了半杯开水盖紧杯盖,当小时拿起自己的已凉了的玻璃杯准备喝水时,发现盖子很难打开,原因是。5、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事例都是在应用与上一题中同样的原理,例如和。二、选择题1、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几下后松开,墨水就吸到橡皮管中了,这是因为()A、弹片把墨水压上来的B、大气压把墨水压上来的C、橡皮管把墨水吸上来的D、重力把墨水吸上来的2、用吸管喝饮料,饮料经过塑料管进入口中,这是因为()A、果汁本身有吸水作用B

41、、人体对果汁有吸引力C、管内的气体变少,气压变小D、吸管本身有吸水作用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A、把塑料挂衣钩紧贴在光滑的墙上就能挂衣服B、输液时,瓶口有一软管与大气相连C、水放置一段时间变少了D、护士在给病人打针时,把药液吸引注射器4、空气的压力方向()A、向上B、向下C、水平D、向各个方向三、问答题1、将没有灌满水的暖水瓶塞上紧瓶塞,常常会在一段时间之后瓶塞自动弹起,这是为什么?2、1654年5月8日,德国马德堡市的市民们看到了一件令人既震惊又困惑的事。市长奥托格里克把两个直径30多厘米的空心铜半球紧贴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用16匹马分两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

42、半球,马拼命挣扎却不能将半球拉开,而如果将铜半球上的阀门拧下,空气流进球内后,用手一拉球就开了。你能解释一下原因吗?第二课时空气的成分一、填空题:1、构成空气的气体主要有、和。空气中对人生命最为重要的成分是和。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物质蛋白质的主要元素;可以帮助物质燃烧,是人类和动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2、呼出的空气比未经呼吸的空气含有较多的。3、空气总质量的75分布在最接近地面818范围内。4、稀有气体包括、。它们性质,在空气中的含量,充入霓虹灯内,能发生七彩的光。5、完成下表成分比例(体积)氧气氧气21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气体和杂质0.03二、选择题1、被称为温室气体的是()A、氮和氧B、氧

43、和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和水蒸气D、氧和水蒸气2、在一密封的抽气罩内,放入一个充入一定量气体的气球,当用抽气机把钟罩内的气体逐渐抽出时,气体的体积将()A、变大B、变小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3、夏天,用冰块冷却饮料,冰块应放在食物的()A、上方B、下方C、中间D、都可以1、空气的成份有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按体积分数由小到大排列的正确顺序是()A、B、C、D、2、下列对于空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氮气在一般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B、空气的成分中以氮气和氧气为主C、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D、空气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所组成的3、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A、78B、21C

44、、0.94%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4、夜晚,美丽的霓虹灯发出七彩光,这是因为灯管中充满了()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和水蒸气5、稀有气体的性质不活泼,其中常被用作填充飞艇和气球的是()A、氦B、氖 C、氩D、氮E、氙第三课时空气的流动一、填空题1、地球上的空气分布在、。空气(有无)质量,大气层中的空气的总质量约千克。大气层中的空气分布(均匀不均匀),离地面越近,空气越(稀薄稠密),密度(大小)。2、一般物体受热时体积变大,遇冷时体积会变小,这是我们常说的“”。空气受热时体积会,密度会,气压,向(上下)运动;遇冷时体积会,密度会,气压,向(上下)运动。空气的这种运动形成风。三、探究

45、题1、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时,为什么会感到凉爽?2、观察一下,空调的室内机都是安装在什么位置的?查找资料,了解北方家庭中的暖气片又是装在哪些位置上?这样做有何道理。 23 土壤第一课时 土壤的成分一、填空题:1、土壤是由 、 、 和 四种物质组成。其中, 是由植物提供的,它的含量通常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岩石风化的产物。在自然界中,土壤的 和 的比例是经常变化的,两者往往此消彼长。2、在“土壤的组成成分实验”中,沉入底部的物质是 ,它们来自 ;沉入底部的物质出现分层,这是因为 ;水的表面 (有/没有)漂浮物。若有,它们可能是 ,来源于 。二、选择题:1、决定土壤肥力的是( )含量的大

46、小。A、水分 B、空气 C、有机质 D、矿物质2、岩石风化的产物是( )。A、空气 B、有机物 C、水分 D、矿物质3、理想土壤成份的体积分数为( )。A、矿物质45% ,有机物5%,水分20%30%,空气20%30%B、矿物质40%,有机物10%,水分20%30%,空气20%30%C、矿物质45%,有机物5%,水分20%,空气30%D、矿物质45%,有机物5%,水分30%,空气20%第二课时 土壤的质地,通气性和透水性一、填空题:根据土壤中砂粒和黏粒的含量多少,将土壤分为三种类型: 、 、 。砂粒含量较多的是 ,它含水量 ,通气性 ,适合种植 ;黏粒含量较多的是 ,它含水量 ,通气性 ,透水

47、性 ,适合种植 。二、选择题:1、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不包括( )。A、砂粒 B、粉粒 C、黏粒 D、石粒2、下列哪种土壤适合种植写铃薯?( )。A、壤土 B、砂土 C、黏土 D、三者都不适合3、最适合水稻生长的是( )。A、壤土 B、砂土 C、黏土 D、都适合4、哪种土壤适合多种植物生长( )。 A、壤土 B、砂土 C、 黏土 D、三者都不适合5、在按下列百分比配置的土壤中加点水,用手一搓,最容易搓成条状体的是( )。 A、砂粒20% 粉沙粒40% 黏粒40% B、砂粒10% 粉沙粒40% 黏粒50%C、砂粒10% 粉沙粒30% 黏粒60%D、砂粒20% 粉沙粒50% 黏粒30%三、把相互间有

48、联系的词语用线条连接起来。砂土 通气性最差 保水性最差 保肥性最差壤土 通气性较好 保水性较好 保肥性较好黏土 通气性最好 保水性最好 保肥性最好四、实验挖究:课外通过实验探究土壤的质地、通气性、透水性、完成下列表格。土壤的类型砂粒与黏土的比例通气性含水量适合种植的植物第三课时 土壤与植物一、填空题:1、植被较好的坡地与裸露的坡地相比, 的水土流失严重一些,这是因为生长在土壤中的植物通过根牢牢地把土壤的颗粒黏结在一起,可以 、 等对土壤的侵蚀,起到 的作用。2、土壤供给植物所需的 、 ,植物使土壤变得更加肥沃。3、保持水土最好的方法就是 。二、选择题:1、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污

49、染 B、人类破坏植被 C、自然因素 D、部分动物灭绝2、水土流失的危害是( )。A、使土地肥力降低B、土地沙漠化C、可使用土壤减少D、三方面情况都有3、水土保持得最好的是( )。A、茂密的森林 B、长满野草的荒山 C、碧绿的草原 D、裸露的坡地三、探究题:土地资源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人类的命根子,而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的人均面积,所以保护好和合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防止水土流失等都是正在研究并且可行的方法。1、除草可以除去和庄稼争夺生存条件的杂草以保证粮食产量。除草的方法有多种,“锄禾日当午”中的“锄禾”和喷洒除草剂都能除草,但是“锄禾”的方式更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因为“锄禾”不光能除草,还能 。2、农民不光除草,有时候还种草,例如在冬季农田闲置的时候,农民会种上一种学名“紫云英”俗称“红花草籽”的草,到来年春种前犁田毁草,把紫云英翻压到土里,这样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这是因为 。3、水土流失已经并且仍然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的土地资源,请说出水土流失的两个危害: 和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你为防治水土流失提出至少两个合理建议: 和 。第四课时 土壤中的动物一、填空题:1、土壤中生活着多种生物。小动物有 等;较大的动物有 等;还有一些肉眼看不见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