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杞茶对鸡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毕业论文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6901470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31.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黄杞茶对鸡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黄杞茶对鸡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黄杞茶对鸡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黄杞茶对鸡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杞茶对鸡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毕业论文(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毕业论文 黄杞茶对鸡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Effects of Huangqi Tea on Inimunomodulating Action of Chickens姓 名: 指导教师: 院 系: 动物科技学院 专 业: 动植物检疫专业 年 级: 2007级 论文提交日期:2011年6月9日- 18 -目 录引言31 材料和方法51.1实验动物及饲养管理51.2中药制剂的制备61.3实验药品和仪器 61.3.1实验药品61.3.2实验仪器 61.4 黄杞茶的临床用法61.5 实验动物的处理与分组 61.6样品采集与处理 71.7 检查项目71.7.1免疫器官指数71.7.2 新城疫抗体水平 71

2、.7.3 T淋巴细胞E玫瑰花环形成率 71.7.4 B淋巴细胞EAC花环形成率71.7.5红细胞C3b花环形成率 81.8 统计学处理82结果82.1黄杞茶对鸡免疫器官的影响82.1.1胸腺指数的测定结果82.1.2脾脏指数的测定结果92.1.3法氏囊指数的测定结果 112.2黄杞茶对鸡新城疫抗体效价影响的测定结果122.3黄杞茶对T淋巴细胞E玫瑰花环形成率影响的测定结果132.4黄杞茶对B淋巴细胞EAC花环形成率影响的测定结果132.5黄杞茶对红细胞C3b花环形成率影响的测定结果 143讨论143.1黄杞茶对鸡免疫器官的影响143.2黄杞茶对鸡新城疫抗体效价的影响153.3黄杞茶对鸡T淋巴细

3、胞E玫瑰花环形成率的影响153.4黄杞茶对鸡B淋巴细胞EAC花环形成率的影响 163.5黄杞茶对鸡红细胞C3b花环形成率影响164结论16参考文献17致 谢18黄杞茶对鸡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摘要:目的 研究黄杞茶对鸡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 中草药黄芪和枸杞,按1:1的比例制成浓度为2g/ml的水煎剂,再按照不同比例稀释该药剂为不同梯度。实验动物(1日龄仔鸡)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药剂组、药剂组、药剂组、药剂组。药剂按照5%(100g基础日粮中家黄杞茶5ml)的比例添加到基础日粮中,饲喂实验动物。在5日龄和19日龄时用新城疫系疫苗以点眼、饮水方式进行免疫(2羽份/只)。分别于7、14、2

4、1、28、35和42日龄,测定实验动物免疫器官指数、新城疫抗体水平、T淋巴细胞E玫瑰花环形成率、B淋巴细胞EAC花环形成率和红细胞C3b花环形成率,验证黄杞茶对鸡免疫器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 一定剂量的黄杞茶可以提高鸡的免疫器官指数、新城疫抗体水平、T淋巴细胞E玫瑰花环形成率、B淋巴细胞EAC花环形成率和红细胞C3b花环形成率。结论 一定剂量的黄杞茶对鸡的免疫调节作用有促进作用。关键词:黄杞茶;免疫调节;鸡Effects of Huangqi Tea on Inimunomodulating Action of Chickens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

5、y the Effects of Huangqi Tea on Inimunomodulating Action of Chickens.Methods The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and Wolfberry is compounded to decoction of 2g/ml by the ratio of 1:1,and then is diluted to different levels of concentration.The experimental animals one day old chickens are separated into 5 g

6、roups randomly,these are control group,group of medicment, group of medicment ,group of medicment ,group of medicment .The medicments are added in to the basic diet by the percentation of 5% to feed the experimental animals.Immunize the chickens with NDV by the methods of lasotaing and drinking on t

7、hem 5 days old and 19 days old.Test the Immune organ index ,the NDV antibody titer,the E- rosettes rate,the EAC-rosettes rate and C3b-rosettes rate to probe the effects of HuangQi Tea to the immune organ,the humoral immune and the cellulr immune .Results A certain range amount of Huangqi Tea can inc

8、rease the immune organ index, the NDV antibody titer,the E- rosettes rate,the EAC-rosettes rate and C3b-rosettes rate .Conclusion The Huangqi Tea has a positive function to Inimunomodulating Action.Key words:Huangqi Tea;Inimunomodulating Action; Chickens 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问题。此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

9、中国,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挑战。发展绿色畜牧业,生产绿色食品成为解决我国畜牧业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长久以来,为了增强畜产品的品质,生产中大量使用抗生素等化学药物作为免疫调节剂防治动物疾病,但药物残留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寻找安全可靠、无药物残留、用药浓度小、疗效快的免疫调节药物已成为当务之急。机体的免疫系统承担着三个基本功能:免疫防护、免疫自稳、免疫监视。一旦免疫功能异常,机体就会出现相应疾病1。临床及实验免疫学的发展证明,感染、变态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病、肿瘤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艾滋病)等均与免疫功能障碍互为因果2;寻找低毒或无毒的免疫调节药物十分重要。中草药作为一种绿色植

10、物,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作用方式独特、作用效果良好、低残留、不易产生抗药性、无污染,成为最理想的选择,在动物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3-5。近几年来,广大学者对中草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中草药的有效成分 中药的有效成分与其药理作用密切相关。有效成分及其特有的药理功能是防止疾病的物质基础。现代中药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草药的免疫调节作用与下列物质有关:多糖 多糖是许多中药的主要免疫活性物质,从中药中提取的多糖有很多,如香菇多糖、灵芝多糖等,多糖类成分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甙类 中药成分中的甙类化合物也是重要的免疫调节物质,现发现人参皂甙、白芍总甙等都对免疫调节有一定的作用。生

11、物碱及挥发性成分 生物碱指一类来源于中草药的含氮有机物,其药理作用体现为改善微循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吞噬细胞功能等。有机酸 研究发现中草药中含有许多与免疫有关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酸(不包括氨基酸),多数与钾、钠、钙等金属离子或生物碱结合成盐的形式存在。挥发油类 是中草药中的挥发成分,主要是硫化物萜类及芳香族化合物。一般有香味的中草药如大蒜、薄荷、当归、桂皮等都含有挥发油。中草药的作用及作用机理 研究发现,不同的中草药其有效成不同,作用机理也有差异。不同的作用机理,将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中草药可以增进食欲,提高饲料报酬和生产性能。该作用机理是,中草药中含有的活性物质,能刺激畜禽生长,维持动物体

12、内正常平衡,从根本上保护、协调畜禽的整体健康,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调节体内有益微生物群落,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增进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生长速度。例如,用甘草、白术、茴香等组成的香味中草药添加剂饲喂肉用仔鸡,明显增进了其食欲、生长速度6。调动动物体自身抗病机制,提高免疫功能。一般认为其作用机理在于,中草药中所含的甙类、生物碱、多糖、有机酸、挥发性成分等免疫活性物质能活化机体的免疫系统,从不同环节激发免疫应答,包括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增强免疫细胞活性、影响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免疫调节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抗感染力,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据报道,多糖具有促进胸腺反应、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提

13、高特异性抗原免疫反应能力;生物碱能增强体液与细胞免疫功能、刺激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甙类可加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并能促进抗体生成,促进抗原抗体反应和淋巴细胞转化。防治疾病,营养保健。中草药达到此效果的作用机理为:一方面,中草药中含有的活性成分调动了机体的内在免疫机制,具有非特异性杀菌作用;另一方面,有些中草药中含有直接杀菌抑菌的成分。中草药添加剂中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它们可被动物体吸收利用;此外,有些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对动物机体中糖、蛋白质、脂肪的消化代谢均有调节作用。戴必胜、郑坚等(2002)以海波罗肉鸡为实验对象,在饮水中添加芦荟汁和痢特灵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14、病鸡的治愈率提高17.3%7。改善畜产品品质。中草药可提高蛋黄指数,改善肉的品质。中草药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强动物的繁殖能力。例如淫羊藿具有促性腺作用,对雌性动物可使子宫内膜增厚、子宫腔扩大、子宫角和卵巢重量增加,卵巢黄体和细胞增多8。中草药的免疫调节作用 对免疫器官的影响 动物免疫器官是动物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机构,也是动物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主要场所,动物免疫器官的重量与动物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目前,中草药对畜禽等动物免疫器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胸腺、脾脏、和法氏囊重量的影响。如香菇多糖和复方多糖均能促进鸡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免疫活性9。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体液免疫是B细胞介导的另一重要机体免疫反应

15、。许多中草药及复方能促进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促进抗体生成,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香菇、人参、地黄、柴胡、何首乌等。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细胞免疫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一种重要的机体免疫反应,通过检测动物T淋巴细胞数目,可以了解动物机体的细胞免疫状况。许多中草药对细胞免疫具有促进作用,能增加血液中T淋巴细胞的数量。例如,香菇多糖能促进多种未成熟的前T淋巴细胞成熟及向成熟的T淋巴细胞分化,在体内外均可明显提高细胞毒性T细胞(CTL)活性,而有效的提高辅助性T细胞(TH)的活性10。双向调节作用 一些中草药或其活性成分对机体免疫功能呈双向调节作用,即剂量依赖性和功能依赖性双向依赖作用。伍义行研究发现:雷公

16、藤T4单体在体内外对小鼠NK细胞的活性呈机灵依赖性双向调节作用,即在小剂量就能增加NK细胞的细胞毒百分比,提高小鼠脾细胞群的溶解单位数和相对细胞毒活性;较大剂量时则具有抑制作用,剂量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谢仲权研究发现:香菇、绞股蓝、枸杞、白芍等具有剂量依赖性双向调节作用;旱莲草、白芍、淫羊藿、女贞子等具有使免疫功能恢复的功能依赖性双向调节作用。本实验旨在研究,中药制剂黄杞茶对鸡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黄杞茶的主要成分是黄芪和枸杞子。黄芪属植物属豆科类,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黄芪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单糖、多糖、皂甙、黄铜、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其中多糖含量较多。黄芪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17、可以影响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11。枸杞子为茄科植物,性味甘平,归肝肾经。本草纲目中记载枸杞“坚筋骨、去虚劳、补精气”;现代临床广泛用于抗衰老、抗肿瘤、保肝、生血、眼疾治疗等。近十年来,人们对枸杞的药理研究日益活跃,特别是它的免疫药理学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一般认为,发挥免疫药理作用的主要成分是枸杞多糖,其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均有调节作用12。本实验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黄杞茶的免疫调节作用做进一步的研究。通过本实验,了解黄杞茶的作用效果,掌握实际用量,为生产实践做理论指导。中草药免疫调节剂的研究,为生产绿色畜禽产品奠定了基础。不仅缓解了长期使用化学药剂带来的药物残

18、留、耐药性等问题,也减轻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用中草药制剂同时也降低了购买者和食用者的担忧。在传统中医药的宝库中深入挖掘出中草药神奇而独特的药用价值,进而推广临床应用,有极大的发展前景。材料与方法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动物及饲养管理一日龄健康仔鸡,100只,购自张家口畜牧场,全部采取笼养,自由采食和饮水。在5日龄和19日龄时用新城疫系疫苗以点眼、饮水方式进行免疫(2羽份/只)。基础日粮配比及营养水平,见表1。表1 基础日粮配比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原料721日龄2242日龄玉米52.0057.20豆粕29.8824.48花生粕11.0011.00大豆油3.003.60赖氨酸盐酸盐0.300

19、.30石粉1.201.40磷酸氢钙2.001.40食盐0.300.30氯化胆碱0.100.10复合微量元素0.200.20复合维生素0.020.02合计100100营养水平代谢能(MJ/)12.4312.76粗蛋白20.9019.20钙0.980.91有效磷0.470.37赖氨酸1.251.13蛋氨酸0.290.27蛋氨酸+胱氨酸0.600.58注:每千克日粮提供:锰88mg;锌95mg;铁100mg;铜12.5mg;硒0.105mg;碘0.9mg;VA 12500IU;VD3 4480IU;VK3 3.0mg;VB1 1.5mg;VB2 6.0mg;VB6 3.0mg;泛酸14.0mg;VB

20、12 0.02mg;生物素0.1mg;VE 30IU;尼克酸80mg;叶酸1.5mg。1.2 中药制剂的制备黄杞茶,由黄芪和枸杞按照1:1的比例构成。采用煎煮法制备成原药水煎剂,煎剂过滤去渣,加热浓缩至每毫升含生药2克,装瓶,高压灭菌,4保存。中药材采购自张家口药材公司。1.3 实验药品和仪器1.3.1 实验药品基础日粮;新城疫系疫苗(1000羽份稀释到50毫升灭菌生理盐水中,点眼50微升,相当于每只鸡免疫2羽份);黄杞茶;蒸馏水;Hanks液(pH值为7.2);淋巴细胞分层液(相对比重为1.077);肝素;绵羊红细胞悬液;0.8%戊二醛;姬姆萨染液;酵母试剂。1.3.2 实验仪器解剖器械;离

21、心机;显微镜;电子天平;96孔V型血凝板;微量加样器。1.4 黄杞茶的临床用法原药稀释成不同浓度(0.2g/ml,0.4g/ml,0.6g/ml,0.8g/ml),按照5%(100g基础日粮中加黄杞茶5ml)的比例添加到基础日粮中,饲喂实验动物。1.5 实验动物的处理与分组将实验用鸡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药剂组、药剂组、药剂组、药剂组,每组20只。各组处理按照表2方法进行。相同条件下饲喂,饲养期为42天。表2 动物分组与处理组别数量(只)药剂浓度(g/ml)日粮组成(ml/g)空白对照组200.00蒸馏水/基础日粮(5/100)药剂组200.20药剂/基础日粮(5/100)药剂组200.4

22、0药剂/基础日粮(5/100)药剂组200.60药剂/基础日粮(5/100)药剂组200.80药剂/基础日粮(5/100)1.6 样品采集与处理分别于7、14、21、28、35和42日龄时,每组随机抽取3只鸡,编号并称重,无菌心脏采血,离心分离血清,用于测定新城疫抗体水平;翅静脉采血(7日龄、14日龄和21日龄),加肝素抗凝,Hanks液稀释后,加淋巴细胞分离液,然后离心,分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红细胞,用于测定T淋巴细胞E玫瑰花环形成率、B淋巴细胞EAC花环形成率和红细胞C3b花环形成率,均按常规方法进行测定。然后解剖,摘取胸腺、脾脏、法氏囊并称重。1.7 检查项目1.7.1免疫器官指数

23、解剖各组实验用鸡,摘取的胸腺、脾脏、法氏囊,称取记录其重量(mg),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器官重量(g)/体重()。1.7.2新城疫抗体水平实验动物无菌心脏采血,离心分离血清,按照常规方法用96孔血凝板进行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新城疫HI抗体效价,抗体效价用2的平均值表示,并计算各组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绘制抗体水平变化曲线。1.7.3 T淋巴细胞E玫瑰花环形成率分离得到的T淋巴细胞,按照常规方法进行E玫瑰花环形成实验。随机计数200个淋巴细胞,记录其中形成花环的和未形成花环的淋巴细胞数,然后根据下面的计算公式,计算T淋巴细胞E玫瑰花环形成率。T淋巴细胞E玫瑰花环形

24、成率=形成花环细胞数/(花环细胞数+未形成花环细胞数)100%1.7.4 B淋巴细胞EAC花环形成率分离得到的B淋巴细胞,按照常规方法进行EAC玫瑰花环形成实验。随机计数200个淋巴细胞,记录其中形成花环的和未形成花环的淋巴细胞数,然后根据下面的计算公式,计算B淋巴细胞EAC玫瑰花环形成率。B淋巴细胞EAC玫瑰花环形成率=形成花环细胞数/(花环细胞数+未形成花环细胞数)100%1.7.5红细胞C3b花环形成率 分离得到的红细胞,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红细胞C3b花环形成实验。随机计数200个红细胞,记录其中形成花环的和未形成花环的红细胞数,然后根据下面的计算公式,计算红细胞C3b花环形成率。红细胞C

25、3b花环形成率=形成花环细胞数/(花环细胞数+未形成花环细胞数)100%1.8 统计学处理数据统计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各组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差异显著性实验采用方差分析。结果2 结果2.1 黄杞茶对鸡免疫器官的影响黄杞茶对鸡免疫器官的影响以免疫器官指数的变化表示。2.1.1 胸腺指数的测定结果 见表3、图1表3 胸腺指数的测定结果(g/kg)7日龄14日龄21日龄28日龄35日龄42日龄空白对照组4.420.683.860.534.530.635.321.065.181.294.320.78药剂4.130.263.820.674.490.964.890.685.121.134

26、.210.80药剂4.390.624.280.494.740.865.631.085.420.995.080.87药剂4.320.794.980.815.251.095.791.375.431.095.291.28药剂3.860.653.451.014.430.864.561.084.140.694.050.95根据表中所记录的数据,绘制胸腺指数变化曲线,如下(图1)。图1胸腺指数的测定结果由表3和图1可知,整个实验过程中,胸腺指数测定结果,药剂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 7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药剂组、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降低了6.5%(P0.05)、0.6%(P0.

27、05)、2.26%(P0.05)、12.7%(P0.05)。 14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降低了1.04%(P0.05)、10.62%(P0.05);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升高了10.9%(P0.05)和29.0%(P0.05)。 21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降低了0.80%(P0.05)、2.20%(P0.05);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升高了4.63%(P0.05)和15.90%(P0.05)。 28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降低了8.08%(P0.05)、14.29%(P0.05);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升高了5.83%(P0.05)和8.83%(P0.0

28、5)。 35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降低了1.16%(P0.05)、20.08%(P0.05);药剂组和药剂组升高了4.63%(P0.05)和4.83%(P0.05)。 4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降低了2.54%(P0.05)、6.25%(P0.05);药剂组和药剂组升高了17.59%(P0.05)和22.45%(P0.05)。2.1.2 脾脏指数的测定结果 见表4、图2表4 脾脏指数的测定结果7日龄14日龄21日龄28日龄35日龄42日龄空白对照组0.640.080.790.140.780.080.820.211.060.151.120.38药剂0.620.

29、190.780.110.760.060.790.111.020.351.080.20药剂0.570.090.820.230.810.130.860.131.270.321.390.41药剂0.560.080.860.110.880.130.920.161.280.161.680.50药剂0.540.180.690.120.740.090.790.090.990.251.060.28根据表中所记录的数据,绘制脾脏指数变化曲线,如下(图2)。图2脾脏指数的测定结果由表4和图2可知,7至35日龄时各药剂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42日龄时药剂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5)、

30、10.94%(P0.05)、12.5%(P0.05)、15.63%(P0.05)。 14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降低了1.27%(P0.05)、12.66%(P0.05);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升高了3.80%(P0.05)和8.86%(P0.05)。 21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降低了2.56%(P0.05)、5.13%(P0.05);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升高了3.85%(P0.05)和12.82%(P0.05)。 28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降低了3.66%(P0.05)、3.67%(P0.05);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升高了4.88%(P0.05)和

31、12.20%(P0.05)。 35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降低了3.77%(P0.05)、6.60%(P0.05);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升高了19.81%(P0.05)和20.75%(P0.05)。4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降低了3.70%(P0.05)、5.34%(P0.05);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升高了24.11%(P0.05)和49.9%(P0.05);35和42日龄时药剂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5.37%(P0.05)、3.41%(P0.05)、1.46%(P0.05)。 14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降低了2.89%(P0.0

32、5)、6.20%(P0.05);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升高了5.29%(P0.05)和9.92%(P0.05)。 21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降低了2.05%(P0.05)、13.93%(P0.05);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升高了8.20%(P0.05)和9.43%(P0.05)。 28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降低了2.83%(P0.05)、9.17%(P0.05);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升高了2.84 %(P0.05)和17.92%(P0.05)。 35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降低了4.26%(P0.05)、19.57%(P0.05);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升

33、高了4.30%(P0.05)和18.73%(P0.05)、12.90%(P0.05);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升高了0.54%(P0.05)和20.97%(P0.05);21和42日龄时药剂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18.78%(P0.05)、5.25%(P0.05)、3.55%(P0.05)。 14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降低了6.82%(P0.05)、18.18%(P0.05);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升高了6.82%(P0.05)和22.95%(P0.05)。 21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降低了25.58%(P0.05)、48.84%(P0.05)和6.7

34、0%(P0.05)。 28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降低了2.86%(P0.05)、11.43%(P0.05);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升高了19.71%(P0.05)和42.86%(P0.05)。 35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无明显变化,药剂组降低了3.51%(P0.05);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升高了5.51%(P0.05)和19.30%(P0.05)。 4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降低了45.0%(P0.05)、10.25%(P0.05)和17.25%(P0.05)。2.3 黄杞茶对T淋巴细胞E玫瑰花环形成率影响的测定结果T淋巴细胞E玫瑰花环形成率的测定结果,见表7。表7 T

35、淋巴细胞E玫瑰花环形成率的测定结果7日龄14日龄28日龄空白对照组33.672.9333.722.3133.884.65药剂33.793.1133.892.8934.133.15药剂34.212.7834.702.6435.233.47药剂34.123.5635.412.4247.536.11药剂34.212.4535.602.9747.412.30由表7可知,7和14日龄各药剂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28日龄时药剂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1.60%(P0.05)、1.34%(P0.05)、1.61%(P0.05)。 14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药剂组、药剂

36、组和药剂组分别升高了0.50%(P0.05)、2.91%(P0.05)、5.01%(P0.05)、5.58%(P0.05)。28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药剂组、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升高了0.74%(P0.05)、3.98%(P0.05)、40.29%(P0.05)。2.4 黄杞茶对B淋巴细胞EAC花环形成率影响的测定结果B淋巴细胞EAC花环形成率的测定结果,见表8。表8 B淋巴细胞EAC花环形成率的测定结果7日龄14日龄28日龄空白对照组42.366.3343.416.2940.195.81药剂42.305.1144.105.7943.234.15药剂41.894.7844.975.144

37、5.604.17药剂41.145.9145.415.4250.046.43药剂40.704.4543.954.9747.205.30由表8可知,7和14日龄各药剂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28日龄时药剂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1.11%(P0.05)、2.88%(P0.05)、3.92(P0.05)。 14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药剂组、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升高了1.59%(P0.05)、3.59%(P0.05)、4.61%(P0.05)、12.44%(P0.05)。 28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药剂组、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升高了7.56%(P0.05)、1

38、3.46%(P0.05)、24.51%(P0.05)。2.5 黄杞茶对红细胞C3b花环形成率影响的测定结果红细胞C3b花环形成率的测定结果,见表9。表9 红细胞C3b花环形成率的测定结果7日龄14日龄28日龄空白对照组12.911.0913.272.3013.501.86药剂13.302.1114.791.7915.182.15药剂14.692.7816.711.6417.602.17药剂15.601.1818.411.4219.613.38药剂14.872.4518.231.9719.202.30由表9可知,7和14日龄各药剂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28日龄时药剂组与对照

39、组差异极显著(P0.05)、13.79%(P0.05)、20.84%(P0.05)和15.18%(P0.05)。 14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药剂组、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升高了11.45%(P0.05)、25.92%(P0.05)、38.73%(P0.05)、37.38%(P0.05)。28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药剂组、药剂组、药剂组和药剂组分别升高了12.44%(P0.05)、30.37%(P0.05)、45.26%(P0.05)。讨论3 讨论3.1黄杞茶对鸡免疫器官的影响免疫器官重量的增加是其自身细胞生长发育和分裂的结果,其重量的增加或减少则表明机体的免疫状况。而免疫器官指数是衡量机体

40、免疫功能的初步观察指标。胸腺、法氏囊和脾脏是禽类最重要的免疫器官,其中胸腺是初级淋巴器官,是细胞免疫的中枢器官,胸腺作为淋巴细胞的成熟器官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法氏囊是禽类特有的体液免疫器官,各种特异性B淋巴细胞在此分化发育;脾脏则是禽类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是产生致敏淋巴细胞和抗体的场所之一,参与全身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13。据Rivas等报道,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的重量可用于评价雏鸡的免疫状况14。张乐翠等15报道中药多糖有促进脾脏、胸腺等免疫器官发育的作用,对法氏囊的发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增加免疫器官重量。实验结果表明:胸腺指数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各药剂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

41、.05),但21至42日龄时药剂组和药剂组胸腺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有增长,其中42日龄时药剂组增长最多。脾脏指数在7至35日龄时,各药剂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药剂组和药剂组脾脏指数均有增高,药剂组增高明显;42日龄时,药剂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5),药剂组和药剂组法氏囊指数均有增高;35和42 日龄时,药剂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28日龄时药剂组抗体水平增长最多;21和42日龄时,药剂组与对照组抗体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抗体水平下降。可见,一定剂量的黄杞茶可以提高鸡的新城疫抗体水平,加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但是并不是剂量越大促进作用越大。3.3黄杞茶对鸡

42、T淋巴细胞E玫瑰花环形成率的影响T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的淋巴样干细胞,是由一群功能不同的异质性淋巴细胞组成,由于其在胸腺内分化、成熟,故称为T细胞。T淋巴细胞介导机体细胞免疫反应,通过检测动物T淋巴细胞数目,可以了解动物机体的细胞免疫状况。T淋巴细胞E玫瑰花环形成实验是检测细胞免疫水平的方法之一16。E玫瑰花环形率的高低,能反映出机体的免疫水平和动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7至28日龄各药剂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淋巴细胞E玫瑰花环形成率均有提升,其中28日龄时药剂组提高最多,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一定剂量的黄杞茶可提高T淋巴细胞E玫瑰花环形成率,使T淋巴细胞数目增多,提高机体的免

43、疫能力。3.4黄杞茶对鸡B淋巴细胞EAC花环形成率的影响B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在禽类是在法氏囊内发育生成,故又称为囊依赖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执行机体的体液免疫。EAC花环形成实验是体外检测B淋巴细胞质量的一种方法,通过EAC花环形成率可判定B淋巴细胞的功能,并可间接反映出机体的体液免疫状态17。实验结果显示,药剂组明显提高了B淋巴细胞EAC花环形成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一定剂量的黄杞茶可提高B淋巴细胞EAC花环形成率,加强B细胞免疫能力,从而加强机体的体液免疫。3.5黄杞茶对鸡红细胞C3b花环形成率影响关于红细

44、胞,过去一直认为其只具有携带氧、运输气体、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等功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证实红细胞不仅具有呼吸功能,还具有多种免疫功能,能识别、浓缩、黏附及杀伤抗原,清除免疫复合物,加速体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清除,黏附肿瘤细胞,增强NK细胞核LA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并参与机体免疫调控,其本身还存在有完整的自我调控系统,是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红细胞对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清除是通过免疫黏附作用实现的。红细胞表面CR1的多少及C3b免疫黏附功能的状况,都直接体现着红细胞免疫功能的高低。实验结果显示,药剂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提高了红细胞C3b花环形成率,从而提高了鸡红细胞免

45、疫功能。由此可知,一定剂量的黄杞茶可提高红细胞C3b花环形成率,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而促进鸡的免疫调节能力。结论4 结论综上所述,一定剂量的中草药制剂黄杞茶可以促进鸡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新城疫抗体水平、T淋巴细胞E玫瑰花环形成率、B淋巴细胞EAC花环形成率和红细胞C3b花环形成率,从而促进动物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参考文献1 何球藻,等.细胞与分子免疫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8,5.2 张罗修,等. 免疫药物研究与临床应用.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8,3.3 刘胜男,袁缨,姜谓同.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0,31(6):1-5.4

46、 任艳.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505-10506,10510.5 王慧,李福宝,司梅霞,等.复方中草药对淮南麻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8(8):173-174,176.6 蔡荣先,肖琳,等. 香型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饲喂肉仔鸡的试验.中国饲料,1998(10):19-20.7 戴必胜,郑坚. 芦荟用作饲料添加剂饲喂肉鸡的试验. 饲料研究, 2002(3):35-37.8 周自动,江书鑫,等.对自拟催情散催情作用部位的研究. 中兽医医药杂志,1991(4):12-15.9 沈自尹.中医药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综述与

47、评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70):44310 金亨欎,崔仁花,李承宪.香菇多糖的化学结构与药理功效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4,26(2):113-11411 樊良卿.20味活血化瘀药对免疫活性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 1992,27(3).123-125.12 王玲, 等. 枸杞多糖的免疫调节研究进展. 上海免疫学杂志, 1995,15(2):118.13 葛长荣,田允波,段纲,张曦,陈小波,韩剑众,李琦华.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J云南畜牧兽医, 1998, (04) .14 Rivas AL, Fabricant J. Indications of immunodepression in chickens infected with various strains of Mareks disease virus.Avian Diseases, 1988,32, 32 (1) :1-8 .15 张乐萃,王金宝,孙月平,马端忠,史美丽,王中华. 复方中药多糖对鸡免疫器官形态学的影响J.中国兽医科技, 1998, (08) .16 林清华.免疫学实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210.17 何昭阳,胡桂学,王春凤.动物免疫学实验技术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1:146-14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