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回环朗读”的策略初探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6887200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语文论文:“回环朗读”的策略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论文:“回环朗读”的策略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论文:“回环朗读”的策略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回环朗读”的策略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回环朗读”的策略初探(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回环朗读”的策略初探所谓“回环朗读”,是指教师根据文本特点与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对某一教学语段,作回环往复的朗读,使朗读体现层次、形成气势,从而让学生一步步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感悟,内化文本语言,升华思想情感。 朗读是理解、感悟文本的重要手段。文本的感悟需要一个过程,往往不是一次性朗读所能奏效的。朗读也不是仅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声音这样一个简单的物理现象,它需要学生的思维参与,需要学生的情感参与,它应该是作者与读者的心灵对话过程。回环朗读的意义,在于借助教师语言的点拨,引导学生回环往复的朗读,师生共同在课堂上创设出思维的场,情感的场,让学生置身于这样的场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融合。根据笔者

2、的观察与实践,回环朗读一般有以下策略:一、 展示脉络处“回环”,培养思维的严密性组句成段,作者总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写的。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所致,他们对一些段落中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很难领会。教学时,教师运用适当的语言,如提供一些关联词,组织学生回环朗读,则可帮助学生揭示句子间的逻辑关系,领悟表达的严密性。古诗词语言凝练,表达诗句意思时,有时需要添加关联词,灵活地变换词的顺序,才能符合我们白话文的语法规则。为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句中,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可通过变换词句的顺序,进行回环朗读。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爱枫林晚”是因,“停车”是果,“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停车后所见。同时

3、,“霜叶红于二月花”又可以看作是“爱枫林晚”的原因。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先让学生自学,明白了各词的意思后,然后组织学生回环朗读:师:我之所以停下车来观赏,是因为生:喜爱这傍晚的枫树林。师:抬头望去,啊生:经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师:我因为喜爱这傍晚的枫树林,所以生:停下车来观赏。师:抬头望去,啊生:经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师:我喜爱这傍晚的枫树林,是因为生:经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师:所以我生:停下车来观赏。经过一次次回环往复的句式变换表达,不仅使学生的思维更趋严密,而且学会灵活地运用句式,把句意表达顺畅。二、 思维发散处“回环”,培养想

4、象力和创造力文本感悟,主要是运用形象思维。文中一些留白之处,如果学生能通过联想,运用生活中的表象作支撑,就会备受真切、感人。而每人的生活表象,又是千人千面,这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为我们“回环朗读”创造了条件,而“回环朗读”又为我们的想象搭建了平台。如在挑山工一文中,挑山工的话揭示了他为什么不比游人走得慢的原因。教学时,我让学生抓住“一个劲地往前走”一句进行回环朗读。让学生先读读课文,说说哪些词句是写挑山工走路的,哪些语句是写游人走路的,从而理解“挑山工走路并不慢” 的原因。接着出示这样一个填空题:“当游人,挑山工一个劲儿往前走。”让一个同学填上半句,其余同学紧接着读“挑山工一个劲儿往前走。”。

5、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的想象,加深感受挑山工的形象。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表现的创造力,更重要的在于他的语言表达上。汉语言词汇丰富,句式多变,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多样的表达,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断提取内存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我吞吃嫩蔷薇枝、映山红时,财主家的胖儿子就跟在我身后,跳着脚叫:馋丫头!馋丫头!”在体会当时作者心情时,我先让学生运用课文的语句接着读下去:“羞得我”当学生读出“头也不敢回。”后,我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将“羞得我”后面的语句在屏幕上删去,留下空白。再请同学站起来读这段话,自己填上后部分。于是, “羞得我无地自容。” “羞得我

6、恨不得地上有一条缝,钻下去。”等创造性的语言,就会从学生的口中喷涌而出。三、情感释放处“回环”,让学生一吐为快一篇文章,有一些段落,浓缩着作者的情感,仅靠一遍朗读,往往感受不充分,需要学生反复地品味、诵读。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反复而不单调的回环朗读,情绪得到宣泄,情感受到熏陶。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中,描写董存瑞手托炸药包的一段话,集中体现了董存瑞为革命敢于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作者用浓重的笔墨,刻画了董存瑞高大坚毅的形象,蕴含着作者对董存瑞的无比敬仰与赞美。“在这一瞬间,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来写托着炸药包的样子?”我引导学生对这段话的关注,然后要求学生“认真地读一读这部分内容,看看它会在我们的心

7、中燃起怎样的感情。”在学生有了初步感受后,教师再用语言渲染,组织学生回环朗读,强化学生感受。“这种伟大的举动,震撼着同志们的心,震撼着我们的心,让我们满怀激动的心情,再读这部分。”学生进行第二次朗读;“让我们将董存瑞的形象,深深铭刻在心中。”在老师再一次引导下,学生进行第三次的朗读。无需太多的讲解和朗读技巧的指导,学生读得一次比一次动情,情感得到自然地升华。四、层次推进处“回环”,使认知得到升华读者对文本的感悟是有层次区分的。如果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一个层次上,那么他即使读好多遍,仍可能会在同一平面上反复,难以深入。要使学生的思维深入一层,需要教师的问题去引导。教师通过层层的追问,组织学生回环朗

8、读,这时,学生的读,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针对不同的问题情境,每一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感悟也就更丰富,更深入。赶花一文中,通过作者与养蜂工的一段对话,道出了养蜂工赶花生活的情景。在这段对话教学中,我首先进行师生分角色朗读。接着,让学生在读养蜂工的话时,仅留下总起句,而删去其余句子,再一次与教师进行分角色的对话朗读。这次对话,旨在让学生抓住总起句中“哪里花开就往哪里赶”与“蜂歇下,人不能歇”等词,感受到养蜂工的艰辛。 “养蜂工如此艰辛,他一定非常抱怨这样的生活吧?可文中养蜂工接着叙述的话,有没有那种抱怨的语气?”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开始品味底下的语言。在讨论的同时,我又把这段话中,带有明显自豪色彩

9、的句子,在屏幕中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来,让学生品读。学生在带着自豪、得意的神情朗读时,对养蜂工生活的认识,已从忙碌的外部表现,深入到内心的感受。“这么艰辛,养蜂工却感到那么开心,那么得意,是什么让他乐在其中呢?”学生开始对养蜂工生活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因为他为自己酿出了这么好的蜜而高兴。”“因为养蜂工赶上了花时,每一处,都赶上了景色最美的季节。”我相机在屏幕上,展示各种花开的图片,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第三轮的师生共读。这次朗读,为了突出“诗情画意”,我将文本进行重组,采用“什么花开了,我们赶到哪里去。”的句式引读,“花开了”部分的句子,在以花为背景的屏幕上出示,由教师领读,然后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

10、用文中的语句补充上养蜂工如何赶花。层层深入的朗读,强化了对养蜂工艰辛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感受,提升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从而产生发自内心的震惊与敬佩。五、 体会结构处“回环”,感知作者的布局匠心文章的段落之间总是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在教学中,在适当的时机,要回过头来,重新阅读已经学过的部分,起到相互印证或相互衬托的作用,利于学生整体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结构特点,领会作者的布局匠心,同时加深理解文章的主旨。在我盼望春天的荠菜一文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课文对挖荠菜的叙述中,体会到坦然的含义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这种无忧无虑的心境,就是坦然。与坦然相反的感受,课文写到了哪些,从

11、课文中找出来。”让学生再次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有关我吞吃嫩蔷薇枝、映山红以及在财主家的地里掰玉米棒子的描写。我没有直接让学生读划出的句子,而是让学生把这部分与现在的情景联系起来,组织学生进行回环朗读,领会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师:“在广阔的原野上,挖不属于任何人的荠菜,再也不用担心,”生:“财主家的胖儿子跟在我身后,跳着脚叫馋丫头!馋丫头!”师:“再也不用担心,”生:“被人拿着一根粗木棍,紧紧追来。”师:“再也不用担心”生:“看见母亲那双哀愁的眼睛,不敢回家,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上。”学生通过对上文语段的再次选择性阅读,不仅深入理解到“坦然”的含义,加深对“坦然”的感受,也明白了作者布局谋篇的匠心。回环朗读的设计,是教师智慧的体现,其策略远非这几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有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统率下,通过对文本语言反复咀嚼,领会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才能找准关键语段,创造出灵动多变的“回环朗读”,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情感推向高潮。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