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太湖水生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6881321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东太湖水生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东太湖水生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东太湖水生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论东太湖水生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东太湖水生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东太湖水生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庾钰荣 盛建泉(七都农技推广中心) 吴江市水产学会摘要:文章介绍了东太湖水生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建设和保护现状,分析并提出了做好保护规划,突出保护重点;加强开发利用,促进经济与生态效益统一;提高保护意识,发展周边经济;开展科学研究和监测,保护和利用种质资源;加大投资力度,促进持续发展等对策。关键词:东太湖;水生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Discussion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Protection of Wild Macrophyte Resources in East Taihu

2、 LakeYu Yurong1 Sheng Jianquan1 Hu Ningxia 2 Wang Yang3 Zhao Yanwen3(1.The town of Qid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Qidu Town,Wujiang City ,Wujiang ,215234;2.Jiangsu Agriculture & Forestry Department, Nanjing, 210036; 3.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Nanjing Agricul

3、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Abstra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ild macrophyte resources and the original habitat protection areas construction in east Taihu Lake was informed in the paper. After detailed ,analysis som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that is ,making a good plan for pl

4、an for protection and laying stress on important items, 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o realize economic benefit increase with economic benefit, boost protection conscions and developing economy in surround area, carrying out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onitoring protecting and increas

5、ing germplasm, adding financial inpnt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tc.Key words: East Taihu Lake; Wild macrophyte; Resources; Prote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吴江市七都镇位于太湖下游的东南岸,拥有湖岸东西总长21.7,行政区域总面积102.902,其中镇区面积5.362。原来湖中水生野生植物资源丰富,但由于发展经济和对水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太湖蟹围养的不断扩大,多次围垦缩减,野生植物水

6、面大规模减少,野生菱角、野莲、莼菜等锐减,随之而来的是白茫茫的水面和黑压压的围网。由于围网养殖青饲料短缺,大量野生区域的水生植物被反复连根铲除,严重的地方已失去再生能力。东太湖湖盆淤积严重,沼泽化趋势明显,湖泊的自净能力已趋于饱和,生态系统遭到极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水生野生植物的生长。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太湖的野生植物资源将面临灭绝。农业部高度重视对太湖水生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和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办法的等有关规定,特立项在东太湖建立水生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江苏省科技厅通过太湖水污染治理科技专项也投资建设,项目建成后,吴江市七都镇农技推广中心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7、短期内显示了保护区的保护功效。本文主要介绍太湖吴江段水生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建设情况和保护成效,分析并提出了东太湖水生野生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 东太湖原生境保护区的建设1.1保护区基本概况 农业部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吴江市七都镇(见表1),这里是江浙沪的交界处,典型的农、副、工三业协调发展的江南鱼米之乡,具有一级空气二级水的新型乡镇。镇区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粮油、蔬菜、水产、畜产品品种繁多,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保护区位于太湖湿地保护区北侧,太浦河入口直对保护区域。保护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温度为15.7(最高37,最低-3),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

8、8%,年平均降水量870.8mm,无霜期为200-240 d,年日照为45%。波湖区内地质平坦,土壤为小粉土,土质较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3.42%,全氮含量0.182%,速效磷8.2ppm/,速效钾72ppm/。表1太湖水生野生植物保护区分布范围点位东北点东南点西南点西北点地理坐 标N:3058898N:3058395N:3057039N:3058593E:12025216E:12025216E:12024456E:120244561.2建设标准与目标 项目以保护太湖水生植物物种资源为宗旨,以社会效益为中心,建设以40hm2核心区为中心并四周环以缓冲区,排除人为干扰,达到风浪破坏率低、物种资源

9、生态环境良好的境界,使东太湖濒临绝迹的水生野生植物得以保留在自然的生态环境下,使原生境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多样性得到妥善保护,继而为农业科技创新和资源环境保护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1.3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水生野生植物保护核心区保护面积40hm2,其中野莲16.67hm2、野菱13.33hm2、莼菜10hm2,并向四周延伸建设一个南北3、东西22,包括水芹、茭白、荸荠等10多种水生植物在内的缓冲区,缓冲区、核心区四周用铁丝网做围栏,区内水生植物自生自繁,使野生菱、莲、莼菜逐步形成优势种群,与其它水生植物共同形成多样化。为开展保护工作方便,配以50的水上看护房、钢筋水泥柱组成的航道隔离桩。保护

10、区还专门配备了数码相机、GPS仪、摄像机、气象观察箱、放大镜、标本夹、摩托艇、摩托车等仪器设备。保护区建成后,实行区内常年有工作人员看护、巡视、监测、调查、跟踪记录。1.4保护区建设意义1)社会意义。水生野生植物是重要的生物基因库,是遗传资源育种的基础材料,也是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治理水污染、涵养水源、保护水土、调节气候及环境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1。随着对湿地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认识的深化,对水生植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水生植物的灭绝速率和濒危现状远高于陆生植物,水生野生植物对环境的变化比陆生植物更为敏感,某些水生野生植物的异常或灭绝,往往就是自然环境恶化和人类生存受到

11、严重威胁的征兆2-4。建设保护点将对东太湖水生野生植物资源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能为太湖野生鱼类和野生禽鸟、两栖动物等提供觅食、栖息、繁衍之地,达到丰富太湖生物遗传多样性,恢复和保持生态系统,净化水质等直接目的,继而保护人类。水生野生动植物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科学、生态和经济价值。本草纲目等文献中记载着水生野生动植物的保健和药用价值。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具有再生性,只要遵循水生野生动植物生存自然规律,加强对水生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管理,就能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发展经济,造福人类5。国际社会对野生植物保护日益重视,对野生植物保护的程度也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环境保护意识及文明水准的重要标

12、志,各国政府已把这一工作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因此,加强水生野生植物保护和管理,树立保护多样性、保护环境的良好国际形象,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2)经济意义。水生野生植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优良特性,蕴藏着大量的高产、优质、抗病虫、抗旱、抗涝(渍)、耐寒等优异基因,是可以造福人类的极其珍贵的资源。从目前考察情况看,水生野生植物具有较多的抗性基因,而随着它们的进一步研究,相信会有更多的优异基因相继被发现6。利用现代分子学技术进行相关基因的检测,并进行国际注册,还可以创新植物品种并开发利用,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例如,育成具有更好市场竞争力的高产、优质、抗逆水

13、生蔬菜新品种,实现特色水生蔬菜的产业化,丰富国内外蔬菜市场优质产品种类,就可以形成巨大的经济效益。3)生态意义。保持并改良生态状况(主要对水质恶化改良),莲、菱等水生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N、P元素,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具有较好的治理功能。在东太湖水体内保持适当数量莲、菱群体,可以较好地吸收太湖水体中较多的N、P元素,保持良好的生态效益。2 东太湖水生野生植物保护成效2.1物种稳增 近两年,通过对东太湖水生野生植物保护区的建设以及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东太湖水生野生植物资源逐渐衰退的趋势得以缓解,并形成了以野菱、野莲、野莼菜等为主的稳定优势种群。据不完全统计,涉及吴江市七都镇东太湖的浅水区

14、(航道湖岸湿地)水生植物面积为2000 hm2现存有水生植物34科57属,75种,其中沉水植物18种,浮叶植物11种,漂浮植物8种,挺水和湿生植物38种。其中,又以野菱、野莲、野莼菜、芡实、水芹、茡荠、慈菇等优势种。目前拥有野菱集中区67 hm2左右,野莲6.7 hm2左右、芡实13.3 hm2左右,水芹、茡荠、慈菇(混生区)6.7 hm2左右,芦苇67 hm2左右。2.2水质净化 吴江市七都镇东太湖2个水质监测点环境监测站2005-2007年对东太湖水监测数据表明,经过两年保护点的建设,不仅使东太湖野生水生植物生长势得到得到明显恢复,也使东太湖水质得到显著的改善,全年pH值由8.06下降为7

15、.7,趋向中性;溶解氧量由5.11/L上升为5.61/L;五日生化需氧量由3.29/L下降为3.11/L,化学需氧量下降了0.1/L,总磷量下降0.006/L,总氮量下降0.2/L,氨氮量下降0.05/L,水质由原来的类水恢复到类水质。可以看出,在东太湖适时建立保护区,确保了水生野生植物种群多样性,同时,也增强了水生植物对N、P的吸收,有效地抑制了蓝藻泛滥成灾,提高了东太湖水质,社会效益显著。3东太湖水生野生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3.1 做好保护规划,突出保护重点 在开展东太湖水生植物资源调查保护的基础上,应及时编制新形势下的水生植物资源保护规划,并将保护规划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有

16、计划、有步骤地保护水生野生植物资源。除科学研究、资源培育、公众卫生、文化交流等特殊情况外,禁止或严格限制直接从太湖获取水生野生植物用于商业性经济利用的活动;禁止以一切目的破坏水生野生植物资源。在发展经济同时,做好水生野生动植物管理规划,促使协调发展。东太湖水生野生植物资源种类相对繁多,数量较大,物种保护必须突出重点。加强对国家级重点保护、省级重点保护以及对农、牧、渔业生产具有潜在价值的水生野生物种的保护,使其得到持续发展,造福人类社会73.2 加强开发利用,促进经济与生态效益统一 东太湖水生野生植物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大部分种类通过人工繁育可获得大量子代的物种资源。只要我们秉持科学发展观,

17、开发利用的同时实行有效的保护,水生野生植物资源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可持续利用。东太湖水生野生植物资源种类相对丰富,在考虑长远效益的前提下开发其经济价值,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水生野生植物资源的再生利用,并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统一8。3.3 提高保护意识,发展周边经济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来自保护区周边的压力越来越大。有计划对原生境保护区周边群众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利用传单、标语、电视、广播、宣传册、宣传车等形式,大张旗鼓的向周边社区宣传国家环保、自然保护等政策法令;通过走村串户深入宣传,逐家逐户签订自然保护公约,提高群众的自然保护意识,以求得社区群众的支持、参与和保护。发展水生野

18、生植物资源开发经济,帮助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最终有效保护水生野生植物资源。3.4 开展科学研究和监测,保护和发展种质资源 积极开展对水生野生植物群落的生殖繁育特点和生长所需生态因子(如传粉介质、繁殖方法、光照、水分等)的科学研究,合理的选择和创造适宜的生境,更有效的实现群落的保护;同时,努力探索水生植物的繁育、栽培、保存的新方法、新途径、运用植物基因工程、组织栽培等生物技术,保护和发展其种质资源。建立固定监测点,长期观测水生植物群落资源变化情况,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为及时调整保护管理措施提供依据。3.5 加大投资力度,促进持续发展 保护东太湖水生野生植物资源,是一项长

19、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已建的原生境保护点仅仅是百年大计的第一步,继续加大对该项目任务资金投入,以求更大范围的水生植物资源保护和更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和利用,真正达到水生植物资源持续利用的目的。4参考文献1 李俊清. 保护生物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 马克平.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 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3 于 丹,种云霄,涂芒辉,等. 中国水生高等植物受危种的研究J.生物多样性,1998,6(1):13-214 许秋瑾,金相灿,颜昌宙. 中国湖泊水生植物退化现状与对策J. 生态环境,2006,15(5):11261130.5 李远亮,陈宇,祖国掌等. 女山湖优质水草资源现状与保护的初步研究J.水利渔业,2003,23:4142.6 姚维保,韦景竹. 中国生物多样性非原生境保护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24:1619.7 郑殿升,杨庆文.中国的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点)建设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4,5(4):386388.8 郑殿升. 中国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现状及建议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24:171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