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名词术语释义及诗词格律作法(六)

上传人:靓*** 文档编号:36849429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4.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诗、词、曲名词术语释义及诗词格律作法(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诗、词、曲名词术语释义及诗词格律作法(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诗、词、曲名词术语释义及诗词格律作法(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诗、词、曲名词术语释义及诗词格律作法(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曲名词术语释义及诗词格律作法(六)(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诗、词、曲名词术语释义及诗词格律作法(6)【极炼如不炼】清代评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提出的主张。他说 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人籁恶归天籁矣。明确提出 极炼 和 不炼 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单纯的 炼,太露痕迹,只有 极炼 达 到 不炼 的程度,才能算达到艺术的极致。【我手写吾口】清代诗人黄遵宪提出的诗歌创作理论。他主要 针对清代诗坛情况,特别是同治、光绪朝代的拟古作风而提出的,要 求运用口语创作诗歌。这是时代发展决定的。【意境】我国古典诗论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它主要是关于诗歌中的形象问题,也就是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相互融会, 构 成主客观统一的形象体系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文艺创作的(特别是诗

2、歌创作)中的主体问题。中国古典诗论,从 言志 缘情 开创的,都 是着眼于诗人主观的内心世界,即便是山水诗等,也强调主观对于客 观的关照关系,在诗篇中强调内在与外界的沟通、融合。这就是意境的基础。在这基础上,发挥诗人的主观独创作,深入体会外界的本质i特征,求得新的艺术创造【有我 无我】清代评论家王国维提出的诗词创作中的一个主要 论点。有我 是指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也就是说作者主 观的感情,移到客观事物上,再由作者将这主客观形成的情感物、物 因情迁,统一的形象表现在作品之中。无我 是指 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 无我,而是指 将我化成物,使之与相同一,表

3、现在作品中,只有 物 而不含主 观的感情了。实际上它不能是 无我 的。这种 物 我 同一理论,最 早可推溯到古代印度奥义书中的 梵我一致的理论。【物我无间】清代评论家刘熙载所提出的文艺创作理论。 物 是 指客观世界,我 是指诗人的主观世界。他认为这两者之间是有同一 性的,我 有可能完善的反映客观之物。当两者统一时,就能创作出 优秀的诗篇。【隔与不隔】清代评论家王国维提出的判断境界优劣的标准。不隔是好的境界。不隔就是指客观世界和作者主观世界, 乃至读者的 精神感受这三者之间是相互贯通,相互观照、对应。要做到一点,就需要真诚的认识和高明的技巧。【四言诗】诗体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是我国古

4、 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盛行于春秋以前。它集中地保存在我国最 早的一部诗歌部集诗经之中。东汉以后,五七言诗兴起,此诗体 渐趋衰落,唐以后四言诗则少见。【骚体】即楚辞体,诗体名。起于战国时楚国,以屈原的离 骚为代表作。此类作品突破了四言定格,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 自由,多用 兮字以助语势,文采绚丽,语言优美,抒情成份较浓, 富于浪漫气息。后世把这种形式的诗歌称之为骚体。【乐府】诗体名。乐府原是音乐官署,汉武帝(刘彻)时始建,掌管朝会游行所用 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后来把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所采集、 创作的乐歌,称之为乐府诗,简称乐府。魏晋及其以后的诗人模仿乐 府古题的作品,虽不入乐,也称

5、为乐府或拟乐府。宋元以后的词、曲, 因为是入乐的,有时也称为乐府。【古乐府】指汉、魏、晋、南北朝的乐府诗。后代摹仿其体制的作品,有时也称古乐府。【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南北朝乐府诗,题名为 歌、行 的颇多。汉代题用 行 者较多,如陇西行、妇病行等。南北朝 题用歌者较多,如子夜歌、琅哪王歌等。文人拟乐府的作品, 诗题也常标以 歌、行。歌、行 有时在诗题中连用,如汉乐府 民歌有怨歌行,曹植有拟作的怨歌行。歌、行 名称虽不同, 但并无严格的区别,当两者连用时,则作为一种诗体名称。歌行体的 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句式可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歌 行体的诗,题目并不一定都标上 歌行 的字样。【

6、古风】诗体名, 即 古体诗、古诗。风,即诗歌的意思,是由诗经中的国风 而引申出来的。唐代及其以后的诗人作古体诗,还有以 古风 作诗题 名的,如唐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古体诗】亦称 古诗、古风。诗体名。与古体诗相对称, 产生较早。每首句数不拘,句式有三、四、五、六、七言和杂言等形 式,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者较多。不讲求对仗、平仄等格律,用韵比 较自由。【古诗】1、古代的诗,如文选中收录的古诗十九首因不能确定作者和写作年代,故称古诗。2、古体诗的简称。参见 古 体诗。【近体诗】亦称 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 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它的句数、字数、平仄和用韵等都有严格 的规定。此名是唐

7、人的说法,后人沿用。【新体诗】指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所形成的诗体, 又称永明体。 当时的诗歌创作,特别注重声律对仗,同汉、魏、两晋的诗歌比较, 在形式上有了显著的区别,因而称之为新体诗。它是我国格律诗产生 的开端。参见永明体条。【格律诗】诗歌的一种。形式有一定的规格,音韵有一定的规 律,若有变化需按一定的规则。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 七言绝句和律诗,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 也可称为格律诗。【律诗】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初唐。每首八句、四韵或五韵。第二、四、六、八句 押韵,首句或押或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不许换韵。中间第三句与第

8、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一般必须对仗。每一句各字的平仄都有规定。 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凡一首诗超过十 句的,称之为排律。【排律】诗体名,又名长律,近体诗的一种,是律诗定格的铺 排延长,故名。每首至少十句,多至二百句以上,句数必须偶数。除 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排律一般是五言,往往在题目上标 明韵数,如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三韵律】律诗的一种。每首六句,隔句押韵,共三个字押韵。 如李白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君寻腾空子,应到碧山家。水 春云母碓,风扣石榴花。若爱幽居好,相邀弄紫霞。【绝句】即 绝诗,亦称 截句、断句,诗体名。截、断、 绝均有短截义

9、。每首四句,或用平韵,或用仄韵。始于南朝齐梁新体 诗,如玉台新咏即载有 古绝句。唐代通行的为律绝,属于近代 体诗的一种,平仄和押韵都有规定。以五言、七言为主。亦有少量六言的,称六绝,但未通行【五言诗】诗体名。每句五字,有五古、五律、五绝、五排之 别。起于汉代,魏晋至隋唐,大为发展,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主要 形式之一。旧时以古诗十九首和苏武、李陵河梁赠答古体五 言诗之始。【六言诗】诗体名。全篇每句六字。南朝梁任昉文章缘起 称西汉谷永有六言诗,文选 左思咏史李善注说西汉东方朔已 有六言诗,其诗均不传。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唐人也 有偶然写六言诗的,如王维的田园乐七首、顾祝的过山农家。 有

10、古体、今体之分,但均不甚流行。【七言诗】诗体名。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有七古、 七律、七绝等。旧说始于诗、骚,或说起于汉武帝拍梁台诗 (见 柏梁体)近人多以为起于汉魏,至六朝而趋于兴盛,到了唐代, 大为发展。它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魏曹丕的燕歌行 为现存较早的纯粹七言诗。【杂言诗】诗体名。古体诗的一种,诗中句子长短不齐,无一 定标准,短句仅一字,长句有长达十字以上,而以三、四、五、七字 相间杂者为多,是一种较为自由的诗歌形式。诗经中已有杂言诗, 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唐代及其以后的诗人也写了不少杂言诗。【五古】五言古诗的简称。【七古】七言古诗的简称。【五律】五言律诗的简称。【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五绝】五言绝句的简称。【七绝】七言绝句的简称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