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6838140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与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与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与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与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与对策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与对策研究摘 要: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特别自 2005 年以来,我国市场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突出,金融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纷纷引起极大的关注。针对我国银行体系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系统地介绍了流动性过剩的概念以及表现,深入分析了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从微观和宏观层面上提出了一些有助于商业银行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措施与改革方案。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1 引言 经过多年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逐步摆脱了通货紧缩的态势,但却出现了市场流动性的供给大于需求的现象。所谓流动性过剩,广义上是指银行所保有的资金超过社会的有效信贷需

2、求;狭义上是指短期资金(活期存款和现金)超出日常和可预期的现金兑付需求。2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具体表现 2.1 银行系统超额准备金高居不下由于市场流动性过剩,银行只有将过剩的流动性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式存放在中央银行。其中仅在2000年到2006年,全国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已经由4000亿元猛增到1.4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329。从1996年以来,中央银行先后9次将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从162下调至099。尽管如此,超额储备金目前仍然达到近14万亿元。虽然商业银行此举有获取无风险收益用于将来投资的意图,但是在如此低的超额准备金率下,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仍如此之多,也可以说明银行流动性过剩

3、。2.2 分业经营体制下的存贷差因素存差,顾名思义就是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差额。自1995年开始,我国金融机构由贷差转为存差,到2006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存差达到11.01万亿元,且由过去部分地区存差变为全国各省市均为存差。我国银行业的存款资金余额到2006年末达33.54万亿元,近10万亿元的存差与30万亿相比,显然不是一个小的比例。与此同时。金融机构的存贷比也相应的从1995年的938 逐年下降为2006年的6716。在混业经营体制下,根据存差规模来判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状况是不科学的,但在分业经营体制下,因资金运用渠道有限,商业银行资产主要用作贷款,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还主要依赖于存贷款业务

4、,依赖于利差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商业银行存差的规模以及增长速度的大小来大致判断是否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现象。自上个世纪末开始,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就不断在下降。但是近几年,存差增速和增幅显著上扬。这说明在分业经营体制下,存差规模迅速扩大,存贷比显著下降,对商业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2.3 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量在我国分业经营的体制下,商业银行贷款以外的其它资产除了一部分作为超额准备金存放央行以外,还有一部分主要用于银行间交易。当前银行间市场一年期国债和央行票据的收益率徘徊在132 一142左右,远低于一年期225 的存款利率,两年期金融债券发行利率也跌至20以下。而

5、货币市场的加权平均拆借利率也从2005年初的206下降到如今的145 左右。从目前的趋势可以预期,金融市场的利率重心还将下移。流动性过剩已经造成了货币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的倒挂。在货币市场利率走低,与银行存款利率形成倒挂之时,银行间市场的交易还如此活跃,由此可见,银行间货币市场的资金非常充裕。 2.4 M1,M2增速持续背离截至2006年末,存款增速高于贷款增速32个百分点,占存款余额的32;存量的贷存比为680,新增量的贷存比为536。也就是说商业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大约只有53元转化为贷款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近一半的资金滞留在金融体系进行体内循环。此外,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之间的“剪刀差

6、”也明显扩大。3 应对流动性压力的解决办法 流动性过剩不仅会带来银行体系过度竞争,增大利率风险,影响银行盈利能力,而且加大了通货膨胀的风险,加大了央行宏观调控的难度,影响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鉴于流动性过剩的种种负面影响,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来缓解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困境: 3.1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抵消信贷相对下降带来的利润挤压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最直接的冲击便是减少其存贷利差,导致其利润空间下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大力开拓和发展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一条好的出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开展的中间业务虽然涉及到9大类420多个品种,但是这些产品收益率比较低,缺乏高科技含量。我国银行应利用其店铺性网点

7、密集的特点,发挥与企业居民有直接联系的优势,开发出能适合不同类型企业、居民需求和习惯的非利息收入业务:可以把开发中间业务的重点放在信用卡业务,高端个人客户理财,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咨询顾问,资产管理,以及国际保理、国内保理、国内信用证、国内保函等方面,积极参与对外招商引资活动和企业借贷活动,并且可以逐步积极参与投资银行业务,通过学习国际上成功银行的先进经验,实行银行的国际化竞争。3.2 银行重视差异化竞争 银行产品服务差异化是指它所提供的产品、质量、样式、服务及信息提供等方面显示出足以引起消费者偏好的特殊性,使消费者能将它与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同类产品相区别,以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

8、。世界范围内的银行业正在从同质化走向差异化,国际上著名的大银行都有其自身特色的业务侧重点。我国银行需要强调特色经营,优势经营,精品经营,在某一方面或者某几方面做出特色,不要四处出击。银行应确定目标客户群,根据客户需求做出一整套符合客户实际利益、最能满足其服务要求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并以这种全程式、合作化、互动型和差异化的服务,创造自己的经营特色、产品特色和服务特色。3.3 对住房、医疗、教育等薄弱环节进行支持针对住房、医疗、教育等国民经济发展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存在的问题,由国家或者地方财政向国有商业银行发行专项国债用于支持经济中薄弱环节的发展。此举不但短期来看可以疏导商业银行过剩的流动性,而且长期

9、来看能够增加居民的消费信心,降低国有银行被动吸收存款的压力。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的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了经济体系中的突出问题。流动性在削弱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同时,也影响到金融资源的配置和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这给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们应当正确地认识流动性过剩问题,更好的发挥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并以此为契机解决现有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提升金融改革整体效率,以使得我国宏观经济体系能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积生,戴鉴雄.商业银行流动性成因考察J.财经科学,2007,(1). 2冯学敏,何雁明.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现状、成因以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J.广西金融研究,2007,(1). 3任兆璋,于孝建.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实证分析J.南方金融,2007,(2).4Italian bank mergers: getting more popularity, the Economist, September2nd, 2006.5Banks and liquidity, Douglas W Diamond, Raghuram G Tajan. The AmericanEconomic Review, May 2001.Vol.91,Iss.2.pg.422,4pgs.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