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6834122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2.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齿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齿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齿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齿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齿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齿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1 范围1.1 本规程规定了齿轮减速机的检修周期、检修内容、检修方法、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等内容。1.2 本规程适用于渐开线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蜗轮蜗杆减速机的维护和检修。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45 设备型号规格主要技术性能5.1 设备型号规格齿轮减速机6 检修周期及检修内容6.1 检修周期检修类别小修

2、中修大修检修周期(月)324366.2 检修内容6.2.1 小修a) 清除机件和齿轮箱内油污及杂物。b) 检查更换密封圈、润滑油、填料等。c) 检查更换传动皮带、皮带轮、联轴节、键等。d) 检查齿轮的啮合及油泵供油情况。e) 检查紧固各部连接螺栓。6.2.2 大修a) 包括小修内容。b) 解体检查齿轮、蜗轮、蜗杆等部件的磨损情况,磨损严重机件应修理或更换。c) 检查更换轴承或调整轴瓦间隙。d) 检查轴的磨损、弯曲度,不合格的修理或更换。e) 修理或更换冷却润滑系统。f) 检查或修理基础。g) 油漆。7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7.1 机体a) 机盖与机体的剖分面应平整光滑、保证装配严密,可用塞尺检查

3、剖分面的接触密合性,即用小于0.05mm的塞尺插入深度不得大于剖分面的1/3。b) 上盖与机体不得有裂纹,装入煤油检查不得有渗漏。7.2 渐开线圆柱齿轮a) 齿轮不得有毛刺、裂纹、断裂等缺陷。b) 齿轮啮合处的工作面即齿高与齿宽上的剥蚀现象不大于20。c) 齿轮装配后啮合必须正确,其接触面积应符合表1规定。891011 表112 名称13 精度等级14 715 816 917 接触面积18 沿齿高不少于()19 4520 4021 3022 沿齿宽不少于()23 6024 5025 40d) 齿轮啮合的侧间隙应符合表2规定。26 表2 单位:mm27 名称28 中心距29 5030 50803

4、1 8012032 12020033 20032034 32050035 50080036 800125037 侧间隙38 0.08539 0.10540 0.0341 0.1742 0.2143 0.2644 0.3445 0.42e) 齿轮啮合的侧间隙为0.20.3m(m为法向模数)。f) 用压铅法检查齿轮的侧间隙和顶间隙如不符合第4、5条规定者,可按表2及第5条修正中心距来实现(见图2)。46g) 两齿轮的中心距极限偏差应符合表3规定。47 表3 单位:mm48 名称49 中心距50 5051 508052 8012053 12020054 极限偏差55 0.06056 0.0857 0

5、.09058 0.10559 名称60 20032061 32050062 50080063 800125064 极限偏差65 0.12066 0.16067 0.18068 0.200h) 齿轮中心线在齿宽上的平行度不大于表4规定。69 表4 单位:mm70 精度等级71 法向模数72 齿轮宽度73 5574 5511075 11016076 16022077 22032078 32045079 45063080 781 13082 0.01783 0.01984 0.02185 0.02486 0.02887 0.03488 0.04089 890 13091 0.02192 0.0249

6、3 0.02694 0.03095 0.03696 0.04297 0.05098 999 2.550100 0.026101 0.030102 0.034103 0.038104 0.045105 0.052106 0.060i) 齿轮轮缘的径向跳动不大于表5规定。j) 齿轮节圆处齿厚的最大允许磨损值应符合表6规定。107 表6 单位:mm108 圆周线速度109 2米/秒110 2米/秒111 6米/秒112 最大允许磨损值113 0.24m114 0.16m115 0.10m116 注:m为法向模数。116.1 圆锥齿轮a) 齿轮必须光滑、无毛刺、伤痕、裂纹等缺陷。b) 齿轮轴中心线夹角

7、极限偏差应符合表7规定。117 表7 单位:mm118 名称119 节圆锥母线长度120 50121 5080122 80120123 120200124 200320125 320500126 500800127 轴线夹角极限偏差128 0.045129 0.058130 0.070131 0.080132 0.095133 0.110134 0.130c) 齿轮中心线的位移度不大于表8规定,其位移度检查方法见图4。135 图4 圆稚齿轮中心线位移度的检查方法136 表8 单位:mm137 精度等级138 端面模数139 节圆锥母线长度140 200141 200320142 3205001

8、43 500800144 7145 116146 0.019147 0.022148 0.028149 0.036150 8151 116152 0.024153 0.028154 0.036155 0.045156 9157 2.516158 0.030159 0.036160 0.045161 0.055d) 齿轮啮合的侧间隙应符合表9规定。162 表9 单位:mm163 名称164 节圆锥母线长度165 50166 5080167 80120168 120200169 200320170 320500171 500800172 侧间隙173 0.085174 0.100175 0.130

9、176 0.170177 0.210178 0.260179 0.340e) 齿轮啮合的顶间隙为0.20.3m(m为大端模数)。f) 齿轮节圆锥顶的位移度不大于表10规定。180 表10 单位:mm181 精度等级182 端面模数183 12.5184 2.56185 610186 1016187 1630188 7189 0.030190 0.045191 0.060192 0.075193194 8195 0.038196 0.058197 0.080198 0.095199 0.120200 9201202 0.075203 0.100204 0.115205 0.160g) 用涂色法检

10、查齿轮的啮合区域,正确啮合的接触斑点应布满于大齿轮齿侧面的中间部分,并接近于小端,其接触面积应符合表11规定。206207208 表11209 名称210 精度等级211 7212 8213 9214 接触面积215 沿齿高不少于()216 60217 50218 40219 沿齿宽不少于()220 60221 50222 40h) 齿轮因啮合不贴实,可在大齿轮上修正齿形来调正,其修正极限面积应符合表12规定。223 表12224 名称225 精度等级226 78227 9228 齿宽面积()229 40230231 修正方法232 研磨或刮后研磨233 刮或锉后刮配i) 锥齿轮齿顶圆锥的径向

11、跳动应不大于表13规定。234 表13 单位:mm235 公称尺寸236 (运动)精度等级237 7238 8239 9240 大端分度圆直径241 40100242 0.025243 0.050244 0.080245 100200246 0.030247 0.060248 0.100249 200400250 0.040251 0.080252 0.120253 400800254 0.050255 0.100256 0.150257 8002000258 0.070259 0.120260 0.200j) 齿轮节圆处齿厚的最大允许磨损值应符合表6规定。260.1 蜗轮、蜗杆a) 蜗轮、蜗

12、杆的齿形表面不得有裂纹、毛刺、严重划痕等缺陷。b) 蜗轮、蜗杆啮合的侧间隙应符合表14规定。261 表14 单位:mm262 名称263 中心距264 4080265 80160266 160320267 320630268 6321250269 侧间隙270 0.095271 0.130272 0.190273 0.260274 0.380c) 蜗轮、蜗杆的顶间隙应为0.20.3m(m为模数)。d) 蜗轮、蜗杆的啮合接触斑点应占齿轮工作面的3550,正确的接触位置应接近蜗杆的出口处,不得左偏右移。(详见图5)。275276 a-正确啮合 b蜗轮向左偏移 c蜗轮向右偏移277 图5 蜗轮的啮合

13、接触面积分布图e) 蜗轮蜗杆中心距的偏差如图6所示,其极限偏差量应符合表15规定。278279 表15 单位:mm280 精度等级281 中心距282 4080283 80160284 160320285 320630286 6301250287 7288 0.042289 0.05525290 0.07025291 0.085292 0.11030293 80.0650.0900.1100.1300.180294 90.1050.1400.1800.2100.280f) 蜗轮蜗杆中心线的垂直度如图7所示,其中心线在齿宽上的垂直度应不大于表16规定。295296 图7297 表16 单位mm2

14、98 精度等级299 轴 向 模 数300 12.5301 2.56302 610303 1016304 1630305 7306 0.013307 0.018308 0.026309 0.036310 0.058311 8312 0.017313 0.022314 0.034315 0.045316 0.075317 9318 0.021319 0.028320 0.042321 0.055322 0.095g) 蜗轮中间平面与蜗杆中心线的偏差如图7所示,其偏移量的检查方法如图8,其极限偏差量应符合表17规定。323 图8 蜗轮中间平面与蜗杆中心线之间的偏移量的检查方法324 a用样板检查

15、b用挂线检查325 表17 单位:mm326 精度等级327 中 心 距328 4080329 80160330 160320331 320630332 6301250333 7334 0.0340.0420.0520.0650.080335 80.0520.0650.0850.1050.120336 90.0850.1060.1300.1700.200h) 蜗轮节圆处齿厚磨损的最大允许值应符合表6规定。i) 蜗轮齿圈的径向跳大于表18规定。337 精度等级338 蜗轮分度圆直径339 50340 5080801201202002003203205005008008001250341 7342

16、 0.032343 0.042344 0.050345 0.058346 0.070347 0.080348 0.095349 0.115350 8351 0.050352 0.065353 0.080354 0.095355 0.110356 0.120357 0.150358 0.190359 9360 0.080361 0.105362 0.120363 0.150364 0.180365 0.200366 0.240367 0.300367.1 轴a) 轴及轴颈不应有毛刺、划痕、碰伤等缺陷。b) 轴颈的圆柱度和圆度应不大于0.02mm。c) 轴颈处的直线度应不大于0.015mm,其它部

17、位的直线度应不大于0.04mmm。d) 安装轴承处的轴颈表面粗糙度不低于0.08。368e) 轴上键槽磨损后,在结构及强度允许的情况下,可在原键槽120位置上另铣键槽,键槽与轴的中心线对称度不大于0.03mm。f) 轴的表面及与密封件配合处有严重磨损或轴产生裂纹应更换。368.1 滚动轴承a) 拆装滚动轴承应使用专用工具,严禁直接敲打。b) 检查滚动轴承如发现如下 情况的任一项者,便应更换。369 轴承内外圈滚道、滚动体、保持架有麻点、锈蚀、裂纹。370 轴承转动时有噪音,或滚子过分松动。c) 轴承装入轴颈后,其内圈端面必须紧贴轴肩或定位环,用0.05mm塞尺检查,不得通过。d) 轴承内圈与轴

18、的配合,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按表19选用。371372373 表19374 向心球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375 推力滚子轴承376 内座圈与轴配合377 外座圈与轴承座配合378 内座圈与轴承配合379 外座圈与轴承座配合380 k6,js6381 J7,H7382 M6,k6383 J7,H7e) 与滚动轴承外圈配合的孔表面粗糙度应为1.6。383.1 滑动轴承a) 轴瓦与轴承座的配合为H7/m6,表面粗糙度为1.6。384b) 轴瓦与轴的配合为H8或H9/f9,表面粗糙度为0.8 。c) 轴瓦间隙应符合表20规定。385 表20 单位:mm386 轴颈直径387 5080388 8012038

19、9 120180390 180260391 轴瓦间隙392 0.1000.180393 0.1200.210394 0.1400.245395 0.1650.285d) 用涂色法检查轴瓦接触面积,每平方厘米应不少于2点,且在下瓦中部6090范围内接触。e) 轴承合金不得有脱壳、裂纹、砂眼、破损、气孔等缺陷。395.1 密封圈a) 发现密封圈老化、变形、磨损及损坏时应予更换。b) 装配前应检查调整密封圈内镶嵌弹簧的松紧程度,涂以适量润滑脂,安装时注意正反向。396 试车与验收396.1 试车前的准备a) 应检查润滑油的牌号及液面,必须符合规定。b) 应先用手盘动,使其运转几周,确认转动灵活平稳,

20、才能启动。396.2 试车396.2.1 空载试车:a) 各密封处、接合处不应有渗油现象。b) 各连接件、紧固件应连接紧密可靠,没有松动现象。c) 运转平稳,不应有振动和冲击声音。d) 油泵供油情况正常。e) 可换向工作的减速机,应在正、反旋转方向分别试车。f) 试车时间不少于1小时。正反向试车各不少于1小时。396.2.2 负载试车a) 油温最高不超过60,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70,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65。b) 负载试车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c) 新换齿轮在负荷试车后,应换去润滑油,清除磨损下来的金属末。d) 齿轮啮合良好,无异常杂音。e) 检查振动情况,振幅应不大于0.08mm。396

21、.3 验收检修质量符合本规程标准,检修记录齐全、准确,办理验收手续,交付生产。397 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397.1 维护a) 各机应按制订的使用操作规程工作,不准超载、超速运转,安全设施齐全。b) 机体表面应保持清洁。c) 露天工作应有防雨、防晒装置。d) 检查油位、定期加油、严格执行润滑管理制度。e) 长期停车后,开车前应用手或工具盘车检查,确认灵活后,才可启动。f) 运转中经常检查各部温度、振动及密封处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车处理。i. 日常维修处理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过度发热1、轴或轴颈弯曲变形。2、轴承安装不正确或间隙不适当。3、轴承已磨损或松动。4、齿轮啮合间隙过小。5、轴套与

22、轴的间隙过小。6、密封圈与轴的配合过紧。7、润滑油油质不良,油量不足或过多。8、油泵油路失灵,造成断油。1、更换。2、重新安装或调整。3、更换。4、调整间隙。5、修整间隙。6、调整。7、更换添加或放出多余润滑油。8、检修或更换油泵系统。噪音1、轴弯曲变形。2、齿轮磨损严重。3、齿轮啮合不正确。4、轴承损坏。5、轴承间隙不当。6、轴承内润滑油不足。7、连接件松动。1、更换。2、更换。3、调整。4、更换。5、调整。6、加润滑油至适量。7、紧固。漏油1、箱体剖分面间垫片损坏。2、密封圈老化、变形、磨损。3、轴表面在密封圈处磨损或变形。4、由于润滑油温度过高引起油封损坏。1、更换垫片。2、更换。3、修

23、理或更换。4、检查发热原因并更换油封。398 齿轮减速机完好标准ii. 运转正常,效能良好a) 设备出力达到铭牌的90以上,或能满足正常生产的需要。b) 润滑油环、注油点、润滑油泵等油路畅通好用,机箱液面管或油标尺齐全好用,润滑油选用符合化工厂设备润滑管理制度规定,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温度分别不超过70和65。运转平稳无杂音。iii. 内部机件无损坏,质量符合需求主要机件的质量、联轴节径向和端面跳动、齿轮的啮合间隙、安装间隙应符合齿轮减速机检修规程的规定。iv. 主体整洁,零附件齐全好用a) 主体完整,稳钉、顶丝、背帽、锁片等齐全好用。b) 主体整洁。c) 基础、机座坚固完整,地脚螺栓及各部位连接螺栓应满扣整齐、紧固。d) 机体清洁,油漆完整。v. 技术资料齐全准确,应具有:b) 设备履历卡片。a) 检修及验收记录。运行及缺陷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