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杨氏之子(12)_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36510487 上传时间:2021-10-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8.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杨氏之子(12)_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杨氏之子(12)_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杨氏之子(12)_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杨氏之子(12)_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杨氏之子(12)_人教新课标(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与当今“教师” 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 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 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 “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 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 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于。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 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 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 故又称“教师”为“教员”。教学目标: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 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

2、阅读 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 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 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1、能初步感知文言文。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 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 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 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 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

3、复阅读 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 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 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 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 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言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3、能借助注释、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感 受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4、感受文言文语言的简练,通过思考和想象让文章读起来更生 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读懂每句话的意思。难点:体

4、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教学过程:一、读成语导入。生齐读。师:读了这些词语,你有何发现?生谈。师:有人很会说,让人欣赏,请读相关词语。有人也很会说,令人生厌,读相关词语。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能言善辩花言巧语津津乐道伶牙俐齿能说会道大言不惭娓娓动听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巧舌如簧侃侃而谈口吐珠机天花乱坠夸夸其谈同学们,你会说话吗?那你能把话说好吗?会说和说好可不是一 回事。在接下来第三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走近一些善于表达的人, 看看他们是怎么说话的,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和透出的智慧。先认识 谁呢?看老师写课题。(板书)齐读一遍。解题,理解杨氏之子的意思,并活学活用。“杨氏”的意思是姓 杨的人家,那“杨氏之子”

5、的意思就是一一? “之”的的意思。师生互动:指一生据其姓说:“你是?氏之子。”指女生让学生 说是?氏之女。这样的文章叫做文言文,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我们前面读的那 些小古文其实就是短小的文言文。一起大声地再把题目读一遍。(板 书:文言文) 二、初读正音。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自由读课文生读,师正音三、再读,读出节奏。出示带停顿记号的课文,再读。读出古文的韵味。(多媒体出示)生自由小声读课文,汇报读个人读。全班齐。(生赛读,可以多请一两个学生,师适时评价,掌声鼓励。四、教授方法,并理解古文意思。课文都读通了,大家知道这篇文章是什么意思吗?先交流自己不 懂得地方。然后师说一句古文,学生就

6、用现在的话,他翻译一遍。根 据孩子的回答随时处理问题。1 .由“甚”的意思得出学文言文的一个方法:看注释,并板书。【预设】师生互动,学会用甚字。如:(站在一个小男孩面前, 欣喜地盯着他)我说他十分聪明,可以说一一(站在一个女孩子面前) 你长得真漂亮!可以说“聪惠”指导写法,板书,指导生在写字本上书写。2 . “诣”字,怎么理解?拜见,什么情况就是拜见呢?大屏幕出 示:孔君平的身份。你从一个诣字还读出了什么?师:文言文语言很筒练,有时候一句话只有两三个字.但包含的 意思很多。读文言文的时候要善于想象.把一个字变成好多好多字, 把一句话变成好多好多话,这样你才算能读懂。孔君平拜访他的父亲, 父亲不

7、在家,就叫他的儿子出来。这里省略了许多内容。我们推想一 下,可能是谁开门?又是谁把他的儿子叫出来的?师生互动重现下2019多年前的这段对话。3 . “为设果,果有杨梅。”引导学生明确谁为谁设果,果不止 杨梅。得出“联系上下文”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板书:联系上下文)师:如此细腻的情节,如此丰富的内容,而作者只用了几个字 来表达,再读。为设果,果有杨梅。4 .孔指以示儿日:“此是君家果。”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是现 代文来写,估计要写什么内容呢?孔君平为什么要这样说呢?5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理解“应声” “夫子” 和“家禽”。6 .梳理全文,再解释全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

8、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 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 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7 .再读。出示没有标点的课文再读。个人读,男女生对读,齐读。 五、在理解古文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掘人物特点。通过了刚才的学习,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师板书。(聪 惠)说话是要有根据的,说他聪明要在文章中找到理由。1 .预设:“应声答日”(板书:反应快会听)2 .生可能汇报:孔指以示儿日: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日:未闻 孔雀乃夫子家禽。(杨氏子姓

9、杨,杨梅也有一个杨字,所以,他说杨氏子和杨梅 是一家人。杨氏子以孔雀与孔君平一起对答,说明杨氏子会听、会 说。)3 .那你听出杨氏之子的言外之意了吗?生答不出就出示:如果孔 雀是孔先生家的鸟,那么();正因为没听说孔雀是夫子家的鸟,所以()。4 .感受杨氏子的彬彬有礼。(为来客设果的礼节,称对方夫子的礼貌,“未闻”否定委婉的语气。)5 .感情朗读人物对话。如此精妙的回答实在让人为之赞叹。这么聪慧的孩子人人喜欢, 读课文,让我感受到你的喜欢。(多媒体出示)6 .那君平听孩子说完以后,你们认为会有什么反应?生想象。7 .再读一读课文,感受下杨氏儿的聪惠吧!齐读。8 .今天,我们认识了杨氏之子,你有什么收获呢?9 .同学们,向杨氏子学习,学会说话,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言 之有智,言之有趣,做一个能言善辩高情商的孩子。六、布置作业1 .推荐世说新语2 .把这篇文言文改写成一个有趣的故事。板书设计:10、杨氏之子文言文参考注释联系上下文聪惠会听会说反应快 第7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