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上传人:靓*** 文档编号:36510416 上传时间:2021-10-3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6.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骨骼1 骨骼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过程与方法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知识与技能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 206 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通过多种活

2、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教学准备:1 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2利用学校食堂安排吃鸡腿的时候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鸡腿骨,清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 另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石块, 准备放大镜、 锤子等观察工具;3课前去菜场购买一些无肉的猪骨头供学生观察用;4放大的人体骨骼的教学挂图;5人体各部分的X 光图片;6人体骨骼的相关电教资料片。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1 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电

3、子幻灯片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2 (电子幻灯片出示竣工后的大楼)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揭示课题:骨骼)4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5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2学生交流方法。3实践活动: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4学生汇报、交流。5提问: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6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

4、躯干、手臂、大腿。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清、摸出得多。(学生分组活动:摸骨数骨)7汇报交流活动情况,对照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分布。8提问:大家摸出自己的手上共有几块骨头?(观看人体骨骼的X 光照片)9小结:人们肉眼看不到身体内部骨骼的结构,但X 光却可以。一只手上竟然有 27 块骨头呢!10读一读: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11补充: 人体内骨骼系统中的数量由年龄决定。 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有275块骨,而一个成年人的身体里却只有206 块骨。 因为, 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 一些骨会合并在一起。例如,婴儿刚出生时,其头盖骨分

5、为许多块独立的骨,随着人体不断地生长发育,独立的骨合并在一起,形成了较大的头盖骨。12动手做:拼装人体骨骼的模型图片13出示人体骨骼教学挂图,比一比:你拼对了吗?14小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一般共有206 块骨头。这些骨头是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的。【说明】要指导学生善于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料。骨骼图资料:见现代汉语词典 “骨骼”词条。三、体验:人体骨骼系统的作用1 谈话:人体的骨骼具有什么作用呢?2学生交流讨论。3组织活动:体验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1)队列训练运动;( 2)站姿训练塑造体形、支持躯干;( 3)呵护“小娃娃”保护内脏器官。4学生汇报活动体验。5拓展:像肋骨一样保护内脏器官的骨

6、头还有哪些?(颅骨保护着脑髓和感觉器官;胸骨和肋骨保护和支持着心、大血管、肺等重要器官;盆骨等保护和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器官)6 小结: 人的骨骼具有运动、 支持躯体、 塑造体形、 保护内脏器官等多种作用。【说明】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能够体验到骨骼的不同作用,但他们在交流体验时往往周旋于事实本身而缺乏一定的概括能力, 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 把握交流中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概括出人体骨骼具有的多种作用。7提问:如果人体的骨骼受伤了,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8安全教育。四、作业1 看图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骨骼参与了运动?(1)跳绳时;(2)吃饭时;(3)静坐时2完成活动记录上的作业。3请爸

7、爸妈妈做一次排骨汤,吃排骨时注意观察猪骨头的内部是怎么样的。选一根吃过的骨头带到科学课上。【评析】科学课前的预习与搜集资料也是学习,有意识地提前布置学习任务,将更好地挖掘科学学习的社区及环境资源。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了解人体的骨骼系统1 活动:分组组装人体骨骼模型,说说人体的骨骼由哪几部分组成。2思考:人体的骨骼系统有什么作用?二、探索:了解骨头的特点1 探索活动:发现骨头的特点。( 1)各组学生从老师处领取一根煮熟的鸡腿骨和一块石头和相关观察工具;( 2)用放大镜观察石头和鸡腿骨;( 3)用锤子轻轻敲打石头和鸡腿骨的表面;( 4)掂一掂这两样物品,感觉一下各自的重量;( 5)洗干净手,把观

8、察的结果记录下来。2学生汇报交流。3思考讨论:根据观察结果,你认为骨和石头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活动:说说动物的骨头是什么样子的。 (建议用多种方法描述骨头的特点)【 评析】 通过对鸡腿骨和石头的比较, 将更好地发现骨头表面结构紧密、 坚硬、 质量轻等特点。三、观察:了解骨头的结构1 讲述:在希腊文中, “骨骼”的原意是“一个死亡了的身体” 。其实,骨骼中的骨都是由活细胞构成的,骨是有生命的。2观察活动:提供猪的腿骨解剖实物,观察骨头的结构图,说说骨头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3讲解骨头的结构组成:骨密质内有一些细小的导管,将骨表面的血管和神经与骨中的活细胞连接起来。骨头中间有一种软组织叫骨髓

9、,它能制造血细胞。4提问:你还可以提供哪些证据来说明骨头是有生命的吗?【评析】学生对于骨头是有生命的这一认识缺乏相关的基础认识,对于骨头中间能够制造血细胞的软组织骨髓也比较陌生, 因此必须借助于多种资料及实物让他们在直接的感知和具体的事实面前建构正确的意义。四、巩固拓展1 谈话: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你对人体的骨骼有了哪些了解?2补充:了解人体内的另一种骨头软骨。( 1)摸一摸鼻子尖,感觉到了什么?( 2)鼻尖中含有软骨。( 3) 讲述: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 软骨会发生变化。 婴儿的骨骼大部分都是软骨,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大部分的软骨会被硬骨所代替。(观察不同年龄的孩子的手的 X 光照片)( 4)

10、讲述:当人停止发育后,大部分的软骨被骨组织完全代替。当然,还存在少部分软骨,除了鼻尖的软骨外,在我们的膝盖处还有软骨。2、关节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活动找出人体上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能够通过多种活动体验、比较人体上各种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能够借助于模型、实物等了解几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的工作方式及原理。知识与技能知道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知道有了关节,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运动;认识铰链关节、 旋转关节、 鞍状关节、 球状关节等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关节在人体各种运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人体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并相互适应的;感受人体关节的

11、神奇与巧妙,激发研究人体的兴趣。教学准备:1 学生课前准备一些方便用来固定手指、手臂、下肢等部位的木棒、胶带等物品;2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的模型及生活中具有相似结构特点的某些物品,如铰链关节铰链、旋转关节旋转式门锁等;3课前去菜场购买部分猪蹄、去肉排骨等作为观察关节连接的材料;4学生课前吃鸡、鸭、排骨等的时候注意观察动物的骨头与骨头之间是如何连接的。教学过程设计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1 投影出示机器人行走、工作的视频,观察:机器人行动起来与我们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2学生交流介绍。3提问: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跟我们身上的哪部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呢?(揭示课题:关节)4谈话

12、: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些什么?【评析】机器人行动时的动作比较僵硬,关节处的衔接也比较便于观察,能够为引入“关节”这一研究主题奠定坚实的基础。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1 讲解:什么是关节?(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2讲述:人体的支架骨骼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人体由许多块小骨组成,而不是一块块的大骨,每两块小骨之间由关节相连。3介绍: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种。身体内的某些关节以某种方式连结后, 骨的活动性较小, 或是不能运动。 我们把这些骨的连接叫做固定关节。头盖骨的骨就是由固定关节连结的, 连接肋骨和胸骨的也是固定关节。 人体内的 大多数关节都是活动关节。活动关节使人体能够进行大幅度

13、的运动。4小组活动: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在人体图上标出来。5汇报交流,实践体验。【评析】科学教学需要“告诉” ,也需要“发现” 。告诉学生他们所发现不了的,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那些可以被发现的,科学学习就显露出了一种活力。 “找身上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 这一活动同时也为后面认识人体内的自由活动关节作好了准备、埋下了伏笔。6小结并设疑:这些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办法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吗?7 谈话: 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够自由活动了, 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分组实验活动, 体验一下, 关节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跟原来比较有什么不一样?( 1)绑住食指关节

14、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 2)绑住肘关节系鞋带、拉拉链、写字;( 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8汇报实验结果,交流试验体验。9小结: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像木板一样僵硬。【评析】学生积极参与、亲身经历科学活动时,他们的眼、耳、身、心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 能够丰富他们的体验, 强化他们的认识。 这次体验活动的重点在于比较“关节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跟原来有什么不一样” ,明显的差异、强烈的体验必然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关节在运动中的主要作用。三、体验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1 活动:按要求做各种动作,比较一下,身上的关节所能够做的动作有什么不同。2学生交流汇报。3预测:里面的骨头是怎么连接的?4

15、谈话:你的预测正确吗?请阅读资料: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5学生交流讨论。6出示猪蹄、排骨等实物,指导学生观察骨与骨之间是如何连接的。【评析】借助于动物骨骼及关节来认识人体内部的关节连接方式是可行且具有重要意义的, 学生不仅可以观察到骨头之间不同的连接方式, 还可以观察到教材上所没有提及的韧带、关节窝等更丰富的结构。7完成下列各项活动:( 1)转动你的胳膊;( 2)推开门;( 3)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 4)大幅度甩手;( 5)转动你的头;( 6)跪下。列出完成每一项动作所涉及到的关节的类型。8对号入座找一找身上还有哪些部位的关节分别是这四种常见关节类型。9小结:不同的活动关节使人体能以多种方

16、式运动。【评析】学生的生活是科学学习的源泉。人们日常所做的许多活动与身体的结构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通过完成各项活动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关节的不同类型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身体的一个过程。四、总结拓展1 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关节有了哪些了解?2思考:关节还有什么作用?3活动体验: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将脚跟落下。比较一下,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做这个活动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评析】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究是无限的。提一个留有思考余地的问题犹如在学生的心田播下一颗科学的种子,在合适的气温、环境下,这颗种子将生根、发芽、开花。3肌肉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过程与

17、方法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肌肉的分布;能够借助于手臂活动模型了解肌肉的工作方式。知识与技能知道人体内大约有600 多块肌肉,约占体重的 40%左右;知道人体内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功能;知道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实现的;了解手臂是如何运动的,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舒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制作手臂活动模型,激发学生对人体运动研究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肌肉在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人体内的骨骼、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才能够完成各种运动,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教学准备:1

18、 课前去菜场购买一个完整的鸡翅膀解剖后供学生观察模拟手臂肌肉的工作方式用;2人体肌肉的教学挂图;3手臂活动模型;4人体肌肉的相关电教资料片。教学过程设计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1 谈话:你们有没有手和脚被冻麻的经历?那个时候你能拿住东西、做出你想做的动作吗?为什么?2讲述:仅靠骨骼还不能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揭示课题:肌肉)【评析】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来初步感知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使教材上文字的介绍不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真切的体验。二、了解肌肉的分布及类型1 提问:我们身上哪些地方有肌肉呢?2学生交流。3利用电教资料介绍:肌肉的类型。人体内有三类肌肉:骨骼

19、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肌肉的特点。4观察人体肌肉挂图,了解人体的骨骼肌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四肢肌。【 说明】 科学教材上没有涉及到肌肉的作用、 肌肉的类型这几方面知识的介绍,这是教者增添的部分内容。 作为知识的介绍, 本人认为这些内容对学生正确建构有关肌肉的科学概念是有帮助的。5小结:我们的身体上有600 多块肌肉,肌肉约占体重的40%。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6活动:摸摸自己的身体,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评析】使骨骼产生运动的是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遵循“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顺序, 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本课的研究重点骨骼肌。 通过观察挂图、 触摸等多

20、种方式感知的骨骼肌的存在与分布。三、观察体验:肌肉是如何工作的1 探索活动:肌肉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 1)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个晒衣服的弹性夹子,在2 分钟内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来回夹紧、松开夹子。数一数在肌肉疲劳之前你能夹几下。( 2)休息一会儿,然后重复第1 步的动作。( 3)思考、预测:如果你用另一只手重复第1 步和第 2 步的动作,那么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呢?检验一下你的预测。2预测:肌肉是如何工作的?3活动体验:( 1)站直后向前弯腰。用手摸后背下部和肚子及大腿的前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 2)左手掌心向上,用指敲桌面。用另外一只手摸手臂的前部和手臂的后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再把手翻过来

21、使劲压,胳膊各部分有什么感觉?4学生交流体验。【评析】对学生们从所亲历的事物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究,是科学教学所要采取的主要做法。 教师要提供机会把在课堂上、 在户外、 或者在实验室里的探究活动大都集中在现实中的一些现象上,让学生们去思考,去研究,去调查。5教师相机出示手臂活动模型,并观察教学插图,讲解肌肉是如何工作的。【评析】人体日常所做的许多看似平常的举动其实是身体多部分关节和肌肉的配合,身体的“暗盒”结构使学生难以直接观察到身体内部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运动方式。 借助于一定的模型和直观的教学插图, 可以更直接地展示肌肉在人体运动过程中的变化,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肌肉到底是如何工作的。6学生阅

22、读资料。7利用视频观察解剖好的鸡翅膀,模拟手臂肌肉的工作方式。8小结:手臂上的肌肉通过收缩或者变短、变厚来完成它们的工作。当收到来自于神经系统的指令后, 肌肉细胞会收缩。 因为肌肉细胞只能够收缩而不能够伸展, 所以骨骼肌必须成对地工作。 当一块肌肉收缩时, 与它成对工作的那一块肌肉会恢复到原来的长度。五、总结拓展1 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与研究,你有哪些收获?对人体的肌肉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游戏:谁是木头人?讨论:当我们不运动时,身体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3作业:( 1)做一个手臂活动的模型;( 2)选用其他材料做一个其他的人体运动模型。【评析】课堂的环境很有限,学校的科学活动必须越出学校的

23、围墙,把科学学习延伸到生活之中对于学生了解科学、 对于激励学生把兴趣进一步引向校外会起很大作用。4.骨骼、肌肉的保健教学目标为:过程与方法能够联系实际说出体育运动和合理膳食对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能够根据教材指导开展合适的运动保持骨骼和肌肉的健康;能够在运动过程中进行积极的预防并在出现意外受伤时进行初步的救护。知识与技能知道坚持体育锻炼和保持膳食平衡可以增进骨骼与肌肉的健康;知道不同的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软性和耐力的效果不一样;知道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 运动前做一些准备活动等可以预防骨骼和肌肉在运动中受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训练正确的运动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增进学生自我保健和自我防

24、护的意识。教学准备:1体操、游泳、健美操等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比赛过程的录像;2武术、太极拳等传统体育项目的相关资料介绍;3 “食物金字塔”等电教资料;4部分体育运动防护用品;5各种防护知识资料介绍。教学过程设计一、设置情境,揭示课题1律动:播放健康歌 ,跟着音乐跳起来。2讨论: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主要锻炼了身体的哪些部分?3谈话:骨骼和肌肉执行着人体所必需的很多功能,因此保持它们的健康十分重要。 (揭示课题:骨骼、肌肉的保健)4提问:那么,怎样才能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呢?二、了解体育运动对骨骼、肌肉的影响1谈话: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 ,要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必须合理地参加一些运动。2提问:经常参加

25、体育运动有哪些好处?(视频资料:人们参加晨练、同学们在学校参加锻炼的活动镜头)3学生交流介绍。4小结:体育运动可以增强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使人们的身体更加健康。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软性、 增强心肌和肺活量, 使人更有耐力, 可以使肌肉发达、体力充沛。5谈话: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软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自由阅读教材11 页资料)6思考、比较、讨论:( 1)要想提高自己的耐力,你可以选择哪些运动项目进行训练?( 2)要增强身体的柔软性,可以参加哪些运动?( 3)要提高体力,可以推荐参加哪些运动?( 4)哪一项体育运动对增强身体各方面能力效果比较好?7交流:平时你最喜欢参加哪些体育运动

26、?你知道这些体育运动对你身体的哪一个方面有好处吗?8 同桌一起对做一节广播体操, 并讨论: 这些动作对锻炼身体的哪一部分肌肉、关节特别有用?9交流、小结:做广播体操不仅能使全身大肌肉群、大关节、韧带等得到充分的锻炼, 还能锻炼人体身体内部器官, 改善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增强全身健康的目的。10拓展:武术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其内容繁多,门派林立,表现形式多样,具有极大的健身价值。 (视频资料:武术的健身价值)三、了解运动中的安全要求1谈话:我们平时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发生骨折、扭伤、脱臼、肌肉拉伤等损伤。身边的案例:某位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受了伤。提问:如何在运动中

27、注意安全、避免受伤?2交流运动中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 1)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 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 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 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等。3活动指导:溜冰时必须穿戴哪些防护性装备?(请一生当模特,出示相关护膝、护腕、手套、头盔等,体会这些装备在活动中的防护作用)4总结:赛前做热身运动后,关节就会变得柔软、灵活,这样就可以帮助避免扭伤和脱臼。此外,在活动中穿戴适当的安全装备也是很重要的。头盔、护膝、垫肩、手套都可以帮助你避免受伤。同时,你还应该穿适合运动的鞋子。另外,运动前应该留意你周围的环境, 如果你在特定的马路或者跑道上滑冰、 跑步或者骑自行车,你就不大可能被

28、一辆小汽车或其他人卷入到事故中去了。5拓展:一旦在运动时受了伤,应该如何处理呢?( 1)骨骼、关节受伤如何处理?(如果你确实受了伤, 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将一块冰敷在受伤的部位并高高地抬起, 这样能把疼痛和肿胀降低到最低程度。 当你受伤后, 一定要把受伤情况告诉家长、老师或者其他长辈。如果老师、医生或者护士给你医疗指示,你一定要配合他们, 遵照他们所说的去做。 若伤口没有痊愈, 不要马上就参加运动,给骨头和关节充分愈合的时间,这样你就能够避免旧伤复发。 )( 2)如何避免肌肉受伤?(不要让肌肉过于疲劳,运动量不要突然增大,要循序渐进。 )( 3)防护知识介绍。四、了解营养对骨骼、肌肉的

29、影响1谈话:另外,食物营养对人体骨骼、肌肉的健康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四大营养素:蛋白质、矿物质(尤其是钙及各种微量元素)、脂肪酸(尤其是必需脂肪酸)以及维生素(如维生素A、D、C)。为了使肌肉和骨骼 保持正常工作,平时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含量高、含钙量高的食品。2讨论、交流: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吗?(具体见附录)3拓展:营养与健康。蛋白质是构成及修补人体肌肉、 骨骼及各部位组织的基本物质, 缺乏蛋白质会导致发育迟缓, 骨骼和肌肉也会萎缩。 肉类、 海鲜和牛奶等动物性食品是完整的蛋白质来源, 植物性来源则可以从豆类、 谷类及核果类中获得。 钙质则是制造骨骼的原料

30、, 可以促进生长并增加骨头密度。 所以每天喝两杯牛奶, 是累积骨本的好方法。维生素D 是另一个令骨头强健的营养素,除了可以由牛奶和鱼肝油、动物肝脏等食物中获得外,每天晒1015分钟太阳,人体便可以自行制造维生素D。五、拓展延伸1总结:如何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合理锻炼、丰富营养、注意安全)2延伸:身边的科学说出你和家人锻炼身体的五种方法, 然后与家人讨论对每一项活动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把它们都列出来。思考:如何将这些安全措施付诸实践呢?第二单元 养蚕1 我们来养蚕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边养蚕边研究;观察蚕卵和蚁蚕;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能够对

31、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科学知识: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知道卵是蚕生命的开始;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出示一块丝绸,谈话:这是什么材料?丝绸是用什么织成的?(蚕丝)蚕丝是从哪里来的?(蚕吐的)2、询问:你们养过蚕吗?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如何养蚕。二、学习新课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 、 “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提问:关于养蚕你最想了解些什么?讨论:蚕和我们人类一样,也共同拥有宝贵的生命。那么在蚕宝宝出生前,要做好哪些准备?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成为称职的“蚕妈妈”?(引导学生从食、宿、呼吸、保健、安全等方面为蚕宝宝做考虑

32、)提问: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蚕宝宝吃什么?如果没有桑叶,可以用什么代替桑叶?(告诉学生可以用莴笋叶代替桑叶, 但要记住不可以两种叶子混吃, 如果用莴笋叶,一开始就用并不要改变。 )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什么样的仔细观察蚕卵(提示用尺子测量直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形态) (提醒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蚕卵进行观察,并用语言或图画的形式描述蚕卵。谈话:把我们刚才观察蚕宝宝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成为蚕宝宝的第一篇日记。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提问:刚刚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的?看书上第1 5页你认为这时候的蚕像什么?你知道这时候的蚕叫什么名字?分组观察蚁蚕(或看有关蚁蚕

33、的图片或音像资料)用语言描述蚁蚕。养过蚕的同学介绍蚁蚕的有趣事情。三、总结讨论:用哪些方法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启发学生可以通过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为蚕宝宝做好成长记录。谈话:鼓励学生坚持为蚕宝宝记日记。2、给蚕宝宝记日记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学会养蚕。2、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3、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4、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5、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科学知识1、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2、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3、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

34、食物也不再长大。4、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化出下一代幼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2、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3、珍视在整个养蚕期搜集的科学信息。4、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5、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了解蚕在每一个阶段的生长变化。教学难点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教学准备蚕的生长过程的教学碟片蚕的一生标本教学过程:一、汇报蚕已经经历的生长情况谈话: 你们的蚕宝宝怎么样了?你们在饲养蚕宝宝的时候为它们记录了成长的过程。我们就叫“给蚕宝宝记日记” (板书课题)讨论:你是怎样给蚕宝宝记的?你在记录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35、二、感受蚕生长中的变化。1、了解蚕宝宝吃什么对它的影响提问:你的蚕宝宝吃什么?比较:吃桑叶和莴笋叶的蚕哪个长的好。2、了解蚕是怎样蜕皮的谈话:蚕生长一段时间后,会有几天不吃不喝,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请了解的学生介绍:怎么蜕,从哪里开始蜕皮,一生蜕皮几次。提问:蚕为什么蜕皮?蜕皮后蚕宝宝有什么变化?3、了解吐丝结茧谈话:经过四次蜕皮以后蚕开始吐丝了,你见过吗?它会形成什么?布置:观察蚕茧是什么样的?称一称一只茧有多重?量一量蚕茧的长度和宽度。剪开一个茧子观察,再用手碰一碰。讨论:剪开的茧子能活吗?(做好观察记录)提问:蚕茧过几天后又发生什么变化?4、观察蚕蛾同学介绍蚕蛾及产卵。强调为保证交配成

36、功可以将几家的蛹放一起。三、归纳蚕的一生提问:蚕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展示蚕的一生的标本。四、布置作业:记好观察日记,过段时间进行交流。3、 我们来抽丝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方法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的贡献。2、学习抽丝的基本方法,掌握抽丝的一般技术。3、测量一根丝的长度。科学知识1、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2、知道缫丝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学会缫丝的方法教学准备:1、有关养蚕和真丝织物图片(课件) 。2、实验器材:蚕茧、炊帚、小水槽、小锅一只、小苏打、缠线板、直尺。3、学生收集种桑、养蚕、缫丝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

37、史。提问:在古代,只有中国是种桑、养蚕的国家,你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传说和历史吗?学生交流小结:交流成果,说明华的真丝织物是用蚕丝织成的。二、指导学生进行抽丝活动1、谈话: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蚕吐丝结成茧,蚕茧又是怎样加工成蚕丝的呢?2、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开展抽丝活动需要的材料、活动步骤、小组分工、结果预测、注意的问题等4、集体探讨抽丝方法先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接着把蚕茧放在开水浸泡10-15 分钟,同时加入配好的小苏打。再用小炊帚轻轻搅动,找出丝头,接着抽丝、测量、缠绕在线板上。最后记录测量结果。5、教师带领学生分组活动各组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放在教师准备好的锅内。教师倒入

38、开水浸泡并加入配好的小苏打。教师用小炊帚轻轻搅动,找出丝头,交给各组学生。各组分组抽丝。测量蚕丝长度并作记录。6、汇报测量结果7、师生小结:蚕丝是最长的天然动物性蛋白纤维,最长达3000 米,是高级的纺织原料,被称为“纤维皇后”三、巩固总结1、讨论:( 1)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业的贡献有哪些?( 2)你是通过哪些方法知道的?2、说一说抽丝的方法,你认为抽丝技术的关键是什么?四、布置作业1、课后探究对蚕茧抽丝的最佳时机是什么?2、查阅资料:蚕和蚕丝的其他用途。4 养蚕经验交流会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讨论蚕一生的变化;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述、交流观察结果。科学知识: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

39、要经过变态;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的科学信息;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为自己长时间观察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能正确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交流养蚕经验,了解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变化。难点:能将自己的养蚕记录进行整理、分析。教学准备:教师:有关蚕及其他昆虫一生的标本、图片或录像。学生:各种养蚕的记录。教学过程:一、引入交流会谈话: 同学们,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 你们养的蚕宝宝都变成什么了呀?在这期间一定是收获不小, 积累了不少经验吧?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养蚕经验交流会。 (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共同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 1)提问:在这一个

40、多月的养蚕活动中,你们一定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谁能给大家说说蚕都经过了哪些变化?提示问题: 最初是什么样子的? (卵) 颜色逐渐有什么变化?刚刚孵出的蚕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在成长中有什么变化?你还发现了那些有趣的现象?( 2)学生翻看自己的观察活动的记录,分组讨论。( 3)师生交流养蚕的发现。( 4)教师将学生的发现有重点的记录。( 5) 讨论: 通过大家这段时间的养蚕活动, 你们发现蚕的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2、指导学生把蚕的一生画下来。( 1)谈话:我们知道蚕的一生要经过多次的变化,在养蚕的过程中,我们很多同学也写了养蚕日记, 那么谁能用个比较简单明了的方式说明蚕的一生变化呢?( 2)看书第

41、28 页上图,书上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的?( 3)讨论:那你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说明蚕的一生?( 4)学生分组讨论。( 5)学生把蚕的一生用图画画下来,要求标明哪个阶段比较有代表性。( 6)展示学生有创意的记录形式。3、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指出,形成昆虫概念。( 1)我们在养蚕中发现蚕最有意思的是会结个茧,出茧后于之前完全两样,这种变化过程科学上叫做“变态” 。( 2)提问:你还见过哪些动物有这样的变化?( 3)对照书上28 页下图说说蝴蝶一生有哪些变化?( 4)讨论:蚕和蝴蝶的一生很相似,蚕蛾和蝴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5)小组讨论,进行比较。( 6)根据学生对蚕蛾和蝴蝶的比较,总结

42、昆虫的特征,形成昆虫概念。( 7)出示各种虫子的图片,判断:哪些虫子属于昆虫?说说理由。三、综合小结谈话: 在我们养蚕的这段时间, 全班有的同学是从蚕卵一直养到产卵结束, 经历了蚕的一生过程, 有了很多发现, 但有些同学没能完整的饲养成功, 谁能说说自己这段时间养蚕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四、布置作业查阅资料:昆虫对人类有哪些作用?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1、一切都在运动中课程标准:1 能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 ,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2 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3 知道描述物体的

43、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科学知识1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2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教学步骤:一、引入交流教师出示书上的图片: 你们观察这副图, 你觉得哪些物体在运动?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运动?学生回答:鸭子、汽车、自行车等等。教师在这里最好能让学生用贴切的词汇来形容这些运动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二、探究教师:大家刚才说得都非常好,给学生看一段汽车在行驶的录象。看完后让学生讨论: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怎么知道汽车是否在前进。?学生的观点可能很多。 教师可以不急与给予评价, 让

44、学生大胆发言, 倾听学生的意见可以发现学生原本的知识构成。教师:你们是这样认为的吗?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模拟实验。模拟实验:让学生站在滑板上进行滑动。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提问:你们觉得谁在动?怎么动?你根据什么标准说他在动?学生回答是因为和其他物体相比,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教师可以设定其他参照物, 如坐着的同学、 黑板等, 让滑板车上的学生体验出自己的运动状态。提问,现在你觉得谁在运动?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以此巩固参照物的概念。教师可以增加难度:提出问题:如果参照物选滑板车本身呢?先提问在滑板车上的学生:你和滑板车比较,你在运动吗?学生回答没有。教师: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和它相比,我自己的位置没

45、有发生变化。教师: 如果再有一辆滑板车和他同时同方向同速度前进呢?在实际操作中, 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进行一项活动: 让学生三人或者四人一个小组通过用不同的参照物来说说自己目前的状态(学生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运动)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没有绝对不运动的物体。教师提问:原处的大树在运动吗?你的根据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提问:你们的参照物是什么?教师提问, 如果给你们机会到宇宙中去, 你还能看见这课树的话, 你觉得它是在运动吗?学生回答:在运动因为地球本身在转动。教师: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三、巩固请学生回去讨论为什么要选择参照物才能判断是否运动

46、?并举出例子。2、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1、会测量走路的速度,能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会使用秒表。2、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可用通过一定距离所用的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知道运动方向也是物体运动的表现,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3、意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性,体验到用比较的方法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教学准备:皮尺、秒表。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活动过程:活动一 认识1、感受 29 页四幅图,猜一猜谁移动得快?“假如它们进行距离一样,情况会如何呢?”2、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为什么没有得第一呢?”(启发学生考虑距离,时间的要素)3、使学生意识到运动的快慢需要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进行衡

47、量。这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活动二:在测量与排序中感受速度的快与慢1、测一测走路的速度( 1)用正常的步伐走5 米花多时间?比正常步伐走得慢一些,走5 米花多长时间?( 2)用正常步伐走5 秒能走多远?比正常步伐走得慢一些, 5 秒钟走了多远?2、给运动速度排序p30活动三 认识物体的运动有一定的方向1、让学生阅读资料P31,去发现台风预报时,强调方向的重要性。2、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说一说一些运动的方向拓展观察判断缓慢的运动课本 P31 四幅图问: ( 1)这些物体也在运动吗?运动得快还是慢。( 2)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也在运动?(参照物)板书设计:2、运动的快慢运动的快慢要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

48、间的多少来进行判断运动速度运动速度: ( 1)快慢( 2)方向3 运动的方式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观察出物体有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这五种运动方式。2、能够用图示法表示出五种运动方式的特点。3、能够用集合的方法表现出移动、转动和滚动之间的相互关系。4、能够找出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存在的异同点。科学知识:1、知道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的运动特点和异同点。认识到各种运动方式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自然界和种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愿意合作与交流。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3335 页的内容。教学准备木块、纸风车、单摆装置、易拉罐、钢尺、橡皮筋(每组一个) 、录

49、音机、磁带、学生自备各种玩具。教学活动与建议一、由玩入境,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1教师(出示纸风车) :谁会玩这个小风车?2学生上讲台演示风车的玩法。3让学生将自带的玩具在小组内相互交换着玩一玩,看看哪些玩具会运动?怎样运动的?4学生汇报自己玩玩具的情况,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二、自由研究,定向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1教师:刚才玩的是玩具,小朋友们有了不少发现,老师这还有几种简单的材料(出示小木块、 易拉罐、 钢尺、 纸风车、 橡皮筋、 单摆装置) , 你们想不想玩?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后, 教师让学生小组交换一下意见, 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几种材料来研究。(学生选取材料)2教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

50、你们要研究的材料,想一想,怎样可以让它们运动起来?学生小组交流一会。3教师:马上我们就要研究了,你们觉得在研究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小组成员要分工协作,仔细观察,做好记录等等。4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师适时指导,做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5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 可以给物体的运动方式起名, 可以用笔画出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得出物体运动的几种方式。板书:木块移动纸风车-转动易拉罐滚动钢尺、橡皮筋-振动单摆摆动移动 滚动 转动转动 摆动 振动 移动 转动 振动6学生小组讨论:比较钢尺、橡皮筋和荡秋千的运动方式有什么相同

51、和不同。三、实践应用,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1学生看课本第35 页的图,了解这些物体包含有哪些运动方式。2学生组内交流各自想法。3学生汇报小组交流情况,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火车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滚动; 飞碟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转动; 直升飞机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转动。四、活动身体,尝试玩出各种运动方式1、教师:其实我们的身体也能做出很多运动来,下面我们就跟着音乐活动一下身体,尝试我们的身体能做出几种运动方式。(插入歌曲健康歌 ,学生自由活动身体做出各种运动)2、学生汇报自己做出的各种运动方式身体在前后移动,也在转动,手臂在摆动教师: 今天我们研究了物体的运动方式, 你们发现了很多, 可是研究

52、只局限于课堂内,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在运动着,希望小朋友在课外继续研究。4 小车的运动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对影响小车在斜面上、平面上运动的因素作出假设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4能够测量小车通过给定距离所需的时间;5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科学知识:1知道小车从斜坡上滑下,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2知道小车行驶的快慢与什么有关;3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教学内容:苏教版

53、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3639 页的内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小车、各种木板(有长短不一的,有表面光滑程度不一的,有相同的) 、尺子(或皮卷尺) 、垫木块等。2小车、尺子、垫圈若干、计时器。教学活动与建议:一、复习导入1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的运动方式, 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了哪些运动方式?(学生自由说)2 .教师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让学生观察,问:小车的运动方式是什么?(教师引导:车轮和车厢的运动是什么方式?)二、观察并提出假设1 .师做小车从斜坡滚动实验,让学生观察。2 .师质疑:小车从斜坡上冲下来,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学生作假设,教师适当板书:( 1)与坡度有关,坡度越大,冲出

54、去越远;( 2)与斜坡长短有关,斜坡越长,冲出去越远;( 3)与坡面有关,坡面越光滑,冲出去越远;( 4)与车子重量有关,车子越重,冲出去越远;( 5)与车型有关( 6)与轮胎有关(注意: 此处让学生自行假设, 学生假设的内容可能会很多, 教师要注意选择所作的假设,要尽量适合所准备的材料能够操作验证)三、实验验证假设1 .师: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2 .集体交流,教师指导(注意: 教师要根据所准备好的材料让学生讨论交流在课堂上可以实验验证的假设, 让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加以方法上的正确指导, 尤其要让学生知道每种实验哪些是要变化的,哪些应该不变

55、?教师可以利用课本第 37 页下图所提供的实验报告记录让学生逐一讨论各种实验时应保持不变和需要改变的条件。 )3 .学生分组进行不同实验,领取相应材料,并完成实验报告,师巡回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多做几次,以防数据出现的偶然性,数据测量时要做到认真、准确、记录真实)4 .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结果,让全体学生弄清小车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5 .布置课后任务:同学们,我们刚才做了一些实验去验证了我们的假设,但还有一些假设我们还没验证, 课后同学们如果有兴趣, 可以选择一些假设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并做好记录。 (教师课后可作适当指导)四、研究影响载重汽车行驶快慢的因素1 .我们研究了影响小车从斜坡上冲出

56、去的距离因素,现在再让我们来研究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 .学生作假设,教师适当板书:与动力有关,动力越大,走得越快;与路况有关,路况越好,走得越快;与货重有关,货物越轻,走得越快;3 .实验验证:( 1) 师: 我们采用什么方法验证我们的假设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 2)集体交流实验方法,教师指导。(提醒学生汽车的动力可用加垫圈的方法,如课本第 39 页上图所示,定好起点和终点,确定好行驶距离,指导学生使用计时器,用好计时器。 )( 3)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师巡回指导。( 4)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结果。4.布置课后任务: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假设,但有些假

57、设我们还没去验证,课后也请同学们选择一些假设去做实验验证,并做好记录。五、总结:今天我们做了两大项的研究: 一、 研究了小车从斜坡上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二、 研究了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 更学会了从提出问题到作出假设, 再设计实验验证, 并总结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 希望我们同学能在以后的科学学习中不断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 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科学认识和科学研究能力。教学反思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设。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

58、”的方法搜集证据,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科学知识: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则快。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2、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教学准备:铁架台、量角器、记时器、米尺、线若干、钩码。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我手心里握着一样东西,大家想看看是什么吗?(教师松手,手心挂着一个简易的摆)问学生: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板书:摆2、教师:关于摆,你们知道些什么知识?(指名学生说说)3、今

59、天我们就来研究摆,探究一下摆中有什么奥秘。 (把课题板书完整)二、 探究新知1、让学生学会测定15 秒内摆摆动的次数。( 1)教师:要了解摆的奥秘,首先,让我们来掌握一项本领,学会测定摆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那摆怎样才算摆动一次呢?教师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同时讲解: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 2)讲解如何使用秒表记时。( 3)教师与学生合作:测定讲台上的摆15 秒内摆动的次数。教师同时指导,怎样减小误差。(每组到老师处领一个摆,组内自行分工:记时员,操作摆的人员,记数员,记录员,汇报员。 )( 4)学生合作测定摆在15 秒内摆动的次数。( 5)学生汇报。2、发现问题,作出假设。( 1)谈话:同学们,你们汇报的实验结果,各组的摆在15 秒内摆动的次数基本上都不同, 那为什么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会有快慢?摆摆动的快慢究竟与什么有关呢?请同学们观察你们的摆,作出你们的猜测。( 2)学生讨论,作出猜测。( 3)学生猜测,归结为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的长短有关。(板书)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1)教师:假设不一定是正确的,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你们小组觉得摆的快慢与哪种假设最有可能有关, 就作为你们研究的课题, 设计一下你们的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