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某大厦工程主体结构测量方案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6481891 上传时间:2021-10-3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3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广东某大厦工程主体结构测量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东某大厦工程主体结构测量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东某大厦工程主体结构测量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广东某大厦工程主体结构测量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某大厦工程主体结构测量方案(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太平金融大厦总承包工程主体测量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0月20日太平金融大厦总承包工程 主体测量方案目 录1编制依据11.1编制说明11.2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3施工测量部署13.1施工测量的总体思路13.2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23.3测量仪器的配置23.4测量人员的配置33.5平面控制网的建立43.5.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43.5.2平面控制网的建立43.6高程控制网的建立63.7垂直控制网的建立74施工测量74.1上部主体塔楼范围的施工测量74.2高程的传递74.3垂直控制网分段投测84.4塔楼垂直控制网的传递94.4.1垂直控制网的

2、传递规划104.5塔楼垂直控制网的传递115测量精度保证措施135.1施工测量管理135.1.1测量管理组织机构135.1.2测量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35.1.3对分包单位测量的协调控制146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167安全文明施工17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第17页1 编制依据1.1 编制说明本方案针对太平金融大厦总承包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测量进行编制,主要关于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垂直控制网的建立、施工测量过程中各种控制网的传递、测量精度保证措施、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测量过程中安全保证措施。1.2 编制依据(1)太平金融大厦总承包工程施工合同(2)太平金融大厦总承包工程施工图纸(3)工

3、程设计相关设计变更(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城市测量规范(CJJ8-99)(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8)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9)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规范JSB304(1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2)业主和设计所指定的其他技术要求和标准2 工程概况太平金融大厦工程位于深圳福田区福中三路与益田路交汇处西南角(宗地号B203-0022地块),东侧为广深港客运专线深圳福田站项目,北

4、侧为福中三路及荣超中心大厦,西侧为鹏程二路,南侧与南方博时基金用地共用红线。工程总建筑面积131280.70m2,地下建筑面积26615.66m2,建筑基底面积3523.68m2。建筑总高度228m,地上48层,地下4层,抗震设防烈度7度。结构类型为底部剪力墙和桁架的框架双筒结构,主要受力体系采用SRC结构,部分楼层采用RC结构。3 施工测量部署3.1 施工测量的总体思路本工程为超高层建筑物,地上塔楼48层,裙房4层,地下4层。建筑高度为228m,地下室埋深(计至底板底部)19.3m,主裙楼同时施工。为满足工程施工特点,该工程的平面控制网按照“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由高到低设

5、置三级控制网,各级控制网相互衔接,统一为整体系统。垂直控制网采用天顶法、坐标法对各施工阶段进行针对性的设置。拟在中间层增加垂直控制网传递层,减小结构自振、风振对施工测量精度的影响。垂直控制网的传递按不超过50m的高度进行设置。根据设计要求,以业主提供的高程水准点为基准,在场地建立高程控制网。塔楼上用全站仪垂直引测标高形成楼层标高控制网。楼层土建、钢结构、幕墙、机电、装修等以此网为依据进行楼层标高控制。3.2 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对业

6、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进行交接和校核,并做好记录。针对该工程测量难度及工程量安排测量人员数量及分工,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均按照国家规定检定合格,并在使用有效期内。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一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将及时校正以保证仪器的使用精度。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内部结构特征确定轴线控制网形式。3.3 测量仪器的配置主要测量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用途精度指标1全站仪LeicaTC1201+1台平面控制网的测设,高程传递11mm+1ppm2激光铅直仪DZJ23台控制点竖向投递1/2000003全站仪LeicaTPS8021台轴线测量2.2mm+2ppm4电子水准仪Leica SPRIN

7、TER 2501台高程控制网的测量0.7mm/km5水准仪DSZ24台标高测量1mm/km6经纬仪LP2122台轴线测量27对讲机键壹82km8塔尺5m2标高测量9水平尺8002预埋件测量10磁铁线坠0.5kg2预埋件测量11钢卷尺5m5测量放线12大盘尺50m2测量放线3.4 测量人员的配置为保证测量工厂的施工质量,配备专业测量人员4名。其中测量工程师2名,专业测量员2名。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测量工作分为放线和复核两组,每组配3人。每组各有相应的职责。复核组职责:(1)负责制定整个项目的施工测量方案,并对施工测量工作进行统一管理。(2)负责从建设单位接桩并进行复测和检桩工作,向项目分部测量人员

8、交桩。(3)负责对轴线控制点、水准点等重要施工测量控制点和控制轴线进行检测。(4)对现场平面和高程控制成果定期进行检测,确保其可靠、准确。(5)负责施工测量技术管理和竣工测量工作及资料收集归档等工作。(6)负责整个工程的轴线及高程的闭合工作。放线组职责:(1)检测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并对本区域的测量标志进行保护。(2)测设和加密本区域所需的主要轴线点、和水准点,并报测量主管机构检测。(3)负责施工放样、定位和其它零星测量工作。(4)负责控制点埋设工作。(5)经常检查和保持测量控制点的完好性以及相邻点间的通视。(6)负责施工测量资料的收集。3.5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进场后,在业主、监理的指引下,对首

9、级测量控制网办理正式的书面移交手续,实地踏勘点位,对已经损坏的点位作出标记说明。平面控制网是土建、钢结构、幕墙装修、机电安装、沉降及变形观测施工测量的依据,也是监理等各检测单位复查的基准。布网要求:各级平面控制点可靠、稳定、使用方便;通视条件好,检校方便,满足施工精度要求。由于该工程量巨大,而且工况复杂,因而必须设置多级平面控制网,而且各级控制网之间必须形成有机的整体。由此本工程建立三级平面控制网。3.5.1 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 的原则。(2)轴线控制网的布设要根据设计总平面图、桩基施工平面图、首层平面图及现场条件等合

10、理布设。(3)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轴线控制桩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放线的依据,必须进行保护。保护方法: 首先以控制桩为中心砌长宽均为0.5 米、高0.3 米的砖墩,砖墩为周围砌砖,中间填充砂浆,砖墩外侧用砂浆抹平,必要时搭设钢管护栏进行围护,并用红白油漆作好测量警示标识。3.5.2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1)首级平面控制网的建立首级平面控制网是在业主提供的一级导线点基础上,根据建筑物的总平面定位图,建立一个稳定可靠,不受施工影响的施工控制网。该控制网作为首级平面控制网,它是二级平面控制网建立和复核的唯一依据,也是幕墙装修测量、机电安装测量、沉降及变形观测的唯一依据,在

11、整个工程施工期间,必须保证这个控制网的稳定可靠。该控制点的设置位置选择在稳定可靠处,且设置保护装置。示意图如下:(2)二级平面控制网二级平面控制网的布网以首级平面控制网为依据,布置在施工现场以内相对可靠处,用于为受破坏可能性较大的下一级平面控制网的恢复提供基准,同时也可直接引用该级平面控制网中的控制点测量。二级平面控制网应包括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并组成封闭图形。由于布设在基坑附近,每次使用时要复测二级控制点的坐标,确保二级控制点的准确性。地下结构施工测量时,根据二级平面控制网中的轴线控制桩,用坐标法、极坐标法直接测出轴线控制线,并以此为基准,依据图纸放出细部轴线。每一施工阶段测量工作完成后,必须

12、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及测量成果记录报监理单位复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3)三级平面控制网地上结构施工时,在首层楼板上,三级平面控制网的布置以二级平面控制网为依据,依据图纸设计在核心筒内布设一个小矩形轴线网,其点为T1T4,用于核心筒的测放。3.6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现场建立高程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采用ZeissDini10精密水准仪(往返测精度0.3mm/km)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二等水准的精度观测,测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现场共引测3个高程基准点G1、G2、G3,并组成闭合的水准路线。G1、

13、G2、G3组成高程控制网,它不仅是土建、钢结构、幕墙装修、机电安装标高控制的依据,还可以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在首层楼面上,根据高程控制网水准点将结构标高+1.000m引测至内框架外侧,红三角标志,作为向上引测标高的基准点。在垂准测量孔架全站仪,利用全站仪天顶测距法分阶段垂直引测标高。一般以大约50m左右为一个垂直引测阶段,50m以内采用钢卷尺沿内框架外侧向上引测,然后架水准仪将楼层结构标高引测在内框架外侧,以红三角标志标定,并标明标高值,作为该楼层高程放样依据。楼层土建、钢结构、幕墙、机电、装修等施工标高根据楼层控制基准标高点测放。3.7 垂直控制网的建立为了保证建筑物垂直度、几何形状和

14、截面尺寸达到设计要求,该工程的垂直控制采用天顶法、坐标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由于该工程的垂直测量控制比一般工程精度要求高,拟采用垂直精度为1/20000的激光铅直仪。依据二级平面控制网在首层楼面上建立的垂直控制网,在首层垂直基准点上架设激光铅直仪,将垂直控制基准点逐个投测至施工楼层面,放出控制轴线。机电安装、幕墙装修施工根据楼层控制轴线测放出其施工控制线。4 施工测量4.1 上部主体塔楼范围的施工测量核心筒内的垂直控制基准点T1T4组成一个矩形轴线网。在首层架设激光铅直仪将垂直控制点T1T4投测到施工楼层,对垂直投测在施工楼层上的T1T4点进行距离、角度检查合格后,按设计尺寸放出墙柱模板施工控

15、制线,并以此为依据,控制和调整模板的垂直度,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点位经核查无误后,带通线,调整模板的上口,确保外墙的垂直度。用吊线锤从模板上口挂至下口控制线,检查墙体模板的整体垂直度, 进一步对钢模板垂直偏差进行校正、调整。4.2 高程的传递(1)首先从高程控制点将高程引测到首层便于向上竖直量尺处,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弹出墨线,并用红油漆标明高程数据;本工程高程基准线首先布设在1 层,然后以50m为一个垂直引测段,基准标高线标识示例:(2)标高的竖向传递,用钢尺从基准标高线竖直量取。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3)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

16、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4)当每一层平面标高抄测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标高抄测记录表、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报监理验线,验证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5)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如下表:4.3 垂直控制网分段投测为减小高层施工测量精度受结构自振、风振、日照,以及测量仪器精度影响,采用分段投测和分段控制,在中间层增加垂直控制网转换层。本工程拟每隔80m左右为一个投测段,即在F1、F14、F31层设置垂直控制网的转换层,将第一阶段控制网升至第二段起始楼面,作为第二段楼面的控制,其余类推。F1F19楼层控制轴线网根据1F控制网

17、测放,F20F37楼层控制轴线网根据19F控制网测放,F38屋顶楼层控制轴线网根据37F控制网测放。垂直控制网分段投测示意图如下:4.4 塔楼垂直控制网的传递为减小高层施工测量精度受结构自振、风振、日照,以及测量仪器精度影响,采用分段投测和分段控制,在中间层增加垂直控制网转换层。根据塔楼三级控制网的布置(见塔楼三级控制网图),在F1楼层面布置激光放测点。0.000m层由于人员走动较频繁,激光点测放到楼面后需进行特殊的保护,激光点穿过楼层时,需在组合楼板上预留300x300的孔洞,浇注砼后将点位引线测放在各楼层上。做法示意如下:0.000m楼面点位做法及保护穿过楼层做法说明:在砼楼面上预埋钢板埋

18、件,然后打上阳冲眼标示中心点位置。说明:浇注砼后木盒不拆除。对点时用麻线绷紧在小铁钉上以便找准中心点。4.4.1 垂直控制网的传递规划底层建筑方格网不断向上投测就是控制网的竖向传递。网格的竖向传递根据它的功能,可划分为阶段性传递和工作层传递两种。控制网的阶段性传递和工作层传递是高层建筑测量中不可缺少的两项控制工作。阶段性传递是有计划地将控制网逐级投测到某几个层面,以作为某一阶段的控制网基点。工作层传递是根据底层控制网或阶段性控制网基点投测到各工作层上,以形成工作层的控制网。它们相互依托,层层相扣。阶段性控制网是本工程的传递基础,又可用来检验前一工作段工作层控制网的传递状况,是工程整体垂直度控制

19、的基础。工作层控制网是本工作层各柱轴线控制的依据,又可用来验证前一工作层各柱轴线位置和垂直度控制的状况,是对工程每一节柱垂直度控制的保证。序号起始楼层/标高终止楼层/标高阶段高度m11FL/-0.30018FL/+83.20083.50218FL/83.20036FL /+162.40079.20336FL/162.400屋面层 /+228.00065.6说明:阶段性传递和工作层传递在实际施工中交替传递有少量的重叠来检验末端的可靠性及施工工艺的连续性;在在抬升裙楼施工期间应注意观测楼层控制点的变化。4.5 塔楼垂直控制网的传递上述两种传递作业方法相同,使用仪器均为激光铅垂仪,标准精度为1/20

20、0000mm。现以其中一次阶段性传递为例叙述工作过程。在1FL各控制网点分别架设垂直仪,精密整平对中后向上投测到11层,由控制网点预留孔(300mm300mm)处设置的一块有机玻璃光靶接收。每个基点上分别架设激光铅垂仪于首层油漆标示的主轴线控制点上,将主轴线点逐一垂直引测至同一目标高度,以便上一层的建筑轴线测放。投点取值采用以下方式进行:1.透明塑料薄片,中间空洞便于点位标示。雕刻环形刻度。2.第一次接收激光点3.蒙上薄片使环形刻度与光斑吻合4.通过塑料薄片中间空洞捕捉第一个激光点在激光接收靶上。5.旋转铅直仪90、180、270分别捕捉到四个激光点6.取四次激光点的几何中心即为本次投测的真正

21、点位位置。内控点竖向传递示意图(7)控制点接收完成后,在措施底板上弹上十字中心线,用油漆涂上测量对中三角标志,方便日后对中。如下图:(8)弹好中心线后,架设全站仪与大菱镜进行控制点闭合检查,主要检查角度与边长关系,如误差较大,需重新投测;误差较小,则进行平差处理。通过自检对闭合误差调整完后。报监理验收,合格后作为上部楼层控制网的基准,以提高平面控制网经传递后的测量精度。5 测量精度保证措施5.1 施工测量管理5.1.1 测量管理组织机构5.1.2 测量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为保证测量工程的施工质量,所有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进行操作。(2)测量仪器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年检鉴定合格

22、,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一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应当及时校正以保证测量精度。(3)设置的测量控制点、标高控制点要设置保护装置,确保测点不被损坏;测点附近严禁堆放材料,避免影响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4)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土建和钢结构等主控轴线及标高控制点的测量时间尽量安排在每天的上午进行。(5)控制网定期进行复核及其复核精度要求:级别精度要求复核周期方法角度边长首级平面控制网91/240001次/每月导线测量二级平面控制网151/150002次/每月导线测量三级平面控制网51/200001次/3层边角测量首级高程网4L(L为往返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1次/每月往

23、返附合闭合差楼层基准标高网3mm1次/每层环线闭合差5.1.3 对分包单位测量的协调控制除自身的施工测量工作以外,我们还将对分包工程的施工测量进行控制。分包工程开工前,我单位移交测量控制线给分包单位(核心筒内外井字形楼层控制轴线和楼层控制标高),由移交双方进行相互交接检查无误后方可使用。在分包工程施工过程中,将对分包工程重点部位的施工测量进行跟踪复核。(1)建筑工程测量误差理论分析按照建筑工程测量分析理论,建筑物定位的点位中误差“m”主要包括施工误差“m施”和点位测量误差“m测”共同影响,即:m=m施+m测通常取 m测:m施=1: 则 m测=1/ m其中测量误差又包括控制点起始误差“m控”和点

24、位放线误差“m放”。即m测=m控+m放若取 m控 :m放=1: ,则m控=1/ m测故得 m控=1/3m=1/6,其中m=1/2,为施工极限容许误差根据施工测量规范要求:=1/5000m控=1/6=1/30000则测角中误差: m= m控/D=206265/30000=6.9(2)测量精度保证措施从以上误差理论分析可知欲提高钢结构施工测量精度,应从确保控制网点位元精度和采取合理施工放样方法两方面努力。主要措施为:1)、与钢结构施工要求相适应的施工控制网等级。结合以上误差分析理论和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平面控制网按照一级导线精度要求布设,高程控制网按照三等水准精度要求布设,能够确保控制网点位元精度

25、要求。2)、置相应精度等级的施工测量仪器,提高测量放线精度。拟采用全站仪,进行施工现场测量放线,该仪器测角标称精度为:2,测距标称精度:土(2mm2PPm),测设精度满足施工定位要求。水准测量选用索佳B20型水准仪该仪器标称精度为:1公里往返测标准差1.0mm。3)、控制测量内业计算引进测量平差软件内业平差计算采用NASEW V3.0测量平差软件,该软件经我司多个大型工程使用,对导线网可以计算指定路线(条数不限)的各项闭合差及限差,并根据检查验收标准评定统计观测质量、平差及精度评定等。平差结果按测量生产惯用格式生成磁盘文件,便于保存、打印输出,并将计算成果生成直接回送数据库数据文件。输出结果编

26、排清晰明了、方便实用。测量内业计算引进测量平差软件,能够解决以往手工计算耗时久、效率低下、容易出错等弊病,确保测量成果的高质量。(3)误差来源危害分析在正常情况下钢结构安装误差来源于:构件在吊装过程中因自重产生的变形、因日照温差造成的缩胀变形、因焊接产生收缩变形。结构由局部至整体形成的安装过程中,若不采取相应措施,对累积误差加以减小、消除,将会给结构带来严重的质量隐患。(4)钢结构安装误差消除具体办法针对以上分析,消除安装误差,应当从安装工艺和施工测控两方面采取以下措施:1)、安装过程中,构件应采取合理保护措施。由于在安装过程中,细长、超重,构件较多。构件因抵抗变形的刚度较弱,会在自身重力的影

27、响下,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为此,构件在运输、倒运、安装过程中,应采取合理保护措施,如布设合理吊点,局部采取加强抵抗变形措施等,来减小自重变形,防止给安装带来不便。2)、在构件测控时,节点定位实施反三维空间变形。钢构件在安装过程中,因日照温差、焊接会使细长杆件在长度方向会有显著伸缩变形。从而影响结构的安装精度。应此,在上一安装单元安装结束后,通过观测其变形规律,结合具体变形条件,总结其变形量和变形方向,在下一构件定位测控时,对其定位轴线实施反向预偏,即节点定位实施反三维空间变形,以消除安装误差的累积。(5)钢结构安装允许偏差名 称允许偏差(mm)建筑物倾斜H/2500+10.0)且50建筑总高度

28、偏差eH/1000且-30e30单节柱倾斜H/1000且10层高偏差H5建筑物矢量弯曲eL/2500 且e25.上柱和下柱的扭转e3同层柱顶标高差-5e5梁水平度eL/1000且e10地脚螺柱(锚栓)位移2.0基础柱底标高-2e2建筑物定位轴线L/20000,且不应大于3.0底层柱底轴线对定位轴线偏移3.0柱子定位轴线1.0(6)测量质量保证措施1) 测量过程中严格按照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测量,并实行复核制度,做到点点有复核,前一步末检核合格,不进行后一步的测量。2) 须在测量前,对涉及的仪器,钢卷尺等测量工具进行必要的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到测量施工中。3) 控

29、制点测量作业要做好书面记录,对施工过程中用到的全部测设数据,进行计算,并交由测量主管负责人复核。4) 每次放样,放高程前必须与控制点进行复核无误后才进行细部放样、放高程工作。5) 需定期对轴线控制桩进行复核,防止因人为原因变动导致桩位位移或受破坏影响测量的精度。6 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本工程的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依据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 01-51-2003)进行,提供的测量资料包括:(1)工程定位测量记录;(2)基槽验线记录;(3)楼层平面放线记录;(4)楼层标高抄测记录;(5)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记录;(6)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B2-2);(7)总平面定位图。7 安全文明施工(1)测量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首先进行安全交底,并接受项目部的安全教育活动和培训,正确佩带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2)施工现场不得穿裙子、拖鞋、短裤等宽松衣物;在危险区域作业时应配戴好安全带,并挂在安全可靠处。(3)测量人员发现不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报告项目安全员,安全员做好记录, 并报告项目经理部及时处理。(4)办公室做好防火、防盗等保卫工作,避免仪器设备丢失,影响工作正常开展。(5)交叉作业时,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不得伤害他人,避免被他人伤害。(6)进入施工现场要要求配合项目部做好各项文明施工等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