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洗检验工艺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6476008 上传时间:2021-10-3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09.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酸洗检验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酸洗检验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酸洗检验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酸洗检验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洗检验工艺(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碱洗(煮)工艺目的:针对炉内垢层表面的油垢及一些碱溶性沉积物(如硅酸盐垢),经过碱洗(煮),使水垢转型或疏松,并改善表面的润湿性。1、碱洗液的配制,有如下三种配方,可选其一种。(1)磷酸盐碱洗液: Na3PO412H2O 0.5%Na2HPO4: 0.10.2%(2)磷酸盐、烧碱碱洗液:Na3PO412H2O 0.5%1.0% NaOH 0.2%(3)纯碱、烧碱碱洗液Na2CO3 0.3%0.5%NaOH 0.2%注:为改善被洗表面的润湿性,提高除油效果,可向碱液中加0.05%的润湿剂。2、碱洗温度和碱洗时间温度一般控制在8090时间一般为612小时(视情况最长可至24小时)3、碱洗流速升温和

2、配制碱液时,保持管道流速0.20.5m/s,然后可以静止浸泡一段时间。再循环后排放。4、碱煮:碱洗在静态条件下进行称碱煮。(1)按上述配方配配制碱液(2)锅炉气压5小时内升至额定工作压力的1/2时,维持3648小时。当碱液浓度下降至锅水碱度低于45mmol/L,PO43-浓度小于1000mg/L,应补加碱剂至开始碱度。(3)碱煮后,当碱液温度降至70左右时,可将废液全部排出。(4)检查碱煮效果,清理沉积物,并进行水冲洗。酸洗工艺:一、工艺条件:(一)酸洗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1、冲洗并清理锅内泥垢。2、检查水在受热面上的覆盖率和厚度:覆盖率在80%以上,且厚度不小于0.5mm时,方可采取酸洗。

3、3、检查锅炉腐蚀、过烧情况,采取必要的防漏措施。4、分析垢样,制定相应酸洗措施。5、对有代表性的垢样做溶垢试验,以确定酸洗的时间,酸洗液的浓度和温度。6、了解掌握所采用酸的浓度及缓冲剂的牌号和性能。7、卸下锅炉的安全阀,压力表及铜质部件,避免损坏和腐蚀。8、备好酸泵,导管及其他相关部件,完备相关监测检验设施。(二)酸洗液浓度的确定按下表确定。不同水垢厚度应选择的酸液浓度。水垢厚度(mm)0.50.51.01.01.51.52.02551010盐酸浓度(%)35566778101215注:酸洗液浓度应随水垢厚度的变化选择不同浓度。(三)酸洗时间:一般为610小时,水垢过厚应适当延长,但不超过12

4、小时。(四)酸洗温度控制范围:4060之间(五)监测时段:初期每隔30分钟测定一次酸洗液浓度,后期应每15分钟化验一次。两次化验的酸液浓度差0.2%时,酸洗结束。(六)缓蚀剂的用量:W=KVA%W纯度为100%的缓蚀剂用量K缓蚀剂过量系数,一般取1.2A%酸液中缓蚀剂的百分比浓度,一般为0.20.6%V需配制的酸洗液量(七)酸液流速:一般在0.10.5m/s二、动态酸洗过程:(一)根据锅炉的结构和炉型,确定采用单循环回路或多循环回路。确定的原则如下:1、保证酸洗的各个部位酸洗液流速均匀。2、不造成酸洗的某一区域滞流。(二)为确保酸洗均匀,可在大经管采取人为缩小流通截面的措施。(三)按:酸箱酸泵

5、锅炉下联箱上升管锅筒(汽包)酸箱,连接相关管道、阀门、泵、流量计,清洗液箱、安装温度计,并接通动力电流。(四)检查酸洗回路中的人孔,手孔及相关阀门是否安装。(五)计算确定所需酸洗液的量。(六)根据对具有代表性的垢样厚度测定、定性分析和溶垢试验,确定所需酸洗液的浓度,并计算出用于配制的酸量。(七)对于含有较多硅酸盐的垢,应在盐酸清洗液中加入浓度为0.5%的NaF。(八)计算确定缓蚀剂用量。(九)在酸箱内配制所需的酸洗液1、启动酸泵,将酸箱内溶液循环搅拌,达到浓度均匀。2、若条件许可,则可用蒸汽将酸洗液加热至所需温度。(十)酸洗液配制完毕,应复核其浓度是否符合要求。若误差超出许可范围,应进行调整。

6、(十一)再次检查酸洗系统,若正确无误,方可开启相关阀门,启动酸泵,开始清洗。(十二)调整流量调节门,使酸洗液流量达到指定值。(十三)按规定对酸洗液进行监督,当酸洗液的浓度低于要求时,应补加酸。(十四)不定时对系统进行检查,及时处理泄漏和其它问题。(十五)若酸液浓度趋于稳定(两次测定差值0.2%)则酸洗过程可告结束。(十六)循环酸洗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十七)循环酸洗结束即刻停泵,排除锅炉内酸液,立即进入下一工序操作。三、静态酸洗工艺过程:(一)关闭相关的人孔、手孔、检查孔及各阀门。(二)用耐酸胶管与排污管出口连接,作为进酸管道。(三)确定酸洗液的需要量。(四)根据垢样的测定和分析试验,确

7、定酸洗液的浓度及需用的水、酸、缓蚀剂和其它添加剂的量。(五)在酸箱内配制符合要求的酸洗液。(六)酸箱内酸洗液要搅拌均匀,有条件的可加热到所需温度。(七)复核酸洗液的浓度,若不符合要求应调整到要求的浓度。(八)人工注酸时,应高架酸箱和进酸管道。进酸管道应高架至锅炉最低安全水位线以上,联接进酸漏斗,利用位差从锅炉下部进酸。(九)用泵进酸时,将耐酸泵与进酸管边和酸箱相连接,并在管路上装设必须的阀门。(十)酸液注入量以最低安全水位线为准。(十一)全部进酸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十二)进酸完毕,关闭锅炉与酸泵之间的隔离阀门。(十三)有条件的可维持锅内酸液在要求的温度范围内。(十四)定期对酸液化验,当两次

8、化验浓度差0.2%时,酸洗即可结束,并转入下一工序的操作。漂洗工艺:一、前提条件:退酸水冲洗后,有二次锈蚀产生时,需进行漂洗。二、目的:清除二次锈蚀,为确保钝化质量创造条件。三、漂洗液的配制:采用HCL浓度为0.6%的酸液,加缓蚀剂配制足量的漂洗液。四、测定锅炉出口漂洗液中的铁离子含量小于300mg/L时,则漂洗完成,若经过一定时间漂洗,铁离子含量仍超过300mg/L,应用热的除氧水更换部分漂洗液,继续进行漂洗。直至漂洗液中铁离子含量小于300mg/L。水冲洗工艺:(一)碱洗后的冲洗工艺:目的:清除残留碱液,降低被清洗面的PH值。1、采用清水进行冲洗或采用PH9的循环清水冲洗,以便节约用水。2

9、、保证流速尽可能高。3、冲洗后,冲洗液PH8.4(采用PH9的循环清水时,PH9)(二)酸洗后的冲洗工艺:目的:清除被清洗面的残留酸,提高PH值,酸洗结束应立即进行水冲洗。1、最好采用除氧清水对被清洗的金属表面进行冲洗。2、清洗水不得循环使用。3、清洗要迅速,水流速度尽可能要快。4、冲洗时间越短越好。5、当冲洗水PH在44.5,Fe2+Fe3+50mg/L时,且无悬浮杂质,水冲洗方可结束。6、冲洗结束后,立即进行钝化处理。(三)钝化后的冲洗工艺:目的:清除残留碱和杂物。打开排污阀门,开启给水泵,大流量冲洗至冲洗水清澈为止。钝化工艺:目的:使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在大气中腐蚀。同时彻底消除残留

10、在锅炉各部位的酸液。1、药剂的配制及工艺条件:NaNO2钝化: Na3PO412H2O钝化NaNO2:12% Na3PO412H2O:23%PH值:1012(用NaOH调整PH值) PH值:1012(用NaOH调整PH值)温度:5565 温度:2080时间:46小时 时间:610小时流速:0.10.3m/s(或静泡) 流速:0.10.3m/s(或静泡)注:NaNO2钝化效果好,但污染Na3PO412H2O钝化效果较差,但无污染。准钝化工艺:若酸洗后要立即投用运行,则可进行纯碱处理:向炉内加入Na2CO3,但保持PH12,碱度不低于20mg/L,并增加锅炉的排污率。化学监督工艺:一、化学监督任务

11、:(一)在碱洗工艺中对碱洗液碱度的测点。(二)碱洗后水冲洗,对冲洗终点PH值的测定。(三)酸洗过程中对酸洗液酸度的测定,以及酸洗终点的判定。(四)酸洗后,水冲洗终点PH值的测定。(五)钝化过程中对钝化液中NaOH和Na3PO3的测定或NaNO2的测定。二、监督工艺过程:(一)在碱洗液工艺中的碱洗液碱度的测定。根据酚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在PH值为7.41.0之间,而甲基橙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在PH值为3.04.4之间,从而将NaOH和Na2CO3分别测定。1、试剂剂配制:(1)酚酞指示剂:0.1%的酒精溶液。(2)甲基橙指示剂:0.1%水溶液。(3)硫酸标准溶液:0.1N。2、分析步骤:取碱洗液10m

12、L于250mL的锥形瓶中,用蒸馏水稀释到100mL,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0.1N硫酸标准液滴定至无色,记下酸消耗量V1,再加入2-3滴甲基橙指示剂,0.1N硫酸标准溶液继续滴定至橙红色为止,记录下第二次消耗酸量V2,则据下式计算NaOH和Na2CO3的百分比浓度。NaOH%=(V1-V2)T1/V3100%Na2CO3%=2V2T2/V3100%T1每mL0.1N硫酸相当于NaOH的克数。克/升T2每mL0.1N硫酸相当于Na2CO3的克数。克/升T3取碱洗液的体积。mL3、每4小时(接近终点时每1小时)测定碱洗液中的PH值总碱度和PO3-4浓度,并适时调整NaOH和Na2CO3的含量达

13、要求浓度,至浓度趋于稳定时,碱洗结束。(二)碱洗后,水冲洗对冲洗终点PH值的测定。水冲洗30分钟后,每10分钟对锅炉出口液利用酸度计进行测定,当PH9时,冲洗即可终结。(三)酸洗过程中的化学监督: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原理,测定酸洗液浓度的变化,并根据测定数据调整酸洗液浓度,并确定酸洗终点。1、初期每30分钟测定一次酸洗液浓度;2、后期每15分钟测定一次酸洗液浓度;3、当两次化验的酸液浓度差小于0.2%时,酸洗可告结束;4、为避免酸洗后金属离子对化验的干扰,选用变色点在PH=4.1且色调变化显著的指示剂:0.1%甲基橙溶液加0.25%靛 蓝二磺酸水溶液;5、选用0.1N NaOH标准溶液。分析步骤:

14、取1mL酸洗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加入2-3滴指示剂,用0.1NaOH标准液滴定到溶液变色即为终点。记录消耗碱量,则:HCL%=V1T/V100%T每毫升NaOH溶液相当于盐酸的克数。克/毫升V1NaOH的消耗量。mLT取酸液的体积。mL(四)酸洗后,水冲洗冲洗终点PH的确定。冲洗20分钟后,利用酸度计测定锅炉出口清洗液的PH值,当PH在4-5范围时,冲洗即可结束。钝化过程中的化学监督钝化过程中的化学监督就是NaOH和Na3PO4的测定。原理:根据酚酞指示剂变色范围在PH值为7.4-10之间,甲基橙指示剂变色范围在PH值在3.0-4.4之间,从而将碱液中的NaOH和Na3PO4分别测定

15、。试剂配制:(1)酚酞指示剂:0.1%酒精溶液(2)甲基橙指示剂:0.1%水溶液(3)硫酸标准液:0.1N分析步骤:(1)取钝化液10mL于250mL的锥形瓶中。(2)用蒸馏水稀释到约100mL。(3)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呈红色,用0.1N硫酸标准液滴定到红色消失,记下硫酸溶液消耗量V1。(4)再加入2-3滴甲基橙指示剂,用0.1N硫酸溶液滴定至溶液显橙红色为止;记下第二次消耗硫酸溶液量V2,按下式计算NaOH和Na3PO4的百分比浓度。NaOH=(V1-V2)T1/V100%Na3PO4=V2T2/V100%T1每毫升硫酸标准液相当于NaOH的克数。克/毫升T2每毫升硫酸标准液相当于Na

16、3PO4的克数。克/毫升V1第一次滴定消耗的硫酸溶液的体积。毫升V2第二次滴定消耗的硫酸溶液的体积。毫升V取钝化液的体积。毫升(5)每3-4小时测定一次钝化液中的PH值和PO3-4、OH-浓度。施工安全管理制度1、施工现场负责人,应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负责。2、施工现场负责人,在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并与现场实际相符的安全措施,其安全设施要求符合国家及上级部门的相应规定。3、施工前,施工现场负责人,应向所有参与现场施工的人员宣讲现场施工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并检查安全设施是否到位,安全设施不到位,不得施工。4、施工人员必须佩带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5、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6、施工人

17、员除应考虑一般性安全要求之外,还应着重考虑化学药品对人体及设备的损害,要考虑机械、电力可能造成的危害。7、施工现场负责人,应对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较大安全隐患,制定专项防范措施,并负责落实到位。8、对现场出现的重大安全问题必须向所领导报告。发生安全事故的,应立即向上级汇报,不得隐瞒。现场所有人员必须积极参与事故的补救工作。现场技术交底制度一、 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在每道工序实施前要对该工序的实施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具体要求如下:1、 制定并贯彻下边道序实施方案和步骤;2、 明确下道工序要求的工艺条件;3、 制定满足工艺条件的具体措施;4、 明确监测的时段及监测措施;5、 明确工序终点的控制指标;6

18、、 强调下道工序进行中的注意事项;7、 制定下道工序进行应采取的安全保障措施;8、 明确进行下道工序所需的药品、设备、监测手段等方面应做的准备措施。二、 施工现场负责人应向下一工序的负责人交待清楚下一工序中上述事项,并交接以前所有工序的技术资料。清洗方案编制管理制度1、清洗方案的编制,应依据溶垢试验和垢样分析数据,并结合锅炉炉型、结构等具体情况编制。2、清洗方案的内容应符合锅炉化学清洗规则的有关要求。3、清洗方案应由施工技术人员编制,施工负责人审核,主管领导审定。4、清洗方案的编制必须做到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5、清洗方案对关键问题要有明确的针对性。6、清洗方案要对每道工序开始与终结的前提条

19、件做出具体准确的要求。7、清洗方案应一式三份。8、施工结束后,清洗方案应回收归档。技术文件归档制度一、技术员应负责技术资料的整理,交与资料管理人员归档。二、技术文件应按逐台锅炉进行整理归档,归档的技术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1、酸洗方案;2、有关方案的批复文件;3、施工记录;4、化学监督记录;5、工程的验收资料;6、反馈意见。三、归档文件应建立登记目录。四、归档文件应严格保存,不得丢失,不得销毁。五、建立查阅签字制度,办理查阅手续。施工人员资格审定制度1、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化验人员和操作人员。2、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职称。3、化验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4

20、、操作人员接受过系统培训,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5、管道安装、维修人员、电气安装、维修人员应经过系统培训,且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6、应如实列出参与施工人员名单供审核。7、对持有逾期未审证件人员,应视为无证人员。8、不具备有相应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上岗。清洗质量检验制度一、清洗工作结束后,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对清洗质量进行检验(自检)。二、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施工单位(乙方)应会同工程单位(甲方)对清洗质量进行检验,甲、乙双方负责人并对检验结论签字认可。三、在甲、乙双方共同检验合格的基础上,报请当地锅炉压力容器监督检验部门,对锅炉的清洗质量进行检验。四、若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机构对清洗质量提出整改意见

21、,则应按照整改意见整改后再次报请检验、验收。五、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查机构和检验机构验收合格并签字后,清洗工作方可结束。清洗工程验收制度一、清洗工程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应负责对每道工序结果进行检验验收,并在结论上签字。二、清洗工程全部结束后,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清洗质量进行自检,并在结论上签字。三、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应结合工程单位有关负责人对整体质量进行联合验收,并在结论上签字。四、在甲、乙双方联合验收合格的基础上,报请当地锅容管特安全监察机构和检验机构,对清洗质量进行最终检验验收。五、若安全监察机构和检验机构对清洗质量提出整改意见,施工单位按照整改意见进行整改,整改结束后则应

22、报请安全监察机构和检验机构进行再次验收。六、最终验收合格,相关人员对验收结论签字后,方可办理工程交接手续。质量分析及信息反馈制度一、在对每道工序施工质量检验的基础上,应对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找出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制定避免类似问题发生的详细措施,并对已存在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二、在对每台锅炉的清洗质量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应对清洗质量进行优良、合格、不合格等级划分,并对改进措施尽可能做到量化。三、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每台清洗过的锅炉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回访。认真收集用户和检验单位反馈的意见。四、对反馈的意见,应进行归类、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具体的补救措施。五、对反馈意见必须近日

23、内给出详实的答复。清洗设备管理制度一、取用清洗设备时,应向设备保管人员提交所需设备清单。二、领取设备前,应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并做好详实记录。三、领取人员和设备保管员在设备清单和设备状况检查记录上签字后,方可领取设备。四、设备使用中,应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完好,若人为造成设备丢失或重大损坏的,有关责任人应做出相应赔偿。五、设备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入库设备的管理,若造成设备丢失或存放不当导致设备重大损坏,则管理人员应做出相应赔偿。六、设备使用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七、设备入库前,应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清洁、保养。八、设备管理人员应对入库设备进行清点,并对设备的完好性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应做好详实记

24、录。九、使用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应在设备入库清单和检查记录表上签字。十、发现设备存在问题,应及时报告有关领导。施工材料管理制度材料入库:一、施工材料采取统一购买,不经主管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购买。二、入库材料应填写入库单,入库单应注明材料的名称、产地、数量。三、材料管理人员应对材料的质量负责。若出现质量问题,材料管理人员应负全部责任。四、材料的存放应符合要求,由于存放不当造成损失的,应由管理人员做出相应赔偿。材料的发放:一、施工技术员应根据实际需要填报所需材料清单。二、所需施工材料清单,应标明材料名称和数量及工程单位(甲方)和锅炉型号、注册登记号。三、工程负责人应对材料清单进行审核签字。四、

25、材料清单应报请主管领导批准。五、领取材料时,若实付与清单不符时,应注明实付数量。六、材料领取人员和材料发放人员应在领取清单上签字。七、返回材料,应在领取清单上注明名称和数量。技术培训管理制度一、施工技术负责人、技术员、化验员、管道修理工、电气操作工,都必须经过系统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二、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参加定期的业务培训。技术负责人应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三、不例行请假手续而不参加业务培训的人员,按照有关制度进行处罚。四、取得资质证书的人员应按照有关要求按时参加审证、换证前的培训。五、没有按时参加审证、换证前的培训,持过期资质证者则停止上岗。六、在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考核中,达不到要求的

26、人员不得上岗。七、对每个人员的培训考核情况记载入档,做为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八、连续三次业务考核达不到要求者,将不得参与本单位的清洗工作。施工负责人岗位职责一、负责施工方案的审定。二、负责施工人员的组织和安排及工程的实施。三、负责施工中每道工序的验收。四、负责与甲方的联系、协调。五、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对工程的最终验收。六、对清洗质量和施工安全负总责。七、负责处理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和其他问题。八、决定每道工序的开始与终结。九、负责施工人员和材料的调配。技术员岗位职责一、制定清洗方案。二、制定有关安全措施。三、制定所需设备和所需材料清单。四、负责对每道施工工序和整体工程的检验。五、负责处理施工过程

27、出现的安全技术问题。六、负责施工人员的业务培训。七、负责清洗工艺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应用。八、负责施工中由于工作需要对人员的临时安排。九、负责有关资料的整理。十、协助施工负责人做好其他各项工作。化验员岗位职责一、提供溶垢实验和垢样分析的详实数据。二、根据施工方案,提供化验仪器和化学药品的详细清单。三、负责清洗液的配比。四、做好每道工序每个环节的化学监测。五、详实记录化验数据。六、提供可靠的化学判断依据。七、负责整理有关的化学监测资料。八、协助技术员做好质量分析和有关技术问题的解决。管道维修工岗位职责一、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现场情况,协助技术员制定有关所需材料和设备清单。二、负责施工材料和设备的领取。

28、三、负责材料的搬运、安装。四、负责施工中,机械故障的排除,及泄漏现象的排除。五、保障施工管路和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六、负责设备的拆卸和清理。七、负责设备的定期保养维护。八、协助技术员做好其它方面的工作。电气操作人员岗位职责一、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现场情况,协助技术员制定所需电气材料清单。二、负责电气线路的安装和操作。三、做好电气线路的安全措施。四、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五、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作人员和电气设备的安全。六、负责对电气设备的定期保养、维修和检修。七、协助技术员做好其它有关方面的工作。设备清单序号设备名称数量规格备注1清洗液箱1个4m32清洗泵1台3耐蚀流量计2只4压力表2只5疏管机1台(套)6高压水枪1只(套)7对讲机2部8耐蚀注水器2套9运输车辆1台10耐蚀压力胶管若干米11耐蚀法兰若干只12安全标志牌3个13小型塑料试验泵1台14金属腐蚀试片若干只15盐酸、缓蚀剂、Fe3+抑制剂若干16电热恒温烤箱1台需修理17BaCL2、酸性硝酸银、H2F、乙醚若干量18硼酸若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