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实验报告(总共)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36471014 上传时间:2021-10-3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7.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土壤学实验报告(总共)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土壤学实验报告(总共)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土壤学实验报告(总共)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土壤学实验报告(总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学实验报告(总共)(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土壤学实验报告学院:农业科学学院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年级:15 级班级:15 级土管一班学号:1512040006姓名:蒲家庆土壤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填写日期: 201604教师评分教师签名 日期实验课名称:土壤学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学生班级: 15 级土地资源管理一班 学生姓名:蒲家庆学号: 1512040006一、实验目的通过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全磷含量的分析测定,了解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实验样品的采集、 处理和分析测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掌握土壤样品的采集、 处理和分析的一般流程,领会控制测定精度的措施。二、实验原理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 是关系到分析结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 由于土壤特别是农业土壤的差异很大, 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若干倍, 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此外, 应根据分析目的和要求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和处理方法。三、仪器与药品仪器:土钻、小土铲、米尺、布袋(盐碱土需用油布袋)、标签、铅笔、土筛、广口瓶、天平、胶塞(或圆木棍)、木板(或胶板)等。小土铲:任何情况下都可应用,但比较费工,多点混合采样,往往嫌它费工而不用它。管形土钻: 下部系一圆形开口钢管, 上部系柄架, 根据工作需要可用不同管径的管形土钻。将土钻钻入土中,在一定土层深度处,取出一均匀土柱。管形土钻取土速度快,又少混杂

3、, 特别适用于大面积多点混合样品的采取。 但它不太是用于沙性大的土壤, 或干硬的粘重土壤。普通土钻: 普通土钻使用起来也是比较方便的, 但它一般只是用于湿润土壤, 不适于很干的土壤,同样也不适用于砂土。另外普通土钻容易混杂,亦系其缺点。药品:无药品四、实验步骤(一)土壤样品的采集1、采样时间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 随季节的改变而有很大的变化。 分析土壤养分供应情况时,般都在晚秋或早春采样。同一时间内采取的土样分析结果才能相互比较。2、采样方法采样方法因分析目的和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别:(1) 土壤剖面样品。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必须按土壤发生层次采样。(2) 土壤物理性质样品。如果是进行土壤物理

4、性质测定,须采原状样品。(3) 土壤盐分动态样品。研究盐分在剖面中的分布和变动时,不必按发生层次取样,而自地表起每10cm或20cm采集一个样品。(4)耕层土壤混合样品为了评定土壤耕层肥力或研究植物生长期内土壤耕层中养分供求情况,采用这种方法。1)采样要求在采样时,要求土样有代表性,因此需多点取样,充分混合,布点均匀,混合样品的取样数量应根据试验区的面积以及地力是否均匀而定,通常为520个点,采样深度只需耕作层土壤020cm,最多采到犁底层的土壤,对作物根系较深的,可适当增加采样深度。2)采样方法A、选点与布点一般应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地形、前茬以及肥力状况, 分别选择典型地块采取混合土样,切

5、不可在废料堆或路边选点。混合样品实际上相当于一平均数。借以减少土壤差异,提 高样品的代表性。混合样品的点数:从理论上讲, 采样点愈多,构成混合样品的代表性愈高。 但是实际上 因为工作量的关系, 不容易达到理论上的要求。 一般小区试验可考虑 3至5点混合。为制定 大田合理施肥为目的的采样,地块面积小于 10亩时,可取5点左右;面积10至40亩,取 5至15点;面积大于40亩取15至20点混合构成混合样品,布点方法可用蛇形取样法。面积不大,比较方正,可采用对角线取样法;面积较大,形状方正,肥力不匀的地块可采用棋盘式采样方法(方格取样法);面积较大,形状长条或复杂,肥力不匀的地块多采用图1采样点分布

6、B、采土采集混合样品时,每一点采取的土样,深度要一致,上下土体要一致;采土时应除去地面落叶杂物。采样深度一般取耕作层土壤 20 cm左右,最多采到犁底层的土壤, 对作物根系 较深的土壤,可适当增加采样深度。采土可用土钻或小土铲进行。用土钻时一定要垂直插入土内。如用小土铲取样,可用小土铲斜着向下切取一薄片的土壤样品(图2),然后将土样集中起来混合均匀。量多时可用四分法弃去,取土样 1kg装入布袋或塑料袋,袋内外各放一标签,上面用铅笔写明编号、 采集地点、地形、土壤名称、时间、深度、作物、采集人等,采完后将坑或钻眼填平。土块图2小土铲采样图C、采样数量如果采来的土壤样品量太多, 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

7、土壤弃去,一般1kg左右的土样即够化学、物理分析之用。四分法的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弄碎混合并铺成四方形,划分对角分成四等份,取其对角的两份,其余两份弃去,如果所得的样品仍然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到所需数量为止。见图 3所示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图3四分法取样(二)、土壤样品的处理样品处理的目的是:(1)挑出植物残茬、石块、砖块等,以除去非土样的组成部分;(2)适当磨细、充分混匀,使分析时所称取的少量样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以减少称 样误差;(3)全量分析项目,样品需要磨细,以使分析样品的反应能够完全和一致;(4)使样品可以长期保存,不致因微生物活动而霉坏,引起性质的改变。土壤样品的处理包括风

8、干、去杂、磨细、过筛、混匀、装瓶保存和登记操作。A、风干和去杂从田间采回的土样,应及时进行风干。其方法是将土壤样品弄成碎块平铺在干净的纸上, 摊成薄薄的一层放在即阴凉干燥通风,又无特殊的气体(如氯气、氨气、二氧化硫等)、无 灰尘污染的室内风干,经常翻动,加速干燥。切忌阳光直接曝晒或烘烤。在土样半干时,须 将大土块捏碎(尤其是粘性土壤),以免完全干后结成硬块,难以磨细。样品风干后,应拣 出枯枝落叶、植物根、残茬等。若土壤中有铁镒结核、石灰结核或石子过多,应细心拣出称 重,记下所占的百分数。B、磨细和过筛物理分析时,取风干土样100200g,放在木板或胶板上用胶塞或圆木棍碾碎,放在有盖底的18号筛

9、(孔径1mm)中,使之通过1mm的筛子,留在筛上的土块再倒在木板上重 新碾碎,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全部通过为止。不得抛弃或遗漏,但石砾切勿压碎。留在筛上 的石砾称重后须保存, 以备石砾称重计算之用。用时将过筛的土样称重,以计算石砾重量百分数,然后将土样充分混合均匀后盛于广口瓶中,作为土壤颗粒分析及其它物理性质测定之用。化学分析时,取风干土样 100至200g,仔细挑去石块、根茎及各种新生体和侵入体, 再用胶塞或圆木棍将土样辗碎,使全部通过18号筛(1mm)这种土样可供速效性养分及交换性能、PH等项目的测定。测定土壤全氮、有机质等项目的样品,可用通过1mm筛孔的土样,用四分法或多点取样法取出样品约

10、50g,放入瓷研钵中进一步研磨,使其全部通过60号筛(孔径0.25mm)为止。如果需要测定全磷、全钾,还需 1mm 土样中同样取出约 20g, 磨细并使之全部通过 100号筛(孔径0.15mm),分别混匀后,装入广口瓶中。五、计算本试实验无需计算六、分析附表标准筛孔对照表筛号筛孔直径(毫米)筛 号筛孔直径(毫米)2.58.00350.5036.72400.423.55.66450.3544.76500.3054.00600.2563.36700.2172.83800.17782.381000.149102.001200.125121.681400.105141.411700.088161.18

11、2000.074181.002300.062200.842700.053250.713250.044300.59土壤学实验报告(实验二)填写日期: 201605教师评分实验课名称:土壤学实验学生班级: 15 级土地资源管理一班教师签名学生姓名:蒲家庆日期实验项目名称: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学号: 1512040006、实验目的进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有两个目的: 一是为了解田间土壤的实际含水情况, 以便及时进行播种、灌排、保墒措施,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或联系作物长相长势及耕作栽培措施,总结丰产的水肥条件。二是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是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二、实验原理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很多, 如烘干法

12、、 酒精燃烧法和中子测量法等, 其中烘干法是目前国际上土壤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 虽然需要采集土样, 并且干燥时间较长但是因为它比较准确,且便于大批测定,故为常用的方法。(一)烘干法方法原理将土壤样品放在105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求出土壤失水重量占烘干重量的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 包括吸湿水 (土粒表面从空气中吸取活动力强的水汽分子而成的一种水分)在内的所有水分烘掉,而一般土壤有机质不致分解。(二)酒精燃烧法方法原理本方法主要是利用酒精和水互相溶解和酒精在土中燃烧, 使其水分蒸发, 由燃烧前后土样的减重算出土壤含水量。酒精在土面上燃烧,在未达到燃点之前即将气化,使火焰与土面保持23cm 的距离,

13、此时土样温度约在7080 之间。但是,在火焰将熄灭前的几秒钟,火焰与土面接触,使土温上升到180200 以后温度很快地下降到8590 ,并缓慢地冷却。即使再度燃烧,土样最高温度也不会超过200220, 并且高温阶段的时间甚短,所以土样中的有机质及盐类损失甚微(有机质含量高于50g kg-1的样品不适用本方法)。据研究,本法较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率的差值一般在0.50.8%左右。用酒精燃烧法测定土壤含水量,全过程只需20 分钟,它是一种快速测定方法,很适合于田间进行。三、仪器与药品(一)烘干法铝盒、烘箱、干燥器、分析天平(感量 0.0001g)、土钻、小刀。(二)酒精燃烧法铝盒、分析天平(感量

14、0.0001g)、土钻、小刀、火柴、滴管、量筒( 10ml)、蒸发皿、酒 精偿度96%以上)。四、实验步骤(一)烘干法(1)将铝盒擦净,烘干冷却,在1/10000天平上称重,并记下铝盒号码( A)。(2)在田间取有代表性的土样(020cm) 20g左右,迅速装入铝盒中,盖好盒盖,带回室内(注意铝盒不可倒置,以免样品撒落),在天平上称重(B),每个样品至少重复测 3份。(3)将打开盖子的铝盒(盖子放在铝盒旁侧或盖子平放在盒下),放人 105c 2C的恒温 箱中烘68小时。(4)待烘箱温度下降至 50c左右时,盖好盖子,置铝盒于干燥器中30分钟左右,冷却至室温,称重(C),如无干燥器,亦可将盖好的

15、铝盒放在磁盘或木盘中,待至不烫手时称重。(5)然后,启开盒盖,再烘 3小时,冷却后称重,一直到前后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0.05g时为止(C)。(二)酒精燃烧法(1) 将烘干冷却的铝盒用 1/10000分析天平称重(A)。(2) 用铝盒称土样10g左右,注意操作迅速,取样均匀。称重( B)。(3) 用滴管向铝盒滴加酒精,至盒中呈现自由液面时为止(约用 7mL酒精)稍加振荡, 使土样均匀分布于盒中。(4) 点燃酒精(注意勿使火柴屑掉入土样中),经数分钟后熄灭,待土样冷却后,再滴 加酒精(23mL)进行第二次燃烧。一般情况下,样品经34次燃烧后,即可达恒重。然后称重(C),精确到0.01g。五、计算B

16、 C 一土壤含水量(水分) = B C 100C A式中:A 铝盒重(g);B 湿土加铝盒重(g);C干土加铝盒重(g)。实验数据实验组1实验组二燃烧(或烘干)以前的质量 (g)燃烧(或烘干)以后的质量(g)水分(g)六、分析(烘干法)(1)烘箱温度以105 c 2C为宜,温度过高,土壤有机质易碳化逸失。在烘箱中,一般土壤烘干6小时即可烘至恒重,质地较轻的土壤烘的时间可较短,约56小时即可。(2)干燥器内的干燥剂(氯化钙或变色硅胶)要经常更换或处理。变色硅胶在干燥时呈蓝色,吸湿后呈红色。如呈红色后,须重新放在烘箱中烘到蓝色再放回干燥器使用。(3)在计算时要以烘干土重为基数,因为:只有以烘干土重

17、为基数,才能给土壤水变化的清晰概念。例如:某一时期土壤含水量为20% (即烘干土重为 100g,湿土重为120g, 土壤水分重为120g-100g=20g)。在水分失一半后,则土壤含水量() =110100 100 10% ,恰好一半。100如以湿土为基数,则先后得出:120100110100 10016.67% 1009.09%120110得不出水分丢失一半的概念。化学分析换算要以烘干土重为基数。如计算土壤含NO3-N多少,取的是湿土进行分析,如何将湿土重换算成烘干土重?烘干土重湿土重一1 水分能使不同土壤的分析结果相互比较。因各地的土壤湿度不同,但烘干土的重量是不变的。(4)本法须进行三次

18、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以一位小数()表示,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1%。(5)本法测定本身的误差取决于所用天平的精确度和取样的代表性。所以,在田间取样时,需要注意取样点的代表性,在大范围内测定时需多点重复。(酒精燃烧法)(1) 土壤在铝盒中一般要用酒精燃烧三次。(2)在计算时要以烧干土重为基数,因为:只有以烧干土重为基数,才能给土壤水变化的清晰概念。化学分析换算要以烧干土重为基数。能使不同土壤的分析结果相互比较。因各地的土壤湿度不同,但烘干土的重量是不变的。(3)本法须进行三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以一位小数()表示,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1%。(4)本法测定本身的误差取决于所用天平的精确度和取

19、样的代表性。所以,在田间取样时,需要注意取样点的代表性,在大范围内测定时需多点重复。土壤学实验报告(实验三)填写日期:201605教师评分教师签名日期实验课名称:土壤学实验实验项目名称: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学生班级:15级土地资源管理一班学生姓名:蒲家庆 学号:1512040006一、实验目的土壤有机质既是植物矿质营养和有机营养的源泉,又是土壤中异养型微生物的能源物质,同时也是形成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明土壤的肥沃程度。因为土壤有机质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状。二、实验原理在加热的条件下,用过量的重铭酸钾一硫酸 (K2Cr2O7 H2SO4)溶液,来氧化土壤有

20、机 质中的碳,Cr2O-27等被还原成Cr+3,剩余的重铭酸钾(K2Cr2O7)用硫酸亚铁(FeSO4)标准 溶液滴定,根据消耗的重铭酸钾量计算出有机碳量,再乘以常数1.724,即为土壤有机质量。其反应式为:重铭酸钾一硫酸溶液与有机质作用:硫酸亚铁滴定剩余重铭酸钾的反应:K:Cr:O6FeSO4-h 7H :SOK:SO4-I- CF3(SO4)3*3Fe3(SO-03+7H2O三、仪器和药品仪器:分析天平(0.0001g)、硬质试管、长条腊光纸、油浴锅 、铁丝笼(消煮时插试管用 卜 温度计(0360C卜滴定管(25ml)、吸管(10ml)、三角瓶(250ml)、小漏斗、量筒(100ml)、角

21、匙、滴定台、吸水纸、滴瓶 (50ml)、试管夹、吸耳球、试剂瓶 (500ml)。 药品:四、实验步骤(1)取样,用分析天平称取过60号筛的风干土样0.3000g左右两份,分别于两根试管标中。(2)用10ml胖肚吸管吸取0.068mol/LK2Cr2O7标准溶液10ml二份,分别于二根试管中(空 白一根),把有土样的试管摇匀。二根试管分别加盖小漏斗。(起回流冷凝作用,减少蒸发量)(3)加热氧化:将加盖小漏斗的试管盛入铁丝笼中,待油浴锅中的石蜡温度升高到185C 190时,把铁丝笼放入油浴锅内,为使锅内的石蜡温度均匀和下降,并将温度保持在170C180c之间,需要将铁丝笼上下提起落下数次,以试管内

22、液体冒泡开始计时,沸腾五分钟后立即将铁丝笼提出蜡液面 (力求准确计时, 否则会影响分析结果), 立即将铁丝笼提出蜡液面,稍等片刻再将整个铁丝笼放在专用纸板上冷却。(4)待试管内的液体冷却后,用洗瓶中的纯水少量多次的将其分别洗入二个250ml A瓶中,洗液体积应控制在 60ml 70ml左右,(使溶液的酸度保持在23mol浓度之间)然后加邻啡罗咻指示剂3滴,用标准的0.2mol/LfeSO4进行滴定记录初读数。颜色由橙黄一草绿一深 绿一棕红(突变)即为终点,记录终读数(FeSO4)用量ml数,填写在实验报告中。五、计算有机质( g/kg ) =V0 表示 5ml0.8000N 标准重铬酸钾空白滴

23、定用去的硫酸亚铁溶液的毫升数;V 表示滴定待测液中过剩的0.8000N 重铬酸钾用去的硫酸亚铁的毫升数;m一表示风干土质量,0.2g;k一表示将风干土换算成烘干土的系数,为 1;0.8表示标准重铬酸钾的浓度;5表示加入的重铬酸钾溶液的体积;3表示1/4 碳原子的摩尔质量;1.1表示本方法只能氧化 90%的有机碳,因此乘以校正系数1.1 ;1.724表示土壤有机碳换算成有机质的经验常数。实验数据空白组实验组1实验组2河沙学校试验田的土壤学校试验田的土壤质里(g)0.20.20630.2305滴定FeSO4的用量 (ml)21.718.519有机碳()0.8580.648有机质()1.6331.2

24、66有机质(g/kg)16.26713.725有机质含量分级四级四级六、分析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有机质含量分级表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有机质 (%)4342 31 20.6 10.6根据公式推算和标准要求,可知学校经管楼右侧无作物种植的试验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适中,分属国家标准的四级,都属于中肥力土。土壤能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以及其他环境条件的。土壤中的这些物质和能量若能适时适量均匀地供应给植物, 并能协调各肥力因素之间的矛盾, 增强土壤本身和作物抵御外界不良因素能力,那么土壤的肥力就高。有机质经过风化分解,能够把原来固结在矿物中的一些养分元素,如钾、磷、钙

25、、镁等释放出来, 供植物吸收。 因此有机质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有机物质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通常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对土壤培肥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水分和空气影响土壤的热量状况,呼吸和水分养分状况。( 1 ) 95% 以上的氮素存在于土壤有机质中。同时,它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硫、钾、钙、镁、铁等营养元素,供给作物利用。另外,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和碳酸,能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 2 ) 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后, 能产生一种胶结土粒的物质, 可使小土粒粘结成球状的土团,适宜植物生长。( 3 )有机质分解后产生胶结物质,既有减少粘土的

26、粘性,改善其耕性和通透性的作用,又有改善砂土过分松散的性能。( 4 )耕层土壤含有机质多时,可使土壤疏松多孔,地表水容易渗入,同时由于有机质吸水力强,提高了土壤保水性能。( 5 )由于土壤有机质的吸附作用,能吸收和容纳各种养分物质,避免流失。同时,还可以缓冲由于施用化肥而产生的强烈的酸碱性变化,有利于作物生长。土壤学实验报告(实验四)填写日期: 201605教师评分教师签名 日期实验课名称:土壤学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土壤PH 值的测定学生班级: 15 级土地资源管理一班 学生姓名:蒲家庆学号: 1512040006、实验目的掌握测定土壤PH 的方法,从而理解PH 值是影响土壤肥力,土壤形成,土

27、壤属性的重要因素。二、实验原理以电位法测定土壤悬液pH ,通用 pH 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此二电极插入待测液时构成一电池反应, 其间产生一电位差, 因参比电极的电位是固定的, 故此电位差之大小取决于待测液的 H+ 离子活度或其负对数pH 。因此可用电位计测定电动势。再换算成 pH ,一般用酸度计可直接测读 pH 。三、仪器和药品仪器: :phs-2 型酸度计, pH 玻璃电极,搅拌棒,烧杯药品 pH4.00 的酸氢钠溶液, pH9.18 标准缓冲溶液, pH6.86 溶液。四、实验步骤1称土:称取1mm的风干土样25g,置于25ml烧杯中。2浸提;用量筒取 25ml无二氧化

28、碳的蒸储水,加入烧杯中。3搅拌:用玻璃棒搅拌约 1分钟,静置半个小时左右,澄清。4测定:用PH玻璃电极的球插到悬液下面,轻轻摇动,使电极电位达到平衡,随后将甘汞电极插到清夜中,按下读数开关进行PH值测定。五、计算实验数据质里(g)25.0926颗粒大小(mm)1PH值6.06温度(C)22.7六、分析实验结果:227c温度下的土壤pH值为6.06 分析;土壤呈中性,土壤取于西昌学院北校区 经管社科楼右侧的试验田中。用后仔细清洗,防止被测液粘附在电极上而污染电极。 清洗电极后,不要用滤纸擦拭玻 璃膜,而应用滤纸吸干,避免损坏玻璃薄膜、防止交叉污染,影响测量精度。缩短测量时间, 用后仔细清洗,操作

29、过程中避免酸碱蒸汽进入。土壤中富含多种矿物和有机质, 在环境中受到降水量的和温度的影响,土壤溶液中的酸、碱反应不同,会导致土壤中PH值得不同。土壤固相相处于平衡的土壤溶液中,通过氧化还原缓冲等作用, 调节土壤中的酸碱度达到平衡,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长影响很大,因此可以种植和土壤酸碱度相适应 的作物和植物。土壤学实验报告(实验五)填写日期: 201605教师评分教师签名 日期实验课名称:土壤学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土壤速效磷的测定( NaHCO3 法)学生班级: 15 级土地资源管理一班 学生姓名:蒲家庆学号: 1512040006一、实验目的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随着土壤类型、 气候、施肥水

30、平、灌溉、 耕作栽培等条件的不同而异。 实验室常采用化学速测法, 影响化学速测法的因素包括: 提取剂和种类; 水土比例;震荡时间; 温度的影响; 通过土壤速效磷的测定, 有助于了解近期内土壤供应磷的情况,为合理施用磷肥及提高磷肥利用率提供依据。二、实验原理石灰性土壤由于大量游离碳酸钙存在,不能用酸溶液来提取速效磷,可用碳酸盐日勺碱溶液。 由于碳酸根的同离子效应碳酸盐的碱溶液降低碳酸钙的溶解度, 也就降低了溶液中钙的浓度, 这样就有利于碳酸钙盐的提取。 同时由于碳酸盐的碱溶液, 也降低了铝和铁离子的活性,有利于磷酸铝和磷酸铁的提取。此外,碳酸氢钠溶液中存在着氢氧根、碳酸氢根、碳酸根等阴离子有利于

31、吸附态磷的交换, 因此, 碳酸氢钠不仅使用石灰性土壤, 也适用于中性和酸性土壤中速效磷的提取。待测液用钼锑抗混合显色剂在常温下进行还原,使黄色的锑磷钼杂多酸还原成为磷钼蓝,进行比色。三、仪器与药品250ml)、容量瓶(50ml)、吸管。1、主要仪器:往复震荡机、分光光度计或光电比色计、天平、三角瓶(2、试剂配制:(1) 0.5M NaHCO3M提液(2)无磷活性炭(3)铝睇抗混合显色剂(4)磷(P)标准溶液(5) 7.5N硫酸铝睇储存液四、实验步骤1、称取通过18号筛的风干土样 5g(精确到0.0001g)于200ml三角瓶中,加入 0.5M碳酸氢 钠溶液100ml,再加一角勺无磷活性炭,塞紧

32、瓶塞,在震荡机上震荡30分钟(振荡机速率为每分钟150180次),立即用滤纸过滤,滤液承接于 100ml三角瓶中。2、吸取滤液10ml (含磷量高时吸取 2.5 5ml,同时应补加 0.5M碳酸氢钠溶液至10ml) 于50ml量瓶中,加7.5N硫酸铝睇混合显色剂 5ml,利用其中多余的硫酸来中和碳酸氢钠, 充分摇匀,排出二氧化碳加水,定容至刻度,在充分摇匀(最后的硫酸浓度为0.65N)。3、30分钟后在光电比色计用红色滤光板比色,或用72型分光光度计比色(波长660nm),比色时须同时做空白测定。4、磷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吸取5Ppm磷标准溶液0、1、2、3、4、5ml于50ml量瓶中,每一量瓶

33、即为0、0.1、0.2、0.3、0.4、0.5ppm磷,再逐个加入 0.5M碳酸氢钠10ml和7.5N硫 酸一一铝睇抗?1合显色剂5ml,然后同待测液一样进行比色。在对半数纸上绘制成曲线。五、计算1.数据记录实验组数据:组别土样重/g添加物0.5mol/LNaHCO3 溶液/mL震荡时间/min震荡时间/min吸光度A10未处理活 性炭10300.04122无磷活性 炭10300.07032无磷活性 炭10300.05242无磷活性 炭10300.08352无磷活性 炭103062无磷活性 炭1030吸光度标准曲线测量数据:磷系列标准液P / (科 g/mL )0.00.10.20.30.40

34、.50.6吸光度A0.0000.0500.1120.1630.2340.2950.3412.数据处理4 5-35-25150 o_mo-2o_,lo.00 6 Afi线性恨值】咫/rnLI0 3根据吸光度标准曲线测量数据绘制如上标准曲线并计算出回归方程。方程为A=0.575 p将 A=0.041、0.052、0.070、0.083 代入方程,得 p =0.071、0.090、0.122、0.144。土壤中有效磷(P)含量(mg/kg)=式中:p一从工作曲线上查得待测液P的质量浓度(Wg/mL)V一显色时溶液定容的体积50 (mDD1为分取倍数,浸提液总体积/吸取浸出液的体积mL烘干土质量(g)

35、依据该公式计算出实验组有效磷(P)含量(mg/kg):组别土样重/g添加物0.5mol/LNaHCO3 溶液/mL震荡时间/min吸光度A有效磷(P)含量(mg/kg)有效磷 (P)含 量级别12未处理 活性炭40300.0417.100中22无磷活 性炭40300.0709.000中33无磷活 性炭30300.0526.100中42无磷活 性炭60300.08315.000高土壤速效磷分级 (0.5mol/L NaHCO3)土壤速效磷(mg/kg)土壤后效磷供应标准10高(不缺磷)六、分析本次实验采用0.5mol.L-1NaHCO3法对土壤的速效磷进行测定,为了探究活性炭是否含 磷以及水土比

36、例不同两个因素对有效磷提取的影响。总的来说,本次实验的方法相对得当, 实验数据可靠性较高。活性炭含磷无异于浸提剂含磷,如浸提剂中含有磷,将影响对土壤中磷的浸出,浸提剂中磷的含量增加,磷的浸提量将减少,如浸提剂含量在1075g ( 50mL ) 条件下,浸出的 磷量仅为无磷时的 50%98%,将严重影响测定值。本实验中实验组1 (加入未处理活性炭)和组2 (加入无磷活性炭)最终测出的有效磷含量分别为7.1mg/kg和9mg/kg。组1有效磷含量测定值为组2测定值的78.9%,符合理论值,也论证了浸提剂是否含磷对有效磷提取的 影响相当大,含磷将会严重影响到测定值。这提醒和要求我们采用活性炭脱色时,

37、必须采取无磷活性碳脱色。如采用含磷活性碳脱色,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甚至无法测定数值。如土 壤滤液不脱色,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对含 磷量高的影响不大,对含磷量低的影响较大。由于市场销售的活性炭大部分含磷,直接用作脱色剂会使试验结果产生误差,须用NaHCO刷HCl进行浸?处理,再用蒸储水冲洗直至无 磷方可使用。由于对含磷活性炭处理步骤繁杂,且不易处理完全,使用含磷活性炭会给测定 结果带来误差。水土比是对有效磷采用本次实验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本实验还探究了水土比例对有效磷提取的影响,实验组2、3、4分别为水土比例 20:1、10:1、30:1

38、的3个组,而2、3、4组的有效磷含量测定值分别为9.0mg/kg、6.1mg/kg、15.0mg/kg ,从数据可以分析出,水土比例越大,有效磷含量测定值越高,说明一定范围内,水土比例越大, 对有效磷的提取越有利,而且影响幅度很大。因为提取过程中磷的再固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因素,水土比例的增大,不仅能增加磷的溶解,而且能减少磷的再固定,故水土比例的不同,测定结果会相差很大。 但是同时需要注意到一点,提取有效磷的过程中,克服非有效磷的溶解是方法成败的关键,因此水土比例不能太大,若水土比例太大,会导致非有效磷的溶解, 导致测定结果不可靠。该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1 .加入活性炭的目的是为了吸附溶液中其他杂色的影响,避免对最后比色时蓝色造成 干扰。2 .活性炭应购买无磷活性炭。新购进的活性炭应做空白试验,检验有无磷存在。3 .提取有效磷的过程中,克服非有效磷的溶解是方法成败的关键,因此水土比例不能 太大。4 .震荡时间不能太长。严格控制在30min左右。5 .定容时碳酸氢钠与水、铝睇抗显色剂形成大量气体二氧化碳,为防止液体外溢,应 边定容边摇动。6 .提取和显色过程受温度的影响很大,一般应控制在室温20-25 C下进行。7 .为确保土壤测定值的准确性,铝睇抗显色剂的存放时间在室温下为24h,在28冰箱中可贮存一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