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第一课 教案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6393787 上传时间:2021-10-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应用文写作第一课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应用文写作第一课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应用文写作第一课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应用文写作第一课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文写作第一课 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题第一章 绪论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节时间目的要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技能目标、思考目标)了解应用文起源与发展;应用文写作定义、作用;理解应用文写作基本原理;深刻理解应用写作的种类和特点;内容分析(重点、难点、关键)重点:应用文写作定义、种类、特点;难点:应用文写作表达方式与写作要求;关键:课前可以通过讲故事、谈感受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人们传播信息的方式和手段更加多元化。有声的信息传递和无声的写作相辅相成。写作不仅仅是作家、新闻记者、文化工作者的专有名词,它也是每个社会成员必备的技能之一,如今,网络

2、个人日志、博客论坛、网友评论、自由写作等都成为人们发表观点、表达情感、叙述故事、沟通交流的应用平台。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应用写作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广泛。 我们在学习具体的文体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提出本课学习的相关要求、学习的方法及考试的形式)二、讲授新课 应用文起源与发展 应用文有它产生、发展的过程,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其内容和形式来看,是原始应用文的雏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产生,除了民间的应用文日兴丰富外,国家机关等适应公务需要的应用文发展更快。如周代的尚书文告、秦代的制诏谕奏,汉代的表疏律令、魏国的简牍署书,唐宋的图

3、籍表册、明清的史册文翰都是应用文。此外,书信、书契、碑碣志铭、法律条例等也是应用文。历史上不少优秀的应用文,如:李斯谏逐客书、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贾谊的论积贮疏、诸葛亮的出师表、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等。 应用写作概念 文字的出现,结束了“结绳纪事”的原始方式,人类进入了用文字表达自己在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中所见、所闻、所感的新阶段。 什么是写作?“写”用笔在纸或其它东西上表述思维的成果;作是制作。即创造精神产品文章。写作是将思维和语言文字联结在一起的精神劳动,其成果就是文章。 写作分为两大类:一是文学创作,如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二是实用写作,又称应用文写作。应用文重要“应用

4、”二字上。因此应用文写作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在处理公务和日常生交往中产生的社会性认识和书写实践活动。 应用文写作的作用 1交流思想经验、互通信息、联络情感的作用 2起到凭证性的作用3广告宣传的作用4提供和保存一些历史资料应用文写作的种类与特点种类:一般性应用文、事务性应用文、日常应用文;特点:实和性、惯用的格式。有特定的对象和行文目的;有较为固定的写作格式;有较强的时效性;语言要朴实、简明、准确;(应用文的六个特点:实用性、针对性、时效性、真实性、程式性、平实性)应用文表达方式与写作要求叙述、说明、议论、1材料绝对真实;2、主题专一显露;3、结构完整眉目清楚;4、文字准确简明扼要;5、政策明确风格庄重;三、总结本课知识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应用文写作定义、社会功能、演变发展;重点了解应用文写作的种类、特点;四、巩固知识 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答疑:应用文写作的种类、特点;五、布置作业 整理笔记; 给亲友写一篇介绍开学情况的书信板书设计 第一章 绪论 应用文起源与发展 应用文写作的种类与特点 应用写作概念与作用 种类:一般性应用文 应用 事务性应用文 日常应用文 写作:将思维和语言文字 特点:实用性、惯用的格式联结在一起的精神劳动教学后记综合评价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