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计划书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6391650 上传时间:2021-10-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2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计划书(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 初步选择梁、板的截面尺寸1板的尺寸除满足承载力、刚度、裂缝宽度要求外,尚应满足施工要求。板厚取hlo/40;按施工要求,一般楼板厚度不少于60mm,密肋板厚度不少于50mm,工业建筑楼板厚度不少于70mm,本设计楼板厚度选80mm。2 次梁截面尺寸:次梁高度取h=(1/201/15)lo,宽度取b=(1/31/2)h。本设计次梁截面尺寸选b*h=200*450mm2。3主梁截面尺寸:主梁高度取h=(1/151/12)lo,宽度取b=(1/31/2)h。本设计主梁截面尺寸选b*h=300*600mm2。一、 在计算书上绘出结构平面布置图在计算书上画出图二,并标注出柱、主梁、次梁和板的名称(

2、或编号),布置上板、次梁和主梁的计算单元及荷载的取值范围.图一三、板的设计本设计采用单向板整浇楼盖,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对多跨连续板沿板的长边方向取1米宽的板带作为板的计算单元。1 计算简图(见图三) 计算跨度 边跨:取l01=ln+h/2, lo1=ln+a/2两式取较小值 中间跨:lo=ln边跨与中间跨计算跨度相差若不超过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本设计为九跨连续板超过五跨按五跨计算内力。g+q图二2 板的荷载计算(见表一) 板的荷载计算表 表一荷载种类荷载标准值(KN/m2)荷载分项系数荷载设计值(KN/m2)永久荷载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80mm厚现浇板自重15mm厚板

3、底抹灰0.420.261.23.19小 计(g)2.661.23.19可变荷载(q)71.39.1总荷载(g+q)9.6612.29 3 板的内力计算 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后,各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系数值按图四采用,各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按式M=(g+q)l02计算。图三板一般均能满足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要求,所以只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计算B支座负弯矩时,计算跨度取相邻两跨的较大值。板的弯矩计算见表二。 板的弯矩计算表 表二截面边跨中M1B支座MB中间跨中M2、M3中间支座MC弯矩值(KNm)M=(g+q)lo22.93-3.622.49-2.844 板的配筋计算(见表三) b=1000mm,h

4、o=h-20=60mm。各截面配筋计算过程见下表,中间板带内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M2、M3及Mc应降低20%,计算结果应填在表四括号内。5绘制板的配筋施工图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板的配筋图按1:100的比例绘制在2#图纸上。 板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表 表三截 面边跨跨中(1)第一内支座(B)中间跨中(2)、(3)中间支座(C)边板带(中间板带)边板带(中间板带)M(KNm)2.933-3.6212.4891.99-2.845-2.276X=ho-(ho2-2M/fcb)1/24.265.33.62.864.133.28X0.35ho(mm)4.26215.3213.6212.86214.13213

5、.2821As=fcbx/fy(mm2)241.4300.3204162.1234185.9选配钢筋(实配As)58(252)68(302)58(252)48(201)58(252)48(201)AsPminbh0.00236bh(mm2)188.8188.8188.8188.8188.8188.8四、 次梁的设计 1 次梁计算简图 计算跨度 边跨:l01=ln+a/2, l01=1.025ln两式取较小值 中间跨:l0=ln次梁采用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本设计次梁仅为五跨,按五跨连续梁计算内力。边跨与中间跨计算跨度相差不超过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次梁的构造简图如图五所示,计算简图

6、如图六所示。图四g+q图五2 次梁荷载计算(见表四) 次梁荷载计算表 表四荷载种类荷载标准值(KN/m)荷载分项系数荷载设计值(KN/m)永久荷载由板传来5.321.26.384次梁自重1.851.22.22梁侧抹灰0.191.20.228小 计(g)7.361.28.832可变荷载(q)141.318.2总荷载(g+q)21.2527.0323 次梁内力计算(见表五)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后,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系数值、剪力系数值按图六采用。(图六见附表图一)截面M1=-MBM2=M3Mc截面VAVB左VB右弯矩值(KNm)M=(g+q)l02102.23667.056-76.636剪力值V=(

7、g+q)ln77.001102.66893.6664 次梁配筋计算(1)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次梁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取h0=415mm。次梁翼缘计算宽度取bf=l0/3,bf=b+Sn两式较小者。次梁跨中截面按bfhffc(h0-hf/2)M式判别T形截面类型。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表见表六。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表 表六截 面边跨跨中(1)第一内支座(B)中间跨跨中(2)中间支座(C)M(KNm)102.236-102.23667.056-76.636X=ho-(ho2-2M/fcb)(mm)121.21121.2174.59686.633X0.35ho121.21145.

8、25121.21145.2574.596145.2586.633145.25As=fcbx/fy(mm2)962962592687选配钢筋(实配As)418(1017)418(1017)216+118(657.5)218+116(710.1)AsPminbh0.002bh(mm2)180180180180(2)次梁按仅配箍筋进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表见表七。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表 表七截 面边支座A第一内支座B左第一内支座B右中间支座CV(KN)77.001102.66893.66693.666V0.25fcbho(KN)77.001246.925102.668246.925

9、93.666246.92593.666246.925V0.7ftbho(KN)77.00173.787102.66873.78793.66673.78793.66673.787选配箍筋肢数、直径100.6100.6100.6100.6ASV=nASV1(mm2)8888S1.25fyv ASVh0/(V-0.7ftbho)(mm)0106111141114实配钢筋间距S(mm)200200200200Psv=nASV1/bSPsvmin=0.24ft/fyv0.13%0.13%0.13%0.13%5 绘制次梁的配筋施工图由于次梁的各跨跨度相差不超过20%,且q/g3,次梁纵筋的截断可直接按教材

10、的次梁配筋构造要求图布置钢筋。次梁配筋图按1:50、剖面图按1:20的比例绘制在2#图纸上。五、主梁的设计主梁的荷载较大,且结构的重要性超过板和次梁,为保证主梁具有足够的可靠性,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1 主梁计算简图 计算跨度 边跨:取l01=ln+b/2+a/2,l01=1.025ln+b/2两式较小值 中间跨:l0=ln+b主梁计算跨度相差小于10%,计算内力时可采用等跨连续梁的弯矩及剪力系数。主梁构造简图如图七所示,计算简图如图八所示。(见附表图二、图三) 2主梁荷载计算 为简化计算,将主梁自重折算成集中荷载,并作用在次梁位置。主梁荷载计算见表八。主梁荷载计算表荷载种类荷载标准值(

11、KN/m)荷载分项系数荷载设计值(KN/m)永久荷载由次梁传来48.5761.2240.854主梁自重7.81.29.36主梁抹灰0.531.20.64小 计(G)56.9061.268.29可变荷载(Q)141.318.2总荷载(G+Q)70.90686.493 主梁内力计算 (1)弯矩M=K1Gl0+K2Ql0,式中系数K1、K2由教材附录3中相应的系数可查得。应先将Gl0及Ql0值计算出来,在计算Gl0及Ql0值时将B支座计算跨度取相邻两跨的平均值。 根据Gl0及Ql0值及相应的K1和K2系数可求得各跨中及支座弯矩值,主梁弯矩值计算见表十。主梁弯矩计算表项次荷载简图K/M1K/MBK/M

12、2K/MC(1)0.244/71.37-0.267/-77.960.067/19.53-0.267/-77.96(2)0.289/160.81-0.133/-73.87-0.133/-73.74-0.133/-73.87(3)-0.044/-24.48-0.133/-73.87-0.200/-11.08-0.133/-73.87(4)0.229/127.42-0.311/-172.42-0.070/-94.42-0.089/-49.43组合项(1)+(2)232.18-151.83-54.21-151.83(1)+(3)46.89-251.83-90.55-151.83(1)+(4)198.2

13、9-250.38-74.89-127.39(2)剪力V=K3G+K4Q,式中系数=K3、K4教材附录3中相应的系数可查得。根据G及Q值及相应的K3和K4系数可求得各支座左、右剪力值,主梁剪力值计算见表十一。主梁剪力计算表项次荷载简图K/VAK/VB左K/VB右(1)0.733/49.84-1.267/86.161.000/68(2)0.866/104.02-1.134/-136.220(4)0.689/82.76-1.311/157.481.222/146.79组合项(1)+(2)153.86-222.3868(1)+(4)132.668.32214.79注:项次(3)的活荷载布置对任何支座截

14、面均不产生最大剪力,故不必计算。4 主梁配筋计算(1)主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取h0=600-35=565mm,翼缘计算宽度bf=l0/3,bf=b+Sn两式较小者,主梁跨中截面按bfhffc(h0-hf/2)M式判别T形截面类型。主梁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取h0=h-80=600-80=520(两排钢筋)。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表见表十二。(2)主梁按仅配箍筋进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主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表十三。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表 表十二截面边跨跨中(1)支座(B)中间跨跨中(2)M(KNm)318.32-344.33176.01h0(mm)520520520x=h0-(h02-2M/fc

15、b)1/2(mm)23.01192.912.07X0.55h0符合符合符合As=fcbx/fy(mm2)19.722961005选配钢筋(实配As)196426131140AsPminbh=0.002bh(mm2)符合符合符合主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表 表十三截面VAVB左VB右V(KN)112.6181.7156.4h0(mm)5205205200.25fcbh0(N)0.251.010.0310630=457.5KNV截面满足要求0.7ftbh0(N)0.710310630=1323KN选配钢筋肢数、直径、间距6250 双肢6250 双肢6250 双肢Psv=nASV1/bSPsv,min=0

16、.24ft/fyv0.11%0.11%0.11%Vcs0.7ftbh0+1.25fyvASVh0/S13231000+1.25210244630/250=1381.21KNVCSV符合符合符合5 主梁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 由次梁传给主梁的集中荷载为:F=G+Q优先采用附加箍筋,本设计按每侧设置5根、直径同主梁抗剪箍筋,间距取S=80mm,然后按实nmAsv1fyvF=G+Q验算附加箍筋是否能够承担次梁传给主梁的集中荷载。 若附加箍筋不足以承受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再按式F2fyAsbsin+nmfyvAsv1计算所需附加吊筋的面积。6 绘制主梁的配筋施工图 由于主梁是重要构件,主梁纵筋的截断需按弯

17、矩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图确定,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基本上是面向施工单位,对绘制主梁配筋施工图进行简化,主梁纵筋的截断需不按弯矩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图确定,主梁纵筋的截断以及其他钢筋的设置要求按图十构造尺寸绘制。主梁上部架立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小于钢筋受拉的锚固长度la,架立钢筋与负弯矩钢筋的搭接长度取150200mm。下部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las12d,伸入中间支座的锚固长度lasla。 主梁配筋图按1:50,剖面图按1:20的比例绘制在2#图纸上。附 表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9):参考文献【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建设团队.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2】王建伟,郭遂安。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1.1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