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研究报告:文化现代化的影响力评价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6279371 上传时间:2021-10-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科学院研究报告:文化现代化的影响力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科学院研究报告:文化现代化的影响力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科学院研究报告:文化现代化的影响力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中国科学院研究报告:文化现代化的影响力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科学院研究报告:文化现代化的影响力评价(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化现代化的影响力评价文化现代化是现代文化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的复合过程,是不同国家追赶、达到和保持文化变迁的世界前沿地位的一种国际互动。文化影响力与国际文化互动紧密相关,提高文化影响力、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创造力是文化现代化的主要政策目标。文化影响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现代化的成就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文化现代化的定量评价的一个评价指标。文化现代化的影响力,简称为文化影响力。文化影响力既是一个国家通过国际文化互动对国际环境施加的实际影响的大小,也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在文化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与国际文化互动的强度和国家参与程度有关。文化影响力与国家“软实力”的关系紧密;在一定程度上,文化影响

2、力评价可以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一种衡量方法。关于国际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目前没有统一定义和标准评价方法。基于文化现代化研究的需要,我们进行简化的文化影响力评价。一、文化影响力的评价模型文化影响力是国际影响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国际影响力可以分为主观影响力和客观影响力。目前,主观影响力和客观影响力都没有统一定义和标准评价方法。一般而言,主观影响力是国家对国际环境的主观和潜在影响的总和,可以通过社会调查获得基本数据,然后进行评价;客观影响力是国家对国际环境的客观影响的总和,可以通过客观的统计数据进行评价。文化影响力评价,可以借鉴客观影响力的评价方法,进行客观的文化影响力评价。1、文化影响力的评价方法文

3、化影响力评价是国际影响力评价的组成部分。国际影响力评价原理适用于文化影响力。(1)文化影响力的评价原理首先,国际影响力的评价原理。国际影响力没有统一定义。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认为,国际影响力是一个国家通过国际互动对国际环境施加的实际影响的大小。国际影响力是国家对世界的作用力,它必然受到世界的反作用力。所以,某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大小,既与她的国家实力、国家能力和国家参与度有关,也与国际环境对她的反作用力(国际约束力)有关,还与国际互动的过程有关。一般而言,国际影响力可以分为客观影响力和主观影响力。客观影响力是国家在不同领域对世界的客观影响,与国家的客观国力和客观国力的运用正相关;主观影响力是

4、国家在不同领域对世界的主观和潜在影响,与国家的国际声望和国际地位正相关。从操作角度看,客观影响力指国家不同领域对世界的客观影响的总和,客观影响力指数等于客观影响力的相对大小,等于客观影响力的评价指标的影响指数的加权平均值。其次,文化影响力的评价原理。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对世界文化市场和文化生活的客观影响的总和。对世界文化市场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来源于文化市场竞争,间接影响与文化资源竞争相关。对世界文化生活的影响同样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与文化贸易(文化市场影响)相关,间接影响与文化资源和文化环境相关。文化资源影响文化贸易和文化生活。文化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

5、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国民素质等;文化环境不仅影响文化生活,而且影响文化贸易。如果把与文化市场竞争相关的影响力简称文化市场影响力、把与文化资源竞争相关的影响力简称为文化资源影响力、把与文化环境相关的影响力简称为文化环境影响力,那么,文化影响力可以大致分解为三个部分:文化市场影响力、文化资源影响力和文化环境影响力。文化影响力评价衡量一个国家对世界文化市场和文化生活的三个基本方面的影响大小文化市场、文化资源和文化环境影响(图4-3)。文化影响力评价的原理是: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对世界文化市场和文化生活的客观影响的大小;文化影响力指数等于文化市场影响力、文化资源影响力和文化环境影响力的相对水平的

6、加权平均值,等于参与评价的文化指标的影响指数的加权平均值(表4-22)。文化影响力评价是一种相对水平评价。表4-22 文化影响力评价的概念模型假设和推论主要的内容主要假设假设一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对世界文化市场和文化生活的客观影响的大小假设二文化影响力与文化市场影响力、文化资源影响力和文化环境影响力正相关假设三世界文化影响力的总和为100,国家的文化影响力等于它占世界影响力总和的比例假设四存在一个标杆国家,它的文化影响力的各项指标位居世界第一假设五标杆国家的文化影响力等于它的影响力占世界影响力总和的比例假设六标杆国家的各项文化指标的影响指数为100假设七标杆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指数等于各项指标的影

7、响指数的加权平均值,等于100假设八文化影响力是相对的,可以通过与标杆国家的比较来衡量 主要推论模型一某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的单个指标的影响指数等于它的数值与标杆国家数值相比的相对值模型二某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指数等于参与评价的文化指标的单个指数的加权平均值2、文化影响力的评价指标和权重首先,文化影响力的评价指标。文化影响力与文化市场影响力、文化资源影响力和文化环境影响力正相关。文化影响力的评价指标可以从文化市场、文化资源和文化环境三个方面选择。其次,文化影响力评价的权重。文化市场影响力是直接的影响力。文化资源影响力和文化环境影响力是间接的影响力。直接影响力和间接影响力的权重可以设计为60:40。

8、文化资源影响力和文化环境影响力的权重可以设计为20:20。文化影响力的评价指标包括3个二级指标(文化市场影响力、文化资源影响力和文化环境影响力)和15个三级指标(表4-23)。二级指标权重设计为:文化市场:文化资源:文化环境 = 60:20:20。表4-23 文化影响力的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二级指标(S)权重三级指标(T)指标含义单位2005年标杆值文化市场影响力60文化贸易份额文化贸易/世界文化贸易%14.9文化商品贸易份额文化商品贸易/世界文化商品贸易%17.4文化服务贸易份额文化服务贸易/世界文化服务贸易%23.1国际旅游收支份额国际旅游收支/国际旅游收支总和%15.4国际旅游人次份额出入

9、境旅游人次/出入境旅游总人次%7.39文化资源影响力20世界文化遗产份额国家的世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总数%4.65图书出版种类份额图书出版种类/世界图书出版种类%18.6电影产量份额电影产量/世界电影产量%19.4宽带网普及率用户/千人用户/千人252电视普及率电视/家庭%100文化环境影响力20民主化程度政治环境,民主化指数指数3.51劳动生产率经济环境,GDP/劳动力美元101921国际移民份额社会环境,国际移民/世界移民总数%20.2森林覆盖率生态环境,森林面积/国土面积%73.9国民文化素质教育环境,大学普及率%90注:民主化指数 = (2 + IVA),IVA(发言权和问责度指数)是

10、世界银行的治理指标的一个指数(World Bank, 2001)。IVA的数值范围为(-2 +2)。民主化指数和IVA的数值越大,民主化程度越高。3、客观影响力的评价模型文化影响力评价包括三级评价:单项指标影响力评价、分类指标影响力评价、文化影响力综合评价。评价的标杆值(Benchmark)为某项指标的当年最大值或最高水平值。文化影响力评价的基本模型为:Cij = 100 ( Tj / Tjb)Cis = Cij / nCCI = (Ws Cis)/100其中,Cij为j号指标的影响指数,j为指标编号,Tj为j号三级指标的实际值,Tjb为j号三级指标的标杆值;Cis为二级s类指标的影响指数,n

11、为s类指标的三级指标个数;CII(Cultural Influence Index)为文化影响力指数,Ws为s类指标的权重。文化影响力指数衡量一个国家对世界文化市场和文化生活的三个方面的影响大小文化市场、文化资源和文化环境影响。文化影响力评价是相对的,评价结果受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的影响比较大,需要谨慎对待。文化影响力是国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主要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指数利用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表1-25),我们开展了世界131个国家19902005年文化影响力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不同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指数的差距非常大。当然,由于有些国家和年份缺少统计数据,特别缺少文化产业数

12、据,这种评价只有参考意义。1、文化影响力指数的世界排名2005年,文化影响力指数位居世界前10名的国家是: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中国、加拿大、日本、比利时(表4-24)。文化影响力指数排世界后10位的国家是:阿塞拜疆、尼日尔、毛里塔尼亚、乌兹别克斯坦、海地、埃塞俄比亚、布隆迪、卢旺达、厄立特里亚、乍得。莱索托的文化数据不全。表4-24 文化影响力指数的世界排名国家指数排名19901995200020051990199520002005美国79.079.581.281.41111德国62.756.958.065.12222英国45.342.642.950.04443法国57.7

13、55.743.947.33334意大利39.037.141.644.05655西班牙32.830.834.340.591076中国30.829.328.739.71111107加拿大37.938.937.336.86568日本36.735.731.532.87789比利时26.725.425.031.414131310瑞典24.823.227.330.616161111荷兰31.631.128.828.5109912韩国22.825.726.427.621121213俄罗斯35.733.424.626.9881414奥地利24.424.223.926.617151515瑞士25.924.823

14、.026.515141816芬兰23.021.121.825.519201917澳大利亚23.022.723.125.220171718挪威19.918.720.724.926232019丹麦19.118.219.123.427242320注:世界排名为有数据国家的排名。许多国家没有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统计数据,本表只有参考意义。2、文化影响力指数的亚洲排名2005年文化影响力指数位居亚洲前10名的国家是:中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新加坡、以色列、泰国、科威特、沙特阿拉伯(表4-25)。3、文化影响力指数的国际结构2005年,根据文化影响力指数的大小,可以把国家分成四组。其中,文化影响力指

15、数的世界强国有11个,约占国家样本数的8%;中等强国有14个,约占11%;初等强国有43个,约占33%;世界弱国有62个,约占48%(表4-26)。在19902005年期间,文化影响力指数的国际结构相对稳定(表4-26),但也有一些变化。例如,初等强国比例下降,世界弱国比例上升等。在19902005年期间,文化影响力指数世界排名的变化比较大。2005年与1990年排名相比,排名上升的国家有49个,排名不变的国家有5个,排名下降的国家有72个。在过去15年里,大约有11%的文化影响力的世界弱国升级为初等强国,7%的初等强国升级为中等强国,14%的中等强国升级为世界强国(表4-27)。4、文化影响

16、力指数的国际差距在19902005年期间,文化影响力指数的国际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表4-28)。其中,绝对差距有所扩大,相对差距有起伏但在缩小,变异系数有起伏但在下降。三、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指数1、中国文化影响力指数的国际地位2005年,中国文化影响力指数约为40,世界排名第7位,亚洲排名第1位(表4-29)。根据文化影响力指数的国家分组标准(表4-27),2005年中国文化影响力指数为世界强国水平。表4-29 中国文化影响力指数的世界排名1990199520002005中国文化影响力指数30.829.328.739.7中国文化影响力指数的世界排名1111107中国文化影响力指数的亚洲排名222

17、1国际对照文化影响力指数的世界前沿水平79.079.581.281.4注:世界排名为中国在有数据国家中的排名。2、中国文化影响力指数的发展趋势在19902005年期间,中国文化影响力指数从31上升到40,提高了9点;中国文化影响力指数的世界排名从第11位上升到第7位,上升了4位;中国文化影响力指数的亚洲排名从第2位上升到第1位(表4-26)。根据文化影响力指数的国家分组标准,1995年和2000年中国文化影响力指数为中等强国水平,1990年和2005年中国文化影响力指数为世界强国水平。这些结果显示,中国文化影响力虽然有波动,但呈上升趋势。3、中国文化影响力指数的国际差距在19902005年期间

18、,中国文化影响力指数的国际差距在缩小(表4-30);中国与世界前沿水平的差距,从48缩小到42。在19902000年期间,中国与世界前沿水平的差距,从48扩大到53;在20002005年期间,中国与世界前沿水平的差距,从53缩小到42。4、中国文化影响力指数的结构变化在19902005年期间,中国文化影响力指数有较大提高;其中,文化市场影响力指数提高了40%,文化资源影响力指数提高了10%,文化环境影响力指数提高了30%(表4-31)。2005年,中国文化资源影响力指数的表现好于文化市场影响力指数,文化市场影响力指数的表现好于文化环境影响力指数。由此可见,改善文化环境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一个关键

19、因素。表4-31 中国文化影响力指数的结构变化19901995200020052005/1990中国文化影响力指数30.829.328.739.71.3世界排名1111107中国文化市场影响力指数29.229.224.641.11.4中国文化资源影响力指数56.649.559.762.61.1中国文化环境影响力指数9.59.510.112.71.3本章小结本章利用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机构的有关统计数据,定量评价了131个国家19902005年期间的文化生活现代化指数、文化竞争力指数和文化影响力指数。评价结果显示,(1)文化现代化可以进行定量评价,但这种评价必须非常谨慎和适度;(2)文化生活现代化指

20、数、文化竞争力指数和文化影响力指数的国际差距是非常明显的,而且国际结构相对稳定;(3)在19902005年期间,文化生活现代化指数呈现一定收敛性,国际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4)文化竞争力指数和文化影响力指数的变化有所不同,文化竞争力指数的国际差距在波动,文化影响力指数的国际差距有所扩大;(5)中国文化影响力指数的表现好于文化竞争力指数,文化竞争力指数的表现好于文化生活现代化指数,但文化生活现代化指数的增长比较快(表4-32)。根据评价结果可以推论,目前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是提高文化生活现代化水平和文化竞争力。表4-32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三个指数的比较19901995200020052005/1990中国文化生活现代化指数4.16.29.811.62.8世界排名77695757中国文化竞争力指数23.120.220.222.21.0世界排名22232724中国文化影响力指数30.829.328.739.71.3世界排名1111107注:世界排名为中国在有数据国家中的排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