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土家设计方案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6278229 上传时间:2021-10-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酉阳土家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酉阳土家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酉阳土家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酉阳土家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酉阳土家设计方案(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3酉阳土家八千方案设计说明一、 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酉阳土家八千2 建设地点:重庆市酉阳县3 建设规模:规划总用地面积143559.0, 总建筑面积196537.4 m。二、 基地简介1.区域关系本项目位于重庆市酉阳县,原酉阳县麻纺厂片区,该片区位于县城区内的城南,紧邻县城新建设的城东大道,与县消防大队、县电信局相邻,交通便捷,处于城区,是高速公路下道进入城区的必经之路,周边环境较好。2自然条件本地块为山地地形,背靠翠屏山,依山而建,建设具有土家风情特色的现代人文社区。地块内中间部分地势较平坦,东、西、北三面环山,视野开阔。3. 交通状况 本地块位于重庆市酉阳县城南,紧临新建设的城东大道,

2、为建设中的高速公路下道进入城区的必经之路,交通状况较好。三、 设计依据与原则1、设计依据1) 酉阳县规划部门批准的红线图2)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BGJ0045-95)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BGJ16-95)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7) 重庆市及酉阳县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条例8) 其他现行国家及地方规范。2、设计原则1) 有利于分区分期发展的原则。2) 维护现有系统完整性的原则。3) 面向用户的原则。4) 以人为本,考虑和尊重人性,体现人文主义的关怀。四、 规划指导思想1.

3、生态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规划师在住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关注代际公平的问题, 节约能源,减少消耗,降低环境影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2. 社会观社会发展给不同层次、背景的人们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机会,加速了社会分层,随着社会分层的日益明显,相同或相近层次的人们对住区的选择有着相近的要求,并以彼邻为居做为择屋的一个前提条件,使“同质同居,异质异居”的现象日益突出,而这一现象又促使社会某些问题突出,如不同层次的人们缺乏沟通和理解,缺少对彼此的尊重。因此,在本规划中,力图消除这一社会现象,使不同层次的人们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居住环境,同时不同层次的住户共处于一个规划范围内,通过组织合理的流线和社区公建的规划布置和

4、使用、公共活动空间的设置,促使不同住户交往而彼此理解相互尊重,共同拥有这片青山绿水的家园。3. 美学观方案通过规划对场地进行景观再塑造,通过对点、线、面景观要素和环境形态美学的意象要素道路、区域、边界、节点、标志进行明确的划分和组织,并且融合当地风俗文化,运用现代的手法还原民俗建筑。同时组织和控制主要视线通廊,营造建筑物与城市共构的天际轮廓线,使人工景观溶入自然景观之中,使环境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3 市场观本项目立足树立城市新地标,形成酉阳核心区域的一知名品牌。规划注重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与基地的完善结合,使建筑物的走势和基地呼应,并照顾到每一户的采光及景观。通过利用合理设计和妥善分区,使投资方

5、在各方面节省资金,缩短工程进度。环境设计因地制宜,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作好景观文章。五、 建筑设计1. 总体布局方案结合本地块地形的特性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筑依山而建,通过道路有效连接山上山下的建筑,并各自组成组团。以围合的方式组合建筑。由民俗文化广场引入小区的一条景观中轴线,使两边的建筑与山势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住宅布局考虑到朝向、采光、通风及景观等多方因素,充分考虑住宅的多样性,点式高层、花园洋房、联排别墅、双拼别墅、独栋别墅、酒店、商业等,根据具体的位置布置不同的住宅。商业通过民俗文化广场与市政道路有效连接,将商业的氛围营造得非常浓厚。2. 功能分区根据现场的地形,本项目分为三个地块。

6、一号地块为:土家文化、风情住宅区,主要由高层建筑和民俗文化广场构成;二号地块为:山地别墅区,有花园洋房、联排别墅、独栋别墅;三号地块:旅游、酒店区,特色酒店、风情别墅分布其间。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医务室等社区配套设施,主要设置于1号地块。3.交通系统组织1) 车行道路: 地块沿建筑四周布置消防环形车道,中庭设置消防应急车道,消防回车场,为高层提供消防通道。2) 人行交通: 沿中轴线将小区内部和民俗广场有效的连接起来。1号地块两侧分别设有观光电梯与2号3号地块连接,为居民提供快捷的出行方式。4. 绿化系统组织结合建筑的布局形式,形成非常开阔的小区集中景观。利用消防通道和建筑的关系形成错落有致的

7、竖向景观。5. 建筑形体本项目由高层住宅(27层),多层花园洋房、联排别墅、独栋别墅,多层酒店等建筑构成。项目地块分为三个区,设置民俗广场步行街和商业广场,打造城市的休闲商业中心。在建筑造型手法方面主要考虑建筑所处位置为城市中心地段,应尽量考虑周边建筑及城市视线感官,故本项目所采用的外里面色彩为白、灰色系,局部穿插褐色百叶及构架,使建筑即挺拔、稳重又不失活跃。6. 结构设计61 设计依据6.1.1.本工程结构设计遵照下列现行标准、规范、规定及规程:(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3)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

8、T 50105-200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8)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200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J 50017-2003)(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6.1.2基本风载:风载0.35KN/m2.6.1.3地震烈度:6度,地震加速度为0.10g,地震分组为第组。6.1.4建设方的有关

9、要求。6.1.5其他相关法规和标准。6.2 结构设计6.2.1结构型式:框剪结构.6.2.2抗震设防类别:丙类;6.2.3结构安全等级:二级;6.2.4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6.2.5抗震设防烈度:6度,抗震措施:6度。6.2.6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组.6.2.7抗震等级:二级。6.2.8主要结构材料:混凝土C40-C25,钢材HRB400, HRB335,HPB235和CRB550。七、给排水设计1. 设计依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给排水设计手册建筑给水排水

10、设计手册建设师提供的有关资料由业主提供的原始资料2. 工程概况本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96537.4平方米,由住宅区、山地别墅及旅游、酒店等组成,地下设置东西车库及设备房。3. 给水(1)用水量用水标准:住宅:200L/人d K=2.5别墅:300L/人d K=2.0办公:50L/人班 K=1.5宾馆:350L/人d K=2.5道路及绿化:2L/m2d最大用水量约为2320m3/d,小时最大用水量:196.3m3/h(2)水源本工程属指定水厂的供水范围,水厂供水标高约750m,小区进水在南面城市道路接入,管径分别为DN200mm。(3)给水系统建筑层数标高低于740m采用市政压力供水,以上标高采用

11、二次增压供水,4. 排水(1)排水制度:采用生活污水和雨水分流制。(2)排水量污水量:按生活给水量的90%计算。雨水量:按重庆市暴雨公式计算,即:q=2822(1+0.7751gp)/(t+12.8p0.076)0.77(升/秒公顷)其中P=2年,地面径流系统取0.7。(3)雨污水均采用暗管(沟)组织排放,污水管管径为d300mmd400mm,雨水管管径为d300d600mm,分别排入市政雨污水管。5. 污水处理在地块内集中设置1座污水处理站。本工程拟采用污废水合流排出,雨水单独排入室外雨水沟,污废水经生化池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下水道。电梯井,泵房及地下汽车库设集水坑,收集后排除。八、电气设计8

12、.1、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9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平、剖面图。8.2 设计范围本设计包括项目内的10KV/0.4KV变电

13、站、各建筑的供配电、照明、防雷接地、有线电视系统、自动电话系统和本专业范围的消防设计。8.3 供电电源8.3.1负荷分类:除建筑内消防设备、应急、疏散照明为一、二级负荷外,其余均为三级负荷。8.3.2在本项目设10KV开闭所一座,电源由城区一路10KV电力电缆引来,再用10KV电力电缆放射向设在各组团的四座10KV/0.4KV变电站供电,各变电站用380V/220V低压电缆向区域内各栋建筑供电。另外在各变电站设柴油发电机作为一、二级负荷的备用电源。8.4 供电指标各建筑照明按单位指标法计算,其各项指标如下:住宅 :50W/m2;别墅:100W/m2;车库:10W/m2 ; 设备用房 :20W/

14、m2 ;商业:60W/m2 ;办公:50W/m2 ;宾馆:60W/m2。本项目变压器安装计算容量为:6950KVA。8.5 功率因素补偿 采用自动控制的低压电容器成套装置在变电站230/400V母线上集中补偿,补偿后使0.38KV侧功率因素达到0.9以上。8.6 电能计量本小区计量分为商业、动力、居民用电三大类。商铺、居民设一户一表,计量表集中设在电气井内。动力用电在变电所集中计量,其他分设计量表(由供电部门确定)。8.7 电力电力、照明配电线路的配电电压为220/380V,三相电力设备的电压为380V,单相为220V,照明电压为220V,安全电压为24V或12V。变电站引出的线路均采用YJV

15、22-1KV电力电缆,电力电缆线路沿电缆沟或电缆桥架敷设,穿越道路及入户时穿钢管保护。低压配电屏引至各用电点,采用放射式或树干式供电方式。8.8 防雷、接地本项目建筑物多层按三类防雷建筑物考虑防雷保护措施,高层按二类防雷建筑物考虑防雷保护措施,在屋顶女儿墙设避雷带;利用建筑物柱内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利用基础及地梁的钢筋作接地体,每根引下线应与接地体焊接为一整体,以形成良好的电气通路。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电气设备安全保护接地、弱电设备接地及其他需要接地设备,均共用一个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采用TN-C-N系统。 为防雷电波沿线路侵入损坏设备,低压进出线全部采用埋地电缆,

16、其金属外皮、钢管等在入户端接地。8.9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根据小区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国家有关防火规范,本工程需设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火灾紧急广播及对讲系统。8.10 有线电视系统 项目有线电视系统接入市有线电视网络。 从区域外引入一根有线电视光钎电缆引入项目前端箱,再分配至小各区各栋建筑物有线电视终端盒,用户电平要求:755dB。8.11自动电话系统 由区域外引入2根HYA2000X2X0.5市话电缆。经交接箱分配后,通过电信管网引至各栋建筑物,每套住宅设计一对电话进户线在客厅和主卧室各设计一个电话用户盒。8.12宽带网

17、络系统从区域外引入一根光缆引入小区弱电设备机房,再分配至小区各栋建筑物,每套住宅设计一个宽带接口。九、节能设计在本项目设计中,各专业均采取了相应措施以节约能源。9.1. 建筑节能本项目总体布局中的建筑选用合适的建筑体型系数和窗墙比,尽量争取较多的房间有较好的朝向,减小进深,并有利于开窗和组织好自然通风。屋顶采用保温隔热构造,采用水泥聚苯板保温隔热层。9.2. 给排水节能9.2.1生活水泵采用变频方式。9.2.2尽量利用市政压力供水9.2.3采用UPVC排水管,生活给水采用PPR管9.3电气节能照明采用节能灯具,供电设备采用节能型设备。9.4空调节能措施9.4.1分体空调器采用变频空调器,同时过

18、渡季节采用全新风运行。9.4.2所有空调均采用高效、低能耗产品。十、建筑消防设计10.1 设计依据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10.2 工程概况及防火等级 本项目中高层建筑防火等级均为I类高层住宅,10.3 消防设计原则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规设计10.3.1 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10.3.2确保在火灾出现时人员及时的安全疏散,10.3.3 防止火

19、灾的扩大和蔓延,10.3.4维持建筑防灾的性能。10.4 总图消防 本项目为山地建筑,高层建筑位于地势较平缓的区域,设置了环形消防车道,能到达每栋高层建筑,且每栋高层周边均设置了消防扑救场地,满足消防扑救的要求。花园洋房及别墅等多层建筑依山而建,环山车道到达每栋建筑,满足消防需要。10.5 建筑消防10.5.1 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1级,建筑材料均需达到相关消防等级要求,并具备相关合格证。10.5.2 按规范设置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和防火分区。10.5.3 合理的设计消防通道,选择最优化的路线,作为逃生通道。10.5.4 配合相关专业设置消防设备的消防系统。10.6 消防给水10.6.1设计范围建

20、筑红线范围内的消防设计,包括室内外消火栓灭火系统、室内自动喷淋系统设计。 10.6.2消防水源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资料,在该地块的南面有一条市政给水管,在这条主管道上设置2个DN200的接口供给该工程用水。10.6.3消防用水量按规范要求消防用水按最大一栋建筑设计,本工程28F建筑选择。因此该工程的消防用水量初步选择为:室外消火栓用水量15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20 L/s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用水量30 L/s 10.7 室外消防系统 分别从市政给水管引出二条DN200mm的给水管,绕建筑物敷设成环状,本工程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0/s,在火灾延续时间内不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因此在消防贮水池内贮备室内

21、外消防水量。 在室外给水环管上按不超过120m间距设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型号SS150-1.6。10.8 室内消火栓系统 高层建筑均采用临时高压系统,在失火时分别由各自消防泵供给各系统的用水。多层建筑采用常高压给水系统,10.9 自动喷淋给水系统 在地下车库内设置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该系统危险级别按规范属于中危险级,设计喷水强度为8L/minm2,设计工作面积为160m2,喷头最不利工作压力为0.1Mpa。按以上规定和喷头布置计算出系统的设计流量为30L/s。10.10 高位水箱 在高处屋顶设置消防水箱1座,水箱贮存初期10min消防用水量均为12m310.11 消防贮水池 在负一层设备层内

22、设有消防贮水池(储水量为468立方米)室内消防贮水池贮备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和自喷系统在火灾延续时间内的消防水量。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10.12 管材及施工 本工程消火栓系统采用焊接钢管,焊接,焊缝处加强防腐处理;自动喷淋管道DN80mm 采用丝扣连接,DN80mm采用沟槽式连接施工,管材采用镀锌无缝钢管。10.13 气休灭火 在发电机房和储油间、配电房内设置七氟丙烷灭火系统。10.14 建筑灭火器 本工程根据,在公共部位,消防控制中心内,均设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级别5A。10.15 消防电气10.15.1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组成及保护等级确定根据小区建筑性质,建筑物有多层

23、、别墅、宾馆、一类高层居住建筑,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确定为一级消防保护等级。消防系统采用控制中心报警形式。消防中心设在某栋高层建筑首层,对整个小区火警进行监视。该系统由控制中报警控制器、区域报警控制器、火灾探测器、事故广播、灯光报警器、手动报警器、火警电话、联动设备等组成。10.15.2 设备选择及设置地下车库、设备用房分别设感温、感烟探测器;高层住宅电梯前室及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走廊等处设感烟探测器;在上述各处走廊及出口设手动报警按钮、火警电话、灯光报警器等。住宅电梯前室设手动报警按钮和火警电话插口。10.15.3 消防联动及控制要求当小区任意一处发生火灾时,消防中心接受火警信

24、号,并经确认后,联动相关设备:启动喷淋泵,消火栓泵,送、排烟风机;关闭失火区防火卷帘门;打开正压送风和地下室的排烟补风;手动切断火灾区非消防电源;接通事故广播、声光报警器、疏散标志灯;消防电梯自动返回首层;消防中心接收设备动作返回信号。重要消防设备(如消防泵、消防风机等)除采用总线模块联动外,另设多线直接手动控制。10.15.4 消防设施电源供给及接地 消防设施由变电所及发电机配电屏分别提供电源,采用双电源末级配电箱自动切换供电,报警系统另配备UPS后备电源。消防系统接地与小区建筑其它接地共用接地体,接地电阻 R1.10.15.5 应急、疏散照明车库、设备用房、住宅楼梯间、电梯前室、走廊设自带

25、电源的应急照明灯,在车库、商场疏散通道、出入口及楼梯间设自带电源的疏散指示灯。应急、疏散照明电源供电时间不少于30min。十一、防排烟通风设计1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2建筑专业及相关专业提供的基础资料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97)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2设计内容1地下室及车库的通风及防排烟设计2建筑前室和防烟楼梯间的防排烟设计3系统设计发电机房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地下车库和设备用房不满足自然排烟面积的房间采用机械排烟。所有住宅防烟楼梯间及合用前室采用自然排烟。合用前室开窗面积不小于3 m2,防排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小于2m2。4、天然气设计小区居民总户数为1732户,日用气量按每户每日1.5m3计,配套公用建筑用气量按居民生活用气量的10%计。日用气总量为2858m3。小区内天然气供气来自市政中压天然气管,经调压箱降压后低压天然气分别送至各用气点。小区内天然气管道管径为D1083。调压设备设于住宅入口一侧。十一、 经济技术指标项目图片程翔收集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