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6264510 上传时间:2021-10-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案(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案为全面完成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规定的各项指标,根据山东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农业技术推广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鲁财农指201397号)和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特制定本方案。一、目的意义日光温室蔬菜产区由于常年连作,管理技术参差不齐,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等问题,使土壤条件恶化,病虫害发生加重,导致蔬菜的产量、质量和效益不稳定,已经影响到日光温室蔬菜的可持续发展。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的大面积示范与推广,对于解决目前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上的突出难题,提升我省日

2、光温室蔬菜栽培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蔬菜产品的安全有效供给,保障生态环境友好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主要技术内容(一)主推技术内容1选用结构优良棚型及设施材料。推广应用山东型、等结构性能优良、抗风能力强的日光温室;选择透光性好、长寿、消雾、无滴EVA膜或PO膜;选用保温效果好、防雨雪的保温被,提高保温效果;采用自动卷帘机及微滴、微喷灌设施,减轻劳动强度,控制棚内温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2选用优良品种。选用符合目标市场需要,耐低温、耐弱光,品种优良的日光温室专用蔬菜品种。3采用集约化育苗技术。采取穴盘集约化育苗技术,根据蔬菜种类不同,选择适宜规格的穴盘,选用或配制专用基质

3、,选择优质适宜的嫁接砧木,改进嫁接方法和工艺。加强苗床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管理,培育适龄壮苗。4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量施用化肥,增施优质有机肥、生物菌肥、微肥等,降低面源污染,改善产品品质。利用现有的微灌系统,把微灌和施肥结合起来,利用微灌系统中的水为载体,在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实现水肥一体化利用和管理,使水和肥料在土壤中以优化的组合状态供作物吸收利用。5推广科学的土壤消毒技术。采用石灰氮或棉隆等进行土壤处理技术,防治土传病害,减轻连作障碍。(1)石灰氮消毒技术。在7、8月份闲置季节,在棚内开沟,每亩铺施细碎的作物秸秆10002000公斤,再撒施石灰氮,起

4、垄,灌水后用地膜覆盖,再盖严棚膜,闷棚1520天,提温杀菌。(2)棉隆处理技术。土壤深翻30厘米,土壤湿度保持在60%70%,亩铺施有机肥5000公斤、均匀撒施棉隆30公斤左右,旋耕后及时覆盖无破损农膜,封闭消毒2030天,可有效杀灭土壤中线虫、病原菌、害虫及杂草种子。揭膜后,透气7天以上,进行正常农事操作。土壤消毒后,配合施用“凯迪瑞”、“多利维生”等进行土壤修复,或冲施“大田园1号”等提高作物根系活力,增强抗逆性。6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防治病虫害。(1)农业防治。采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轮作等农业防治方法,减少病虫害的发生。(2)物

5、理防治。在棚内距地面11.5米设置黄板和蓝板,分别诱杀蚜虫和蓟马,减少病害传播;在日光温室出入口,或者在日光温室四周通风口,铺设防虫网,棚内悬挂电子杀虫灯等,有效防止害虫进入。(3)生物防治。采用丽蚜小蜂天敌、武夷霉素、浏阳霉素、苦参碱等生物措施防治病虫害。(4)化学防治。使用高效安全的化学药剂,如氟吡菌胺霜霉威、嘧菌酯、噻虫嗪等,防治日光温室蔬菜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以及白粉虱、蚜虫等病虫害。(二)集成技术内容1引进筛选品种。引进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西葫芦、西瓜、甜瓜等蔬菜新品种,通过试验和示范,筛选抗病性能强、品质优、产量高、适合日光温室栽培的优良品种。2开展减量施

6、肥试验。针对不同蔬菜作物,开展减量施肥试验,筛选并推广投入少、效益高的最佳施肥量。3引进筛选药剂。引进35种符合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的药剂,在日光温室蔬菜上进行试验,筛选出防治效果突出、使用安全的药剂,在项目区进行推广应用,减少农药用量。4完善集成配套技术。通过试验示范,完善集成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配套技术规程,并在项目区大面积示范推广。三、实施地点、规模及任务(一)实施地点。在济南市历城区、济南市中区、济阳县、淄川区、枣庄市市中区、山亭区、台儿庄区、东营区、广饶县、河口区、潍坊奎文区、青州市、寿光市、济宁市任城区、荣成市、沂南县、沂水县、德城区、陵县、平原县、夏津县、东昌府区、聊城经

7、济开发区、滨城区、博兴县、定陶县等26个县(市、区)组织实施,共31个基层实施单位。(二)实施规模及任务目标。每个项目区各安排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样板棚10个,核心示范区100亩,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推广5000亩以上,培训县、乡技术人员和种植户200人次以上,发放技术资料3000份以上,较非项目区平均亩增产800公斤以上,农药、化肥减少用量15%以上,亩增收1200元以上。四、任务分工(一)省农技推广总站1制定总体实施方案。根据项目下达的任务目标,制定本项目总体实施方案,明确实施规模、任务目标和职责分工等。2组织技术培训。邀请有关专家,编写培训教材,针对关键技术内容,对项目区县、

8、乡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共培训120人次。3召开现场观摩会议。在韭菜生产管理关键环节,选择组织实施较好的项目区,召开现场观摩会议。4做好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前期,组织力量对项目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导。中期,检查项目的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同时,根据生长季节,组织专家对项目区进行巡回指导。5做好测产验收。组织有关专家或委托市级蔬菜技术推广部门,对各项目区进行测产,形成测产报告。根据项目进度情况,及时进行验收,形成项目验收报告。6开展绩效考评。按照办法的要求,从组织保障、工作推动、资金使用、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开展自评。同时,委托项目县农业主管部门做好农户问卷调查。根据项目承担单位的自评情况,对

9、各项目区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价。(二)基层实施单位1制定实施方案。根据省级总体方案的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任务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确保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顺利完成。2落实实施区域。将项目任务指标分解,具体落实到相关的乡(镇)、村。3开展技术培训。组织对县、乡农技人员和示范户进行技术培训,培训200人次以上。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举办技术讲座。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3000份以上。4做好物化服务。按照试验示范的需要,为示范户落实品种、专用膜、功能性肥料、药剂等物资和补助费用。5健全实施档案。根据生产进程,做好相关的生产和技术记载。按照进度安排,建立项目工作台帐。建全项目资金使

10、用台账,做到专款专用。6做好测产验收。配合省、市推广部门,及时做好项目的检查、督导和测产、验收工作。7进行绩效评价。项目完成后,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按照办法的要求,从方案制定、组织实施、资金使用、项目管理、项目成效等方面做好项目自评,并及时上报自评报告等相关资料。五、资金用途项目资金严格按照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鲁财农200741号)要求进行使用,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实行专账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一)省级项目资金用途本项目省级资金20万元,主要用于省级总体方案制定、技术培训和指导、检查督导、总结验收及绩效评价等。具体如下:1省级总体方案制定和项目部署费3万元。主要用于省级

11、总体方案的制定、论证,召开项目部署会议等。2技术培训费8万元。主要用于组织专家编写培训教材,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举办技术培训班等。3召开现场观摩会议5万元。在葱姜蒜优质安全生产技术项目区组织全省各市(县)技术推广人员进行观摩和交流。4技术指导和检查督导费2万元。主要用于组织专家到各项目区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督导。5总结验收和绩效评价费2万元。主要用于项目结束后,对整个项目工作进行总结,组织专家进行测产验收,对各项目区实施总体情况进行绩效评价。(二)基层实施单位项目资金用途济南市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济南市市中区农业科技产业园管理委员会、淄博市淄川区蔬菜局、枣庄市山亭区省农科院试验站、枣庄市市中

12、区有蔬园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青州市蔬菜工作站、济宁市任城区蔬菜服务中心、沂南县蔬菜发展局、沂水县高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平原县百通庄园有机蔬果种植合作社、德州世纪风园艺科技创新有限公司、聊城市东昌府区昌冠大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滨州康源蔬菜有限公司、博兴县蔬菜办公室、定陶县蔬菜服务中心等单位的项目资金30万元;济南市历城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济南和顺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济阳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枣庄市台儿庄区经作站、东营市康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广饶县健士富硒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东营市河口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潍坊万邦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寿光农圣庄园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沂南县马牧池乡农业综合服务

13、中心、德州鑫茂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陵县东方蔬菜专业合作社、聊城市东昌府区于集镇萃琳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聊城市爱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荣成市宏润农业种植有限公司、夏津县雷集镇同脉有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单位的项目资金20万元。项目资金主要用于:1技术培训、现场观摩费58万元。主要用于组织专家编写培训教材,举办技术培训班,召开现场观摩会等。2技术指导费56万元。主要用于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开展技术咨询,对种植户进行田间指导等。3生产资料及小型仪器购置费46万元。用于购置试验示范用种子、农膜、肥料、药剂及小型仪器等。4示范基地补助费35.5万元。主要用于劳务费、示范地租赁等物化补助。5宣传推介费

14、11.5万元。主要用于树立标识牌、拍摄专题片、撰写宣传资料、跟踪报道等。6总结验收和绩效评价费23万元。主要用于邀请专家对项目区进行测产、验收和绩效评价,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总结等。六、进度安排(一)2013年1011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进行项目部署。(二)2013年12月。落实试验、示范区域,分解示范推广任务。(三)2013年11月2014年5月。举办技术培训班,安排相关试验,开展技术指导,召开现场观摩会议。(四)2014年27月。分阶段、分作物组织进行测产,研究制定技术规程,开展检查、调度、督导。(五)2014年58月。开展典型调查,做好宣传报道、验收总结、绩效考评工作。七、保障措施(一)

15、加强项目组织管理。成立由省农业厅分管厅长为组长,厅财务处、科技处、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统一部署、解决项目实施中经费的落实、组织协调、项目的督导、检查验收等工作。成立由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为组长、有关蔬菜专家及项目县(市、区)技术骨干为成员的技术小组,负责制定和落实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召开观摩会议、组织技术人员外出参观学习、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总结等工作,做好项目的技术支撑。(二)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合理可行的总体实施方案。指导各项目区按照总体实施方案的要求,分解细化任务目标,制定出针对当地实际、可操作性强

16、的具体实施方案。(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为加强项目的管理,将建立项目技术人员指导培训制度、专家巡回指导督查制度和项目实施区域技术人员量化考核制度。同时结合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和综合考评机制,在项目区建立绩效考评机制,与年终评先评优等挂钩,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在项目实施中采取“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明确项目负责人和联系人,强化责任,便于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及时调度和督导,确保按时完成项目的各项任务指标。(四)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模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是大力开展各项技术培训。组织相关专家精心编写培训教材,举办省级培训2次,使各项技术落实到位;二是创新培训模式,结合生产实际有针对

17、性地开展专题培训。(五)加强宣传,扩大项目影响力。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多种媒体,加强项目的宣传推介。同时,在项目核心示范区要统一建立项目标牌,标明项目规模、目标、关键技术、技术负责人、工作责任人等,进一步扩大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六)建立健全实施档案。为保证项目实施工作具体化和制度化,项目承担单位要对项目的实施活动和环节进行全程记录,收集保存好图片、文字、影像等资料,归档整理,建立全程的工作、技术文字和电子档案。(七)抓好资金管理。严格按照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加强资金管理,按照项目预算使用资金,实行专账支付,建立资金管理档案。(八)强化检查督导。省农技推广总站会同有关市农技推广部门,在关键环节做好检查督导和技术指导,强化中期调度。项目承担单位要及时上报项目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九)做好验收总结。项目结束前,省农技推广总站组织专家或委托市级推广单位对各单位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测产和验收,形成测产报告和验收报告。实施单位在此基础上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形成项目总结报告,同项目实施情况统计表、相关影像、图片、照片等上报省农技推广总站。(十)开展绩效评价。项目完成后,按照办法的要求,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基层实施单位做好项目自评,及时报送自评报告。省农技推广总站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抽查和农户回访,并负责编写自评和考评报告,及时上报省财政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