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及税法差异的表现形式与政策取向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6262720 上传时间:2021-10-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及税法差异的表现形式与政策取向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及税法差异的表现形式与政策取向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及税法差异的表现形式与政策取向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及税法差异的表现形式与政策取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及税法差异的表现形式与政策取向(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及税法差异的表现形式与政策取向 摘要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目的、遵循的原则不同,有时对同一经济行为或事项做出不同的规范要求,使得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产生了差异。本文分析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的表现形式,差异对双方的影响及适度协调的政策取向。关键词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税法差异协调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由计划经济的统一到现代市场经济的分离。随着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双方差异扩大。那么,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存在哪些差异?差异对金融企业有哪些影响?差异是应扩大,还是应缩小?明确这些问题对金融企业会计和税收征管都是十分必要的。一、金融企业会计制

2、度与税法差异的表现1. 关于资产方面的差异(1) 资产减值准备。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允许企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抵债资产减值准备)。其中贷款损失准备和抵债资产减值准备是金融企业特有的。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计入企业的费用、支出,冲减企业利润。税法只承认坏账准备,对其他的各项减值准备均不予承认。贷款损失准备。会计制度和税法的计提比例不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比例会计制度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只是做了原则性规定。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贷款本息的偿还情况、抵押品的市价、担保人的支持力度和

3、金融企业内部信贷管理等因素,分析其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金融企业按会计制度规定多提的呆账准备金不允许在税前扣除;实际发生的呆账损失,按规定报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应先冲抵已在税前扣除的呆账准备,不足冲抵部分,可据实在税前扣除。抵债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制度规定“金融企业取得抵债资产时,按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和已确认的利息作为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银行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银行可回收的抵债资产,经评估后的折价金额若确实高于债权并由银行支配的部分,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而低于债权的部分,可作为呆账按规定核销。抵债资产变现与折价金额的差额,按财产转让的有关规定

4、处理。会计制度按账面价值,税法按公允价值。两者对抵债资产的计价标准不同。会计制度规定“金融企业应当在期末对抵债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抵债资产实质上已经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计提的抵债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税收法规规定,企业计提的抵债资产减值准备不允许在税前扣除。(2) 待处理财产损益。金融企业不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待处理财产损益,对盘盈、盘亏资产,不论是否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都要在年末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企业在期末处理的待处理财产,经企业申报,税务机关核准后才可以在税前列支。(3) 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税法规定纳税人可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计

5、算,采取直线折旧法。2. 关于费用方面的差异(1)营业外支出。金融企业违法违章经营的罚款及被没收财产的损失;托欠税款的滞纳金、罚款支出;各种非国家规定赞助支出以及对外捐赠支出,在会计核算时全部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冲减企业利润。税法规定:对金融企业支付的滞纳金、罚款等不允许在税前扣除;“金融、保险企业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支出在不超过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1.5的标准以内的可以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予扣除”。(2)工资及三项费用。金融企业发放的工资及按工资计提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和工会经费等项目,会计上按实际发生额计入成本费用。税法按计税工资及按计税工资标准计提的三项费用允许税前扣除。(3)

6、开办费。金融企业的开办费,会计制度规定应当在开始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经营当月的损益。税法规定“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开办费,应当从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分期扣除。月营费”3. 关于所有者权益方面的差异(1) 接受资产捐赠。金融企业接受的捐赠资产,会计上作为所有者权益计入资本公积。税法规定:企业接受现金捐赠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于接受的非现金资产捐赠,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2) 债权人放弃债权。会计制度规定债权人豁免的债务作为所有者权益计入资本公积。税法规定作为其他收入并入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二

7、、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的成因1.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的目的不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全面、完整地反映和监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现金流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公允、有用的会计信息。让投资者或广大债权人以及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资产的真实性和盈利的可能性。税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税负,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运用税收杠杆调控经济。两者目的不同是会计制度与税法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2.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遵循的原则不同会计制度与税法的目的不同,会计制度与税法对有关业务处理遵从原则不同。金融企业为了稳健经营、规避风险,在会计

8、处理上,特别注重谨慎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施。税收法规执行的是法定原则和据实扣除原则。强调的是该经济行为已经发生。例如,会计根据谨慎性原则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税法原则上不承认。因为按会计制度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是对未来的损失或费用进行估计,是会计人员凭借职业判断对会计事项做出估计。既然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进行估计,其损失不是实际发生。所以,税收法规对这些会计估计事项不允许在税前扣除。如果允许在税前扣除,等于国家税收承担了纳税人的经营风险。原则的差异导致会计和税法对有关业务的处理方法不同,二者对会计事项的处理方法不同,必然会产生差异。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目的、遵循的

9、原则不同,对收益、费用、资产、负债等的确认时间和范围也不同。对同一经济行为或事项做出不同的规范要求。金融企业会计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确认收益、费用、资产、负债、利润。税法按税收法规确认收益、费用、利润等。必然会导致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产生差异。有的税受现金捐赠学次计入开始经营当月的损益。三、差异对双方的影响1. 对金融企业的影响金融企业会计遵循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进行账务处理,纳税时按税收法规进行调整,由于存在大量的政策差异,增加了企业财务核算成本和税收遵从成本;有些差异复杂难懂,计算烦琐,纳税调整困难,造成一些纳税人无意识违反了税法规定,可能少缴税款。如果少缴税款,面临被罚款

10、的风险;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可以得出:应纳税所得额远远大于企业会计利润,造成金融企业税负加重,持续经营能力下降,影响金融业的竞争力。职能是微观经济的范畴。金融企业会计主要主要税行业税收政策是但其基本格局没有大的变化。2. 对税务部门的影响由于存在大量的政策差异,有的企业有可能利用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进行偷逃税款或逃避纳税,加大了税收监管的难度;税务部门为了保证及时、足额收取税款,防止税款流失,必须加强征管,增加税务部门征税成本;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扩大,对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协调的建议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会计制度

11、完全遵从税法,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会计是税收的微观基础,税收征收是以会计信息为基础,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是纳税的主要依据。因此,税法也不可能抛弃会计原则而另行构造一个独立的税法核算体系。会计制度与税法的目的不同,一些永久性差异不可能完全消除,比如,对赞助、政府惩罚性支出,对公益捐赠、交际费的限制等。有些差异不宜扩大,只能进行适度协调。政策建议:对金融企业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和抵债资产减值准备,税法应当承认会计标准;对金融企业的捐赠支出可以考虑同其他行业一样的税前扣除标准;对金融企业发放的工资以及计提的“三项费用”允许在税前扣除。这样做的意义:第一,有利于我国税收法规与国际接轨,提升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第二,有利于夯实企业基础,防范经营风险。第三,有利于“两税合一”。外资银行的工资费用可以据实扣除,新一lun税制改革,在所得税设计上,要考虑内外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