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特点及疏散逃生自救方法探讨

上传人:hong****2021 文档编号:36196036 上传时间:2021-10-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特点及疏散逃生自救方法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特点及疏散逃生自救方法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特点及疏散逃生自救方法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特点及疏散逃生自救方法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特点及疏散逃生自救方法探讨(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特点及疏散逃生自救方法探讨 引言(1) 本文中公众聚集场所主要是指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及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众聚集场所发展速度很快,数量急剧增多,对繁荣.经济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一些经营者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防火安全,许多公众聚集场存在着严重的火灾隐患,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如震惊中外的2021年河南洛阳东都商厦“1225”特大恶性火灾,烧死309人;1994年阜新市艺苑歌舞厅“1127”特大恶性火灾,烧死233人,重伤4人;1996年7月广东深圳市端溪大酒店特大火灾,烧死29人,烧伤13人。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

2、极易造成人员的群死群伤。因此,研究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特点以及在其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疏散逃生,对加强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预防其火灾的发生及发生火灾后减少人员伤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危险性(2) 公众聚集场所多建在人员集中地段,或附设在其他建筑物内,这些场所布局紧密,防火分隔差,防火分区小,一些公众聚集场所的装饰装修越来越讲究艺术的处理和风格的体现,对建筑室内空间环境的整体处理要求具有观赏性,而这些艺术造成型和处理大多需要用可燃材料加工才能取得效果,达到意境。还有的公众聚集场所为防盗和便于管理,堵塞、封闭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有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宽度、疏散门的开启方

3、向不符合防火要求等等。根据笔者的日常消防监督检查,总结出公众聚集场所具有以下火灾危险性: 1 可燃和易燃材料多,人员复杂。一些公众聚集场所,特别是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和公共娱乐场所采用未经防火处理的地毯铺地,墙面、家俱、窗帘等采用海绵、泡沫、塑料板、木板、布匹等可燃物,且从业人员多,人员复杂,一旦生活用火不慎或遗留火种,极易造成大面积燃烧而酿成火灾。 2 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及电气线路的铺设不符合防火安全要求。一些商场、市场及公共娱乐场所的音响、空调、VCD机、灯光等电气设备较多,电力负荷大。电气绝缘材料容易老化,电线私拉乱接,超负荷用电,容易造成电线短路而引发火灾。 3 普遍使用液化石油气

4、。多数公众聚集场所使用液化石油气做饭,员工素质低,消防安全意识差,为了使用上的方便,常常将液化石油气放在靠近火源的地方,易引发火灾事故。 4 同一建筑多种经营。现在有的宾馆内有餐饮、KTV、健身房等,而且各自属于不同的经营者,消防管理混乱,消防安全无保障。 5 人员密集,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公众聚集场所人员集中,密度大,多数人员缺乏逃生知识,一旦发生火灾,疏散逃生困难,极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 6 消防设施不完善、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缺少。一些公众聚集场所经营者不按国家规定要求设置消防设施和器材,或者对设置的不进行维护保养,失去其应有的作用。有的公众聚集场所不按要求设置明显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灯,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得不到有效控制,人员的安全疏散无保障。 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特点(3) 1 燃烧迅速、蔓延快。 公众聚集场所经营面积较大,空气具有良好的流通条件;内部地面、墙面采用化纤地毯、海绵、可燃织物进行装饰装修,室内存放木质家俱。发生火灾,若是在火灾初期没有对火灾进行及时扑救或者有效控制,火势会沿着可燃物迅猛燃烧,蔓延到其他部位而发展到猛烈阶段,使火势难以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