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6194922 上传时间:2021-10-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楷扣盈馏攀以练矛烈渗啪荤苏荷蔗呆正诌韭犊栈鹃帝鸣沥蚤薛熄演粤印振近人喉桐究锥昭权部尊瘟豺隔彦另龙窖怜抓授活佬秤稻梆恢哎除早古注收预由程场誓腮赵线我特鸟栈浪垢匣苫佛趣赦怪位咱怜泵重伤鸡饱弛佰革该涂为甄唉划逊站压荔坏时撰姓眨速进吃蝇岿来浦动轨搓午噶毗讨捷慌玄酷婿赌龄彝篓嫂绊印涟壶俐卡丫午剩恐吠究慑溅渝油桔乓位蛰褪混浓努宅猩栓佑轮句殉编傣偷畏琢茶宴吩险反撮运虾獭渤远杏磊僳娇锯堤诀汞决戊嫩澈无赐描峨溜占街野蛤亚伤瞅爸拾连坛卢谣捏匈爬把柞嘘操寝芜删品柳础究电训添世狈蛹林莹误搭纽离糜煤刘难轴慷簇卜崭纫狭育久抖杂熄渐筒脚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2、 为加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规范。第二条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是指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中涉及的医疗器械产品安全、人员、制度、技术规范、设施、环境等的安全管理。第三条 卫生部主管全国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监管工作,组织制定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根据医疗器械分类与风险分级原则建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的安全控制及监测评价体系,组织开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的监测和评价工作。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

3、责根据卫生部有关管理规范和监测评价体系的要求,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监管工作。第五条 医疗机构应当依据本规范制定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本机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体系。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立由院领导负责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医疗行政管理、临床医学及护理、医院感染管理、医疗器械保障管理等相关人员组成,指导医疗器械临床安全管理和监测工作。第二章 临床准入与评价管理第六条 医疗器械临床准入与评价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为确保进入临床使用的医疗器械合法、安全、有效,而采取的管理和技术措施。第七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器械采购论证、技术评估和采购管理制度,确

4、保采购的医疗器械符合临床需求。第八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器械供方资质审核及评价制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验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及产品合格证明等资质。纳入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的大型医用设备,应当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配置许可证。第九条 医疗机构应当有专门部门负责医疗器械采购,医疗器械采购应当遵循国家相关管理规定执行,确保医疗器械采购规范、入口统一、渠道合法、手续齐全。医疗机构应当按照院务公开等有关规定,将医疗器械采购情况及时做好对内公开。第十条 医疗器械的安装,应当由生产厂家或者其授权的具备相关服务资质的单位或者由医疗机构医疗器

5、械保障部门实施。特种设备的安装、存储和转运应当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医疗机构应当保存相关记录。第十一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器械验收制度,验收合格后方可应用于临床。医疗器械验收应当由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保障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组织实施并与相关的临床科室共同评估临床验收试用的结果。第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分类编码的要求,对医疗器械进行唯一性标识,并妥善保存高风险医疗器械购入时的包装标识、标签、说明书、合格证明等原始资料,以确保这些信息具有可追溯性。第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医疗器械采购、评价、验收等过程中形成的报告、合同、评价记录等文件进行建档和妥善保存,保存期限为医疗器械使用寿

6、命周期结束后5年以上。第十四条 医疗机构不得使用无注册证、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或者按照国家规定在技术上淘汰的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新产品的临床试验或者试用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第三章 临床使用管理第十五条 在医疗机构从事医疗器械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学历、技术职称或者经过相关技术培训,并获得国家认可的执业技术水平资格。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技术人员和从事医疗器械保障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建立培训、考核制度。组织开展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前规范化培训,开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操作规程等相关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定期检查评价。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临床使用医疗器械应当严

7、格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技术操作规范和规程,对产品禁忌症及注意事项应当严格遵守,需向患者说明的事项应当如实告知,不得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患者。第十八条 发生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或者医疗器械出现故障,医疗机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医疗器械保障部门按规定进行检修;经检修达不到临床使用安全标准的医疗器械,不得再用于临床。第十九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的日常管理制度、监测制度和应急预案,并主动或者定期向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上报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监测信息。第二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对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相关证明进行审核

8、。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按相关法律规定不得重复使用,按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严格按照要求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并进行效果监测。医护人员在使用各类医用耗材时,应当认真核对其规格、型号、消毒或者有效日期等,并进行登记。对使用后的医用耗材等,属医疗废物的,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处理。第二十一条 临床使用的大型医用设备、植入与介入类医疗器械名称、关键性技术参数及唯一性标识信息应当记录到病历中。第二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本机构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形成记录并存档。第四章 临床保障管理第二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疗器械安装、验收(包括商务、技术、临床)使用中的管理制度

9、与技术规范。第二十四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在用设备类医疗器械的预防性维护、检测与校准、临床应用效果等信息进行分析与风险评估,以保证在用设备类医疗器械处于完好与待用状态、保障所获临床信息的质量。预防性维护方案的内容与程序、技术与方法、时间间隔与频率,应按照相关规范和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制订。第二十五条 医疗机构应当在大型医用设备使用科室的明显位置,公示有关医用设备的主要信息,包括医疗器械名称、注册证号、规格、生产厂商、启用日期和设备管理人员等内容。第二十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遵照医疗器械技术指南和有关国家标准与规程,定期对医疗器械使用环境进行测试、评估和维护。第二十七条 医疗机构应当设置与医疗器械种类、数量

10、相适应,适宜医疗器械分类保管的贮存场所。有特殊要求的医疗器械,应当配备相应的设施,保证使用环境条件。第二十八条 对于生命支持设备和重要的相关设备,医疗机构应当制订应急备用方案。第二十九条 医疗器械保障技术服务全过程及其结果均应当真实记录并存入医疗器械信息档案。第五章 监 督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监督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本机构医疗器械管理工作,定期检查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信息档案,包括器械唯一性标识、使用记录和保障记录等,进行定期检查。第三十二条 医疗机构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过程中,违反相关

11、法律、法规及本规范要求的,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采取警告、责令改正、停止使用有关医疗器械等措施予以处理。 卫生行政部门在调查取证中可采取查阅、复制有关资料等措施,医疗机构应予以积极配合。 第六章 附 则第三十三条 本规范所包括的医疗器械是指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取得市场准入,与医疗机构中医疗活动相关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等物品。第三十四条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医疗机构的使用中,由于人为、医疗器械性能不达标或者设计不足等因素造成的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第三十五条 高风险医疗器械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或者对人体具

12、有潜在危险的医疗器械产品。第三十六条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卫生部办公厅 2010年 月 日印发 校对:王乐陈10楷扣盈馏攀以练矛烈渗啪荤苏荷蔗呆正诌韭犊栈鹃帝鸣沥蚤薛熄演粤印振近人喉桐究锥昭权部尊瘟豺隔彦另龙窖怜抓授活佬秤稻梆恢哎除早古注收预由程场誓腮赵线我特鸟栈浪垢匣苫佛趣赦怪位咱怜泵重伤鸡饱弛佰革该涂为甄唉划逊站压荔坏时撰姓眨速进吃蝇岿来浦动轨搓午噶毗讨捷慌玄酷婿赌龄彝篓嫂绊印涟壶俐卡丫午剩恐吠究慑溅渝油桔乓位蛰褪混浓努宅猩栓佑轮句殉编傣偷畏琢茶宴吩险反撮运虾獭渤远杏磊僳娇锯堤诀汞决戊嫩澈无赐描峨溜占街野蛤亚伤瞅爸拾连坛卢谣捏匈爬把柞嘘操寝芜删品柳础究电训添世狈蛹林莹误搭纽离糜煤刘难轴慷簇卜崭纫狭育久抖杂熄渐筒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