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语上第四单元表格式教学设计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6143249 上传时间:2021-10-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教版六语上第四单元表格式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教版六语上第四单元表格式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教版六语上第四单元表格式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语上第四单元表格式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语上第四单元表格式教学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 四 单元 单元分析序号内容个 人 设 计备课组集体讨论意见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为“民风民俗”。姥姥的剪纸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牛郎和织女体会牛郎敢于追求新生活,懂得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安塞腰鼓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学生。阅读教师批改过的一篇习作,读懂教师在“眉批”和“总批”中提了的意见,明确习作怎样才能做到有详有略。能参照教师的修改意见,把这篇习作修改好,誉在自己的作文本,培养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通过朗读背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将语言和思

2、维的训练有效结合。通过欣赏剪纸和讲故事比赛等活动使学生感受中国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的魅力。二单元目标要求1、学会本单元21个生字,其中4个生字,只读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理解并运用本组课文中所出现的很多成语。 3、通过朗读,理解文本,能谈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4、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品读,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感受中国古代民间文化的魅力,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5、加强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6、能参照教师的修改意见,把这篇习作修改好,誉在自己的作文本,培养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加强朗读

3、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读促教;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体会人物内心和精神品质。三单元设计意图1、姥姥的剪纸侧重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2、牛郎织女引导学生明确叙述顺序,可通过编列小标题形式把握故事情节,重点抓住故事高潮部分训练学生复述课文。 3、安塞腰鼓则要词语教学,让学生能“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进而感悟课文的内在情韵;引导学生领悟“反复、比喻、排比”等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此基础上进

4、行仿写练习,锤炼语言,训练想象力。 4、习作4要根据剪纸展开合理的想象,编一个合理的故事,把故事写具体、生动。 5、练习4要认识、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收集俗语。 教育学生:当自己被别人误会时,态度要冷静、诚恳,要心平气和地把事情的原委向对方说清楚。通过这三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其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四单元目标达成分析课题12、姥姥的剪纸教时 第一教时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剪纸技艺的高超。重点与难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姥姥心灵手巧、勤劳

5、善良。通过让学生与文本接触,整体感知全文,为下一节课体会“祖孙情”打下基础。教学过程时间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2-3常规性积累积累有关熟能生巧的俗语自主诵读全班齐诵2核心过程一、导入。1、板贴出示剪纸作品激发学生兴趣,板书:剪纸4、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姥姥的剪纸,齐读课题2、简单介绍剪纸,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欣赏剪纸作品,指名说说感受齐读课题。3、多媒体出示“姥姥剪纸图”,提问:谁在剪纸?(姥姥),板书:姥姥15二、初读。1、请生对其质疑2、带着疑问,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本文中的“儿化”和“轻声”。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思考:课文为什么

6、用“姥姥的剪纸”为题?指导生字书写:生自主说书写以上带有下划线的生字时,应注意的要点。师指导书写。仔细观察四行生字,你有什么发现?整体感知这篇课文主要说了什么?指名答3、生自由朗读课文 指名读,强调个别字读音,如:择(zhi)菜、刁难(nn)、庄稼(jia),齐读(最后一行的词语是形容姥姥或与姥姥有关的)4、检查自读效果出示生字词小屯 择菜 喂猪刁难 捂着 岂知庄稼 驮着 啃食心灵手巧、广结善缘、清清爽爽请生说说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师相机指导明晰:刁难:故意为难。啃食:一点一点地咬吃。小屯:小村子。广结善缘:多做善事,得到众人的赞赏。15三、精读课文13小节1、想认识这位心灵手巧的姥姥吗?让我们

7、一起到东北大平原上那个充满喜气的小屯子去看看4、好一个祥和的小屯子,大家的生活因姥姥的剪纸而更加精彩、有活力!齐读第一小节。5、姥姥的剪纸作品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呢?7、相机出示:“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10、过渡:一个人如果仅仅有精湛的技艺,却舍不得与他人分享成果,那他的精美的作品只能独自欣赏。而屯子里家家户户都贴了姥姥的剪纸,仅仅是因为姥姥的技艺高超吗?12、可见姥姥干脆利落,剪纸针对人们的不同需求,更可见姥姥会

8、剪得东西多,也是体现了她的心灵手巧、技艺高超。2、出示农家生活图,配喜庆的“咱们屯里的人”音乐,指名说感受,读出你的感受。齐读第一小节。指名读第2、3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6、指名交流8、让学生个别读,读出姥姥技艺的高超,读出人们读姥姥的敬佩与赞叹9、分角色读,齐读11、指名答。(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撩”“擦”以及语言来感受姥姥是个怎样的人。)16、总结,齐读第1-3小节。3、走进这个小村子,你发现了什么?(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这说明了什么?相机板书:心灵手巧 引导学生通过“普普通通”感受材料的平常;通过“翻来折去”感受姥姥剪纸方法的简单。反衬出“无所不能”“要什么就有什

9、么了”,对比出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点出这是正面描写别人的赞叹的话以及“从小”从侧面描写了姥姥的剪纸作品十分逼真、深入人心。姥姥的剪纸活灵活现,请生仿照赞叹的句子续说几句,指名回答13、姥姥不仅会剪纸,她还和其他普通的农村老人一样会干很多活引读。14、从这儿,你感受到姥姥的什么品质?(勤劳、善良)板书15、她还会做什么呢?指名说一说。5四、总结全文剪纸不仅扮靓了村庄,也扮乐了“我” 儿时的记忆。姥姥喜欢剪植物、动物、人物、器物,给企盼幸福的村里人剪了很多幅“喜鹊登枝”,但姥姥最喜欢剪的还是“兔子和老牛”。精美的剪纸承载者浓浓的祖孙情,仿佛一根丝线前拽着长大的我,即使远在他乡,也时常梦归故里。这份

10、浓情厚意,我们下节课再去感悟吧!教学板书姥姥的剪纸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善良教学反思 课题12、姥姥的剪纸教时 第二教时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重点与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教学过程时间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2-

11、3常规性积累积累有关熟能生巧的俗语学生诵读全班齐诵3核心过程一、欣赏剪纸。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姥姥,走进姥姥的剪纸里我们一起读课题。2、我们来欣赏几幅剪纸作品,看到这些剪纸,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吗?3、你看,一把剪刀,一张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要什么有什么。难怪乡亲们常说,你姥姥神了。(板书:神)齐读课题惟妙惟肖、形态各异、精美、巧夺天工、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课件出示剪纸图片)看,这是松鹤图,这又是莲生贵子。剪纸凝聚着人们对善和美的追求,传承着吉祥文化的意蕴。12二、认识姥姥。1、学习单:(1)这幅姥姥剪的“喜鹊登枝”图令作者想起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静静默读课

12、文4到6小节,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2)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姥姥的神?划出相关句子,细细品味。点击:“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2、姥姥出神入化的剪纸技艺是天生的吗?那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姥姥自己是怎么说的? 读着这句话,你能想到哪些词语或俗语?(日光下剪,月光下剪,从白天一直剪到黑夜,这是)长年累月的练习,C. “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我捂着姥姥的眼睛让她摸着剪窗花,姥姥照样能剪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喜鹊登枝”图。)理解:能说说你的体会吗?你从中关注到了哪些词

13、语?好这句话吗?齐读。(难怪人们都说,你姥姥神了(指板书),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姥姥)A、“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出示)什么叫“熟能生巧”?B、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姥姥真不简单,在双眼被捂住的情况下还能剪出这样一幅喜鹊登枝图,姥姥真是神了。A、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姥姥剪纸的难度特别高。B、“岂知”是没料到,没料到什么?“工夫不大”,姥姥完成喜鹊登枝图的时间真短呀!C、“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姥姥的这幅剪纸挑不出任何毛病,质量非常高。你能读理解“熟能生巧”:熟的意思是熟悉,熟练,巧的

14、意思是灵巧,灵活。熟悉、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妙的办法,手就会灵活。用姥姥的话来理解这个词就是:“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从哪儿看出姥姥是“总剪”的?看来,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的确不是天生的。而是她长年累月练习的结果。引读:姥姥的手就是眼睛, (指板书:姥姥真是神了)18三、体味祖孙之情。1、学习单:姥姥不仅剪纸技艺高超,而且还在用剪纸说话呢,默读课文712自然段,看一看姥姥是用哪两幅剪纸说话的?3、你真的读出了剪纸的变化多端,好,现在老师提高难度,考考大家的记忆力,我们来背一背。 5、学习单:(2)姥姥的剪纸到底有没有拴住我?快速浏览712小节,你能从哪些词语中发现,动手在书上圈画圈画。6、后来我上

15、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可姥姥依然留在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大学之后,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出示牛兔图)引读: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7、如果说姥姥的剪纸在童年时拴住的是我的身体,那么到现在拴住的其实是(我的心),正如他在文中所写的: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10、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联系课文,哪些情景会自然而然,有声有色地再现于

16、我的心境与梦境呢?13、我没能和最爱自己的姥姥见上最后一面,说上最后一句话,现在假如你就是作者,你最想对姥姥说些什么?把你最想对姥姥说的话写下来,拿出我们的作业单。(我们一起交流。)2、姥姥的剪纸就是一个个生活情境的再现,关于牛兔主题的剪纸,姥姥还剪了许许多多,大声读读12自然段,要读出剪纸的变化多端来。(指名读)(不解地问、嚷着还要、总是缠着、摆弄、充满了好感)同学们,你看懂老牛的眼神了吗?大家想想括号中的内容,自己读读体会体会。出示:一头老牛( )地站着,( )地望着一只( )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指名读、齐读。全班齐读(配乐)学生练习上下文思考。11、由此可见,不管时间

17、多久,不管距离多远,涌动在我和姥姥之间的是一股?这就是浓浓的亲情。(板书:情)14、最后让我们一起用朗读表达对姥姥的思念(变成诗行)出示:你看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的背上,就好像( )出示:你看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就如同( )4、 那在什么情况下,姥姥剪了那么多牛兔主题的剪纸呢。出示:“密云多雨的盛夏,”这句话里有一个字用得很传神?拴原本是指(用绳子把东西绑住了),这里是指(吸引)?你看懂老牛的眼神了吗?(从老牛的眼神中,我看出了姥姥对我的爱。我看出了担心。我看出了思念。)姥姥是在借着剪纸传递着对我的爱,对我的思念和牵挂。8、不管总、 无论无论 、只要就从这一系列的

18、关联词中你明白了什么?(对姥姥、家乡的思念)9、小小的关联词传递了深厚的情感,我们可不能小看啊。谁来读好这段话?12、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笑源,作者笑源在他的另一篇回忆姥姥的文章中说到:可能是我好久没回乡了吧,最近老是梦到姥姥,梦到她慈祥的面容和温和的话语。中秋前,我本来打算回家给姥姥过生日的,还没动身就传来了姥姥去世的消息。我当时以为听错了,可弟弟的话再次证明是真的。我再次不知所措地赶回家,一进姥姥家门口,就泪流满面,姥姥没能等到我们给她过生日就走了。4四、总结全课剪纸不仅展示了姥姥的技艺高超,更体现了姥姥对“我”的疼爱 “我”对姥姥的思念。它如同桥梁,联结了“我”与姥姥之间的亲情,它宛如纽带,

19、拉近了“我”与姥姥之间的心灵距离。让我们共同记住这份浓浓亲情的见证姥姥的剪纸(读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13、牛郎织女教时 第一教时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会用“原来”造句。3、仔细阅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说说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牛郎和老牛很亲密。重点与难点独立阅读课文,能复述这个故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敢于追求新生活,懂得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教学过程时间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2-3常规性积累积累有关牛郎织女的古诗自主诵读全班齐诵2核心过程一、谈话导入。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

20、现一条银色的天河,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3、齐读课题。15二、了解作者资料。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 2、咱们学过他的作品吗?学生回答。(叶圣陶)简介叶圣陶。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15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2、学生汇报。3、再读课文,提出想想解决的问题牛郎是怎样的孩子?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4、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

21、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5、小组内交流。6、全班汇报。7、你喜欢他们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8、分角色读,齐读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老师追问:他会受哪些苦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老师追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5四、总结全文谈谈学文后的感受。(敢于追求新生活,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作业:用“原来”造句。教学反思课题13、牛郎织女教时 第二教时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会用“心急如焚”、“霎时间”

22、造句。3、观察夏夜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星和织女星,将观察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重点与难点独立阅读课文,能复述这个故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语言特点。教学过程时间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2-3常规性积累积累有关牛郎织女的古诗自主诵读全班齐诵4核心过程一、导入激趣。1、读了上节课的内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走到一起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2、学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3、学生质疑。25二、自学课文,体会感情。1、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2、王母娘娘知道后会怎样?(1)读课文第八节至第十节。3、教师引导:你们喜欢这

23、则故事吗?为什么?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自然段。(2)学生汇报。(2)学生汇报:(3)探讨一下王母娘娘的形象。(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因为牛郎织女都是那种靠勤劳节俭来创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正是因为如此,民间才会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说。)8三、作业。(一)造句。1、心急如焚2、霎时间(二)、召开故事会。1、组内成员间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积累的民间故事在“故事会”上作汇报。教学板书教学反思课题14、安塞腰鼓教

24、时 第一教时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重点与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教学过程时间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2-3常规性积累积累有关鼓声的古诗自主诵读全班齐诵2核心过程一、导入。播放安塞腰鼓的视频,进入新课学习。观看视频15二、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标处节次,画出生字。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学习生字。投影:(1)根据课后生字表自学生字读音。(2)指名读生字,及时纠正。(3)自由读生字,同位互相检查。(4)再指名读。全班齐

25、读。3、解释词义。(1)提出不理解的词语。(2)班级交流:10三、指导朗读。1、重点指导:(1)自由读。注意语气。(2)指明范读。(3)再指名读。(4)自由读,同位指导。(5)再指名读。2、逐节指名朗读。随时纠正不当之处。5四、指导写字。1、自由观察字型,找出难写的字。2、指导。3、学生临写,教师指导。5五、布置作业。练读课文。练读课文。教学反思课题14、安塞腰鼓教时 第二教时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 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2、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3、本文的学习,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学生。重点与难点1、理解课

26、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生命力量。2、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教学过程时间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2-3常规性积累积累有关鼓声的古诗自主诵读全班齐诵2核心过程一、复习导入。听写生字。听写生字。15二、精读文章,品味语言。2、要求学生仿照以上形式,加工另外的文章,并反复朗读。3、指导学生采取评点式品读,理解文章语言的意蕴美,情味美。1、学生齐读第6段,教师奖大家刚才读的内容改成了另一种样式。(出示幻灯)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身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学生可

27、任意寻找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3遍,要求用好,好在这一句式进行评点。分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学生采取替换式品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所谓替换式品读,就是将文章形式变为别的形式再读,比较、品味其中的美。)可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15三、品读文章,学用语言。2、学生写好后,小组互评,选出好的作品,课堂展示,师生共议,评出好作品若干,并给予奖励。1、学生再读文章,学用课文句式、段式。5四、布置作业。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熟读成诵。教学反思课题习作4教时 第一教时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一幅剪纸作品,看懂作品的内容。2、展开丰富的想象,便宜个合理

28、的故事,并吧这个故事写下来。3、要求内容具体,叙事祥略得当。题目自拟。重点与难点1、仔细观察一幅剪纸作品,展开丰富的想象,编个合理的故事,并把这个故事写下来。2、要求内容具体,叙事祥略得当。教学过程时间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2-3常规性积累积累有关剪纸的成语自主诵读全班齐诵2核心过程一、谈话导入。回忆课文姥姥的剪纸,到如新课。学生回忆姥姥的剪纸。10二、看图练习说话。1、仔细观察剪纸作品,看图练习说话,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经过。3、连起来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剪纸的内容,要求细致具体。2、叙述主要人物,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衣着打扮。仔细观察一幅剪纸作

29、品,展开丰富的想象,编个合理的故事,并把这个故事写下来。5三、放飞想象。1、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事情的前因后果。2、小组讨论,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说清楚。3、各自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事情连起来完整的说一说。5四、展开联想。看着这么精美的剪纸作品,你会联想到什么?集体交流。30五、构思布局,酝酿写作2、教师巡视指导。1、请同学们把自己编写的故事完整地写下来。15六、交流习作,指导修改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3、学生修改。5七、总结全课佳作欣赏。教学反思课题练习4教时 第一教时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俗语。2、

30、诵读积累十二个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3、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会的时候、冷静、诚恳地解释。重点与难点1、认识、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俗语。2、诵读积累十二个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3、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会的时候、冷静、诚恳地解释。教学过程时间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2-3常规性积累积累有关鼓声的古诗自主诵读全班齐诵12核心过程一、教学“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3)教师提问:这句话在日常生活中用的多不多?2、教学第二部分(1)学生读五个俗语,看看各自是讲什么的。(2)师提问:这些俗语分布很广,你们听说过吗?3、教学第三部分(1)教师由

31、上一部分的教学到导入俗语的地域性。(2)要求学生当堂回忆生活中的俗语。(1)学生读题,问: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2)学生根据自己在日常生活获得的知识来回答?(3)试着说出他们的意思。(3)指名说一说。(4)教师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发现和搜集俗语。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12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1、诵读词语。(1)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认读。(2)全班交流,教师示范读,指导读准子音。2、积累反馈(1)指名读,集体练习读(2)集体一齐背诵,指名背。(3)同位每条词语的大概意思。(4)学生练习说这些词语的意思。(6)学生练习背诵。(5)通过读讲词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分类积累词语。10三、教学第二题“口语交际”。1、师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被别人误会。这时你可以适当做解释。解释时要态度诚恳,心平气和,说明原委。碰到下面几种情况,应该怎样做解释呢?4、想好后先低声练说。2、每个学生任选一条认真读题,做好演练准备。5、同桌互说。6、当众演练,师生评议。3、提示学生想清这样几个问题:(1)向谁解释,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2)解释什么,这是说话的主体部分,要针对对方的误会,说明原委。(3)怎样解释,也就是解释要注意方式方法,寻找适当时机。(4)解释时还要注意态度,要使对方愿意听你解释,以求得好的效果。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