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大一统说课稿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6095900 上传时间:2021-10-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汉武帝的大一统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汉武帝的大一统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汉武帝的大一统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汉武帝的大一统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武帝的大一统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中历史汉武帝的“大一统”教案 一、教学目标设定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设内、外朝,颁布推恩令,分州设刺史,废旧币铸五铢,收回盐铁专卖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二派张骞出使西域,任用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等史实。通过进一步探讨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取重要历史信息的能力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表达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前收集、复习比较、问题牵引、阅读回答、讨论交流、课本剧表演等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延续和发展,并学会运用比较法评价秦皇与汉武的历史影响。从而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领悟一些历史学

2、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而政治方面的改革是调节经济发展的杠杆,思想认识上的统一又是中央集权得以巩固的重要保证。儒家思想从汉武帝起被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了两千多年,既对创建封建文明起了促进作用,也使封建帝王保存了独裁专制统治,应辨证地评价受其影响的历史人物。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所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措施及其作用。教学难点:对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措施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评价汉武帝。三、教案特色说明1、本课组织形式丰富多彩。课前布置问题、收集查阅资料、编演小品,课中

3、活动有角色表演,小组讨论交流,全班辩论,学生自谈收获,智慧解囊等,为改变学生被动听讲局面创造了条件,促使学生爱学乐学。2、设置了具有较高思维含量的辩论题和作业题(解智囊),调动了学生思维深层次地参与教学,无疑能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3、形象示意的板书设计,既注意了本课知识要点的概括,又便于与前课知识进行联系对比,对学生理解力的提高和学习方法的迁移有激活作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四、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心理特点:七年级学生处于童年向少年过渡的阶段,心理上喜欢表现自己,敢于表达内心的想法,求知欲、表现欲都比较强。2、学生思维特点: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初始阶段,其思维形式以形象思

4、维为主,抽象思维处于不断发展阶段。3、学生原有水平:对汉武帝的认识很肤浅,只是略知汉朝有这么一位“厉害”的皇帝,至于他“厉害”表现在哪些方面则不清楚,正确评价他就更难。五、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得出历史学习常用的几种方法,如:形象图示法、对照比较法、归纳比较法等。形象图示法:结合板书内容引导学生可以用简洁的符号或文字明晰的表示较复杂的大量信息。对照比较法:通过比较秦的疆域范围和汉武帝时疆域范围得出汉武帝的最大功绩之一是对汉朝疆域的拓展。归纳比较法:新授结束时引导学生归纳汉武帝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军事五个方面进行改革,形成封建社会最鼎盛的“大一统”局面。史论结合法:引导学生

5、结合历史事实来评价汉武帝的功过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科学方法。六、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1、提前两天将学生分成“秦皇”、“汉武”两个小组,分别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收集整理有关两位皇帝对中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史实资料。2、挑选五名表现欲强的同学准备课本剧,熟悉台词(台词内容见下面小体字)。(二)激趣导入1、复习: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位声名显赫的皇帝是谁?他们哪些功绩让你敬佩?哪些过错让你不满?他统治的秦朝疆域范围四至哪里?2、猜谜:中国历史上还有那么一位封建帝王,堪称奇峰。他功勋显赫,智谋与勇武并举,创造了富强的西汉盛世,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推向了第一个鼎盛高峰。毛泽东曾把他与秦始皇并提,他是谁?(

6、三)讲授新课:1、看图、解题:指导学生看武帝头像图讲解:汉武帝生于公元前156年,死于公元前87年,位54年,一生做了很多影响深远的大事。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他的历史。“大一统”:即盛大统一的强盛局面。2、教学“汉武帝的改革”一目:阅读思考:汉武帝为实现宏伟的政治抱负,进行了哪些改革?这些改革可概括为哪几个方面,总目的是为什么?(政治、经济,加强中央集权)过渡:这些措施都是在秦朝建立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的,当时的朝臣诸侯王对此是怎样的态度呢?我们来看一段课本剧。课本剧表演:五个小演员上,分别扮演汉武帝(生A)、法家(生B)、道家(生C)、儒家(生D)和诸侯王(生E)的代表人物。生E(诸侯王代表)

7、(赶往殿堂,边走边说):高祖初建汉朝时采取了“无为而治”的道家主张,让我们诸侯王尽力发展各地经济,让百姓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如今圣上面临强盛的国力却要削弱我们的势力,把我们的盐铁营利权也收回去了, 还要中央统一铸币,真不知陛下现在打什么算盘,还当我们是不是他的同姓宗族?还要不要国家富强?生A(武帝)(走上宝殿,坐下):众爱卿,朕今天让你们会集殿堂,是想让你们给寡人出出主意,究竟采用什么思想来统治国家才可永保江山呢?生B(法家):启奏陛下,恕臣直言,用法家的思想治国最好。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有些人目无国法,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整天说三道四,对国家不利。制定严厉刑法,对乱说者治罪,看今后谁还

8、敢诽谤皇上?生C(道家):陛下万岁!臣以为法家的建议不可取。俗话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商纣王及秦朝的历史就是前车之鉴,用道家思想来治国最好,先辈一直用道家思想治国,才有今天的成就。既然道家的思想这么好,那就继续用道家思想为妙。生D(儒家,董仲舒):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乃是天子,既是上天的儿子,则是至高无上的,谁对皇帝说三道四就是对上天的冒犯,会遭到不测。用儒家思想治国最好,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可以太平。而道家思想让人们没有约束,会说三道四 ,对天子不利。法家思想太残酷,不能体现皇上的爱民之心,儒家思想治国,既体现皇上的仁慈,又教化了百姓。臣以为要巩固统治,必须推行“

9、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生A:董爱卿言之有理,马上给朕起草诏书告示天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教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求”一目:根据课本剧内容,阅读课本思考:a、汉武帝为什么要采纳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之建议?(学生回答后,齐读课本汉书董仲舒传的内容,加强理解)。(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思想上加强统治)b、什么是“儒术”?主要指哪六艺,其核心思想是什么?(板书:忠君、仁爱)c、为宣传儒家学说,使它成为当时的正统思想,汉武帝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d、小结:为了巩固统治,实现富国愿望,汉武帝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引导小结:政治、经济、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e、过渡:以上三方面的改革体现汉武

10、帝的“文治”成果,而在“武功”方面,费时最长,精力花费最多,也是难度最大的事,要算他对边疆的经略了。4、教学“经略边疆”一目:为此,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拓展疆域的措施。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汉武帝在北方、西部、南部及西南地区的主要经略措施。根据学生回答分方位概括要点:北面:任用卫霍反击,把匈奴赶到漠北。西部:二派张骞寻找盟国,设使者校尉,为汉宣帝时设置西域都护奠定了基础。范围拓展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南部:除割据,设会稽郡及南海九郡,范围至海南岛及越南沿海。西南:设郡县,至今四川西和云贵北。东部及东北(补充):东至大海,东北至朝鲜中部。小小交流:a、在汉朝的对外交往史上,汉元帝的宫女王昭君远

11、嫁匈奴,有人认为这是汉朝屈辱的见证,也有人认为这是汉蒙民族友好交往的见证,你的看法呢?(让学生各抒己见,师再小结)。b、(书P58)你对于汉武帝反击匈奴发动战争是支持还是反对,请谈谈理由?(四)总结:a、综合起来概括,汉武帝通过哪几方面的措施使西汉终于出现了大一统的繁盛局面?(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外交五方面概括)。b、结合所学内容,谈谈本堂课的收获。(从知识要点、学习方法方面引导归纳)(五)拓展延伸:1、辩论会师导语:汉武帝创造了西汉辉煌的大一统局面,晚年的他却穷兵黩武,连年征战,使国力重耗,人民苦不堪言,各地起义频发,最后不得不发表轮台“罪己诏”,宣布从那以后放弃有害于百姓的政

12、策,重点发展生产、恢复经济,从而使西汉转危为安。联系秦始皇的功与过,我们分正反方来辩一辩:秦皇汉武谁的历史影响更深远。2、解智囊:当今中国应怎样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方面加强国力。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1)比较秦汉疆域范围有什么变化。(2)材料分析题:材料一:“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材料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请回答:“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哪家学说?“罢黜百家”指的是什么?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建议的原因是什么?汉武帝在提高儒家学说地位方面还有哪些措施?(3)小论文:假如你是现代社会的“汉武帝”,面临中国当今局势,你会怎么做?(200字左右)八、教学反思采用本教案对两个平行班进行教学。第一个班课前进行亲临指导,让学生对汉武帝执政初期“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情形有个了解,掌握“百家”对大一统措施的影响,指导学生课本剧台词的编写。学生参与热情高,收集资料踊跃,课堂效果好,特别是评价汉武帝的得失功过能结合史料评到“点”上。第二个班由于没有进行课前指导,只要求学生按写好的台词编排。学生准备不够到位,材料积累不多,因而课堂上不够活跃,特别是对汉武帝的评价不知从何说起。可见课前预习的指导对本教案起不可忽视的铺垫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