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6089498 上传时间:2021-10-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欧姆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欧姆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欧姆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姆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电阻的测量一、欧姆表的测量原理:欧姆表IG欧姆表是测量电阻的仪表。右图的欧姆表的测量原理图。虚线方框内是欧姆表的内部结构(简化),它包含表头G、直流电源(常用干电池)及电阻(调零电阻及其它如保护电阻等的总电阻);当被测电阻接入G电路后,通过表头的电流G其中为干电池两端的电压(测量时基本不黑笔红笔变)。由上式可知,对给定的欧姆表,I与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由表头指针的位置可以知道的大小。为了读数方便,可以事先在刻度盘上直接标出欧姆值。欧姆表的刻度特点。与电流表和电压表不同,欧姆表的刻度有下面三个显著特点:A、电流表及电压表的刻度越向右数值越大,欧姆表则相反,这是由于Rx越小I越大造成的。每个欧姆

2、表刻度盘的最右端都可标以“0”的数值,因为总可以选择R的值以保证当Rx=0时流过表头的电流恰好等于它的满刻度电流(满偏电流)IGm。B、磁电式电流表及电压表的刻度是均匀的,欧姆表的刻度却是很不均匀,越向左边越密。这是因为刻度的疏密程度取决于上式中的电流I随Rx的变化规律。C、电流表及电压表的刻度都是从0到某一确定的值,因此每个表都有一个确定的量程。但欧姆表的刻度却总是从0到欧姆。欧姆表的中值电阻。因为当Rx=0时表头电流等于它的满刻度电流IGm,所以把Rx=0及I=IGm代入上式就有: ,再将此式除以上式得:,是一定的,所以每个Rx值都对应一个确定的值。这个数值是很有实际意义,正是它唯一地决定

3、着表针的位置。例如,当=1时,I=IGm,表针指最右端;当=1/2时,表针指在刻度盘的中心处,等等。可以这样理解:每个Rx值决定一个值,而每个值又决定一个表针位置。如果两个欧姆表不同的值,同一Rx就对应不同的,即对应不同的表针位置,它们的刻度情况就不一样。反之,只要两个欧姆表的值相等,它们的刻度情况就完全相同(可以共用一个刻度盘)。欧姆表的叫做它的中值电阻(简称中值),因为当时,由上面关系式可得: ,表针恰指正中。换句话:中值电阻唯一地决定了欧姆表的刻度。中值电阻一经确定,刻度盘的刻度便将全盘定局。400欧姆表的测量范围。虽然作何欧姆表的刻度都从0到欧姆,但因为越向左刻度越密,所以当被测电阻R

4、x很大时就难以准确读数。以右图为例,当Rx=200欧姆以上时,读数已很困难,当Rx=1000欧姆以上时,甚100至无法读数。要想较准确地测出1000欧姆左右的阻值,应该换用一个中值电阻0较大的欧姆表。把图中的欧姆表称为甲表,设另一个为乙表,其中值电阻是甲表的100倍(即1200欧)。只要把甲表的每个刻度值乘以100,便可得到乙表的刻度值。于是,当Rx=1000欧时,乙表的指针将指在中间附近,读数便准确得多;反之,对于小的Rx值(例如几欧时),用乙表测量就不如甲表准确。所以测量大电阻时要用中值电阻大的欧姆表,反之要用中值小的欧姆表。实际使用的欧姆表通常有几个中值(几档),为了统一用一个刻度盘,相

5、邻中值之比总是10或100。例如,最常用的欧姆表有1、10、100、1000等档,使用1档时,中值就是刻度盘正中的欧姆值;使用10档时,中值是刻度盘正中数值的10倍,因而其他刻度值也应乘以10。其余各档可以类推。二、 电阻的测量、半偏法与测量误差:电阻的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伏安法(包含图解法)、欧姆表(直接测量)法、半偏法、电桥法。伏安法:这种方法我们已经比较熟悉,就通过(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用伏特表测出Rx两端的电压,用安培表测出通过Rx的电流,直接计算Rx的值,或通过作曲线,算出曲线的斜率(为直线的倾斜角)得到Rx的值。欧姆表测量法。上面已经介绍过。注意欧姆表的读数方法与及中值电阻的意义

6、和应用。R2R1RGKG半偏法。这种方法比较简单,通常只需用一只表,比如在测量某一个伏特表或安培表(或微安表、毫安表)的内阻时,都可以用此法。下面以测量某灵敏电流表的内阻RG为例介绍半偏法。电路如下图所示(其中R1为阻值50的滑动变阻器、R2为电阻箱、电源为6V电源,RG约1K左右)。具体操作:按图连接好线路后,将滑动变阻器的动片置于最左端;令电阻箱R2阻值置于零位置;将滑动变阻器的触片慢慢向右移动,使灵敏电流计通过的电流达到满偏值IG;再将电阻箱R2的阻值慢慢增大,令通过灵敏电流表的电流减小至;则读出的电阻箱的阻值就等于RG的值(为什么?请你讲述本实验的原理)。这个实验操作比较简单,但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通常采用阻值较小滑动变阻器R1。(本实验中测出的RG的值较真实值是偏大还是偏小呢?)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