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辨证法》一书的主要内容(总7页)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36063445 上传时间:2021-10-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自然辨证法》一书的主要内容(总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自然辨证法》一书的主要内容(总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自然辨证法》一书的主要内容(总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自然辨证法》一书的主要内容(总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辨证法》一书的主要内容(总7页)(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自然辩证法由 10篇论文、169段札记、两个计划草案,总共 181个部分组成。大部分论文和札记的内容与两个计划草案相符合。根据“总计划草案”的结构,全书大致包括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一、关于自然科学史、自然观史、自然史主要反映在导言和有关札记中。导言包括两部分,前一部分概述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恩格斯在该部分指出,与 15世纪下半叶至 18世纪自然科学水平和研究方法相适应,形成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见)。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在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方面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缺口,说明了代之而起的必然性。恩格斯在导言的第 2部分,根据当时的自然科学材料,描述了从星云物质到人

2、类产生即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分化过程,论述了自然界有限事物在有生有灭、有灭有生的大循环中无限发展的规律性。自然科学史是描述和解释自然科学知识产生、发展和系统化进程的历史学科,包括它的通史、断代史、国别史和部门科学史。它以大量的经过考证的历史资料阐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历史,研究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科学发现和发明、科学家的活动与成就、科学概念和科学思想以及科学学说的历史演化、科学知识的传播、科学与其他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等,并总结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揭示科学发展的规律。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在历史上有各种不同的自然观

3、。根据对自然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不同回答,基本上区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自然观。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唯心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随着人类科学实践和认识活动的深化,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自发唯物主义自然观、形而上学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三种历史形式。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某种从混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它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并且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25页)。由于缺乏精密的实验,古代

4、朴素自然观只是直观地勾画了整个自然界的轮廓,不能具体地说明自然界各个部分的联系,在近代被形而上学自然观所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流行于15世纪后半期到18世纪。当时科学家们将自然界划分为各个部分,并从外部考察其特性。这对分门别类的科学的建立和知识的积累是有利的,也是科学发展必经的阶段。这种思想方法,由F.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移植到哲学上,从而造成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的基本点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64页)。19世纪,自然科学从搜集材料进入整理材料的阶段,由关于既成事实的经验科学进入到关于过程、关于事物的发生和发展、关于把自然过程结合为整体的理论

5、科学。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重大发现,特别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达尔文进化论三大发现,使自然界的主要过程得到了说明,打破了世外造物主创造自然界的谬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性质,动摇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基础,促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诞生。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标志着旧的自然哲学的结束,是人类自然观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它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的结构层次是无限的,整个自然界都“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同上书第270页)。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

6、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十分强调自然史与社会史的密切联系以及人类改变自然界的极端重要性,指出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指出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即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仅是按照人如何认识自然界,而且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29页)。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是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它既同唯心主义自然观根本对立,又与形而上学自然观有原则区别。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各个领

7、域的伟大发现进一步论证和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与物质,物质与运动之间,空间与时间之间存在的深刻的辩证联系,论证了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的原理;物质微观结构的原子核与基本粒子两个新层次的发现,充实和丰富了物质结构无限层次的原理;物质的两种基本形态实物和场的发现,是物质统一性的新证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建立,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社会、精神三个领域中许多现象的一致性,具体地论证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特别是通过发现自动机器与思维之间的共性,开始揭示了思维现象的秘密,进一步证实了人脑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客观事物的反映

8、的观点,新出现的信息、系统等范畴,丰富了辩证的物质观、意识观;核酸的分子结构和遗传密码的发现,更深刻地说明了生命的统一性。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从自然科学的知识基础上概括出来的,作为研究的观点和方法,又可以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指导作用。二、关于自然科学与哲学主要反映在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这两篇论文和有关札记中。在前一篇论文中,恩格斯说明了为自然科学提供了最正确的理论思维方法,论述了自然科学家自觉学习辩证哲学的必要性。后一篇论文以受思想束缚的自然科学堕入唯灵论的实例,生动地论证了“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人类对世界的两种不同形式的认识。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

9、称。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两者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自然科学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是探索自然的现象性质及其规律性的一种认识活动。它的最显著的标志是实验方法。哲学则通过抽象思维和理论概括,研究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自然科学作为知识体系,不能离开理论思维形式,离不开世界观的作用。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不断从自然科学中吸取营养。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它也给自然科学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在古代,特别是在古希腊,并无独立的自然科学,它依属于自然哲学。自然科学家往往也是哲学家。那时的人们主要是以直观的思辩形式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界。

10、中世纪以后,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观察一实验方法的确立,自然科学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认识形式,并且在与哲学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牛顿力学的建立和17、18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提供了基础。而这种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又在其后的一个世纪中严重地阻碍着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家由于缺乏辩证思维而对普遍联系的自然界束手无策。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一些走在时代前列的科学家举起了辩证唯物主义大旗,把自然科学从形而上学的泥淖中解救出来。20世纪以后,自然科学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迅猛发展及其整体化趋势,使它更加自觉地求助于哲学思维,同时也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进一步改变自

11、己的形式,达到科学与哲学在更高阶段的统一。 三、关于辩证法主要反映在辩证法这篇论文和偶然性和必然性、关于判断的分类、关于耐格里的没有能力认识无限等许多札记中。在这部分中,恩格斯根据当时自然科学的材料论证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几对重要范畴。辩证法这篇论文没有写完,只论述了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但是在札记中,作者对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见)有较多的论述。偶然性和必然性这对范畴,在书中也是作为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加以论述的。在一些札记中,恩格斯还阐明了主观辩证法即和的一些基本观点,包含着对进一步发展这些理论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诸如概念的辩证本性、判断的辩证分类、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因果性的实践

12、检验、的作用、对的批判等等。恩格斯在 自然辩证法中提出的著名命题“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他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19世纪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以愈来愈丰富的事实揭示了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一种自然现象转化为另一种自然现象的条件,从而证实了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因此,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只有用辩证法。辩证法就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作为普遍联系的科学,辩证法体现出与形而上学思维方法的本质区别

13、。形而上学从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来观察世界、分析问题,它只承认“非此即彼”;辩证法要求人们从事物的普遍联系,从事物内部各种矛盾的相互关系及一事物与其他诸事物的相互联系来看问题,它认为要正确地理解事物发生的各种过程,除了承认 “非此即彼”,还要在适当的地方承认 “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只有辩证法才是唯一科学的思维方法。恩格斯的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的观点指出了唯物辩证法的一般性质,并为现代系统论奠定了哲学基础。四、关于和主要反映在运动的基本形式这一论文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关于机械的自然观等札记中。恩格斯在这里论述了关于物质观、运动观的一些基本原理,着重说明了物质运动基本形式之

14、间的区别和联系,并以此为基础说明了各门自然科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同时还批判了将一切运动形式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的机械论观点。物质运动形式指物质运动的表现形态。任何物质的运动都是以具体形式来表现的,它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的矛盾构成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根据19世纪科学发展的成就和水平,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把无限多样的运动形式划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分子的物理运动;原子的化学运动;蛋白体的生命运动;人的社会运动。每一种基本的运动形式又包含许多具体的运动形式。如机械的运动形式,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平动、转动、匀速运动、变速运动等等。恩格斯还研究了这些运动形式的

15、相互转化,分析了高级运动形式和低级运动形式的关系。物质运动的各种形式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各种运动形式各有其特殊的本质和规律,它们相互区别,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一方面,低级的运动形式是高级的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的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同时又包含着低级的运动形式。另一方面,各种运动形式之间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在转化前后它们的能量的总和是不变的、守恒的。恩格斯关于物质基本运动形式的划分,对人们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和进行科学分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建立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起了极其巨大的作用。随着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物质运动形式的认识正在深化,基本运

16、动形式的类型逐渐丰富,关于物质运动形式的学说必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对象分为不同类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分类法是经验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它可以使大量繁杂的材料条理化、系统化,使研究者更方便地利用材料。它可以依据分类系统所反映的事物内部规律性的联系,为寻找或认识某一具体事物提供认识上的向导。恩格斯详细探讨了科学分类方法的理论问题。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 “运动着的物质”,“对这些不同的运动形式的探讨,就是自然科学的主要对象”。所以,物质的运动形式是科学分类的基础。恩格斯根据自然界的运动形式对自然科学进行了分类,自然界的基本运动形式有机

17、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和有机界的运动形式; 自然科学的分类就相应地是力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并且,这个次序不是随意确定的,它反映了各种运动形式的次序。物质运动形式之间的客观的相互联系是科学分类的基础。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的,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在这里,恩格斯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分类的客观性原则。五、关于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的辩证内容主要反映在运动量度功、潮汐摩擦。康德和汤姆生台特、热、电等论文以及关于现实世界中数学的无限的原型等有关札记中。恩格斯在这一部分里,从当时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的具体内容

18、论证了的正确性,并运用辩证法对当时自然科学中的某些重大理论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科学预见。整个数学和自然科学以及各个科学部中心思想的发展,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在各个科学部四中的萌芽、发展及其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斗争的历史;中国古代数学和自然科学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观点。数学和自然科学各部四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例如:数的概念,物理、运动、空简、时简的概念,进化的概念,等等)的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历史;科学方法发展的历史。重要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例如:数学家笛卡兑、来布尼获、欧拉、高斯、罗巴切夫斯基、黎曼、哥西、邦加来、希尔伯特,天文学家哥白尼、开普勒,物理学家伽里略、牛顿、法拉第、思克士

19、威尔、赫尔姆霍尔兹、普朗克、爱因斯坦、波尔、海森堡、薛丁豁、狄拉克、爱丁顿,化学家拉无锡、道尔顿、P弓捷列夫、布特列洛夫,生物学家林耐、拉篇克、达尔文、巴斯德、榭巧豁夫、巴甫洛夫、铁钦钠、米丘林、摩尔根等)的世界观和科学方法的分析研究或批钊。六、关于劳动创造人的理论恩格斯通过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这篇论文,论述了劳动在人类起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并指出了人类只有过渡到共产主义,才能成为社会和自然界的真正主人。这篇论文把和社会辩证法即衔接了起来。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劳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以至于在某种意义上必须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恩格斯

20、具体描述了劳动如何使猿变成人的具体过程。从古猿在树上臂行和在地面半直立行走,迈出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但这时还是过渡时期的生物,是“正在形成中的人”。制造工具才是一次根本性的质变,意味着人有了异于其他动物的特有的活动即劳动,劳动促使“正在形成中的人”的手脚进一步分化。手脚分化、直立行走对正在形成中的人的机体的其他部分,对骨骼和内脏,尤其是语言器官和思维器官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劳动导致了语言的产生,在劳动和语言的带动下,人的思维能力逐步发展起来,猿脑便逐渐变成人脑。手脑并用,又使人的活动变得越来越完善和向多方面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人的形成和发展。随着 “完全形成的人” 的出现而产生的新的因素社会,使这种发展获得了强有力的推动力和更确定的方向。总之,作为人类特征的一切东西:手、语言、思维、社会等等,都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劳动,人才得以从动物界分离出来,才开始有了人类自己的历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理论不仅从生物进化方面阐述了由猿转变为人的进化过程,而且从人类社会发展方面阐述了人类的起源,达到了自然观和社会观的统一,极大地丰富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