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稿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5896800 上传时间:2021-10-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稿(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稿打开这篇课文,一曲清新、美妙的花之歌,直通向我们和大自然的心灵深处,这是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花之歌是浪之歌、雨之歌的姊妹篇,它们同出于纪伯伦的组歌,作者是黎巴嫩的诗人纪伯伦的作品,译者冰心。这组课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信息:人类,终于学会了把自己放得卑微渺小些,以大自然普通一员的身份,以欣赏、敬畏的心态看待我们周围的一切。这时,我们才发现花也有花语,作家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思绪,细腻的笔触感受着自然万物,借花写出一种神韵和品格,为我们树立了高尚的人格理想。在大胆奇特的想象和丰富多彩的联想中,感受着作者们的奇思妙想,揣摩着编者

2、们的匠心独运,我由读者转化为教者的目标定位越来越清晰,那就是我要引领孩子们依据花之语这篇语言材料感悟文本,培养情感;迁移写法,形成能力。因此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1.会认读文中的重点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4.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教学重、难点是:1. 是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花的那一片爱恋之情;2. 是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说教学设计(一)情境激趣导入播放大自然花儿绽放的画面。交流: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花儿点缀着大自然,为大自然增添了无穷的

3、色彩,让我们跟随着作家去感受花之歌,去享受花儿为我们带来的情趣吧!设计意图设计这一导语,创设情境,以富有感染力的画面,激发学生情绪,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心中对昆虫世界充满了探索和向往的激情。同时为体现本单元的重点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打下基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生字、词语。找出来,大家共同想办法解决。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层次,锻炼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三)深入课文,感受花之歌作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自读自悟,小组讨论,结合重点语句,感受课文中丰富的想象,深入理解内容。1. 学习文章14自然段师:同学们,请闭

4、上眼,认真听,仔细想。(教师进行语言描述)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附坠落在绿茵中。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设计意图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情境,可以让学生尽快走入文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情境中自己也好像变成一朵花,他们就是大自然的话语。 (1)读完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你也觉得它是个“花”吗?从哪里感受到的?你能把这种感情带上动作读出来吗?学生兴趣昂然地读。 (2)大家想一想,茫茫的大地上,在绿茵茵的草地上 ,

5、花以它特有的方式存在着。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实际想象,引领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内涵,把文本语言串起来,有机训练,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对课文理解更加深刻。2. 学习文章5、6、7自然段。(1)读了课文,花在原野上是自然地一员同晨风迎接光明,醒来时,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你知道这些包含着什么吗?师:借花写出一种神韵和品格,为我们树立了高尚的人格理想。渴饮朝露,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设计意图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喜欢童话的特点,发挥学生的想象,走进花的心里,体会花的情感,然后带着感情读句子,感受花的高尚人格。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品读交流中,

6、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引起共鸣,产生更多的火花,当学生有了心得之后,读相关的语段感情就要充沛、真挚。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因鼓励、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2)反复诵读“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转,歌唱;我婆婆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有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未完全领悟。” 设计意图学要有所得,通过学生的交流感受深刻的句子,引领学生自主解读文本,从字里行间去感悟作者的情感,去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1.读课文,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说说哪些描写体现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你有

7、没有类似的经历,讲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3.结合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选择自然界的一种景物或自然界现象仿写一篇小诗。说板书: 大自然的话语 花之歌 星星 诸元素之女 桥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题是桥。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入情入境,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且认真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根据对教材特点的把握,我将桥的说课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桥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沉稳,高风亮节和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

8、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老支书身上那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正是文章要向我们弘扬的。 2.教学目标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品位语言,理解内容,深刻感受课文中人物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3)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难点是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2、 说教法和学法 创设情境法、朗读感

9、悟法、讲授法、点拨法运用探究、合作学习等方法。三、 说教学过程(一) 开门见山1.利用提示性谈话,提出阅读要求:边读课文边用笔勾画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词句。努力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2.根据学生交流的结果,适时用课件出示这些句子或词语,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朗读,体会洪水的可怕。3.通过多媒体情境展示,再现文本情境,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当时的场景,并在情感体验中声情并茂地读,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深化情感体验,使语言、情感、精神三者和谐共振,并为下文作了很好的铺垫。(二)抓重点词,感悟群众我让学生找出描写人们慌乱的词语,并适时板书:惊慌、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再让学生读一读,感受人们的

10、惊慌失措。(视频对学生留下的情感冲击,会使学生以换位思考的方式,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真切地感受到当时情势的危急。)(三)熟读精思,步步深入1.激情导入,聚焦老汉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拥向那唯一能逃生的窄窄的木桥,危险将在瞬间发生!这时,人们看到(课件出示课文:略)生接读。(板书:老汉)2.透视老汉,深入感悟潜心会文,自读感悟阅读是教师、文本、学生对话的过程,学生潜心会文是实现三者对话的主要环节。让学生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怎么感受就怎么读,这是对学生自我感受的珍视,体现对学生情感的珍视。因此我让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老汉是怎样的一个人?画出令你感动的词句。在最打动你心

11、灵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或感动的原因,并读一读,怎样感受就怎样读。抓重点词句品读感悟(“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以悟代讲,以读代讲,更能让学生直接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对话中触动情感的脉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领悟可能不很到位,我就适时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经过自读、悟读、范读等方式,使学生能较好地把握人物的情感,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从而真正达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如在学生感悟到老汉的镇定、舍己为人后,我首先用激情的语言过渡,再引导学生抓住“冲、揪、吼、凶得像只豹子”体味老汉的严格要求,接着,学生加上表情、动作,带上自己的真情实感朗读体会老汉的

12、严格要求,品味老汉焦急、恼火背后的那颗爱民之心。3. 走近人物,激情对话过渡:老汉是村支书,他爱民;老汉是父亲,他爱儿子。但在生死攸关之际,他无私地选择了大家。为了村里一百多号人的安全,他失去了儿子,留下的只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伴随着那如泣如诉、深沉悲愤、感人肺腑的背景音乐,我沉痛的交代着课文的结尾。 音乐的渲染,老师深情的范读,孩子们的感情是一发而不可收。我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再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联想:老太太正站在丈夫和儿子曾经站立过的地方,深情地呼唤着她的丈夫,呼唤着她的儿子。老太太会对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说些什么呢?如果老汉能听见老太太的诉说,他会怎么想呢?从而深入感受人物内心的真实状态,

13、达到情感的升华。)(4) 再度释“桥”,领悟深意此刻,山涧溪流上,再也没有了那座带给人们生的希望的生命桥。可我们却分明看到有一座桥稳稳地架在了人们的心目中,它熠熠生辉,它坚不可摧。你看到了吗?是一座什么桥?学生交流,从而理解这不是一座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5) 拓展练习,情感升华“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孩子们在“接受感动”后,有着强烈的倾诉欲望,这既是对课文学习的积淀,更是一种真情的感动在传递和蔓延。因此,我布置了如下的练习:想象写话,祭奠的这一天,全村的老老少少都来了,整个村庄都呜咽了。老支书的墓前,齐刷刷地跪了一片。悲痛欲绝的乡亲们会说些什么?请你身临其境地想一想,写下乡亲们的肺腑之

14、言。四、说板书设计 老汉(不朽的生命桥)村民先人后己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舍己为人夏天里的成长说课稿一、说教材 夏天里的成长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课,向我们展示了天气炎热、生物活跃、色彩鲜艳、乐趣无限的夏日景物特点。夏天里的成长是这一单元中第一篇课文,对整个单元课文的教学具有极强的引领作用。夏天里的成长是一篇说理性小散文,作者用简洁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在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开篇以“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这一中心句引领全文,结尾点明中心,收束全文。启迪我们:“人要把握时间,尽量地用力地长。”二、说学情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读这篇文章时,对于夏天里各种事物飞快地长,跳跃地长,理解起

15、来比较容易,但是对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课标中要求高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要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通过学习理解和感悟,感受夏天里各种事物都在快速地生长。学会与人交流,提高表达能力、学习语文的能力。让学生体会“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的含义,从而懂得把握时间珍惜时间。培养高年段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所以,我把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16、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四、说教法学法 采用创设情境法、朗读感悟法、自主感悟合作交流法。五、说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生长规律,了解在夏天里生物生长的状态。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出示文字图片等资料,以达到教学的直观化和最优化。六、说教学过程(一)语言导入、揭示课题上课开始,由于是第二课时所以教师几句简单平实的语言将学生的思绪带入课文。出示课题后让学生质疑,为下面围绕“哪些事物成长,怎样成长”展开学习,做好铺垫。(2) 初读课文在这一环节中,首先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此环节不仅让学生听清每个字的字音,学习老师朗读的语调,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范读可以激发学生

17、的情感,促使学生有朗读的欲望。接着学生第一遍读课文,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组织学生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进而明确文章从植物、动物、山水、铁路、马路等几方面描写的。(3) 研读文本、感受成长这一环节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再次读课文,体会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边读边用笔画画、写写,看看作者描写了夏天谁在成长,它们有什么特点。这一环节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感悟的能力。(1)体会植物动物的长。出示“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这句话,反复诵读后,体会从哪句话、哪个词能看出生物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

18、,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列举的几种事物和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夏天动植物成长迅速的特点。然后学生欣赏夏天里生物生长的图片,进一步直观感受夏日里那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从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朗读中我采用指名读形式。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一段写得这么形象呢?然后学生明白就是因为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的的特点进行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帮助学生建立写作文时也要抓住有代表性的事物的特点去写的概念。此环节的设计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重点。(2)体会山水、马路、铁轨的长。针对这一段的教学,我设计了如下语言文字训练:1.用“因为所以”把文中提到的五种事物成长的特点说出来

19、。如:因为草长树木长,所以山是一天天变丰满。2.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哪些东西软绵绵,再说一说其他ABB式词语。3.夏天还有哪些事物生长迅速,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此环节的设计有两个意图:一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会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二是联系生活实际,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3)体会人的长。首先让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说一说“六月六,看谷秀”“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这两句谚语的含义。接着教师讲解含义。农作物夏天不长或长得太慢,秋天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让学生说一说读了这两句话,体会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教师小结,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获取知识、能力,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最后读第四自然段,深刻体会人要成长的道理。此段文字没有华丽的词语,有的只是浅近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的谚语,教学中充分理解了谚语的意思,也就更好地体会到使用谚语的作用,从而理解了最后一句话的含义,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七、说板书 此板书清晰地呈现出本文的写作思路,凸显了文章的中心,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我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诵读感悟,力求以读为主,在读中思考,在读中理解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生物长夏天里的成长 山、地、河、柏油路在长 人也要尽力地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