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学第一套试题答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35858505 上传时间:2021-10-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环境工程学第一套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环境工程学第一套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环境工程学第一套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环境工程学第一套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工程学第一套试题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课程考核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考试课程:环境工程学 学年学期:试卷编号:第一套 考试时间:120min 适用专业:化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专业 层次:本科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12345678910ABBAACCAADCBBBDCC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 共10分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345678910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 共20分)1、好氧活性污泥法的生化反应过程分为几个阶段?答:这一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它是由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化学等反应过程所组成。大致由下面三个阶段组成(1分):(1)初期吸附去除(1分);(2)微生

2、物的代谢作用(1分);(3)絮凝体的形成与凝聚沉淀。(1分)2、如何解释海港湾处泥沙沉积现象? 答:由压缩双电层机理可知,因河水(淡水)进入海水时,海水中盐类浓度较大,在扩散层中增加了阳离子浓度,减少了扩散层的厚度(1分),从而降低了胶体粒子的电位(1分),使河水中胶粒的稳定性降低(1分),易于凝聚,所以在海港湾处泥沙易沉积(1分)。3、制定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作用? 答:是直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以防止大气污染(1分),这种标准是进行净化装置设计的依据(1分),是控制空气污染的关键(1分),也是环境管理部门进行环境质量监督的主要依据。 (1分)4、电除尘机理大致包括那几个过程? 答:电除尘机理

3、大致包括气体电离(1分)、粒子荷电(1分)、荷电粒子的迁移和沉积(1分)以及颗粒的清除四个过程。(1分)5、吸收过程的机理应用较广是双膜理论,为什么称为双膜理论? 答:双膜理论是假定气液两相间存在相界面(1分),在气相一侧存在气膜(1分),而在液相一侧存在液膜(1分),传质阻力主要存在于两膜之中,使复杂的问题合理简化,故称为双膜理论。(1分)四、简单应用题(每题5分 共25分)1、 BOD5 /COD=240/530=0.45,(3分)计算结果表明易生化处理。(2分)2、 Re= (3分)为滞流形态 (2分)3、由 (2分) (3分)4、La=350mg/L,水样,(2分)水样(3分)5、颗粒

4、被除去的比例为P=h/H,h=ut,H=u0t,h/H=ut/ u0t = u/ u0,而溢流率=2.0m3/m2.h=2.01000/36000.56 mm/s(2分)P = 0.2/0.56 =36%(3分) 五、计算题(12分)已知某一废水排入河水中,流量为15000m3/d,BOD5=40mg/l。DO=2mg/l,水温为25C。废水排入口上游处河流流量为0.5 m3/S ,BOD5=3mg/l,DO=8mg/l,水温25C。假定废水和河水能瞬间完全混合,耗氧常数k1=0.10/d,复氧常数k2=0.17/d(25C),试求临界亏氧量及其发生时间。(已知25C时的清水饱和溶解氧浓度为S

5、=8.4mg/L)解:求混合后的各参数废水流量Q:(1)Q=15000/(243600)=0.174(m3/S)(2)BOD5(mix)=(400.174+30.5)/(0.174+0.5)=12.4(mg/L)(3)DO(mix)=(20.174+80.5)/(0.174+0.5)=6.5(mg/L)(4)La=12.4/(1-10-0.15)=18.1(mg/L)(5)DO=8.4-6.5=1.9(mg/L) (以上每一步1分,共计5分)(6)tc=(1/(0.17-0.1)lg(0.17/0.1)1-(1.9(0.17-0.1)/(0.118.1) =2.82(d) (3分)(7)Dc=

6、(0.1/0.17) 18.110-0.12.82=5.6(mg/L)( 3分)答:临界亏氧量为5.6(mg/L),其发生时间为2.82(d)。(1分)六、计算题(1题7分,2题6分,共13分)1、解:因纵轴截距=1/rmax(2分)rmax=1/(0.21104【m3.min.kmol-1】)=5.010-4【kmol. m-3.min-1】(2分)又因为斜率=Km/ rmax (1分)Km =斜率rmax =245.010-4=1.210-2【kmol. m-3】(2分)答:略。2、解:由公式X=1.2R106/((1+R)SVI) (2分)3000=1.2R106/((1+R)240)R=1.5(3分)答:略。(1分)3 / 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