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美丽的》教案设计(总9页)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35851127 上传时间:2021-10-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科学是美丽的》教案设计(总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科学是美丽的》教案设计(总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科学是美丽的》教案设计(总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科学是美丽的》教案设计(总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是美丽的》教案设计(总9页)(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科学是美丽的 沈致远 教学目标:1通过研读课文,学习作者从表达中心出发,着重领会科学家、艺术家以多种形式展示科学之美的实例,从而使读者间接感受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2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议论文中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的写法3通过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科学之美,从而转变对科学的认识,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整体感知全文,体会科学之美;学习科技文研读的方法教学难点:1学习科技文的论证方法2理解议论文中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的写法教学方法:质疑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电教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一提到科学,我们就会觉得深奥、难懂、枯燥,一讲家比如爱因斯坦,

2、我们脑子里立刻会浮现出一个白发怒张,皱纹满脸的形象可是也有人说,科学是美丽的那么,科学到底美不美呢?二、质疑科学美1教师列举例子: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济慈认为牛顿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谱,使彩虹的诗意丧失殆尽。因此他说,科学不仅不美,还会破坏美感自古以来,明月被诗人反复吟咏,写出了许多美丽的诗篇民间也有不少关于月宫的浪漫传说: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嫦娥奔月这些故事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可1969年阿波罗号首次载人登月成功,传回的月球表面照片却是坑坑洼洼、像一张麻脸。更煞风景的是,什么玉兔、嫦娥、桂花树等等,全属子虚乌有。2学生讨论:科学到底美不美?3教师归纳:巡天归来

3、再赏月,“天上一轮才捧出”的玉盘忽然变成了大麻脸,固然扫兴但阿姆斯特朗从登月仓中跨出第一步踏上月球时,说:“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人类自古梦想登天,如今美梦成真,这难道不美吗?至于玉兔、吴刚、嫦娥,其实也并未真的失去。美国太空总署于 1998年3月5日宣布勘探号太空船在月球南北极地表下找到大量冰态水。这些对人类还是有贡献的。三、感受科学美1学生阅读文章,找出作者所说的科学美,教师展示相应图片加以印证原子中的电子云具有“云深不知处”的朦胧美生命之源叶绿素的神秘美生命之梯DNA双螺旋的活力美“纳米”世界中用原子砌成的纤巧机构的精致美女孩爱钻石碳的特殊形态美奇幻迷离千变万化的分形美2进一步展示图

4、片,让学生体会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现在让我们一起欣赏几幅作品(课件展示一系列图片),告诉我你们的感受谁会想到这些令人大为诧异图片其实是原子的结构图:二氧化硅纳米丝具有令人大为诧异的习惯能自行组成精美的图画。香港中文大学物理学教授郝少康(S.K. Hark)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看二氧化硅纳米丝时,一幅金色向日葵的画面呈现在他的眼前。与植物不同,它们的“肥料”是镓和金催化剂,能让它们长到长度只有几微米,同时直径保持在10纳米左右。郝少康教授给这幅获奖作品着色,令它们与真实的向日葵看上去更加相似。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学者杨慧英(音译)在检查氧化锌纳米针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幅颇为神奇的图片:中国

5、古典水墨画描绘的山川为了使这幅图画同真实的山川更为相像,杨慧英给这个场景着色,同时又凭借其独特的想象,增加了一部分的绘画。美国斯坦福大学鲍哲楠及其研究小组通力合作,使有机晶体管成为更为先进的电子装置。鲍哲楠所指导的研究生刘紫红,(音译)用正交极化光显微镜检查这组细微转换。在刘紫红眼中,图片的明亮之处看上去像是山川湖泊,而金电极则像是一堵篱笆墙。3学生谈感受教师归纳四、走近作者正如作者沈致远所说,科学是如此的美不胜收那么,这个颠覆了人们对科学的传统认识、让我们领略到科学之美的沈致远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沈致远,江苏溧阳人浙江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应邀赴美,先后在纽约理工大学等学校担任研究科学家

6、、教授后转工业界,现在杜邦公司任杜邦院士,从事高温超导电子学及无线电通讯等方面的研究沈致远在物理、电子、激光、微波等领域都有建树,发表了各种论文四十余篇,并拥有十一项美国专利他曾多次应邀回国在各知名大学讲学,进行学术交流近年来致力于提倡科学文艺,从事科学散文及科学诗创作其中文艺作品集结成书有体验美国和科学是美丽的,后者由上海教育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后,佳评如潮,对科学散文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五、理清思路速读课文,理清思路,学习文章的论证结构1知识回顾:议论文的基本思路(结构)是什么?明确: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2请你按照这一思路划出课文结构明确:第一部分(第1-2自

7、然段):提出论点科学是美丽的第二部分(第3-14自然段):分析论证以威廉斯的科学歌舞表演论证科学之美。第三部分(第15-18自然段):得出结论探讨科学美之源:简单、深刻、普遍三位一体。六、布置作业1收集关于科学美(如物理学之美、化学之美、生物学之美等)的文章、资料、图片,进一步“认识科学之美”2根据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写一段话,描写其展示的科学之美 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展示同学收集的图片等资料,分享同学对科学之美的认识和描述,再次体会科学的美不胜收二、研读课文,学习文章的写法1作者是如何提出“科学是美丽的”这一观点的?明确:第1自然段从反面入题,在常人眼中科学是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常人眼中的

8、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形象是白发怒张,皱纹满面的;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第2自然段从正面立论,点明论点:科学是美丽的,而且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这与上文“深奥的、严格的、艰难的、枯燥的”形成强烈的对比。2作者是采用什么论证方法来分析、论证“科学是美丽的”这一观点的?明确: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来证明观点。3为了证明论点,作者重点举了什么例子?引用了什么?明确:重点举了旧金山大学的天文物理学家威廉斯用写科学诗和科学歌舞表演的方式,展示科学之美。引用了威廉斯的科学诗碳是女孩之最爱、爱之力、黑洞之歌、物质化女孩四首诗,层层深入地进行了评论分析。4诵读威廉斯的科学诗,体会其意味朗读碳是

9、女孩之最爱,思考:这首科普小诗告诉我们什么科普知识?讨论、明确:碳是钻石的构成元素;碳是生命之源,天外来客;碳可以在大气中循环;碳是煤炭、石油的构成元素;现代社会离不开碳纳米管朗读爱之力这首科普小诗并体会其意味讨论、明确:威廉斯的这首小诗充满着女性所特有的细腻感情,在科学美中注入了浪漫情怀让我们体会到,科学不是冷冰冰的,有了爱的科学会更加美丽!朗读并品味黑洞之歌明确:也许我们对这首诗还有着疑惑,还没有读懂,但是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威廉斯竭尽自己之所能来传播她一生挚爱的科学的巨大热情,这份热情让我们感动领悟了这份热情,我们就会向科学又迈近了一步。5文章还举了什么例子来论证科学之美?明确:还以数学之

10、美为例来论证作者分别列举了:人体的曲线美,雕塑家和画家的几何视觉美,毕加索的怪异人像,奇幻迷离的“分形”图案来加以论证6作者认为科学之美源于何处?明确:简单、深刻、普遍三位一体,这就是科学美之源泉这与开头的“深奥、艰难、枯燥”形成了鲜明对照7本文在表达方式上与一般议论文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一般议论文在表达方式上以议论为主。而本文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作者之所以要这样写,与论述的对象有关本文要论证“科学是美丽的”,而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对同一件事物,人们看法迥异所以作者不靠大道理来说服别人相信科学美,而选择用科学家、艺术家对科学美的切身感受来感染读者8结合课文

11、内容说说本文在语言风格上有何特点?明确:文章的语言既讲究准确、严密,又追求生动、活泼如多处使用设问句、反问句:“科学怎么会是美丽的呢?不可思议!”“常人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呢?责任在科学家”“爱之力凌驾一切!科学家想到过吗?”“一字之改,不是很风趣而又切题吗?”“科学是美丽的!你同意吗?”等9归纳本文写作特色主要采用了引证法、例证法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语言准确、严密,而且生动、活泼,如设问句、反问句就有10多句三、小结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领略了科学之美,科学是美丽的,攀登科学巅峰、发现科学之美并乐在其中的科学家也是美丽的。科学的美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科学研究对象的美、科学研究过程的美、科学研究成果的美、科学理论应用的美”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感悟。四、作业1利用课余时间参观博物馆、科学馆等地方,走近科学,感受科学之美2说说你所学的专业美吗?美在何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