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类202x七年级生物下册4.12.3人体感知信息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5821361 上传时间:2021-10-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选类202x七年级生物下册4.12.3人体感知信息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精选类202x七年级生物下册4.12.3人体感知信息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精选类202x七年级生物下册4.12.3人体感知信息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类202x七年级生物下册4.12.3人体感知信息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学案【学习目标】1、说出眼的基本结构和视觉形成的过程2、说出耳的基本结构和听觉形成的过程。3、说出人体皮肤的感觉功能。4、养成良好的用眼、用耳习惯。【知识要点】一、眼和视觉1、眼是接收光信息、引起视觉的器官,眼球是眼的主要结构。视网膜具有感光作用。晶状体的曲度可以改变,以使人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虹膜能自动调节瞳孔的大小,以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明处瞳孔小,暗处瞳孔大。2、视觉形成过程: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象,有感光细胞,产生兴奋)视觉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3、近视眼: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真性近视)或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假性近视),使形成的

2、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4、保护眼睛: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注意清洁卫生,注意营养搭配,多吃维生素A和维生素B2含量丰富的食物。二、耳和听觉1、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信息。2、听觉形成过程:外界声波耳廓(收集)外耳道(传导)鼓膜(引起振动)听小骨(放大传到声波)耳蜗(有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听觉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3、中耳炎:鼻、咽、喉发炎时,病菌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乘飞机起飞或下降时,咀嚼糖果,打开咽鼓管,使鼓膜内外气压平衡。遇到巨大声响时,张嘴或捂耳的同时闭嘴,使鼓膜内外气压平衡。三、皮肤感觉皮肤感觉主要有:触压觉(盲人“阅读”盲文)、痛觉、冷觉和热

3、觉。皮肤的感觉具有保护性,能使人体避开有害的刺激。【典型例题】例1、人的视觉是在哪个部位形成的?( )A晶状体 B玻璃体 C视网膜 D大脑的某区域例2、视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 )A物体反射的光线晶状体玻璃体角膜瞳孔视网膜B物体反射的光线瞳孔玻璃体角膜晶状体视网膜C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瞳孔玻璃体D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例3、(2020江苏徐州)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象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大脑 B大脑、视网膜C视网膜、视神经 D视神经、大脑例4、正常人能够看清楚较近或较远的物体,是因为( )A视网膜可以前后调节 B玻璃体的大小可以调节C晶状体的曲度可以

4、调节 D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例5、请结合眼球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结构1病变或损伤可通过移植而使病人重见光明B若结构2过度变凸,则不易看清近处物体C结构4能将物像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D结构2在成像过程中相当于凸透镜例6、近几年来近视成为青少年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定时远眺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在由近及远的过程中,眼球内发生的变化是( )A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B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C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D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巩固练习】课后题【学有所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写下来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