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设计

上传人:tu****8 文档编号:35661387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单片机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单片机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课程设计(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片机电子时钟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电子时钟与我们密切相关,在很多地方都会用到电子时钟。除了专用的时钟、 计时显示牌外,许多应用系统常常也带有实时时钟显示,如各种智能化仪器仪表、工业过程控制系统 以及家用电器等。实现电子时钟的方法有多种,通过前面我们对单片机基本理论及相关知识的学习, 在这里,要求用单片机为主控制芯片设计一简单的单片机电子时钟。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领域的 渗透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由于它具有功能强,体积小,功 耗低,价格便宜,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因此特别适合于与控制有关的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 用于自动控制,智能化仪器,仪表,数据采集,

2、军工产品以及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单片机往往是作 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在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以作完善。 关键词:电子时钟;单片机;计时 SCM Electro nic Clock Abstract: In our daily life, the electr onic clock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lectr onic clock which will be used in many places. In addition to a dedicated clock, timing licenses, there are ma

3、ny applications which often with real-time clock display, such as a variety of in tellige nt in strume ntati on, in dustrial process con trol systems and home appliances. There are many ways to realize the Electronic clock, through the front of learning our SCM basic theory and related kno wledge, h

4、ere, the microc on troller-based con trol chip desig n a simple single-chip electronic clock.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penetration in the social field and LSI in recent years, the using of microcontroller applications is constantly go deeper, because it has the features of a small size, low

5、power consumption, cheap, reliable, easy to use.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the control of the system,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automatic control, Intelligent instruments, data acquisition, and military products and home appliances, SCM often used as a core comp onent in the struc

6、ture, accord ing to the specific hardware and software for applicati on-specific object characteristics comb ined to make perfect. Keywords: electronic clock; microcontroller; timing 目录 第一章引言 .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 1 课程设计内容 . 1 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 2 总体思想-方案论证 . 2 方案的选择 . 2 第三章 硬件系统设计 . 4 总电路设计 . 4 器件的介绍 . 4 单元模块设计

7、. 6 第四章软件系统设计 . 9 软件程序思想 . 9 主程序及流程图 . 9 子程序及流程图 . 12 第五章 系统仿真 . 16 KEIL 51 介绍 . 16 PROTEUSH召 . 20 仿真过程及仿真结果 . 28 第六章结束语 . 29 致谢 . 30 参考文献 . 31第一章引言 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次设计中以单片机的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为背景,介绍了单片机的输入输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 法,中断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74LS164译码器的工作原理和与 LED连接的方法。通过它可以进一步学 习与掌握单片机原理与使用方法。 目前,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趋势将是进一步向着

8、CMOS 化、低功耗、小体积、大容量、高性能、低价格和外围电路内装化等几个方面发展。下面是单片机的主要 发展趋势。单片机应用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从前 必须由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实现的大部分功能,现在已能用单片机通过软件方法来实现了。这种软件代替 硬件的控制技术也称为微控制技术,是传统控制技术的一次革命。单片机模块中最常见的是数字钟,数字 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 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时间对人们来说总是那么宝贵,工作的忙 碌性和繁杂性容易使人忘记当

9、前的时间。忘记了要做的事情,当事情不是很重要的时候,这种遗忘无伤大 雅。但是,一旦重要事情,一时的耽误可能酿成大祸。 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广泛用于个人家 庭,车站,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由于数字集 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表, 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 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起闭 路灯、定时幵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 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

10、。 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 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课程设计内容 本次做的数字钟是以单片机( AT89C51为核心,结合相关的元器件(共阴极 LED数码显示器、数码 管驱动器74LS164等),再配以相应的软件,是它具有星期,时,分,秒显示的功能,并且时,分,秒还 可以调整。此次设计电子数字钟是为了了解电子数字钟的原理,从而学会制作电子数字钟。而且通过电子 数字钟的制作进一步的了解各种在制作中用到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作用及实用方法。 第二章总体方案设计 总体思想-方案论证 1 .计时方案 单片机电子时钟计时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通过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 /计数器,采用软件编程来实现 时钟计时

11、,这种实现的时钟一般称为软时钟, 这种方法的硬件线路简单, 系统的功能一般与软件设计相关, 通常用在对时间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第二种是采用专用的硬件时钟芯片计时,这种实现的时钟一般称为 硬时钟。专用的时钟芯片功能比较强大,除了自动实现基本计时外,一般还具有日历和闰年补偿等功能,计时准确,软件编程简单,但硬件成本相对较高,通常用在对时钟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2 .显示方案 对于电子时钟而言,显示是另一个重要的环节。显示通常采用两种方式: LED数码管显示和LCD液晶 显示。其中LED数码管显示亮度高,显示内容清晢,根据具体的连接方式可分为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在 多个数码管时一般采用动态显示,动态

12、显示时须要占用 CPU的大量时间来执行动态显示程序,显示效果往 往和显示程序的执行相关。 LCD液晶显示一般能显示的信息多,显示效果好,而且液晶显示器一般都带控 制器,显示过程由自带的控制器控制,不须要 CPU参与,但液晶显示器造价相对较高。 为了便于比较与学习,这里给出两种设计方案,一种是软件计时 LED数码管显示的单片机电子时钟, 另一种是硬件定时 LCD液晶显示的单片机电子时钟。软件计时 LED数码管显示的单片机电子时钟总体设计 框图如图2-1所示。硬件定时LCD液晶显示的单片机电子时钟总体设计框图如图 2-2所示。 图2-1软件计时LED显示时钟总体框图 图2-2硬件定时LCD显示时钟

13、总体框图 方案的选择 对于电子时钟而言,显示是另一个重要的环节。显示通常采用两种方式: LED数码管显示和LCD液晶 显示。其中LED数码管显示亮度高,显示内容清晢,根据具体的连接方式可分为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在 多个数码管时一般采用动态显示,动态显示时须要占用 CPU的大量时间来执行动态显示程序,显示效果往 往和显示程序的执行相关。 LCD液晶显示一般能显示的信息多,显示效果好,而且液晶显示器一般都带控 制器,显示过程由自带的控制器控制,不须要 CPU参与,但液晶显示器造价相对较高。 掌握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电路原理图;硬件的焊接、连接;独立编辑、编译软件;上电以后自动进入计时 状态,起始于00

14、:00:00。设计键盘调整时间,完成时间设计。定时时间为 1/20秒,采用定时器实现。采 用LED数码管显示,时、分,秒采用数字显示。采用 24小时制,具有方便的时间调校功能。 第三章硬件系统设计 总电路设计 软件计时LED数码管显示的时钟的具体硬件电路如图 3-1所示,其中单片机采用应用广泛的 AT89C51, 系统时钟采用12MHz的晶振,8个数码管显示,小时与分钟、分钟与秒钟之间用短横线间隔,采用共阳极 七段式数码管,由于并口上没有连接其它的硬件电路,所以 P0 口直接作段选码输出端, P2 口作位选码输 出端。采用简化按键方式,只设定 3个开关K0 K1和K2,通过P1 口低3位相连。

15、其中K0键为调时模式 选择键,K1为加1键,K2为减1健。 图3-1 软件计时LED显示时钟硬件电路图 器件的介绍 定时计数器:定时/计数技术在计算机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系统都需要为 设备提供定时控制或对外部事件进行计数。例如,分时系统的程序切换,向外部设备输出周期性定时控制 信号,对外部事件个数统计 等。另外,在检测、控制和智能仪器等设备中也经常会涉及到定时。因此,计 算机系统必须有定时和计数技术。 定时/计数的本质是计数,对周期性信号计数 就实现定时。通常,实现定时的方法有三种:软件定时、 硬件定时、可编程定时。软件定时是利用 CPU执行指令需要若干指令周期的原理,运用软件编程

16、,然后循 环执行一段程序而产生延时, 再配合简单输出接口可以向外送出定时控制信号。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 增加硬件或硬件很简单,只需要编制相应的延时程序以备调用。缺点是执行延时程序占用了 CPU寸间,所 以定时的时间不宜太长, 且在某些惰况下不宜使用。 硬件定时是通过硬件电路 (多偕振荡器件或单稳器件) 实现定时,故定时参数的调整不灵活,使用不方便,其成本较低。可编程定时结合了软件定时使用灵活和 硬件定时独立的特点, 它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 通过编程即可改变定时时间或工作方式, 又不占用CPU 的执行时间。在计算机系统中通常用到的是可编程定时, 51单片机内部就集成了可编程的定时 /计数

17、器, 它是51单片机中使用非常频繁的重要功能模块。 LED显示器:LED数码管显示器是由发光二极管按一定的结构组合起来的显示器件。在单片机应用系 统中通常使用的是 7段或8段式LED数码管显示器,8段式比7段式多一个小数点。这里以 8段式来介 绍,单个8段式LED数码管显示器的外观与引脚如图 3-2所示,其中a,b,c,d,e,f,g 和小数点dp为8段 发光二极管,位置如图中所示,组成一个“ 形状。 (a)引脚图 (b)共阴极 (c)共阳极 图3-2 8段式LED数码管引脚与结构 8段发光二极管的连接有两种结构:共阴极和共阳极。如图 3-2所示。其中,图(b)为共阴极结构,8 段发光二极管的

18、阴极端连接在一起,阳极端分开控制,使用时公共端接地,要使哪根发光二极管亮,则对 应的阳极端接高电平;图(b)为共阳极结构,8段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端连接在一起,阴极端分开控制,使用 时公共端接电源,要使哪根发光二极管亮,则对应的阴极端接地。 LED数码管显示器显示时,公共端首先要保证有效,即共阴极结构公共端接低电平,共阳极结构公共 端接高电平,这个过程我们称为选通数码管。再在另外一端送要显示数字的编码,这个编码称为字段码, 8位数码管字段码为 8位,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依次为 dp、g、f、e、d、c、b、a。如:共阴极数码管数 字“ 0”的字段码为00111111B (3FH),共阳极数码管数字“

19、 1 ” MCS-51: MCS-51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公司在1980年推出的高性能 8位单片机,它包含51和52两 个子系列。 对于51子系列,主要有8031、8051、8751三种机型,它们的指令系统与芯片引脚完全兼容,仅片内 程序存储器有所不同, 8031芯片不带 ROM 8051芯片带4KB的ROM 8751芯片带4KB的EPROM51子系列 单片机的主要特点如下。 8 位 CPU 片内带振荡器,频率范围 MHz12MHz 片内带128B的数据存储器。 片内带4KB的程序存储器。 CPU和外部 程序存储器的寻址空间为 64KB。 片外数据存储器的寻址空间为 64KB 128个用

20、户位寻址空间。 21个字节特殊功能寄存器。 4 个 8 位的并行 I/O 接口: PO、P1、P2、P3。 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 两个优先级别的5个中断源。 1个全双工的串行I/O接口,可多机通信。 111条指令,含乘法指令和除法指令。 片内采用单总线结构。 有较强的位处理能力。 采用单一 +5V电源。 对于52子系列,有8032、8052、8752三种机型。52子系列与51子系列相比大部分相同,不同之处 在于:片内数据存储器增至 256B; 8032芯片不带 ROM 8052芯片带8KB的ROM 8752芯片带8KB的EPROM 有3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6个中断源。本书以51子系列的

21、8051为例来介绍 MCS-51单片机的基本原理。 虽然MCS-51系列单片机的芯片有多种类型,但它们的基本组成相同。 MCS-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如图 3-3所示。 图3-3 MCS-51的基本结构 单元模块设计 51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公司在1980年推出的高性能8位单片机,它包含51和52两个子系列。 51单片机集成了中央处理器( CPU、存储器系统(RAR和ROM、定时/计数器、并行接口、串行接 口、中断系统及一些特殊功能寄存器( SFR,它们通过内部总线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51单片机有40个引脚,在本次设计当中有很多口都没有使用,我们下面介绍的就是对本次设计最为重 要的4个8位

22、的并行I/O接口。 表 3-1 P3 口的第二功能 P3 口 第二功能 RXD 串行口输入端 TXD 串行口输出端 INT0 夕卜部中断0请求输入端,低电平有效 INT1 夕卜部中断1请求输入端,低电平有效 T0 定时/计数器0外部计数脉冲输入端 T1 定时/计数器0外部计数脉冲输入端 WR 外部数据存储器写信号,低电平有效 RD 外部数据存储器读信号,低电平有效 51系 。这4个 口,既可以作输入,也可以作输出,既可按 8位处理,也可按位方式使用。输出时具有锁存能力,输入时 具有缓冲功能。每个口的具体功能有所不同。 P0 口是一个三态双向口,可作为地址/数据分时复用口,也 可作为通用的I/O

23、接口。它包括一个输出锁存器、两个三态缓冲器、输出驱动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组成。 P1 口只作通用I/O接口使用。P1 口具有驱动4个LSTTL负载的能力。P2口有两种用途:通用I/O接口和高8位 地址线。P3口除了作为通用I/O 口使用外,它的每一根线还具有第二种功能,见表 3-1。 当P3口作为通用I/O接口时,第二功能输出线为高电平。当 P3口作为第二功能时,锁存器的输出端必 须为高电平,P3 口的状态取决于第二功能输出线的状态。单片机复位时,锁存器的输出端为高电平。 复位与复位电路 复位是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以便使 CPU 口系统中其他部件都处于一个确定的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 始工作。 当

24、单片机系统在运行出错或操作错误使系统处于死锁存时,也可按复位键重新启动。 单片机复位后,PC内容初始化为0000H,那么单片机就从0000H单元开始执行程序。片内 RAM为随机值, 运行中的复位操作不改变片内 RA的内容。 RST引脚是复位信号的输入端,复位信号是高电平有效,其有效时间应持续 2个机器周期以上。 按下复位按钮时,电源对外接电容器充电,使 RST为高电平,复位按钮松开后,电容通过内部下拉电 阻放电,逐渐使RST端恢复低电平。 时钟信号有外部引入方式和内部振荡器方式两种方式。下面就来对两种方式进行简单地介绍: 内部振荡方式 51单片机内部有一个高增益的反相放大器,其输入端为引脚 英

25、晶体振荡器或陶瓷谐振器和微调电容, 构成稳定的自激振荡器, 其发出的脉冲直接送入内部的时钟电路。 外部引入方式常用于多片单片机组成的系统中,以便各单元之间的时钟信号同步运行。 LED数码管是由发光二极管构成的,亦称半导体数码管。将条状发光二极管按照共阴极 为小数点。另有一种字高为 7. 6mmB勺超小型LED数码管,管脚从左右两排引出,小数点则是独立的。 本系统利用6位LED数码管显示时间,共阴极结构。LED数码管由7段发光二极管组成,当要显示某个 数字时只要将数字所对应的引脚送入低电平。 本设计中主要有三个控制按键,按键功能为: (1)为调时间模式,长按进入调分状态 :分单元闪烁,按加1,按

26、减1.再长按进入时调整状态,时单元 闪烁,加减调整同调分按长按退出调整状态。 XTAL1,输出端为引脚XTAL2用于外接石 (负极)或共阳 极(正极)的方法连接,组成“ 8”字,再把发光二极管另一电极作笔段电极, 就构成了 LED数码管。若按 规定使某些笔段上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就能显示从 09的系列数字。 同荧光数码管 (VFD)、辉光数码管 (NRT)相比,它具有:体积小、功耗低、耐震动、寿命长、亮度高、单色性好、 发光响应的时间短,能与 TTL、CMOS!路兼容等的数显器件。 +、-分别表示公共阳极和公共阴极。 a g是7个笔段电极,DP (2)按下进入秒表状态:再按秒表又启动,按暂停,再

27、按秒表清零,按退出秒表回到时钟状态。 第四章软件系统设计 软件程序思想 软件系统程序由主程序和子程序组成,主程序包含初始化参数设置、按键处理、数码管显示模块等, 在设计时各个模块都采用子程序结构设计,在主程序中调用。时钟由定时 /计数器0产生,采用中断方式 工作,因此还要编写定时/计数器0中断服务子程序,在定时/计数器0中断服务程序中形成时钟关系。 1 .主程序 主程序先对显示单元和定时器 /计数器初始化,然后重复调用数码管显示模块和按键处理模块,当有 键按下时,则转入相应的功能程序。 2 数码管显示模块 本系统共用8个数码管,从左到右依次显示时十位、时个位、横线、分十位、分个位、横线、秒十位

28、 和秒个位。数码管显示的信息用 8个内存单元存放,这 8个内存单元称为显示缓冲区,其中秒个位和秒十 位、分个位和分十位、时个位和时十位分别由秒数据、分数据和小时数据分拆得到。在本系统中数码管显 示采用软件译码动态显示。在存储器中首先建立一张显示信息的字段码表,显示时,先在 P2 口送出位选 码,选中显示的数码管,然后从显示缓冲区中取出当前显示的信息,查表在字段码表中查出所显示的信息 的字段码,从P0 口输出,就能在相应的数码管上显示显示缓冲区的内容。 3 定时器/计数器T0中断服务程序 计时选择定时器/计数器T0。具体处理如下:定时器/计数器T0选择方式1,重复定时,定时时间设 为50ms,定

29、时时间到则中断,在中断服务程序中用一个计数器对 50ms计数,计20次则对秒单元加1,秒 单元加到60则对分单元加1,同时秒单元清0;分单元加到60则对时单元加1,同时分单元清0;时单元 加到24则对时单元清0,标志一天时间计满, 这样就形成了时钟关系。 在对各单元计数的同时,把它们的 值放到存储单元的指定位置。 4 .按键处理模块 按键处理设置为:如没有按键,则时钟正常走时。当按 K0键一次,时钟暂停走动进入调小时状态, 再按K0键一次,进入调分状态,再按 K0键一次,回到正常走时;对于 K1和K2按键,如果是正常走时, 按K1和K2不起作用,如果进入调时或调分状态, 按K1可对时或分进行加

30、 1操作,小时加到24则回到0, 分加到60则回到0;按K2可对时或分进行减 1操作,小时减到负则回到 23,分减到负则回到 59。 主程序及流程图 使用AT89C51单片机,12MHz晶振,P0输出字段码,P2 口输出位选码 用共阳LED数码管,为调时模式按键,为加1键,为减1键 片内RAM勺70H到77H单元为LED数码管的显示缓冲区 78H,79H,7AH分别为秒、分、小时计数单元 7BH为50ms计数器,7CH为调时模式计数器 图4-1主程序流程图 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00BH ; 定时器/计数器TO中断程序入口 LJMP INTTO 主程序 START

31、: MOV R0,#70H MOV R7,#0CH INIT: MOV R0,#00H INC RO DJNZ R7,INIT MOV 72H,#10 MOV 75H,#10 MOV TMOD,#O1H MOV TL0,#0B0H MOV TH0,#03CH SETB EA SETB ET0 SETB TR0 START1: LCALL SCAN LCALL KEYSCAN SJMP START1 ;延时1MS子程序 DL1MS: MOV R6,#14H DL1: MOV R7,#19H DL2: DJNZ R7,DL2 DJNZ R6,DL1 RET ;延时20MS子程序 DL20MS: A

32、CALL SCAN ACALL SCAN ACALL SCAN RET ;数码管显示程序 SCAN: MOV A,78H ; 将小时、分钟和秒拆分成十位和个位 MOV B,#0AH ;存入显示缓冲区的相应位置 DIV AB MOV 71H,A MOV 70H,B MOV A,79H MOV B,#0AH DIV AB MOV 74H,A MOV 73H,B MOV A,7AH MOV B,#0AH DIV AB MOV 77H,A MOV 76H,B MOV R1,#70H ; 循环扫描显示 MOV R5,#0FEH MOV R3,#08H SCAN1: MOV A,R5 TAB: MOV P

33、2,A MOV A,R1 MOV DPTR,#TAB MOVC A,A+DPTR MOV P0,A MOV A,R5 LCALL DL1MS INC R1 MOV A,R5 RL A MOV R5,A DJNZ R3,SCAN1 MOV P2,#0FFH MOV P0,#0FFH RET DB 0C0H,0F9H,0A4H,0B0H,99H,92H,82H,0F8H,80H,90H,0BFH 子程序及流程图图4-2 定时器/计数器TO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 定时器/计数器TO中断服务程序 INTTO: PUSH ACC PUSH PSW CLR ETO CLR TRO MOV TLO,#OBOH

34、MOV TH0,#03CH SETB TRO INC 7BH MOV A,7BH CJNE A,#14H,OUTTO MOV 7BH,#00 INC 78H MOV A,78H CJNE A,#3CH,OUTTO MOV 78H,#00 INC 79H MOV A,79H CJNE A,#3CH,OUTTO MOV 79H,#00 INC 7AH MOV A,7AH CJNE A,#18H,OUTTO MOV 7AH,#00 OUTTO: SETB ETO POP PSW POP ACC RETI 图4-3按键处理模块流程图 按键处理程序 KEYSCAN:CLR EA JNB ,KEYSCAN

35、0JNB ,KEYSCAN1 JNB ,KEYSCAN2 KEYOUT: SETB EA RET KEYSCAN0: LCALL DL20MS JB ,KEYOUT WAITO: JNB ,WAIT0 INC 7CH MOV A,7CH CLR ET0 CLR TR0 CJNE A,#03H,KEYOUT MOV 7CH,#00 SETB ET0 SETB TR0 SJMP KEYOUT KEYSCAN1:LCALL DL20MS JB ,KEYOUT WAIT1: JNB ,WAIT1 MOV A,7CH CJNE A,#02H,KSCAN11 INC 79H MOV A,79H CJNE

36、A,#3CH,KEYOUT MOV 79H,#00 SJMP KEYOUT KSCAN11: INC 7AH MOV A,7AH CJNE A,#18H,KEYOUT MOV 7AH,#00 SJMP KEYOUT KEYSCAN2:LCALL DL20MS JB ,KEYOUT WAIT2: JNB ,WAIT2 MOV A,7CH CJNE A,#02H,KSCAN21 DEC 79H MOV A,79H CJNE A,#OFFH,KEYOUT MOV 79H,#3BH SJMP KEYOUT KSCAN21: DEC 7AH MOV A,7AH CJNE A,#0FFH,KEYOUT M

37、OV 7AH,#17H SJMP KEYOUT END 第五章系统仿真 KEIL 51 介绍 1、Keil的使用 通过用Project菜单下的New Project命令建立项目文件,过程如下。 选择Project菜单下的New Project命令,弹出如图 5-1所示的Create new Project对话框。 图 5-1 Create New Project 对话框 (2) 在Create New Project对话框中选择新建项目文件的位置, 输入新建项目文件的名称, 例如,项目 文件名为IO,单击【保存】按钮将弹出如图 5-2所示的Select Device for Target Ta

38、rget 1对话框,用户可以 根据使用情况选择单片机型号。 Keil卩VisionDE几乎支持所有的51核心的单片机,并以列表的形式给出。 选中芯片后,在右边的描述框中将同时显示选中的芯片的相关信息以供用户参考。 图 5-2 Select Device for Target Target 1对话框 (3) 选择Atmel公司的AT89C52。单击【确定】按钮,这时弹出如图 5-3所示的Copy Standard 8051 Startup Code to Project Folder and Add File to Project确认框,C语言开发选择【是】,汇编语言开发选择 【否】。 单击后,

39、项目文件就创建好了。项目文件创建后,这时只有一个框架,紧接着需向项目文件中添加程序文 件内容。 图5-3确认框 当项目文件建立好后,就可以给项目文件加入程序文件了, Keil卩Vision支持C语言程序,也支持汇 编语言程序。这些程序文件可以是已经建立好了的程序文件,也可以是新建的程序文件,如果是建立好了 的程序文件,则直接用后面的方法添加; 如果是新建立的程序文件, 最好是先将程序文件用.asm或.C存盘 后再添加,这样程序文件中的关键字才能够被认识。 程序文件的添加过程如下。 在项目管理器窗口中,展开 Targetl项,可以看到Source Groupl子项。 (2) 右击Source G

40、roupl,在出现如图 5-4所示的菜单中选择 Add Files to Group Source Groupl命令。 图 5-4 选择 Add Files to Group Source Group1 命令 (3) 弹出如图5-5所示的Add Files to Group SourceGroup1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需要添加的程序文 件,单击Add按钮,把所选文件添加到项目文件中,注意文件类型默认为 C,如果是汇编程序则应选择文 件类型为*.a*。一次可连续添加多个文件, 添加的文件在项目管理器的 Source Group1下面可以看见。当不 再添加时,单击 Close按钮,结束添加程序文

41、件。如果文件添加得不对,则先选中对应的文件,用右键菜 单中的Remove File命令把它移出去。 (4) 如果是已有的程序文件,则添加结束后,就可以做下一步的编译、连接工作;如果是新文件,则 应先用File菜单下的New命令建立程序文件,输入文件内容,存盘 (注意汇编程序扩展名为.ASM,C语言 程序扩展名为.C),然后再添加到项目中。 图 5-5 Add Files to Group SourceGroup1 对话框 当把程序文件添加到项目文件中,并且程序文件已经建立好存盘后,就可以进行编译、连接,形成目 标文件。编译、连接用 Project菜单下的Built Target命令(或快捷键F

42、7),如图5-6所示。 编译、连接时,如果程序有错,则编译不成功,并在下面的信息窗口给出相应的出错提示信息,以便 用户进行修改,修改后再编译、连接,这个过程可能会重复多次。如果没有错误,则编译、连接成功,并 且在信息窗口给出提示信息。 图5-6编译、连接后的显示图 2、调试 当项目编译、连接成功后,就可以运行它来观察结果,运行调试过程如下。 (1) 先用Debug菜单下的 Start/Stop Debug Session命令(快捷键 Ctrl+F5)启动调试过程,结果如图 5-7 所示。 图5-7启动调试过程结果图 View菜单调出各种输出窗口观察结果,用 Peripherals菜单观察51单

43、片机内部资源。图 5-8为 调出Peripherals菜单下的P2 口调试的结果。 Debug 菜单下的 Go连续运行。 Debug 菜单下的 Step单步运行。子函数中也要一步一步地运行。 Debug 菜单下的 Step Over单步运行。子函数体一步直接完成。 Debug 菜单下的 Stop running命令停止运行。 (7)运行调试完毕,先用 Stop running命令停止运行,再用 Debug菜单下的Start/Stop Debug Session 命令结束运行调试过程。 图 5-8 Serial Windows #1 窗口 PROTEUSH召 在80C51单片机系统的P2 口连接

44、8个发光二极管指示灯,编程实现流水灯的控制,从低位到高位轮 流点亮指示灯,一直重复。在 KEIL 51中编程序,形成 HEX文件,在PROTEUS中设计硬件,下载程序, 运行看结果。Proteus ISIS处理过程一般如下: (1) PROTEUS ISIS软件打开后,系统默认新建一个名为 UNTITLED(没有存盘的文件)的原理图文 件,如图5-9所示。用户要存盘,则可用 File菜单下的Save或Save as命令,这里设文件保存到 D:IO文 件夹下面(最好与KEIL 51编写的程序放在同一文件夹,这样使用方便 ),文件基本名为io,扩展名默认。 图 5-9 PROTEUS ISIS 窗

45、口图 (2) 在主要模型下选择 component mode选择元件工具, 然后再选择图5-9的按钮P,打开元件选择对 话框, 如图5-10所示。 图5-10 元件选择窗口 (3) 在元件选择对话框的 keywords窗口中输入元件关键字搜索元件,找到元件后,双击元件则可选 中元件, 添加元件device元件列表栏。 本实例中, 需要的元件依次为: 单片机80c51、 电阻RES、电容CAP、 按键BUTTON、晶振CRYSTAL、发光二极管LED-RED。添加后如图5-11所示,选择了的元件列于 device 元件列表栏。 放置元件过程如下:图 5-11 添加元件到device元件列表栏 选

46、择component mode工具,这时devices元件列表将出现元件列表单,如图 5-11所示。 (2)用鼠标左键单击 devices元件列表中的元件名称选中元件,这时在预览窗口将出现该元件的形状, 移动鼠标到编辑窗口, 单击左键,在鼠标指针处会出现元件形状, 再移动鼠标,把元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单击左键,元件就被放在相应的位置上。通过相同的方法把所有元件放置到编辑窗口相应位置,电源和地 是在配件的终端接口 -=中。本实例放置情况如图 5-12所示。 三1 BLB I P 1 J M j 0 吐 illTJ Vh JJIS Frofes“旳調 HAJJ 血TPM R9IR XTMJ- nir rcoiADU PO 1M1 H12iAS FDJfUa Ffl ROM血 峠 M PS.T 応 生 FA FZ 3.IAE3 F-I U H w F2弘审 FS-Il/FIJC P1 1 ri 2 n siinra PT6|J 在加诞 Fl *4 風叽 L PC 沁疋: R T H JfK* PS 削 1 Pj 们些 F1.S F1 n-hio 邱阿 Pte 7 300- 0 IF A li. 图 5-19 1 Q +卩 2& rzsiv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